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纤维专用荧光增白剂简介
荧光增白剂

/newsdetail.asp?id=28085 /newsdetail.asp?id=28395
28
86
87 CBS-X;
ER-III;
OB-1;
双鲸牌荧光增白剂33号增白剂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 牌: 双鲸 型 号: 33#
规 格: 荧光强度:100% 单 价: 28.00元/公斤 起 订:
25 公斤 供货总量: 5000000 公斤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上海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3-01-06 浏览次数:
1213
QQ 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QQ 收藏更多0
纯碱、CMC、酶制剂等良好的配伍。
当与阴离子、非离子活性剂配伍时,可产生协同效应,提高
增白效果;与阴离子配伍时,可产生增艳作用;但不能与阳离子染料、阳离子助剂同浴混用。
本品具有增白效果好、泛黄点低、耐氧漂,是中高档洗衣粉、肥皂、纺织印染、造纸、乳胶漆
用增白剂。
33#荧光增白剂包装贮存:净含量25公斤/纸板桶。
在室温密闭容器中贮藏,防潮、防晒。
苊简介及

苊简介及萘酰亚胺类荧光增白剂的主要品种介绍煤焦油是煤经过炼焦加工后得到的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它是以芳烃为主,成分非常复杂,含有多种有机物的混合物。
已经鉴定出来的芳香族化合物超过四百余种,其中含量较高,比较容易分离的有十余种。
这些有机物是制造许多染料、农药、医药等有机化工产品最起始的原料,苊就是煤焦油中的一种有机物,它是煤焦油洗油馏分中的一个含量较高的组分,平均含量为1.2%~1.8%(重量)。
苊的英文名称为:acenaphthene ,苊的其他名称还有萘并乙烷、萘嵌戊烷、萘乙环、戊烷,CAS登录号为[82-32-9]。
分子式为C12H10。
苊的用途十分广泛,将苊氧化后可制得1,8-萘二甲酸酐(简称1,8-萘酐)和二氧化苊(又名苊醌);将苊催化脱氢后可制得苊烯;将苊硝化后可制得硝基苊等。
苊自身并不具有光学的或生理的活性及其他一些特殊的功能[1]。
但它的衍生物,即苊氧化后得到的1,8-萘酐再经亚胺化后制得的1,8-萘酰亚胺是一个荧光发色团,吸收紫外线后可发出弱的蓝紫色荧光,引入取代基团后,尤其是在它的4-位或4-,5-位上引入给电子性的取代基团后,则荧光就非常强烈,利用它的这一性质,人们开发出许多以它为母体的荧光增白剂[2];并将其单独列为一类化学结构类型,称为萘酰亚胺类型,它也是荧光增白剂大家族中的一支重要的成员。
1 萘酰亚胺类荧光增白剂的主要品种相对于其他一些发展较快的化学结构类型的荧光增白剂,如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型、双苯并噁唑类型、二苯乙烯基苯类型而言,从焦油苊中制取萘酰亚胺类型荧光增白剂虽起步较早,20世纪30年代德国BASF公司就开发出萘酰亚胺类衍生物作为荧光增白剂,但以后的整体研究工作进展不快,开发出的新品种也不多,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日本三井公司才又开发出几个新的品种[3]。
在我国,该类型荧光增白剂至今还没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只有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煤科总院合肥所等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过试验室的试制和研究,国内轻纺工业需要的一些品种,如用于腈纶增白用的阳离子型萘酰亚胺类型荧光增白剂还是要从国外进口2 合成工艺几个经典的代表品种的合成,详细介绍他们的合成工艺。
食品纸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

162·FOOD INDUSTRY工艺 技术 刘万文 天津市武清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食品纸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度计,在物质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下测定其荧光强度,因为荧光增白剂的各类型物质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非常接近,所以该方法同紫外分光光度法,只能测定荧光物质的总量。
另外该方法受到试剂影响非常大,如溶剂极性、水的硬度、水的pH值等。
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上的极大优势,可以用于检测荧光增白剂的各类单体,是分析荧光增白剂的较好方法。
液相色谱法包括反相液相色谱法和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法。
(1)反相液相色谱法。
这是一种以表面非极性载体为固定相,并且以强于固定相极性的溶剂作为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模式。
我们在进行荧光增白剂的检测过程中,因为磺酸跟的基团极性弱,从而使化合物与Cls反相色谱柱的键和效果得到较弱,从而使分离多组分的荧光增白剂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其只能对相关检测进行少数的分析。
(2)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法。
这是一种将离子对试剂加入到含水流动相中,从而使被分析组的分离子在流动相中与离子对试剂的反离子等中性离子对,从而增加了检测溶质与非极性固定相间的疏水性缔合作用,从而起到改善分离的效果,从而为改善多组分荧光增白剂分离提供一定的基础。
液质联用法。
色谱和质谱的联用将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定性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简化样品的前处理,并且丰富分析化合物的种类,从而使得样品的分析更加简便可靠。
通过液相色谱祸合三重四极杆质谱和液相色谱祸合飞行时间质谱两种联用方法可以对部分基质的荧光增白物质进行检测。
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离子对试剂的应用容易污染仪器、电离规律不易把握、母离子寻找困难、进样后交叉污染等,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方法。
(1)紫外灯照射法。
针对我国食品包装用的原纸卫生标准规定,我们从试样中随机抽取纸样,放置于紫外灯下进行检查,并且要求任何一张纸样中最大的荧光面积不得大于5cm2。
转光剂的名词解释

转光剂的名词解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或使用到的化学词汇,其中一个就是转光剂。
转光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改变光线颜色的能力。
本文将对转光剂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应用领域和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转光剂的定义与原理转光剂,也被称为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光的物质。
转光剂分子中含有特殊的结构,能够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光波,并发射出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这种能量转换的过程被称为荧光效应。
转光剂通过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使原本呈现蓝紫色光波的光线,转换为可以被人眼感知的蓝色或白色光线。
这种改变颜色的能力使得转光剂在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转光剂的应用领域1. 纺织行业:转光剂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染料和印花行业。
通过在织物的纤维中添加转光剂,可以使织物在日光或荧光灯下呈现出更亮丽的颜色,提高了纺织品的质感和吸引力。
2. 涂料行业:转光剂通常被添加到涂料中,用于涂装建筑物、汽车等物体表面,使其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荧光效果。
这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物或汽车的视觉效果,还可以提高夜间的可见性与安全性。
3. 塑料制品:转光剂也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中,如塑料透明材料、玩具等。
添加转光剂后,这些塑料制品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明亮的荧光,提升了产品的观赏性和市场竞争力。
4. 电子产品:转光剂也被应用于电子产品的面板或显示屏上,能够增强屏幕显示的亮度和对比度,使图像更加清晰和鲜艳。
此外,转光剂还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抗紫外线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5. 安全防伪:转光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防伪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货币、证件、票据等领域。
通过添加转光剂,这些产品可以在紫外线照射下呈现出特定的荧光图案或文字,用于防伪和检测真伪。
三、转光剂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转光剂的存在与应用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和便利。
它不仅提升了纺织品、塑料制品和电子产品的视觉效果,还提高了安全性和防伪能力。
转光剂的使用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更是对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
增白剂和荧光增白剂的区别

增白剂和荧光增白剂的区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衣物用品已不再是以前的颜色单调。
以前的衣服用漂白粉或是双氧水清洗后会变得白一些,可是这样的白不够自然,不如现在的颜色好看,还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因此,很多商家都把目光转向了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的主要作用就是使纺织品更加洁白、柔软、光亮、不易沾污,而且使穿着者有一种显示出高贵和华丽的感觉。
那么,荧光增白剂与增白剂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先从它们的名字入手:增白剂和荧光增白剂。
一个是强调使用后的效果,一个是强调成分。
增白剂是合成的化学物质,包括两类,其中一类是二苯乙烯类,另一类是硝基苯胺类。
它们多数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的具有特殊香味。
市场上销售的增白剂多数都是这一类物质。
而荧光增白剂则是纯净的荧光物质,没有任何添加,是一种固体的粉末。
虽然它们都能使纺织品增白,但使用起来却有很大差别。
在用于染色的纺织品时,增白剂是一种很重要的原料,同时也是常见的工业化学品。
合格的增白剂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害处的。
增白剂和荧光增白剂从字面上看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
增白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白,它只是加快了棉纤维素被漂白的速度,使用过量的增白剂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破坏纤维素的结构,降低棉纤维的吸湿性,甚至使棉花产生霉斑等情况。
荧光增白剂则恰恰相反,它本身就是为了发射紫外线才存在的,它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
但是,荧光增白剂的反应效果十分缓慢,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发生作用,在洗涤时不可以直接使用肥皂或是洗衣粉等洗涤剂,必须将它与洗涤剂隔离开来,否则会影响它的功效。
它不仅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会使纺织品保持鲜艳的色泽,所以,它不需要增白就能达到增白的效果。
而荧光增白剂则是通过吸收大量的紫外线来发挥作用的,所以说,它只有在紫外线照射下才能达到增白的效果,而紫外线却是伤害我们皮肤的最大元凶。
增白剂会对衣服造成伤害,而荧光增白剂却不会。
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每当洗涤完衣服之后,晾干的衣服颜色比较均匀,而经过荧光增白剂浸泡过的衣服颜色则要鲜艳许多,所以,荧光增白剂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也能给我们带来伤害。
洗衣粉成分相关

CF-351 荧光增白剂显著特征1、在冷水及温水中对纤维素等具有高效增白作用。
在短时间内即可使织物达到很高的白度。
2、可广泛用于洗衣粉、洗衣膏、液体洗涤剂、织物柔软剂及整理剂中。
3、高荧光强度。
用量只有DAS类增白剂的1/10-1/6。
4、在纯棉、涤棉、锦纶及毛织物上都具有明亮的中性白色光。
5、反复洗涤后不会使织物泛黄或变绿,反而越洗越亮。
而DAS类增白剂则会使织物泛绿、变暗且白度下降。
6、由于低温下具有较大的溶解度,故很合适于液体洗涤剂。
它在超浓缩液体洗涤剂及重垢洗涤剂中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及增白效果。
7、由于分子中不含氮,故极耐氯漂、氧漂剂及强酸强碱,且具有优异的汗渍牢度。
这使得CF-351在含漂白剂的洗涤剂中发挥出很高的效能。
8、优异的干、湿日晒牢度使之实际使用效果更佳。
而DAS类增白剂则在被洗织物晒干过程中,大部分被日光分解。
9、能够显著增加洗衣粉及肥皂和香皂的白度,改善其外观。
10、极低的毒性保障了操作及使用时对人体的高度安全。
服务企业国内外主要客户宝洁、联合利华、汉高、花王、纳爱斯集团、立白集团、南风集团、上海白猫、全力集团、广州浪奇等。
出口国家及地区东南亚、中东、欧洲、非洲、南美洲、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等。
结构C.I.索引号:荧光增白剂351CAS登陆号:27344-41-8国外同类产品商品名:Tinopal CBS-X (BASF)性质:CF-351是双二苯乙烯-联苯型光学荧光增白剂,适用于各种合成洗涤剂、肥皂、香皂制造任何一个过程中的光学增白。
化学名称:4,4'-双(2-磺酸基苯乙烯基)-1,1’-联苯分子量:562.6特点:CF-351的特点是增白强度高,耐氯漂、氧漂性能优良,具有优异的耐洗牢度和干、湿日晒牢度,匀染性能良好,易于生物降解。
低温下具有较大的溶解度,适合于合成洗衣粉,液体洗涤剂,香(肥)皂等洗涤品种,也可直接用于是棉、麻、丝、羊毛、锦纶和纸张常温下的光学增白。
荧光增白剂纺织品国标

中国的荧光增白剂纺织品国标主要规定的是纺织品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测定方法和限量要求。
这个标准适用于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棉、麻、毛、丝、化纤、混纺及其他纤维纺织品。
具体来说,对于棉、麻、毛和丝绸类纺织品,按干重计算,荧光增白剂含量不得超过150mg/kg;对于合成纤维类纺织品,按干重计算,荧光增白剂含量不得超过100mg/kg。
此外,新版的国标GB/T 10661-2021《荧光增白剂VBL (C.I.荧光增白剂85)》也有一些主要变化,比如标准名称的修改,增加了CASRN号,合并了用于纺织品和用于造纸两个规格,修改了检验项目中的“相对强度”和“白度”为“增白强度”,增加了重金属元素的量指标和试验方法,以及增加了增自强度的试验方法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查阅最新版的国标或联系专业人士。
荧光剂的增白原理

荧光剂的增白原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常用的增白剂,主要用于制造洗涤剂、纺织品、塑料、涂料、油墨、粘合剂等产业,它可以使这些物品表面呈现出更加明亮、清洁的效果。
那么,荧光增白剂
的增白原理是什么呢?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含有芳香族或非芳香族羰基化合物的有机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会
发生荧光现象。
这种荧光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分子光物理过程,原理是分子吸收紫外光,激
发其电子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之后返回基态释放出热能和荧光光子。
荧光光子的波长
比吸收光子的波长长,因此造成普通灯光下看上去更加白亮。
荧光增白剂在实际应用中,会将还原性物质还原为氧化物,从而增强物体的白度。
这
一过程可以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化学反应:荧光增白剂 + 还原性物质→ 还原后的化合物 + 氧化后的荧光增白剂
还原性物质可以是蓝色色素、黄色色素等,它们通常会降低衣物、塑料等物品的白度。
荧光增白剂在和这些还原性物质反应过程中,可以将它们还原为氧化物,从而使物品表面
呈现更加明亮的白色。
此外,荧光增白剂还可以借助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荧光增白剂分散在洗涤剂、油墨、涂料等物品表面,从而提高增白效果。
总的来说,荧光增白剂的主要增白原理是利用荧光现象和氧化还原反应来增强物品表
面的白度。
这种化学反应可以有效地加强洗涤剂、塑料等化工产品的增白效果,为我们的
日常生活带来更加清洁、明亮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常用纤维专用荧光增白剂简介
常用的聚酞胺纤维是尼龙(己二酸和己二胺的高聚物),有一定的亲
水性。
既可用疏水性的非离子型荧光增白剂的分散液,又可用水溶性的阴离子型荧光增白剂,尼龙增白常与氧化剂漂白或保险粉还原漂白一起进行。
因此,必须耐氧化剂和还原剂。
又因漂白后采用汽蒸和酸处理,又必须耐热和耐酸。
水溶性的可采用三嗓基氨基二苯二乙烯二磺酸类的C.I.荧光增白剂
40(Uvitex CF)增白,对尼龙有较高的亲和力,各项牢度优良,耐酸、耐碱、耐还原剂,但不耐氯漂,锦/棉织物在一般情况下按棉增白方法就
可以得到很高白度,但有时使用一种增白剂对以使2种纤维达到相同的白度。
此时可采用上述荧光增白剂与同一化学结构的棉用荧光增白剂同时使用,就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采用三氮哩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例如C.I.荧光增白剂
40(BlankophorG)或C.I.荧光增白剂191(Blank叩hor CC),除具有上述性能外,还对氯漂具有稳定性。
疏水性的荧光增白剂包括香豆素类的C.I.荧光增白剂52(Tinopal
SWN)和Tinopal EF(表4),l,3-二苯基毗哩琳类的Blanlophor CA,国产荧光增白剂AD和DCB。
羊毛用荧光增白剂简介
羊毛本身稍带黄色,在增白前必须先经漂白.对于染色毛制品,为了使
色泽鲜艳也需用荧光增白剂进行增艳处理。
增白一般在酸性浴中进行,香豆素衍生物如Tinopal SWN(C.I.荧光增白剂52),或毗哩琳衍生物如TinopalwG(C .1.荧光增白剂54),可在酸性条件下与双氧水一起应用,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