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感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感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历史的发展就像长江大河之运行,川流不息、奔腾向前,前后承续、无法切断;又如登临崇山峻岭,必须由低及高、拾级而上,每一个台阶都是通往顶峰的必经阶梯。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一百年了,百年后回望辛亥革命,虽然岁月可以使沧海变为桑田,但是它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它也永远无法喑哑那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震聋发聩的枪声。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这是中国历史舞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爆发使整个中国的经济走入了新的纪元。
革命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
要千百万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作出巨大自我牺牲,更不是哪个人或者少数人的鼓吹就能办到的。
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到辛亥革命前夜,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和愤怒已发展到十分普遍的地步。
在世界格局已经发生剧烈变动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一刹那,宁静的夜晚被枪声打破了;一刹那,笼罩华夏大地的黑暗被打破了;一刹那,清王朝的黄粱美梦被打破了。
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砖和瓦,并让这些砖瓦历经百年而亘古不变,一直安稳的站在那里,给世人警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
他们让黎明的曙光照耀着红楼,胜利的歌声传遍九州大地。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田红星歌词中的一句:“它打掉了爷爷的长辫,它撕破了奶奶缠脚的布裳。
”的确,辛亥革命收获了华夏的希望,谱写了民族复兴的乐章。
可以说当时辛亥革命是一个破天荒的革命了,那个时候所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要皇帝的革命,确切说起来就是三个,一个是法国大革命走向共和,一个是美国独立战争设立总统,第三个就是中国的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不管是政体还是国体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它是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同时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独立运动的潮流。
会。
在这之前,中国人做过多种尝试:由清朝统治者中一部分人推行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的失败已经证明它的破产;希望由无权的光绪皇帝来实行的戊戌变法,虽然有着不可忽视的思想启蒙作用,但在封建顽固势力迅速反扑下也破灭了;下层民众自发的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但同样没有能够给中国指出新的出路。
百年纪念:辛亥革命

城乡 间影 响的不 同和深 入 的程度 ) ( ) 会 习 俗 方 面 , 除 了一 些 封 建 习 俗 和 陋 5 社 革
② 思 想准 备 : 丰革 命思想 的传播 和 三 民主 民
义的提出。
习( 剪辫 、 放足 、 服饰和称 呼等 变化 )促 进社会风俗 ,
发 生 巨 大 变化 。
・
考 点透犯
百年纪念 : 革命 寺
口 邵 长 峰
【 高考展望 】
北新军宣传与组织, 发展革命士兵, 武汉成为革命摇篮。
辛亥革命 是 中国近代 真正 意义上 的资产 阶级 3 辛亥 革命 的爆发 : 昌起义 (9 1 1 . 武 1 1 年 0月 民 主 革 命 , 中 国近 现 代 史上 占有 重 要 地 位 , 历 2 日 ) 在 为 0
: 3 ≥ 6
I . ◇ i r 毯 S
的 作 用
的威望, 被推选为总理, 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核 导者 。
2 比较 辛 亥 革命 与 太平 天 国运 动 的 异 同。 .
( ) 同 点 1相
10 9 5年 , 中山在《 孙 民报 ・ 发刊词》 , 上 将同盟会
的政 治 纲 领 阐 发 为 民 族 、 民权 、 生 三 大 主 义 作 为 民 革 命 的指 导 思 想 。 同盟 会 纲 领 是 三 民 主 义 的理 论 基 础 , 民主 义 是 对 同 盟 会 纲 领 的 理论 概括 。 三
初三叙事作文: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周年:历史的记忆_800字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周年:历史的记忆_800字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让我们把思绪回到那百年前神州大地的武昌城,我们耳边仿佛又响起那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中隆隆的炮声,一副英雄的面孔仿佛又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是他们为真理与民主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行动,才有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他们是革命的先驱,我们应该永远缅怀他们。
百年前的神州大地正处于清王朝的统治晚期,在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中,有一批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与思想的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与民主,悄然成立了一个个革命的团体。
这些团体成为了革命的火种,成了日后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20世纪初,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由于各种近代学堂的设立,湖北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他们成为革命的骨干。
其次,武汉是帝国主义侵略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这里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
第三,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较长期的起义准备。
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宣传与组织工作。
这样,武汉成了辛亥革命的摇篮文学社与共进会时那时的秘密革命团体,在湖北地区特别是湖北新军中积极活动,经过他们的争取,1911年,湖北新军中参加革命团体的达到五六千人,占湖北新军的三分之一,成为起义的主要力量。
在同盟会的推动下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组成起义的领导机关,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任军事指挥,孙武任参谋长。
十月九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发生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赶来,将起义用的旗帜、印信、书稿和革命党人的名册全部搜去,转交给清政府。
革命党人彭楚潘、刘复基等被捕就义,蒋翊武幸免于难。
1911年10月10日,湖广总督在武昌实行全城戒严,按名册大肆搜捕革命党人。
革命正处于群龙无首状态,形式极为严峻。
一部分革命党。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武汉公关策划一、辛亥革命纪念意义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
虽然从辛亥革命的目标来看,它失败了,但是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
武昌起义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
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二、活动主题弘扬武昌首义精神促进武汉城市建设三、活动目的1、纪念辛亥革命,发扬革命精神。
老一辈的人可以在此怀念过去,新新人类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历史,对国家的建设更有使命感。
2、利用征文的形式了解中小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理解,同时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
因为现在网络发达之后,很多人都习惯上网查资料,而自己的思考越来越少。
3、改善武汉的形象,增加全国人民的关注度。
4、宣传武汉的精神文明,以及促进武汉旅游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发展。
促进武汉经济、文化的发展。
辛亥革命纪念100周年公关策划四、活动流程活动内容:1辛亥革命纪念会2辛亥文化旅游3纪念辛亥革命征文大赛(1)、辛亥革命纪念会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0号活动地点:武汉市首义文化公园活动对象:武汉市民及外来游客活动流程:1 10点纪念会准时开始,由主持人致开场词2 武汉市文化局局长致辞,介绍本次活动的背景,目的,意义3 由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带头签名,邀请市民参与其中,纪念辛亥革命,缅怀烈士4 大型图片文字展,有特定工作人员为参观市民讲解5 设定烈士区域,邀请市民为烈士献花6 下午4点,纪念会结束(2)、辛亥文化旅游由武汉旅游局主办,在武汉市内选取几点辛亥革命遗址,设定旅游路线。
如:首义文化园——工程营遗址——楚望台——胜利亭——烈士祠——三烈亭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号——2011年10月7号活动地点:武汉市内辛亥革命遗址活动对象:外来游客(3)、纪念辛亥革命征文大赛活动目的:为纪念辛亥革命,号召广大学生群体参与到征文大赛中,以文字的形式抒发及缅怀革命情怀,并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千年的迷雾 深锁长路 只是那一刻 诀别时刻 且把我的梦 葬在黎明 永远不要问 去年今生 手足同盟 血洒从容 也能感动 手足同盟 我心从容 爱的微光
生死向前途 慷慨奔赴 风起瑟瑟 沉睡的黑夜 才会苏醒 只见大雪纷纷 但愿这一片殷红 我们后 千万众 但愿这一去苍茫 在身后 让人间 照亮天堂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 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 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 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 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 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 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 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 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 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 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 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 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 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 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 规模地开展起来。
古 人 却 向 书 中 见 , 男 业于武汉两湖书 院,次年春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去日本留学,入 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他喜好军事,课余曾请 日本军官讲授军事课程,每天清晨必练习骑马、射 击,为日后领导武装起义准备了条件。
光绪二十九年,为抗议沙皇俄国侵占我国东北,与同 学二百余人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学生军、军国民教育会 )。同年回国,在长沙邀集陈天华、宋教仁等二十余人集会 ,成立革命团体华兴会,被公推为会长。随后联络会党, 仪定于次年秋乘慈禧过70岁生日时在长沙起义。事泄,黄 兴逃亡日本。光绪三十一年,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大力支 持孙筹组革命组织同盟会,任同盟会庶务(相当于协理), 随后即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革命分子、组织武装起义上。 他亲自选拔坚定分子组织“丈夫团”,为武装起义准备力 量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 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丈夫 团等。 兴中会主要在华南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开展活动 ,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共进会在长江流域开展 活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员还 在各地建立了各种同盟会的外围组织。 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张有推翻满清统治,建立共和体制等。 革命的领导者主要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等。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四首)

008
最 是 百年 回首 际 , 前 驱 风 采 念 怀 中 。
哲 思 翻 解 知行 论 ,博 爱 恒言 天 下 公 。
早建 勋 名 昭 日月 , 更 留 遗 教 吐霓 虹 。
果 然 时 势 造 英 雄 , 泛舸 横 流 求 大 同 。
其
其
前 尘 多 少 随 流 水 ,首 义武 昌 金 石 镌 。
更有 佳 音 托 画卷 , 富 春 两岸 璧 完 时 。
锦 程 偶 遏 云中 嶂 , 厄劫 每 持 风 里旗 。 百栽 已 圆 强 国梦 ,九 州 又抒 展 眉 诗 。 山河 重 理换 新姿 ,莫 道 姗姗 来 却 迟 。
其 四
其
从来向背唯民命 ,红遍遐荒 一 帜扬。
天 下 纷争 真 主 义 ,神 州 苦觅 好单 方 。 疮 痍 河岳 龙 蛇 走 , 憔 悴 人 寰 草 木 伤 。 匝 地 干戈 较 短长 , 当 时 国事 总 蜩 塘 。
惊 起 狂 飚 九 万 里 ,喜 除 专 制 两 千 年凝 魂 国 粹 篇 : 。 破碎 山 河 长夜 天 , 男 儿 若 个 岂 能 眠 。
纪念 辛亥革命 百年
故 宫 视 点
郑 欣 淼
009
纪念辛亥革命100年

纪念辛亥革命100年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年纪念,在这样的一年里,我再次回顾了当年革命先人的壮举,并深有感触,所以写下自己的一些感想。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让我们把思绪回到那百年前神州大地的武昌城,我们耳边仿佛又响起那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中隆隆的炮声,一副英雄的面孔仿佛又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是他们为真理与民主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行动,才有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他们是革命的先驱,我们应该永远缅怀他们。
首先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事实,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百年前的神州大地正处于清王朝的统治晚期,在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中,有一批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与思想的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与民主,悄然成立了一个个革命的团体。
这些团体成为了革命的火种,成了日后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20世纪初,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由于各种近代学堂的设立,湖北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他们成为革命的骨干。
其次,武汉是帝国主义侵略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这里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
第三,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较长期的起义准备。
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宣传与组织工作。
这样,武汉成了辛亥革命的摇篮。
文学社与共进会时那时的秘密革命团体,在湖北地区特别是湖北新军中积极活动,经过他们的争取,1911年,湖北新军中参加革命团体的达到五六千人,占湖北新军的三分之一,成为起义的主要力量。
2023是什么周年纪念

2023是什么周年纪念2023年是百年辛亥革命纪念日。
辛亥革命,曾为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开端,也是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契机,为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百年过去了,种种往事将随风而逝,革命的血液、激情、理想洋溢的历史背景已成英雄谱史。
可以说,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建设正是建立在辛亥革命精神之上的。
辛亥革命于1911年10月10日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宣布满清灭亡,这标志着清朝统治下百年的王朝政府彻底瓦解,新中国正式诞生,改变了中国千百年封建制度,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础。
1921年,蒋介石组织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受革命民众的巨大欢迎,正式成立,奠定了新中国的政治基础。
辛亥革命,缔造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变革,改变了近代中国各阶层的社会阶级,打破了历史规律,改变了中国长期积存的封建制度,推动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使中华民族发挥自身的潜力,从封建社会的帝国制度走向现代民主的发展。
历史上的辛亥革命,经历了许多曲折离奇,付出了许多伟大英雄的血泪,但最终,革命伟大的精神深植民心,把一束束炉火致死的朝政,带给了千千万万民众自由和得到正义的温暖。
回顾历史,再讲述再创作,接受历史教训,留住史实资料,将英烈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付出的努力、思想活动、英勇行为,浸染在新一代的革命斗争中,时刻激励和感染着我们。
辛亥革命是一条中国发展成功今天的轨迹,是新中国崛起今天的根基,是中国能够承受风雨、挑战强权、实现现代化的灵魂,它将永远是祖国人民的源泉,力量的激励。
2023年的这一纪念日值得我们铭记,当历史的教训,把英勇的血泪融入革命斗争,以革命的力量,勇敢地、坚定的走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把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传承传播好起来,学习革命精神,把它发扬光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1年10月10日,在中国大地爆发了一次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 工农群众参加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辛亥革 命,虽然已经过去了100周年,但是对于今天 的我们仍然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步伐,一起去回忆一 下那段光辉灿烂的历史……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蛇山南麓阅马场 北端。武昌起义后,为鄂军都督府(湖北军政府) 办公地。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主体建 筑为红砖墙、红瓦顶的红色两层楼房,故又称“红 楼”。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1981年,纪念辛亥 革命70周年时,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即清末湖 北谘议局的旧址,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在此 建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 建立了纪念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辛亥革命(Revolution)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 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较早见诸 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版于 1912年6月,收录了1911年10月11日至1912年2月12日间的各报章事关革 命的报道。同年, 以“辛亥革命”为书名的,还有署名草莽余生编辑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录》,张绍曾为 该书作序,指出草莽余生为廖少游。廖少游又名廖宇春,在辛亥革命期间奔走南北议和, 阅历广泛,“特就昔日所历之境,所与之役,与夫见闻„„抄集成册。始八月十八壬子迄 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1]其起止时间换算成公历为1911年10月9日至1912 年2月13日,所述辛亥革命时限与《辛亥革命始末记》基本相合。上述两书所载事实,都发 生于农历辛亥年,称之为辛亥革命十分相宜。 但在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 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初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 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而“辛亥革命”极 为罕见。即便是孙中山先生,在民初言及辛亥革命时所用名词也没有一定之规。就任临时 大总统期间,以孙中山名义发布的公文中,有“武汉首义”、“民国缔造”、“民国光 复”、“革命”等说法。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 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 不见直书“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之说至今仍然沿用。 在20年代前后,“辛亥革命”的使用开始升温且影响日广。1919年8月,毛泽东在《湘江 评论》中连载《民众的大联合》政论长文,使用 了“辛亥革命”一词,并就其内涵有过精 炼的阐述。1921年10月梁启超以《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为题,发表演讲, 诠释了辛亥革命内涵。第一次国共合作初始,陈独秀撰写《辛亥革命与国民党》,专门探 讨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渐成专有名词。 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在有关纪念中,“辛亥革命”字样出现得特别频繁。1927年双 十前夕,中国国民党中央制定了宣传大纲,第一条就是“继续辛亥革命的精神,矫正辛亥 革命的缺陷”。1930年7月1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革命纪 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对辛亥革命的 纪念,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遂成流行词汇,以迄于今。[2]
辛亥革命形势图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辛亥革命 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 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 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 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 势都有重大影响。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 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 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在 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 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 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 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 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 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 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 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 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 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孙中山孙中山像
由于同盟会对迅猛到来的革命形势没有足够的准备, 缺乏坚强的领导和通盘的筹划,在各省的实力有大有小, 对革命的态度也不相同,参加起义队伍的更是鱼龙混杂, 这就使各独立省份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 有的省在革命派武装夺取政权后,被立宪派、旧官 僚采取阴谋手段,窃夺了实权(如湖北、福建)。有的 省被立宪派分子采取流血政变的办法篡夺了政权(如湖 南、贵州)。这些独立的省份,相互之间各有打算,内 部局势也不稳定,因此很难做到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尽管如此,各省的独立,毕竟极大地孤立了清政府,壮 大了革命声势。 还应指出,由于革命党人重视做新军的工作,自武 昌新军打响反清第一枪后,不到三个月,在十四个镇、 十八个混成协、四个标的新军中,先后反正、解散、溃 败的约有七个镇、十个混成协、三个标,大大削弱了清 王朝的反动统治力量。所有这些,都为最后推翻清王朝 奠定了基础。
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的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匾额
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 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 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 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 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 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 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 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 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 京紫金山中山陵。 右边是孙中山先生像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在红楼内开辟 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由 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 纪念馆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 馆内收藏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 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分为辛亥革命武昌 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 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纪念馆楼前 建有碧樟广场,广场中矗立有国父孙中山先生 的铜像。
清末革命团体分布图
总结如下:
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 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 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国内 的民族关系及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 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 不仅结束了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 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 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
11月1日上午,长江大学(湖北荆州)数十名教授,在8次向国务院及省市政府反映 无果的情况下,在荆州区政府门前,跪求区政府取缔或搬走校园旁一严重污染环境的 非法小钢厂。区主要领导视而不见,后副区长出来了,他不积极处理,反而冷言相饥: “非洲没污染,你们可以搬到非洲去。”自古,中国就有“男儿膝下有黄金”一说。 对于教授抛下读书人的傲骨与尊严而屈膝下跪,专栏作家刘原在微博上批评说,“老 师向官员下跪,不仅毫无作用,而且违宪了。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辛亥已百年,我们若不把自己当做现代社会的公民,而把自 己当成低到尘埃里的草民,那只会被官员看得更轻贱。我们不能自贱,我们必须知道 我们的尊严与权利,都是此生理应享有的。”与这种单向的道德高调相比,网友“秦 建中”的分析显然更具有“同情之理解”的美德:“‘官老爷’这个名词虽然早已消 失,可‘官老爷’的思想却残存社会生活之中。其实,官员没有理由不当‘老爷’, 因为他们的升迁去留并不由老百姓们说了算。也正是因为如此,长江大学的师生们对 ‘小钢厂’的污染才忍受了四年之久,否则的话,用不了四天,当地的官员就会主动 来解决问题,……二十一世纪了,一群具有现代意识的人却还在为官员下跪,这不能 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确切地说,这是一个悲哀,而且不仅仅是长江大学教授和学 生们的悲哀,因为权力不会谦恭,那么,社会公众只能选择下跪。”这话与人大教授 张鸣发的一条微博对读,也就更让人感慨:“国内最大规模的辛亥革命讨论会,不仅 学者要站着20分钟恭候省长照相,连吃饭都两种待遇,主席台上有茅台,下面的学者 只能喝白云边。上面有大闸蟹,下面没有。革命了100年,连基本的平等都做不到, 这个革命纪念它作甚。”是啊,纪念它作甚!从“跪天跪地跪父母”到“跪天跪地跪 父母官”,历史画出了一条悲怆的下滑曲线,让人不愿读,更不忍读!
/v96808.htm?pid=baik
e.box#5 /z/tongmenghui/inde x.shtml / /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由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里 爆发的武昌起义,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 段时间的历史。辛亥革命另一种广义的用法,指自清末开始在中国出 现的连场革命运动,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结束为止。虽然辛亥 革命的成果被北洋军阀攫取,平均地权也是没有实现,但革命推翻了 清朝的帝制,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辛亥革命是我们中国步入新时期的一个大跨越,是我们全中国人 民为之振奋的举动,是我们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学习的伟大精神。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 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 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 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 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 丈夫团等。 兴中会主要在华南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浙江,上海一 带开展活动,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共进会在长江流域开展活 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 员还在各地建立了各种同盟会的外围组织。 革命的领导者主要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赵声、章 炳麟、陶成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