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学补益药主题讲座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草药保健养生 ppt课件

中草药保健养生 ppt课件

绞股蓝
主产南方地区。目前国内最有名的产地 在陕西秦巴地区、湖北神龙架和广西大 瑶山。其中陕西安康的平利县为中国唯 一绞股蓝原产保护地和第一个有机绞股 蓝基地(无化肥、农药污染)
性味与归经:寒;苦;归肺、脾、 肾经。
功效: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并 有类似人参的强壮补益作用。
临床应用
治疗气管炎、咽喉炎、偏头痛、降血压、 降血脂、助睡眠等。
功效:清肝、明目、通便 。
临床应用
用于头痛眩晕,目赤昏花,大便秘结。 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
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现代研究表明,决明子除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外, 还含甾体化合物、大黄酚、大黄素等,还有人体必需 的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镍、钴、钼等。所含大 黄素、大黄酸对人体有平喘、利胆、保肝、降压功效, 并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其中大黄素葡萄糖甙、大 黄素蒽酮、大黄素甲醚,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强心 作用。
用药原则 寒者热之
2、 应用原则
2.6 辨证进补
热性体质的特征
口干舌燥,口臭口苦 喜喝冷饮 脾气易躁易怒 尿少而色黄 常便秘且大便干硬 身体经常发热,面红耳赤 舌红且有厚厚的黄苔
用药原则 热者寒之
2、 应用原则
2.6 辨证进补
虚性体质的特征
气虚、血虚 阴虚、阳虚
用药原则 虚则补之
3、 常用补益中药
枸杞子
补血药
味甘、性平, 补肾生精、益血明目、 乌发悦颜,滋补肝肾之佳品
3、 常用补益中药
补阴药
玉竹
甘,平,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3、 常用补益中药
冬虫夏草
补阴药
性平味甘, 补肺肾、止咳嗽、 益虚损、养精气
3、 常用补益中药

《方剂学 补益剂》课件

《方剂学 补益剂》课件

六君子汤
通过养心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提高体质。
补益剂研究进展
补益剂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现代药理学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为补益剂的应用提供了更加科学 的依据。
1
现代药理学研究
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揭示了补益剂的分子机制和药效。
2
临床研究
通过临床试验和观察,评估和验证了补益剂在人体中的具体疗效。
补益剂是指那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方剂, 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
补益剂的主要功效特点包括滋补养生、强 壮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补益剂分类
补益剂可以按疗效和药物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类别的补益剂。
按疗效分类
• 滋阴补肾类 • 益气养血类 • 补脾健胃类
3 注意事项
在应用补益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体质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判断。
常用补益剂方剂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一些补益剂方剂被广泛应用。了解这些方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不同的疾病 和体质问题。
人参养荣汤
适用于气血不足,气虚血瘀等症状。
四神丸
具有益气养血、安神补心的功效。
补中益气汤
适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等症状。
《方剂学 补益剂》PPT课 件
我们将为您介绍方剂学中的补益剂。通过本课件,您将了解到补益剂的定义、 分类、临床应用以及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
补益剂定义
补益剂是中医方剂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具有独特的功效特点。了解补益剂的定义对于学习中医方剂 学至关重要。
1 概念解释
2 功效特点
补益剂的发展前景
补益剂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补益药课件

补益药课件

• 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胃经。 • 功效与应用
一、益气 补脾气,益肺气脾肺气虚证。
二、生津
气阴两虚证
三、补血气血两虚证Fra bibliotek太子参
• 药材来源
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
块根
• 性能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
• 功效与应用:
• 补气健脾,养阴润肺
1.气阴双补
2.清补之品:作用缓和,辅助药或调补品
(2)补阳药 肾阳虚 ①一般的肾阳虚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及局部冷 痛 ②生殖功能低下:男:阳痿、早泄、不育 女:宫寒不孕、带下、性功能低下 ③膀胱气化功能:小便清长、夜尿频多、遗尿 ④筋骨不健、生长发育迟缓 (3)补血药 血虚证 ①心主血失眠、心悸 ②脾统血唇甲苍白、面色萎黄、睑缘苍白、舌淡 ③肝藏血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后期、崩漏
(4)补阴药:滋阴润燥阴虚见于热病后期或 慢性病
①肺阴虚:干咳少痰,痰粘难咯、口干咽燥、喀血、 午后潮热 ②胃阴虚:口渴、不知饥饿、大便干燥、舌光剥
③肝肾阴虚:
肝:两目干涩、昏花或眩晕 肾: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潮热盗汗
三、性能特点
1、药性: 补气、补血、补阳偏温;补阴偏寒凉 2、药味:甘 3、归经:补气药脾肺经 • 补血药-心肝经 • 补阳药-肾经 • 补阴药 肺胃 • 肝肾 4、升降浮沉:不明显 5、毒性:除仙茅有毒,其余无毒
第一节 补气药
人参
• 药材来源:
• 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 (吉林参
园参
高丽参
别直参
野山参
移山参
白参(生晒参 白糖参) 红参)
•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心、肾经。
•功效与应用:
一、大补元气 元气虚极欲脱证 1.单用(气脱)休克 2.亡阳:参附汤 3.血脱+当归:发挥间接的固涩作用,防止进一 步丢失 4.亡阴:+麦冬、五味子 二、补肺、脾益心、肾之气 补肺、脾之气作用强,为治肺脾气虚的要药。 1.肺气虚证。 2.脾气虚证。是补脾气之要药。

2024版完整版《中药学》PPT演示课件

2024版完整版《中药学》PPT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中药学概述•中草药资源及分类•中药基础理论体系目录•常见方剂与治法解析•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未来发展与挑战中药学概述中药学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中药学历史渊源及发展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中药学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发展阶段,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推动中药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中药学在现代医学中地位地位作用学习中药学意义与方法意义方法中草药资源及分类中草药资源概述中草药资源的定义01中草药资源的特点02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03常见中草药种类及功效如麻黄、桂枝、紫苏等,具有发汗解表、散寒止痛等功效。

如杜仲、黄柏、厚朴等,具有补肾强腰、清热燥湿等功效。

如钩藤、络石藤、忍冬藤等,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等功效。

如石膏、滑石、芒硝等,具有清热泻火、利尿通淋等功效。

草药木本植物药藤本植物药矿物药中草药采集、加工与贮藏方法采集方法根据药用部位和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工具进行采集。

加工方法包括清洗、切片、晒干、炒制等步骤,以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提高药效。

贮藏方法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防止受潮、霉变和虫蛀。

中草药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保护措施可持续利用策略中药基础理论体系阴阳平衡中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如寒凉药治热证、温热药治寒证等。

五行养生法根据五行养生法,调和阴阳平衡。

金木水火土,代表不同的体质、脏腑和中药属性。

药物分类中药按阴阳属性分类,如阳性药物多具有发散、上升、温热等作用,阴性药物多具有收敛、下降、寒凉等作用。

阴阳五行理论在中药学中应用经络系统中药归经原理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药物归经根据药物归经原理,将中药分为不同的归经类别,如肝经药、心经药、脾经药等。

脏腑功能可治疗肺虚证、清心药可治疗心火亢盛等。

脏腑经络理论与药物归经原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物功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药性理论中药的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如升阳药可提升阳气、降火药可降火下行等。

中成药学 课件ppt 第14章 补益中成药

中成药学 课件ppt 第14章 补益中成药

启脾丸 Qipi Wan
• 一、处方
人参100g 麸炒白术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陈皮50g 山药100g 莲子(炒)100g 六神曲(炒)80g 炒山楂50g 泽泻50g 炒麦芽50g
•• 二二、、方方解解-2-1
佐:陈皮——理气和胃而健脾
君:山人楂参————消甘积温散,瘀大,补治元肉气食积,滞补脾益胃 六白神术曲————甘消温食微和苦中,,健脾和益胃气、燥湿和中
臣:麦茯芽苓————开甘胃淡消健食脾,渗治湿面食积滞 使:甘泽山草泻药——、——莲助利子人水—参渗—、湿健白,脾术以止、治茯泄泻苓泻益气健脾养胃,兼能调和诸药
启脾丸 Qipi Wan
• 三、功效
健脾和胃;
• 四、应用
脾胃虚弱所致食滞、厌食、疳积、泄泻。
• 五、用法用量
口服。小蜜丸1次3g (15丸),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3岁以内小 儿酌减; • 六、使用注意
• 3、分类:因虚证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 等区别,故本类中成药常分为补气、补阳、补血、补阴、气血双补、 气阴双补等类别。
第十四章 补益中成药 使用注意与常用剂型
• 1、补益中成药大多味甘滋腻,有助湿、滞邪以及妨碍脾胃运化 之弊,故内有湿邪、痰饮、火热以及外感实邪者不宜使用;
三药合用,益气 健脾,共为君药
臣使::山炙药甘—草——甘—平益,气补和脾中胃,而润益肺肺止肾咳,调和诸药
二药助人参、白术 以健脾益气,兼以
莲子——甘平而涩,既能补益牌胃,又可涩肠止泻 厚肠止泻
白扁豆——甘平微温,补脾化湿 二药助白术、茯苓以健
薏苡仁——甘淡微寒,健脾利湿 脾助运,渗湿止泻
参苓白术丸 Shenling Baizhu Wan

中医方剂学之补益剂PPT

中医方剂学之补益剂PPT
佐:白芍——酸甘质柔,养血敛阴 川芎——辛散温通,活血行气,调经止痛
·白芍、川芎助君、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
配伍要点:
● 地、芍得归、芎之助则补血而不滞血; ● 归、芎与地、芍同用则行血而不伤血; ● 本方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共
奏补血养肝,行血调行之效。是临证补血、调经的常 用基础方。
运用
1、本方药性平和,温面不燥,是治疗脾虚夹湿的代表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脾胃气虚症状外,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
3、临证加减: 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 纳差食少者加炒麦芽、神曲、焦山楂 咳痰色白量多加半夏、陈皮
3.现代运用: · 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 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夹湿者。
临床运用
1、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对于阴虚发热,以 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
3、临证加减: ● 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 ● 瘀滞重者白芍易赤芍,再加桃仁、红花 ● 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吴茱萸。
3.现代运用: · 对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 伤科疾病以及过敏性紫殿、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 均可应用。
臣:山药、莲子肉—补脾益气,固涩止泻 扁豆、薏苡仁—健脾祛湿
佐:砂仁—行气和胃,化湿醒脾 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 大枣—补脾养胃
使:甘草—调药和中。
配伍要点:
● 以四君子汤加渗湿健脾之品,虚实并治
● 输布精气养肺,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 配伍桔梗意义:方中桔梗一是借其升浮之性,
与渗利药配伍,降中寓升;二则取其上行入 肺,以其宣利肺气
【主治】 1、脾气虚夹湿泄泻证。 2、肺脾气虚痰湿咳嗽证。

补益类中成药的应PPT课件

补益类中成药的应PPT课件

(东阿)阿胶的药用方法
① 虚劳咳嗽症,将阿胶适量炖化,冲服鸡蛋1个,蜂蜜1匙,每天空腹1次,效果比 较好。
② 经血不调、流血过多的患者,可用阿胶500克,加水100毫升,炖化后加入冰糖蒸 1小时,等完全冷却后,每天服一匙。
③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可用艾叶、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用水煎后,倒掉药 渣,加阿胶炖化服用。
玉屏风颗粒
• 【主要成分】黄芪、防风、白术(炒). •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
风,面色皓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 中药的免疫球蛋白
玉屏风颗粒
• 感冒迁延不愈:感冒后服用解热镇痛累药物后(或退热后),连续服 用玉屏风颗粒一周以上。
• 过敏性鼻炎、哮喘:每年发作前连续服用玉屏风颗粒二周至一个月; 已发病者,可遵医嘱与抗组胺药物连用,停用抗组胺药物后坚持服用 一月至二月。
• 慢性胃肠炎:内服人参健脾丸(大蜜丸),一次2丸,用淡姜汤送下,十天为一 个疗程。该药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作用。可以用于慢性胃肠炎的治疗。
•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内服人参健脾丸(大蜜丸),每次两丸(每丸重6克),每日2 次,用淡姜汤送下,疡病的治疗。
(4)增强体力,迅速消除疲劳
• 复方阿胶浆对骨髓造血机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血色素的提高,全身各个细胞的 供氧量增加,对疲劳的耐受性增强。它不仅仅使运动员耐受高强度运动量的训练,而 且使紧张学习和工作的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复方阿胶浆临床应用
• 临床上,复方阿胶浆用于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食欲不振及贫血。而其主要成分阿胶对于治疗由血虚或阴 虚引起的眩晕、心烦、失眠、心悸、乏力、吐血、尿血、 便血、崩漏等病症有良好的效果。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