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图片展

合集下载

60周年来历届全国摄影展获奖作品欣赏带你走过摄影60年的足迹

60周年来历届全国摄影展获奖作品欣赏带你走过摄影60年的足迹

60周年来历届全国摄影展获奖作品欣赏,带你走过摄影60年的足迹中国摄影家协会在中华世纪坛将60周年来历届全国摄影展作品,精选出来办了一个盛大的回顾展,珍品荟萃,让摄影爱好者们大饱眼福。

创举:湖南摄影家协会VR专业委员会与湖南如此多娇文化科技公司联合攻坚,将这个极为难得的摄影盛宴,用VR技术搬到了互联网和微信上,让地球人都可以随身带、随时看,如同身临其境,还永不落幕,这福利,爽!全国摄影艺术展览60年摄影精品回顾展部分作品欣赏第一届│19571957年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过马路王一波柯复摄1957年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妈妈!到那边去!唐遵之(香港)摄1957年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在结婚登记处李仲魁摄第二届│19581958年第二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赶麻雀王玉山摄1958年第二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车如流水马如龙——河南省安阳县钢铁基地的运矿大军魏德忠摄1958年第二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节日的欢欣兰志贵摄1958年第二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里弄妇女大战钢铁张祖麟摄1958年第二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画家在农村时盘棋摄1958年第二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欢送志愿军归国吕厚民摄第三届│19591959年第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引水上山茹遂初摄1959年第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跳板石少华摄1959年第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毛主席与亚非拉青年在一起侯波摄第四届│19601960年第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打黄羊宝音朝克图摄1960年第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引水上塬李生才摄1960年第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您好,古巴格瓦拉叔叔李基禄摄第五届│19611961年第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客人来到草原张甸摄1961年第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向阿尔巴尼亚战友学习杨比沪摄1961年第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东方红袁毅平摄1961年第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向世界最高峰进军陈雷生摄第六届│19621962年第六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翻越冰崖杨明辉摄1962年第六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跳橡筋夏道陵摄1962年第六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小队的副业陈晓亚摄第七届│19631963年第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风雪慰亲人张甸摄1963年第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张峻摄1963年第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高原医生宋士敬摄1963年第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怒江飞渡周子幽摄第八届│19651965年第八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时传祥和他的新伙伴喻惠如摄1965年第八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解均摄第九届│19651965年第九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大队卫生员俞创硕摄1965年第九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福建前线军民向敌岛发送宣传品王玉崑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1969196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搏陈复礼(香港)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19731973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打靶李虎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19741974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寻找水源谭志强摄1974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草原轻骑陈俊山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19751975年全国摄影艺术展移山填谷林祖良摄1975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边防战士乒乓赛李振森摄第十届│19771977年第十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不堪一击郭超北摄1977年第十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山区合作医疗站张新政摄第十一届│19791979年第十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技术讲座蒋铎摄1979年第十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见缝插针徐裕根摄1979年第十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谈谈恋爱经过黄景达摄第十二届│19821982年第十二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新炊间房梁曾越摄第十三届│19841984年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升周顺斌摄1984年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主人田捷民摄1984年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渴求尚共社摄第十四届│19861986年第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狂舞吴宗其摄1986年第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生死线上江志顺摄1986年第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士兵武治义摄第十五届│19881988年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无名小站冯建新摄1988年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人朱穗风摄1988年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大学生卖报周国强摄第十六届│19901990年第十六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来自后台的歌声——腿有残疾的72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李波刘广辉摄1990年第十六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希望邱晓明摄1990年第十六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白头到老盛琦摄第十七届│19941994年第十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深圳8·10股潮张新民摄1994年第十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将了谢军姐姐一军刘书义摄第十八届│19971997年第十八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陪读田鸣摄1997年第十八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矿上的弟兄们彭波摄第十九届│19991999年第十九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生死簰州湾李靖摄1999年第十九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信任考场张治平摄第二十届│20022002年第二十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英雄探妻袁学军摄这位名叫张良善的人是阿里军分区叶城留守汽车营的干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练习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特区为什么“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和个人以及华侨和港澳侨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与延伸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其他一些沿海市县。

※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放区。

内地:1992年,对外开放纵向推进,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

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

随后又开放内地的一些市县。

※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WTO的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苦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它是A.深圳B.厦门C.汕头D.珠海2、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3、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一一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

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经济技术开放区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A.引进外国资金B.引进外国技术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D.发展民族经济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八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和练习

八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和练习

八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和练习经济特区的建立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2、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特区为什么“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和个人以及华侨和港澳侨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与延伸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其他一些沿海市县。

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放区。

内地:1992年,对外开放纵向推进,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

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

随后又开放内地的一些市县。

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WTO的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课外练习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苦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它是()A.深圳B.厦门C.汕头D.珠海2、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3、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一一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

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经济技术开放区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A.引进外国资金B.引进外国技术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D.发展民族经济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72张海报设计记录新中国的发展史

72张海报设计记录新中国的发展史

72张海报设计记录新中国的发展史导语今年是国庆67周年,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很难感受到过去的建国岁月,也无法感受祖辈和父辈们的生活环境,现在一个手机就可以知晓大千世界,但是60多年的变化却被一张张海报记录下来,忆苦思甜,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回味下那些年的岁月吧!50年代初,全国掀起一股扫盲热,口号随之而来,所有人都在开始学习热1952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担心美国实行细菌战《选好人,办好事》1954年,人民代表的选举,表明中国人大制度的开端1956年,一化三改中的工业化政策,要求优先发展重工业1958年,大跃进开始了,人定胜天的标语也表现出足够浮夸《让大自然听我们的摆布》《全民体育大跃进》不仅经济上要大跃进,体育上也要大跃进1959 继续跃进《开展国防体育运动,学习科学知识和军事技术》《今天是红领巾,明天是红旗手》1960n年纪念《儿童年代》发刊10周年《交通新貌》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小有成就,走出3年自然灾害困境1963年,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1964 全面学习大寨1964 上海黄浦江的早晨1964 美国侵犯越南那时候还是兄弟1965年发布的标语——做好高温作业防暑准备工作《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1966年,外部环境太恶劣,与两极交恶逼使中国自力更生1966年,中国与美国持续交恶,特别在越南战场上,所以有了这句标语1966年,一件大事发生了头号走资派是谁,大家猜猜吧男女平等的口号1966年,毛主席,红太阳1966年,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评革命造反派大联合万岁标志1966年文革开始反对经济主义其实在60年代初中国并不排斥市场解决3年自然灾害后遗症靠的还是市场反对经济主义标志着一场灾难来临1967 与苏联交恶两年之后爆发了珍宝岛战役与美苏翻脸,这个时期最出名的口号应该是一寸山河一寸金,十亿人民十亿兵终于轮到广州了,感觉广交会就是一口通商知识青年下乡广东是去海南岛的,北京是去内蒙古的,上海是去青海的1969年,真的内忧外患国内经济不行,国外跟美国不好,跟苏联交战真的大风大浪《常备不懈,立足于打》越南战争,珍宝岛战役跟两个大哥对垒,对中国来说只能调集人民力量了1971年那时候足球还是中国主流1971年林彪作反1971年的口号1971年另一件大事发生了猜猜吧1972年,中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那年发生什么事了吧1974年,批林批孔1974年1974年,继续批林批孔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加入这场斗争《向贫下中农学习,为贫下中农服务》1976年灭鼠疫不忘打蒋匪华主席上台1976年打倒四人帮其实那个时代的人是怎么想的摆上神坛的人突然要被打倒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1976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这句口号喊了十几年1978年鸡壮蛋多那个是由浮夸走向务实的年代1978年农村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80年计划生育坚持晚婚晚育把青春献给党1980年。

200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汇集(

200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汇集(

200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汇集(中国近代史部分)1.(09安徽) 6月26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世界禁毒日”。

近代中国虎门销烟的主要领导A.林则徐B.李鸿章C.左宗棠D.康有为2(09福州市)右图的残垣断璧座落于北京西郊.过里曾经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毁于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3(09福州市)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学校是A、京师同立馆B、马尾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4(09福州市)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硝烟B、北伐战争C、五四运动D、南京大屠杀5(09福州市)1936年.张学趋、杨虎城联合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6(09莆田市)绍兴是鲁迅的故乡,鲁迅是绍兴的“金名片”。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孔乙己》 B.《药》C.《狂人日记》D.《阿Q正传》7(09莆田市)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

李明同学搜集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其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一条是()A.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8(09莆田市)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09兰州市) 1876年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 )A.邓世昌B.林则徐 C.左宗棠D.李宗仁10(09兰州市)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 D.维护清朝统治11(09兰州市)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 )A.三大战役B.重庆谈判 C.渡江战役 D.政治协商会议12(09佛山市)台湾是祖国的宝岛,侵犯过它的国家除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美国外,还有 A.葡萄牙 B.德国 C.沙俄D.日本13(09佛山市)《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历史能力测试卷

历史能力测试卷

历史能力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①发明了造纸技术②打破了“坊”、“市”的界限②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5.2008年5月27日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其观点应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成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A.李赞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6.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

江苏省徐州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扫描版

江苏省徐州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扫描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它以简朴的艺术手法再现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情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下面一组剪纸主要反映了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B.农业与手工业已经开始分离C.东汉时期一牛挽犁的情景 D.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特征2.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三国时期的“布衣”的穿着一定不会是哪一种材料做成的A.毛 B.麻 C.棉 D.丝3.西汉时的南方地区主要采用的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普遍使用铁农器和牛耕 C.荒无人烟而无人耕种 D.使用曲辕犁4.唐诗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C.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D.著名的唐三彩5.1757年,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出口量严加限制。

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清政府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D.重视国内市场开拓6.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存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7.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妇女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牛郎和织女”的美丽传说密切相关。

这一节日形成和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是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C.人们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 D.牛郎织女优美传说的无穷魅力8.著名小说家冯梦龙的三言二拍不仅是一部传世的文学佳作,也为我们勾勒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画面,如《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八年级上中考模拟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八年级上中考模拟

海岱学校初三历史一轮复习中考模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计50分)1、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A.广州B.香港岛C.台湾D.辽东半岛2、《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战争的赔款不仅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沉重负担,而且也使国家失去了迈向近代化所需的资本积累。

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l300万两白银。

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l0万匹。

”材料所述体现了洋务派的哪一初衷?()A.分洋商之利B.练兵以制器为先C.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D.防海之害,非整水师不可5、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

这里的“胜利”是指()A.推翻了封建制度B.成立了中华民国C.打倒了帝国主义D.改变了中国命运6、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

”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7、(2009•黄冈,20)丁一同学在学校举办纪念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其中在一个小栏目里展出了三张图片,分别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向锦州发起进攻》、《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