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膜引导技术即刻种植牙对骨修复的影响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口腔修复膜材料可以分为自体修复膜和人工修复膜两大类。
自体修复膜是从患者自身的身体中获取修复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够在口腔环境下良好地促进骨再生。
人工修复膜是由人工材料制成的修复膜,通常采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够在牙种植过程中有效保护种植区域,促进骨再生。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保护和隔离作用:口腔修复膜材料能够在牙种植手术过程中有效隔离种植区域,避免感染和干扰骨再生。
通过形成良好的修复膜层,可以有效保护种植区域,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2. 促进骨再生:口腔修复膜材料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骨再生。
一方面,口腔修复膜材料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三维空间,使种植区域形成良好的修复环境,有利于新骨生长和修复。
口腔修复膜材料还可以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能够刺激和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骨再生过程。
3. 改善软组织修复: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还可以起到改善软组织修复的作用。
口腔修复膜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界面,使软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修复,有利于种植体的稳定和牙龈的正常修复。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能够有效引导骨再生,并提高牙种植的临床效果。
口腔修复膜材料的种类繁多,适应症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临床医生在选择和应用口腔修复膜材料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操作,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口腔修复膜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以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备受关注。
口腔修复膜材料是一种可以覆盖在牙种植术后的植骨面上,帮助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的材料。
通过使用口腔修复膜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创伤,促进骨组织的再生,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
本文将从口腔修复膜材料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在牙种植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口腔修复膜材料在引导骨再生中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一、口腔修复膜材料的种类口腔修复膜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两大类。
天然材料主要包括动物组织膜、植物膜和矿物膜等,而人工合成材料则是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材料。
1. 羟基磷灰石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以与骨组织紧密结合,促进骨再生。
以上所述的口腔修复膜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以在种植牙手术中起到良好的引导骨再生作用。
1. 保护骨组织:口腔修复膜材料可以覆盖在种植术后的植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有效地保护植骨面不受外界的干扰和感染,有利于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2. 促进骨细胞再生:口腔修复膜材料可以释放出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有效地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过程。
3. 防止软组织长入:口腔修复膜材料可以形成一种物理障碍,可以有效地阻止软组织的长入,避免软组织与骨组织的杂交,有利于骨再生的进行。
口腔修复膜材料通过以上作用机制,可以有效地引导和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研究表明,口腔修复膜材料可以有效地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
一项研究显示,在口腔修复膜材料辅助下的植骨术后,骨组织的愈合速度显著加快,愈合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另一项研究显示,口腔修复膜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植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植骨的成功率。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牙手术已经成为恢复牙齿功能和美学的重要手段。
在上前牙美学区进行种植手术时,由于骨质缺失或者吸收不足,传统的种植方法往往难以满足美学和功能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对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膜引导骨再生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膜引导骨再生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种植牙手术中的骨组织再生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植入可吸收膜来导向和保护骨再生物质,促进自体骨组织的再生和再生。
相比传统的骨再生方法,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精准导向:膜能够精准地导向骨再生物质的生长方向,确保新生骨组织的正常形成和排列,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
2. 保护作用:膜能够有效地保护再生区域,避免外界感染和干扰,保证再生过程的正常进行。
3. 促进愈合:膜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促进血管生长和细胞分裂,加速愈合过程,减少术后并发症。
4. 可吸收性:膜材料多为可吸收材质,术后无需再次手术取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1. 研究对象和方法收集了近年来在口腔种植领域中应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进行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的临床数据,包括手术前后的口腔影像学资料、术后恢复情况、美学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等。
2. 研究结果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采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进行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原骨质缺失或吸收不足的问题,保证种植体的稳固性和美学效果。
术后患者愈合情况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口腔功能和美观度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较高。
3. 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三、展望与总结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效果和优势,以及材料和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运用膜引导技术即刻种植牙对骨修复的影响

【 关键词 】 慢性咳嗽; 门诊; 病 因;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B
【 文章编 号】 1 0 0 4— 4 9 4 9 ( 2 0 1 5 ) 0 5— 0 2 8 5— 0 2
2 0 1 4年 1 月 一2 [ ) 1 4年 7月共有 1 2 5 例患 者符合人选标准 。其 中明确诊断 l 1 4例,
咳嗽是临床表现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也可以说是一种反射性 防御动作 , 通过咳嗽 的 方式将呼吸道 、 食道 以及气管 内分泌的各种异物排出体外 , 从 而保护身体气 管。但是 咳 嗽也有着不好的一方面, 例如咳嗽导致呼吸到内部感 染扩散 、 剧 烈的咳嗽还会 导致呼吸 道出血甚至引发严重的心悸 、 气胸等症状 。慢性咳嗽作为咳嗽症状 中的明显病症 , 它的 出现主要包含了 C V A、 U A C S [ 又称鼻后 滴流综合 征 ] 、 E B和 G E R C , 这些 病 因占据整个 门诊慢性咳嗽病 因的 9成以上 , 就慢性咳嗽与呼吸系统 的疾病分析 , 它不仅 与呼吸系统 的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 而且与其他系统 的疾病也 有一定关 系。大部分 慢性 咳嗽都与感 染症状无关 , 因此在诊疗时不需采用抗菌药物 , 且 咳嗽原 因不 明的时候对各 种 口服或者
1 5年 第 5期
但c l i c k 声是一个宽频谱 波 , 能量 主要 集 中在 2 K H z 一 4 K H z 。本研 究结 果显 示 c l i c k— A B R与纯音 听阈测定在 2 K H z 、 4 K H z 处有 良好的正相 关性 , 在低频处 不存在 相关性 , 正 是由于 c l i c k声的能量主要集中在 2 K H z 一 4 K H z 。因此 c l i c k— A B R作为客观听力检查方 法之一 , 可以帮助临床听力 学家评 估高频 听力损失程 度 , 但c l i c k— A B R对 听力损 失程 度、 听力损失曲线类型不能提供 可靠的信 息。A S S R和 c l i c k—A B R都 有各 自独特 的作 用, 不能互相取代 , 而要合理地综合运用 , 取 长补短, 共同发挥临床作用。
膜引导技术在即刻种植牙中的疗效及对骨修复的影响

为2 1 . 5 7 %,C 期患者复发率转移为2 8 . 2 1 %,统计学分 析后 也具有显著性 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 义。有研究表 明 ,患者梗 阻后肠壁 可出现高度水 肿 ,导 致血供较差 、肠壁变薄 ,易并发肠穿 孔使 癌细胞脱 落进入腹腔
发生转移 。而D ke u s 分期则与肿瘤组织浸润肠壁的深度和淋 巴结有无受
修 复后 未见松 动 ,切 口愈合 良 好 。在 随访的 3 年 中 ,未 见 出现进行性 骨吸 收病例 ,所有种植体周 围骨吸 收的平 均 高度 为 1 . 3 1 I I l l I 1 。结论 由本次
研 究结果 可 见,膜 引导技术在 即刻种植 牙中的疗效 明显 ,对 骨修 复有 良好 的作 用 ,可缩短种植 修 复的疗 程 ,在 牙种植 中值得 推广和使 用。 【 关键 词】 膜 引导 技 术 ;即刻 种植 牙 ;疗 效 ;骨修 复
—画匪 |豳 —盈同
2 0 1 4 年1 2 月 第1 2 卷 第3 5 期
・临床研究 ・ l 9 5
膜 引导技术在a P N种植牙 中的疗效 及对 骨修 复的影响
翟 仁 义 刘 东生
( 长春 市 口腔医院 ,吉林 长春 1 3 0 0 0 0 )
【 摘要】 目的 分析 并探讨 膜引导技 术在 即刻 种植 牙中的 临床疗 效 ,分析 该技 术对 骨修 复的影 响。方法 选取 我 院1 2 : 腔科 即刻种植 牙患者 5 O 例为 研 究对 象,其 中种植 牙体 6 8 枚 ,牙拔 除术后 即刻植 入 牙体 ,并用 医用钛膜 完全封 闭骨 缺损 区,观 察术后各 患者 的状 态 ,评价该技 术的・ I 缶 床疗效 并讨论 其对 骨修复 的影响 。结果 本 次研 究的 5 0例 即刻种 植 牙病例 ,钛膜 的平均保 留时 间为 3 . 5 个 月 ,其种植体 1 2 周后 骨修 复成形 ,3年 内冠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1. 口腔修复膜的原理口腔修复膜是一种可以阻挡组织液和细胞进入创面的材料。
在牙种植中,当牙种植手术结束后,修复膜可以将术旁组织与种植物分开,限制种植物周围创面的干扰,促进组织再生,促进骨质形成,增加种植物的稳定性和长久存留性。
口腔修复膜的种类主要包括植物性修复膜、药物修复膜、合成透明修复膜、天然修复膜等。
这些修复膜都各自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性能特点,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
在牙种植术中,主要应用的是合成透明修复膜和天然修复膜。
合成透明修复膜主要由聚乳酸和聚己内酯构成,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可以促进骨质形成。
而天然修复膜则主要来源于脐带血和防冻蛋白等天然材料,具有生物活性、抗感染和刺激骨形成能力等特点。
(1)促进骨质形成:口腔修复膜以其所含的特定成分,可以提高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能力,有效促进骨质形成。
(2)降低疼痛感:口腔修复膜可以在手术后为种植物提供保护,减轻创面内外的刺激感和疼痛感。
(3)增加种植物的存留率:通过减轻疼痛和保护手术创面,口腔修复膜可以帮助种植物更好地生长和恢复,提高其在口腔中的存留率。
(4)方便使用:口腔修复膜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使用,操作方便简单。
(1)选择合适的修复膜: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口腔修复膜。
(2)正确使用修复膜:使用口腔修复膜需要遵循操作步骤,严格控制使用的量和质量。
(3)早期拆除修复膜:口腔修复膜使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7天,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及时拆除。
总之,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显著,其能够增强种植物的存留率,降低手术后的不适感和疼痛感,并且通过更快的骨质重建周期,可以提高修复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在日常使用中,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并注意修复膜的选择和拆除时间,以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引言:牙种植是一种常见的替代牙齿缺失的方法,它能够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美观,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牙齿缺失后,患者的骨质会逐渐萎缩,导致植入牙齿的骨量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口腔修复膜材料被应用于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以提高植入牙齿的成功率。
本文旨在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引导骨再生的作用机制:口腔修复膜材料能够在牙种植术后形成一个物理屏障,阻止有害细胞的侵入,使有利细胞聚集在植入牙区域,从而促进骨再生。
口腔修复膜材料还能够释放出一些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如骨形成因子、血管生成因子等,进一步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
口腔修复膜材料的种类:目前,口腔修复膜材料有很多种类,包括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
合成材料主要有骨水泥、生物活性玻璃和人工骨等;天然材料主要包括骨膜、种植膜等。
这些材料既可以被吸收,又可以存在一定的稳定性,能够辅助骨再生。
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研究表明,通过运用合适的口腔修复膜材料,可以改善植体周围的骨量和骨质,提高牙种植的成功率。
使用人工骨和种植膜进行牙种植术后的骨再生,可以明显提高骨密度和植入牙的稳定性。
口腔修复膜材料还能够修复骨缺损、改善骨体重建术后早期愈合。
口腔修复膜材料的优势和局限:口腔修复膜材料具有许多优点。
它们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接受性,不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它们能够提供良好的物理屏障,保护植入牙齿区域。
口腔修复膜材料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植入过程中易造成损伤,不同材料有吸收时间的差异,有些材料需要进行二次手术。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牙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骨修复的影响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牙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骨修复的影响魏亦龙【期刊名称】《医疗装备》【年(卷),期】2022(35)12【摘要】目的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牙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骨修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92例(115枚种植牙体)即刻种植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57枚种植牙体)与试验组(46例,58枚种植牙体),除去中途转院、临床资料缺失以及未能完成随访者8例,最终有84例患者(96枚种植牙体)被纳入本研究,其中,对照组(43例,45枚种植牙体)在Ⅰ期手术中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修复治疗,试验组(41例,51枚种植牙体)在Ⅰ期手术中采用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进行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年种植体成功率、骨组织指标、牙周指标、术后随访1年种植体与周围骨床结合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术后1年种植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前及术后即刻的颊舌侧骨板宽度及垂直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12个月的颊舌侧骨板宽度及垂直高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探诊出血阳性率及牙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12个月的探诊出血阳性率及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随访1年种植体与周围骨床结合情况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被应用于即刻种植牙患者中可发挥更好的诱导骨再生及成骨效果,维持较好的骨板宽度,且术中不易引起严重不良事件,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4页(P58-61)【作者】魏亦龙【作者单位】北京水利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相关文献】1.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牙中的疗效及对骨修复的影响分析2.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牙中的疗效及对骨修复的影响分析3.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牙中的疗效及对骨修复的影响分析4.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牙中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修复的影响研究5.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牙中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修复的影响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膜引导技术即刻种植牙对骨修复的影响发表时间:2019-05-18T10:46:11.6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上第3期作者:张雪华[导读] CT三维重建能够对种植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平均,同时还能够为术前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值得在牙种植中进行推广使用。
黑龙江省鹤岗人和医院 154101【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膜引导技术在即刻种植牙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骨修复的影响。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即刻种植牙患者38例(种植牙体52枚),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不同方法测量计算成骨率进行比较。
结果52颗牙钛膜平均保留时间为3.2个月,种植体稳定,所有切口均为甲级愈合,随访两年,患者种植体周围骨的吸收高度平均为(1.31±0.17)mm,未出现松动情况;平均骨厚度测量结果:直接测量法为(2.20±0.27)mm,CT二维测量法为(2.27±0.30)mm,两种方法经相关性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 = 0.9994,P < 0.01);直接测量方法计算成骨率为(89.01±1.26)%,采用CT二维测量法计算成骨率为(88.82±1.97)%,采用CT三维容积法计算成骨率为(86.37±2.15)%,CT三维容积法显著低于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P <0.05),而直接测量法与二维测量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膜引导技术运用于即刻种植中,能够获得良好的骨修复,CT三维重建能够对种植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同时还能够为术前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值得在牙种植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膜引导技术;即刻种植牙;骨修复[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mbrane-guided technique in immediate dental implants and its effect on bone repair.Methods 38 patients(52 implants)with immediate dental impla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observed and the osteogenesis rate calcula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average retention time of 52 titanium membranes was 3.2 months,the implants were stable and all incisions healed in grade A.After two years of follow-up,the average bone absorption height around the implants was(1.31 +0.17)mm without loosening.The mean bone thickness was(2.20 +0.27)mm by direct measurement and(2.27 +0.30)mm by CT two-dimensional measurement.The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r = 0.9994,P < 0.01);the osteogenesis rate calculated by 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was(89.01(+1.26)%,calculated by CT two-dimensional measurement method was(88.82(+1.97)%,calculated by CT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method was(86.37(+2.15)%.CT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metho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T two-dimensional measurement method(P < 0.05),while 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and two-dimensional measure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T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method(P <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P > 0.05).Conclusion Membrane-guided technique can be used in immediate implantation to obtain good bone repair.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can objectively and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mplantation.It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operative design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dental implantation.[keywords] membrane-guided technique;immediate dental implant;bone repair膜引导再生技术(GBR)是利用人工膜材料建立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通过物理屏障将组织隔离,以此诱导组织发挥最大限度的再生功能,提供一个稳定的成骨空间,在诱导骨再生的过程当中屏障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3]。
本研究探讨膜引导技术在即刻种植牙中的临床疗效、对患者骨修复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方法测量成骨率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口腔内科就诊的牙缺失同时要求行牙种植手术的患者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0~60岁,共种植牙体52枚,均运用膜引导技术和牙体种植术进行缺失的修复。
入组条件为:年龄在20~60岁之间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成年人,无全身系统性的感染且口腔卫生状况良好,同时符合即刻种植的条件。
1.2 手术方法纯钛再生引导膜以及相应的机械由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BEGO根状种植钉系统由德国贝格公司所生产。
1.2.1 Ⅰ期手术第1次手术,将种植体植入骨移植以及膜覆盖手术:①侧切开牙槽嵴唇,翻起黏骨膜瓣;②将种植体植入;③缺损区用生物膜覆盖,膜的边缘嵌入到骨膜下面,旋入覆盖螺丝固定。
第2次手术,安装种植体基桩:切开黏膜,将覆盖螺丝卸下然后取出GBR膜,再将种植体上口软组织以及骨组织清除,安装基桩,1周之后拆线,按照常规制作种植义齿。
1.2.2 Ⅱ期手术第1次手术,进行GBR膜的植入:①下颌的切口位于前庭沟,首先切开黏膜,再切开骨膜;上颌的切口位于腭侧,距牙槽嵴2~3 mm处;纵向的辅助切口应该距离生物膜的边缘约5 mm。
②植骨:首先翻起黏骨膜瓣,将骨缺损区或者薄弱区暴露出来,对骨表面软组织进行彻底清除,可以浅钻数孔,测量其大小,取自体骨进行填充。
③膜植入:修剪膜时按照缺损的范围将膜周边放宽2 mm,膜紧贴骨面将其边缘嵌入骨膜周边,必要的时候利用微型太螺钉进行固定。
④最后进行伤口缝合。
第2次手术在第1次手术的6~9个月之后进行,进行种植体固位钉植入手术:①按照原切口切开并将黏骨膜瓣翻起。
②将生物膜去除,再按照义齿修复设计的位置以及分布选择适当长度的种植体,按照前面所述方法将种植体植入。
③将黏骨膜瓣严密缝合。
第3次手术于第2次手术的4~6个月后进行,安装种植体基桩并常规对种植义齿进行修复。
1.3 数据测量数据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骨面直接测量法以及CT测量法,骨面直接测量法是利用十分度的游标卡尺,在Ⅰ期、Ⅱ期手术当中直接测量数据:植骨前牙槽骨的厚度为X1,植骨后牙槽骨的厚度为X2,植骨的厚度为Y=X2-X1;在Ⅱ期手术中测量种植体牙槽骨的厚度为X3,成骨厚度为Z=X3-X1。
CT测量法是在植骨手术之前,植骨手术即刻以及植骨手术后的6个月,采用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将扫描所获得的数据上传到工作站中进行三维重建,对植骨、成骨的厚度以及体积分别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临床疗效52颗牙钛膜平均保留时间为3.2个月,将膜取出之后,种植体稳定,患者的骨修复较为完全,无持续性疼痛发生,未出现牙龈红肿、感觉异常病例,未出现创口开裂、感染、膜暴露等情况,所有切口均为甲级愈合。
Ⅱ期手术患者的成骨率达到了100%。
对患者进行牙X线检查:即刻种植体钛膜在1、2、3个月时X线的检测均可以看到明显的骨小梁形成。
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年,患者种植体周围骨的吸收高度平均为(1.31±0.17)mm,未出现种植体松动情况。
2.2 直接测量与CT二维测量的相关性分析在本次研究当中,平均骨厚度测量结果:直接测量法为(2.20±0.27)mm,CT二维测量法为(2.27±0.30)mm;两种方法经相关性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 = 0.9994,P < 0.01)。
2.3 三种测量方法计算成骨率的比较三种测量方法计算成骨率的结果,直接测量法为(89.01±1.26)%,CT二维测量法为(88.82±1.97)%,CT三维容积法为(86.37±2.15)%,CT三维容积法显著低于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直接测量法与二维测量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GBR是利用人工膜材料建立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通过物理屏障将组织隔离,以此诱导组织发挥最大限度的再生功能,提供一个稳定的成骨空间,在诱导骨再生的过程当中屏障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