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辛亥革命在很多人看来是失败的。
各种版本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革命史大多是这样说的:“辛亥革命无可挽回地最后失败了。
革命虽然取得了推翻清朝、结束帝制的伟大胜利,从而为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但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历史进入了袁世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
辛亥革命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资产阶级共和国存活了不到一百天就夭折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留给人们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但事实上辛亥革命并未失败,或者说它对是历史的还是有着重要的贡献的。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成功标志是它是否实现了本身的既定的目标。
辛亥革命既然已经实现了预定的革命目标,就应该是成功的。
我们不能因为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而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
反帝反封建作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辛亥革命十年后才正式提出的,后人不应要求前人完成后来才提出的任务。
革命带来的并非只是“假共和”。
民国也并不只是“招牌”。
辛亥革命以小代价获得大成功,可以说辛亥革命真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奇迹。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什么? 很多人就会想到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但其主要内容就两方面:一是“驱除鞑虏”,即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二是“创立民国”,即结束帝制、创建民主共和的现代国家。
我想这两方面的目标辛亥革命都在不同程度实现了。
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发动了10次起义,都失败了。
那是没有争议的失败,标志很明显:革命不但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而且被革命对象所打败。
革命者或者牺牲,或者逃亡。
但武昌起义不同,它不仅打败了清军,赶跑了清吏,还守住了武昌,建立了全国革命的中心根据地。
各省的独立运动除山东之外也都是成功的。
正因为各省革命的成功。
才有了最后的清帝退位和专制帝制的终结。
从1911年10月10日革命爆发,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没有血流成河,就在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推翻了清王朝268年的统治创建了东方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实现了革命的基本目标。
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场革命究竟是成还是败,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
辛亥革命胜利的方面有:(1)在政治方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在经济方面,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3)在思想文化方面,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4)革命领袖列宁论述资产阶级革命面临的历史任务的话:“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根据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原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革了封建帝制的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从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5)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10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分为二地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既指出其在推动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又指出了“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同时,辛亥革命也有它失败的方面:(1)辛亥革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是反帝反封建。
只有完成了这一使命,革命才能算成功。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很快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窃取。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那么,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现在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这两个方面同时存在。
那么,应该如何认识它的成功和失败呢?辛亥革命爆发的一个最重要的历史原因,就是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
而清政府居然对此宣称“局外中立”。
而英国和德国的入侵更是让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巧立名目,追加征收税收,而各级官员又乘机中饱私囊,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事实证明,清政府已无法再继续统治下去,于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史称“辛亥革命”。
从根本上,近代中国的革命者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
孙中山早年也曾希望采取和平手段来救国,但是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无奈之下,孙中山下了第一个足以改变历史的决定:推翻清朝的统治!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而同盟会的纲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提出,更是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但同时,革命派和改良派这两个对立的派系滋生,就“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这三大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他们不敢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群众基础薄弱,以及对一些问题的不确定,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史失败的。
这里引用毛泽东的一句原话:“辛亥革命没有成功,失败了。
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孙中山的领导集团犯了错误,有缺点。
关于这一点,孙中山有过自我批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上曾经说,当时向袁世凯妥协是不对的。
辛亥革命失败的成功原因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的成功原因失败原因辛亥革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1,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原因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他们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
为了支付对外巨额赔款等,清政府加重税赋,致使民怨沸腾。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阶级矛盾激化。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清政府推行的立宪并没有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
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
2,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直接原因一,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894年11月,孙中山组建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
政府”。
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
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
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二,武装起义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不仅提出了革命纲领,而且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他们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民主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辛亥革命为什么是失败的(1)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2)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未得到根本改变。
辩论: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辩论: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主持人:大家好!在课前我们已对辛亥革命成败问题进行了分组合作探究,大家的观点不一,所谓理越辨越明,今天我们选出了八名代表组成两个正方和反方两个代表队,就这一问题展开辩论。
请代表入场。
(掌声鼓励一下)正方一辨:我方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丰碑,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反方一辨:我方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因为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正方二辨:我们认为衡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否取得成功,有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否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看看辛亥革命吧。
他推翻了帝制,等于砍掉封建制的头,使整个封建统治群龙无首。
不仅如此,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中华民国,破除了很多陈规陋习。
如:等级制度、官场礼仪、尊卑身份以及缠脚、蓄辫、服饰。
所以他沉重的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反方二辨:我方一辨已经声明:衡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标准是要看:是否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落入了袁世凯手里,袁世凯何许人也,他是大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集体代理人。
我们并不否认辛亥革命多少触动了旧的体制和观念,但绝对谈不上完成了这个任务。
南京临时政府号称“民国”,实际情形怎么样呢?请看:“清朝巡抚”:一学生(大腹便便)胸前别着白纸。
一小卒来报:大人,革命军来了。
(惊慌失措,气喘吁吁)巡抚:急什么?天塌下来了,真没出息,怕什么,不就是革命吗?拿竹竿来。
(不慌不忙)小卒:竹竿送到巡抚手上。
(充满疑惑)巡抚:,革命不就是破坏吗?革命过了。
(从房顶挑下几片瓦)革命军:竖起大拇指,拿出“民国都督”的纸片别在胸前。
巡抚:哈哈哈哈下台这是个真实的事情,描述的清朝江苏巡抚、民国都督程德全的革命经过,民国政府内部充斥着旧官僚、立宪派,他们伺机而动,“民国”仅仅是块招牌而已,革命潜伏着危机。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辛亥革命是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的遭遇。
那么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认为:成功一半,失败一半。
成功之处: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赶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
虽然这部文献不久被北洋军阀废弃,但经过这次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政府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给帝国主义沉重的一击,所以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中国人民的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统治遭到破坏。
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总之,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3100101749 69毛冠雄在维新变法失败之后,以孙中山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另一条道路的探索。
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三民主义旗帜的领导下,孙中山及各同盟会成员领导了包括黄花岗起义等众多起义,并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进行,随后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从革命之后的种种表现看来革命并未完全成功。
辛亥革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其成功之处也有很多。
其一,在政治上,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其二,在思想上,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给群众带来了一次思想解放。
其三,在经济上,辛亥革命促使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当然,除此之外,成功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临时政府宣扬以剪辫放足为代表的新风尚,扫荡旧风气。
而如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辛亥革命的功劳。
列宁更是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摘自《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辛亥革命的成功有着各方面的原因。
首先,多次起义和变法的失败使得中国的民主革命陷入了短暂的“群龙无首”的局面,因此时代的任务落到了当时还是较为弱小的资产阶级的身上。
其次,由于洋务运动的开展以及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促进政策,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得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不断壮大。
再次,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由此形成。
最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同盟会首先发动的。
有了中国同盟会的领导政党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中国民主革命如虎添翼。
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历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若在高中,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它是失败的,而现在我认为其失败与成功是具有两面性的。
一、从辛亥革命的性质以及任务角度分析辛亥革命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其根本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但最终,辛亥革命只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并未真正的将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去除,也未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
连革命最终的果实也未袁世凯说夺取,袁世凯假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人民涂炭,山河破碎,因此可以说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其根本的任务,从根本意义上没有成功。
这也是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
二、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来说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五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同时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也深入人心,为日后资产阶级在中国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从袁世凯称帝近3个月后就狼狈下台,到张勋复辟失败,都无一例外。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即使并未完全驱除,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也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从溥仪到汪精卫,从伪满洲国到汪伪南京政府。
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同时也催生了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清末状元张謇便实业救国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为日后的抵制日货运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同时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各地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那么,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现在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这两个方面同时存在。
那么,应该如何认识它的成功和失败呢?
辛亥革命爆发的一个最重要的历史原因,就是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
而清政府居然对此宣称“局外中立”。
而英国和德国的入侵更是让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巧立名目,追加征收税收,而各级官员又乘机中饱私囊,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事实证明,清政府已无法再继续统治下去,于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史称“辛亥革命”。
从根本上,近代中国的革命者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
孙中山早年也曾希望采取和平手段来救国,但是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无奈之下,孙中山下了第一个足以改变历史的决定:推翻清朝的统治!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而同盟会的纲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提出,更是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但同时,革命派和改良派这两个对立的派系滋生,就“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这三大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他们不敢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群众基础薄弱,以及对一些问题的不确定,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史失败的。
这里引用毛泽东的一句原话:“辛亥革命没有成功,失败了。
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孙中山的领导集团犯了错误,有缺点。
关于这一点,孙中山有过自我批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上曾经说,当时向袁世凯妥协是不对的。
国民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都做了批评,现在我们就不能批评吗?”。
当然,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远远不止这些,以下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观方面的原因。
中国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欺压,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因此发动了辛亥革命;另一方面,又与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反帝反封建不够坚决,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再加上辛亥革命不仅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虽有所增加,但还远不够强大,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不仅缺乏雄厚的阶级基础,这就使得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派有较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要表现在:
1、没有坚强统一的、起领导核心作用的革命政党。
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
3、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有力量的革命军队。
4、始终缺乏明确的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
第二,当时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客观原因。
辛亥革命是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反动势力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扼杀的。
1、帝国主义的干涉。
2、袁世凯手握重兵,且奸黠狡诈。
归根到底,革命党人方面的力量太弱小,袁世凯方面的力量则很强大,双方力量对比的
悬殊造成了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揭过,我们应该吸取失败的教训。
实践证明资产阶级在中国是根本行不通的。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艰辛探索,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执着追求,虽然资产阶级共和在中国出现过,也起过一些进步作用,但也是昙花一现,最终失败了。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辛亥革命史成功的。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是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但革命是一个漫长过程,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共和国。
而辛亥革命的结果我们也见到了,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
从这一方面来说,辛亥革命达成了它的目标,是十分成功的。
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一些封建旧俗恶习被革除,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这不仅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发展,更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可以说,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提出的任务,而且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所以辛亥革命也是胜利的。
在此,我也引用毛泽东特意撰写《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号召大家的一句话:“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在历史的长河里,很多事实都已经被时间所掩盖,一个历史事件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们不能单凭个人喜好来判断辛亥革命的成败。
我们不能因为革命成果被窃取就忽略了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成功事实。
我们也不能因为反帝制思想的推广而忘记辛亥革命的不足。
一个辩证的思维更能激发我们对事情真相的渴望,更能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