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创伤 ppt课件
创伤急救ppt课件

解救
---解救原则
➢ 高速公路车祸救援 事故现场不同部门协调一致,接受统一指挥,
畅通道路,为医务人员开展解救工作创造条件 医务人员对现场整体伤情评估,确定是否需要
支援及优先解救对象 首先评估伤员气道和呼吸,然后是循环状况 颈托固定颈椎,用脊柱固定板将伤员搬离事故
现场后转运,群伤事故需确定转运次序
创伤评分
➢ 创伤指数(trauma index, TI)
记分 项目 1 3 4 6
部位 四肢 背 胸或腹 头颈
类型 撕裂伤 刺伤 钝伤 火器伤
循环 外出血 收缩压60-100 mmHg 收缩压<60mmHg 无血压
正常 脉率100-140次/分 脉率>140次/分 脉率<55次/分
呼吸 胸痛
呼吸困难
➢ 开放性气胸 以大块无菌敷料封闭伤口,将其转为闭合性 气胸,防止纵隔扑动,同时达到止血目的
几种特殊创伤的包扎方法
➢ 张力性气胸 伤员取半卧位,作胸腔穿刺减压,将一尖端 剪一小洞的橡皮指套扎在穿刺针的尾部
➢ 腹部内脏脱出 方法同开放性颅脑伤,如果肠管裂,可用 肠钳钳夹破裂处后包裹在敷料内
实例
王某某,男,45岁,因高处坠落致昏迷不醒约15分钟,他人呼120后救 护车送来院。
竿、树枝、绳子) 下水救助时,注意从溺水者背后将其头部
托起露出水面
解救
---解救原则 ➢ 中毒救护 迅速切断毒源,使中毒者脱离中毒现场 注意自身防护 气态毒物泄漏,疏散时要注意风向
现场评估、检伤和分类原则
➢ 呼吸心跳停止或即将停止者,暂不后送, 立即复苏
➢ 已死亡或无救治希望者,---黑牌,暂不处置 ➢ 呼吸循环不稳定、随时有生命危险者,---红
创伤急救课件ppt课件

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减少因机械、化学等因素 导致的工伤事故。
强化公共场所安全
加强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如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安装防护设施等,以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
定期演练
模拟演练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模拟各种创伤事件,提高公众在应对紧急情况时的反应能力和心理 素质。
实战演练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实战演练,提高公众在实际操作中的急救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
06
创伤急救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
利用AI技术进行创伤急救辅助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远程医疗
借助互联网和通讯技术,实现远程急救指导和医疗资源共享。
3D打印技术
用于制作个性化医疗设备和辅助器具,提高救治效果。
国际合作与交流
1 2
跨国急救培训
加强国际间急救培训合作,提高全球急救水平。
跨国急救网络
胸部创伤
总结词
胸部创伤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气胸或 血胸等严重后果,需要立即采取急救 措施。
详细描述
胸部创伤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 困难等症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 予吸氧,观察呼吸和循环状态,及时 就医。
四肢创伤
总结词
四肢创伤可能导致骨折、关节脱位或肌腱损伤等严重后果,需要采取适当的急救 措施。
注意药物副作用
止痛药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 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使
用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03
常见创伤的急救处理
头部创伤
总结词
头部创伤是常见的严重创伤之一,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详细描述
头部创伤可能导致颅内出血、脑震荡或脑挫伤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在处理头部创伤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及时就 医。
创伤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05
现场骨折固定
现场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的目的:
减少疼痛、减少出血和肿胀、避免进一步损伤、便于搬动病人。
骨折的种类
• 闭合性骨折 与外界不通(皮肤、肠道) • 开放性骨折 与外界向通
骨折的程度
• 完全性骨折 骨连续性完全中断 • 不完全性骨折 颅骨裂纹、青枝骨折 • 嵌顿性骨折
现场骨折固定
骨折的症状
现场救护的目的
抢救延长病人生命 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保护伤口 固定骨折 防止并发症 快速转运
创伤现场救护
现 场 救
• 树立整体意识 • 先抢救生命 • 有效止血
护
• 优先头部、胸部、腹部,然后四肢
原
• 先固定颈部,然后四肢
则
• 操作平稳,防止加重损伤
• 注意个人防护
现 场 检 查
• 伤者平卧,救护者跪病人右侧。 意 识--呼吸循环--伤口--头部--脊柱脊 髓--胸部--腹部--骨盆--四肢。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 质,一个成年人的血液约占体 重8%,50公斤的体重的人约 有 4000 毫 升 血 液 。 出 血 超 过 20%,会出现明显症状。出血 超过40%有生命危险,急性创 伤性大出血是伤后早期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失血量估计及症状
<500ml 没有症状
>800ml
(20%)面色口唇苍白,皮肤 冷汗,手脚发凉,呼吸急促, 脉搏快而微弱,轻度休克。
骨折的急救原则和注意事项
• 注意全身情况,有出血要先止血,后包扎固定,有休克或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抢救。 • 在处理开放骨折时,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面的的骨折端送回伤口内,以免造成
伤口污染和再度损伤血管和神经。闭合性骨折也不要试图复位,保持原状固定。 • 固定骨折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 • 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四肢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观察血运。若苍白、发冷、麻木、肿胀、
常见创伤急救ppt课件

仰起头,用棉花堵住鼻孔,是否正确?
防止伤口污染 不要试图弄直变形的骨骼和关节
骨折
包扎固定 ➢ 包扎前先用干净的敷料垫高伤处周围,再
放上敷料后包扎 ➢ 固定时,固定物一定要超过伤处上下关节 ➢ 如果家中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
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 固定物和肢体之间要垫松软物
上臂,肩部受伤固定
锁骨受伤固定
肘部受伤固定
大腿,小腿骨折
脚踝受伤
将脚踝固定在最 适位置
抬高伤肢
冷敷
烧伤,烫伤
烧伤分度 分为Ⅰ、浅Ⅱ、 深Ⅱ、Ⅲ, Ⅰ度红Ⅱ度泡 Ⅲ度皮肤全死掉, 浅Ⅱ是
大泡 , 深Ⅱ是小泡
电烧伤
电流通过人体 的损伤为有其特殊 表面,主要有“入口” 和“出口”,深部肌肉, 内脏损伤往往比皮 肤损伤重等特点
化学烧伤
常见创伤的急救技术
头部创伤
头皮血肿 无需特殊处理,可用冰袋局部压迫
头皮裂伤 用清洁敷料保护伤口后送院
头部创伤
颅底骨骨折 特征表现:
➢ 熊猫眼,鼻漏,出鼻血 ➢ 耳漏,鼻漏,耳道,鼻出血 ➢ 枕后部瘀血斑
有知觉者
➢ 垫起伤者的头部,肩部
➢ 鼻,耳有液体流出,和出血,忌堵塞和 冲洗。将流液一侧放低。
➢ 如果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 使伤口高于心脏。经过3─ 4分钟的直接压迫 后,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 (如果血渗透了敷料不要把敷料去除,而是 在上面再加一块敷料) 。如果直接压迫5分 钟后仍未止血,需赶快寻求医生的帮助, 同时还要继续压迫伤口。
指压止血法 -此法只适用于急救,压迫时间不宜过 长
2024版年度全新创伤急救ppt课件

01创伤定义02创伤分类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按致伤原因可分为锐器伤、钝器伤、火器伤等;按受伤部位可分为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肢体伤等;按皮肤完整性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创伤定义与分类0102交通事故、坠落、暴力、职业伤害等是常见的创伤发生原因。
年龄、性别、职业、环境因素、个人行为等均可影响创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创伤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创伤急救重要性及意义重要性创伤急救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伤残和并发症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及时有效的创伤急救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同时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03我国创伤急救体系不断完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等环节得到有效衔接,救治水平不断提高。
国内现状国际创伤急救领域注重多学科协作和区域化救治,强调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致力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国际现状未来创伤急救将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技术应用和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创伤急救向更高效、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发展趋势国内外创伤急救现状与发展趋势01伤情评估观察伤口位置、大小、深度及出血情况,初步判断有无骨折、脱位或内脏损伤。
02意识状态判断通过呼唤、拍打患者并观察其反应,判断意识是否清醒,有无昏迷现象。
03生命体征监测密切关注患者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快速评估伤情与判断意识状态根据出血类型和部位,采用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或止血带止血等方法。
止血方法包扎技巧示范操作选用干净纱布或绷带,按照正确方法进行包扎,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员掌握正确的止血与包扎方法,提高急救技能水平。
030201止血与包扎技巧讲解与示范了解患者疼痛程度、性质和部位,初步判断疼痛原因。
疼痛评估采用非药物缓解疼痛方法,如冷敷、热敷、按摩等,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
急诊科培训PPT课件急性创伤的应急救治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预防和治疗
MODS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源;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提高抵抗力;维持内环境稳定,避免水电解质紊乱;密切监 测患者各器官功能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MODS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等;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支 持。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急性创伤的临床表现因受伤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 出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创伤可能导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如X线、CT、MRI 等,可以对急性创伤进行准确诊断。同时,需要注意与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 如骨折与关节脱位、内脏损伤与腹壁挫伤等。
流行病学特点
急性创伤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交通事故、工业事故 、自然灾害等情况下更为常见。男性青壮年是急性创伤的高 发人群,但近年来老年人群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创伤原因与机制
创伤原因
交通事故、跌落、撞击、挤压、切割 、烧伤、电击、化学腐蚀等。
创伤机制
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 收缩、持续劳损等。不同原因导致的 创伤机制可能不同,但都会对机体造 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采用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方法辅助药物治疗, 提高镇痛效果。
04
特殊部位和类型创伤 处理技巧
颅脑损伤救治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分 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窒
息。
控制出血
加压包扎止血,避免血 肿扩大。
降低颅内压
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 药物,减轻脑水肿。
创伤急救医学PPT课件

创伤急救的进展
创伤急救程序化
A Airway
气道通畅
B Breath
呼吸功能
C Circulation
出血和循环功能
D Disability
颅脑和脊柱损伤
E Exposure
全身检查,避免遗漏
F Fracture
骨折救治
34
创伤急救的进展
高张和高张高渗液的应用
高张液
10
创伤急救的“七救”
心肺复苏
对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 和胸外心脏按摩
解除窒息
对有窒息、紫绀者,立即解开衣领,清除口腔 内异物、血块和分泌物
对咽喉水肿者,立即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
11
创伤急救的“七救”
控制出血
加压包扎 止血带
改善呼吸
着重处理气胸和血气胸
12
创伤急救的“七救”
全面体检、化验检查 影像学检查
X光、CT、超声、造影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及全身状况变化
26
创伤分类
III 怀疑有潜在性损伤
腹部钝器伤
密切观察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27
休克的紧急救治
迅速控制外出血 找出内出血的原因,针对治疗 恢复血容量
晶体液 全血
红细胞压积<30%
留置导尿
上颌骨骨折
上颌吊带复位固定
喉头水肿
气管切开
18
止血
指压法 包扎法(加压) 橡皮止血带
上述方法无法止血者 绑扎时间60分钟以内
19
气胸的处理
开放性、张力性、连枷胸
清除呼吸道异物 伤侧向下斜位 厚敷料加压密闭伤口(开放性) 加垫压迫法(连枷胸) 穿刺(张力性):锁骨中线2、3前肋间 穿刺引流(血气胸):腋中线7、8肋间
2024版《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

《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REPORTING2023 WORK SUMMARY目录•创伤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创伤评估与初步处理•常见创伤类型及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与治疗策略•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工作•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PART01创伤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创伤定义及分类创伤定义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性损伤,如砸伤、切割伤、刺伤、挫伤、撕裂伤、骨折、脱臼、挤压伤等。
创伤分类按致伤原因可分为锐器伤、钝器伤、火器伤等;按受伤部位可分为颅脑伤、面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四肢伤等;按皮肤完整性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创伤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生原因交通事故、暴力事件、工伤事故、运动损伤、意外坠落等是常见的创伤发生原因。
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职业、环境因素、个人行为等均可影响创伤的发生。
例如,年轻人、男性、从事高风险职业、居住在犯罪率高或交通状况差的地区、酗酒或吸毒等不良行为都会增加创伤的风险。
创伤流行病学特点地区分布创伤的发生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卫生条件等有关。
例如,城市地区交通事故和暴力事件较多,而农村地区则以农业事故和意外坠落为主。
时间分布不同时间段的创伤发生率也有差异。
例如,交通事故在夜间和节假日较为多发,而工伤事故则多发生在工作日。
人群分布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群创伤发生率也不同。
例如,年轻人和男性是创伤的高发人群,而从事高风险职业如建筑工人、矿工等也更容易发生创伤。
国内外创伤救治现状国内现状我国创伤救治体系不断完善,救治能力不断提高。
政府加大了对创伤救治的投入,建立了多层次的创伤救治网络,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专科救治等。
同时,创伤救治技术也不断更新,如损伤控制性手术、快速康复理念等的应用,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国外现状国外发达国家的创伤救治体系更加完善,救治效率更高。
他们注重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衔接,建立了高效的创伤救治流程。
同时,国外在创伤救治技术方面也更加先进,如机器人手术、3D打印技术等的应用,为创伤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救治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抗氧自由基损伤
11
四、创伤的修复过程 四、创伤的修复过程
1、 纤维蛋白充填 2、 细胞增生 3、 组织塑形
12
五、创伤的主要并发症
1、感染 2、休克 3、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4、脂肪栓塞 5、器官组织功能不全 6 、挤压综合征
13
六、创伤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合
1、Ⅰ期愈合(原发愈合),以细胞修复为主。 2、Ⅱ期愈合(疤痕愈合),以纤维组织为主。
彻底暴露利于对患者的全面检查
环境、输血、输液是导致患者低体温的常见因 素
注意:减少失血量,减少输液是避免因大量输血/ 液低体温的最好办法。(控制性液体复苏)
24
5、创伤现场的检查
创伤现场救护首先要通过快速、简洁的检查对伤情进行正确判断。 (一)检查伤病人意识 (二)伤病人平卧位,救护人位于伤病人右侧。 (三)检查呼吸、循环体征 (四)检查伤口,观察伤口部位,大小、出血多少。 (五)检查头部,用手轻摸头颅,检查有否出血、骨折、肿胀,注
3、第一目击者多无救治能力 有些医务人员急救水平不高 创伤评估标准不统一或不熟悉 轻、重、缓、急难区分,抢救程序不规范
4、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不符合现代创伤 ①“首诊负责制”、“多科会诊”的方式不适应 创伤 急救(多发伤) ②急诊科全面开展创伤救治模式只在少数医院执 行,未普及。 ③各专科只注重本专科疾病,整体观念不强,造 成以“疾病为中心”的弊端。
5
概念
总论 Introduction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致的、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致伤因子:机械性外力
机理:动力性作用
结果: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6
一、分类:
1. 按致伤原因分:锐器--刺伤、切割伤;钝器--挫伤、挤压伤 切线动力---擦伤、撕裂伤;切伤和砍伤;剌伤;火器伤; 冲击伤;烧伤;冻伤;化学伤;放射伤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19
4、创伤的急救—首要步骤:ABCs A:维持气道与颈椎保护
视、听、感:异物,面、颌骨骨折,气管、 喉骨折(chin lift, jaw thrust)
颅脑外伤昏迷 假设复合伤、昏迷患者、锁骨以上钝器伤
患者存在颈椎损伤。(颈椎保护)
20
4、创伤的急救—首要步骤:ABCs B:呼吸与通气支持
通过视、触、叩、听发现:张力性气胸、 连枷胸、肺挫伤、大量血胸、开放性气胸。
注意:张力性气胸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频 速,正压通气使病情加重。 昏迷的患者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会导致气胸。
21
4、创伤的急救—首要步骤:ABCs C:循环与止血
失血是创伤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脉搏 止血:活动性外出血采用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2. 按损伤部位分:颅脑损伤、胸部伤、腹部伤、脊柱、肢
体
伤
等
。
7
分类:
3. 按损伤后皮肤是否完整分:闭合性损伤—挫伤、扭伤、震荡伤、关节脱 位等;开放性损伤—擦伤、裂伤、剌伤等。
4. 与体腔是否相通而分:穿透伤和非穿透伤
5. 按伤情分:轻伤、中度伤、重度伤。
6. 其他:法医学 创伤评分法
8
开放损伤 vs 闭合损伤 擦伤 撕裂伤 切割伤 刺伤 开放骨折
七、影响愈合的因素
1、感染 2、异物存留 3、血流障碍 4、局部制动因素 5、全身因素: 营养、免疫力下降、使用激素等
14
创伤的处理
➢急 救: 目的是挽救生命,常用的技术有复苏、通气、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详见后述) ➢一般处理:体位和局部制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防治感染、
营养支持、维持体液平衡、对症处理。
尽量不用止血带、止血钳等。
注意:胸腔、腹腔腹膜后内出血及长骨骨折导 致的出血。
注意:老年人
22
4、创伤的急救—首要步骤:ABCDE
D:功能残疾
神经系统的功能评价可以用GCS , ASIA 意识障碍的原因:缺氧、脑灌注不足、
CNS损伤、饮酒或服用药物。 注意:硬膜外血肿
23
4、创伤的急救—首要步骤:ABCDE E:暴露与保温
急诊急救
创伤
急救医学教研室
1
前言
我国每年创伤人数约1000万人次,创伤死亡数10万,伤残人数约100万,直接经济损失 达100亿人民币。
创伤救治现状 1、观念陈旧,设备老化
救治队伍不稳定,水平不高 指挥协调能力较差 2、急救网络不健全 救治半径多数>5公里,救治时间多数>15分钟 国外:救治半径≤5公里,救治时间5~8分钟 国内:救治半径<7公里,救治时间15~16分钟
挫伤 挤压伤 扭伤 振荡伤 闭合伤 关节脱位/半脱位 闭合骨折 闭合性内脏损伤 9
二、临床表现和特点:
1、 疼痛 2、 出血 3、 肿胀 4、 畸形 5、 功能障碍 6、 昏迷 7、 生命征改变
10
三、创伤的病理改变
1、应激反应 体温、神经内分泌变化、代谢、免疫等变化
2、创伤性炎症 充血、水肿、渗出
➢伤口处理:清洁伤口 直接缝合后可一期愈合 污染伤口 可采用清创术处理(见后述) 感染伤口 须经过换药后达到二期愈合 15
1、急救
1).复苏 2).通气 3).止血 4).包扎 5).固定 6).搬运
16
2、进一步救治
1).判断伤情 2).呼吸支持 3).循环支持 4).镇静止痛和心理治疗 5).防治感染 6).密切观察 7).支持治疗
17
3、急救程序
1).把握生命体征,观察伤部,迅速评估伤情 2).对生命体征的重要改变迅速作出反应 3).重点询问受伤史,分析受伤情况,仔细体格检查 4).实施各种诊断性穿刺或安排必要的辅助检查 5).进行确定性治疗
18
3、急救程序
4、批量伤员的救治:重要是分清轻重伤 5、闭合性损伤的救治 6、开放性创伤的处理:擦伤,表浅的小刺伤和小切割伤,可 用非手术治疗。其它的开放性创伤均需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