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相关知识

翡翠原石相关知识
翡翠原石相关知识

第一章翡翠原石

一、翡翠的种水翡翠的种水是翡翠的矿物质组成、质地、透明度而总称。种水在翡翠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在过去分为老玩种或新玩种,新玩种或新种。老玩种质地细腻,结构紧密、透明度好、颜色深或鲜艳,它们多为翡翠、砾石,新种质地较粗、透明度不好、颜色一般较鲜艳,多为翡翠山料。

翡翠的质地包括:结构透明度两部分,翡翠结构的细腻程度直接影响其质地、水头,光泽和硬度颗粒细小,结合紧密的翡翠则温润细腻,这是高档翡翠的必备条件。

二、翡翠类型

翡翠:它是以硬玉含铬硬玉、铬硬玉和绿辉石质。硬玉为主要矿物并且达到玉石级别的集合体都可叫翡翠含钠绿辉石翡翠,最典型的含绿辉石是飘兰花。

1、含钠长石翡翠:缅甸翡翠类型百种称之为“八三玉”的翡翠,这就是含钠长石的翡翠。

2、角闪石翡翠,这种翡翠的主要硬玉矿物是硬玉和角闪石,次要矿物是绿辉石,当角闪石含量多时显现黑斑或黑点,这会影响翡翠的外观。

3、钠铬辉石翡翠:这是一种钠辉石的含量大于59%的多晶体集合体翡翠,干青种多属此类,它们外观上显

暗绿色、深绿色、透明度较差。

4、绿辉石翡翠:其主要矿物是绿辉石,次要矿物有硬玉和绿辉石硬玉,颜色显墨绿色、深墨绿色、是半透的,市场上称为墨翠。严格上来说这种绿辉石不是其他的翡翠。

三、种水的划分:玻璃种翡翠:透明度是评价玉石的主要技术依据,透明度高,常说:水头足、水头好、水头长,通常量化翡翠的水头方法有:如光线穿透翡翠玉料上3 毫米为一分水,达到6毫米为二分水,达到9 毫米的深浅为三分水,将非常透明的翡翠称为玻璃种。尚透明为冰地,不透明为粉底和瓷部,质地越细、透明度越高,光的强弱和翡翠的厚度变化对其影响较大。为了体现翡翠质地玉石行业对常见的翡翠进行了分类,有独特翡翠的种称为地,常见翡翠有以下几种:

1、玻璃种:完全透明具玻璃光泽,纯净无裂纹无染质、结构细腻、清澈韧性强,像玻璃一样均匀无棉或石花,玻璃种与单晶体宝石类似,较少见石纹,若有杂质则多为微棉絮状,常可见内部发光现象,也叫起莹,是所有翡翠种质中最高级,不贸颜色限制,玻璃种是又被人们称为“十分水”的翡翠,没有颜色的玻璃种又称为透水白种玻璃种或冰种,又名“有种无色”质地细透,无色透明或半透明,肉眼很难见到翠种其成分为很纯的硬玉,不含铁和铬元素。

2、冰种:顾名思义,其结晶漂亮似冰或冰糖感觉,半透明至透明其质地干净、细腻但不如玻璃地透,在10 倍镜下无矿物颗粒感,无色或有色,冰种的特征是外层表面上光泽很好,其质地可见细微小石花,棉絮等。又称八分水的翡翠,若哪种的翡翠中有絮花状或断断续续的脉状带的蓝色,则称这样的翡翠为“蓝花冰”是冰种中的一个常见的品种,冰种玉料常用来制作手镯或挂件,无色的冰种翡翠和蓝花冰翡翠的价值都差不多,属高档翡翠之列。

3、糯种:质地半透明,有如熟糯米之晶莹细腻,在10 倍镜下无矿物质颗粒感,糯种六分水的翡翠。

4、芙蓉种:颜色多为淡绿色,不带黄,绿的较纯正清澈,使人能感到颗粒感,但看不到颗粒感,质地比豆种细,色不浓但清,不是很透但很平,若其中分布不规则的深绿色叫做花青芙蓉种。

5、金丝种:金丝种的绿色较鲜艳并多是一丝丝绿色带平行排列,绿色沿一定方向间断出现,绿色带条可粗

可细、可短可长、可疏可密、质地从透明到半透明、又可细分为玻璃地金丝、冰地金丝、芙蓉地金丝、豆地金丝。

6、油青种:一般把翡翠绿色较暗且细腻油滑的品种称为油青种,其颜色不是纯的绿色,带灰色调或蓝色调,因此较沉闷,不够鲜艳,透明度较好,结构是纤维状,比较细腻油脂光泽,故称为油青种。颜色较深的也可称为瓜皮

油青,油青中翡翠从表面看起来有油亮感是市场中随处看见的低档翡翠常制作挂件、手镯、也有做成成面的。

7、蓝花种:主体都分无色或颜色十分清澈,蓝绿色或蓝灰色的闪石矿物量,分散状不规则花纹形态分布,目前,不少人都比较喜欢这种翡翠,通透的黄花种价值不菲。

8、蓝水种:质地细腻通透且通体浅灰蓝的绿辉石翡翠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绿辉石,次为硬玉是细粒状,纤维变晶结构,同时叠加有超强应力作用形成的超摩梭岩化结构与油青种比较,它的颜色活泼有的泛绿。

9、豆种:肉眼能分辨的柱状晶体,不透的质地粗、干、如豆般不太通透,透度只入表面二分,常多棉絮、苍蝇翅、稀饭渣等。此种质在灯光下照射一般多段时间易起小石花,高处击声音量是石声,绿色为豆绿青青豆膏。产量多饰品可加工成佩、镯、雕件属低中档,豆地是一分水。豆种可细分为细豆种、豆青种、冰豆种、彩豆种和粗豆种,市场中常见豆种满色饰品,由于颜色吸引眼球得多,人们欢迎,一些高档豆种翡翠的价格不菲。

10 、花青种:绿色显脉状分布不规则其底色可能为淡绿或其他颜色,常见浅灰色或豆青色,有时分布较密集,

有时较疏落,可深可浅。花青翡翠质地有粗有细,其结构主要为纤维和细粒、中粒结构。花青翡翠的特点是绿色分布不均,有的分布较密集,有的分布较为疏散,颜色有深有浅,水头十足,固其结构粗糙所以透明度很差,为半透明花青种属于低档翡翠,可细分为玻璃花青、冰种花青、豆种花青、油青花青。

11、干青种:此类翡翠的绿色浓且纯正、透明度差、玉质较粗、矿物颗粒为短柱状,绿色鲜艳耐看一般不规则显斑状出现。

12、白底青种:特点是其底色较白、绿色在白色的地方上显的鲜艳,更显绿的分明,质地较细,绿色多显团块状分布。透明度差为不透明或微透明,玉层具纤维和细粒镶做结构,但以细粒结构为主,该品种多为中档翡翠,多数绿的透明,绿色艳丽且色形好的,可达中高档品级。

13、干白种:质地干而不润的白色或浅灰白色翡翠,原则质地较粗,肉眼观察下晶体显浅可见,不透明是零分水的干白种翡翠,简单的说就是种粗、水干、不润、此品种无色或色浅。

14、紫罗兰种:是一种紫色翡翠,颜色像紫罗兰的颜色,珠宝界将之称为“椿”或“春色”。紫色根据色调的不同可分为粉紫、紫色中微带粉色、茄紫、紫色中带有茄子的紫红色,、蓝紫,紫色中带蓝色的多为中豆粗的粒状,结构细粒都少见,粉紫通常质地较粗、细、透明度较好,茄紫次之蓝紫再次之,多用于大的雕件或小挂件。若是紫色深的,质地粗的透明度高的价值也高。

15、红翡种:颜色较为红和红棕色,在市场中有很多,红翡的颜色是翡翠生成后才形成的,它是由于铁矿渡染所致,好的红翡色佳具有玻璃光泽,细、中粒状结构的有其透明度从不透明到透明,其中艳红色红翡色鲜质细,十分美丽,是翡中精品,红翡制品常为中档或中低档商品但也有高档的红翡,其色泽明亮,质地细腻。

16、黄翡种:颜色从黄到棕黄或褐黄的翡翠,其透明度从透明到不透明,它们的颜色也是翡翠生成的三层才形成的一种次生色,常在红色色层,是由褐铁矿渡染而成,一般情况下在市场中,红翡的价值高于黄翡,黄翡高于棕黄的,褐黄翡的价值最低。

17、墨翡:外表看黑的发亮,但在透射光下观摩,则显半透明状,深绿色很是惹人喜欢。

18、铁龙生种:取自缅甸语的语音,即满绿,铁龙生种都具有鲜艳的绿色即几乎全部较鲜的绿色,其体质的主要矿物质成75%以上含铬硬玉集合体,粒共生或伴生矿物为铬硬玉,钠铬辉石和铬铁矿等,其白体几乎都是鲜而绿色,具高硬度,高翠绿色浓艳。

特点:一般种水较干,差的部分含白的花和黑点,其中不会有种好绿的高翠铁龙生硬玉品种。其种水可达到冰种,铁龙生原料,一般显条带状和块状,无氧化壳,适宜做薄的雕件。

19、广古品种:此品种在透射光下为高绿,反射光下为黑绿多切成很薄的时候绿得十分浓艳,内部常有苍蝇屎

和黑斑是翡翠和与钠辉石玉的过度品种。

四、翡翠的颜色排列

1、翠绿:绿色浓艳均匀透明度高,包括玻璃艳绿、艳绿、玻璃绿、宝石绿、祖母绿。

2、阳绿:透明或半透明,呈黄绿色,好像初春黄杨树的嫩叶,色彩明亮,鲜艳,包括阳绿鹦哥绿,葱心绿等

颜色带有黄色调。

3、豆绿:半透明,色绿如青豆色,此品种最常见“十绿九豆”。

4、菠菜绿:半透明或不透明,色如菠菜叶暗绿色。

5、白地青:白绿非常分明,绿色很阳,水头差结构较粗。

6、青绿:透明或半透明,绿中微带青色或青中有绿,包括瓜青和瓜绿。

7、蓝绿:透明或半透明,绿中带蓝色,也即蓝水。

8、水绿:色浅、较匀、地色不分的一种淡绿色品种。

9、江水绿:透明或半透明,绿色闷暗、色虽较匀,但是混浊感。

10、灰绿:绿中带质,一般质地较粗,水头差。

11、灰蓝:半透明灰色中有不纯的蓝色为不纯的绿色。

12、油绿:透明或半透明,暗绿色,绿中带灰蓝色调,不鲜艳。

13、油青:暗绿色比油绿更暗带油暗感。

14、墨绿:墨绿色墨中透绿。

15、蓝花:在浅色的地上显斑状或点状,分布着蓝绿色,有的水头好,有的水头差。

16、紫色:可分浅紫色粉紫色,紫色和蓝紫色,最比较少见的一种颜色,紫色翡翠称为紫翡。

五、常见场口、特征与分别

1、铁龙生场口:铁龙生意为全绿,场口位于目乱干场口约4km,1998 年才开始大规模开采,属原生矿,这个场口的翡翠矿体是透镜状或脉状产出,几乎全部是呈绿色,而且有不同的绿色,颜色深浅不一,有的浅、有的深、有的含黑点,大多水头短,不透明,质地多数很粗,细腻者少,但是该区产出过顶级的铁龙生翡翠。

2、目乱干场口:离道茂场口约1km ,是1980 年发现的新场口,此场口虽是原生矿,但一些较深部产的翡翠质地细糯,且多产春色,所产翡翠特点是色高质细、有春、豆等色,缺点就是裂纹多。

3、莫西萨场口:位于隆肯西南水的帕敢公路旁,属高地砾石沉积沙矿,以出产质地细腻的玻璃种,冰种翡翠闻名,含翡翠砾石层厚达200 多米,排列无放可性但可明显分为三层:上层为黄色沙砾石层,下面为质绿色砾石层,砾石大小不一,大者10cm ,小者2cm 砾石,莫西萨场口的翡翠地层疏松自上下为黄红砂皮,黄的砂皮,鹅石层,个体较小,玉质高达糯化到玻璃地。莫西萨主要有白砂皮灰砂皮,少见的有红砂皮。白砂皮是最常见的含铁量低,但即便是红砂皮其地色还是偏白色的,颜色:黄白灰黑,皮壳可旧纳有三个特征:

(1)脱砂皮一些莫西萨原石几乎全部都脱破,有些石头则部分脱壳。

(2)是具刀砍状纹路或蜂窝状表皮,一些莫西萨有的显的刀砍状表面纹,一些原石表面有水滴状的圆形或不

规则状而凹坑,有的像蜂窝状表面。

(3)显现凹凸不平的豆陵状表皮,这与蓝花色紧密相关,实起部位表现出深色的皮壳,条种水度化差异化硬度造成。

4、帕敢基场口:位于帕敢乌龙沙西岸,可分为高地砾石层砂场和现代沙漫滩沉积砂矿,砾石其特征大小不一多松散堆积未胶结,由于长年浸没河水中故皮壳薄而光滑,且大多没有风化的外壳,人称其“水石”高地砾石层砂矿主要沿乌龙河河床两侧的山坡,出露现已挖到第九层达60 多米深,该场口经常出高价值,高品质的原石,颜色为

黄砂皮,咖啡红水翻砂等各种皮壳,行业内深信帕敢基常能产出色种都是一流的翡翠原石。

5、摩湾基场口:这个场口种够老,水长,主赌色料,以油青为主的青(尚存),外皮为黑乌砂为主,有的显

的黑蜡壳、皮壳厚、雾的玉好,注意观察皮壳上的蟒带,松花,色容易进裂是影响品质的重要因素。

6、木那场口:木那场口在四通卡场口的西面,面积较大,走向较长的约4km ,分上木那、中木那、下木那,其中上木那场口的砾石层含翡翠较好,经常有高价值的原石产出,头层已挖完,已挖红色砾石层和黑色砾石层,大规模开采在90 年代初,发现木那翡翠出玉色好种的几率很高,到2000 年这里是的翡翠更是头号赌石。

木那的各层皮壳有如下特征,第一层几乎都有黄砂皮壳,第二层多见红砂皮并带有蜡皮,第三层为黑砂皮壳,第四层为灰黑皮壳,第五层为白黄皮壳,大多数有蜡皮。

木那场口的翡翠:木那场口属于帕敢地区是场区中重要且著名的老场口之一,该场口开采时间长,储量较小,产量比较低,木那分上中下,场口以盛产种色均匀的满色翡翠出名,该场口的原石皮壳多为白盐砂,木那产出的翡翠基本上带有明显的棉絮状包体,像飘棉的雪花,但并不影响其归属于高档翡翠,木那绿色也多样,有帝王绿,阳绿,黄杨绿还有的绿满色玻璃种,偶尔也有说头好的秧苗绿色。木那的裂纹比较少,但种变化比较大,从豆种到玻璃种都有,以豆糯化豆糯化多见。

木那场口出五色的玻璃种东西很多赌赢概率高于其他石头,但是木那翡翠也有一些偏蓝的品种磨制成品十分漂亮,由于木那是共生矿,变化很大,一些翡翠外表常常显现艳绿切。

杨梅皮白蓝砂,黄砂皮,水头可以裂较少。第三层石种老,赌皮壳深浅,白雾起冰。

7、会卡场口:该场口位于香洞寨的西南面约20km 处的山沟中,会卡河流险区,场口分布于河流的两面,

现在开采的是含翡翠的高地石层,从上到下可分为三层,上面为黄色砂砾石层,中间为铁锈色砾石层,下层为黑灰色砾石层,目前黑灰色底层已有蓝绿色片岩的基岩出露,该场区黑色砾石层较发育,多高于高地砾石层,厚度很多大,常见黄,白砂皮,通常皮壳比较薄,透明度高,颜色不艳,带莹光,种好、水好、种够老、水够长、主赌春和飘花,外皮有蜡皮亮皮壳薄,打灯都见种水,出肉率较高,底脏,有棉,有裂是影响品质的关键。

8、达木坎:这个场口位于乌龙河下游,在会卡场口的西南部距帕敢30km,属于冲积矿床,开采时间晚于帕

敢场区,近20 个场口,“如达木坎、黄巴、格地磨、雀丙、磨隆基地、犬三卡、南丝利、南色丙、西达别、约英供、那亚黄、美林强、若麻、胆秀、宋堆、瓦唐、八面东、拱马磨、莫格叠”多见水石料山半山水石,该场区没有黑色的砾石层,是和其他的区别之一,多为白色砂皮和黄砂皮,此处砾石滚圆普遍较好,但个体的小,5kg 以上的砾石很少多为水石,可赌“黄加绿”所谓的黄色其实是翡翠皮壳下面的雾,并不是其中意义上的黄翡,达木坎还有一种蜡壳的翡翠,里面没有雾,切开一般是皮肉不均,此场口有许多乌龙河上游场口搬移下来的次生矿,经过长年磨擦和河水滋润,其皮壳光滑往往形成顶级的玻璃种,并常会显现莹光,可以说单论玻璃种达木坎的质量是第一。

主要赌,红、黄、黄夹绿,三彩五彩神玉。外皮主要是黄色“十雾九有水”多在1-3kg 之间,水石和半山半水石为主,半山半水石中的老象皮最好,种老无裂,一般完美。达木坎多为黄砂皮,红砂皮的两种砾石,达木坎为代表的场口多以半山半水石闻名,其次,水石,皮壳常有琥珀色的红皮,而且种水也不错,一般皮壳较厚,表面碎,呈灰色并且皮肉相杂,有的地子透明度高,但色味偏蓝,但不会吃掉绿色,起货效果不错,皮下多雾,颜色有红黄黑白多种,红雾、黑雾的地子发灰,有黄雾的地子就好,人们发现这里的原石“十雾九有水”一般在1-3kg 之间,典型的特征为色串皮,雾串皮,雾裹色,雾吃色,皮肉难分诊,场口所产多带光,加工抛光后的反出几种色泽通常玉质均好,也出少量高色的料,还产如血似火之红翡,也叫名贵。

9、南哥:位于逬水湖,面积为4.5m2,该场口可划分为第一层黄砂皮,第二层黄红砂皮,第三层为黑砂皮,带蜡壳,第四层黑色带蜡壳为多,一般通常较小、种好、地子细腻、有皮、砂皮壳薄、有雾、此白雾居多、此薄

皮薄白雾的黑乌砂玉为好、种老、肉质细糯,最怕裂,无裂一般大的长。

10、后江:后江是乌龙河此倒一条支河名为坎迪江,距坎迪城东部约40km ,后江分老和新,老后江沿南边地形狭窄长约3km 宽约150m ,一般在300g 左右,最小的有蚕豆大,但是出的货高,起货效果好。新后江根据

场口划分为,第一层黄砂皮,第二层红蜡壳,第三层黑蜡壳,第四层比较厚。老后江原石皮呈灰绿色,个体很小多在1-0.3kg 之间,主要为水石,磨圆皮较好,形状,大小与芒果相似,原石的砂皮有多种颜色,质地细腻,结构紧密,“十个后江九个水”做出的成品不仅取货高,而且抛光后颜色会增加。新后江,皮壳比老后江的皮厚,也有蜡壳,块度较大,通常在3kg 以内,但种水地子比老后江差,成品抛光会变暗。

主赌春和飘花,种够老、水沟长、外壳主要为灰黄色、灰黑色、皮壳薄,打灯都见种水,此出产小色料著名“见色涨三分”无裂一般大涨。

第二章翡翠原石解剖及结构成三要素

一、玉皮、玉雾、玉肉翡翠除原生的山岩区之外,几乎所有的玉石都被皮壳包裹着,让人难见其真容。从玉石解剖来看:玉石分为壳、雾、肉三部。

(一)玉皮

皮壳是包裹在翡翠表面的一种次生矿物层,其形如蛋壳故而称之为皮壳或皮,它是翡翠砾石在地表环境中遭受的风化及埋藏作用时固表面的硬玉,矿物发生水解而生成的一些次生矿物组成(三月铅块洛石,柯绿洛石)很明显,皮壳的矿物成分与玉肉的矿物是截然不同的,固而表现出的探线也就明显不同。

翡翠有很多种皮壳类型,可以根据颜色的不同以及矿物颗粒的粗细不同划分为各种不同颜色的硬皮壳,泥沙皮壳、蜡皮壳、也可以根据皮壳的形象特征划分出数十种类型如老象皮、洋芋皮、石灰皮等。

总的来讲,不同翡翠的皮壳有颜色不同、粗油、薄厚不等之别,这些不同点主要由两个因素所决定,一是与翡翠在内生阶段比固有的特征有关,二是与翡翠在表生阶段所处的地质环境和地质条件有关,也就是说不同特征的翡翠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和条件下形成的皮壳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翡翠皮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差异表现在其矿物成分、颜色杜娜红颗粒的大小及相互结合紧密度等反映出来。

(二)玉雾

雾是分布在翡翠皮壳与玉肉之间的一种外来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充其于翡翠矿物质颗粒的间隙中,其形状犹如雾一般,从剖面上看,雾的分类及颜色主要分为:红雾、黄雾、白雾、黑雾及各种过度类型,还可以形象特征来分:如血雾、蜂窝雾等。雾是在表生水环境中形成的由水介质中的铁离子等元素,呈胶体或其溶液的形式向翡翠内部渗透而形成的次生铁矿物沉积,雾的渗透能力与水环境及介质中的离子浓度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与翡翠结构的致密度有关。越是紧密所形成的雾就越少、越薄、甚至不明显,也就是说雾与翡翠种质的好坏有一定的关联。我们可以根据雾的有无及雾的颜色雾带的宽窄以雾与肉的接触关系等来判断种质的好与坏。

(三)翡翠原石的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第一类:岩石玉也叫小岩石

第二类:砾石玉分四种山石、水石、半山半水、乌砂

山石的基本特征:山石主要产在山坡上埋藏于砂河或砂砾层中,山石的显著特征就是其表面附着一层粗细石,厚薄不均的各种颜色的砂状及泥沙状,皮壳多数山石有雾、无雾者玉质一般较差。

山石可根据皮壳特征进行分类,主要为黄白蓝皮壳和黄白泥砂两大类,其次有:米糖皮壳、谷壳皮壳、老象壳、石灰皮壳、铁锈皮壳,虽然山石皮壳的颜色应该是偏白色,但因受土壤层的污染稳现出其他色调,因此,山石皮壳颜色主要与埋藏的土壤层颜色有关,红砂皮壳一般出现在红的土壤层中。

与水石不同,山石砂受地表水流的冲刷和移动,较弱、固而可以保留其完整的皮壳,使人看不到玉肉面,难以分辨山石的好坏,不过山石质地的好坏虽然悬殊,但却可以通过皮壳上面的特征以各种表现来看,诸如皮壳的厚薄,砂粒的粗细,均匀及紧密程度皮壳的颜色以及皮壳上的松花及莽的表现等。

这些特征都可以作为判断山石的玉质好坏及其相应特征的依据,一般来讲,皮薄为好、砂细、均匀砂硬紧为好、粗软松不匀为差,红砂皮比黄白砂层差,底层比上层石好。

山石的基本特征,水石产白雾露河及其大体河流河沟及两岸阶地的冲积层中,但由于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历经沧桑之变,古河床中的水石也可能与山石同出现高地上,水石玉的外形显卵状,体积一般较小,其重的数kg,玉广数kg 都居多,水石破壳多种多样,如腊肉皮、大蒜皮、笋叶皮、铁豆皮、土豆皮、鸡蛋鸭蛋皮,水石与山石明显不同就是在于其表面十分光滑,有的像一层纸,固而有些水石表皮的颜色其实反映了雾的颜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