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合同管理 实现降本增效

强化合同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在建筑市场日趋规范,行业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的今天,必须加大对工程合同的管理力度,改善原有粗放式的工程管理模式,才能使工程项目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切实有效地规避经营风险,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合同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依托。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交付使用则是履行合同的过程和实践成果的体现。而认真仔细地研究合同内容,分析利弊,针对其中的问题、难题及时制订对策措施,则是有效控制成本、减少经济损失、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以往的交底只局限于合同文本中的内容,这仅仅完成了施工准备工作的一部分,而如何严格、准确地依据合同进行施工,在成本控制、责权明确、变更索赔、杜绝违约等诸多方面制订严格的对策措施才是关键所在。此外,如果对合同谈判过程中双方的口头约定或承诺、各自面临的境况、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变更等重要内容没有详细的说明,也将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丧失获取更多利益的机会。因此项目一开始就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合同交底工作的管理力度。

首先要认真分析合同内容,做到心中有底。合同交底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合同概况、工程概况、价格组成、工期、质量目标、工程款的支付、变更索赔、工程资料、职责范围、现场管理等内容,对合同履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应注意的问题等也应同时进行全方位的交底。有条件的还得邀请法律顾问一同参与,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合同文本内容、在施工工程中如何正确履约,确保自身的权益,避免今后的经济纠纷等发生。此外,交底过程中有关负责人应对合同背景、面临的市场形式、谈判过程中的口头承诺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尤

其是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变更作出分析,使项目部以及部门做到心中有数,在今后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要召开专题分析会议,及时制订对策措施。细致、全面的交底之后,项目部和部门要按各自的管理职责系统仔细研究合同,反复推敲每一则条款、条文、细则,包括若干次询标过程的往来函件等,找出合同中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结合以往的施工管理经验和教训,研究对策,制订措施。通常,包括如何控制成本节约费用、收取资金、合同采购材料、确保工期、实现质量目标、确认工程变更、争取索赔的有效性等方面。除此之外,还特别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风险进行分析,以便在今后的施工中做到扬长避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