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北师大版语文八上敕勒歌同步测试

【测试】北师大版语文八上敕勒歌同步测试
【测试】北师大版语文八上敕勒歌同步测试

【关键字】测试

9、《敕勒歌》

一、基础识记

1、请用规范的正楷字默写《敕勒歌》: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敕勒()()穹庐()笼盖()见牛羊()

3、《敕勒歌》选自,是时期北方族的一首(体裁)。诗歌表达了草原牧民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草原牧民们的生活景象。

二、理解运用

蒙古人

腾格尔

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

我出生在牧人家里

辽阔的草原

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

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当我身躯一样爱惜

沐浴我的那江河水

母亲的乳汁一样甘甜

这就是蒙古人

热爱故乡的人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

B、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C、当我身躯/一样/爱惜

D、沐浴/我的/那江/河水

5、歌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和()。整首歌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草原图画,有()色的毡房、()色的炊烟、()色的草原、()色的土地、()色的江河水,色彩明丽,对比鲜明。

6、对这首歌词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歌词由景及人,语言清丽,风格豪放,抒发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B、歌词中的“蒙古人”和标题上的“蒙古人”都指的是所有热爱自己家乡的蒙古人。

C、歌词通过对蒙古草原的描写,侧面表现了蒙古人豪爽、开朗、乐观、向往自由的性格特点。

D、歌词用“毡房”、“炊烟”、“草原”、“土地”、“江河水”这些鲜明的意象勾画了一幅清新的草原图画,意在表现自己和蒙古草原的深厚感情。

7、现今,草原沙漠化的现象已日益严重起来,这与人的破坏是分不开的,比如过度放牧,开挖田地,河流污染等等,请拟写一则标语,提醒、警示人们保护草原环境。

三、综合分析

风景

佚名

我一直以为,好的风景一定在远方。

还是上大学的时候,有一篇东西获了个小奖,得到了一笔微薄的奖金。我便做出了一个近乎奢侈的决定:到远方去。

其实也没有走上多远——时间和金钱的双重限制。我来到了被无数诗人歌颂过的甘南草

原。那是十月之交,地草已经干枯了,但另有一番魅力——金黄色的,苍苍茫茫的,很像沙漠。极目远眺,隐隐能看到高高的山顶上。压着皑皑白雪。这里的天空高远而空旷,蓝得那么纯粹,那么惊心,简直能叫人流下眼泪。

坐在大夏河边,掬起一捧清洌的水,我默念着我所喜爱的藏族诗人才旺瑙乳的诗在1993年的拉萨河边我是一块韧性很好的石头

在甘南我停留了三天,那是我生命中无比辉煌的三天。在十月的草原上,我尽情地呼喊歌唱,或者什么也不做,仰面天空,躺在干枯的牧草之上,感受着自然的博大和自己的渺小;在拉卜楞寺的经幡和香火中,我和红铜般的喇嘛们一起,被六字真言一遍遍地引导着……

从甘南回来后,心里就一直存着这样一个梦想:攒上足够的钱,到远方去,只因那里有着绝妙的风景。

后来,我就大学毕业了,回到家乡的小县城。在这个只有4万人口的小县城里,我是格格不入的。虽然我曾经在这里停留过1400多个日夜,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群,在感受到人们和平与友好的同时,我也深深地觉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疲惫。毕业时间不长,而我身上的锐气与朝气已经丧失殆尽。在上级跟前小心翼翼地说话,惟恐人家说咱书卷气太浓,年轻人不稳当;同事之间,也不敢像以前同学那般开诚布公云天雾地乱侃,担心人家说咱肤浅;就连看门的师傅,不管自己心里有事没事,高兴与否,出进都得陪着笑脸,生怕人家说这年轻人架子大……有一天我甚至偏激地想。干脆把这些人一个个得罪光算了,大家形同陌路,彼此少了客套和虚伪,不就清净多了!

然而,在越来越讲究人际关系的今天,我的这种想法无疑是幼稚的——

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意味着个体的消亡!

这种想法的改变,是因为一件极小的事。

某日早晨起来,因公事要出趟远门。收拾行囊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鞋帮不知什么时候咧着一张大嘴,里面的袜子清晰可见。便赶忙去找补鞋师傅。等他忙完时,一摸口袋,方知慌乱之中忘了带钱。我知道生意人爱讲忌讳,大清早做了活,欠钱肯定不行!就赶忙给他陪笑脸,答应一会儿就取来还他。谁知老师傅不愠不怒,大大方方地说:几毛小钱,你不必太在意,赶快忙你的事去吧……

坐在远行的汽车上,我一下子变得心如止水。我突然发现,美丽的风景其实到处都存在着。多少年来,我其实是在向往远方的同时,拒绝接受和进入身边的事物和心灵。事实上,身边的美好绝不亚于远方的美好,问题在于怎样面对。

8、“——时间和金钱的双重限制”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原因

B、转折

C、提示

D、声音延长

9、结合原句解释下面的词语。

奢侈:

纯粹:

10、“我的这种想法无疑是幼稚的”中的“这种想法”是指什么?

11、“这种想法的改变,是因为一件极小的事”中“这种想法”是指什么?

12、“我”有两次想去“远方”,各是在什么时候?都是怎样产生的这种想法?

13、“我”由于什么事使自己的困惑解除?

14、“风景”指什么而言?

15、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标点。

答案:

1、略

2、chìlèqióng lǒng xiàn

3、《乐府诗集》南北朝敕勒民歌赞美草原,热爱家乡悠闲、幸福、自由

4、D

5、比喻、对偶白色、青色、绿色、黄色、蓝色

6、D

7、略8、A 9、奢侈:花费大量的钱财去远方纯粹:纯净,没有杂色10、“把这些人一个个得罪光算了……不就清净多了!” 11、“把这些人一个个得罪光算了……不就清净多了!”12、①上大学时,一直认为远方风景一定好②大学毕业就业后。在工作中出现了困惑,远方的风景又好,想逃躲。13、修鞋没带钱,得到了师傅的宽容14、自然风景和人流构建的社会风“景” 15、:“,……”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