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

合集下载

重金属污染来源

重金属污染来源

对重元素的分析城市工业“三废”排放,金属采矿和冶炼,家庭燃煤,生活垃圾,汽车尾气排放都增加了城市土壤重金属的负荷。

重金属污染环境的主要有汞、铅、铬、锌镉、铜等。

其中汞的毒性最大,铬、铅、锌等也有相当大毒性。

此外还有砷,砷虽不属于金属.但它的毒性与重金属相似,因此归于重金属一类阐述,称为类金属。

目前对我国土壤污染比较普遍的重金属有汞、铬、砷。

根据该城区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下面对重金属在土壤污染中的来源及传播途径作简要介绍。

1、砷元素(As)该元素毒性很低,水体中含砷污染物主要来自砷和含砷金属矿的开采、冶炼,以及和砷化物为原料的玻璃、颜料、药物、纸张的生产都可产生含砷的废水,造成水体的砷污染。

砷及砷化物在水中会在水生物体内累积,但累积程度比其他重金属要低。

砷和砷化物,一般可通过水、大气和食物进入人体。

2、镉元素(Cd)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

镉的主要污染源是电镀、采矿、冶炼、染料、电池和化学工业等排放的废水。

相当数量的镉通过废气、废水、废渣排入环境,造成污染。

镉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有气型和水型两种。

气型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气。

镉随废气扩散到工厂周围并自然沉降,蓄积于工厂周围的土壤中。

水型污染主要是铅锌矿的选矿废水和有关工业(电镀、碱性电池等)废水排入地面水或渗入地下水引起。

3、铬元素(Cr)对水体污染的铬主要来源于电镀、制革、铝盐生产以及铬矿石开采所排放的废水。

是我国水体中一种普遍的污染物。

水体中铬污染主要是三价铬(Cr3+)和六价铬(Cr6+),它们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4、铜元素(Cu)铜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中所造成的污染称为铜污染。

主要污染来源是铜锌矿的开采和冶炼、金属加工、机械制造、钢铁生产等。

冶炼排放的烟尘是大气铜污染的主要来源。

5、汞元素(Hg)汞是在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元素。

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汞污染,主要来自氯碱、塑料、电池、电子等工业排放的废水。

由于天然本底情况下汞在大气、土壤和水体中均有分布,所以汞的迁移转化也在水、陆、空之间发生。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特点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特点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特点引言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是指这些物质在环境中不断循环、积累和转化的过程。

这些物质包括化学品、重金属、农药、放射性物质等,它们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了解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特点对于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减少人类暴露于这些物质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传播途径、转化过程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传播途径1.大气传播: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颗粒物或气态形式进行传播。

例如,工业废弃气体中的污染物可以随着风向扩散到远离源头的地区。

2.水体传播:废水排放是导致水体污染和水生生物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化学品会通过工业废水或家庭排污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并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土壤传播:有毒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农药、化肥和工业废弃物等途径进入土壤。

这些物质可能会残留在土壤中,并通过作物的吸收进入食物链,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4.生物传播:生物体可以吸收和富集有毒有害物质,进而通过食物链将其传递给更高级别的生物。

这种生物放大效应使得有毒有害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积累,并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转化过程1.生化转化:许多微生物和酶可以降解或转化有毒有害物质,将其转变为较低毒性的形式。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降解有机溶剂,将其分解为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2.光化学反应:光照可以引发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光化学反应,将其转变为较低毒性或无毒的形式。

例如,紫外线照射下臭氧能够分解成氧气和活性氧,减少空气污染。

3.氧化还原反应:有毒有害物质在环境中可能经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改变其毒性。

一些物质在还原条件下可能更具毒性,而在氧化条件下则较为稳定和无害。

影响因素1.源头控制: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是降低其循环程度的关键。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推广清洁技术和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可以减少这些物质的排放。

2.环境因素:环境条件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温度、湿度和pH值等因素可以影响物质的稳定性和转化速率。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1>、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生产产生的气体和粉尘。

除汞以外,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人土壤。

据Lisk报道,煤含Ce、Cr、Pb、Hg、Ti等金属,石油中含有相当量的Hg(O.02~30mg/kg),这类燃料在燃烧时,部分悬浮颗粒和挥发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其中1O%~30%沉降在距排放源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600吨的汞是通过煤和其它石化燃料燃烧而排放到大气中去的。

例如比利时每年从大气进入每公顷土壤的重金属量就有Pb 250g、Cd 19g、As 15g、Zn 3750g。

运输,特别是汽车运输对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主要以Pb、Zn、Cd、Cr、Cu等的污染为主。

它们来自于含铅汽油的燃烧和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据有关材料报导,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Pb量多达20~50 μg/L,它们成条带状分布,因距离公路、铁路、城市中心的远近及交通量的大小有明显的差异。

Вериня等研究发现在公路两侧50m的距离有被污染的痕迹,每月每平方米累积的易溶性污染物在4~40 g。

进入环境的强度顺序为:Cu、Pb、Co、Fe和Zn。

在宁-杭公路南京段两侧的土壤形成Pb、Cr、Co污染带,且沿公路延长方向分布,自公路两侧污染强度减弱。

经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与重工业发达程度、城市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交通发达程度有直接关系,距城市越近污染的程度就越重,污染强弱顺序为:城市-郊区-农村。

<2>、随污水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利用污水灌溉是灌区农业的一项古老的技术,主要是把污水作为灌溉水源来利用。

污水按来源和数量可分为城市生活污水、石油化工污水、工业矿山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等。

生活污水中重金属含量很少,但是,由于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矿企业污水未经分流处理而排人下水道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从而造成污灌区土壤重金属Hg、Cd、Cr、Pb、Cd等含量逐年增加。

重金属的原理

重金属的原理

重金属的原理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化合物。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镉、铬、镍、锌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重金属污染成为近年来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一环。

而重金属的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下面将从重金属的来源、迁移和生态效应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重金属污染的原理。

1. 重金属的来源重金属可以通过自然过程释放到环境中,如火山喷发、岩石风化等。

但目前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来源是人类的工业活动,如燃煤、冶炼、化工等过程中的废气和废水中会排放出大量的重金属。

2. 重金属的迁移重金属在环境中可以通过空气、水和土壤等介质的迁移传播。

其中,空气中的重金属主要以颗粒物的形式存在,并随着大气污染物一起沉降到地面。

水中的重金属则可以通过溶解、悬浮和吸附等方式进入水体,然后通过水流迁移到其他地方。

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直接投放或废水浇灌等途径进入,然后通过土壤颗粒的迁移和地下水的流动等方式,进一步传播到地下水、地表水和植物等生物体内。

3. 重金属的生态效应重金属的污染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首先,重金属会累积在生物体内,从而导致食物链中的生物越来越高浓度的重金属。

这不仅会使底层生物受到污染,还会影响到高层食物链的生物,最终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较大,会引起鱼类、藻类等水生生物的死亡和生长受阻。

此外,重金属还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土壤肥力,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重金属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减少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人们需要从源头控制和治理措施入手,加强工业废气和废水的净化处理;同时,加强水资源保护,减少工农业废水排放;加强土壤治理和修复,改变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方式。

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治理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只有在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下,我们才能减少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1国赛数学建模优秀论文A题

2011国赛数学建模优秀论文A题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04505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德州学院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翟明元2. 张小凤3. 邹菲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赵学杰高秀莲日期: 2011 年 9 月 12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基于系统综合评价的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首先对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然后对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无量纲化处理,再对各金属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针对各个问题建立模型并求解。

针对问题一,我们首先利用EXCEL 和 SPSS 统计软件对各金属元素的数据进行处理,再利用Matlab 软件绘制出该城区内8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图最后通过内梅罗污染模型:2/12max22⎪⎪⎭⎫ ⎝⎛+=P P P 平均综,其中平均P 为所有单项污染指数的平均值,m ax P 为土壤环境中针对问题二,我们首先利用EXCELL 软件画出8种元素在各个区内相对含量的柱状图,由图可以明显地看出各个区内各种元素的污染情况,然后再根据重金属元素污染来源及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工业区及生活区重金属的堆积和迁移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Cu 、Hg 、Zn 主要在工业区和交通区如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两侧富集,随时间的推移,工业区、交通区的土壤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叠加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空气中重金属污染及影响分析

空气中重金属污染及影响分析

空气中重金属污染及影响分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重金属污染在空气中逐渐成为世界各地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

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密度、有毒且难以降解的化学元素,如铅、汞、镉和铬等。

它们的存在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空气中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当重金属进入人体后,它们会通过气道、食物链和皮肤接触等方式进一步传播。

吸入或摄入过量的重金属会导致慢性中毒,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包括神经系统受损、肺部疾病、免疫系统紊乱和癌症等。

特别是对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来说,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行为异常和免疫力下降。

其次,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会沉降到土壤和水体中,然后经由植物和动物进入生态系统。

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会破坏土壤结构,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对农田产量和农作物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重金属还可以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累积,危害食物安全,威胁人类的食品供应。

此外,空气中重金属污染还对环境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会导致气候变化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燃煤和工业废气中的重金属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来源之一,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氧化产物可以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酸性物质,进而降雨造成酸雨的发生。

酸雨不仅对土壤和水体造成腐蚀,还对植物生长和水生生物产生直接的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

针对空气中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减轻其负面影响:首先,加强监测和评估。

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包括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和评估。

通过及时获取和分析空气中重金属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可以准确评估污染源、污染程度和潜在风险。

其次,加强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减排措施,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对相关企业和单位的监管,增加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减少重金属排放。

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来源分析:造成降尘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为燃煤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
2021/4/2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12):
9
164-169
大气:降尘重金属
分布特征:重金属含量较高 的地区均为工业城市,东南 沿海地区、 西南地区降尘重 金属污染较为严重。
2021/4/21 沉降重金属空间分布图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3): 313-319
污染现状: 2006—2013 年我国城市污泥重金属 Cu、 Pb、Zn、 Cd、 Hg、 As、 Cr 和 Ni 的含量大小依次为 Zn>Cu>Cr>Pb>Ni>As>Cd>Hg。
从变化趋势及超标倍数来看来看,我国城市污泥处理处置中仍应该优先关注 Cd、 Hg 和 Ni 的污染。
来源分析:大气中 As、 Cd、 Cr、 Ni、 Mn 和 Pb 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 金
属冶炼以及交通废气排放等,其中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其共同的污染来源
2021/4/21
环境科学研究,
2015,
28(7):
5
1053-1061
我国部分城市大气重金属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分布特征:我国城市大气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北方的京津冀、 环渤海地区以及南方的
2015,
29(12):
10
164-169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 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状况调查分析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状况调查分析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状况调查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4)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5)1. 重金属元素种类分布 (7)1.1 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水平 (9)1.2 重金属元素间相关性分析 (9)2. 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 (11)2.1 土壤污染指数计算与划分 (12)2.2 污染等级划分标准 (13)3. 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规律 (13)3.1 空间分布图示方法 (15)3.2 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16)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 (16)1. 调查区域选择与布点方案 (17)2.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18)3. 数据获取与质量控制 (19)3.1 数据来源渠道与筛选 (20)3.2 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21)四、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分析 (22)1. 自然因素影响 (22)1.1 地理环境特征 (24)1.2 气候条件变化 (24)2. 人为因素影响 (26)2.1 工业污染源排放 (27)2.2 农业活动投入 (28)2.3 生活污水排放 (29)五、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建议 (30)1. 治理与修复目标与原则 (31)2. 治理与修复技术选择 (32)2.1 物理修复技术 (33)2.2 化学修复技术 (35)2.3 生物修复技术 (37)3. 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方法 (38)六、结论与展望 (39)1. 研究成果总结 (40)2. 存在问题与不足 (41)3. 后续研究方向与展望 (42)一、内容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其自然背景值,进而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难题。

本次调查分析旨在全面掌握某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征与状况,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试,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规律,污染源的调查与分析,以及污染程度与生态风险评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重金属系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

砷、硒是非金属,但是它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所以将砷、硒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内。

对人体毒害最大的有5种:铅、汞、铬、砷、镉。

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毒性放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或无机物。

在环境污染领域中,重金属主要是指对生物有明显毒性的金属元素或类金属元素,如汞、镉、铅、铬、锌、铜、钴、镍、锡、砷等,此类污染物不易被微生物降解。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迅速发展,含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严重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并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也可以导致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目前,世界各国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约1.5万t、Cu为340万t、Pb为500万t、Mn为1500万t、Ni为100万t[1]。

中国北方大城市的蔬菜基地和部分商品粮基地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如北京、天津、西安、沈阳、济南、长春、郑州等地;。

南方相对较轻,如福州、宁波、上海、武汉、成都等地。

土壤重金属污染将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从中国土壤资源状况看,到2000年底中国人均耕地仅为0.1 hm2,而且随着今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如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及自然灾害损毁等,土壤资源将进一步减少。

因而如何有效地控制及治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改良土壤质量,将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本文主要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来源与分布、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现行治理方法入手,提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防治的环境矿物学新方法。

旨在保护环境,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

重金属污染原理重金属,特别是汞、镉、铅、铬等具有显著和生物毒性。

它们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只能发生各种形态相互转化和分散、富集过程(即迁移)。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1)除被悬浮物带走的外,会因吸附沉淀作用而富集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中,成为长期的次生污染源;(2)水中各种无机配位体(氯离子、硫酸离子、氢氧离子等)和有机配位体(腐蚀质等)会与其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导致重金属有更大的水溶解度而使已进入底泥的重金属又可能重新释放出来;(3)重金属的价态不同,其活性与毒性不同。

其形态又随pH和氧化还原条件而转化。

(4)在其危害环境方面的特点是:微量浓度即可产生毒性(一般为1~10毫克/升,汞、镉为0.01~0.001毫克/升);在微生物作用会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如洋-甲基汞);可被生物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慢性路线。

亲硫重金属元素(汞、镉、铅、锌、硒、铜、砷等)与人体组织某些酶的巯基(-SH)有特别大的亲合力,能抑制酶的活性,亲铁元素(铁、镍)可在人体的肾、脾、肝内累积,抑制精氨酶的活性。

六价铬可能是蛋白质和核酸的沉淀剂,可抑制细胞内谷胱甘肽还原酶,导致高铁血红蛋白,可能致癌,过量的钒和锰(亲岩元素)则能损害神经系统的机能。

1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来源与分布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是多途径的,首先是成土母质本身含有重金属,不同的母质、成土过程所形成的土壤含有重金属量差异很大。

此外,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也造成重金属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1.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

它们主要分布在工矿的周围和公路、铁路的两侧。

大气中的大多数重金属是经自然沉降[2]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

如瑞典中部Falun市区的铅污染[3],它主要来自于市区铜矿工业厂、硫酸厂、油漆厂、采矿和化学工业产生大量废物,由于风的输送,这些细微颗粒的铅,从工业废物堆扩散至周围地区。

南京某生产铬的重工业厂[4]铬污染叠加已超过当地背景值4.4倍,污染以车间烟囱为中心,范围达1.5 km2,污染范围最大延伸下限1.38 km。

俄罗斯的一个硫酸生产厂[5]也是由工厂烟囱排放造成S、V、As的污染。

公路、铁路两侧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Pb、Zn、Cd、Cr、Co、Cu的污染为主。

它们来自于含铅汽油的燃烧,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含锌粉尘等。

它们成条带状分布,以公路、铁路为轴向两侧重金属污染强度逐渐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路、铁路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很强的叠加性。

在宁—杭公路南京段[6]两侧的土壤形成Pb、Cr、Co污染晕带,且沿公路延长方向分布,自公路向两侧污染强度减弱。

在宁—连一级公路淮阴段[7]两侧的土壤铅含量增高,向两侧含量逐渐降低,且在地表0~30 cm铅的含量较高。

在法国索洛涅地区A71号高速公路[8]沿途严重污染重金属Pb、Zn、Cd,其沉降粒子浓度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2~8倍,而公路旁重金属浓度比沉降粒子中高7~26倍。

在斯洛文尼亚[9]从居波加到扎各瑞波公路两侧,铅除了分布在公路两侧以外,还受阶地地貌和盛行风的影响,高铅出现在低地,公路顺风一侧铅含量较高。

经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以工矿烟囱、废物堆和公路为中心,向四周及两侧扩散;由城市—郊区—农区,随距城市的距离加大而降低,特别是城市的郊区污染较为严重。

此外,还与城市的人口密度、城市土地利用率、机动车密度成正相关;重工业越发达,污染相对就越严重。

此外,大气汞的干湿沉降[10~12]也可以引起土壤中汞的含量增高。

大气汞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后,被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和有机物的吸附或固定,富集于土壤表层,或为植物吸收而转入土壤,造成土壤汞的浓度的升高。

1.2 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使用施用含有铅、汞、镉、砷等的农药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都可以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

一般过磷酸盐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Hg、Cd、As、Zn、Pb,磷肥次之,,氮肥和钾肥含量较低,但氮肥中铅含量较高,其中As和Cd污染严重[13]。

经过对上海地区菜园土地、粮棉地的研究[14],施肥后,Cd的含量从0.134 mg/kg升到0.316 mg/kg,Hg的含量从0.22 mg/kg升到0.39 mg/kg,Cu、Zn 增长2/3。

通过新西兰[15]50 a前和现今同一地点58个土样分析,自施用磷肥后,镉从0.39 mg/kg升至0.85 mg/kg。

在阿根廷[16]由于传统无机磷肥的施入,进而导致土壤重金属Cd、Cr、Cu、Zn、Ni、Pb的污染。

农用塑料薄膜生产应用的热稳定剂中含有Cd、Pb,在大量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过程中都可以造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

1.3 污水灌溉污水灌溉一般指使用经过一定处理的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森林和草地。

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商业污水和工业废水。

由于城市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涌入河道,使城市污水中含有的许多重金属离子,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

在分布上,往往是靠近污染源头和城市工业区土壤污染严重,远离污染源头和城市工业区,土壤几乎不污染[17]。

近年来污水灌溉已成为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60年代至今,污灌面积迅速扩大,以北方旱作地区污灌最为普遍,约占全国污灌面积的90%以上。

南方地区的污灌面积仅占6%,其余在西北和青藏[18]。

污灌导致土壤重金属Hg、Cd、Cr、As、Cu、Zn、Pb等含量的增加。

淮阳污灌区自污灌以来,金属Hg、Cd、Cr、Pb、As等就逐渐增高,1995~1997年已超过警戒级[19]。

太原污灌区的重金属Pb、Cd、Cr含量远远超过其当地背景值,且积累量逐年增高[20]。

1.4 污泥施肥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但同时污泥中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随着大量的市政污泥进入农田,使农田中的重金属的含量在不断增高。

污泥施肥可导致土壤中Cd、Hg、Cr、Cu、Zn、Ni、Pb含量的增加,且污泥施用越多,污染就越严重,Cd、、Cu、Zn引起水稻、蔬菜的污染;Cd、Hg可引起小麦、玉米的污染;污泥增加,青菜中的Cd、Cu、Zn、Ni、Pb 也增加[21]。

Anthony[22]研究表明,用城市污水、污泥改良土壤,重金属Hg、Cd、Pb等的含量也明显增加。

1.5 含重金属废弃物堆积含重金属废弃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其危害方式和污染程度都不一样。

污染的范围一般以废弃堆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通过对武汉市垃圾堆放场[23]、杭州某铬渣堆存区[24]、城市生活垃圾场[25]及车辆废弃场[26]附近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这些区域的重金属Cd、Hg、Cr、Cu、Zn、Ni、Pb、As、Sb、V、Co、Mn 的含量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形态分布特征受其垃圾中释放率的影响,且随距离的加大重金属的含量而降低。

由于废弃物种类不同,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如铬渣堆存区的Cd、Hg、Pb为重度污染,Zn为中度污染,Cr、Cu为轻度污染。

1.6 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金属矿山的开采、冶炼、重金属尾矿、冶炼废渣和矿渣堆放等,可以被酸溶出含重金属离子的矿山酸性废水,随着矿山排水和降雨使之带入水环境(如河流等)或直接进入土壤,都可以间接或直接地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1989年我国有色冶金工业向环境中排放重金属Hg为56 t,Cd为88 t,As为173 t,Pb为226 t[27]。

矿山酸性废水重金属污染的范围一般在矿山的周围或河流的下游,在河流中不同河段的重金属污染往往受污染源(矿山)控制,河流同一污染源的下段自上游到下游,由于金属元素迁移能力减弱和水体自净化能力的适度恢复,金属化学污染强度逐渐降低。

江西乐安江沽口—中洲[28]由于遭受德兴铜矿的污染,水体及土壤中的重金属Cu、Pb、Zn、Cr含量增高,至鄱阳湖段重金属含量逐渐降低。

美国科罗拉多州罗拉多流域[29]受采矿的影响,重金属元素Cd、Zn、Pb、As的浓度,以污染源为最高,之后随着与污染源距离延长而逐渐降低。

莱安河[30]重金属污染,来自一个大型铜矿,导致重金属浓度远远超过当地背景值。

流域重金属污染随季节变化而异,枯水期重金属的含量明显高于丰水期[31]。

河流流速减缓可以导致该流段重金属含量增加[32]。

同一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途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途径的。

胡永定[33]通过研究徐州荆马河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中指出:Cr、Cu、Zn、Pb是由垃圾施用引起的,As 是由农灌引起的,Cd是由农灌和垃圾施用引起的,Hg是各种途径都具备。

王文祥[34]通过对山东省耕地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的研究说明,工业快速发展地区铅高于农业环境,铅与距公路远近有关。

乡镇企业技术、设备落后,原材料利用率低,造成其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当严重。

据贵州1986年的统计,全省乡镇排放汞14.7万kg,土壤中有的地方达56.64 mg/kg,超过未污染土壤的84.5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