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为什么会在大陆失败

合集下载

国民党溃败大陆原因---文本资料

国民党溃败大陆原因---文本资料

熊向辉(1919-2005)安徽凤阳人
据长期担任蒋介石医官的熊丸 透露:“我记得那时总统在黄埔 路官邸设地图室,地图室三巨 头是总统、周菊村与刘斐(为 章),三人在南京指挥徐蚌会 战……那时大家都觉得奇怪, 为什么蒋先生下的命令共方都 知道……后来大家都认为刘为 章十分可疑,蒋先生却都听不 进去,也没人敢直接告诉蒋先 生,故直到最后证实这点时, 蒋先生连想都没想到。”
6/17,蒋曰:“共产党的 战术和江西时代一样,并 无多少进步……他们在东 北虽然得了不少日本的武 器,但并不知道运 用。”“我们有空军,有 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 种兵”,“如果配合的好, 运用灵活……就一定能速 战速决,把奸匪消灭”。
原因: 1.民心所向
蒋如日中天、还都万人空巷
四、谍影重重
1988年,杨在纪念李克农的文章中 说:“为配合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我情工人员深入到国民党的机密决 策指导机关内,及时准确地供给了 党中央和军委及各地区战略性和动 向性的重要军事情报,为党中央和 毛主席研究战局,制定解放战争的 战略方针提供了主要依据,使我军 在解放战争中对敌人的主要情况了 如指掌,始终掌握了战争的主动 权。”
刘斐(1898-1983)湖南醴陵人。 曾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等职
郭回忆:他本和刘斐 关系很坏,只要刘有 建议,他必反对,后 党组织派人带话给他, 叫他注意搞好和刘的 关系,不要被敌利用, 他才意识到刘也是在 为共产党工作。
郭汝瑰(1907~1997)重庆铜梁人
傅冬菊(1924―2007),又名傅冬,傅作义长女
杨尚昆(1907-1998)四川潼南人

中共的谍报工作 抗战前:很难向国民党渗透(敌对/非法) 抗战后:大规模进行渗透 原因: 1.合作/合法 2.中共针对原脱党或前“转变”人员做工作 3.蒋本人特点为毛/周所用 4. “中统” 针对中共的工作压缩为一科 5.技术层面:国民党组织松散/施政办事“人情 化” 南京电信局“军话专用台”(九中七)

试析解放前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原因及其启示

试析解放前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原因及其启示

35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从成都的凤凰山机场逃往台湾,永远告别了中国大陆。

一个拥有数百万国军,又掌握着全国政权的强大的国民党,为什么会被中国共产党用三年多的时间打败?一、共产党胜利国民党败退的原因(一)共产党为主义而战、国民党失信仰而败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取得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时,认为第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党和军队有一个“好的指导思想”。

[1]确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从三湾改编到赣南三整,再到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昂的战斗意志、顽强的战斗作风,努力锻造成一支威武之师、胜利之师。

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仰,中国共产党不可能从1921年到1949年仅仅28年时间,就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如果没有崇高的革命斗志,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不可能在武器装备悬殊,控制土地和人口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以127万兵力战胜拥有430万的国民党军队,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

历史岁月的积淀、血与火的熔铸,证明“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高举旗帜、强固信念,是我军根本力量所在。

而国民党从一个执政全国的大党,到最后败走大陆,退守台湾,究其原因之一是国民党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

众所周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之后,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924年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然而,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国国民党在指导思想上也开始背弃新三民主义,将封建思想和法西斯主义不断灌输给党员。

国军为什么失败

国军为什么失败

国军为什么失败应该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威望达到了一生中的顶点,他就是正统的化身。

那时,共产党是不愿打仗的。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题目就叫《论联合政府》,希望建立国共合作的民主政权。

重庆谈判时,毛真诚地提出‚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的纲领与和平建国的意向,但蒋容不得共产党的存在,一待部队调动完毕,就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

战争初期的3个月,形势对共产党极为不利,106个县城被国民党军队占领。

当时多数干部认为,以共产党的军事实力,尚不具备与国民党军抗衡的条件。

东北的两位领导干部给中央写报告,提出了让步以求和平、拖延以待时机、坚决打下去以分胜负的3种对策。

在这里,打是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

究竟怎么办,毛泽东思考了3天3夜。

打,暂时没有胜利的把握;但退让更没有出路。

1946年7月6日,毛泽东下了最后的决心,给党内起草了一个指示。

他肯定两位干部的分析是合乎实际的,‚但缺点是对美帝国主义及蒋介石的困难估计不足,同时对国际国内人民民主力量所具备的顺利条件也估计不足‛,‚主要的政策不是让步而是斗争‛,‚如无坚决斗争精神,结果将极坏‛。

这个指示传达到各战区,大家感到不解。

说蒋介石比共产党还困难,谁相信呢?但这就是毛泽东的战略预见。

蒋介石身为一国之主,背的包袱重着呢!他要将大后方的政府机构、工厂和难民迁回沿海地区;他要在沦陷区重建政权和经济秩序;他要审判汉奸,清理逆产,改编伪军;他要将300万投降的日军及家属遣返回国。

与共产党作战只是他诸多事务中的一项,而共产党则是全力以赴,所以,还是蒋介石的烦恼和困难多。

毛泽东抓住了国民党的弱点,鼓舞了全党全军的士气,开始了3 年解放战争。

谁也没想到,仅仅3年,国民党政权和军队就土崩瓦解了。

国民党将领的回忆录每提及此,几乎没有一个服气的。

从电影上可以看到,国民党将领许多都受过高等教育,留过洋,开会的时候军装笔挺、将星闪耀;而解放军干部军装破旧,开会时有的蹲在凳子上,有的叼着烟袋。

高中历史必修上 (学案)人民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上 (学案)人民解放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学习目标】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学习重难点】1.结合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2.搜集国民党反动派坚持独裁和经济崩溃的史实,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

3.了解解放区土地改革,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民心向背”是决定政治局势的关键。

【学习过程】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1)背景:抗战胜利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

①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②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假和平,真内战。

(2)概况:为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1945年8月底,中共中央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

(3)结果:10月10日,国共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6年1月10日。

(2)结果: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但最终被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

“真内战”的阴谋暴露。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1.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2.全面进攻(1)力量对比: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

(2)有效方针: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3)实施结果:1946年7至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3.重点进攻(1)时间:1947年3月,国民党军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2)方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国民党统治兴衰史略

国民党统治兴衰史略

国民党统治兴衰史略国民党,这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政党,其统治历程充满了曲折与复杂。

国民党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当时,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内部的腐朽统治,社会动荡不安。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救国之路,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他领导的革命党人多次发动起义,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

1911 年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然而,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1924 年,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这一时期,国民党在广州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然而,1927 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此后,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实际上各地军阀依然割据一方,国民党内部也存在着派系斗争。

在经济方面,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困苦。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然严重,土地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城市中,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挤压,发展艰难。

在政治方面,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打压其他政治力量。

其内部腐败严重,官僚主义盛行。

官员们贪污受贿,鱼肉百姓,民不聊生。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初期进行了一些抵抗,但随着战争的进行,其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面目逐渐暴露。

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也进行了一些重要战役,但总体上表现不佳。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建国。

但国民党却妄图独揽政权,发动内战。

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最终于 1949 年败退台湾,结束了在大陆的统治。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其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无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问题,失去了民心。

论共产党胜利和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论共产党胜利和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论共产党胜利和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摘要:总的来说,共产党实行的就是王道,而国民党却是利用的权术,所以王道胜权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真正要站起来必须经过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背离了人民的意志就是自我毁灭。

关键词:此消彼长人民意愿政策权术王道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开幕词中指出:“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

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

”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边缘走向中国政治舞台,再到后来建立新中国,而国民党则从百万军队和占据大陆大部分重要城市的有利态势下被中国共产党击败,这两个事件是同时进行的,二者此消彼长。

为什么弱小的共产党会打败不可一世的国民党?我想是因为一下几个方面:(1)国民党对革命的背叛:同盟会成立后的几年里,都是与其他的革命团联合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终于在武昌起义中胜利。

之后的国共合作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国民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其呈现出生机和活力。

但是好景不长,国民党右翼势力却公然背叛国共合作,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致使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归于失败在民族危机已空前严重的关头,蒋介石仍然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坚持对日本的大举侵略一再退让,而以主要兵力“围剿”主张抗日的工农红军。

这就违背了人民的意愿,日益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已经在人民的潜意思里种下种子:国民党不是人民的军队。

(2)国民党不能发现、提拔一批新的军事将领,只是利用、收买军事将领,只是想着升官发财,没有崇高的信仰,没有自己的世界观自己的思想,很多是尤金钱收买过来的,作战手法死板,军事上教条主义,面对共产党的灵活战术就完全束手无策了。

四渡赤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而且国民党内部腐败横行,不得民心。

(3)取得政权后错误的施政方式,历代君王在获得政权后,普遍采取仁政,抛弃地痞流氓,采用管理国家的贤才,实行有利于人民政策。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分析解析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分析解析
第三,国民党在社会和经济改革方面能力低下,无力成为变革 社会的领导力量。 第四,国民党无力整合社会诉求,社会认同度越来越低。 第五,经济上的崩溃构成国民党政权瓦解的最直接动因。
蒋介石:国民党的失败实在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及启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3
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对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总结与讨论
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及启示
1)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思考与讨论
思考:今天,当 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 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如何才能规避国 民党所犯的错误,避免重蹈国民党的覆辙? 讨论:请同学们谈一谈对这段历史的感想以及其对今天中国 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启迪。
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及启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3
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对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总结与讨论
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及启示
1)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ale Waihona Puke 2对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第一,内战违背了国人对和平建设国家的迫切渴望,逆历史潮 流而动。
第二,国民党的严重腐败导致其失去长期执政的合法性。
陈毅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据统计,在三大战役中,动员 民工累计达800余万人次,人 民群众出动支前的大小车辆 141万辆,担架36万余副,牲 畜260余万头,粮食4.25亿公斤。
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及启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国共双方的较量是民心向背的较量,国民党政权失败 的根源在于其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第18课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第18课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
第18课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一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 时间: 1947年-1948年底
地点:解放区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意义: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解 放区农村开展起土地改革运动。图为土改工作人员把《中 国土地法大纲》抄写在墙壁上。向农民广泛宣传。
三、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1日,中共代表团和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开 始谈判,双方于四月十五日拟订《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 案》。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谈 判破裂。图为双方谈判代表在北平举行会谈。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 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 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 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 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指挥: 林彪、罗荣桓 战果: 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意义: 使革命战争有了巩固的战略后方,为平 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淮海战役
碾庄
陈官庄
徐州
肢 解 敌 人
各 个 击 破
江苏
淮海战役 双堆集
安 徽 (1948.11.—1949.1)共歼敌55万余人
二、三大战役的胜利
前提:1948年,解放军已发展到280万人(敌我力量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中共中央军委作出同国民党军队 进行战略决战的决策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11月
1、根据1946年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我军的战略战术是什么?
战略防御
2、根据1947年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我军及时改变了战略战术, 又是什么? 战略进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克侠(1900-1984)河北献县人
中共方面


中共有抗日的形象,平型关之战影响巨大,很多 人敬慕八路军; 中共有廉洁和奋斗形象,而国民党有浓厚官僚气, 抗战中期后腐败严重,很多人转而欣慕中共; 中共有民主形象,特别是新民主主义一改苏俄式 的色彩,国民党“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 袖”,引起许多人的反感,中共反而有强大吸引 力; 中共有平民形象,在根据地实施了一些社会改革, 获得很高的声望,满足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同情、 关怀底层的民粹情绪。
6月17日,蒋曰:“共产党的战术和江 西时代一样,并无多少进步……他们 在东北虽然得了不少日本的武器,但 并不知道运用。”“我们有空军,有 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 “如果配合的好,运用灵活……就一 定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消灭”。

从实力对比上讲,双方悬殊太大, 国民党占绝对优势。
国民党 军队数量 共产党
蒋介石身边都是“谍影”重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南京电信局有一个“军话专用台”,专 门接转总统府、国防部等要害部门的电 话,共有九名工作人员,其中七人为中 共地下党。 中共潜入国民党的情报人员有将张露苹、 熊向晖、钱壮飞、王超北、沈安娜等
傅冬菊(1924―2007), 又名傅冬,傅作义长女
沈安娜(1915-)江苏泰兴人, 1938-1949,在周恩来的指派下, 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作速记员,以 国民党特别党员身份作掩护,在国 民党核心机关潜伏。
1934年10月原文来 自:蒋介石发动第五 次“围剿“,使得 红军被迫进行 25000里长征。 1934年江西剿共成 功的经验又严重误 导了国军的中高级 将领,使之严重轻 敌。
长征终点吴起镇旧址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 中一场大规模战役, 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 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 下防守武汉,以抗击 由畑俊六指挥的日本 帝国陆军,战场在长 江南岸及北岸,横跨 安徽省、河南省、浙 江省及湖北省,该战 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 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 间最长、规模最庞大 和最出名的战役。
国民党为什么会在大 陆失败
抗战之后,国民党得到了大批美国剩余 • 军火,接收了相当数量的日军物资。而 解放战争,却是一部国民党军迅速崩 溃, 人民解放军彻底胜利的纪录。在 历时4 年多的时间里, 国民党军与人 民解放军先后进行过不下150 余次比 较大的战役,而几乎每次都是以失败 而告终, 最后兵败大陆, 退守台湾。

1948年2月,蒋多次 要卫立煌撤主力至锦 州,卫不听,蒋也就 听之任之。
卫立(1897.2.16~ 1960.1.17),汉族,安徽 省合肥人。

1948年,蒋要傅作 义撤军南下,傅作义 不舍离开察、绥老地 盘,说出的理由是: 坚守华北是全局,退 守江南是偏安,蒋也 同意了。
傅作义(1895—1974)字宜 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临猗)
五、策反工作
1945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 书记处就发出《关于成立 国军工作部的指示》,要 求各中央局、各分局,军 委、大军区、野战军,各 纵队、师、旅、团政治部 和军分区政治部,都要建 立起做国军工作的机构, 调选与国军有各种关系的 干部,经过训练后,将他 们打入国军长期潜伏,交 结朋友,用各种途经,对 第一线的国军和被国民党 收编的伪军进行策反,策 动他们实行战场起义。
(一)蒋介石轻敌的原因



1.民心所向
蒋如日中天、还都万人空巷
老百姓的正统观念 /地方实力派/知识分子中立


2.军事实力占优
数量/武器装备 /外援


3.过往经验
34年剿共/抗战/四平之战


1945年9月23日,蒋说:“长江以 南各重要都市接受投降大体完毕, 陇海路亦已接收过半,共匪祸患 已除其半矣。” 1946年5月,四平战役后,蒋说: “中共除一部分外,本属乌合之 众,经此次打击,势必瓦解无 疑”,“共果不就范,一年期可 削平之”。
蒋介石对失败的反思

蒋介石是党国的重心,以一人领党、 政、军,他对国民党的军事失败当 然要负最大的责任。 蒋认为革命失败于失败于美马(马 歇尔)

蒋介石认为马歇尔(左)需为国民党的 失败负全责
国民党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合力作 用”,既是政治的,又是军事的, 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 因素,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国 民党在大陆统一的覆亡。最重要的 原因还在军事,其他原因都是从这 里派生出来的。
军事失败的原因
一、抗战后对中共的轻视
二、军事动员能力
三、蒋军事指挥失误
四、情报工作 五、策反工作 结语:蒋负主要责任
1946年5月的四平保卫战 也是林彪和杜聿明之间真 刀真枪的第一战。国民党 进东北的口号是“接收东 北主权”,所以这些军队 进去以后士气也是相当高, 四平这一战林彪因为武器 不行、兵源不行、指挥也 不协调,守了一个月最后 败了,林彪当时是最难受 的一段时间,兵败如山倒, 退过松花江,就剩下哈尔 滨、北满那一块地方。蒋 介石四平这一仗打赢之后, 下定决心非要消灭共产党 不可了。
军事动员能力差



蒋“无效独裁”:未建立举国一致的军事 动员体制。用余英时的话说,蒋介石是 “无效独裁”。 抗战后国民党忙于和中共抢地盘,中共则 走在前面,发动土改赢得农民支持 中共进行了有效的军事动员
蒋介石的军事指挥




他的以“保城守地”为中心的军事战略方针。蒋介石非常在 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及国际观感。从而处处受到牵制,并且无 法集中兵力。而共产党解放军能够集中优势兵力,敢于大踏 步的前进和大踏步的后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军事教条主义非常严重 在用人上,蒋介石更重视嫡系军队,从而计划军队内部的矛 盾。如傅作义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同时在东北,蒋介石临阵换将,先杜聿明,继陈诚,再卫立 煌等,都无堪重用。 蒋介石是靠军事起家,但是他没有形成概念的军事思想虽然 有时蒋的战略眼光是正确的,只是明明自己意见是对的,当 遇到反对,蒋却不能坚持。 喜欢越级直接指挥
有450万(内有正规军 200万) 多为美式,又接收日本 和伪军武器,可起飞 的飞机344架,海军 船舰240多艘
只有127万(内有野战军61万)
武器装备
基本没有现代工业,军工生产能 力极为薄弱
获得外援方面 拥有人口及地 区
苏联在东北虽然也给共产党不少援助,但总量上大大少于 美国对蒋的援助 3亿多 大城市 1亿多 绝大部 小城镇、乡村 偏 远地区

经八年抗战,共产党生聚教训,实力早已今非 昔比。国民党虽然知道这一点,但抗战以后双 方毕竟没有大规模交手,而国民党在1934年 江西剿共成功的经验又严重误导了国军的中高 级将领,使之严重轻敌。抗战期间国军打日军 取得许多胜利,那是因为民族主义激发了国军 的抗日斗志。如1946年四平保卫战。但是 1947年后国民党打中共就不行了,蒋所面临 的内外矛盾进一步加剧,这一年确如金冲及所 说,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国民党从强者 变成弱者
张公然写信给同为西北 军旧部的第三绥靖区司 令冯治安,劝其学冯玉 祥揭旗反蒋。函称:现 政府之情形,腐化至不 可救药,虽有强大武力, 终不能幸存。况且,所 有武力全系仗美国支撑, 自己连力量也没有,卖 身投靠活着更没有前途。 因此,我觉得为这样政 府流同胞的血,支持它 的存在,真是悲惨耻辱 的事,对不起国家,对 不起自己
蒋缺乏统帅型的将 领
蒋之用人,一看派系,二 看服从和人身依附,白崇 禧为国民党军中少见的统 帅型的将领,因不是蒋的 人马,聪明才智不能得以 发挥。蒋重用胡宗南几十 年,而此人只是一个师长、 旅长的才能和气局,却被 蒋当作统帅用。
1962年,蒋介石出席胡宗南葬礼。蒋重用胡几十 年,而此人只是一个师长、旅长的才能和气局, 在西北为彭德怀一败再败。




策反国军85万,占1/9,加改编30万,占 1/7。 1945年10月30日,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 官兼任新八军军长高树勋率新八军及河 北民军上万人率先起义; 1948年9月19日,济南守军第九十六军军 长吴化文率部2万人起义; 1948年11月8日,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 沣、张克侠率领2万余人起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