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中的找规律题

浅谈初中数学中的找规律题
浅谈初中数学中的找规律题

浅谈初中数学中的找规律题

发表时间:2012-04-28T08:44:29.32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21期供稿作者:夏丽娜[导读] 根据以上这些直线划分平面最初的具体的情况总结规律,探究十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桃州中学夏丽娜

最近两年,全国多数地市的中考试题都有找规律的题目,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这一类数学题,研究发现数学规律题的解题思想,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更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究竟怎样才能把这种题目做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这类问题没有明确的知识方法可套,在现在的教科书上也很少触及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解决这类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究。

一、代数中的规律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例1 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___。”分析: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给出的数:0,3,8,15,24,……。序列号: 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 项是n-1,第100项是100-1。如果题目比较复杂,或者包含的变量比较多。解题的时候,不但考虑已知数的序列号,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例2 (1)观察下列运算并填空 1×2×3×4+1=24+1=25=5

2×3×4×5+1=120+1=121=112

3×4×5×6+1=360+1=192

4×5×6×7+1=+1== 2

7×8×9×10+1=+1== 2

(2)根据(1)猜想(n+1)(n+2)(n+3)(n+4)+1=( )2 并用你所学的知识说明你的猜想。

分析:第(1)题是具体数据的计算,第(2)题在计算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已知四个数乘积加上1的和与结果中完全平方数的数的关系是猜想的正确性的解释,只要用完全平方数四个数的首尾两数乘积与1的和正好是完全平方数的底数,由此探索其存在的规律,解决猜想公式逆用就可解决

解:(1)4×5×6×7+1=840+1=841=292

7×8×9×10+1=5040+1=5041=712

(2)(n+1)(n+2)(n+3)(n+4)+1 =[(n+1)(n+4)+1]2

=(n2+5n+1)2

二、平面图形中的规律。图形变化也是经常出现的。作这种数学规律的题目,都会涉及到一个或者几个变化的量。所谓找规律,多数情况下,是指变量的变化规律。所以,抓住了变量,就等于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例3 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瓷砖按下图方式铺地板,

第n个图形中需要黑色瓷砖多少块?(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这一题的关键是求第n 个图形中需要几块黑色瓷砖?在这三个图形中,前边4块黑瓷砖不变,变化的是后面的黑瓷砖。它们的数量分别是,第一个图形中多出0×3块黑瓷砖,第二个图形中多出1×3块黑瓷砖,第三个图形中多出2×3块黑瓷砖,依次类推,第n个图形中多出(n-1)×3块黑瓷砖。所以,第n个图形中一共有4+3(n-1)块黑瓷砖,也即(3n+1)块。有些题目包含着事物的循环规律,找到了事物的循环规律,其他问题

就可以迎刃而解。

例4 “观察下列球的排列规律(其中●是实心球,○是空心球):●○○●●○○○○○●○○●●○○○○○●○○●●○○○○○●……从第1个球起到第2004个球止,共有实心球多少个?”

分析:这些球,从左到右,按照固定的顺序排列,每隔10个球循环一次,循环节是●○○●●○○○○○。每个循环节里有3个实心球。我们只要知道 2004包含有多少个循环节,就容易计算出实心球的个数。因为2004÷10 =200(余4)。所以,2004个球里有200个循环节,还余4个球。200个循环节里有200×3=600个实心球,剩下的4个球里有2个实心球。所以,一共有602个实心球。

例5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可以将平面分成两个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四个部分,三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七个部分…

根据以上这些直线划分平面最初的具体的情况总结规律,探究十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

分析: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个部分

2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4(=2+2)个部分 3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7(=4+3)个部分 4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11(=7+4)个部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