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增白剂

合集下载

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定义中文名称:荧光增白剂英文名称: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定义:能吸收近紫外线(波长300~400nm)、再放射出蓝紫色荧光(420~480nm)的无色有机化合物。

多数是具有较大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

应用学科: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高分子材料(二级学科);高分子材料相关助剂(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brightener)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

简介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色彩调理剂,具有亮白增艳的作用,广泛用于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多个领域中。

荧光增白剂约有15种基本结构类型,近400种结构。

我国允许在衣物洗涤剂中添加的荧光增白剂有两种类型: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如CBS等)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如33#等)。

荧光增白剂可以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波长范围约为360—380 nm),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光或紫色的可见光,因而可以补偿基质中不想要的微黄色,同时反射出比原来入射的波长在400——600 nm范围的更多的可见光,从而使制品显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荧光增白剂CBS,目前广泛适用于洗衣液中的一种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的国家标准按照国家标准《GB 15193.3-2003急性毒性试验》规范性附录D“急性毒性剂量分级表”判定,二苯乙烯基联苯类荧光增白剂(CBS)为无毒,与日常食用的食盐的急性毒性属于同等级别。

编辑本段荧光增白剂的发现人类首次从理论上阐述荧光现象是在1852年,当时Stokes提出了被后人称为Stokes定律的理论。

1921年Lagorio观察到荧光染料发出的可见荧光能量高于它所吸收的可见光能量,为此,他推论:荧光染料具有将不可见的紫外光转换为可见荧光的能力。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纸张、塑料及洗涤剂等工业领域的化学物质,它可以使物体表面看起来更白、更亮。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主要是利用荧光效应。

荧光增白剂分子中含有苯并三唑和双咪唑等芳香环结构,这些结构中的π-电子能吸收紫外光,并在经历激发后迅速释放出
蓝光。

这种蓝光可以被人眼所感知,并与原来的物体表面发出的黄光相混合,从而使物体整体呈现出一种更白、更亮的外观。

具体而言,荧光增白剂吸收紫外光后激发到高能级电子态,随即通过非辐射跃迁、内部转换等过程回到低能级电子态,释放出蓝光。

而物体表面的黄光在相同波长范围内也被荧光增白剂吸收,然后重新辐射出更白、更亮的蓝白光。

这样,人眼就会感知到物体表面更白的效果。

荧光增白剂在增白过程中并不改变物体本身的颜色,而是利用光的特性来改善物体的视觉效果。

荧光增白剂有很好的增白效果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造纸、塑料、洗涤剂等不同领域。

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中文名称:荧光增白剂英文名称: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定义:能吸收近紫外线(波长300~400nm)、再放射出蓝紫色荧光(420~480nm)的无色有机化合物。

多数是具有较大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

百科名片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brightener)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

简介概述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色彩调理剂,具有亮白增艳的作用,广泛用于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多个领域中。

荧光增白剂约有15种基本结构类型,近400种结构。

我国允许在衣物洗涤剂中添加的荧光增白剂有两种类型: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如CBS等)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如33#等)。

作用原理荧光增白剂可以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波长范围约为360—380 nm),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光或紫色的可见光,因而可以补偿基质中不想要的微黄色,同时反射出比原来入射的波长在400——600 nm范围的更多的可见光,从而使制品显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荧光增白剂CBS,目前广泛适用于洗衣液中的一种荧光增白剂。

全称:二苯乙烯联苯二磺酸钠荧光增白剂CBS分子式:分子式原理亮白效果荧光增白剂的作用原理是吸收光线中不可见的紫外光,并发出可见的蓝光,与织物发出的黄光进行叠加后,互补形成白光,使织物发出的白光增加,肉眼可感觉到白色织物明显变得亮白,这就是亮白效果。

分类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1、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2、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3、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4、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5、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

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

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剂等行业,用于增加产品的白度和亮度。

然而,荧光增白剂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一、荧光增白剂的基本原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能够吸收紫外光并发射蓝色荧光的化合物,通过这种荧光效应来增加产品的白度和亮度。

其主要作用是在可见光下,荧光增白剂吸收紫外光,然后再以蓝色光的形式发射出来,使产品看起来更加白皙和明亮。

二、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

1. 紫外光检测法,利用荧光增白剂在紫外光下发出蓝色荧光的特性,通过紫外灯的照射来观察样品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其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并对其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3. 红外光谱法,利用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扫描,通过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峰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荧光增白剂。

三、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标准。

1. 含量标准,对不同行业中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制定相应的含量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检测方法标准,针对不同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建立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安全标准,制定荧光增白剂的使用安全标准,包括对其使用量、使用范围等方面的规定,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四、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的意义。

1. 保障产品质量,建立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可以有效监控产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保障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 保护消费者权益,严格执行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可以有效减少产品中荧光增白剂残留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建立统一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标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五、结论。

荧光增白剂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学添加剂,其检测标准的建立对于产品质量、消费者健康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相关的检测标准,以确保荧光增白剂的安全使用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024年荧光增白剂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荧光增白剂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荧光增白剂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简称FWA)是一种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发射出蓝色荧光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剂、塑料等行业中。

本文将对荧光增白剂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及趋势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荧光增白剂市场在过去几年稳步增长,预计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主要驱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增加的纺织品、造纸品和塑料品需求,以及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对光亮、白净效果的追求。

3. 市场应用领域分析3.1 纺织行业荧光增白剂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包括棉织物、羊毛织物、丝绸等。

荧光增白剂能够使纺织品在紫外线照射下呈现出更白、更明亮的效果,提升纺织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随着纺织品市场的增长,对荧光增白剂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3.2 造纸行业荧光增白剂在造纸行业中被用作纸张美白处理剂。

使用荧光增白剂后,纸张的白度和亮度得到明显提升,使得纸张看起来更加吸引人。

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印刷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对荧光增白剂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3.3 洗涤剂行业洗涤剂是荧光增白剂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荧光增白剂能够在洗涤过程中吸收紫外线,并发射出蓝色荧光,增加衣物的白度和亮度。

随着消费者对洗衣效果的要求提高,洗涤剂中荧光增白剂的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加。

3.4 塑料行业荧光增白剂在塑料制品中被用于改善塑料颜色的亮度和透明度。

通过添加适量的荧光增白剂,塑料制品可以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更亮的颜色效果,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随着塑料制品市场的发展,对荧光增白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4.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荧光增白剂市场存在着多个主要供应商,包括Clariant AG、Huntsman Corporation、BASF SE等。

这些公司通过研发创新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和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来竞争。

同时,市场入口壁垒也相对较高,新进入者面临技术门槛和品牌认知度等挑战。

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液体分子量

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液体分子量

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液体分子量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神奇的玩意儿,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液体。

你们知道这玩意儿是啥吗?别急,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咱们得知道什么是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可以让物体变得更白、更亮的化学物质。

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能吸收紫外线,然后发出蓝光,这样看起来就白了。

这个道理就像你晒黑了,抹点防晒霜就不黑了一样。

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液体就是这种化学物质的一种液体形式。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让东西变得更白,比如洗衣粉、牙膏、纸张等等。

它也可以用来给衣服增白,让你在阳光下更加耀眼。

不过,这个东西可不能乱用哦,因为它对环境和人体都有一定的影响。

说到环保,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液体其实并不环保。

因为它会产生一种叫做Phosphate esters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会污染水源。

所以,如果你住在河边或者海边,可得小心了。

而且,这种化学物质还会对植物和动物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少使用。

除了环保问题,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液体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有些人可能会对这种化学物质过敏,导致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对某种增白剂过敏,就得赶紧停用,去看医生。

总的来说,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液体虽然能让东西变白、变亮,但是它对环境和人体都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尽量减少使用,保护我们的家园和身体。

好了,今天关于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液体的小故事就讲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到一些知识,也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保护地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下次再见啦!。

荧光增白剂含量标准

荧光增白剂含量标准

荧光增白剂含量标准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常用于纺织、造纸、塑料等行业的增白。

然而,由于其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因此需要对其含量进行严格控制。

以下是对荧光增白剂含量标准的讨论。

一、荧光增白剂的用途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具有高亮度、高色度、耐氯漂等特点的化学物质,常用于纺织、造纸、塑料等行业的增白。

在纺织行业,荧光增白剂可以增加纺织品的白度和亮度,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在造纸行业,荧光增白剂可以改善纸张的外观和印刷性能。

在塑料行业,荧光增白剂可以增加塑料制品的白度和亮度,提高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性能。

二、荧光增白剂的危害然而,荧光增白剂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研究表明,荧光增白剂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刺激和过敏反应。

此外,某些荧光增白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释放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对荧光增白剂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

三、荧光增白剂含量标准针对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和标准。

在中国,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等法规和标准,对荧光增白剂的使用和含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具体来说,对于纺织品、纸张和塑料制品等产品中使用的荧光增白剂,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其中,对于纺织品中的荧光增白剂含量,规定不得超过50mg/kg;对于纸张中的荧光增白剂含量,规定不得超过10mg/kg;对于塑料制品中的荧光增白剂含量,规定不得超过100mg/kg。

此外,对于食品和化妆品等产品中使用的荧光增白剂,也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四、加强监管为了确保荧光增白剂含量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需要加强对其生产和使用过程的监管。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相关企业和产品的监督检查,对于违规使用或超标使用荧光增白剂的企业或产品,应该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或责令其整改。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提高对荧光增白剂的认识和警惕性,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或品牌。

第三章荧光增白剂

第三章荧光增白剂

N
Cl
N
SO2NH2
它在我国的商品名称为荧光增白剂 DCB,被大量用于腈纶纤维 的增白。
26
香豆素类
香豆素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烈的荧光,在它的4位,7位 上引入各种取代基团就可使其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荧光增 白剂。但早期研制的各项牢度性能都不好,代替它们的是 在4,7位上引入一些较复杂的取代基团,特别是引入杂 环类型的基团,生成的品种具有白度更高、耐日晒牢度更 高的特点。典型的品种有Uvitex WGS(C.I.荧光增白剂 52):
27
萘二甲酰亚胺类
1,8-萘二甲酰亚胺以及它们的N衍生物就具有较强烈的绿光黄色荧光, 一直被用作荧光染料,例如:C.I.溶 O 剂黄44,将氨基酰化,则这类化合 物的最大荧光波长向蓝移动,适合作 为荧光增白剂使用。目前使用的萘二 甲酰亚胺类荧光增白剂主要是4,5 位上有一个或两个烷氧基取代的衍生 物,典型的品种有:Mikawhite AT(C.I.荧光增白剂162),它在我国 也未见有生产。
1,3-二苯基-吡唑啉类荧光增白剂的结构通式如下:
25
1,3-二苯基-吡唑啉类
(六)1,3-二苯基-吡唑啉类
11,3,3--二二苯苯基基--吡吡唑唑啉啉类类化荧合光物增具白有剂强典烈型的的蓝色品荧种光是,其结构通式 B如la下n:kophor DCB(C.I.荧光增白剂121):
N
R
N
R
典型的品种有:Blankophor DCB,
5
1、跃迁类型( π-π*荧光比较强,即有双键 的物质荧光强) 2、共轭效应(共轭体系是π电子更容易被激 发,荧光强) 3、刚性平面结构(有这种结构的分子可以减 小分子的振动,碰撞失活可能性小,荧光强 ) 4、取代基效应(给电子基团,荧光增强;吸 电子基团,荧光减弱甚至猝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闻中心——在面粉中添加荧光增白剂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发布时间:2004-9-10 访问人数:2016在面粉中添加荧光增白剂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荧光粉荧光粉是一种在紫外光照射下能激发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它能提高物质的白度和光泽,其作用机理是,在物质中添加了荧光粉后,其荧光粉不仅可以反射可见光,还能吸收可见光以外的紫外光,并转变和反射出具有紫蓝色或青色的可见光,抵消了物质中的黄色,使物质显得洁白。

荧光增白剂的种类很多,大都是淡黄色,微黄白色粉末,也有个别的是白色粉末,如DSD酸钠盐与异氰酸苯酯的缩俣产物就是白色粉末,荧光增白剂是广泛用于纺织、造纸、塑料、涂料、肥皂等工业的增白剂,在面粉中若违法添加荧光增白剂,也可以使面粉增亮补色,起到增加白色和光亮的效果。

但是荧光增白剂是具有致癌的毒性物品,一旦进入人体很不容易被分解,而且能使细胞产生变异,成为致癌因素,在造纸行业中,对食品包装纸和餐巾纸等都已禁止使用,若用于面粉的增白,可以说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常见可以使面粉漂白的有毒物质稀释过氧化苯甲酰是目前各国常用的面粉漂白剂,主要是可以加快面粉的后熟,其LD50为7710mg/kg,属于安全食品添加剂。

但是有一些化学物质也是可以起到比稀释过氧化苯甲酰漂白效果更好的作用,但由于其毒性很大,是严禁在面粉中使用的,最近,发现有一些不法份子,竟用工业漂白剂和吊白块等有毒物质制成面粉添加剂,而一些面粉厂也不加考虑就在其面粉中使用,这种行为应该说是很严重的违法行为。

常见的可以使面粉漂白的有毒物质有以下几类:吊白块吊白块又称雕白粉,化学名称为次硫酸氢钠甲醛或甲醛合次硫酸氢钠。

高温下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有漂白作用。

遇酸即分解产生甲醛、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吊白块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始分解出有害物质。

主要应用于印染工业作拔染剂、拔色剂,也用于一些有机物(如:合成橡胶)的脱色和漂白。

吊白块的毒性:大鼠经口LD50(半数致死量)>2克/公斤体重。

吊白块的毒性与其分解时产生的甲醛有关。

口服甲醛溶液10-20毫升,可致人死亡。

人食用掺有"吊白块"的食品后,可引起过敏,肠道刺激,食物中毒,肾脏,肝脏受损等疾病,严重的可导致癌症和畸形病变。

一次性使用剂量达到10克就会有生命危险。

荧光增白剂荧光剂又叫做荧光增白剂或荧光漂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塑料,涂料,洗涤剂,印刷油墨,蜡,包装材料等。

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萤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

荧光增白剂作为一种化学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很不容易被分解,而且能使细胞产生变异,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荧光粉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有毒性,故在食品方面都严禁使用。

漂白精,漂白粉漂白精、漂白粉是强氧化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亚氯酸钠。

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有机、无机过氧化物,作为增白剂,用于纸浆、木制品、棉麻纤维的漂白处理。

漂白精、漂白粉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侵蚀作用,其分解产物氯是腐蚀性很强的有毒气体,能刺激呼吸道和皮肤,能引起咳嗽和影响视力。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在面粉中添加吊白块、漂白精、漂白粉、荧光粉等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体伤害很荧光增白剂可以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波长范围约为360—380 nm),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光或紫色的可见光,因而可以补偿基质中不想要的微黄色,同时反射出比原来入射的波长在400——600 nm范围的更多的可见光,从而使制品显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荧光剂的机会很多。

只要不超过一定标准,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少好处。

如果过量的与它接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科学实验表明,荧光剂被人体吸收后,不象一般的化学成分容易被分解。

万一身上有伤口,使其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相结合,便会阻碍伤口的愈合,并且除去它非常不易,只有通过肝脏的酵素分解,这无疑的加重了肝脏的负担,据医学临床实验证实,荧光物质可以使细胞产生变异性,变异荧光物质可以接收可见光比紫外线波长更短的电磁波或放射线,在将这些能量转为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这样,如果对荧光剂接触过量,可能有潜在的致癌因素。

虽然目前没有证明荧光剂吸收多少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荧光剂仍然被列为潜在致癌因素之一。

编辑本段增白剂(brightener)一类能提高纤维织物和纸张等白度的有机化合物。

又称光学增白剂、荧光增白剂。

织物等常常由于含有色杂质而呈黄色,过去都采用化学漂白的方法进行脱色,现在采用在制品中添加增白剂的办法。

其作用是把制品吸收的不可见的紫外线辐射转变成紫蓝色的荧光辐射,与原有的黄光辐射互为补色成为白光,提高产品在日光下的白度。

增白剂已经广泛应用在纺织、造纸、洗衣粉、肥皂、橡胶、塑料、颜料和油漆等方面。

增白剂在化学结构上都具有环状的共轭体系,例如:二苯乙烯衍生物、苯基吡唑啉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苯并?唑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和萘二甲酰亚胺衍生物等。

其中二苯乙烯衍生物产量最大,例如4,4′-双(4,6-二苯胺基三嗪基-2-胺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钠盐是一种用途较广泛的增白剂,商品名为增白剂TA。

这类增白剂已大量用于造纸、纺织品、洗衣粉和肥皂等工业中。

增白剂AD是苯基吡唑啉的衍生物,学名1-(对甲磺酰基苯基)-3-(对氯代苯基)吡唑啉,主要用于腈纶纤维纺丝、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的生产中。

4-甲基-7-二甲胺香豆素属于氧杂萘邻酮类化合物,可用于羊毛织物、尼龙织品、肥皂和洗涤剂等产品中。

国内最大类的荧光增白剂为VBL、CXT及造纸用液体增白剂。

一般增白剂分为两类,一类是水溶性的增白剂,另一类为水不溶性增白剂。

前类可用于纸张,涂料,洗衣粉,棉织物的增白剂。

另类可用于化纤,塑料等增白。

编辑本段增白剂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①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②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③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④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⑤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编辑本段荧光增白剂的应用荧光增白剂用于合成洗衣粉其外观白度,累积洗涤白度,耐氯漂、色调、分散性均超过同类型的增白剂,是洗衣粉用的理想增白剂。

也适用各种各类纤维素纤维的增白和增艳。

纸张的白度对于文化用纸、印刷用纸和一些工业用纸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

为了使纸张具有商品要求的白度,除了在造纸生产工艺过程中采用化学漂白(如氯气漂白)措施外.还必需再继续采用物理增白的方法,即提高纸张的视觉白度.这就必需在造纸生产过程中添加适量的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以下简称F WA)是一种无色的荧光染料,是染料工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经FWA处理过的纸张在含紫外线光源(如日光)的照射下,不但能反射可见光,同时还能吸收日光中不可见的紫外光(最大吸收波长在350rim左右),反射出明亮、艳丽、可见的蓝紫色荧光(波长在450nm左右),这就增加了纸张对光线的反射率,反射出来的可见光量增加,同时这种蓝紫色荧光正好同纸张原来反射出的微黄色互为光学补色,人们用肉眼看上去纸张更“白”、更“艳”、更“亮”了,大大提高了纸张的商品价值。

因此FWA是生产高品质、高白度纸张必不可少的“工业味精”,是造纸化学品大家族中的一员。

大,这不仅是不道德行为,更是违法行为,无论对生产者、经销者和使用者,国家都有严格的处罚法规。

含“白”面粉沈阳仍有售2011-05-05 07:01 时代商报5月1日,“禁白令”正式执行,根据国家卫生部等部门联合下文规定,将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俗称面粉增白剂)。

虽然“禁令”已开始执行,但已从厂家流出的市场上所谓的“存货”还在销售,部分超市和粮店也没有下架,作为销售终端的老百姓,仍有可能稀里糊涂成为“消化者”。

超市还有增白面粉昨日,记者走访了沈城的各大超市,在三经街上一家超市内看到,面粉区堆满了各种品牌的精致面粉、饺子面粉等。

河北生产的20kg装雪来福兴达面粉正在促销,售价是31元,在其配料表里标明小麦、稀释过氧化苯甲酰(国标)等。

在沈河区的一家超市的面粉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精制面粉、饺子面粉等,部分品牌面粉还在包装的显著位置特别标注了“不含增白剂”。

但是在促销区,10kg装的中粮筋爽精粉售价39元,配料表里也赫然出现了“过氧化苯甲酰”。

“超市的大部分面粉都是‘禁白’的。

”业内人士表示,但也有一部分面粉是库存,为了消化库存,只能将销售持续到保质期结束。

批发市场增白面粉还在批“这里卖的面粉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在沈阳粮食批发市场,一个批发面粉的业户指着一袋在配料表里标明“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介绍,现在库存的部分面粉的确含有增白剂,但是都已经在包装上标明了。

“这都是早先进的货,生产厂家不给退货,我们也不能扔了啊,只能继续卖。

”“有没有增白剂,面粉价格都一样。

”在另一家面粉批发店里,店主表示店里批发的20kg装面粉价格从48元到82元不等,厂家主要来自山东省和河北省。

“有含有增白剂的,也有不含的,看你想要啥样的。

”这名店主表示,一般含有增白剂的牌子都是卖给面馆、包子铺等。

“含有增白剂的面粉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价格也不比普通面粉贵,所以面馆、包子铺一般都愿意买这种。

但是自己家吃,都愿意选天然面粉,不含增白剂的。

”【市民担忧】很难找到产品说明书昨日下午,记者在走访沈阳多家超市、粮油店时发现,一些生产厂家在面粉的外包装上大做文章。

在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北一路上的粮食批发市场,市民刘先生把刚购买的两袋二十斤装的面粉装上车。

“买的是不含增白剂的面粉吗?”记者问。

“应该是不含的吧。

”刘先生对此也挺糊涂。

他说面粉的配料中是否有增白剂他没注意过。

这种面粉有没有合格证呢?他说从来也没注意过。

记者仔细观察了面粉的外包装发现,在面粉外包装右上角贴着一个不到3公分的不干胶,这块不干胶就是合格证。

可就在这个合格证上,明确标注着配料中含有过氧化苯甲酰。

对于如何购买不含增白剂的面粉,在位于市政府附近的一家超市内,前来购买面粉的张女士表示,她从电视、报纸上了解到了关于面粉禁用增白剂的消息,现在买面粉的时候也都很注意,尽量买不含增白剂的面粉,但现在卖的面粉中是否含增白剂她也不知道,只能看配料表和询问商家。

【专家答疑】增白剂能使人患神经衰弱辽宁省高级营养师梁家红表示,过量食用过氧化苯甲酰会对人体神经系统和胃肠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梁家红解释说,过氧化苯甲酰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导致面粉中的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天然成分丧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