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体系

××公司

煤矿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体系

(试行)

二0一四年十月

前言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零星事故尤其以顶板为最,随着公司井工矿生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不断上升,与2012年相比,新增资源整合技改、在建、筹建的矿井五座,新增产能近1000万吨,但长期以来露天矿的规模及产能一直占据绝对优势,技术相对较成熟,井工矿技术管理相对较弱,尤其是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相对成熟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采矿设计、巷道布置和支护设计等技术管理及应付顶板事故的能力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但是,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与采掘生产施工管理关系密切,必须从采矿设计、技术管理、施工及日常性的质量监管等方面加强采掘工作生产技术管理,才能有效地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做好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为此,特制定《平朔集团有限公司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体系》,以指导和规范采掘技术管理工作,进而促进顶板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建立专项体系,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专项制度,提供责任保障,建立专项流程,提供工作保障,建立专项考核,提供管理保障,形成层级清晰、制度规范、流程顺畅、管理有序的××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体系,以提高采掘工作面的技术管理水平和确保安全生产。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一、编制目的 (1)

二、指导思想 (1)

三、编制原则 (1)

四、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公司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3)

第一节管理机构 (3)

一、领导小组 (3)

二、组织架构 (3)

第二节职责划分 (3)

第三章采掘技术管理 (5)

第一节总则 (5)

第二节采掘技术管理职责 (5)

第三节矿井采掘设计的有关规定 (7)

第四节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管理规定 (10)

第五节采区及工作面支护设计 (12)

一、采区(盘区)设计 (12)

二、采掘工作面支护设计 (14)

第五节监督检查 (16)

第四章采掘顶板管理 (16)

第一节总则 (16)

第二节职能界定 (17)

第三节一般规定 (17)

第四节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18)

第五节巷道修护的顶板管理 (19)

第六节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19)

第七节锚杆支护管理 (20)

第八节隐蔽工程管理办法 (23)

第九节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考核办法 (24)

第五章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顶板管理 (27)

第一节总则 (27)

第二节地质构造预测预报要求 (28)

第三节地质构造和顶板管理评级标准 (30)

第四节技术管理标准 (31)

第五节组织管理和汇报程序 (34)

第六节监督检查和日常管理 (36)

第六章矿压监测 (37)

第七章技术资料管理 (40)

第八章考核 (42)

第一节公司采掘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奖罚制度 (42)

第二节矿井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奖罚制度 (44)

第三节附则 (45)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加强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工作,落实采掘管理岗位责任制,提升技术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体系。

二、指导思想

以公司“11456”发展目标为导向,以“5448”工作要求为总体要求,坚持“四化五高”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公司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战略,建立以“健全的管理机构、完善的管理制度、严密的管理流程、严格的考核制度、专业化的采掘队伍”来强化采掘技术管理工作。

三、编制原则

按照“重技术、强管理、提标准”的理念和思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技术管理,加强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体系建设。

(1)重技术:建立健全以企业和煤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技术责任人的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体系;加大设计、技术攻关投入,加强采掘队伍建设与培训,提升采掘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安全作业水平;切实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2)强管理:建立并完善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健全管理制度;强化施工工程质量标准和监管;严格各级审批、考核,强化各项设计、措施在现场的兑现。

(3)提标准:全面推广应用《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技术标准》,对矿井优化整改、对标升级。矿井采掘及顶板管理技术手段、工作标准、管理流程均要做到源于国标又高于国标。

(4)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体系做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流程化,并具有可操作性。

四、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

(2)《矿井设计规范》(2006年)

(3)《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技术标准(试行)》(2011年)(4)《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生产技术管理规定(试行)》(中煤生[2009]269号)

(5)《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特别规定〉的通知》(中煤安[2011]810号)

(6)《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1083-2011)

第二章公司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第一节管理机构

一、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生产副总经理、安监局局长任副组长;地测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办公室、煤质地测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局、总调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二、组织架构

第二节职责划分

1、公司总经理是本企业采掘及顶板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建公司采掘及顶板工作管理机构,确保公司、矿井采掘及顶板管理体系健全。对采掘及顶板管理工作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给予保障。

2、生产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组织研究采掘生产过程中的采掘及顶板管理问题,负责对生产中排查出的重大施工质量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按照总经理指令和正规循环作业标准保质保量组织生产。

3、总工程师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企业矿井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矿井采矿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采掘及顶板管理技术标准和有关规章、制度、办法,并监督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4、安监局局长负责采掘及顶板管理工作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点监督检查公司各部门、生产矿井对采掘技术方案及措施的执行情况,组织安监局质量标准化检查。

5、生产技术部、总工办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采矿(采区)设计,采掘规划、方案和技术创新工作。

6、煤质地测部具体负责编制和审查各煤矿采掘地质说明书,并做好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7、安全监察局负责采掘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落实及安全监管工作,贯彻执行采掘质量标准化标准和技术要求,相关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落实,监督检查各单位执行情况。

8、总调度室要与各矿安全监控中心联合职守,一旦接到事故报告,立即通知公司领导,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9、采掘队组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措施和施工组织施工,当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矿报告;及时修改施工设计和技术措施。

10、矿井及区队要成立相应的采掘及顶板管理组织机构,从采区设计、采掘支护设计、工程设计、设计会审、制定规程措施及审查实施、日常工程质量监管及现场施工管理、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采

掘台账、工程验收总结等各环节都要有人负责,层层把关、层层落实责任,层层管理到位,形成既相互制衡又管理高效的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体制机制。

第三章采掘技术管理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加企业生产技术管理,落实安全法规标准,依靠科技防灾治灾,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夯实生产技术基础工作,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生产技术管理精细化,现场监督管理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超前防范煤矿灾害事故。根据国家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技术基础工作的指导意见》(煤安监司办〔2010〕5号),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矿井要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顶板管理体系,形成由总工程师负责顶板管理的决策机制,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推广应用新的支护技术,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全面提升矿井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水平。

第三条各矿井要以采区设计、施工设计、支护设计和顶板控制等为重点,制定采掘技术管理标准,形成满足本矿安全生产工作需求的采掘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并紧密结合以管理达标、专业达标和岗位达标为内容的采掘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推动采掘安全技术的落实。

第二节采掘技术管理职责

第四条总工程师职责

(1)协助总经理贯彻党和国家的技术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政府部门和公司的有关决定和规定,组织制定矿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

划,提出实现技术经济指标的技术措施。

(2)负责组织编制矿井地质探查计划和设计、地质报告及技术改造、开拓延深、矿区配套工程等重大技术方案和设计,解决矿井资源合理开发、采掘平衡、均衡生产、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环境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开发等技术问题。

(3)负责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和布置采掘技术管理工作,研究确定矿井开拓巷道布置,采掘部署,生产系统调整,技术措施制定,组织技术攻关,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广应用,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提取使用方案等技术问题。

(4)负责对直接管理的设计、生产技术和科研等技术管理机构,配齐技术管理和工作人员。

(5)组织制定和审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并检查督促实施,定期研究矿井抗灾能力,制定顶板事故的措施,预防重大事故发生。

(6)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健全业务部门的业务保安责任制,明确技术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第五条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负责分管专业技术管理工作。

第六条生产技术部(地质测量部)主任职责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组织编制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的接替,合理优化采区设计,及时解决生产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负责矿井地质。预测预报日常工作;负责技术例会的召开与技术工作安排;负责组织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并监督其贯彻与实施。

第七条生产技术部主任工程师职责

在生产技术主任领导下,负责设计、采煤、掘进支护专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参与编制矿井年度生产计划、生产接替安排;参与新技

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推广工作。

第八条安全监察部主任工程师职责

在安监局长领导下,参与审查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其实施。

第九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职责

全面负责本单位生产技术管理;负责作业规程及措施的编制,并协助单位负责人贯彻实施;抓好单位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全面提高本单位职工应知应会操作技能。

第十条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制。各业务部门和生产井区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对分管范围内的技术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并在总工程师领导下严格落实有关技术措施和规范。

第三节矿井采掘设计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为了加强矿井生产设计工作,杜绝无设计施工,做到设计工作的前瞻性、及时性和科学性,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稳产高产,制定本规定。

第十二条设计一般规定

(1)建设期的煤矿设计工作,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院编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含首采区和首采工作面);采区设计由矿井负责组织编制,报公司审查批准。采区移交生产前,由审批单位组织验收。

(2)采掘工作面设计由矿井编制,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生产技术部要成立设计组,设计组根据矿井发展总体规划和生产接替安排,提前书面联系地质测量部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经审批后的采区地质报告、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提前1个月送

交设计组;设计组根据地质测量部提供的有关地质资料,做好施工设计;总工程师组织各职能部门技术负责人对施工设计进行审批。

第十三条 设计责任主体

生产技术部是设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单位,负责矿井采区设计、工作面设计、专项工程设计、开拓、准备巷道开口施工设计。

第十四条 设计会审流程

第十五条 设计管理

采区设计报矿主要负责人审批。

回采工作面设计报矿总工程师审批。综采、水采工作面和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水害、火灾威胁严重的采掘工作面,以及采用非正规采煤方法的工作面的设计,报矿主要负责人或公司总工程师批准。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新工作面移交生产前的验收工作。

第十六条 施工设计图纸管理

(1) 设计人员应本着简易、安全、经济的原则进行施工图的设计。

(2) 施工图在设计前,设计人员应到现场考察,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3) 施工设计图的初步设计应交设计组技术负责人审核,并有审核记录。

(4) 设计施工图定稿后,应进行会签,并有记录。

(5)施工图向施工单位交接时,同时进行技术交底,并有双方签字确认记录,否则,施工单位可以拒绝签字。

第十七条联系单管理

(1)生产技术部应根据业务需要,及时向施工单位下发业务联系单。

(2)联系单应进行分专业编号管理,按照ISO标准编号。

采煤组SJ-CM-2013-X,设计组SJ-SJ-2013-X,

机电组SJ-JD-2013-X,监测组SJ-JC-2013-X。

(3)施工单位接到联系单通知后必须及时签收。

(4)联系单交接时,同时进行技术交底,应有接收人签字确认。

第十八条资料备案

(1)上级主管部门、公司、矿井审批的设计和批文,应在本矿档案室存档、生产技术部备案。

(2)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在本矿档案室存档、调度指挥中心备案。

(3)作业规程及措施、业务联系单必须编号管理,有关资料清单在生产技术部备案。

第十九条地质预测预报及支护设计调整

地质测量部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安排,做好采掘工作面的地质预报编制工作,并于每月3日前下发到相关单位;采掘工作面预报的距离:炮掘、炮采不小于月计划的1.2倍,综掘、综采不小于月计划的1.5倍;地质预报要重视预报的效果和总结,做到期前预报、期末总结,突出用数字来表达预报效果,预报与实际出入较大时,及时分析原因总结预报经验,提高预报质量。根据地质预测预报的做好调整采掘工作面支护设计的前期准备。

第四节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管理规定第二十条一般规定

(1)地质测量部自接到生产技术部下达的业务联系单之日起,采煤工作面一周内、掘进工作面4天内向生产技术部提交地质说明书及相关图纸资料。

(2)通风、机电部门自接到生产技术部下达的业务联系单之日起,采煤工作面10天内、掘进工作面一周内向生产技术部提交相关的设计资料。

(3)生产技术部、地质测量部向施工单位下达的业务联系单应相互验证,并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校核、签收。

(4)施工单位自接受生产技术部下达的业务联系单之日起,采煤作业规程10天内、掘进作业规程一周内提交生产技术部审核。

(5)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施工单位必须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十一条编制原则

(1)规程、措施的编制要严格执行“一工程一措施”的原则,做到“二个围绕”,即围绕现场定措施,围绕措施抓落实。

(2)经生产技术部下达的施工工程,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由分管领导临时安排的工程,施工单位接到任务后应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经生产技术部组织会审后实施。

(3)生产技术部向施工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作业规程编制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图纸及瓦斯监控、通风、供电设计等资料,由生产技术部安排相关部门编制、设计,并经各分管副总审批后提供给

生产技术部,然后由生产技术部将上述资料一并提供给施工单位。

第二十二条编制要求及内容

按《作业规程编制指南》及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审批

(1)审批职责

作业规程由总工程师审批,安全技术措施由副总工程师审批,各职能科室具备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参加审批,涉及重大安全技术问题的措施如贯通措施,必须由总工程师审查批准。

(2)会审、复审

规程、措施必须实行会审制。会审时间定在每周二或周六技术例会上,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各职能科室具备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并签字,生产技术部做好会审记录,最后由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审批。

各专业副总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有单位规程、措施每月复审一次,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复审意见,并签字备查,生产技术部做好复审记录。复审时间定在每月第一个技术例会。

第二十四条贯彻

(1)规程、措施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主持,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贯彻;建立健全规程、措施贯彻监督检查机制,由分管副总组织安监、技术等单位每月对贯彻情况进行抽查一次。

(2)规程、措施贯彻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所有上岗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试,未参加考试及考试不及格者不准上岗,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定期对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书记、技术负责人进行考核。

(3)规程、措施贯彻后,技术负责人必须建立贯彻、考试成绩

及试卷记录台帐。

(4)因故停工工程,再次恢复施工时,必须有复工报告,可以使用原作业规程,但必须重新贯彻;生产系统或施工条件变化时,必须重新编制作业规程或补充措施;当施工队伍调整时,应办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签字手续。

(5)通风、安监部门等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采掘作业规程及补充措施进行贯彻,并签字、考试,未参加考试及考试不及格者不准上岗。

(6)每月由各专业副总牵头,生产职能科室参加,对各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掌握规程措施情况进行考核,不及格者不准上岗。

(7)规程及措施应采取动态贯彻,每月贯彻不少于一次。

第五节采区及工作面支护设计

一、采区(盘区)设计

第二十五条公司所属设计部门应根据矿建工程性质、规模在其资质等级范围内承担相应的工程设计:

(一)技术改造矿井设计,应委托或联合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二)矿井同一水平开拓延伸设计、下一水平开拓延伸设计,一般由公司所属设计部门进行设计。公司所属设计部门资质条件不符合要求时,应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三)一般盘区设计及回采工作面设计由矿总工程师组织进行。

第二十六条矿井技术改造、开拓延伸、盘区和回采工作面设计,必须在原有的矿井精查地质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探,按项目的不同要求,编制地质报告或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按审批程

序审批后提交各生产(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第二十七条矿井设计应遵循“高起点、高目标、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标准,坚持“生产规模化、技术与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按照安全高效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先进适用的工艺和装备。

(一)推行大型化矿井建设理念,实现生产规模化。矿井的井田划分要统筹全局,处理好相邻矿区和相邻矿井间的境界关系,应根据煤层赋存特点和现有装备的高可靠性,突破传统的省区界限、自然境界及人为境界,加大井田尺寸,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矿井合并集中开采。

(二)优化开拓部署,简化生产系统,实现集中生产。

1.对于煤层埋深较浅条件,采用平硐或斜井开拓时,优先考虑井筒与大巷合二为一的布置方式。

2.当煤层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无冲击地压,煤层顶底板围岩较稳定,或自然发火、高瓦斯煤层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在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时,主要大巷和盘区(盘区)准备巷道宜布置在煤层中。

3.优化盘区和回采工作面参数,根据目前国产和引进装备水平现状,适当加大规格尺寸。条件适宜的矿井,应简化为不设盘区,回采工作面沿大巷单侧或两侧条带布置,并优先考虑单侧布置。

(三)采煤机械化,应把发展综采放在首位,推行“一井一面”高效生产模式。综采设备选型应坚持高强度、大功率、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环节配套的原则。

(四)煤巷、半煤巷和岩巷掘进设计,应坚持掘进机械化与采煤机械化相配套的原则,积极采用掘进机械化作业线。

(五)设计必须对顶板、煤尘、瓦斯、水、火、运输等重大安全影

响因素充分考虑,从矿井开拓布置、生产系统、设备配套、到工作面参数、采掘工艺、巷道断面参数、支护方式等全部按程序要求优化选择,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二、采掘工作面支护设计

第二十八条 采煤工作面支护设计及顶板压力估算

(一)采煤工作面支护设计可根据已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回归分析计算,初采工作面支护设计顶板压力可用估算法:

q=(4~8)h γ

式中:h ——煤层采高,m ;

γ——顶板岩石平均容重,t/m 3。

本公式使用要考虑直接顶的厚度:直接顶厚时取小的系数,直接顶薄时取大的系数。

(二)放顶煤顶板压力计算公式(只作为参考):

(1)按现行较通用的岩石容重法公式计算

γ⋅⋅=-1

p K M d z k q 式中:q z ——支架的动载支护强度,KN/m 2;

K d ——动载系数,一般取1.5-2.0(Ⅱ级以上老顶条件);

M —一次采厚(平均10m ,按75%回收率计算)取7.5m ;

K p ——冒落矸石碎胀系数,取1.35;

γ——顶板岩石平均容重,取25KN/m 3

支架工作阻力:P=q z (L K +L D )B

式中:P ——支架工作阻力,KN;

L K ——梁端距,取0.3m ;

L D ——顶梁长度,m ;

B ——支架宽度,m 。

放顶煤支架的工作阻力按照综采计算结果的80%考虑

(2)根据断裂角确定放顶煤支架支护强度:(选自《液压支架技术》北京开采研究所王国法等著)

q z=k(γ1h1+γ2H)

H=(L+h1/tanα)tanθ

式中:H——对支架有直接影响的岩层厚度(m);

L——有效控顶距,m;

h1——顶煤厚度(m);

α——顶煤断裂角(°),一般为70°~120°;

θ——顶板断裂角(°),一般为60°~65°;

γ1——顶煤的容重,取14kN/m3;

γ2——顶板岩石的容重,取25kN/m3;

q z——支架的动载支护强度;

k——动载备用系数,Ⅱ级以上老顶,一般取1.5-2.0;

工作阻力 P=q z(L k+L D)B/ηs

式中 P——支架的工作阻力(KN);

L k——控顶距m;

L D——顶梁长度m;

B——支架中心距m;

ηs——支架的支护效率。

(3)根据放顶煤工作面现场实测数据的回归公式计算:

P max=1939+2.1h+471f+155/M d

式中:P max——工作阻力,KN;

h——煤层埋深,m;

f——煤的硬度系数;

M d——顶煤厚度 m;

则支架额定支护阻力为:

P=P max×K(安全系数K为1.2~1.35)

根据以上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确定比较合理的工作阻力。

第二十九条应尽量利用以往采掘工作面顶板矿压观测资料工程类比法对掘进工作面进行支护设计,初次设计掘进工作面可根据下式估算顶板压力:

Q=4/3γa2/f,t/m

式中:a——巷道跨度的1/2,m。

f——坚固性系数。

γ——顶板岩石平均容重,t/m3。

第五节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矿有关领导、相关业务部门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要各负其责,并实行闭合管理,保证规程、措施在现场的落到实处。

第三十一条矿生产技术部每季度对全矿的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现场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通报整改。

第四章采掘顶板管理

第一节总则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回采操作规程》、《掘进操作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凡我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3、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全矿顶板管理工作。 二、顶板管理领导组织 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矿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组长:曹春平 副组长:梁庆宏韩文忠张卫东 成员:李会锁成升升李京峰 陈东山刘长生 领导组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基建科,负责顶板管 理的具体事宜。 2、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矿巷道支护设计及顶板支护管理工作, 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探放水及顶板岩性鉴定工 作。 3、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井下巷道支护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同时,贯彻执行矿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巷道支护设计、规定,并结合我矿

实际,指导施工巷道各类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的编制工作,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4、通风科负责无人区巷道的支护、变形等情况的检查汇报。 5、安全科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三、一般规定 1、生产技术科、地测科在巷道支护设计时应采用工程类比法。首先根据相邻巷道的情况、巷道的断面以及服务时间等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根据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观测巷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分类、探测巷道顶板的分层情况等,根据观测情况对初步设计及时进行修改。 2、加强雨季期间和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期间构造区域的顶板监测和管理。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要及时制定相关措施,安全科负责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

顶板管理四个体系实施细则 1、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 组长:生产副矿长 副组长: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各有关矿长特别助理各相关副总工程师 成员:生产技术管理部、安全管理部、调度室、通风管理部、抽放管理部、地测科、信息监控中心、运输科、物资供应部、人劳科、井下各队组等相关单位行政正职。 顶板管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管理部。 2、顶板管理领导组各人员及单位职责划分 2.1 矿领导及各相关职能科室 2.1.1 生产副矿长: (1)牵头负责顶板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监督、考核。 (2)牵头组织顶板管理组的有关人员制定重大顶板维护方案。 (3)牵头负责重大顶板事故的处理、营救。 (4)参与每月的顶板管理例会,对上月顶板管理进行总结,安排下月顶板管理工作,确定顶板控制方案。 2.1.2 总工程师:负责矿井井下顶板管理的技术工作。 2.1.3 安全副矿长:负责对重大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处理。 2.1.4 各有关矿长特别助理:负责分管范围内顶板管理

工作。 2.1.5 各有关副总工程师:协助矿总工程师开展矿井井下顶板管理的技术工作。 2.1.6 生产技术管理部 (1)负责对上级有关顶板管理的文件、制度等进行传达、落实、考核。 (2)牵头制定矿井有关顶板管理的文件、制度、方针等,并监督、落实、考核。 (3)牵头组织每月的顶板管理例会,对上月顶板管理进行总结,安排下月顶板管理工作。 (4)负责对顶板工程质量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考核。 (5)配合物资供应部搞好支护材料的入矿、入井关,杜绝不合格的支护材料入井。 (6)负责对支护质量责任事故的分析与追究。 (7)负责对矿井下所有采掘巷道及非作业地点顶板管理责任区进行划分。 (8)负责对井下顶板动态进行收集、整理,并建立顶板隐患登记台账,发现顶板隐患,及时制定处理方案,并安排队组进行处理。 (9)负责安排巷修队伍对失修巷道进行巷修、加固。 2.1.7 安全管理部: (1)负责采掘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中有关顶板管理内容的现场落实工作。

煤矿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体系

××公司 煤矿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体系 (试行) 二0一四年十月

前言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零星事故尤其以顶板为最,随着公司井工矿生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不断上升,与2012年相比,新增资源整合技改、在建、筹建的矿井五座,新增产能近1000万吨,但长期以来露天矿的规模及产能一直占据绝对优势,技术相对较成熟,井工矿技术管理相对较弱,尤其是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相对成熟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采矿设计、巷道布置和支护设计等技术管理及应付顶板事故的能力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但是,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与采掘生产施工管理关系密切,必须从采矿设计、技术管理、施工及日常性的质量监管等方面加强采掘工作生产技术管理,才能有效地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做好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为此,特制定《平朔集团有限公司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体系》,以指导和规范采掘技术管理工作,进而促进顶板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建立专项体系,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专项制度,提供责任保障,建立专项流程,提供工作保障,建立专项考核,提供管理保障,形成层级清晰、制度规范、流程顺畅、管理有序的××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体系,以提高采掘工作面的技术管理水平和确保安全生产。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一、编制目的 (1) 二、指导思想 (1) 三、编制原则 (1) 四、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公司采掘及顶板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3) 第一节管理机构 (3) 一、领导小组 (3) 二、组织架构 (3) 第二节职责划分 (3) 第三章采掘技术管理 (5) 第一节总则 (5) 第二节采掘技术管理职责 (5) 第三节矿井采掘设计的有关规定 (7) 第四节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管理规定 (10) 第五节采区及工作面支护设计 (12) 一、采区(盘区)设计 (12) 二、采掘工作面支护设计 (14) 第五节监督检查 (16) 第四章采掘顶板管理 (16) 第一节总则 (16) 第二节职能界定 (17) 第三节一般规定 (17) 第四节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18) 第五节巷道修护的顶板管理 (19) 第六节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19) 第七节锚杆支护管理 (20) 第八节隐蔽工程管理办法 (23)

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及技术职责

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及技术职责 一、技术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技术管理领导组 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采煤、掘进、地测、机电、通风、安全、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成员:生产技术科、调度室、地质测量科、运输队、机电队、通风队、防突科、安全科、机电科、通风科、洗煤厂副科以上人员。 (二)技术管理体系权限 L总工程师对全矿技术管理全面负责,领导各专业分管副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矿井掘进安排、采区、工作面及单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顶板、运输、科技及矿压的技术管理、技术档案管理及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并制定矿井生产技术环节改造、安全技术、年度计划及矿井中长期规划工作。 2.各专业副总工程师要对总工程师负责,是专业技术管理的核心力量,具体负责分管专业技术管理工作。 3.各职能部室科长、科长、队长对副总工程师及总工程师负责,各职能部室技术组技术员、队组技术员负责日常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及规程措施的编制工作。 (三)技术管理职责 L总工程师职责 总工程师是矿井技术工作的总负责人,对矿井安全生产负有

技术责任,协助总经理贯彻国家的技术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公司的有关决定和规定,组织制定公司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实现技术经济指标的技术措施;负责组织编制矿井地质探查计划和设计、地质报告及技术改造、开拓延深、矿井配套工程等重大技术方案和设计,解决本公司多煤层联合开采、合理配采、采掘平衡、均衡生产等技术问题;负责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研究,制定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运输等事故防治措施,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组织制定和审批安全技术措施、矿井灾害预防计划,并检查督促其实施;负责组织技术攻关,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2.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负责分管专业技术管理工作。 3.生产技术部科长及分管科长职责 (1)生产技术科科长职责 ①负责矿井采区、工作面、各类巷道支护及其它井巷工程的设计工作;负责向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委托矿井、采区初设及开拓、准备巷道设计;负责向集团公司报各类井巷修改设计及各类井巷设计方案审查的请示。 ②负责制定矿井中长期目标和采掘掘进计划,并掌握采掘掘进情况,确保采掘平衡。 ③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制矿井各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④负责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及相关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工作。 ⑤负责各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与分析,支护优化确保满足生产要求。 ⑥负责科技创新管理,组织科技成果鉴定、推广应用及科技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顶板管理是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为加强我矿顶板管理的安全根抵工作,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使职工结子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保持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开展的良好态势。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 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生产技术部安监站锚网喷组地质科 质标办监理公司 〔1〕、领导机构职责 1、组长负责全矿井的顶板支护施工管理工作。 2、副组长负责深入现场监视检查,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科学的组织施工;负责定期组织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规定标准,落实井下带班职责。 3、领导组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负责顶板管理的具体事宜。 1、生产技术部负责顶板支护日常管理及矿压的监视管理工

作,负责协调解决顶板支护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2、地质科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探放水 及顶板岩性鉴定工作。 3、安监站协同各职能部门每旬发展一次对井下所有巷道、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工程质量的安全大检查。由安监站负责对 各部门查出的隐患问题发展汇总,并在当日之内组织各职能部门、各施工工程部、监理公司发展“三定〞整改。各相关部门按 照“三定〞要求对问题发展复查,执行不到位者依据?北辛窑顶板管理考核方法?发展处分。 4、所有进场支护材料都必须具备检验报告和合格证等有 效证件,生产技术部和监理单位负责按批次发展检查。 5、严禁擅自更改支护形式和支护材料。各施工工程部必须 严格按照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及相关标准要求施工,严格工艺工序,确保锚杆锚索等支护材料的质量、数量到达规定要求。 6、各施工队组必须有锚杆锚索等支护材料检查记录台账对,当 班施工的支护材料发展质量检查,并做好记录。当质量检查不合格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7、各施工单位对存在顶板安全隐患的地点发展分析,制定预 防顶板事故发生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并报生产技术部发展审 批。 8、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遇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或者 需加强支护时,必须按要求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上报审批。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新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提高我公司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技术保障能力,明确安全技术管理责任,提高安全技术人员素质,我公司建立了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一、技术管理范围 (一)制定生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地质勘探、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 (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及矿区配套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管理。 (三)地质勘探及储量管理。 (四)矿井采区接替工程管理。 (五)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管理。 (六)工程质量管理。 (七)机电设备管理。

(八)防治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及机电、运输等重大灾害的安全技术管理。 二、组织机构 组长:总工程师:王树军 副组长:通风助理:王建军机电科科长:张军峰 安全科科长:秦国锋调度室主任:赵中胜 总工办主任:马广俊信息中心主任:郭广庆 地测科副科长:申利军 职业安全卫生科:王建军(兼) 成员:各基层队技术员 设立采掘生产技术、矿井“一通三防”、地质测量、水害防治、职业危害防治和工程设计等安全技术管理机构,配齐技术管理和工作人员。 三、安全技术管理职责 (一)总工程师职责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技术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政府部门和

煤矿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煤矿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1.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严防顶板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提高质量,消除隐患。加强现场顶板管理,确保顶板安全。结合我矿顶板管理的现状,特编制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 矿上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顶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顶板管理计划的下达和措施的制定、落实,及时组织处理顶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召开顶板管理专业会议,分阶段对顶板管理工作总结安排。 二、管理措施 1、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点是要抓好两端头、工作面及两道的顶板管理。 ①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面必须保证上下坡度一致,顶、底板平直,遇顶板破碎时必须带压擦顶移架,防止出现支架漏支、虚支现象,工作面支架移置后必须保证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50㎜,支架中心距保持一致,偏差不得超过±100㎜,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俯角小于7度,相邻支架间不得出现明显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超过规定(小于

200㎜);端面距不得大于340mm,不得出现空顶、漏顶现象,保证随机移架,有效支护顶板。 ②两端头顶板管理:两端头是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点,必须严格按《回采作业规程》规定的方法支护,杜绝漏顶、冒顶事故的发生。工作面上、下端头处的支护必须完好,上、下出口保持畅通,其高度不低于1.8m,宽度不小于1.0m。 ③工作面两道必须支设长度不小于50米的超前支护,并保证支护质量,以防止巷道变形。两道支护完整,无断梁折柱,无空帮空顶,锚网支护完整有效,无空载和失效支柱,巷道净高不低于2.5m。 2、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首先要把好施工质量关,严格按设计参数施工;其次,必须抓好各掘进头的支护,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现场施工条件变化时,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需要变更支护方法时,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贯彻执行。开拓巷道必须严格按巷道设计参数施工,抓好光爆锚喷的每一道工序。施工的裸巷必须及时进行注锚挂网及初喷支护,严禁空顶作业,上、下山巷道施工时必须做好挡矸工作。 3、巷修工作面顶板管理。对危及行人安全的失修巷道要优先安排维修,需要正常维修的巷道,在作业计划中予以下达,按计划维修。巷修施工时,必须按维修计划及维修措施作业,先急后缓,有步骤的安排进行,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坚持“由外向里、先支后拆”的原则,禁止在同一巷道内多点同时维修,严格落实巷道维修安全责任制,主管技术员每周必须检查巷道变形情况,及时

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支护管理技术

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支护管理技术 摘要:煤矿掘进工作面中顶板支护常见的问题在于岩层整体缺乏可靠性、顶板支护缺乏科学有效的固定、难以保障顶板支护质量。煤矿掘进工作面常用的顶板支护技术包括以预留柱支护、可缩性支架、矿用支护型钢等为主的被动支护技术和以锚杆支护技术为主的主动支护技术。要通过确保顶板支护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增强煤矿掘进工作面的承载能力、强化支架强度、对流变加强控制等措施加强顶板支护管理,保障煤矿掘进工作面中的顶板支护质量。 关键词: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支护管理技术 引言 在煤矿生产中,掘进工作面顶板支护作业是保障生产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为确保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支护效果,应做好管理工作,从完善制度体系、做好检测与管理、稳定煤层、加强厚煤层管理等方面入手,切实确保顶板支护作业质量,从而实现生产安全。 1煤矿掘进支护技术分析 1.1临时支护技术 进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可以采取临时支护技术。煤矿掘进作业中,通常需要使用综合掘进机设备,此时采取临时支护技术的时候,可以借助掘进液压系统。这种临时支护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且经实践证实有着理想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煤矿开采质量与数量,也能确保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性。实际作业中,在对掘进机械进行应用之前,应对液压装置的性能、整体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全面排查,切实做好这两项工作之后,才能使用掘进机械进行作业,并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确保煤矿掘进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1.2直接破顶技术

在煤矿掘进支护中,实际使用直接破顶技术的时候,需要在掘进机械的配合下,有效破除断层顶部位置,确保围岩部位处于平衡状态,提高围岩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这个过程中,锚网可以发挥支护作用。煤矿掘进作业过程中,顶板岩石强度通常低于5MPa,落差一般低于2m,导致围岩顶部比较容易出现破碎,这无疑会增加顶板支护的难度。岩层呈现层次递进或者是坡度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直接破顶技术进行支护作业。在实际使用直接破顶技术的时候,应将其与锚网支护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对断裂的顶板围岩进行有效支护。针对顶板岩石脱落的情况,施工人员在开展支护作业的时候,应先进行清洁,清理干净附近的松散岩石后,再对顶板稳定性围岩进行支护作业,以确保顶板支护作业的安全性。一般来说,断层顶板围岩的硬度较高,在开展挖掘作业的时候一般是先保留此部分,如果岩石厚度小于5m,则开采作业的时候便容易发生破裂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使用直接破顶技术进行支护作业之后,应使用专业的工具定期对岩石层进行有效的维护与管理。 2煤矿掘进工作面存在的问题 2.1巷道围岩存在的问题 地下的岩层构造原本处于一个应力平衡的状态,结构比较稳定。但由于巷道的开掘则破坏了地下岩体原有的应力平衡,特别是在巷道围岩区域,比较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并导致巷道围岩出现位移变化。由于巷道空间缺乏岩体支撑,巷道围岩会在矿压和自身重力影响下向巷道空间移动,导致巷道围岩失稳,继而引起底鼓、片帮等巷道变形。严重时引起顶板冒落等顶板事故灾害。为了保持巷道开掘后围岩的应力平衡和整体形态的稳定,就需要在巷道空间内布置可靠的支护措施,以使巷道围岩重新进入到一个应力平衡的状态,防止围岩变形。如果支护不到位,不能保证围岩应力平衡和稳定形态,那么在开采扰动下必然会导致巷道的变形和破损,对掘进施工带来危害影响。此外,在地下水影响较大的区域,水的侵蚀作用往往也会成为影响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会导致围岩变得松软、自稳性下降。 2.2煤矿支护措施有待完善提升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一、背景 顶板是采煤工作面上方的煤岩层,其稳定性对采掘工作的安全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煤矿生产作业中,顶板的不稳定和垮落等问题时有发生。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提高采煤效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顶板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管理制度 2.1 顶板的巡查和监测 为了及时发现顶板的变化和异常情况,对采掘工作面上的顶板进行定期巡查是必要的。巡查应按照一定的路线和时间频次进行,一旦发现顶板有异样,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报告矿领导和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处理。 同时,在采掘工作面上应进行顶板的定时监测,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对顶板进行测量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及时掌握顶板的变化情况,防止顶板的垮落和事故的发生。 2.2 顶板的支护和加固 对于稳定性低、矿产层厚度大、断层多等情况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顶板支护和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煤业采矿作业中,常用的顶板支护方法主要有钢架支护、木质支护和液压支护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工况和顶板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支护方式是关键。 顶板加固包括桩木加固、锚杆加固、注浆加固等方法,通过对顶板的加固可以有效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3 顶板管理的责任和考核 为了保障采矿作业的安全和效率,建立起顶板管理制度需要明确责任和相应的考核机制。 通过建立顶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确保采掘作业中顶板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同时,建立起顶板管理的考核机制,加强对顶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考核,引导大家养成重视顶板管理的好习惯。

三、结语 以上是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制定这样的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提高采煤效率。实现科学合理的顶板管理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加强沟通交流和持续优化管理措施,促进煤矿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一、为进一步提高矿井顶板管理水平,积极消除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各类顶板事故隐患,有效遏制矿井顶板事故发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成立矿井顶板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生产矿长、技术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 成员:各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负责人、各生产队组队长 顶板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科科长担任。 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各人员及单位职责划分 1、生产副矿长: (1)牵头负责顶板管理休系的运行进行,监督、考核。 (2)牵头组织顶板管理组的有关人员制定重人顶板维护方案。 (3)牵头负责重人顶板事故的处理、营救。 (4)参与每月的顶板管理例会,对上月顶板管理进行总结,安排下月顶板管理工作,确定顶板控制方案。 2、总工程师:负责矿井井下顶板管理的技术工作。 3、安全副矿长:负责对重大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处理。

4、各有关矿长特别助理:负责分管范围内顶板管理工作。 5、各有关副总工程师:协助矿总工程师开展矿井井下顶板管理的技术工作。 三、矿井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及各成员职责、领导小组职责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矿顶板管理制度,对全矿顶板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考核,将顶板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落实到现场。矿长是顶板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矿井的顶板管理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负责健全本单位顶板管理机构,配备顶板管理工作人员,落实顶板管理所需材料、资金。生产矿长是矿井顶板管理的直接责任者,对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和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各项顶板管理措施。技术矿长是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推广和应用顶板管理新技术。安全矿长对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负监管责任,负责监督顶板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的落实情况,负责对井下职工进行顶板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工作。机电矿长负责矿井顶板管理工作中的机电设备安全,在机电设备安装、检修和运行过程中,做好与顶板管理方面有关的协调、沟通工作。通风助理负责顶板管理工作中的通风系统可靠,确保在顶板管理期间工作面风量充足。成员职责:负责配合分管领导做好顶板管理工作,从制度、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至现场执行,将顶板管理工作落实到现场、执行在实处。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平安生产方针、政策,使职工坚固树立“平安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我矿的平安基础工作,抓好我矿的顶板管理,保持我矿平安生产形式持续稳定进展的良好态势,依据《煤矿平安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经讨论,特制定如下顶板分析管理规定: 一、组织机构: 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矿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状况。 组长:矿长 成员: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平安矿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部长负责顶板管理的详细事宜。 2、各采煤、掘进队要成立相应的顶板管理和工程质量验收小组,由主管队长担当组长。 三、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 (一)技术管理规定 1、在设计采掘工作程前,生产技术部地测管理人员必需供应牢靠的地质说明书。 2、采掘工程施工前必需编制符合本实际状况的作业规程。如遇状况变化,必需准时编制补充措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贯彻学习。作业规程中必需包括顶板管理说明书。顶板管理说明书中对于顶板来压、坚硬或复合顶板、过

老巷或构造变化带、回柱放顶、工作面收尾、巷道回撤等状况必需进行说明,并制定特地的顶板管理措施。 3、支护设计必需依据工作面顶底板状况及矿压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并依据工作面支护密度的计算,合理确定工作面柱排距、工作面支护形式及机头支护形式。作业规程中必需明确规定所需各种单体柱、梁的型号、数量及备用数量。合理确定架设方法和回撤方法。 4、工作面要加强支柱管理,实行全承载支护、循环注液、制定防倒柱、防片帮措施,强化检测,保证质量。 5、沿空送巷,巷道设计与施工应避开集中压力区,施工时间必需在工作面停采、顶板动压稳定之后。 6、全部掘进工作面,迎头到永久支护之间都必需使用前探梁支架或其它临时支护形式,严禁空顶作业。前探梁或临时支护形式、规格、质量标准必需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7、掘进工程和巷修工程都必需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煤矿平安质量标准化标准》。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 1、工作面切眼掘进一般状况下要一次掘成,形成单体支柱协作钢梁帮顶护严、支护到位。必要时单体支柱架设要穿柱鞋。支护不能一次装备的,要制定工作面装备支护替棚措施,明确替棚、单体支柱及顶梁架设程序和质量标准。 2、采煤工作面必需保证肯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其数量、规格、存放地点和管理方法,必需在作业规程中明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X X煤矿 安 全 技 术 管 理 体 系 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为加强我矿技术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特制定我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 一、技术管理范围 (一)制定生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科研及技术开发、设备更新、地质勘探、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 (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开拓延深及矿区配套工程

建设方案的设计管理. (三)地质勘探及储量管理. (四)矿井生产水平及采区接替工程管理。 (五)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管理. (六)工程质量管理。 (七)机电设备管理。 (八)科研及技术开发管理. (九)防止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及机电、运输等重大灾害的安全技术管理. 二、组织机构 组长:(技术总工) 副组长:(“一通三防”科科长)、(机电科长)、(安监科科长)、(调度室副主任)(地测科科长)、(技术科科长)成员:通风技术负责人;采煤技术负责人:掘进技术负责人:机电技术负责人:运输技术负责人: 设立采掘生产技术、矿井“一通三防" 、地质测量、水害防治、职业危害防治、工程设计和科研等安全技术管理机构,配齐技术管理和工作人员。 三、安全技术管理职责 (一)总工程师职责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技术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政府部门和矿的有关决定和规定。 2、组织制定本矿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实现技

术经济指标的技术措施。 3、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对本矿安全生产负有技术责任。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要亲临现场,采取措施,组织抢救. 4、主持编制本矿科技进步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注重科技队伍建设,指导科技人员的知识学习和技术培训工作。 5、负责组织编制矿井地质勘探计划和设计、地质报告以及新井建设、老井改扩建、技术改造、开拓延深、矿区配套工程及多种经营等重大技术方案和设计. 6、负责提出并组织研究解决本矿资源合理开发、采掘平衡、合理集中生产、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生产系统综合能力配套、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多种经营、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工程开发等重大技术问题。 7、负责组织研究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制定防治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运输等事故的措施,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组织制定和审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灾害预防环境保护措施,并检查督促实施情况. 8、负责组织技术攻关;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 9、积极推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保证各种技术管理制度的实施。 10、各科室领导协助总工程师负责各项分管工作。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一、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回采操作规程、掘进操作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我公司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二、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公司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分管副总工程师成员: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通风队主管以上人员,各采掘队队长2、生产技术部负责全公司巷道支护设计及顶板支护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探放水及顶板岩性取芯鉴定工作。3、生产技术部技术组负责井下巷道支护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同时,贯彻执行公司和上级技术主管部门有关巷道支护设计、规定,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指导施工巷道各类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的编制工作,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4、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第二章、顶板检测分析制度为掌握矿压的基本规律,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标准化意识,突出支护质量是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保证,杜绝支护事故的发生,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建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责任制,特制定制度如下:1、监测组织成立以副总工程师为组长,生产部技术主管为副组长,综采队队长及带班队长为成员的支护质量领导小组。成立以综采队技术主为组长,安全班长和质量验收员为成员的支护质量监测执行小组。由采煤队主管技术员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组建测压组,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特殊条件下由总工程组织召开支护质量会议,研究因顶板岩层变化加强支护管理的措施,并提出改善支护方式的建议,监督支护质量的班监工作,采煤队主管技术员对支护质量监测资料进行收集汇总。要求当班监测信息,以及为消除隐患所采取的措施在下一班班前会上就与工人见面。2、回采工作面支护质量监测内容(1)支架阻力观测利用KJ216矿压监测系统,对工作面进行矿压监测。工作面每10组支架布置一台压力监测分站,由区队派专人进行监测支柱的的初撑力、工作阻力,并做好记录。(2)支架活柱缩量观测用钢卷尺测量支柱的活柱下缩量。(3)、顺槽的矿压观测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利用增压式压力表分别测量轨道顺槽、皮带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支柱的工作阻力,掌握其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围岩变形时的支柱阻力变化情况。3、监测要求及标准(一)工作面支护1)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不大于100mm/m。2)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铰接顶梁接顶严实。3)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X X煤矿 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为加强我矿技术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特制定我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 一、技术管理范围 (一)制定生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科研及技术开发、设备更新、地质勘探、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 (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开拓延深及矿区配套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管理。 (三)地质勘探及储量管理。 (四)矿井生产水平及采区接替工程管理。 (五)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管理。 (六)工程质量管理。 (七)机电设备管理。 (八)科研及技术开发管理。 (九)防止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及机电、运输等重大灾害的安全技术管理。 二、组织机构 组长:(技术总工) 副组长:(“一通三防”科科长)、(机电科长)、(安监科科长)、(调度室副主任)(地测科科长)、(技术科科长)

成员:通风技术负责人;采煤技术负责人:掘进技术负责人:机电技术负责人:运输技术负责人: 设立采掘生产技术、矿井“一通三防”、地质测量、水害防治、职业危害防治、工程设计和科研等安全技术管理机构,配齐技术管理和工作人员。 三、安全技术管理职责 (一)总工程师职责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技术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政府部门和矿的有关决定和规定。 2、组织制定本矿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实现技术经济指标的技术措施。 3、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对本矿安全生产负有技术责任。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要亲临现场,采取措施,组织抢救。 4、主持编制本矿科技进步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注重科技队伍建设,指导科技人员的知识学习和技术培训工作。 5、负责组织编制矿井地质勘探计划和设计、地质报告以及新井建设、老井改扩建、技术改造、开拓延深、矿区配套工程及多种经营等重大技术方案和设计。 6、负责提出并组织研究解决本矿资源合理开发、采掘平衡、合理集中生产、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生产系统综合能力配套、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多种经营、环

煤矿技术管理体系

煤矿技术管理体系 XXX技术管理体系 神木县孙家岔镇海湾村河畔煤矿 二一四年月 为加强我矿技术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明确和落实各级技术管理责任,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特制定我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 一、技术管理范围 (一)制定生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科研及技术开发、设备更新、地质勘探、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 (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开拓延深及矿井配套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管理。 (三)地质勘探及储量管理。 (四)矿井生产水平及采区接替工程管理。 (五)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管理。 (六)工程质量管理。

(七)电机装备管理。 (八)科研及技术开发管理。 (九)防止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及机电、运输等重大灾害的安全技术管理。 (十)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二、技术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与权限 总工程师对我矿生产技术管理负总责。 (一)技术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组长:XXX(总工程师) 2 副组长:XXX(通风副矿长兼通风科长)XXX(机电副矿长)XXX(采煤副总兼生产技术科长)XXX(XXX副总)XXX(机电副总) 成员:XXX(调度主任)XXX(安全科长)浦运清 (机电科长)XXX(地测科长)XXX(安全科长) 生产系统各科室副科长及技术员。 设立采掘生产技术、矿井“一通三防”、地质测量、水害防治、职业危害防治、工程设计和科研等安全技术管理机构,配齐技术管理和工作人员。

1.各专业副矿长及副总工程师对煤矿技术管理体系主要负责人负责,是本专业技术管理的领导核心。 2.生产系统各科室必须按要求配备技术人员,生产基层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技术负责人。 (二)总工程师职责、职权 1、负责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行业规章所触及的技术规定、标准、标准。 2、负责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组织加强技术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升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水平。 3、组织编制本矿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季度生产打算,提出实现技术经济方针的技术措施。 4、组织制定和批准煤矿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管理制度。 3 5、组织编制矿井地质勘探、矿井技术革新、开拓延深、采区设计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等重大技术方案和设计。 6、负责提出并组织研究解决资源合理开发、采掘平衡、合理集中生产、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生产系统综合能力配套、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等重大技术问题。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1 顶板管理办法 一、总 则 安全生产是煤矿生产的一项基本方针,搞好顶板管理工作是 贯彻执行这一方针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公司各项矿建工程进度的 加快,顶板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为了进一步加强顶板管 理,防止顶板事故,保障正常生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管理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矿井顶板管理的全面决策、 组织、管理协调工作. 组 长:董事长 副 组 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各副总工程师 成 员:生产技术科科长、安监科科长、机电科科长、 通风科科长、调度室主任、地测科科长 领导组下设顶板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负责 顶板管理日常工作。 任:生产技术科科长 员:生产科、调度室、通风科、安监科、机电科分 管顶板的负责人 生产技术科下设矿压观测组,负责矿压观测的日常工作。 长:生产技术科技术主管 员:采掘工程技术人员及矿压组成员 职责分工 1、生产技术科 ( 1 )负责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牵头、协调与考核。 (2)负责组织井巷工程的验收与移交。 (3)负责组织采煤、掘进、运输等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审 组 成 主 成

批和复查。 (4)负责矿压、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管理。 (5)负责掘进队组及公用巷道的顶板巡查管理,负责各类顶板问题的落实与考核。 (6)负责牵头顶板管理新工艺、新技术的试验、推广和应用。 (7)负责顶板管理调度指挥工作. ( 8 )负责井下顶板的巡查和隐患的追踪整改. 2、生产技术科矿压观测组 ( 1 )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鹿台山煤业公司矿压观测、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的有关规定,并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向顶板管理领导组提出增补和修改意见。 (2)建立健全矿压观测制度、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制度,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参预支护设计,相关规程和措施的审批。 ( 3 )负责组织对矿压观测、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 (4)负责对矿压观测、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有关技术文件、总结报告和监测数据等进行存档管理. 3、井下采掘队组 ( 1 )负责本队所属巷道及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2)负责本队所用矿压监测器具的存放保管及支护器材的验收把关 ( 3 )负责本队在掘巷道的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 (4)负责本队范围内的各类顶板隐患的按期整改. 4、机电科: (1 )负责井下机电队组施工地点的顶板管理。 ( 2 )负责井下各机电硐室的顶板管理。 5、安监科: 2

煤矿技术管理体系

技术管理体系 为加强我矿技术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明确和落实各级技术管理责任,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特制定我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 一、技术管理范围 (一)制定生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地质调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 (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开拓延深及矿井配套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管理。 (三)地质调查及储量管理. (四)矿井生产水平及采区接替工程管理。 (五)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管理。 (六)工程质量管理. (七)机电设备管理。 (八)防止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及机电、运输等重大灾害的安全技术管理。 (九)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二、技术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与权限 总工程师对我矿生产技术管理负总责。 (一)技术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瓦斯防治中心主任 瓦斯防治中心副主任 机运管理中心主任 水害防治中心主任 成员:技术科长机运科长 执行科长监控主任 生产系统各科室副科长及技术员。 设立采掘生产技术科、矿井水害防治中心、机运管理中心、瓦斯防治中心等安全技术管理机构,配齐技术管理和工作人员。 1.各专业副矿长及副总工程师对煤矿技术管理体系主要负责人负责,是本专业技术管理的领导核心. 2. 生产系统各科室必须按要求配备技术人员,生产基层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技术负责人。 (二)总工程师职责、职权

1、负责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行业规章所涉及的技术规定、规范、标准. 2、负责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组织加强技术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升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水平。 3、组织编制本矿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季度生产计划,提出实现技术经济目标的技术措施。 4、组织制定和批准煤矿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管理制度。 5、组织编制矿井地质调查、矿井技术改造、开拓延深、采区设计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等重大技术方案和设计。 6、负责提出并组织研究解决资源合理开发、采掘平衡、合理集中生产、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生产系统综合能力配套、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等重大技术问题。 7、充分了解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消极影响和破坏作用,积极开展环境协调、资源节约开采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 8、组织研究和实施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的技术措施,组织制定防治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运输等事故的措施,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组织制定和审批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事故灾害应急预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工程保障计划。 9、煤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灾害时,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组

煤矿技术管理体系-(1)

【说明】本条规定了煤矿安全标准化的技术保障。 一、技术管理体系 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开展技术创新,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明确和落实各级技术管理责任,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 1.技术管理范围 (1)制定生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科研及技术开发、设备更新、地质勘探、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 (2)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开拓延深及矿井配套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管理。 (3)地质勘探及储量管理。 (4)矿井生产水平及采区接替工程管理。 (5)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管理。 (6)工程质量管理。 (7)机电设备管理。 (8)科研及技术开发管理。 (9)防治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及机电、运输等重大灾害的安全技术管理。 (10)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2.技术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总工程师对煤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负总责。设立采掘生产技术、矿井“一通三防”、地质测量、水害防治、职业危害防治、工程设计和科研等安全技术管理机构,配齐技术管理工作人员。 (1)各专业副矿长及副总工程师对煤矿技术管理体系主要负责人负责,是本专业技术 管理的领导核心。 (2)生产系统各科室必须按要求配备技术人员,生产基层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技术负责人。 3.总工程师职责、职权 (1)负责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行业规章所涉及的技术规定、规范、标准。 (2)负责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组织加强技术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升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水平。 (3)组织编制本矿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季度生产计划,提出实现技术经济目标的 技术措施。 (4)组织制定和批准煤矿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管理 制度。 (5)组织编制矿井地质勘探、矿井技术改造、开拓延深、采区设计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等 重大技术方案和设计。 (6)负责提出并组织研究解决资源合理开发、采掘平衡、合理集中生产、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生产系统综合能力配套、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等重大技术问题。 (7)充分了解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消极影响和破坏作用,积极开展环境协调、资源节约开采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 (8)组织研究和实施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的技术措施,组织制定防治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运输等事故的措施,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组织制定和审批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事故灾害应急预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工程保障计划。 (9)煤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灾害时,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制定事故和灾害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