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花钟》精美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花钟》精美PPT课件

zhuó shì
yǎ wěn zǔ
灼伤 适宜 淡雅 吻合 组成
我会写
dòu fēn fāng nèi xǐng shòu
斗芬芳内醒寿
sū qiáng shì kūn xiū jiàn zǔ
苏强示昆修建组
难写字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

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
回顾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分别是围 绕哪句话来写的?
第一自然段: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中是心不句同的。
第二自然段: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 间不同呢?
这篇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不同花 儿开放的时间及原因,为我们展示 了有趣的花的世界,意在激发我们 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识字方法
字理识字: 寿 会意字。表示人活的长久。
xǐng

易写错
这一笔是短横
巧记:满天繁星日偏西 醒来别忘加上一。
xiū 这一笔竖略短。

修理:指 对 于 损 坏 了 的 不 整洁的物体和事物 进行修复和理顺。
一起释
争奇斗艳:形容百 花竞放,十分艳丽。
(课后第二题)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 间不同呢?
我们可以知道这一自然段讲述的是 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
这一自然段给我们列举了( 9 ) 种花的不同开放时间。请你用两个四字 词语来形容这种很多花朵开放的场面。
_百__花__齐__放__
生机__勃__勃__
你们想过吗?为什么花儿开放的 时间都不同呢?我们一起来阅读第二 自然段寻找答案吧。
下面我们一起来 试着背一背这一自然 段吧。背诵的时候要 找到规律;这段话是 按照花儿开放的时间 顺序安排的,注意关 键词语。(课后第一 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优秀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优秀课件

新知讲解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 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寸=3.33厘米
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的 细致、精致
啊!
第四自然段
新知讲解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写得是哪里的场景? 为什么要写这个场景呢?有什么作用呢?
新知讲解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 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 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撞上 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 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 神啊!

人多、行业多
扬 中 画面内容
生动传神 传世杰作 艺术瑰宝

街市热闹非凡
的 画
历史价值:古都风貌
百姓生活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中人物、场 景等细节的介绍,诠释了其能够名扬中外的 原因,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感情。
我国其他传世名画
顾恺之《洛神赋图》 阎立本《步辇图》
《唐宫仕女图》
韩滉《五牛图》
名称 作者 内容 画的历史 存放地点 价值
新知讲解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著名的画——《清明上 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早已名扬中外,现在完整的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名称 作者 内容 画的历史 存放地点 价值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八九百年的历史 北京故宫博物院 名扬中外
新知讲解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 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 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 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 清楚楚。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小虾》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小虾》优秀PPT课件

课后小练
句子创作沙龙。 1.小虾十分有趣。(改为感叹句)
__小__虾__可___真__有__趣__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为陈述句)
__这__缸__正___好__用__来__养___小__鱼__小__虾__。___________
3.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量圆镜。(修改病句)
字词学习
词语解释
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尚未 占用的时间、空旷间隙、相 似的情况或状态再现的时间 间隔。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 写小虾的?
样子
脾气
照料
繁殖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首先写家中葡萄架下有一口水缸,他捉 到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然后写小虾很有趣, 但脾气不好。最后写作者细心照顾小虾,写小 虾的繁殖。
通过写小虾的繁殖,表明小虾在“我”的 照顾下健康成长的状态。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作者笔下的小虾如此有趣、可爱,小作者是如 何把小虾写得这样有趣呢?
观察小虾的动作来写特点;
观察小虾的神态来写特点;
通过好词好句来描写。
课堂小结
主旨概括
课堂小结
这篇略读课文通过描写虾的外貌、 动作,写出了虾的有趣,表达了作者 对虾的喜爱之情。
__阳__光__洒__落___在__水__面__上__,___像__许__多__圆__镜___。_________
下课啦
第三单元·第15课
小虾
初步感知
虾是一种节肢动物,身体长, 有壳,腹部有很多环节,生活在水 里。种类很多。包括青虾、河虾、 草虾、小龙虾、对虾、明虾、基围 虾、琵琶虾、龙虾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03
语文园地
识字加油站
总结词
提供丰富的字形字音学习资源
详细描述
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字形和字音,提 高识字能力。
我的发现
总结词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语言规律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式,引导 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培养语言感知能 力。
日积月累
总结词
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特点
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 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 、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
教师需要认真备课,注重课堂互 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 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指导。
03
04
教学目标明确
确保每节课都有清晰的教学目 标,以便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
内容生动有趣
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使教 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环节设计
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参与 ,提高课堂互动性。
注重德育渗透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 渗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注意事项
课件质量
期末测试
检验学习成果
期末测试是对学生整个学期学习成果的检验,通过测试可以了解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测试内容涵盖整个教材 ,难度适中,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期末测试,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 习提供方向和动力。
06
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
教学建议
01
02
VS
详细描述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童 话故事,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培养创新 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优秀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优秀课件

拓展发散
赏名画 品虾趣
课堂练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水缸(ɡān√ɡ ɡān) 空隙(xī x√ì) 钳子(qán qiá√n) 腹部(f√ù fǔ) 掀开(xiā√n xīn) 比较(jiǎo jià√o)
二、按要求写句子。
1.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为陈 述句) 这__缸__正__好__用__来__养__小__鱼__小__虾__。______________
观察细致入微
喜爱小虾
小虾的生活习性 观察小虾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概况整段内容 ◇不生气时: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 有的紧贴住缸壁。 三种不同的活动场景
悠闲自在
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 你喜欢的小动物。
这群小鸡,有的低头捉 虫,有的逗引蝴蝶,有的干 脆在树荫下闭目养神。
头戴一顶将军帽, 手持双龙偃月刀。 一把胡须如乱发, 盆汤浴罢换红袍。
(猜一动物的名字)

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并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我会读
识字解词
gāng

xiān

隙掀


qián

副钳

jiào


较腹
(1)根据拼音读一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受惊扰时: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
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 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 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 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生动写出小虾受惊扰后的样子
◇受惊扰后遇到同伴时: 脾气暴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优质课件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优质课件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一课。

该课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讲述了燕子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燕子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能熟练运用。

2. 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理解燕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燕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燕子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燕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尝试理解。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生词,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象征意义。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仿燕子飞翔的动作,增强课堂趣味性。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燕子》2. 内容:(1)燕子的外形特征(2)燕子的生活习性(3)燕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结合课文内容,描述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思考燕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答案:(1)略(2)略(3)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寓意着美好、吉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燕子,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优秀PPT课件

学习提示2
默读课文: 1.标出小节序号,想想每个小节讲的 是什么? 2.诗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从 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填一填 全诗共( 10 )小节。
整体感知
诗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 它会逐渐磨灭;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 它就一无所为。
学习提示3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细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 生活? 2.“河流”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3.“河流”所提到的“自然法则”指什么?
池塘
河流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个池塘和一条河流是邻居,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走进这个寓言故事。
作者简介,知识拓展
克雷洛夫(1769—1844),俄国著名 的寓言作家,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他 通过寓言这一体裁将俄罗斯民间生动朴实 的语言引入俄国文学,为俄国文学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做 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代表作有《大炮和 风帆》《剃刀》《鹰与鸡》《快乐歌声》 《受宠的象》等。
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在自 己的采集本上。
结构梳理
池 子
追求安逸
完全干枯

自然规律
河 流 奔流不息 长流不断
课后小练
1.联系寓言内容理解词语。
不可胜数:_____数__量___多__,__数___不__过__来__________________ 应验:_后__来___发__生__的__事___实__与__预___先__所__言__,___所__估__计___的__相__符___
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池子对于河流的生活的评价是什么? (3)池子是怎样评价自己的生活? ③“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ppt课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ppt课件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 赶集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 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光彩夺目 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 赶集 拟人的修辞手法 的春天。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 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光彩夺目 拟人的修辞手法
聚拢 近 合拢 聚拢 反 分开
郑振铎,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
1921 年,同茅盾、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 “文学
研究会”。毕生从事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和考古研
究。
俊俏 近 美丽
俊俏 反 丑陋
一身乌黑光亮 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比较一下,说说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 凑成了小燕子。 比较死板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 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 写出了燕子的美丽 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写出了燕子飞行快、灵活的特点, 也写出了燕子自由自在的愉快心情。
返回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 斜着 ) 身子在天空中(掠过 ),( 唧唧 )地 (叫 )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 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 横掠 )过湖面,尾尖(偶尔 ) 有的( ( 沾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 一圈地(荡漾 )开去。 返回
返回
外形美
乌黑光亮 • 一身( )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 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的尾巴,凑成了( ) 的小燕子。
课文是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 之美的?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微风吹拂着展开嫩叶的柳丝。 比一比,哪句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燕子》的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文辞优美,教学时多数老 师在优美词句的体会上下工夫,却往往 忽略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每一段都是 围绕着 “ 燕子活泼可爱,燕子为春天 增添了光彩 ” 来写的。
6
2《古诗两首》 ⑴《咏柳》 ①课前让学生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 ②结合插图,展开想象。 ③抓住后两句,学习古诗。 ⑵《春日》 ①讲解“寻芳”“万紫千红”。 ②结合《咏柳》说说这首诗写的是春
……
让获第每的快个2次乐孩读,子书也体感验会受到推到阅荐与读书他的目人成:分功享感的,快让乐孩。子既感受到收 《天天好爸爸:365个睡前故事》, 《小故事,大智慧》丛书。
30
4、我的发现 +《想别人没想到的》 + 同步阅读 + 读读记记
31
三 回顾小结,表扬先进
可选内容
1、基础大会战:字词大比拼、句子加工站、比喻大看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拓宽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2、培养学生识别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储存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45
理解单元插图 用好单元插图
1、读懂单元插图 2、用习专题 ② 借助单元插图,完成课后练习 ③ 借助单元插图,为口语交际、习作做准备 ④ 借助单元插图,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1、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伙伴”的提示,抓 住 课后思考题,联系上下文自主思考。
2、教学中,及时迁移运用,掌握方法。 3、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35
36
37
2、教学中,及时迁移运用,掌握方 法
38
二、换位思考,挖掘空白,深化感悟
“如果你是儿童队员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处理呢?为 什么?” “同学们,你们碰到过类似博莱克这样的事吗?” “同学们,你们想想,腿有残疾的博莱克是不是更 需要大家的鼓励和信任呢?那么此时的你会怎样处 理这件事呢?”
要性,并能为小村庄提些建议。 ⑷ 中期检查“综合性学习”情况。
19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整体和重点
这个小村庄前后有什么变化? 重点之一:是什么使小村庄发生这样的变化? 重点之二:为什么特别强调“斧头”?
20
8*《路旁的橡树》
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给方法。 ⑵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⑶结合导语进行讨论交流。
⑷“宽带网”可以结合习作进行。
10
友情提醒: 可以依据地区气候的实际情
况,把这组课文的学习往后移一 个单元。
11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 :爱护周围环境
精读:《翠鸟》 、《燕子专列》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略读:《路旁的橡树》 语文园地二
12
教学目标
1、认识31个生字,会写40个字。 能正确读写部分词语,摘抄句子。
56
《一面五星红旗》
• 以五星红旗为线索组织教学
(1)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后,划出文中描写 五星红旗的句子,看看课文有几处写到 “五星红旗”?
(2)引导学生概括第一处标题:手举五星红 旗
(3)再读句子,照样子列出其他标题 脖系五星红旗 拒换五星红旗 花拥五星红旗
57
《一面五星红旗》
(4)在这四处描写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 一部分? 以此带动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课 文对人物动作的细微描写,揣摩人物 内心,体味人物的爱国情愫。
28
3、《画杨桃》+ 口语交际+习作+读书会2
一、亲身体验 —— 吃杨桃 二、阅读感悟 ——《画杨桃》 三、认知升华 —— 谈杨桃
在亲身实践中学语文 在语文实践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
29
某个孩子道理说得非常深刻,就给评个“入木三分 奖”; 某个孩子读了很多寓言故事,发一个“多多益善奖”; 某个孩子讲故事大家都很喜欢听,发一个“绘声绘色 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会背诵第5课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13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保护动 物、爱护树木的重要性,增强环保 意识。
4、抓住关键词句并体会其表达 效果。
14
5 《翠鸟》 ⑴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⑵生字较多,“赤、衬衫”是难点,写
字教学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大小上。 ⑶结合《燕子》展开教学。 ①翠鸟的外型特点。 ②作者细致认真地观察。
3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家乡和 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的一些写作方法, 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4
1《燕子》 ⑴课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并
搜集有关图片或诗歌。 ⑵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
表达的情感。 ⑶要写的生字较多,重点是“燕、
稻、聚、漾、演”。 ⑷抄写结合,注重积累。
46
第七单元主题:国际理解和友好
精读课文
《太阳是大家的》 《一面五星红旗》 《卖木雕的少年》
略读课文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7
第七单元教学建议 • 挖掘每篇课文特有的思想内涵 • 寻找情感、思维的语言附着点 • 争取一定的语言和其他背景支撑
48
挖掘每篇课文特有的思想内涵 • “国际理解和友好”是本单元的单元主
15
③单元间的整合。 ⑷把握好“综合性学习”。 ⑸拓展,以“我最喜欢的鸟”为题目, 进行一次写作训练。
16
6《燕子专列》
⑴生字较多,“洲、殊、骤、涉、濒”是 难点。
⑵体会文章的倒叙写法。 ⑶从题目入手,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 情。 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并体会关键词语 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⑸写话训练。
美 丽。 ⑷用好资料袋,丰富学生知识。 9
语文园地一
⑴“口语交际”注重讲评,比比谁观察 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流 下深刻印象。
⑵“ 习作 ”要先突出要求,再结合“口 语交际”和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学写。
⑶“ 我的发现 ”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反的两个字合起来 所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50
《一面五星红旗》
• 爱国者在每个国家都能得到尊敬,
爱国者是最值得尊重的。
51
《卖木雕的少年》
• 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
是相互的。
52
寻找情感、思维的语言附着点
• 语言是语文学科的本体,没有准确的
语言作为载体,思维的启动、情感的 抒发往往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就一节课而言,抓住了情感思维的语 言附着点,也就抓住了人文性和工具 性的结合点,就能较好地实现在语言 学习中恰当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21
语文园地二
⑴“口语交际”以“综合性学习”为 基
础,确定问题,展开讨论。 ⑵“习作”有三个重点。 ⑶“日积月累”包括“读读认认”和
“读 读背背”两部分内容。 ⑷“展示台”是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
22
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 :小故事 大道理
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成语故事:《惊弓之鸟》《买椟还珠》 真实故事:《画杨桃》 传说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
17
《燕子专列》的简约与丰赡
1 燕子是候鸟,为什么要用专列送? 2 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词语学习) 3 体会政府发出的呼吁(想象说话) 4 感受居民奉献的爱心(看图想象) 5 燕子唧唧喳喳,仿佛在说些什么?
(初步认识插叙)
18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⑴课前组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
森林的有关知识。 ⑵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 ⑶结合插图从比较中体会环保的重
58
抓老板前后的态度变化组织教学
1、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后,提问: 文中的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态度前后截 然不同,找出描写面包店老板前后态 度的句子,读读,体会他的态度。
台、成语擂台赛等等.
2、说说留在记忆里的谚语、寓言或发人深思的故事.
3、看看自己定的计划完成了多少?
4、本单元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5、学习小组排演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看哪个小组能获
得“明星小组”的称号。
6、表扬先进,发奖
7、小练笔:自由练笔,与本单元学习有关即可。
参考题目:《一堂有趣的语文课》、《我的收获》、
39
三、阅读牵引,联系生活,真情写作
40
第五单元
单元主题 :可贵的亲情、友情
精读: 《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 《七颗钻石》
略读: 《妈妈的帐单》 语文园地五
41
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例:父母的爱
1、活动准备阶段(课内指导) 2、活动实施阶段(课内外结合) 3、活动展示阶段(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4、活动内化阶段(与习作教学相结合)
读书会推荐书目: 《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25
2、《惊弓之鸟》+ 成语故事+故事会+小练笔
“愈合”的理解 师:“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大雁的伤口还
没有愈合?” 学生找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
飞边鸣。”“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就不难理解“愈合”
23
一 整体感知,提供学习内容,引导制定 学习计划。
1、做实验谈启发,激发学习兴趣。 2、你还能从哪些地方获得道理? 3、补充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 4、学习单元导语,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句子多
读几遍。 5、课堂练笔:你打算怎么学这个单元,将自己
的计划写下来
24
二 部分展开,紧抓基础,拓展阅读。
1、《寓言两则》+ 同步阅读 + 读书会1
天的什么景色。 ③古诗拓展。
7
3《荷花》 ⑴写的字较多,重点是摆好字的结构
及“佛”的笔顺和读音。 ⑵丰富“荷花”表象。 ⑶抓住重点字词,展开想象。 ⑷ 结合“小练笔”,写写自己心中的
花。
8
4*《珍珠泉》 ⑴课前了解有关“泉水”的知识,可
以 搜集图片、文字资料。 ⑵引导学生读懂连接语,明确阅读要 求。 ⑶学生自读自悟,了解“珍珠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