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答案

第2章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答案
第2章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答案

第二章国际货币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购买力平价学院的代表人物是( A )。

A.卡塞尔B.保罗.艾因齐格C.戈森 D.阿夫塔里昂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B )。

A.国际金融制度B.布雷顿森林体系C.牙买加货币体系 D.欧洲货币体系3.牙买加货币体系意味着( D )。

A.固定汇率制度 B.浮动汇率制度C.金本位汇率制度D.汇率制度多样化4.欧元成为欧洲联盟唯一法定货币的时间是( C )。

A.1978年12月 B.1999年1月1日C.2002年7月 D.2005年1月1日5.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B )。

A.钉住美元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B.参考一蓝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C.单独浮动汇率制度D.固定汇率制度

6..利率平价学位认为,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远期汇率将( B )。

A.升水 B.贴水 C.不变D.不确定

A.直接套汇B.间接套汇C.抵制套汇D.汇水套汇

7.国际借贷学说认为:外汇供大于求,( B )

A.汇率不变 B.外汇汇率下跌 C.外汇汇率上涨D.本币汇率下跌

8.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国家是( D )

A.中国 B.美国 C.丹麦D.香港

二、多项选择题

1. 国际金本位制的类型包括( ABC )。

A.金币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纯金本位制

2. 在金本位制度下“三个自由”规则指的是( BCD )。

A.自由淘金 B.自由铸造金币C.黄金自由兑换纸币D.黄金自由输出与输入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ABC )

A. 美元与黄金挂钩

B. 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C. 政府有义务对汇率进行干预

D.以黄金输送点作为汇率波动的界限

4.. 以下国家哪些是欧元区国家( BCD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三、判断题

1.汇率的变动和决定所依据的是人们各自对外汇的效用所作的主观评价。(√)

2.在金本位制度下,政府可以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3.汇率制度是各国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所作出的系列规定。(√)

4.铸币平价(Mint Parity)是金本位制下两种货币之间的含金量之比。(√)

5.外汇管制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平衡和发展。(×)

四、计算题

1.假设瑞士法郎年利率为8%,美元的利率为10%,即期USD/CHF=1.6000,用利率平价学说计算三年后USD/CHF=?

答案:两国利率差额为:h=I

2-I

1

=-2%

利率差额等于远期升贴水率:

h=(f-e)/e*B/N=(f-1.6)/1.6*360/(360*3)=-2%

求得:f=1.504

所以三年后USD/CHF=1.504。

2.在19世纪下半叶,英镑含金量为1英镑含纯金7.32克,法郎含金量为1法郎含纯金0.29克,假设1克黄金在英法之间的运费为0.0052法国法郎,英镑兑法郎的汇率为英镑/法郎=26,从英国进口商品的法国进口商会采取何种方式支付货款?

答案:铸币平价为:GBP/FHF=7.32/0.29=25.2414

1克黄金在英法之间的运费为0.0052法国法郎,

则1英镑黄金在英法之间的运费为7.32*0.0052=0.038064

有两种可以选择的支付方式:

付款方式之一:付外汇(£).

用$购£,每英镑花费26法郎;

付款方式之二:付黄金.

用$25.2795(含运费)购价值£1的黄金.

所以:法国进口商选择支付黄金的方式.

五、简答题

1.购买力平价学说的主要内容。

人们只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外国具有商品的购买力;因此,一国汇率水平和变化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来决定的。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定义,即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

2、利率平价学说的经济含义

利率平价说说明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远期汇率将贴水;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的远期汇率将升水。

六、论述题

1。比较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答案可参照课堂所讲内容)

(新)汇率制度习题与答案

汇率制度习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被称为________。 2、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两国货币比价________,其波动的界限________的一种汇率制度。与此相对,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随________的变化而自由涨落,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固定汇率的义务。 3、按照汇率浮动的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1994年1月l日开始,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形成了以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_汇率制。 5、1996年底,人民币实现________可兑换,并且要扩大开放,逐步使人民币实现________可兑换,以最终达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属固定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有( )。 A.国际金本位制B.布雷顿森林体系 C.牙买加体系D.以上都是 2、与固定汇率制相比,浮动汇率制的主要优点是( )。 A.自动调节国际收支B.保证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C.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D.避免国际性的通货膨胀传播 3、按照政府对汇率是否干预,浮动汇率制度可分为( )。 A.单独浮动B.清洁浮动 C.联合浮动D.肮脏浮动 4、国家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对非成员国则实行同升同降的浮动汇率制度是()。 A.联系汇率制B.弹性汇率制 C.联合浮动汇率制D.钉住汇率制 5、一国货币当局按照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或间接的

干预,以使本国货币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的汇率制度是( )。 A.管理浮动汇率制B.弹性汇率制 C.联合浮动汇率制D.钉住汇率制 6、各国执行外汇管理的机构通常包括( )。 A.外汇银行B.外贸管理机构 C.海关D.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 7、外汇管制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 )。 A.对外汇资金的管制B.对货币兑换的管制 C.对黄金、现钞的管制D.对汇率的管制 8、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1994年我国又迈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从这一年起( )。 A.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B.实行统一的银行结售汇制 C.建立了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 D.停止发行外汇券 9、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不再钉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该货币篮子中的货币种类主要包括( )。 A.美元B.日元 C.欧元D.韩元 10、我国香港使用的汇率制度是( )。 A.货币局制度B.联系汇率制度 C.管理浮动汇率制D.爬行钉住汇率制 11、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制度的类型是()。 A. 联系汇率制 B. 固定汇率制 C. 浮动汇率制 D. 联合浮动 12、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开始规定成员国汇率波动幅度为()。 A. ±10% B. ±2.25% C. ±1% D. ±10%~±20% 13、1973年春以后的国际汇率制度性质是()。 A.固定汇率制度 B.钉住汇率制度 C.联系汇率制度 D.浮动汇率制度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制度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制度 (一)单选题 1.目前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有()。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澳大利亚 2.影响汇率的根本因素是()。 A.通货膨胀 B.投机操纵 C.政权更替 D.利率高涨 3.下列哪种标价法是当前绝大多数国家在银行柜台业务实行的标价(A)。 A.直接 B.间接 C.美元 D.非美元 4.银行买进现钞价格比买进外汇凭证的价格(B)。 A.高 B.低 C.相同 D.高3‰ 5.银行买进外汇凭证的价格比买进现钞的价格(B)。 A.低 B.高 C.相同 D.低3‰ 6.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创始人是()。 A.卡塞尔 B.蒙代尔 C.马歇尔 D.勒纳 7.易于招致国际游资冲击的汇率制度是()汇率制度。 A.固定 B.自由浮动 C.联合浮动 D.管理浮动 8.达到外汇倾销目的一定是本币对外贬值幅度()本币对内贬值幅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2% 9.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的外汇政策是()。 A.本币高估 B.本币低估 C.法定贬值 D.法定升值 10.实行进口导向的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的外汇政策是()。 A.本币高估 B.本币低估 C.法定贬值 D.法定升值 11.按外汇资金的性质和用途来划分的汇率有()。 A.官定和市场汇率 B.贸易和金融汇率 C.单一和多种汇率 D.银行间和商业汇率 (二)多选题 1.实行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有()。

A.美国 B.英国 C.南非 D.新西兰 2.一国货币对外汇率上浮,一般()。 A.有利于出口 B.有利于进口 C.不利于出口 D.不利于进口 3.一国货币对外汇率下浮,一般()。 A.不利于出口 B.有利于进口 C.不利于出口 D.不利于进口 4.直接标价法下()。 A.以1个或100个本币作为标准 B.折合成一定数额外币 C.以1个或100个外币作为标准 D.折合成一定数额本币 5.间接标价法下()。 A.以1个或100个本币作为标准 B.折合成一定数额外币 C.以1个或100个外币作为标准 D.折合成一定数额本币 6.银行挂牌的买入汇率是指()。 A.银行买入顾客外汇的价格 B.顾客卖出外汇的价格 C.银行卖出外汇的价格 D.顾客买入外汇的价格 7.利用外汇倾销政策达到扩大出口的前提是()。 A.本国物价继续急剧上涨 B.本国物价上涨相对缓慢 C.出口商品结构相同国家采取对外贬值政策 D.出口商品结构相同国家未采取对外贬值政策 8.浮动汇率制()。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及答案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国际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国际金块本位制 C.国际金本位制 D.严重削弱的金本位制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 A.金汇兑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 4.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以()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A.美元 B.黄金 C.特别提款权 D.多种储备资产 5.特别提款权的创立是()。 A.第一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B.第二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C.第三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D.以上都不是 6.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A.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 B.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C.浮动汇率制度 D.弹性汇率制度 7.二战后的第一次美元危机发生于()。 A.1960年 B.1969年 C.1971年 D.1973年

8.欧洲货币体系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A.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B.自由浮动 C.联合浮动 D.管理浮动 9.欧洲货币体系创立的一篮子货币是()。 A.特别提款权 B.欧元 C.欧洲计算单位 D.欧洲货币单位 10.目前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实行的单一货币是()。 A.特别提款权 B.欧元 C.欧洲计算单位 D.欧洲货币单位 11.欧元正式启动的时间是()。 A.1999年1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12.根据欧盟的有关规定,欧元现钞开始流通的时间是()。A.1999年1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13.发行特别提款权的时间是()。 A.1968年 B.1970年 C.1971年 D.1973年 14.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采纳了()的结果 A 怀特计划 B 凯恩斯计划 C 布雷迪计划 D 贝克计划 15. 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

汇率制度选择模型

RR/03/10 Array CFEF研究报告 最优汇率制度的数理分析 何青李凌波杨晓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RR/03/10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 最优汇率制度的数理分析 何青李凌波杨晓光 摘要:本文从Mundell“三元悖论”出发,构造了一个简单的静态模型分析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何选择最优汇率制度。建模的主要思想是认为最优的汇率制度取决于一国政府如何在汇率浮动的风险损失和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损失之间进行综合权衡,而这种综合权衡体现了一国的经济结构及各经济部门之间利益的均衡。通过模型的解析分析,本文发现中间汇率制度可能是最优汇率制度,但是其可选择的区间随着资本开放程度的加大而缩小,而且维持最优中间汇率制度需要小心谨慎的努力;此外随着资本开放程度的加深,最优汇率制度将内生地向两极分化。 关键词:三元悖论、角点解、中间汇率制度、汇率浮动风险损失、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损失 1 引言 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解体以后,国际上汇率制度的安排一直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很多国家都修改了自己的汇率制度。西方主要的工业国家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初相对浮动的汇率制度安排发展到最近几年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安排—欧元区;与此同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也从解体之初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发展到了另

一个极端(如,墨西哥(1994)、泰国(1997)、巴西(1999)等都采取了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而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表一显示了自1970年以来世界范围内汇率制度选择的变迁。 资料来源:Calvo, A. Guillermo and Carmen Reinhart , “Fear of Floating” mimeo, 2000. 汇率制度安排的诸多变动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一国汇率制度的安排? 一些经济学家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汇率制度选择的问题。Mundell(1961)提出了开放经济下的“三元悖论”(trilemma):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汇率的完全稳定不能兼得。也就是说,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一国若想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必须实行相对浮动的汇率制度;若想保持汇率的稳定,就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Mundell(1961)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的理论,认为固定汇率最适用于通过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而成为一体的地区。在这个区域内可以存在两种货币制度的安排:1. 由多个国家组成,但只能有一种货币,一个独立于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2. 由多个国家组成,多种货币,多个中央银行,在货币区域内部各个国家相互采用固定汇率制度。这一理论也成为后来欧洲货币区产生的理论基础。Krugman(1979)国际收支危机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强调政府政策与维持长期固定汇率策略之间的差异,是造成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旦市场预期到这种差异,就会造成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不断流失,从而失去了维持固定汇率的能力,被迫改变了汇率制度。Obstfeld(1986)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则强调了公众预期是导致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汇率制度的选择存在多重均衡,对政府被迫进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预期,将引发投机冲击的自我实现,而危机的出现也印证了预期的实现。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范式,一些学者侧重于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因素,如,Kaminsky 和Reinhart(1999),认为一国金融体系的脆弱引发了投机冲击;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货币危机本身存在很强的传染性(Calvo,1998)。货币危机理论也成为很多经济学家实证研究金融危机下汇率制度选择的基础。最近易纲,汤弦(2001)在“论汇率制度的选择”一文中,从Mundell“三元悖论”出发,建立了一个由政府主导时的汇率制度选择模型,推导出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参数与最优货币区标准是大致相符的;而且由于中间汇率制度自身固有的道德风险和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会内生地引发投机的攻击,从而导致下货币危机,因此中间汇率制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 更多的经济学家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汇率制度选择的问题。Heller(1978)分析了70年代中期,不同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因素。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更多的经济学家加入了这一行列,Dreyer(1978),Holden and Suss(1979),Bosco(1987),Savvides (1990),

浅谈中国货币汇率制度的利弊

数学与应用数学李志山汕头大学 浅谈中国货币汇率制度的利弊 中国从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也意味着,中国一改以前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采取一种更加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新的汇率制度相比于单一的盯住美元汇率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汇率生成机制是由市场机制制定,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并根据我国贸易与投资密切程度不同设定不同外汇权重并根据此组成一篮子货币,能大幅度地减缓其波动以及减低风险;有管理的浮动则表现为中央银行能有效地阻挡外汇投机者的大幅度冲击,对整个金融市场起到一定的保护,同时又允许汇率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市场供给关系自我调节,具有一定的市场自由性。这对于之前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是难以实现的,美元作为世界上最通用的外汇,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会由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产生巨大波动。中国若依旧实行单一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则等同于将人民币反正与美元同等的位置承担世界经济的风险,这对现今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风险炸弹,没有足够的资金与技术作为后盾,中国经济会受到严重冲击,甚至发生倒退。 但现今的汇率制度就如双刃剑一般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利体现在其实施的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其汇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减低风险;不足之处在于现行汇率制度较为保守,中央银行会对其进行管制,会减低经济积极性,减少世界贸易机遇,具体表现在: 一、利 ①对美元的依赖性减低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美贸易顺差增大,中美贸易之间摩擦不断,美国为消除中美贸易之间的不利,会对中国人民币强烈要求升值,这样一来,中国的出口将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中国经济甚至会受到极大冲击,若单一地盯住美元,美国对美元的不利于人民币的操控会极大程度上地打击中国经济。但实行一篮子货币制度后,人民币汇率的浮动不仅仅决定于美元,而是根据中国的外贸比重选择外汇组成一篮子货币,使得人民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能减低人民币对美元的依赖性。 ②保护国产新型产业,帮助中国经济成长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初期,许多产业的人才与技术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采用现行汇率制度,中国能稳健的控制人民币的汇率,有效地抵挡外汇市场对中国新兴产业的攻击,防止新兴产业的大范围夭折,帮助中国产业走向成熟,从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成长。 二、弊 ①弱化企业风险意识 采用现行汇率制度后,人民币汇率较为稳定,中国市场会较为“安全”,但同时,这会弱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以及交易意识,缺少风险意识的中国企业会因此失去竞争力,被世界市场淘汰。这会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②人民币升值并导致外资减少 由于现行的汇率制度是与一篮子货币里的货币挂钩,也就是说,此时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很接近人民币的市场汇率,人民币较于之前的汇率表现出升值。美元兑换人民币在这几年间大约从1:8.7变为现在的1:6.32,这也意味着外汇的大幅度贬值,这回严重打击外商在中国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国外资的吸引。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作业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作业 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选题 1.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时,习惯上使用的汇率标价方法上是()。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美元标价法 D.一揽子货币标价法 2.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变动以()。 A.本国货币数额的变动来表示 B.外国货币数额的变动来表示 C.本国货币数额减少,外国货币数额增加来表示 D.本国货币数额增加,外国货币数额减少来表示 3.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成的本国货币数额增加,则说明() A、外币币值上升,外币汇率上升 B、外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下降 C、本币币值上升,外汇汇率上升 D、本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下降 4.在间接标价法下,如果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成的外国货币数额减少,则说明() A、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上升 B、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外汇汇率下降 C、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外汇汇率下降 D、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上升 5.现汇市场的汇率也称() A、即期汇率 B、远期汇率 C、名义汇率 D、实际汇率 6.期汇市场上的汇率也称() A、即期汇率 B、远期汇率 C、名义汇率 D、实际汇率 7.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上的外国货币供过于求时,则在直接标价法下() A、外币价格上涨,外汇汇率上升 B、外币价格下跌,外汇汇率下降 C、外币价格上涨,外汇汇率下降 D、外币价格下跌,外汇汇率上升 8.即期外汇交易又称现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办理交割的外汇买卖。 A、两个营业内 B、当天 C、一个月以内 D、两个营业日以后 9.如果一种货币的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称之为()。 A、升水 B、贴水 C、隔水 D、平水 10.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个国家的货币都规定有一个汇率,其中最重要的是对 ()。 A.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 B.一揽子货币的汇率 C.特别提款权的汇率 D.美元等少数国家货币的汇率 11.外汇从狭义上讲是一种以()表示的支付手段。 A、外国货币 B、本国货币 C、复合货币 D、有价证券 12.广义外汇与狭义外汇的根本区别在于()。

汇率理论与制度的发展历史

汇率理论与制度的发展历史 汇率理论与汇率制度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主要发达国家主要实行固定汇率制度。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的英镑贬值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发达国家纷纷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 与之相对应,汇率理论也分为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以及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下面按照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的分类,介绍主要的汇率理论对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的研究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理论 铸币平价说和国际供贷说是金本位货币制度下的主要汇率理论。铸币平价说认为: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这是汇率决定的基础。只要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并且买卖不受限制,就不会出现银行券的发行超过黄金储备导致过量发行,银行券就不会贬值,汇率也就会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 国际借贷说亦称外汇供求说或国际收支说。1861年英国的戈森在《外汇供求》一书中阐述了国际借贷说。这是最早出现的较成体系的汇率学说。戈森认为:虽然物价涨落、黄

金存量、信用状况和利率等都会引起汇率变动,但国际借贷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国际借贷的到期收付差额,才会引起汇率变动。这是应用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及供求法则来诠释汇率变动的原因。在这一时期,铸币平价成为两国货币兑换的客观标准,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汇率波动主要是由于外汇供求变动,所以国际借贷说在形成后的二、三十年间在汇率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金本位制时期,马克思认为两种货币的兑换以其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引起汇率变动的一般原因:一是对外的现金支付差额(不管造成差额的是何原因);二是一国货币(金属货币抑或纸币)的贬值;三是两国分别以金和银作为货币,这两种金属价值出现相对变动即两国铸币平价变动。马克思还分析了利率与汇率的相互关系以及民众心理对汇率影响等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发生经济危机和黄金大量外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弃了金币本位制,而改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风暴的摧毁下,金本位制土崩瓦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取而代之,各国货币汇率跌宕起伏。面对这种新情况,许多经济学者探讨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的问题并取得了新的理论成果。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在这一时期的汇率理论中,传统的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和利率平

汇率制度选择

RR/03/03 CFEF研究报告 汇率制度选择 张静、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RR/03/0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2003年10月“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小组 汇率制度选择1 目前,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一些研究机构、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也纷纷对此发表看法。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那么,现有的盯住汇率制度是否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从盯住汇率转向更为合适的汇率制度?怎样决定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当前对汇率制度选择和世界汇率制度演变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于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 本报告首先对盯住汇率制度进行分析,介绍脱离盯住汇率制度的影响因素,之后从总体上讨论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长期因素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汇率制度的演变,最后提出当前汇率制度选择的BBC准则以及可供中国选择的几种汇率制度。 一、脱离盯住汇率制度 1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本报告于2003年9月10日完成,将刊登于《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上。

从盯住汇率制度的脱离,既可以转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也可以在现有制度下进行调节,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由于“外汇市场压力”而导致的正常脱离,另一种是由经济状况恶化而导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从而被迫脱离盯住汇率制度。 具体而言,从盯住向更灵活的汇率制度的转变可以分为以下五种:1)从任何盯住汇率制度转向浮动汇率制度;2)从硬汇率盯住(hard peg)转向软汇率盯住(soft peg);3)从固定的盯住汇率转向水平盯住或爬行盯住;4)从爬行盯住或水平盯住转向爬行带汇率制度;5)在汇率带制度中扩大浮动带的范围。而从盯住向不灵活的汇率制度的转变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从软汇率盯住转向硬汇率盯住;2)从任何汇率带制度转向固定的盯住汇率;3)从爬行带转向爬行盯住或水平带汇率制度;4)在汇率带制度中缩小浮动带的范围。 对正常脱离而言,伴随着贸易开放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更易向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这是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往往面临资本流动较大的波动性,因此日益增加的贸易开放程度也相应地增加了该国受到贸易条件(TOT)冲击的风险,而采用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可以缓解或吸收这些冲击,抵御外来资本流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从盯住向更不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变一般是同银行体系的外汇系统开放和官方的外汇储备有关。银行系统的外债相对其外国资产比重的下降将促使从盯住向更不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变,因为银行系统外债比例的下降预示着其所受到的汇率风险的减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通过汇率浮动的调节来控制汇率风险的依赖;同样,巨额的官方储备也形成了对相对固定汇率制度的支持。但是,这种正常脱离盯住汇率制度的现象通常不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是在那些长期实行盯住汇率制度的国家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参考答案(20201007162720)

金融学习题一参考答案 、选择题 1、下列哪些活动反映了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 A、你用xx缴纳学费 B、你买了件毛衣,准备寒假回家时送给妈妈 C、如果香蕉作为货币,那么货币就不具备这个功能 D、朋友送你一个漂亮的存钱罐,你把零钱放进去 E、你准备利用以旧换新买个手机,你认为在苏宁电器买手机更便宜 F、你刚刚为你的中财卡充值100 元 2、在学校你可以用中财卡买饭、上网等,每次购买后,卡内的余额会相应减少,中财卡的功能类似 A、信用卡 B、商品货币 C、借记卡 D、准货币 E、储值卡 3、在很多游戏厅里,金属硬币可以用来玩游戏,但不能在其他商店里买东西。为什么金属硬币不能像人民币硬币一样作为货币流通 A、金属硬币太大,不容易运输 B、金属硬币容易丢失 C、金属硬币不能被广泛接受 D、金属硬币不是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F、金属硬币不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4、经济学家认为易货贸易不具备现实性,并非是指易货不可能存在,而是说 A.易货交易成本相对较高 B.易货在今天的社会没有用武之地 C.易货交易不可能改善参与交易人的境况 D.上述所有选项都正确 5、如果香烟作为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那么香烟的功能就类似于 A、银行存款 B、准备金 C、货币 D、可贷资金 6、如果出售某种资产的交易成本上升,这种资产就变得 A、价值更高 B、流动性更强 C、流动性更弱 D、更加类似货币 7、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在()。 A.税款交纳 B.贷款发放 C.工资发放 D.商品赊销 E、赔款支付

8、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o A.各国无法通过变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 1 B.要保证美元信用就会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C.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 D.浮动汇率为主加大了外汇风险 E无法满足各国对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 二、判断改错题 1、既然支票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支付服务,那么经济学家就认为支票账户存款属于货币。 T 2、与其他所有资产相比,货币能够更为迅速和便捷地进行交易。于是,货币是具备流动性的。 T 3、既然货币的价值与物价水平正相关,那么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就是很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F,货币随通货膨胀率上涨而贬值,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不是很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4、纸币得到发展是是因为它的运输成本比商品货币低。 T 三、问答题

国际金融重点笔记11-14章

第十一章开放宏观均衡与国际收支调节和汇率制度选择 [选择]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分析通常使用的模型是IS-LM-BP。[选择]由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平衡,称为货币性失衡。[选择]代表满足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实际收人与名义利率组合的曲线是IS曲线。[选择]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实际收入与名义利率组合是BP曲线。[选择]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之和为零。[选择]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点是LM曲线与IS曲线、BP曲线的交点。[选择]如果是大国经济,我们希望采用的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选择]由于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选择]改变国内外支出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分布格局,以此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和国内总供求对比状况的政策是支出转移政策。[选择]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货币将导致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选择]一般来讲,对于开放效果在固定汇率政策下实现内外均衡的最佳选择是财政政策。[选择]研究经验表明,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非理性的投机活动很容易造成汇率错位,即汇率超调。[选择]当传闻货币供给存在意外扩张时,投机者会产生悲观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抛售本币力度大于货币扩张所引起的本币抛售程度,从而使本币贬值程度超过正常水平,这是汇率的随波效应。[选择]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货币局制度。[选择]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平价更大幅度地波动的汇率制度是钉住平行幅度。[选择]将本币发行权一并放弃,直接使用其他货币作为本国流通中的法定货币,这种行为称为美元化。[选择]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选择]关于BP曲线说法正确的是若利率弹性为零,则BP曲线垂直于横轴、若利率弹性无限大,则BP曲线垂直于纵轴、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则BP曲线比LM曲线平坦。[选择]属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选择]在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会导致名义利率上升、经常账户差额恶化、改善国际收支逆差。[选择]支持固定汇率制度的理由有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防止外汇投机活动、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防止各国不正当竞争。[判断]外部均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国际收支为零,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即适应本国宏观经济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判断]降低利率将会使曲线向右平移。[判断] 一国及其周边国家若想加强合作,保持固定汇率或使用同种货币安排比较有利于经济发展。 [名词]宏观经济均衡包括封闭条下宏观经济均衡,即低失业率下的国内经济稳步增长,还包括外部均衡层面,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即适应本国宏观经济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简答]国际收支调节与开放宏观均衡的相关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一方面,外部不均衡会影响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国际收支失衡若不及时调整,会直接影响当事国的对外交往能力和货币信誉,并对国内经济发展不利。 另一方面,内部不均衡也会影响到外部均衡目标的实现。任何追求内部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有可能破坏现有的外部均衡 条件,从而造成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 [简答]汇率制度选择与开放宏观均衡的相关性体现的方面。 第一,不同汇率制度下对外经济失衡的表现不同。固定汇率制下,货币当局有义务维护本币的对外价值,在国际收支失衡时必然进行外汇市场干预,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币对外升值,因为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则随着贸易逆差进一步恶化,使IS曲线和BP曲线都向左移动。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对外贬值,具有奖出限入的作用,则随着贸易逆差改善而同时推动IS曲线和BP曲线右移。 第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在不同汇率制度下具有不同效应。实行浮动汇率制,自然比固定汇率制增加了汇率政策这一工具。此外、货币政策失效而财政政策效果增强,浮动汇率制下,随着跨国资本流动程度提高,财政政策失效越快,货币政策的产出放大机制越强。 [简答]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方面扩大了政府支出,提高了本国收入并带动了进口增加,导致经常账户差额恶化;另一方面却引起名义利率上升,从而有利于资本流入而不利于资本流出,改善了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所以,跨国资本流动程度越高,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致的资本流入规模就越大,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的效果也就越突出。于是,在不采取冲销政策时,因大量资本流出而导致的国内货币扩张自然进一步放大了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 [简答]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货币扩张推动该国LM曲线右移,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资本流动程度较低时,逆差主要是由于本国收入提高带动了进口支出增加;当资本流动程度较高时,则主要是因为本国利率水平下降引起大规模资本流出,造成了国际收支逆差。逆差将导致本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摘要: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我国汇率制度在对外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汇率制度的改革又在正反两方面影响着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现代企业面临着汇率改革带来的风险和机遇,相应做出了最有利的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应对汇率制度的不断革新。 关键词: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历程 (一) 双重汇率制时期(1981——1993) 1.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立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始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以搞活经济。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奖出限入,促进企业经济核算,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汇率制度,从1981年起试行双重汇率。一种是适用于贸易外汇收支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汇率,这是内部调节进出口贸易的平衡价;另一种是适用于非贸易外汇收支的汇价,按官方公布的汇价办法,仍然沿用原来的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是:(1)典型的双重汇率;(2)从性质上说是属于贸易性汇率,它是以我国的贸易政策为中心,为出口创汇服务的;(3)人民币仍然处于高估的状态,难以很好地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2.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 1980年我国恢复了在IMF中的合法地位,按照IMF的有关规定,其会员国可以实行多种汇率,但必须尽量缩短向单一汇率过渡的时间。为了解决汇率制度带来的诸多问题,尽快达到国际标准,从1985年1月1日起,我国又恢复了单一汇率,该汇率以贸易汇价为基础。 另一方面,1980年10月起我国创办了外汇调剂市场,开展外汇调剂业务,当时规定外汇调剂价格是在官方汇率之上加10%。在这之后,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在这期间名义上是单一汇率,而实际上又形成了新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内容摘要:2005年7月5日进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已实施了近10年,给中国的经济以及人民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综合分析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利大于弊。结合这些年的数据来看,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政策已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汇改升值人民币汇率弹性汇率机制贸易逆差 Abstract The reform of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in July 5, 2005,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nearly 10 years, brought no smallimpact to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life of the people. After analyzingofthe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reform,we found that the advantages of it are far more than the disadvantages of it. Combining of the data of these years, our country's reform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policy has exerte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Keywords RMB ExchangeRate RegimeAppreciationThe flexibility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trade deficit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演变过程 汇率制度的重要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1978-1985年基本上是实行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4年是复归单一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是新的双重汇率;1994-2005年,汇率制度为盯住单一货币美元,非正式地与美元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2005年7月21日以后,汇率制度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近来西方各国又再次要求人民币升值,以使中国减少出口,扩大进口,降低对西方的贸易顺差。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当时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基本情况,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

第二章外汇与外汇汇率(精品文档)

第二章外汇与外汇汇率 一、外汇概述 二、外汇汇率 三、汇率的决定与调整 四、汇率制度 五、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与汇率变动的效应 六、西方主要汇率决定理论 七、人民币汇率 第一节外汇 一、外汇的相关概念 ?外汇(Foreign Exchange),这一概念有动态的和静态的两种表述形式,而静态的外汇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外汇的内涵 1、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借助于各种国际结算工具,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在这一意义上外汇的概念等同于国际结算。 2、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广义的静态外汇概念,通常用于国家的管理法令之中,它是指一切用外币表示的资产。(外币资产) 3、狭义的静态外汇概念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按照这一概念,只有存放在国外银行的外币资金,以及将对银行存款的索取权具体化了的外币票据,才构成外汇。 ?(二)外汇的三个基本特征 ?1、可自由兑换性,外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换性,即能够自由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购买其他信用工具以进行多边支付。 ?2、普遍接受性,外汇必须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可用作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3、可偿性,外汇必须是在国外能够得到补偿的债权,具有可靠的物质偿付保证。 ?以上三个特征是作为“外汇”的充分条件,而作为“外汇”的必要条件是外汇必须为外国货币或以外币计值的金融资产。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外国货币都能成为外汇的,只有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才能成为外汇。而任何以外币计值或表示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并不构成外汇。 ?二、外汇的构成及种类 ?(一)广义的外汇主要包括: ?1、外国货币,包括钞票和铸币; ?2、外国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 ?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4、其他外汇资金,包括在国外的人寿保险以及境内居民在境外的稿酬、版税、专利转让费等。 ?实践中,各国外汇管理法令所规定的外汇有所不同。 ?(二)中国的外汇及构成 ?2008年8月1日国务院第2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新条例于2008年8月6日公布之日起施行。新条例第三条规定:外汇是指下

第二章货币制度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⑴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货币金属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确定不同的金属作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 ⑵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称为价格标准。 ⑶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分为主币(即本位币)和辅币,它们各有不同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⑷货币准备制度是为稳定货币设立的。在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这种黄金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或国库。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虽然不能再兑换黄金,但仍然保留着发行准备制度。各国准备制度不同,但归纳起来,作为发行准备金的有黄金、国家债券、商业票据、外汇等。(第33-35页) ●2.为什么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⑴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主要形式,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金银的比价。 ⑵用法律规定金银比价,这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就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称“格雷欣法则”。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⑶因此,在金银复本位下,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在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所以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第36-38页) ●3.典型的金本位制具有哪些特点?它在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 ⑴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是: 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而其他铸币包括银铸币和铜镍币则限制铸造,从而保证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处于主导地位。 ②价值符号包括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使各种价值符号能够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③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入国境。由于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从而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汇率的相对稳定。 ⑵金币本位制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使得货币的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相一致,外汇行市相对稳定,不会发生货币贬值现象。(第38-39页)。 ●4.为什么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浅谈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及改革(一)

浅谈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及改革(一) 摘要:就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着手分析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汇制对贸易的影响,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积极面,消极面,以及对我国汇率政策未来走向的启示。关键词:汇率制度;汇制改革;影响;贸易;未来走向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是人民币汇率改革迈出的历史性的一步。其中,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指的是汇率生成机制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汇率水平的高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是指我国根据贸易与投资的密切程度,选择数种主要货币,对不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后组成一揽子货币,设定浮动范围,允许人民币根据这一篮子货币在指定范围内浮动。有管理性主要体现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设有独立的操作室,当市场波动幅度过大,中央银行要通过吞吐外汇来干预市场,保持汇率稳定;在零售市场上,中央银行规定了银行与客户外汇的买卖差价幅度;而其浮动性则一是表现为中央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是浮动的;二是各外汇指定银行制定的挂牌汇价在央行规定的幅度内可自由浮动。 如今时隔2年,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产生的效果已逐渐清晰。本文将分析这次汇率改革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其影响下有关汇率政策的选择。 1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指的是汇率生成机制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汇率水平的高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单一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适用于外汇指定银行(中资与外资)进行的所有外汇与人民币的结算与兑换,包括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适用于中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收支往来;适用于居民与非居民的交往活动。总之是适用于所有交易范围的一切外汇与人民币之间的交易;有管理性主要体现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设有独立的操作室,当市场波动幅度过大,中央银行要通过吞吐外汇来干预市场,保持汇率稳定;在零售市场上,中央银行规定了银行与客户外汇的买卖差价幅度;而其浮动性则一是表现为中央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是浮动的;二是各外汇指定银行制定的挂牌汇价在央行规定的幅度内可自由浮动。 2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初探 2.1改革必要性 汇率制度是随着一国的经济发展而调整的,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的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在经济增长如此迅猛的今天,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我的汇率制度进行一次改革。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的对外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以上,这样的经济格局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以促进对外贸易与投资;另一方面市场决定汇率水平的内在压力又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更有弹性。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一次改革。 2.2改革积极面 (1)截止到2007年7月23日,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对人民币7.56420元,以累计升值7.22%。首先,民币升值将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此时国外产品的国内价格相对下降,此时手中的人民币变得更“值钱”了。这样一来,我国对国外高质量的消费品的进口量将增加,从而刺激国内消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使企业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购买先进生产设备的成本降低,这会推动企业的技术经营革新,也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负担,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得到提高。其次,人民币升值能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投资能力。国内企业去国外投资的成本将降低,会促使大量企业走出去,尤

国际金融课程经典习题与答案

第一部分外汇与汇率一、单顶选择题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汇,是指外汇的()。A.动态xx概念 B.动态狭义概念 C。静态xx概念 D.静态狭义概念 2.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外汇是()。A动态xx概念 B.动态狭义概念 C.静态xx概念 D.静态狭义概念 3.以下不属于通常所说的外汇的是()。 A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 B.以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 C。以外币表示的支票D。以外币表示的银行存款4.我国公布的外汇牌价为100美元等于811.50元人民币,这种标价方法属于()。A。直接标价xxB。间接标价xx C。美元标价法 D.无法判断

5.以间接标价法表示的外汇汇率的升降与本国货币对外价值的高低成()。 A。正比 B.反比 C.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 6.被称为“应收标价法”的是()。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美元标价法 D.多重标价法 7.我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天报出人民币对四种货币的汇率,这些汇率为()。 A.开盘汇率B。收盘汇率 C。基本汇率D。套算汇率 8.一国通常选定一种在本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用的主要货币,制定出本国货币与它之间的汇率,这就是()。 A。开盘汇率B。收盘汇率 C。基本汇率 D.套算汇率 9.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把本国货币与()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 A.美元 B.欧元C。英镑D日元

10.如果客户向银行购买外汇,应该使用银行所报出的()。 A.即期汇率B。中间汇率 C。买人汇率D。卖出汇率 II.采用双向报价时,间接标价法下前一数字为()。 A。买人价 B.卖出价C。中间价 D.现钞价 12.外汇汇率最贵的是()。 A.电汇汇率B。信汇汇率 C.票汇汇率 D.现钞汇率 13.目前,在外汇市场上,已经成为确定计算其他各种汇率基础的汇率是()。 A.电汇汇率 B.信汇汇率 C。实际汇率D。有效汇率 14.名义汇率经过通货膨胀因素调整以后的汇率被称为()。 A。有效汇率B。实际汇率 C。基本汇率 D.汇率指数 15.影响汇率变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