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学考中的文化常识题详解

浙江高中学考中的文化常识题详解
浙江高中学考中的文化常识题详解

浙江高中学考中的文化常识题详解

(2016年4月)

7.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春天的一项是()

A.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贺知章)

B.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王禹偁)

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2016年10月)

7. 对下面一段文字的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史,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荀子》

(2017年4月)

7.下列诗歌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2017年11月)

7. 下列诗句内容与浙江风景名胜无关的一项是()

A.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B.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C.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018年4月)

7.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指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将头发扎成角状。

B.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望日的后一日。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C. 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谥:谥号,褒贬死去的帝王或高官等的称号。

D. 后五年,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2018年6月)

7.下列诗句所写的历史人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唐·刘威)

B.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藏忠义心。(唐·白居易)

C.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宋·苏轼)

D.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

【2018年6月】

10.下列对《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雨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上片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历史上孙权和刘裕的英雄业绩,引发感慨。

B.下片开头追述刘义隆草率出兵而溃败的史实,建议当权者挥师北伐。

C.结尾词人以廉颇自况,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

D.作品运用典故自然贴切,寄意深远,历史感怀与现实忧思互相交织。

14.下列对《长亭送别》“叨叨令”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放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A.在结构相近的语句中,推出众多物象,读来颇有铺陈之美。

B.“兀的……”句的反复,突出了女主人公无比愁闷的心情。

C.大量叠词的运用,使崔莺莺的情感抒发显得更为热烈奔放。

D.用语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元杂剧语言“生活化”的特点。

【2018年4月】

10. 下列对《离骚》节选部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A. 诗人述说自己是高阳氏的后裔,降生于寅年寅月寅日,内心充满自豪感。

B. 五至八句叙写父亲赐给“我”美好的名字,名和字中寄托了对“我”的期望。

C. 诗人以江离、芷草、秋兰等为饰物,表明自己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怀。

D. 诗句以六、七言为主,句法灵活,“兮”字的运用增强了节奏感和抒情效果。【2017年11月】

10. 下列对《虞美人》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 从问天到自问,通篇一气盘旋,笔法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 上片实写,下片虚写,由实入虚,写词人经历世事变迁后对生命的思考。

C. 运用反衬手法,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家国人生的短暂与可悲。

D. 结句用汪洋恣肆的一江春水作喻,写出愁之多。愁之深。愁之无穷无尽。【2017年4月】

10.下列对《登高》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本诗前半写景,有对景物的细致刻画,也有对长江秋色的全景描写。

B.作者触景生情,思绪纵横“万里”“百年”,将家愁与国难融于一体。

C.猿啸的“哀”与作者的“悲”“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情感表达。

D.四联全都对仗,首联句中自对,用字精确,格律谨严,富有节奏感。

【2016年10月】

10.对《长亭送别》(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A.“云”意思是道白,“旦”这里指正旦崔莺莺。“快活三”“朝天子”是曲牌名。

B.在长亭别筵上,美酒佳肴不如“土和泥”,反映了崔莺莺内心的痛苦和煎熬。

C.“相思泪”化用范仲淹的名句,典雅蕴藉;“这壁”“那壁”等口语活泼自然。

D. “蜗角虚名,蝇头虚利”,表现了崔莺莺清高自傲,看不上“虚名”“微利”。

14. 对《沁园春﹒长沙》上阕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A.首句“独立”一词突出了抒情主人公孤独愁苦的形象。

B.作者徜徉在橘子洲头,陶醉于绚烂而有生机的湘江秋景。

C.诗人用“遍”“尽”“透”等词极写秋色,渲染了宏阔气象。

D.“问苍茫大地”表达了对黑暗落后的中国社会的批判。

【2016年4月】

10.下列对《蜀道难》(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A.深化与夸张融合,“黄鹤不得过”“猿猱愁”做衬,极写山势高危险峻。

B.仰胁息、抚膺长叹等细节,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诗人攀登蜀道的豪情。

C.借“问君”引出描述,情境真切,把读者带入令人惊悚的蜀道深处。

D. “悲鸟号古木”“子规愁空山”等句渲染了蜀道荒凉、悲凄的氛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