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管理期末复习-OK

农村经济管理期末复习-OK
农村经济管理期末复习-OK

农村经济管理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1.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股份制与合作制相结合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有别于单纯的股份制和单纯的合作制,也不是股份制的合作制的简单叠加,而是把合作制成员参加劳动、按劳动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与股份制筹集资金、按股份分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

2.现代农业:指的是它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生产经营达到高度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和企业化,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3机会成本指将某种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以后所放弃的该资源用于其他生产所可能取得的最大收益。

4.土地制度:也叫“土地所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土地所有关系的总称,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地制度的理解,有以下两方面要点:(1)土地制度的法制性。(2)土地制度的内容有广义、狭义之分。

5.伏季休渔:就是国家在鱼类繁育较集中的时期(通常是6-9月份),划定一定的海域,禁止在该海域内从事某一种或几种捕捞作业,使鱼类具备生长繁育的时间与空间。

6.管理的二重性:经济管理是在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两重性,既是人与自然结合的过程,又是人与人结合的过程,因而决定着管理的两重性。这两重性就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7.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形式。:

8.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表示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果的能力的指标,它表示劳动量和生产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用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计算。

9.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由6个方面18个评价指标构成。这套小康指标体系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自然资源六大方面,既有反映经济方面的指标,也有反映社会方面的指标,更有反映精神方面的指标,可以说是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10.生产时间:是指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农业生产开始,至农产品收获为止所需时间。它是由农业生物的自然生长时间决定的。

11.产权:是财产权力的简称,包括财产所有权及其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其他权力,即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其基本特征是:(1)明确性。(2)排他性。(3)有限性。(4)可分解性。(5)可交易性。(6)行为性

12.违约责任:是指农业承包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所产生的后果要承担责任。违约责任是一种经济责任,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的,由过错方承担违约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由双方分别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13.双层经营:所谓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是指在一个合作社内,在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一方面把适宜的农户(也可以是社员小组)经营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项目用合同和形式承包给农户经营,或折价卖给农户所有,使农户获得经营自主权,另一方面把适宜合作社集体统一使用经营、统一管理。14.种子:所谓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15.经济管理:是在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走过程中进行的。由于社会再生

产过程本身具有两重性,既是人与自然结合过程,又是人与人结合的过程,因而决定着管理两重性。这两重性就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6.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者和物质条件,以营

利为目的,从事独立商品生产或者商品流通等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经济细胞,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产物。

17.决策:所谓决策,就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发展方向、

经营项目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作出选择和决定。

18.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是指在一个合作社内,在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

体所有的基础上,一方面把适宜农户(也可以是社员小组)经营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项目用合同的形式承包给农户经营,或折价卖给农户所有,使农户获得经营自主权。另一方面把适宜合作社集体统一使用、统一经营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项目和生产环节如工业、商业、水利设施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20.农业: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

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21.农业的贡献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认识有所不同。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经济发展有四种形式的贡献:即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22.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任务所要求的,是由农村经

济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职能可以概括为:决策、计划、指导、服务、协调、控制、组织、指挥和激励等。

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

23.合作组织:合作组织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

理,来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经过归纳,能反映其特征的原则主要是民主管理;社员拥有产权中的剩余索取权。

24.劳动力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在从事劳动时所能运用的体力和

智力的总和。劳动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

单项选择题

1.考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较为理想的方式是采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收入,最好是累积的(C一年)的收入。

2.农村实现小康目标,要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C8000)元。

3.在农村集体资产中,我们一般将不具有实物形态。而有经济价值的资产称为(A无形资产)。

4.合作制是广大农户在(A自愿)原则下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

5.某种商品价格增加了10%,需求量相应地减少了5%,则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D-0.5)。

6.影响全局活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我们称之为(C战略决策)。

7.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将此指标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值确定为(D0.3—0.40)。

8.在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的利润水平应该是(C等于)零。

9.从商品供求关系的角度看,市场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上商品的供给(A大于)需求。

10.我国家庭农业生产规模很小,全国平均每户承包土地(C7)亩左右。

11.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乡镇企业(A必须)承担支农义务。

12.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者和物质条件,以(A 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一经签订,双方必须履

1

行。如有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要依法(A赔偿)。

14.在下列合同中,不是农业承包合同的是(C农产品定购合同)。15.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A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16.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A保持不变)。

17.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即国务院批准年森林采伐限额,并且(C五)年核定一次。

18.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实质上是一个(B物质利益)的问题。

19.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财产的(A所有权)是产权的基本形式20.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中将(A大量存在)剩余劳动力。

21.农村经济决策中,对确定型决策来说,一个方案只有(A.一个)结果。

22.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实质上是一个(B物质利益)的问题。

23.乡镇企业(C,必须)承担支农的义务。

24.可持续发展理论把(B,发展)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25.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界定范围是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的(B,非经营性)资产。

多项选择题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有所不同。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有(A产品贡献B市场贡献C要素贡献D外汇贡献)。

2.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为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一般具有(A经济性C盈利性)等属性。

3.农业有着与其他产业部门不同的特点,如(A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B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等。

4.同农村经济发展一样,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也经过了一个改革过程,包括(A经营管理体制B分配方式)多方面改革。

5.我们平时所说的“三农”问题,实际是指(B农业C农村D农民)问题。

6.农产品促销是指生产者运用各种手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以激励顾客购买,促使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一种活动。一般的,一个促销手段应由(B奖励C发送方法D传播途径)等要素构成。

7.劳动力资源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之一,有着与其他资源不同的特点,如劳动力资源的(A可流失性C可再生性D双重性)等。8.合同鉴证是指合同主管机关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对合同的“三性”进行审核和证明的一项制度这里的“三性”是指合同的(A合法性B真实性D可行性)。

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在坚持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对承包标的依法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有(A 转让B入股C转包D租赁)等形式。

10.农产品价格应该由几个最基本的方面构成,即(B成本)、(C税收)与(D利润)。

11.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们的自身发展应该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人们应该放弃传统的(C生产D消费)方式。

1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类对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它主要是指(A土地供给的稀缺性B土地利用的区位性。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13.我国对种子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包括(C种子生产许可证制定D

种子经营许可证制定)。

14.土地产权问题是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土地产权的含义目前虽有争议,但一般地说,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的关于土地这一财产的一切权力的总和,包括土地(A所有权B占有权C使用权D 处置权)。

15.我国农村合作组织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农村涌现出来的不同程度上具有合作性质的新型经济组织,主要包括(B专业合作经济组织C 股份合作经济D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

16.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采用哪种起步模式,取决于当时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化水平。就目前来看,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模式主要有(A美国模式C日本模式D西欧模式)等模式。

17.物质费用反映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质资料,包括(A直接物质消耗B间接物质消耗)。

18.市场功能是指市场机体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职能,可概括为(A交换B价值实现C调节D服务)功能等几个方面。

19.同一项生产经营活动,效益大小同劳动成果或产出成(A.正比)同劳动占用和消耗或投入成(B反比)。

一、填空题

1.我国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中西部向东部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

2.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土地固有的自然属性,主要有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功能的永续性、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3.农业产业化经营大致归纳为四种,即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

4.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说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们一般用一系列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原则包括匿名原则、人口原则、相对收入原则和累退原则。

5.土地产权问题是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土地产权的含义目前虽有争议,但一般地说,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的关于土地这一财产的一切权力的总和,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

6.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7.劳动力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在从事劳动时所能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

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在坚持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对承包标的依法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有转让、转包、互换、入股、租赁等形式。

9.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农业承包合同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发包方无权发包的和滥用职权或者采取欺诈、胁迫和其它不正当手段订立的情况的,应确定为无效承包合同。

10.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词养业。

11.农村经济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执行管理职能和实现管理任务,运用各种旨在保证经济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方法主要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社会心理方法等。

12.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水平无关。

13.任何经济制度的形成与演变,都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土地制度也不例外。影响土地制度的因素包括国情、社会政治制度、历史和文化影响。

2

1.农村经济管理方法是指管理执行管理职能和实现管理任务,运用各种旨在保证经济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方法主要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社会心理方法等。

2.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多少无关。

3.任何经济制度的形成与演变,都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土地制度也不例外。影响土地制度的因素包括国情、社会政治制度、历史传统和文化因素。

问答题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成果,怎样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答:要不断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应采取如下措施:(1)根据各农户经营状况、合作社集体经济的实力情况,为不同农户提供不同服务和帮助,克服家庭生产的困难。

(2)完善承包合同。在合同上要明确规定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使承包合同规范化。

(3)稳定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以后要稳定土地使用权,不能轻易变动,以利社员对土地的长期投资。

(4)鼓励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对我国农民一方面是进行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也是农民取得生活资料的依靠和来源,起着保险和福利的作用,所以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使用权。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应鼓励已不从事农业生产而从事其他产业并能取得稳定收入的农民放弃土地使用权,把土地转让给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以扩大农户土地经营面积,提高规模效益。为了促进其转让,可以制定一些鼓励性措施。

(5)鼓励和帮助承包农民发展家庭经济,如发展家庭手工业、商业、运输业,利用家庭发展果树、蔬菜、养殖畜禽、各种林产等。家庭经济发展了也会反过来支援承包部分的经营。

(6)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确认和保护家庭经营的独立生产者地位、法人地位,保护社员的承包权利。

2.试述农产品市场的特殊性。

答:农产品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具有一些固有的特殊性。(1)农产品市场交易的产品具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双重性质。(2)农产品市场具有供给的季节性和周期性。(3)农产品市场风险比较大。(4)农产品市场多为小型分散的市场。(5)农产品市场的基本稳定性。

3城乡收入差距是大家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你认为是什么样的政策导致了我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

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政策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身份制度因素。2.户籍制度因素。3.财政二元分割体制因素。4.教育体制因素。5.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因素。

4.什么是粮食安全?简述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答:粮食安全是指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品,从而达到积极和健康生活对食品的需要及偏好(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粮食安全由以下4个要素构成:充足的供给,供给的稳定性,粮食的可获得性,食物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偏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有三:一是依靠自己生产(自给自足);二是依赖进口;三是将两者结合起来。

5.怎样认识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农业的地位不同?

答: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农业的地位不同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农业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其地位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最主要生产部门,其产值

和劳动力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来自农业剩余的转移。农业对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这种牺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

2)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

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农业逐步完成了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重任,非农产业完全能够依靠自身的积累而得到更快的发展。而农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场本身的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售价为500元/台,固定成本为10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0元/台,求:

1)企业的盈亏平衡点。(2)企业如果计划盈利5000万元,产量最少要达到多少?答:盈亏平衡点产销量=10000万/(500-300)=50000(台)盈利5000万的产量为:(10000000+50000000)/(500-300)=300000(台)7.怎样理解农村经济管理的民主管理原则?

答:农村经济管理是对农村经济系统的管理。这种管理不仅要依靠管理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智慧和经验,而且还必须在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的专家、能人志士以及不同层次的生产、经营者智慧和才能。

民主管理是多层次的:一是农村经济管理单靠少数人是难以办到的,必须发挥不同层次的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根据统一的管理目标,自我管理,互相管理。二是实行分级管理,调动农村经济管理系统的全体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三是在总的管理目标下,给经营者以自主权。

民主管理是由经验性管理转向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实行民主管理,就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可行性。为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然后集中群众智慧,正确进行决策。

8.什么是土地制度?试述影响一国土地制度的因素

答:土地制度,也叫“土地所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土地所有关系的总称,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经济制度的形成与演变,都与一定的环境条件相联系,或者说,都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土地制度也不例外。某一土地制度的产生、演变与消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取决于客观条件。对于土地制度而言,这些因素包括:

(1)国情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面积的大小、土地的种类与人口的比例。在人均土地面积少的国家和地区,土地制度势必较复杂,法规较严密,土地使用也倾向分散化。

(2)社会政治制度如实行君主制或酋长国的现代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或仅仅是名义上仍残留封建时代的土地制度的遗迹,如英国的土地为英王所有就是一例。

(3)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人们的土地观念,如我国农民对土地有传统而深厚的感情,人们愿意保有一块土地。而在马来西亚的波巴特传统法治地区,土地只授予氏族中的女性成员,这与当地的文化与历史有关。

9.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长期存在,你觉得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以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答:1.强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今后的若干岁月中,每年都将有1000多万人(主要在农村)进入劳动年龄的行列,而我国的可利用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又相对缺乏。

因此,在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一定要强化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尽量减少劳动力的供给量,

3

减轻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压力c

2.开发人力资本,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办法是改革户籍制度,从身分上彻底消除城乡差别,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

4.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建制镇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规模狭小,结构分散,功能单一,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今后我国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同时进行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使小城镇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阵地。

5.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农村城镇建设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仅总量小,而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不仅制约了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为之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农村工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信息、交通、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行业相应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推动饮食、商业、文化娱乐、旅游等行业的繁荣与兴旺。

所以没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因此,今后我国应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0.试述提高我们农民收入的途径。

答:(1)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2)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3)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与体制创新,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5).要注意吸收外资,这是实现西部农民增收极其重要的一步(6)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农村税费改革

11.农业经济效益形成有哪些特点?

答:由于农业生产的特征决定了其效益形成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1)效益形成受自然因素影响,从而风险性大。

农业生产过程受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物质技术装备还比较差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一般来说,自然条件好的年份,土地肥力高的地区农业产出就多,产品成本也就较低,相对的农业的经营效益就比较好;而自然条件差的年份、土地肥力低的地区农产出就少,产品成本也就较高,相对的农业经营效益就比较差。所以考核农业的经营成果即效益形成时,必须考虑自然因素还有地理位置等的差别对农业经营效益的影响。

(2)效益形成周期长,产品种类复杂。

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少则几月,多则几年,其效益形成一般也是要在一个农业生产周期结束时才能完成。农业基建投资如水利设施、土地平整、改良土壤等投资,其效益可以维持多年;农业中像林果业生产,效益形成要多年;另外农作物生产中又有不同的耕作方式,农作物的生产同时与劳动时间的不一致等,都造成农业效益形成显示出一定的复杂性。

(3)农业生产对市场反应慢,适应性差。

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集中反映,是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的重要信号,但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所以在调整结构上总显得滞后性比较强,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弱。这一特点是与工业生产最明显的差别,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只要价格合算,企业又具备生产条件,就可以随时转产,很快适应市场需求。这个特点也是导致农业效益低下的一个方面。

(4)效益项目繁杂、分散。

与工业生产相比,农业生产常常是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植物、动物、徽生物等生产相互结合。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农林牧渔多业并举,而且在其效益形成过程中,有的生产项目投资见效比较慢,像林果业在投资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显出效果,因此其效益形成时间长;有的生产项目投资见效比较快,像一些农产品加工业,甚至当年就可以见效。这就造成生产效益的形成既分散,又复杂。

12.界定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界定是资产所有权的明确化,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投资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谁投资,谁所有2.维护资产所有者权益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13.什么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怎样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

答: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表示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果的能力的指标,它表示劳动量和生产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用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计算。

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多种因素,因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具有多种途径。

(1)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在农业中,采用现代化的通讯、机器、设备及化肥、农药等现代生产资料,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程度,可以大大节约劳动和有效提高单产,这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最有力的手段。

(2)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在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农业基本建设,保持生态平衡,充分而合理的利用一切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以便使人的劳动条件能进一步改善,从而使生产率得到提高。

(3)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已日益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水平。

(4)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正确地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和按劳分配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为劳动生产率提高打下基础。

(5)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形式,加强劳动管理。使劳动组织与生产力的物质要素在劳动时经常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适当进行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提高劳动技能,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变了过去一律以生产队集体组织为单位共同劳动的局面,是我国农业劳动管理制度的重大突破。

由以上分析可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项措施,以便扬长补短,兴利除弊,取得更好的效果。

4

农村经济管理期末总复习

农村经济管理 试题 一、选择题 1. ( B )促使了我国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A. 农民收入增加 B.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C. 粮食总产量增长 D. 工业部门劳动力缺乏 2.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实质上是一个( B )的问题。 A. 上级服从下级 B. 物质利益 C. 关系协调 D. 局部服从整体 3. 在农村集体资产中,我们一般将不具有实物形态,而具有经济价值的资产称为( A )。 A. 无形资产 B. 有形资产 C. 流动资产 D. 递延资产 4. 根据农业部、监察部的有关文件规定,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财务( B )制度。 A. 民主管理 B. 公开 C. 集中管理 D. 村民管理 5. 合作制是广大农户在( A )原则下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 A. 自愿 B. 协商 C. 互助 D. 利益共享 6. 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财产的( A )是产权的基本形式。 A. 所有权 B. 使用权 C. 处置权 D. 分配权 7. 在下列合同中,不是农业承包合同的是( C ) A. 耕地承包合同 B. “四荒开发”承包合同

C. 农产品定购合同 D. 农田水利设施承包合同 8. 农村经济决策中,对确定型决策来说,一个方案只有( A )结果。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多个 9. 决策就是择优。影响全局活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我们称之为( C )。 A. 战术决策 B. 群众性决策 C. 战略决策 D.全国性决策 10. 从商品供求关系的角度看,市场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上,商品的供给( A )需求。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无关 11. 某种商品价格增加了10%,需求量相应地减少了5%,则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 D )。 A. 2 B. -2 C. 0.5 D. -0.5 12.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者和物质条件,以( A )为目的经济组织。 A. 盈利 B. 提高产品质量 C. 竞争 D. 就业 13. 在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的利润水平应该是( C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不一定 14. 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 A )。 A. 保持不变 B. 同增减 C. 反向变化 D.不一定 15. 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 A )。 A. 保持不变 B. 同增减 C. 反向变化 D.不一定

农村经济管理试卷及答案

农村经济管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同一项生产经营活动,效益大小同劳动成果或产出成——,同劳动占用和消耗或投入成——。 2.由于农业效益在形成上有其特点,所以在考核时也表现出它所具有的与其它效益核算不同的地方,一般表现为成本——、计价——。 3.粮食安全是指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品,从而达到积极和健康生活对食品的需要及偏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有_______、——————————————————和——————————————. 4.我国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中西部向——流动、——向城市流动。 5.考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较为理想的方式是采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收入,最好是累积的——收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农村经济决策中,对确定型决策来说,一个方案只有( )结果。 A.一个 B. 两个 C. 三个D.多个 2.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实质上是一个( )的问题。 A.上级服从下级 B. 物质利益 C.关系协调D.局部服从整体 3.乡镇企业( )承担支农的义务。 A. 可以B.不必 C.必须 D. 不能 4.可持续发展理论把( )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A.保护环境B.发展 C. 节约资源D.减少人口增长 5.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界定范围是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的( )资产。 A.经营性B.非经营性 C. 资源性D.非资源性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现代农业是以( )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A.工业B.生物 C. 信息D.资本 2.经济发展指标包括( )。 A.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B.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 C. 小城镇人口比重D.农业产值比重 3.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社区性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体制,包括 ( )等多方面的统与分。 A. 所有权 B.经营权 C. 劳动方式 D.分配方式 4.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农业承包合同,有( )情况的,应确定为无效承

农村经济管理考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中西部向东部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 2.我国对种子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包括种子生产许可证制度、种子经营许可 C. 农产品定购合同 D. 农田水利设施承包合同 3.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牛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A )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A. 产品B.利润 C. 价值D.财富 4.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B )无关。

A. 份额B.绝对水平C.比例D.相对水平 5.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A )。 A.保持不变B.同增减 C. 反向变化D,不一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lo分) 1)。 4 )等模式。 5.农产品促销是指生产者运用各种手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以激励顾客购买,促使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一种活动。—般的,一个促销手段应由( DCD )等要素构成。 A.推销B.奖励 C. 发送方法 D. 传播途径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农业产业化 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体化经营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形式。 2 3 4 5.股份合作制 答: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股份制与合作制相结合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有别于单纯的股份制和单纯的合作制,也不是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简单叠加,而是把合作制成员参加劳动、按劳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与股份制筹集资金、按股分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与答案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 最符合题意) 1、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顺序安排是_______。 a.重、轻、农 b.轻、重、农 c.农、轻、重 d.轻、农、重 2、农业作为一个综合系统不包括_______。 a.文化子系统 b.科技子系统 c.生态子系统 d.经济子系统 3、农产品市场具有_______的特点,是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变化 影响大,而且农产品具有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特点所形 成的。 a.农产品供给量伸缩性大,上市量不稳定 b.农产品生产和上市地点 极为分散,消费则相对集中 c.农产品上市的季节性强,消费则是常年均衡的 d.农产品流通费用 较高,产销差价较大 4、工农业产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内工农业产品_______ 之间的比例关系。 a.平均价格 b.标准价格 c.交换价格 d.价值 5、某企业税后利润100万元,利息支出2万元,销售总收入500万元,销售费用100万元,则销售利润率为_______。 a.25.5% b.25% c.20% d.24% 6、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固定资金的增减变动分析包括按原价计算的固定资产价值量增减

和按净值计算的固定资产实物量增减 b.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100% c.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原值/年初全部固定资产原值 ×100% d.固定资产更新率=本年新增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 7、草原型生态系统、森林型生态系统、湖泊型生态系统、大田型生态系统的形成,表明 农业自然资源具有严格的_______。a.环境性b.类别性c.地域性d.以上均不正确 8、土地资源的特性之中不包括_______。 a.不可再生性 b.可再生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空间的固定性 9、石油燃气、煤等属于人工能源中的_______。 a.一次能源 b.二次能源 c.三次能源 d.天然能源 10、资金运动的一般规律是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_______三者在空 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a.商品资金 b.交易资金 c.流动资金 d.成品资金 11、根据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劳动生产率包含了劳动时间和_______ 两部分。 a.劳动成效 b.劳动所得 c.劳动成果 d.活劳动力 12、狭义农业是指_______。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2

电大《农村经济管理》期末复习资料考试(完整版电大考试)

电大《农村经济管理》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 1.考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较为理想的方式是采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收入,最好是累积的(C )的收入。 A 一月 B 一季 C 一年 D 一生 2.农村实现小康目标,要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B)元。 A 5000 B 6000 C 8000 D 10000 3.在农村集体资产中,我们一般将不具有实物形态。而有经济价值的资产称为()。 A 无形资产 B 有形资产 C 递延资产 D 流动资产 4.合作制是广大农户在(A)原则下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 A 自愿 B 协商 C 互助 D 利益共享 5.某种商品价格增加了10%,需求量相应地减少了5%,则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C)。 A 2 B -2 C 0.5 D -0.5 6.影响全局活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我们称之为(C)。 A 战术决策 B群众性决策 C 战略决策 D 全国性决策 7.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将此指标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值确定为(D)。 A0.1 B 0.2 C 0.3 D 0.3—0.40 8.在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的利润水平应该是()零。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一定为 9.从商品供求关系的角度看,市场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上,商品的供给(A)需求。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 D 无关 10.我国家庭农业生产规模很小,全国平均每户承包土地()亩左右。 A 3 B 5 C 7 D 10 11.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乡镇企业(A)承担支农义务。 A 必须 B 不必 C 可以 D 不一定 12.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者和物质条件,以(A)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A 盈利 B 提高产品质量 C 竞争 D 就业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一经签订,双方必须履行。如有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要依法(A)。 A 赔偿B追究刑事责任 C 罚款 D 追究民事责任 14.在下列合同中,不是农业承包合同的是(C)。 A 耕地承包合同 B “四荒开发”承包合同 C 农产品定购合同 D 农田水利设施承包合同 15.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 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A )的社会物 质生产部门。 A 产品 B 利润 C 价值 D 财富 16.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 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A)。 A 保持不变 B 同增减 C 反向变化 D 不一定 17.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实行森林 采伐限额管理,即国务院批准年森林采 伐限额,并且(C)年核定一次。 A 一 B 三 C 五 D 十 18.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正确处理国 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这实质上是一个(B)的问题。 A 下级服从上级 B 物质利益 C 关系协调 D 局部服从整体 19.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财产 的(A)是产权的基本形式 A 所有权 B 使用权 C 处置权 D 分配权 20.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农村中将(A)剩余劳动力。 A 大量存在 B 小量存在 C 不存在 D 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农业 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有所不同。根 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经 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有(ABCD)。 A产品贡献 B 市场贡献 C 要素贡献 D 外汇贡献 2.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组织形 式,作为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 一般具有(AC)等属性。 A 经济性 B 非经济性 C 盈利性、独立性 D 非盈利性 3.农业有着与其他产业部门不同的 特点,如(AB)等。 A 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 B 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 C 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隔离 D 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一致 4.同农村经济发展一样,我国的农 村经济管理也经过了一个改革过程,包 括(ABCD)多方面改革。 A 经营管理体制 B 分配方式 C 所有制 D 农产品价格 5.我们平时所说的“三农”问题, 实际是指(BCD)问题。 A 农时 B 农业C农村 D 农民 6.农产品促销是指生产者运用各 种手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以激励顾 客购买,促使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 移的一种活动。一般的,一个促销手段 应由(BCD)等要素构成。 A 推销 B 奖励 C 发送方法 D 传 播途径 7.劳动力资源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 资源之一,有着与其他资源不同的特点, 如劳动力资源的(ACD)等。 A 可流失性 B 可储藏性 C 可再生性 D 双重性 8.合同鉴证是指合同主管机关,根 据当事人的要求,对合同的“三性”进 行审核和证明的一项制度。这里的“三 性”是指合同的(ABD)。 A 合法性 B 真实性 C 先进性 D 可行性 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在坚持集体所 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承 包方在承包期内,对承包标的依法转包、 转让、互换、入股。目前土地承包经营 权流转主要有(ABCD)等形式。 A 转让 B 入股 C 转包 D 租赁 10.农产品价格应该由几个最基本 的方面构成,即(B)、(C)与 (D)。 A 质量 B 成本 C税收 D 利润 11.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们的 自身发展应该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适 应,人们应该放弃传统的(CD)方式。 A 劳动 B 分配 C 生产 D 消费 1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类对土地 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它主要是指 (ABCD)。 A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B土地利用的区位性。 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D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13.我国对种子管理实行许可证制 度,包括(CD)。 A 种子管理许可证制度 B 种子运输许可证制度 C 种子生产许可证制定 D 种子经营许可证制定 14.土地产权问题是土地制度的核 心问题。土地产权的含义目前虽有争议, 但一般地说,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 界定的关于土地这一财产的一切权力的 总和,包括土地(ABCD)。 A所有权B占有权 C使用权D处置权 15.我国农村合作组织是指改革开 放以来在中国农村涌现出来的不同程度 上具有合作性质的新型经济组织,主要 包括(BCD)等形式。 A土地合作经济 B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C 股份合作经济 D 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16.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采用 哪种起步模式,取决于当时的土地、劳 动力、和工业化水平。就目前来看,世 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模式主要有 (ACD)等模式。 A 美国模式 B 英国模式 C 日本模式 D 西欧模式 17.物质费用反映的是在生产过程

大学电大专科《农村经济与管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经济与管理》2023期末试题及 答案(试卷号:211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经济与管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协调好人口、环境和资源三者间的关系,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2.农村股份合作制农村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双重优点,通过股份明确产权关系,实行一人一票制的民主管理方式和按劳分配与按股份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形式,把劳动者、经营者、所有者合为一体的企业组织形式。 3.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形及无形磨损而使其原值造成的减少和损失。 4.集约经营集约经营把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经营方式。 5.农产品比价农产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不同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填空6.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7.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者间的关系,

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8.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在从事劳动时所能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9.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由两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是农业市场化,二是持续农业。 10.森林资源的功能可以概括为: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11.农产品价格要以产品的价值为基础,应反映供求关系,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12.我国农产品市场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三、单项选择题13.“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还会造成区域性气候变化。”这说明了自然资源的()特点。 A. 整体性B.地域性C.多宜性D.有限性14.生产与分配关系的准确表达是()。 A.分配决定生产B.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C.生产决定分配并影响消费D.分配促进生产15.根据无形资产的本质特征,下面的哪一项属于无形资产?() A.库存商品B.银行贷款C.银行汇票D.土地使用权16.以下哪一种不属于第三产业?() A. 交通运输业B.商业C.邮电通讯业D.电

202__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经济与管理》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__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经济与管理》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农村经济决策中,对确定型决策来说,一个方案只有( )结果。 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 2.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 )的方针。 A.禁止疫病发生B.标本兼治C.加强检疫D.预防为主 3.国务院批准的年森林采伐限额,每( )核定一次。 A. 10年B.8年C.5年D.1年 4.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 )为导向。 A.利润B.市场C.生产D.农民利益 5.影响全局活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称为( )。

A.战术决策B.群众性决策C.战略决策D.全国性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6.劳动力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在从事劳动时所能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 )。 A.数量B.质量C.价格D.工资 7.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多种形式,如( )型。 A.“龙头”企业B.市场C.合作经济组织D.中介组织 8.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来源主要有( )等污染。 A.物理性B.化学性C.生物性D.资源性 9.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说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们一般用一系列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原则包括( )。 A. 匿名原则B.人口原则C.相对收入原则D.累退原则 10.我国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 )。

A.中西部向东部流动B.东部向西部流动C.农村向城市转移D.城市向农村转移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获得佣金是农村经纪人从事经纪服务的基本动力,必须承认其获取的合法性和积极性。 12.各个国家规定的符合劳动年龄的标准不同。我国劳动年龄的标准是:男16到60岁,女16到50岁。 13.根据林木用途的不同,我国现有森林主要可以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类型。 14.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多少无关。 15.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6.合作组织合作组织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来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经过归纳,能反映其特征的原则主要是民主管理; 社员拥有产权中的剩余索取权。

农村经济管理题库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A.产品B.利润C.价值D.财富答案:A 狭义农业通常指().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答案:A 广义农业指( ).A.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B.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C.种植业、林业、牧业D.种植业、牧业答案:A 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 ). A.水利 B.肥料 C.土地 D.劳动力答案:C 农业的依存条件是( )。 A.自然环境条件 B.社会文化 C.企业 D.教育答案:A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生产力、生产关系 B.上层建筑、经济基础 C.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D.科学性、艺术性答案:C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实质上是一个()的问题。A.下级服从上级B.物质利益C.关系协调D.局部服从整体答案B 农业经济的宏观经济管理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对所辖农业部门的()的管理。 A.经济活动 B.企业活动 C.社会活动 D.法律活动答案:A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实质是()A.合理组织生产力和正确维护、调节生产关系 B.宏观管理体制和农业双层经营体制C.农业经济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具体国情相适应答案:A 政府对农产品流通宏观调控手段中,价格杠杆属于()A.行政手段B.经济手段C.法律手D 其它手段答案:B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是一种()。A.私营经济B.个体经济C.合作经济答案:C 土地是一个()概念。A.立体B.平面C.剖面D.以上都是答案:A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第一次变迁的时间是()A.1949年-1952年B.1952年-1957年C.1957年-1978年D.1978年以后答案:A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第二次变迁的时间是()A.1949年-1952年B.1952年-1957年C.1957年-1978年D.1978年以后答案:B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第三次变迁的时间是()A.1949年-1952年B.1952年-1957年C.1957年-1978年D.1978年以后答案:C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第四次变迁的时间是()A.1949年-1952年B.1952年-1957年C.1957年1978年D.1978年以后答案D 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是()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B.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C.以按劳分配为主,与按照要素分配相结合D以集体经营为主、按劳分配答案:B 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 )。A.提高农业生产力B.稳定土地承包关系C.加强集体统一经营D保障农户的经营自主权答案:B

农村经济管理试题及答案

农村经济管理 、筹资的经济效益,要看资金成本的高低。对1 2、国家预算通过银行提供给企业专项拨款,应属国家所有。不对 对3、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必须出具验资报告。对4、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1 000万元。 对5、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在生产经营期内,任何人不得随意抽走。 6、金融市场可能是无形的市场。对 7、银行资金的内部调拨,属于金融市场的范围。不对、资金市场按交易性质分为证券市场和借贷市场。对8不对9、股票能还本付息。 10、企业获得土地使用权后,不可以出售或抵押。对不对11、中国农业银行是股份公司。对、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向发起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12. 13、生产周转借款属长期借款范围。不对 14、某企业借入一笔款项,名义利率为8%,补偿性余额为10%,则其实际利率为8.8%。对 15、企业负债比例越高,财务风险越大。对 16、融资租赁的租赁费,不能计入企业制造成本。对 17、商业汇票在同城、异地均可使用。对 18、资金成本率越高,使用资金效益越大。不对 19、资金成本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金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而形成的一种财务概念。对

20、资金成本不包括投资风险价值。不对 21、留用利润成本率与普通股成本率相同。不对 22、筹资决策的目标,是要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以求得股东权益最大化。对 23、企业实际分担的债券利息=债务利息×(1+所得税率) 不对 24、融资租赁比较适用于使用寿命或技术寿命较长的生产设备。对 不对、在资金成本中,优先股资金成本最高。25. 26、一般来说,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小。不对 27、发行普通股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因此,其资金成本比发行债券低。不对 28、如果企业完全不负债,则财务杠杆系为0. 不对 29、企业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也就是企业最优化的资本结构。对 30、利用商业信用筹资不需要负担资金成本。不对 31、优先股股票是介于普通股股票和债券之间的一种混合性有价证券。对 32、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的界限主要是能否随时变现。对 33、证券投资的实际收益总是大于银行存款利率的。不对 34、紧密型联营企业大都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对 35、参加紧密型联营的各企业、单位都不是独立的法人。不对 36、松散型联营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对外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农村经济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7 — 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我国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中西部向 东部流动、农村向 城市流动。 2 ?我国对种子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包括 种子生产许可证制度、 种子经营许可证制度。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在坚持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 提下,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对承包标的依法转包、转让、互换、人股。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有 转 让、入股、转包、租赁等形式。 4 ?同一项生产经营活动,效益大小同劳动成果或产岀成 正比,同劳动占用和消耗或投入成 反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Io 分) l 考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较为理想的方式是采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收入,最好是累积的 (D ) 的收人。 A ,—月 B ?一季 C. 一年 D ?一生 2 .在下列合同中,不是农业承包合同的是 ( C )。 A.耕地承包合同 B. “四荒开发”承包合同 C.农产品定购合同 D.农田水利设施承包合同 3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牛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 (A A.产品 B ?利润 C.价值 4.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 (B )无关。 A.份额 B .绝对水平 C.比例 5?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 A ?保持不变 B ?同增减 C.反向变化 D ,不一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Io 分) 1 ?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类对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它主要是指 (ABCD )。 A.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B ?土地利用的区位性。 C.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D. 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有所不同。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经典分 析,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有 (ABCD )。 3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 一般包括 (AB )。 A.植物栽培业 B ?动物饲养业 C.林业 D.乡镇企业 4?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采用哪种起步模式,取决于当时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化水平。就目前来 看,世界各国农 业现代化的起步模式主要有 (ACD )等模式。 A.美国模式 B ?英国模式 C.日本模式 D.西欧模式 5 ?农产品促销是指生产者运用各种手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以激励顾客购买,促使产品由生产者向 消费者转移的一 种活动。 一般的,一个促销手段应由 (DCD )等要素构成。 A ?推销 B ?奖励 C.发送方法 D.传播途径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农业产业化 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 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共 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形式 2 ?种子 )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D ?财富 (A ) A.产品贡献 B .市场贡献 C.要素贡献 D ?外汇贡献

农村经济管理试题1

农村经济管理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劳动力指人得劳动能力,就是人在从事劳动时所能运用得体力与智力得总与。劳动力资源包括劳动力得数量与质量两方面。 2.土地得自然特性就是土地固有得自然属性,主要有土地面积得性、土地位置得性、土地功能得性、土地质量得性。 有限固定永续差异 3.用一个单一得指标来说明收入分配得不平等程度就是十分困难得,因此我们一般用一系列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衡量收入分配就是否公平得原则包括原则、原则、原则与原则. 匿名人口相对收入累退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B)促进了我国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得转移. A农民收入增加 B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C 粮食总产量增长D工业部门劳动力缺乏 2.农村经济决策中,对确定型决策来说,一个方案只有( A)结果. A一个 B 两个C三个 D 多个 3.根据农业部、监察部得有关文件规定,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财务( B )制度. A民主管理 B 公开 C 集中管理D村民管理 4.企业就是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数量得生产经营者与物质条件,以( A )为目得得经济组织. A盈利B满足市场需求 C 提高产品质量 D 竞争 5.农村实现小康目标,要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B )元。 A5000 B 6000 C 8000 D10000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任何经济制度得形成与演变,都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得影响,土地制度也不例外。影响土地制度得因素包括()。 A国情B社会政治制度 C 历史传统 D 文化因素 2.我国劳动力流向得基本格局就是。 A中西部向东部流动B东部向西部流动 C农村向城市转移D城市向农村转移 3.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得一种组织形式,作为商品生产与经营得基本单位,一般具有等属性。 A经济性 B 非经济性 C 盈利性D非盈利性 4。农产品价格应该由几个最基本得方面构成,即______. A 质量 B 成本C税收D利润 5.现代农业就是以技术为先导得技术高度密集得产业。 A工业B生物C信息D资本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管理得二重性 2.现代农业 3.农业产业化 4。种子 5.经济效益 五、问答题(共45分) 1.为什么说今后我国将还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5分)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经济管理(一村一)》历年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6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经济管理(一村一)》历年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期末试题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农村经济管理(一村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任何经济制度的形成与演变,都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土地制度也不例外。影响土地制度的因素包括()()()和() 2.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土地固有的自然属性,主要有土地面积的——性、土地位置的——性、土地功能的——性、土地质量的——性。 3.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农业承包合同有()()和滥用职权或者采取欺诈、胁迫和其它不正当手段订立的情况的,应确定为无效承包合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家庭农业生产规模很小,全国平均每户承包土地( )亩左右。 A.3 B.5 C.7 D.10 2.决策就是择优。影响全局活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我们称之为( )。 A.战术决策 B.群众性决策 C.战略决策 D.全国性决策 3.根据农业部、监察部的有关文件规定,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财务( )制度。 A.民主管理 B.公开 C.集中管理 D.村民管理 4.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实质上是一个( )的问题。 A.下级服从上级 B.物质利益 C.关系协调 D.局部服从整体 5.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财产的( )是产权的基本形式 A.所有权 B.使用权

农村经济管理 试题

农村经济管理试题 2011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无关。 2.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指业和业。 3.现代农业是以技术和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4.农村经济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执行管理职能和实现管理任务,运用各种旨在保证经济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方法主要有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 )。 A.保持不变 B.同增减 C.反向变化 D.不一定 2.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者和物质条件,以( )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A.盈利 B.提高产品质量 C.竞争 D.就业 3.从商品供求关系的角度看,市场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上,商品的供给( )需求: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关 4.某种商品价格增加了10%,需求量相应地减少了5%,则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 ( ) A. 2 B.-2 C. 0.5 D.-0.5 5.根据农业部、监察部的有关文件规定,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财务( )制度。 A.民主管理 B.公开 C.集中管理 D.村民管理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吾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 )。 A.中西部向东部流动 B.东部向西部流动 C.农村向城市转移 D.城市向农村转移 2.粮食安全是指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品,从而达到积极和健康生活对食品的需要及偏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有 ( ) A.自给自足 B.依赖进口 C. 自给自足与进口结合 D.借贷 3.物质费用反映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质资料,包括( )。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顺序安排是_______。 a.重、轻、农 b.轻、重、农 c.农、轻、重 d.轻、农、重 2、农业作为一个综合系统不包括_______。 a.文化子系统 b.科技子系统 c.生态子系统 d.经济子系统 3、农产品市场具有_______的特点,是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大,而且农产品具有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特点所形成的。 a.农产品供给量伸缩性大,上市量不稳定 b.农产品生产和上市地点极为分散,消费则相对集中 c.农产品上市的季节性强,消费则是常年均衡的 d.农产品流通费用较高,产销差价较大 4、工农业产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内工农业产品_______之间的比例关系。 a.平均价格 b.标准价格 c.交换价格 d.价值 5、某企业税后利润100万元,利息支出2万元,销售总收入500万元,销售费用100万元,则销售利润率为_______。d.24% 6、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固定资金的增减变动分析包括按原价计算的固定资产价值量增减和按净值计算的固定资产实物量增减 b.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100%

c.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原值/年初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 d.固定资产更新率=本年新增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 7、草原型生态系统、森林型生态系统、湖泊型生态系统、大田型生态系统的形成,表明农业自然资源具有严格的_______。 a.环境性 b.类别性 c.地域性 d.以上均不正确 8、土地资源的特性之中不包括_______。 a.不可再生性 b.可再生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空间的固定性 9、石油燃气、煤等属于人工能源中的_______。 a.一次能源 b.二次能源 c.三次能源 d.天然能源 10、资金运动的一般规律是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_______三者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a.商品资金 b.交易资金 c.流动资金 d.成品资金??? 11、根据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劳动生产率包含了劳动时间和_______两部分。 a.劳动成效 b.劳动所得 c.劳动成果 d.活劳动力 12、狭义农业是指_______。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交织在一起 b.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植物再生产与动物再生产交织在一起 c.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 d.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商品再生产与商品再生产交织在一起 14、农业区划的技术命名法,可分为单一命名和_______命名。 a.综合 b.重复 c.复合 d.独立

农村经济管理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农村经济管理考习题及 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中西部向东部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 2.我国对种子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包括种子生产许可证制度、种子经营许可证制度。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在坚持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对承包标的依法转包、转让、互换、人股。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有转让、入股、转包、租赁等形式。 4.同一项生产经营活动,效益大小同劳动成果或产出成正比,同劳动占用和消耗或投入成反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lo分) l考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较为理想的方式是采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收入,最好是累积的( D )的收人。 A,—月 B.一季 C. 一年 D.一生 2.在下列合同中,不是农业承包合同的是( C )。 A. 耕地承包合同 B. “四荒开发”承包合同 C. 农产品定购合同 D. 农田水利设施承包合同 3.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牛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A )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A. 产品 B.利润 C. 价值 D.财富 4.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B )无关。 A. 份额 B.绝对水平 C.比例 D.相对水平 5.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A )。 A.保持不变 B.同增减 C. 反向变化 D,不一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lo分) 1.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类对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它主要是指(ABCD )。 A.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B.土地利用的区位性。 C.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D. 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有所不同。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有( ABCD )。 A. 产品贡献 B.市场贡献 C. 要素贡献 D.外汇贡献 3.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般包括( AB )。 A. 植物栽培业 B.动物饲养业 C.林业 D. 乡镇企业 4.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采用哪种起步模式,取决于当时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化水平。就目前来看,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模式主要有( ACD )等模式。 A. 美国模式 B.英国模式 C.日本模式 D. 西欧模式 5.农产品促销是指生产者运用各种手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以激励顾客购买,促使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一种活动。—般的,一个促销手段应由( DCD )等要素构成。 A.推销 B.奖励 C. 发送方法 D. 传播途径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管理期末总复习

农村经济管理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1.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股份制与合作制相结合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有别于单纯的股份制和单纯的合作制,也不是股份制的合作制的简单叠加,而是把合作制成员参加劳动、按劳动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与股份制筹集资金、按股份分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 2.现代农业:指的是它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生产经营达到高度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和企业化,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3机会成本指将某种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以后所放弃的该资源用于其他生产所可能取得的最大收益。4.土地制度: 也叫“土地所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土地所有关系的总称,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地制度的理解,有以下两方面要点:(1)土地制度的法制性。(2)土地制度的内容有广义、狭义之分。 5.伏季休渔:就是国家在鱼类繁育较集中的时期(通常是6-9月份),划定一定的海域,禁止在该海域内从事某一种或几种捕捞作业,使鱼类具备生长繁育的时间与空间。 6.管理的二重性:经济管理是在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两重性,既是人与自然结合的过程,又是人与人结合的过程,因而决定着管理的两重性。这两重性就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7.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形式。: 8.农业劳动生产率: 是表示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果的能力的指标,它表示劳动量和生产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用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计算。9.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由6个方面18个评价指标构成。这套小康指标体系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自然资源六大方面,既有反映经济方面的指标,也有反映社会方面的指标,更有反映精神方面的指标,可以说是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10.生产时间:是指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农业生产开始,至农产品收获为止所需时间。它是由农业生物的自然生长时间决定的。 11.产权:是财产权力的简称,包括财产所有权及其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其他权力,即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其基本特征是:(1)明确性。(2)排他性。(3)有限性。(4)可分解性。(5)可交易性。(6)行为性 12.违约责任:是指农业承包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所产生的后果要承担责任。违约责任是一种经济责任,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的,由过错方承担违约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由双方分别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13.双层经营: 所谓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是指在一个合作社内,在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一方面把适宜的农户(也可以是社员小组)经营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项目用合同和形式承包给农户经营,或折价卖给农户所有,使农户获得经营自主权,另一方面把适宜合作社集体统一使用经营、统一管理。 14.种子:所谓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15.经济管理:是在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走过程中进行的。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两重性,既是人与自然结合过程,又是人与人结合的过程,因而决定着管理两重性。这两重性就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6.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者和物质条件,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独立商品生产或者商品流通等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经济细胞,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产物。 17.决策:所谓决策,就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发展方向、经营项目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作出选择和决定。 18.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是指在一个合作社内,在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一方面把适宜农户(也可以是社员小组)经营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项目用合同的形式承包给农户经营,或折价卖给农户所有,使农户获得经营自主权。另一方面把适宜合作社集体统一使用、统一经营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项目和生产环节如工业、商业、水利设施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