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及其改良
提高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能的一些措施

提高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能的一些措施1 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类型1.1 严冬期温度骤降出现的横向收缩裂缝温缩裂缝是由于温度骤降,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驰性能赶不上,温度下降产生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而产生的。
在一般的温度范围内,沥青混合料具有应力松驰性能,不会产生出现裂缝那么大的应力。
但当出现寒流或寒潮时,过快的降温速率将使路面内的应力来不及松驰,出现过大的应力积累,与此同时,由于温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驰性能降低,使得积聚的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路面出现大量的横向裂缝。
1.2 温度疲劳裂缝产生低温裂缝的沥青混凝土层,春天气温回升时裂缝弥合,到了冬天,沥青混凝土层再次出现收缩,若基层摩擦力小,在实际收缩时,裂缝就变宽了,若基层摩擦力大,沥青混合料不会收缩,但会产生新的裂缝,裂缝数量也将增加,这是由于温度疲劳的作用造成。
即使没有发生开裂的路面,温度反复升降循环产生的温度应力作用,同样也会使路面开裂。
由于温度应力的疲劳作用使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拉伸应变或劲度模量变小,又加上沥青老化使沥青劲度提高,应力松驰性能下降,故温度疲劳裂缝可能在比一次性降温开裂温度高的温度下开裂,所以温度疲劳裂缝可能发生在冬季最低气温并不太低的地区,同时裂缝随着路龄增加而不断增加。
1.3 反射裂缝由于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的半刚性基层的收缩(温缩和干缩),或者已经开裂了的半刚性基层在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与沥青面层的低温收缩、荷载作用产生的综合作用,使温缩裂缝较多地产生,这其中,沥青面层的收缩起了最主要的引发作用。
1.4 冻缩裂缝冻缩裂缝主要是路基冻胀及收缩产生的开裂。
表面看来,它可以一直延伸到路基范围之外的田野里,或者本来就是路外开裂延伸到路面上的,其裂缝宽度大,这种开裂在路面与路肩交界处最常见。
1.5 综合原因造成的横向裂缝这种横向裂缝主要发生在急剧降温的过程中,首先是沥青层内产生了很大的温度应力,它是造成开裂的一个直接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沥青层下面的半刚性基层产生较大的收缩(干缩和冷缩的叠加),它将使沥青面层的收缩应力增大,从而造成开裂。
关于道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沥青混合料 中所用沥青 与沥青性能试验所 采用的沥青相同。沥青的基本性质见表 1 。 1 基于沥青本构关系提出了采用 0℃表观 2 粘度和由各温度下沥青实测粘度计算 的粘温指数 评价沥青低温条件下的沥青低温粘度。试验表明: 零剪切粘度与无穷大剪切粘度在评价沥青低温性 能时有反常现象 , 故采用表观粘度来评价沥青的 低温路用性能。众多的研究表明, 沥青的粘度反映 了 沥青的品质。 与路面使用性能有较好的相关关 系。 低温粘度则反映了沥青的低温使用性能 , 低温 粘度越小' i 兑明该种沥青在低温下容易流动 , 低温
T a 后 Fr
Ti ℃
P 1
.30 2
0I 9
・00 2 .
・2 ( 7 1
-5 I 3
・.3 1 4
. . 15 6
- 2 Q5
・4 1
・47 I
・ 7 I o
.10 I
为:
・ n∞
・ 9 I6
5 O 2 m ) l .)() 0g 5 一 g 2 1
1l沥青 陛能 _
异, 都会对试验的结果产生影响。 对于我国含蜡量 质 量掼先 0∞ n5 1 01 0 2 0 1 0 0 00 2 较多 的沥青来说 , 其脆 虽低 , 但冬天开裂情况仍 针入 度比 % 8 5. 67 5. 6 6 90 53 1 9 0 随 6 相 当严重 ,因此弗拉斯瞻 失去了评价沥青低温 f ℃ 5 i7 , 4 5 5 5 ∞ 8 5 7 5 3 3 9i 24 P . 16 2 延鹿 c >0 >0 >0 > 0 7 ∞ 5 m 10 1 0 1 0 10 61 6 0 抗裂性能的作用。 P值 I 0 田 n4 一 5 一 6 — - i — 9 Ll n1 07 2 0i L5 利用当量软化点的原理, 假设沥青在弗拉斯 表 2“ 八五” 试验测得的沥青的 T 2 P 值 1 、l 脆点时的针入度为 1 , . 由沥青 的针入度对数温度 2 回归直线方程求取针入度为 1 2时的温度 , 为了区 沥青 克拉玛 欢 喜 辽河 茂名 单家寺 兰炼 胜利 依 岭 别传统的脆点 , 称之为当量脆 T 其计算公式
沥青结合料的低温性能

关于延度的部分理论
1. Saal,Pfeiffer等都认为延度反映了沥青的感温性; 2. Traxel证明,延度与沥青的感时性有关系; 3. Welborm, Kandhal, Wenger等认为不同油源的各种沥青在7℃和 15℃时的延度和剪切敏感性之间有很好的联系; 4. Barth指出,延度用于评价沥青胶体结构体系中的物理化学状态 是很有价值的; 5. Halstead指出,沥青承受拉伸的能力不仅是影响耐久性的因素, 且延度试验的结果反映了沥青各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是决定 沥青使用性能的重要支柱; 6. 据sigmann所述,从不同的原油得到的相同针人度的沥青,其延 度值有很大差别,且可与PI值建立相关关系。
沥青结合料的劲度模量还可从Van der Poer诺漠图求出它取 决于沥青的针人度指数PI、软化点及荷载作用时间,当为w 级沥青(蜡含量高时)PI要从不同温度的针入度回归求出,软 化点要用当量软化点T800代替。 当沥青的粘度已经测定时,沥青的劲度模量S可以简单地由 下式求得:
式中: б和ε—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和应变; ω—应变速率; λ—拉伸粘度,它与通常的剪切粘度η存在三倍法则λ=3η, 也就是说沥青的劲度相当于时间为3s时的粘度。
当量脆点,其计算式为:
采用前面公式(2-1-9 },由几个温度的针人度回归,计算沥 青针人度指数PIF 假定沥青在弗拉斯脆点温度时的针人度为1.2,由式(2-1-1) 沥青针人度温度回归方捍式求取回归系数A及K 直接按式(2-2-5)相关课题所用的七种代表性沥青的弗拉斯脆点 测定值及计算的当量脆点T1.2的结果 当量脆点T1.2来衡量几种沥青的低温抗裂性,则与沥青路用
图中针入度P与贯人时间t具有相当 好的直线关系
• 式中回归系数即直线的斜率B
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试验方案

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实验方案一、实验方法选择对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评价有多种方法 ,常见的有劲度模量法、低温收缩系数法、低温蠕变速率法、美国 SHRP计划采用的J 积分试验法及直接冻断试验方法等1、劈裂试验S T =P T(0. 27 + 1.0μ)/ h X Tμ = (0.135A - 1. 794)/ (- 0. 5A - 0.031 4)X T = Y T (0.135 + 0.5μ)/ (1.794 - 0.031 4μ)X T = Y T(0.135 + 0.5 )/ (1.794 - 0.031 4 )式中: S T为破坏劲度模量;μ为泊松比; Y T为试件相应于最大破坏荷载时的垂直方向总变形 ,mm; A 为试件垂直变形与水平变形的比值(A = Y T / X T) ;h为试件高度 ,mm.从上述S T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其值大小实际反映的是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是反映材料刚度大小的指标.而沥青混合料在抵御开裂时 ,应力水平和应变水平是同时反应抗开裂性能的指标 ,用其比值衡量抗开裂性能显然是不恰当的 ,目前这种方法已不常采用。
2、沥青混合料弯曲蠕变试验(现规范推荐方法)沥青混合料弯曲蠕变试验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下的变形能力和松弛能力。
但在低温弯曲蠕变试验中应力水平的选择非常重要, 对于使用原状沥青及空隙率小的混合料可以采用“八五”攻关提出的 0℃、1M Pa 应力水平的试验条件, 但对于改性沥青及空隙率大的混合料使用这一应力水平,采用0. 1σf的应变水平。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沥青在加热及路面使用过程中必然发生老化 , 并影响混合料的低温柔性 , 所以该指标仅适用于配制的新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检验。
3、低温收缩试验该指标实际反映的是在无约束条件下混合料试件自由伸缩 ,应变随温度梯度变化的情况 ,反映了混合料受温度影响在形变方面的性能 ,当受到约束时其抵御形变应力的能力没有得到反映.因此以温度收缩率的大小来判定混合料的抗开裂性能 ,是不够全面的。
常规原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研究与改进

常规原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研究与改进摘要:本文研究了常规原材料,特别是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低温性能对于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寒冷气候地区。
我们介绍了低温性能测试方法,分析了低温性能问题,包括脆性断裂、黏度增加、损伤积累、温度敏感性和基材变形。
讨论了改进方法,如添加改性剂、优化配方、采用新型沥青、改进热稳定性、采用冷加工技术和加强质量控制,以提高常规原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关键字:常规原材料、沥青、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一、引言道路和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耐久性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在寒冷气候地区,道路材料的性能在低温条件下往往受到极大挑战。
低温天气可能导致道路和桥梁的严重破损,给交通安全和基础设施的可维护性带来巨大威胁。
对常规原材料,特别是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二、低温性能测试方法为了深入了解常规原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需要采用一系列测试方法来评估它们的抗裂纹和耐寒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低温性能测试方法:1. 低温弯曲测试:低温弯曲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沥青混合料的弯曲性能。
通常,这种测试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其中样品在低温下受力,通过测量样品的抗弯曲性能来评估其在低温下的性能。
该测试方法可以帮助确定材料在低温下的抗裂纹潜力。
2. 动态剪切流变性能测试:这种测试方法用于测量沥青在低温下的动态剪切性能。
通过施加周期性的剪切应力和应变,可以确定沥青的流变性能,包括温度敏感性和变形行为。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至关重要。
3. 冷弯脆性测试:冷弯脆性测试旨在评估材料在低温下的断裂性能。
这种测试方法通常涉及将样品在低温下进行弯曲或拉伸,并记录材料的破裂行为。
通过这种测试,可以确定材料在低温下是否容易发生脆性断裂,从而预测裂缝的形成。
4. 低温粘附性测试:这种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沥青与骨料之间的粘附性。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及其改良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及其改良摘要:沥青路面使用期开裂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沥青路面在温度骤降或温差较大地区, 会由于温度应力的作用而产生裂缝, 低温缩裂在我国北方地区是十分普遍的, 它的产生严重危害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为此研究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评价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简单介绍了沥青低温抗裂性的评价指标及改良措施。
关键词:破坏机理评价指标影响因素改良措施裂缝作为我国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不仅会影响行车的舒适性,而且水会沿着裂缝进入沥青路面体内,引起路面结构性的破坏。
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与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直接相关,为了提高路面的抗裂能力,必须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重点对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与材料低温性能指标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并铺筑了许多试路,提出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的不同评价指标,但是这些指标都是针对本国具体实验进行的研究尚缺乏验证,尤其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与路用性能的相关关系。
因此,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仍是沥青路面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破坏机理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是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般认为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有3种形式:一是面层低温开裂,是由气温骤降造成面层温度收缩,在有约束的沥青层内产生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造成的开裂;二是温度疲劳裂缝,是由于沥青混凝土经过长时间的温度循环,使沥青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变小,应力松弛性能降低,将在温度应力小于其抗拉强度时开裂;三是反射裂缝,是指低温状态下基层产生横向开裂,在荷载和温度共同作用下,裂缝逐渐向沥青面层的横向开裂。
沥青路面裂缝会导致路面承载力下降,影响行车舒适性,并缩短路面使用寿命。
因此,提高路面抗裂性是道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评价方法1、间接拉伸试验(劈裂试验)该试验方法是通过加载Φ101.6mm×63.5mm的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加载, 从而通过传感器和LVDT来获得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及垂直和水平变形。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

2、沥青用量影响分析
由试验结果可知,不论 AC-13沥青混合料还是AC-16沥青混合料, 沥青用量对混合料降温收缩特性均有明显影响,且存在特性最好 2016/6/15 的最佳沥青用量。
3、集料种类影响分析
河北集料为石灰岩,陕西集料为角闪岩,陕西集料的表面粗糙程 度和棱角性好于河北集料。试验得出,集料种类对沥青混合料的 降温收缩断裂特性的影响较小,2种集料配制的沥青混合料的各 项指标差异不大,陕西集料组成的混合料的性能略优于河北集料。
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及影响因素
鄢然
目录 CONTENT
01
低温开裂
02
试验材料 和方法
03
影响因素
04
环氧沥青
沥青路பைடு நூலகம்低温开裂是寒冷地区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 不仅影响沥青路面的整体性与连续性,且容易诱发其他病害, 导致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均采用改性沥青, 其中SBS改性沥青应用较多。本研究选择2种常用的不同针 入度的SBS改性沥青,即SBS和SBS粗集料分别为陕西产角 闪岩碎石和河北产石灰岩碎石,细集料分别为陕西产石屑 和河北产石屑,均应用于高速公路。填料为陕西产石灰岩 磨细矿粉。
2016/6/15
在试件的四面不同高度处,用橡皮泥将温度传感器粘到 试件上,试验过程中取4 个温度传感器的平均值为试件 温度以控制降温速率。试验从初始温度2℃ 开始降温, 降温速率为10℃ /h。当试件遇冷后产生收缩变形,计算 机控制每收缩变形0. 0025mm 后自动加载1 次,将试件 拉伸到原来长度。最后,当荷载超过材料强度时,试件 即断裂。 沥青混合料降温收缩断裂试验确定的断裂强度表示沥青 混合料破坏时的最大应力,断裂温度反映了沥青混合料 可以承受的最低温度,转折点温度反映沥青混合料在冷 却温度下的应力松弛能力,温度应力曲线斜率绝对值表 征沥青混合料在冷却温度状态下的流变特性。
低温条件下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

低温条件下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摘要:在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对温度的把控不当,就会对沥青路面的施工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继而会引发路面在早期就出现各种病害的问题,不仅会给道路的使用寿命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而且也会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所以针对低温条件下如何把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文章就对这一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低温;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措施一、低温条件下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问题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温度是一个极大的影响因素,一般施工中需要确保有良好的天气条件,通常要保证气候适宜,天气晴朗,一般对温度的要求则是要大于5摄氏度。
在低温环境下,尤其是温度差异比较大的环境下,就会导致路面工程施工中各种问题的存在。
其一,运输沥青混合料时,遇到温度过低的情况,就会造成混合料的温度呈现出快速下降的情况,特别是料车边的情况,温度会比料车内部的温度要低的多,下降的更快,所以此时就会有混合料凝结成块的情况的存在。
其二,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作业时,与摊铺机挨得比较近的斗内就会有结块的状况,如果已经结块的混合料混在里面又继续将其用于摊铺,那么一定就会造成沥青路面的质量不过关,最终给道路行车安全产生隐患。
尤其是处于压实环节的沥青混合料当遇到比较低的温度时,就会导致太快的下降速度,最终压实作业的难度变得很大,继而也就无法达成标准压实。
第三,低温环境下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关键就是碾压时间的长短,因为处于低温环境下,在整个道路工程的施工中温度离析是一个贯穿于全过程的问题,所以混合料的和易性就会显著下降,继而也会导致级配离析问题的出现,在对路面进行压实时如果操作不到位,就会造成不均匀的压实情况,也会出现渗水等问题,这些问题发展到最终都将影响到道路的使用。
二、低温条件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1、沥青的选择。
在低温环境中,一般在选择沥青时需要选用延度大、稠度比较小的沥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改性沥青,这种沥青的低温性能比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及其改良摘要:沥青路面使用期开裂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沥青路面在温度骤降或温差较大地区, 会由于温度应力的作用而产生裂缝, 低温缩裂在我国北方地区是十分普遍的, 它的产生严重危害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为此研究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评价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简单介绍了沥青低温抗裂性的评价指标及改良措施。
关键词:破坏机理评价指标影响因素改良措施裂缝作为我国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不仅会影响行车的舒适性,而且水会沿着裂缝进入沥青路面体内,引起路面结构性的破坏。
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与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直接相关,为了提高路面的抗裂能力,必须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重点对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与材料低温性能指标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并铺筑了许多试路,提出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的不同评价指标,但是这些指标都是针对本国具体实验进行的研究尚缺乏验证,尤其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与路用性能的相关关系。
因此,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仍是沥青路面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破坏机理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是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般认为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有3种形式:一是面层低温开裂,是由气温骤降造成面层温度收缩,在有约束的沥青层内产生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造成的开裂;二是温度疲劳裂缝,是由于沥青混凝土经过长时间的温度循环,使沥青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变小,应力松弛性能降低,将在温度应力小于其抗拉强度时开裂;三是反射裂缝,是指低温状态下基层产生横向开裂,在荷载和温度共同作用下,裂缝逐渐向沥青面层的横向开裂。
沥青路面裂缝会导致路面承载力下降,影响行车舒适性,并缩短路面使用寿命。
因此,提高路面抗裂性是道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评价方法1、间接拉伸试验(劈裂试验)该试验方法是通过加载Φ101.6mm×63.5mm的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加载, 从而通过传感器和LVDT来获得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及垂直和水平变形。
该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路面设计的力学参数以及用于预测沥青路面的开裂情况,但水平变形量测要求精度较高。
其评价指标有劈裂强度、破坏变形及劲度模量等。
【1】沥青混合料的劈裂试验,按下式计算破坏劲度模量:S T = p T (0. 27 + 1. 0μ) / hX Tμ = (0. 135 A - 1. 794) / ( - 0. 5 A - 0. 031 4)X T = Y T (0. 135 + 0. 5μ) / (1. 794 - 0. 031 4μ)式中,S T 为破坏劲度模量;μ为泊松比;Y T 为试件相应于最大破坏荷载时的垂直方向总变形,mm;A 为试件垂直变形与水平变形的比值( A = Y T/ X T) ;H 为试件高度,mm。
【3】从上述S T 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其值大小实际反映的是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反映材料刚度大小的指标。
而沥青混合料在抵御开裂时,应力水平和应变水平是同时反应抗开裂性能的指标,用其比值衡量抗开裂性能显然是不恰当的,目前这种方法已不常采用。
【3】2、弯曲试验低温弯曲试验也是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变形能力的常用方法之一。
在试验温度达到-100C左右的条件下,以50mm/min的加载速率,对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35mm×30mm×250mm,跨径200mm)跨中施加集中荷载至断裂破坏,由破坏时的跨中挠度计算破坏弯拉应力、弯拉应变及劲度模量,即式中,为试件破坏时的抗弯拉强度,Mpa;为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弯拉应变;为试件破坏时的弯曲劲度模量,Mpa;b为跨中断面试件的宽度,mm;h为跨中断面试件的高度,mm;L为试件的跨径,mm;为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d 为试件破坏时跨中挠度,mm。
沥青混合料在低温下的极限变形能力,反映了粘弹性材料的低温粘性和塑性性质,极限应变越大,低温柔韧性越好,抗裂性越好。
因此,可以用低温的极限弯拉应变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指标。
3、直接拉伸试验直接拉伸试验的试件可以根据试验设备及试验要求不同做成小梁试件等。
试验温度和加载速率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选用。
直接拉伸试验评价指标主要有: 拉伸强度、应变及模量。
直接拉伸试验因能较好地反映沥青路面的受力状况而被国内外用于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研究。
通过该试验可以得到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温度关系曲线供预估开裂温度用。
【1】4、断裂温度试验通过间接拉伸试验或直接拉伸试验,建立沥青混合料低温抗拉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再根据理论方法,由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温度收缩系数及降温幅度计算沥青面层可能出现的温度应力与温度的关系。
根据温度应力与抗拉强度的关系预估沥青面层出现低温缩裂的温度Tp。
Tp越低,沥青混合料的开裂温度越低,低温抗裂性越好。
5、弯曲蠕变试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下的变形能力和松弛能力。
弯曲蠕变试验试件尺寸为30 mm × 35 mm × 250 mm,试验温度为0 ℃。
蠕变变形曲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蠕变迁移阶段,第二阶段为蠕变稳定阶段,第三阶段为蠕变破坏阶段。
在蠕变稳定阶段,按照下式计算弯曲蠕变速率:式中:εs 为试件的弯曲蠕变速率,MPa·s-1;σ0 为试件的弯曲蠕变应力,MPa ; t1 , t2 分别为蠕变稳定期直线段起始点及终点的时间, s;ε1 ,ε2 分别为对应于时间t1 , t2 时的蠕变应变.从弯曲蠕变速率εs 的关系式中,可以发现其值实际反映的是由蠕变应力σ0 在t2 时刻到t1 时刻区间内,弯曲应变之差与σ0 的乘积亦即弯曲应变能在整个稳定期内的变化均值,虽然其含义已经综合表达了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状态下应力应变的复合变化情况,能够反映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性能,但其定义与实质内容是有差异的,且试验工作量较复杂,在国内推广应用具有一定难度。
沥青混合料的弯曲蠕变试验是一种简单而非常有意义的试验。
在SHAP 沥青混合料标准指标中,采用了梁的弯曲蠕变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用弯曲蠕变试验的应变速率去评价混合料的低温开裂性是可行的,所提出的试验方法、设备,施工单位易接受。
劈裂蠕变试验的结果虽然与弯曲蠕变结果大体相同,但变形量测数据波动较大,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指标,不如弯曲蠕变试验好。
【4】6、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沥青路面在温度骤降时产生的温度收缩应力来不及松弛掉而被积累,乃至超过抗拉强度时将发生开裂,因此,应力松弛性能是评价沥青材料抵抗温度开裂的重要指标。
在此应力条件下,材料的变形系数用应力松弛模量Er表示Er=σ(t)/ε0式中,ε0是保持不变的初始应变,应力σ随时间t不断减小。
应力松弛性能可由多种方法测定,如直接应力松弛试验,弯曲应力松弛试验以及由等速加载试验或蠕动试验经间接计算得到等。
应力松弛模量越小,沥青混合料应力松弛性能越好,低温抗裂性越好。
7、收缩试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收缩系数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参数,它不仅随材料的组成比例及沥青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还与降温速率及所处的温度条件、约束条件有关。
我国常用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收缩系数的测定方法是对棱柱体在温度区间(10-200C),以50C/h的降温速率降温,测定不同温度区间的试件长度,从而根据公式计算线收缩系数式中,εe为平均收缩应变;Le为-200C时时间收缩后的长度,mm;L0为100C 时时间的原始长度,mm;C为沥青混合料的平均线收缩系数。
8、约束试件的温度应力试验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 The therm al stress restra inedspec im en test)又称冻断试验, 是SHRP计划从众多的试验方法中筛选出来的作为评价沥青混料低温抗裂性的方法。
它能够模拟实际温度变化及混合料实际受力状况, 较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能。
温度应力试验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试验, 模拟现场条件好, 表达直观。
【2】9、切口小梁弯曲试验路面产生开裂是从内部潜在微裂缝扩展开始的, 这些微裂缝可来自于材料内由于材料、施工等原因而产生。
在裂缝尖端可产生高达数倍的应力集中, 从而使裂缝发展。
今年来, 断裂力学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美国SHRP研究计划首次将弹塑性断裂力学的断裂依据J积分作为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评价指标之一。
【2】三、影响因素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与其抗拉强度、松弛能力以及收缩性质等密切相关,而影响这些特性的因素,既包含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本身因素,也有外界环境的各种因素。
1、沥青性质(1)沥青针入度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高温性能上,而且也表现在低温性能上。
使用较稀的沥青即针入度大的沥青,路面的温缩裂缝就少得多。
据美国SHRP的研究成果,150C针入度与反映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性能的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TSRST)的破断温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150C针入度越大,抗裂性能越好。
但我国现阶段,还是采用的250C针入度指标。
为了与路用性能相一致,建议逐渐过渡增加150C针入度指标。
【5】(2)道路专家大都认为沥青的延度与路面的使用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低温延度与低温开裂性能关系密切,因此不少国家开始增加低温延度的指标。
我国新颁布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也增加了100C延度的指标。
通常采用的150C的延度,对于我国的B级沥青(相当于原来的重交通道路沥青)来说,延度值都能大于100cm,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
“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课题对不同温度和不同拉伸速率条件下的沥青延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150C下延度大于100cm的多种沥青,在100C下的延度差别很大,而且与沥青的实际路用性能是一致的,证明100C延度评价沥青的低温性能更符合实际。
【5】(3)沥青的老化性能老化后的针入度和延度值与路面的抗裂性能关系是很密切的,薄膜加热试验后的延度更能反映路面的抗裂性能,因此同时应该测定薄膜烘箱试验后的针入度值与延度值。
(4)沥青的含蜡量增加会使拉伸应变减小,脆性增加,温度敏感性变大,横向裂缝增加。
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1)沥青含量。
沥青含量在最佳范围的变化不会对混合料的低温开裂性能有很大影响,增大沥青用量就增大了温缩系数,但同时降低了劲度。
(2)集料类型和级配。
耐磨、低冻融损失和低吸水性的集料具有好的横向开裂性。
粗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应力比较小,混合料形成骨架嵌挤作用,产生的温度应力小,不易开裂。
(3)空隙率。
空隙越小,破坏温度越低,但差别不很大。
而破坏时的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差别,空隙率越小,温度应力越高。
(4)剥落率。
沥青混合料的剥落率越大,意味着沥青和集料间的结合力小,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低,容易产生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