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04 酶和ATP.doc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04 酶和ATP.doc

04酶和ATP1.(2024·全国甲卷)ATP可为代谢提供能量,也参与RNA的合成,ATP结构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高能磷酸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TP转化为ADP可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用α位32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32P的RNAC.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不能在细胞核中断裂D.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2.(2024·河北高考)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作为生物催化剂,酶作用的反应物都是有机物B.胃蛋白酶应在酸性、37℃条件下保存C.醋酸杆菌中与发酵产酸相关的酶,分布于其线粒体内膜上D.从成年牛、羊等草食类动物的肠道内容物中可获得纤维素酶3.(2024·广东卷)现有一种天然多糖降解酶,其肽链由4段序列以Ce5-Ay3-Bi-CB方式连接而成。

研究者将各段序列以不同方式构建新肽链,并评价其催化活性,部分结果见表。

关于各段序列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肽链纤维素类底物褐藻酸类底物W₁W₂S₁S₂Ce5-Ay3-Bi-CB+++++++++ Ce5+++——Ay3-Bi-CB——+++++ Ay3——+++++ Bi————CB————组1组2组3组4组5组6注:—表示无活性,+表示有活性,+越多表示活性越强。

A.Ay3与Ce5催化功能不同,但可能存在相互影响B.Bi无催化活性,但可判断与Ay3的催化专一性有关C.该酶对褐藻酸类底物的催化活性与Ce5无关D.无法判断该酶对纤维素类底物的催化活性是否与CB相关4.(2024·6月浙江卷)脲酶催化尿素水解,产生的氨可作为细菌的氮源。

脲酶被去除镍后失去活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镍是组成脲酶的重要元素B.镍能提高尿素水解反应的活化能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生长繁殖C.产脲酶细菌可在以NH4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用于筛选产脲酶细菌5.(2024·安徽)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包含一系列酶促反应,磷酸果糖激酶1(PFK1)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酶。

2022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2021年高考分类题库 知识点19 生物技术实践 Word版含答案

2022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2021年高考分类题库 知识点19 生物技术实践 Word版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学问点19 生物技术实践1.(2021·广东高考·T3)关于DNA的试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B.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长—复性三步C.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提取DNA、PCR、二苯胺试剂、甲基绿。

(2)关键学问:DNA的提取与检测方法、PCR反应过程、甲基绿的作用。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试验的原理、选材以及试剂的使用。

兔为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不能从中提取DNA,故A项错误;PCR每次循环都可以分为变性—复性—延长三步,故B项错误;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变成蓝色,故C项正确;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不论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只要含有DNA,都会呈绿色,故D项错误。

2.(2021·江苏高考·T11)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酶的重复利用B.溶解氧交换受阻是固定化酶应用的重要限制因素C.固定化细胞用于生产能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D.凝胶与被包埋细胞之间不是通过共价键结合【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制作的目的是能够顺当从发酵产物中把酶分别出来,并能够使酶反复使用,故A项正确;溶解氧交换受阻会影响细胞呼吸,是固定化细胞应用的重要限制因素,故B项错误;固定化细胞用于生产、获得细胞的代谢产物,故C项正确;将细胞包埋在多孔载体内部而制成固定化细胞,细胞并不与凝胶通过共价键结合,故D项正确。

3.(2021·江苏高考·T17)关于“腐乳的制作”试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腐乳坯积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上升,影响毛霉生长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消灭黏性物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解析】选C。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89-生物技术工程-酶的研究及应用(含解析)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89-生物技术工程-酶的研究及应用(含解析)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89-生物技术工程-酶的研究及应用(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湖南·高考真题)洗涤剂中的碱性蛋白酶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而改变构象,部分解折叠后可被正常碱性蛋白酶特异性识别并降解(自溶)失活。

此外,加热也能使碱性蛋白酶失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溶失活B.加热导致碱性蛋白酶构象改变是不可逆的C.添加酶稳定剂可提高加碱性蛋白酶洗涤剂的去污效果D.添加碱性蛋白酶可降低洗涤剂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2.(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用果胶酶处理草莓,可以得到比较澄清的草莓汁;而利用稀盐酸处理草莓可以制得糊状的草莓酱。

果胶酶和盐酸催化果胶水解的不同点在于()A.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产物片段长度不同B.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单糖不同C.两者催化果胶主链水解断裂的化学键不同D.酶催化需要最适温度,盐酸水解果胶不需要最适温度3.(2020·江苏·统考高考真题)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酵母细胞固定化技术”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出现乙组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为()A.CaCl2溶液浓度过高B.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C.注射器滴加速度过慢D.滴加时注射器出口浸入到CaCl2溶液4.(2020·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淀粉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能产生淀粉酶B.固相淀粉酶比水溶液中的淀粉酶稳定性更高C.枯草杆菌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比唾液淀粉酶的高D.淀粉被淀粉酶水解形成的糊精遇碘-碘化钾溶液不显色5.(2018·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温水使海藻酸钠迅速溶解,待其冷却到室温后用于包埋细胞B.进行包埋时,用于悬浮细胞的CaCl2溶液浓度要适宜C.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尽量贴近液面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D.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6.(2019·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加酶洗涤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含有酸性脂肪酶B.用加酶洗涤剂能减少洗涤时间并节约用水C.含纤维素酶洗涤剂可以洗涤印花棉织物D.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是相对耐高温的二、多选题7.(2018·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错误的是A.洗衣粉中添加的酶通常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来B.洗衣粉中的蛋白酶通常会将添加的其他酶迅速分解C.在50 ℃热水中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时,其中的酶会迅速失活D.加酶洗衣粉受潮后重新晾干保存,不会影响其中酶的活性三、综合题8.(2022·湖南·高考真题)黄酒源于中国,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发酵酒。

专题七:生物技术实践——(2019-2023)五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

专题七:生物技术实践——(2019-2023)五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

专题七:生物技术实践——(2019—2023)五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1.[2023年全国甲卷]为了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常需要从生物材料中分离纯化蛋白质。

某同学用凝胶色谱法从某种生物材料中分离纯化得到了甲、乙、丙3种蛋白质,并对纯化得到的3种蛋白质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分别代表电泳槽的阳极和阴极)。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乙的2倍,且甲、乙均由一条肽链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在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迁移的方向是_________(填“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

(2)图中丙在凝胶电泳时出现2个条带,其原因是_________。

(3)凝胶色谱法可以根据蛋白质_________的差异来分离蛋白质。

据图判断,甲、乙、丙3种蛋白质中最先从凝胶色谱柱中洗脱出来的蛋白质是_________,最后从凝胶色谱柱中洗脱出来的蛋白质是_________。

(4)假设甲、乙、丙为3种酶,为了减少保存过程中酶活性的损失,应在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条件下保存。

2.[2022年全国乙卷]化合物S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工业。

用菌株C可生产S,S的产量与菌株C培养所利用的碳源关系密切。

为此,某小组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和S产量的影响,结果见表。

(1)通常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对所用的玻璃器皿进行灭菌,灭菌的方法有(4)若以制糖废液作为碳源,为进一步确定生产S的最适碳源浓度,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

3.[2021年全国乙卷]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

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加入大豆、小麦和麦麸可以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大豆中的__________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小麦中的淀粉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物技术实践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物技术实践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物技术实践一、考点突破(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微生物对培养基的选择利用(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5)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6)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7)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8)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9)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10)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11)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12)植物的组织培养(13)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14)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二、重难点提示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本专题考点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DNA的粗提取和PCR技术操作,诸如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酶技术以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等知识点是新课标所增加的知识点,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必然会有体现,复习时也应加以重视。

专家点拨一、本讲内容框架图二、重点知识点拨(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 培养基(1)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培养基类型①按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两种,其中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菌落计数等。

而液体培养基常用于科研或工业生产等。

长有菌落的琼脂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②按培养基的功能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③按照人们对培养基中成分的了解程度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两种。

说明:代谢类型不同的微生物,对培养基营养成分的要求不同,如自养型微生物可以利用无机碳源,而异养型微生物则必须利用有机碳源。

不论代谢类型如何,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要求都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五类。

2. 关于无菌技术(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巴氏消毒、化学药剂消毒。

对不同的对象需采用不同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酶和ATP)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酶和ATP)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酶和ATP)汇编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1月浙江省)17. 红豆杉细胞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能催化苯丙氨酸生成桂皮酸,进而促进紫杉醇的合成。

低温条件下提取PAL 酶液,测定PAL 的活性,测定过程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低温提取以避免PAL 失活B. 30℃水浴1小时使苯丙氨酸完全消耗C. ④加H2O补齐反应体系体积D. ⑤加入HCl溶液是为了终止酶促反应(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2. ATP可为代谢提供能量,也参与RNA的合成,ATP结构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高能磷酸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TP转化为ADP可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 用α位32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32P的RNAC. 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不能在细胞核中断裂D. 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2024年广东省)15. 现有一种天然多糖降解酶,其肽链由4段序列以Ce5-Ay3-Bi-CB方式连接而成。

研究者将各段序列以不同方式构建新肽链,并评价其催化活性,部分结果见表。

关于各段序列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纤维素类底物 褐藻酸类底物肽链W1 W2 S1 S2Ce5-Ay3-Bi-CB + +++ ++ +++Ce5 + ++ — —Ay3-Bi-CB — — ++ +++Ay3 — — +++ ++Bi — — — —CB — — — —注:—表示无活性,+表示有活性,+越多表示活性越强。

A. Ay3与Ce5 催化功能不同,但可能存在相互影响B. Bi无催化活性,但可判断与Ay3的催化专一性有关C. 该酶对褐藻酸类底物的催化活性与Ce5无关D. 无法判断该酶对纤维素类底物的催化活性是否与CB相关〖2022年高考真题〗1.(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的ATP均源于光能的直接转化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D.供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外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ATP2.(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植物蛋白酶M和L能使肉类蛋白质部分水解,可用于制作肉类嫩化剂。

高中生物 第2章 酶技术 2.4 固定化酶的制备和应用练习 北师大版选修1

高中生物 第2章 酶技术 2.4 固定化酶的制备和应用练习 北师大版选修1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4节固定化酶的制备和应用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酶制剂、固定化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乳糖酶分解乳糖,可以提高牛奶的可消化性B.制备固定化酶的常见方法之一是凝胶包埋法C.固定化酶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D.检测牛奶中乳糖的分解时需用双缩脲试剂答案:D解析:检测牛奶中乳糖的分解时应用斐林试剂。

2.下列不属于固定化酶在利用时的特点的是( )A.有利于酶与产物分离B.可以被反复利用C.能自由出入依附的载体D.一种固定化酶一般情况下不能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答案:C解析:固定化酶在利用时被固定在一定的空间内,不能自由出入。

3.下列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使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D.固定化酶技术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答案:D解析:固定化酶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其优点是酶被固定在一定装置内可重复利用,不足是无法同时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4.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

如将从大肠杆菌中得到的磷酸二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其起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温度B.pHC.水分D.营养答案:D解析:固定化酶与微生物相比较,它的活性发挥不需要营养。

5.下列有关酶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解法和吸水涨破法常用于制备微生物的胞内酶B.透析和酸解等方法常用于酶的分离与纯化C.蚕丝织物能使用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D.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答案:A解析:酸解法不能用于酶的分离与纯化。

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应位于片剂的最表层。

2021年高中生物 3.2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练习 苏教版选修1

2021年高中生物 3.2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练习 苏教版选修1

2021年高中生物 3.2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练习苏教版选修1答案 C3.下面制备固定化酵母菌细胞的正确步骤是 ( )。

①配制饱和硼酸—氯化钙溶液②制备海藻酸钠溶液③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菌细胞混合④酵母菌细胞活化⑤固定化酵母菌细胞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④⑤②①③D.④①②③⑤解析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应先加入蒸馏水进行酵母细胞活化,然后配制饱和硼酸­氯化钙溶液,再制备海藻酸钠—酵母细胞胶液,并将其以恒定的速度滴入预先盛有50 mL 饱和硼酸—氯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同时搅拌令凝胶珠形成。

答案 D4.固定化细胞常用包埋法固定,原因是 ( )。

A.包埋法固定操作最简便B.包埋法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小C.包埋法固定具有普遍性D.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解析因为细胞个体大,而酶分子很小,个体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体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答案 D5.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种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系列生化反应B.固定化细胞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都可在细胞外起作用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活性迅速下降解析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固定后也不可能催化系列生化反应;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的是一系列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若条件适宜,一般不会出现酶的活性下降问题。

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30分)6.(13分)右图为固定化酶的反应柱示意图,其中①为反应柱,②为固定化酶,③为分布着小孔的筛板,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关于固定化酶中用到的反应柱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酶均可自由通过反应柱B.反应物和酶均不能通过反应柱C.反应物能通过,酶不能通过D.反应物不能通过,酶能通过(2)与一般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2012上海)9.酶在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的核心问题是固定化技术,而酶固定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在于酶具有
A.热稳定性 B.催化高效性 C.催化特异性 D.可反复使用性
【答案】D
【解析】固定化酶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水溶性酶与非水溶性载体结合,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与直接使用酶相比,除催化效率高、特异性强外,还可反复使用酶;酶的热稳定性一般都不强。

故D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固定化酶与直接使用酶的区别及酶的特性,重点在于理解两者的区别,找出固定化酶依据的基本原理,难度中等。

(2012江苏)17.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B. 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 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
【答案】C
【解析】化学结合法可能影响酶的活性部位而影响反应效果,而吸附法是物理方法不影响酶的分子结构,A正确;消化酶在消化道内起作用,B正确;尿糖试纸由于使用后不能将反应物和酶分开,而不能再次使用,C错;固定化酵母细胞在凝胶珠中,用无菌水冲洗可洗去CaCl2和表面的杂菌,D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酶的应用,涉及固定化酶中的原理、操作和应用等知识。

属于了解层次。

(2011上海)38.通过酶工程可将联苯水解酶用于生产实践。

酶工程通常包括酶的生产、_______、酶的固定化和酶的应用等方面。

酶固定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酶的分离纯化便于重复利用能连续进行反应
(2010山东)34.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发挥,宜选用_____、_____方法从油料作物中提取。

(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的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法。

(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_____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______,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可利用_____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

(4)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利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_____技术。

【答案】(1)压榨;萃取(注:两空顺序无先后)
(2)碳源高压蒸汽灭菌
(3)显微镜直接计数酶活性(或酶活力)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
(4)PCR(或多聚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多种生物技术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

(2)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培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

(3)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分离出的脂肪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

可以利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

(4)利用PCR技术可以扩增基因。

(2010江苏)25.右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
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
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
备混合液
CaCl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
B.图1中X溶液为
2
酸钠形成凝胶珠
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
母菌充分接触
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
2装置中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了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操作过程。

熔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A项错误;图1中氯化钙溶液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B项正确;图2中要进行搅拌以使培养液与细胞充分接触,C项正确;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要以过洗涤再移到图2装置中,D项正确。

(2009江苏)3.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答案】A
(2007山东)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

利用玉米秸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3)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4)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

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技术。

(5)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答案】(8分)(1)纤维素(酶)(2)B、E (3)选择培养基纤维素
(4)酶的活性(活力)固定化细胞(固定化酶)
(5)酵母菌无氧(密闭、密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