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

6.1数据的收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与方法;

2.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济公、整理;

3.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收集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

预习案

二、温故知新

阅读教材155页-156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

。3: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

。活动探究二:

为了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我们班开展一个调查。

调查问卷

1.你在刷牙时会一直开着水龙头吗?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问题1的调查结果

1.下面调查中适合用选举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的是()

A、谁在2002年世界杯赛中进球最多

B、5月1日是什么节日

C、谁在入学考试中取得第一名

D、谁最适合当班长

(1)视力1.5的有人,视力0.6的有人,视力小于1.0的有人。

(2)如果视力在1.0(包括1.0)以上的为正常,则视力正常的有人,视力正常的占全班人数的。

(3)该班学生的视力情况。(填“好”、“一般”或“差”)

4.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同学“献爱心”活动中捐书情况如下:有25人各捐5本,30人各捐7本,15人各捐10本,7人各捐15本,请制成统计表并回答:

(1)该班共有多少学生;

(2)全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3)捐书不低于10本的有多少人?

五、走进中考

1.某班组织30名团员为灾区捐款,其中捐款数情况是:10元6人,5元10人,2元4人,其余每人捐款不超过1元,那么捐10元的团员占团员总人数的()

A、15℅

B、20℅

C、25℅

D、35℅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2.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验抽样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3.能根据具体情景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课前预习:

1、温故:数据收集的方式有、、、等

统计活动的步骤是、、、

2、知新:

(1)假如我们想选出大家满意的班长,通过什么方式选呢?

(2)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和学生有许多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中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全社会都在呼吁保护学生视力。老师想了解我班全体同学的视力状况怎样,如何获取同学视力状况的数据呢?

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解决。像这样,

称为普查。其中称为总体;而组成

称为个体。请举出生活中能用“普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事件。

有的同学认为不需要对全部学生调查,可以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像这样,

,这种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叫做样本容量。请举出生活中能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事件。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人们按照的原则,就是使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都相同,这种抽样,叫做。

教师点拨:

活动探究一:阅读课本P160,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结合你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认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这项调查的被考察对象、调查的目的、以及所采用的调查方式分别是什么?你能说出这项普查的总体和个体吗?试一试!

问题2:某灯泡厂要了解生产的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你认为该如何进行调查?

(1)在这个问题中,被考察的对象是什么?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适合采用怎样的调查方式?尝试说出它的总体和个体.

(2)尝试写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练习: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选择这一观点的理由.

(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________________

(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______________

(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_____________

(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_________

(5)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 ________________

(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阅读课本P160-160议一议,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_______________

___

(4)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练习:

1、下列调查,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

A、了解一批电视机显像管的使用寿命

B、了解某河段被污染的程度

C、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

D、了解人体血液的成分

2、为了解某市7万名初中毕业生中考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考生人数的10%,然后对他们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对这次抽样调查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B、样本容量是7 000

C、10%的考生是样本

D、7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

3、小明从一批乒乓球中随意摸出三个,检测全部合格,因此小明断定这批乒乓球全部合格。在这个问题中,小明()

A、忽略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

B、忽略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和广泛性;

C、抽取的样本容量太小,不具有代表性;

D、忽略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4、为了解某台机器生产出的1 000个机器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从中抽取了100个机器零件进行测量.写出这个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容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延伸:

1.(2010?贺州)妈妈煮一道菜时,为了了解菜的咸淡是否适合,于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填“抽样调查”或“普查”).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

6.3 数据的表示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明确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能根据相关数据较为准确的制作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建立百分比大小和扇形圆心角大小之间初步的直观敏感度;

3.能够实现不同统计图数据间的合理转换,再次体会几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为合理选择统计图表示数据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确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能够根据相关数据较为准确的制作扇形统计图,同时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

难点:计算并准确的画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建立百分比大小和扇形圆心角大小之间初步的直观敏感度.

预习案

一、温故知新

1.顶点在圆心的角叫________.

2.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扇形___与360 °的比.

3.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3

, 则该部分所对扇形圆心角为_____。

探究案

二、导学释疑

(1)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组织什么比赛?你是怎样判断的?

(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的百分比呢?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3)你能设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

活动探究二:绘制扇形统计图

(1

(2(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

(4)归纳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1) 、(2)

、(3) 、(4) 练习:完成课本P166做一做

活动探究三: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问题一:下图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小明认为对全年食品支

出费用乙户比甲户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甲乙

1.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所对的圆心角为36°,则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个扇形的面积比为1:2:4:5,如图1,则扇

形丙的圆心角丙为______度. 图1

3.如图2是一个扇形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数计算

甲扇形区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

图2 图1

4.某班有学生50人,下面收集的是这个班同学身高的数据,

画出扇形统计图.

5.若将圆均匀分成六块扇形,如图(甲)阴影部分表示其中的一块扇形, 求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若均匀分成八块,你能将每块画出吗?若能画请在图(乙) 中画出此图,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

6.3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了解频数与频数直方图的概念,并能初步绘制简单的频数直方图;

2.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处理与表示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绘制简单的频数直方图进行数据表示与处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难点: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获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一、自主预习:

预习内容:(自学课本P169-171,并完成以下题目)

预习检测: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

文学类(A)、漫画类(B)、科普类(C)、历史类(D)

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结果如下:

A A

B

C

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

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

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你准备如何整理和表示数据?

二、合作探究:

活动探究一:

阅读P168页信息表,然后回答:

(1)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

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活动探究二: (2)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小组内试着用图表和条形统计图合作完成,完成后组内交流.

你能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

再将上表在下面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绘制完成后与课本对照,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当堂检测:

1.下面数据是截止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

29 39 35 33 39 28 33 35 31 31 37 32 38 36 31 39 32 38 37 34 29 34 38 32 35 36 33 29 32 35 36 37 39 38 40 38 37 39 38 34 33 40 36 36 37 40 31 38

请根据下面的不同分组方法,你觉得比较哪一种分组能更好地说明费尔兹奖得主获奖的年龄分布,并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1)组距是2,各组是2830,3032,≤<≤

1、频数直方图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频数直方图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练习:

1. 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有关部门对全市3万名初中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下图是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多少名学生?

(2)如果视力在4.9-5.1(含4.9和5.1)均属正常,那么全市有多少名初中生视力正常?

2. 为了了解某校500名初三毕业生的数学成绩,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整理后绘制如图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随机抽查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2)随机抽取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3)不及格的人数有多少?占抽查人数的比例是多少?

(4)若80分以上的成绩为良好,试估计一下500名初三毕业生成绩良好的人数是多少?

3.根据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分析,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A 、步行的人数最少,仅为90 B 、步行的人数为50 C 、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

D 、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数之和比坐公共汽车的人数要少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

6.4 统计图的选择(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

2.训练学生制作统计图的技能,从三种统计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难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从三种统计图中合理的获取信息.

预习案

一、温故知新

1.初一年级就“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曾进行过问卷调查,每人只能报一项,结果300人回答的情况如下表,如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根据图示的信息再制成条形统计图.

探究案

二、导学释疑

活动探究一:学会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阅读课本P175-176,根据小亮制作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排球 54

足球 75

篮球

57

乒乓球 96 其他 18

(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

(2)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

(3)2050年各洲人口的情况怎么样?你能得到哪些有关世界人口情况的结论?从哪幅图得到的?

(4)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的得到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州的人口总和还要多?

(5)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1.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 。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 。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表示 。 2.统计图对统计的作用:

(1)可以清晰有效地表达数据。 (2)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 (3)可以获得许多的信息。

(4)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 活动探究二:

完成教科书P176“做一做”。

训练案

三、巩固提升

1.一所学校准备搬迁到新校舍,在迁入新校舍之前,同学们就该校300名学生如何到校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得到下列数据:

如果将上面的数据制作出适当的统计图,你会做出怎样的选

择?请你说说理由。

2.

现规定:污染指数在150以上的为“重度污染”;102-149的为“轻度污染”;60-104的为“良”;60以下的为“优”.

(1) 这一周内属于“重度污染”、“轻度污染”、“良”和“优”的天数各有几天? (2) 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一周内污染指数变化情况. (3) 从你画的统计图表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 2012年7月至10月间,哈尔滨市和南京市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7 8 9 10

哈尔滨23 21 14 6

南京27 29 24 18

(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这四个月份两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

(2)两市气温谁高?两市气温哪个月最高?哪个月最低?

(3)两个市哪个月至哪个月下降得最快?

(4)两个市气温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四、走进中考

1.在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时,选择()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股票大万屏幕流水图

2.为了反映各部分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选择_____统计图.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章、数据的收

集与整理导学案

6.4 统计图的选择(第二课时)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分析出具体情境中某些统计图给人造成误导的原

因;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应用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1.分析具体情境中一些数据及其表示方式给人造成误

导的原因;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

3.经历调整、统计、研讨等活动.

难点:分析具体情境中某些统计图给人造成误导的原因.

预习案

一、温故知新

各种统计图的特征:

①能清楚的表示每个项目的;

②能清楚的反映事物的;

③能清楚的表示出各个部分在总体中;

探究案

二、导学释疑

活动探究一:阅读教科书P179 ,回答:

1.价格增长较快的酒是,可是图像给我们的感觉价格增长较快的酒好像

是。造成“错觉”的原因是:两个折线统计图,纵轴上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意义不同,造成图像的倾斜程度不同,所以给人不同的感觉。

2.为了较为直观地比较某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两者纵横轴的单位长度表示意义要,从而避免造成“误导”,引起“错觉”。

活动探究二:阅读教科书P179—180,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为了使所绘统计图更为直观、清晰,应注意纵轴上的起始值从“”开始,最好标明具体数据,以及写完整横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图表名称等,从而避免造成“误导”、引起“错觉”.

2.扇形统计图只能显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两个扇形统计图中的相同研究对象无法直接比较大小.

活动探究二:小组合作学习

完成教科书P180“随堂练习”

训练案

三、巩固提升

1、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纵轴上的起始值应从开始。

2、小明将他的8次英语测验成绩按顺序绘成了2

张统计图(图5),来观察近期自己的学习情况

和成绩进步情况.

(1)甲图和乙图给人造成的感觉各是什么?

(2)若小明想向他的父母说明他英语成绩在努

力后的提高情况,他将向父母展示哪一个统计图

,为什么?

3、图中是小瑛和小鹏零花钱中用于买书上的花费情况.你能从中判断出谁在买书上的花费多吗?若不能,你还需的数据有.

4、小亮根据5名同学的身高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

(1)同学最高,同学最矮,他们相差 m.

(2)舟舟的身高是小丽的倍。

(3)这个图易使人产生错觉吗?为什么?

(4)为了更为直观、清楚地反映这5名同学的身高状况,这个图应做怎样的改动?

四、走进中考

1.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折线图

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

(A) 30吨.(B) 31 吨.(C) 32吨.(D) 33吨.

2.宁波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各科的满分值如下: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2018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

目录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垂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命题、定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实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3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有序数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6)(最新整理)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 类型之一 立体图形的识别与分类 1.下列物体的形状类似于长方体的是( ) A.西瓜 B.砖块 C.沙堆 D.蒙古包 2. 分别说出图2-X-1中的5个几何体的名称,并说明它们是由哪些面围成的. 图2-X-1 3.将图2-X-2中的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图2-X-2

类型之二 用数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下列现象可以用“线动成面”来解释的是( ) A.旋转一扇门,门在空中运动的痕迹 B.扔一块小石子,石子在空中飞行的路线 C.天空划过一道流星 D.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面画出的痕迹 5.如图2-X-3,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 图2-X-3

6.如图2-X-4,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X-4 类型之三 线段和角的计算 7. 如图2-X-5所示,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40°,OD平分∠BOC,则∠2的度数是( ) A.20° B.25° C.30° D.70° 图2-X-5 图2-X-6 8.如图2-X-6,已知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线段AM上的点,且满足AN∶ MN=1∶2.若AN=2 cm,则AB的长度是( ) A.6 cm B.8 cm C.10 cm D.12 cm 9.用度表示:2700″=________°. 10.如图2-X-7,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AB=8 cm,CD=3 cm,M,N分别为AC,BD的中点. (1)求AC+BD的长; (2)求点M,N之间的距离; (3)如果AB=a,CD=b,求MN的长.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 一、: ·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 (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课堂练习】: 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 ℃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2013年大树中学七年级数学 第一章导学案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0.6,+1 3 ,0,—3.1415,200,—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1.1《同底数幂的乘方》 课时:第 1 课时 姓名 班级 组别 编号 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1在已有幂的基础知识之上,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 2.掌握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能进行基本运算; 3.在推导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观察、概括 与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温故知新(认真预习课本P1-4,预习后将确定的答案用钢笔写上,不确定的答案用铅笔写上,有疑难的用红笔标注,上课前检查) 1. a n 的底数是 ,指数是 ; (-2)3的底数是 ,指数是 ; (-2)4与-24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3与-23呢? 2.预习阅读课本P2问题情景问题,并认真思考; 3. 预习完成课本P 2“做一做”,并尝试解答; 4. 预习完成课本P2“议一议”,并尝试总结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 不变,指数 . 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 a m ·a n =__ __(m 、n 都是正整数) 5. 预习课本P3例1、“想一想”、例2,并尝试解答. 二、情景探索、交流展示 1.自主学习,完成课本P2的“做一做”,并与同学交流回答问题: 计算下列各式(提示: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 ⑴103×102=(10×10×10) ×( )=10( ) ⑵105×108 =( ) ×( )=10( ) (3)10m ×10n =( ) ×( )=10( ); (4)a 2·a 5= ( ) ×( )=a( );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m ×2n = ;(-3)m ×(-3)n =__ __; (2 1 )m ×(2 1)n =__ __; 总结: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和法则 (1)公式:a m ·a n =_ ___(m 、n 都是正整数) (2)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 , . 2. 自主学习、精讲点拨: 认真学习课本P3例1,并完成下列计算: (1)(-3)7×(-3)3 (2) ( 32)5×(3 2 ) (3) -b 3·b n (4) y m ·y m+1. 3.应用拓展:完成课本P3的“想一想”,并与同学交流回答问题例2: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1.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 白海虎张康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形状及结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现自己,丰富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 【学习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认识常见的几何体,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在中学阶段,常见的几何体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中考内容之一,同学们应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认识并了解他们的特征. 【学习难点】本节难点是对几何体的分类,因为初中同学对分类标准不熟悉,所以同学们可从某些几何体的特征入手,找出共同特征作为一类。 在学习中注意两点:①多与现实生活联系;⑵多动手制作实践或画图。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你学过长方体,正方体吗?试画出其立体图形,并描述一下它的形状组成。 长方体立方体 2.长方体、立方体都是几何体,你平常在生活中还见过那些几何体? 试一试:描述它们的形状特征 二、新课探究 1.看书思考;P2(回答问题) (1)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形类似? (2)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描述一下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请找出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物体。像这样与笔筒类似的几何体叫____________. 2、看课本:认清常见的几何体。(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 三、自主思考, p2想一想。 (1)六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如下图所示,指出图中其他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 底面

七年级数学(上)导学案全套(122页)

第一章有理数 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 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 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 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 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 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3.1,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总结反思】: 课题:1.1正数和负数(2)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有理数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1) 导学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导学数学的兴趣。 导学重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导学难点:负数概念 导学指导: 一、改变旧世界: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知识新天地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学海苦无边: 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四、金秋烂漫时: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五、万里长征路: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第2课时:正数和负数(2)

2017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有理数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2、阅读课本P和P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12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2页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 【课堂练习】: 1. P3、1,2(直接做在课本上)。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133.已知下列各数:,,3.14,+3065,0,-239;54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B.O是最小的正数C.0是最大的负数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1 5.给出下列各数:-3,0,+5,,+3.1,,2004,+2010;22 其中是负数的有……………………………………………………()C.4个 D.5个 A.2个 B.3个【要点归纳】: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初一数学导学案

仁和区四校联合编制导学案 七年级(上) 学校 姓名 班级 2010年9月——2011年2月

2010秋季学期初一数学1.1“与数学交朋友”(一)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编制人_钱红 _ 审核人__初一数学组____ 备课组长___ 一、学习目标: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人类离不开数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人类离不开数学。 难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2P 至5P 2、回答课本4P 的问题:说出图中的地面分别是由 形状的地砖铺成的。 三、合作探究:课本5P 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1.请在下列数据中选择你的步长………………………………………………………( ) A .50毫米 B .50厘米 C . 50分米 D . 50米 2.一张纸片,第一次将其撕成两小片,以后。每次将其中的一小片撕成更小的两片。则10次后,共有( )张纸片………………………………………………………( ) A .512 B . 836 C .1024 D .2048 3.用小刀截小正方体, 不可能是 (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六边形 D.七边形 4.小明于2008年8月20日在校门口小买部买了一包“毛毛鱼”,包装袋上标有“保质期:3个月”和“生产日期:20080515”的字样。你认为小明能食用该食品吗? (填“能”或“不能”)。 五、课堂检测 1.根据下列字母的排序规律,???bdaba abacdbdacd 确定第100个字母应该 是……………………………………………………………( ) A .a B .b C .c D .d 2.如图,是一座房子的平面图,这幅图是由 图形组成的……( ) A .三角形、长方形 B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C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D .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3.你知道“少年高斯速算”的故事吧?那么1+2+3+4+…+998+999的结果是……( ) A .100000 B .499000 C .499500 D .500000 4.给出下列算式:4333,3222,2111222?=+?=+?=+,则_____n n 2=+。 5.一组数1,10,101,1010,10100,10l001,1010010,10100100,101001000,10l0010001,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上课讲义

第1课时:5.1.1 相交线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5分钟) 各小组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每人写一个总结小报告,并编写两道与它们相关的题目,在小组交流,并推出小组最好的两道题在班级汇报. 二、自主探索(15分钟) 探索一:完成课本P2页的探究,填在课本上. 你能归纳出“邻补角”的定义吗?. “对顶角”的定义呢?. 自学检测一: 1.如图1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是一条射线. (1)写出∠AOC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2)写出∠COE的邻补角: __; (3)写出∠BOC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4)写出∠BOD的对顶角:____ _. 2.如图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是() 探索二:任意画一对对顶角,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相等吗?如果相等,请说明理由. 请归纳“对顶角的性质”:. 自学检测二: 1.如图,直线a,b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4=_______ 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BOE的对顶角是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若∠AOE=30°,那么∠BOE=_______,∠BOF=_______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COE=90°,∠AOC=30°,∠FOB=90°, 则∠EOF=_____. 三、当堂反馈(25分钟) 图1 b a 4 3 2 1 第1题F E O D C B A 第2题F E O D C B A 第3题

最新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最新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 白海虎张康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 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 的形状及结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现自己,丰 富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 【学习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认识常见的几何体,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在中学阶段,常 见的几何体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中考内容之一,同学们应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认识并了解他们的特 征. 【学习难点】本节难点是对几何体的分类,因为初中同学对分类标准不熟悉,所以同学们可从某些 几何体的特征入手,找出共同特征作为一类. 在学习中注意两点:①多与现实生活联系;⑵多动手制作实践或画图.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你学过长方体,正方体吗?试画出其立体图形,并描述一下它的形状组成. 长方体立方体 2.长方体、立方体都是几何体,你平常在生活中还见过那些几何体? 试一试:描述它们的形状特征 二、新课探究 1.看书思考;P2(回答问题) (1)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形类似? (2)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描述一下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请找出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物体.像这样与笔筒类似的几何体叫____________. 2、看课本:认清常见的几何体.(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 三、自主思考, p2想一想. (1)六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如下图所示,指出图中其他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第1课时:5.1.1 相交线 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5分钟) 各小组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每人写一个总结小报告,并编写两道与它们相关的题目,在小组交流,并推出小组最好的两道题在班级汇报. 二、自主探索(15分钟) 探索一:完成课本P2页的探究,填在课本上. 你能归纳出“邻补角” 的定义吗? . “对顶角”的定义呢? . 自学检测一: 1.如图1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OE 是一条射线. (1)写出∠AOC 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2)写出∠COE 的邻补角: __; (3)写出∠BOC 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4)写出∠BOD 的对顶角:____ _. 2.如图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探索二:任意画一对对顶角,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相等吗?如果相等,请说明理由. 请归纳“对顶角的性质”: . 自学检测二: 1.如图,直线a ,b 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4=_______ 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若∠AOE=30°,那么∠BOE=_______,∠BOF=_______ 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COE=90°,∠AOC=30°,∠FOB=90°, 则∠EOF=_____. 三、当堂反馈(25分钟) 预备题: 如图,已知直线a 、b 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解:∠3=∠1=40°( )。 ∠2=180°-∠1=180°-40°=140°( )。 图1 b a 4 321第1题 F E O D C B A 第2题 F E O D C B A 第3题

[2012秋]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课题 3.1.1从算式到方程 【学习目标】: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重点难点】: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根据条件列出式子 ①比a大5的数:; ②b的一半与8的差:; ③x的3倍减去5:; ④a的3倍与b的2倍的商:; ⑤汽车每小时行驶v千米,行驶t小时后的路程为千米; 1,x天完成这件工程的; ⑥某建筑队一天完成一件工程的 12 ⑦某商品原价为a元,打七五折后售价为元; ⑧某商品每件x元, 买a件共要花元; ⑨某商品原价为a元,降价20%后售价为元; ⑩某商品原价为a元,升价20%后售价为元; 二、自主学习 1.根据条件列出等式: ①比a大5的数等于8:; :; ②b的一半与7的差为6 ③x的2倍比10大3:; ④比a的3倍小2的数等于a与b的和:; ⑤某数x的30%比它的2倍少34:; 2.例1 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为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得:。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解: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列方程得:。

(3)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数为x,则女生数为, 男生数为,依题意得方程: 。 【课堂练习】 1.课本82页练习 2.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若干本,还找回4.4元。问:小明买了几本练习本? 3.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长比宽多2cm,求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要点归纳】: 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拓展训练】: 1.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1)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5%,比男生多5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2)A、B两地相距 200千米,一辆小车从A地开往B地,3小时后离B地还有20千米,求小卡车的平均速度。 【总结反思】: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品导学案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几何体。 2.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习重点】 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 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课前导读 一、温故知新 1. 列举在小学已经学习过的几何体有。 2.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二、预习导学 预习教材1~4页,完成下列作业: 1.把下列几何体的的名字写在横线上。 2.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通常分为三类:柱体(圆柱、棱柱、正方体、长方体),锥体(圆锥、棱锥),体。 3.圆柱与棱柱:相同点:它们都有两个底面。不同点:A:圆柱的底面是圆形,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B: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棱柱的侧面是四边形。 预习疑难择要 课堂训练

一、师生共练 1.六棱柱有个顶点,条侧棱,个底面,个侧面。 2.观察,你发现棱柱的命名了吗? 二、合作探究 1.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2.完成下面的作业 三、请把老师的总结记下来! 课后巩固

中考链接 1下列几何体中,面数最少的是()

A. B. C. D. 2下列图形中,属于棱柱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2 展开与折叠 【学习目标】 1.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 3.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制作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立体图形的美。 【学习重点】 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

七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导学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知道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 二、阅读指导 1、我们以前学过的数:1、2、3 0 21、32、5 3 …… 这三类数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一下,并在小组读一遍。 2、课本中出现了新数:- 3、-2、-2.7%,这些数和以前学习的数有什么区别?课本上结合实际对它们的意义做了说明,你有其他说法吗? 请想一想在组内说一说。 3、把一组旧数和新数放在一起:3、2、1、1.8%、+6、+3.2、-3、-2、-2.7%、0,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知识把它们分类一下,并读出来。 4、归纳什么是正数: 什么是负数: 5、正数、0、负数结合实际后都能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课本中都举出哪些可用正数、0、负数表示的例子,请找出来并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三、尝试练习 课本P3页的练习1、2、3、4;P4页练习。课本P5页习题1.1第1、2、3题. 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 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 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P5页习题1.1第4-8题. 2、(1)若规定向南为正,则向北50米记作 (2)若+101元表示收入101元,则-100元表示 3、2008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的1.8%,-2.7%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六、反思小结 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举例说明正数、负数在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的作用。 §1.2.1 有理数 一、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有理数,会将有理数进行分类。 二、阅读指导 1、至今为此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 其中对正分数和负分数的理解,你有什么疑问? 2、正数包含: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1.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3.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学会检验一个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 一、温故知新 1.前面学过有关方程的一些知识,同学们能说出什么是方程吗? 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判断下列是不是方程,是打“√”,不是打“×” ①x +3;( × ) ②3+4=7;( × ) ③2x +13=6-y ;( √ ) ④1 x =6;( √ ) ⑤2x -8>-10;( × ) ⑥-2x +3≠1.( × ) 二、自主学习 例1 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为24 cm 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列方程,得4x =24.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解:设x 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列方程得1700+150x =2450. (3)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学校的学生数为x ,则女生数为__0.52x__,男生数为(1-0.52)x ,依题意,得0.52x -(1-0.52)x =80.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观察下面方程的特点: (1)4x =24;(2)1700+150x =2450; (3)0.52x -(1-0.52)x =80. 小结:上面的方程,它们都只含有__一__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__1__,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即方程的一边或两边含有未知数) 2.方程的解 如何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如方程x +3=4中,x =? 方程-2x +3=1中的x 呢? 请用小学所学过的逆运算解决上面的问题.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例 检验2和-3是否为方程2x +3=3x +1的解. 解:当x =2时,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找出单项式系数、次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和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3、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评价,接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列单项式表示数量关系,单项式及其系数、次数的意义. 2.难点:列单项式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自主探索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代数式

(1)边长为a的正方形表面积为;体积为; (2)一支铅笔的售价是x元,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铅笔的2.5倍,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元;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v千米,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为千米;(4)数n的相反数是 二、自主探究 (一)单项式的概念 师:观察上面的式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数与字母的乘积 师:对,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它们,叫单项式。(板书) 师:同学们给单项式下概念 生:数与字母的积的形式的式子叫单项式。 师:(强调)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板书:数字与字母的积,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譬如,单独一个数5,-,2008等都是单项式;又譬如,单独的一个字母x也是单项式.) 练习.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单项式: (1)4x;(2)-4x2y;(3)3a2bc;(4)7.2;(5)a;(6)2+x. (二)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生:(自学)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师:说出上面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生:(口答) 三、尝试应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 1正数和负数 备课:七年级数学教研组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冬天,零度以下的数在天气预报中如何表示,如某地一月份某日的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3℃,可用____数表示,记作______。 2、零上24摄氏度表示为_______,零下3.5摄氏度表示为__________。 3、如果向南走2米记为+2,那么向北走10米应表示为 。 4、地图册上亚洲西部地中海旁有一个死海湖,图上标有-392,这表明死海湖面与海平面相比 了392米。 二、课堂学习 5、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我国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图上标着8848米,在西北部有一吐鲁番盆地,地图上标着-155米,这两个数表示的高度是相对海平面说的,你能说说8848米,-155米各表示什么吗? 学生思考讨论,尝试回答 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或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叫 ;0既不是 也不是 。 6、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2, -9.24, 3 1, -301, 427 , 31.25, 0. 7、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03克表示什么? 8、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9、课堂小结: 三、反馈练习: 1、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2、产品成本提高-10%,实际表示_________. 3、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__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m.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__℃~__℃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5、向东走-8米的意义是( ) A .向东走8米 B .向西走8米 C .向西走-8米 D .以上都不对 6、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