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会计与经济法基本原则
论构建低碳经济时代的绿色环保会计

论构建低碳经济时代的绿色环保会计自然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每个人都有保护好自然的责任。
企业在建立绿色环保会计系统时还需要兼顾社会利益,让自然资源、经济还有社会能够协调统一的发展。
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消耗的自然资源过多且利用率低,排放的废弃物多,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这种生产方式不仅让企业发展受到了损害,自然资源也被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补偿能力降低。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环保的投入,构建绿色环保会计系统,减轻环境恶化的局面,不断增加企业的实力,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
标签:低碳经济;绿色环保会计;环境保护;核算0前言绿色环保会计是将会计和自然环境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它区别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它将环境法律作为依据,用于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二者的关系,同时运用特定的手段,分析、计量以及揭示企业给环境资源带来的收益或者损耗,为决策着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现状1」绿色会计的研究方法过于单一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绿色会计主要是规范性研究,对其必要性、目标、会计假设、要素确认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是实证研究相对比较缺乏。
1.2核算方法不完善绿色会计目标有较高的定位,趋于理想化,导致其会计科目、记账手段、会计报告等还是沿用的传统的模式。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111于我国关于绿色会计的相关制度和准则刚刚开始制定,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在另一方面,缺乏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作为支撑,导致绿色会计核算方法的操作性不高,缺乏科学性。
1.3会计报告随意性大由于我国绿色会计的核算原则尚在定制当中,基本前提还未形成,加上其剂量方法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其会计报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口前,我国绿色环保会讣还未普及,其报告的统一要求未进行编制。
环境信息的披露工作通常是企业所为,随意性强,绿色会计报告难以统一。
1.4缺乏完善的披露制度LI前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还未普遍推行,许多企业还没有具备强烈的环境保。
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

课题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学生姓名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目录一、什么是绿色会计 (1)(一)绿色会计产生的背景 (1)(二)绿色会计的含义与特性 (2)(三)绿色会计的目标 (2)二、绿色会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一)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3)(二)绿色会计的可行性 (4)三、绿色会计核算 (5)(一)绿色资产 (5)(二)绿色成本 (5)(三)绿色费用 (6)(四)绿色负债 (6)(五)绿色收入 (7)四、绿色会计信息披露 (7)(一)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涵义 (7)(二)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7)(三)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 (8)五、对绿色会计的若干思考 (8)参考文献 (10)致谢 (11)铜陵学院毕业论文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高消耗低发展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也应该发生转变。
绿色会计理论认为,空气、水、土地以及臭氧层等,都是全世界所有国家以及他们子孙后代所共有的“特定财产”,并且这些资源总是稀缺的,理应赋予一定价值并得到补偿。
这些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对于会计学来讲属于一个新鲜的、边缘性的科学。
是站在会计的角度来看待环境问题,是用会计的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对环境问题加以分析和考虑,以解决发展经济与维护生态环境关系的矛盾。
绿色会计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区别于传统的会计核算。
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用绿色会计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真实的反映了环境因素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的影响,促使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从长远来看,我国经济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采用绿色会计进行成本核算,为此要加快建立绿色会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阐述了绿色会计的背影含义、可行性必要性以及绿色会计核算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绿色会计理论;环境因素;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核算某某某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green accounting theoryAbstractIn times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traditional high consumption and lower development has not been adapted to th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ly accounting should also be changed. Green accounting theory think that the air, water, land and ozone layer are “the specific property” that be shared by all the world and their generations, and these resources are always scare. It ought to be compensated to give a certain value .Th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s opposed to accounting in terms of belonging to a fresh and marginal science, stand accounting perspective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it is the ideology and methods of accounting system to be analyzed and considered environmental issues to solv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flict. It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hat how to compensate natural resources cost as the center of green accounting. In our country today, it is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use green accounting to measure GDP and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cost .It reflected that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ve an impact on country and enterprises to promp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ng run, in order to get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must adopt green accounting to implement cost accounting Therefore it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the green accounting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rapidly. This article expounds mainly the meaning and backgroun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green accounting, green accounting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Keywords: Green accounting theor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Accounting铜陵学院毕业论文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引言知识经济浪潮下,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绿色会计

绿色会计1绿色会计的含义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关系,并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绿色会计的理论是在修复与批判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逐步产生与演进的。
传统的会计理论只着重于经济活动,仅仅反映与监督企业资本的运作及变动,依据权责发生制、复式记账与历史成本这三大会计基本方法对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载与报告,环境问题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绿色会计则认为:人类的活动与全部生态环境紧密相关,自然资源耗费如何补偿的问题是其研究的核心,认真对环境管理中每个层次的职责履行情况做出判别、计量与报告,从根源上颠覆了传统会计理论对整个会计要素的界定。
同传统会计相比较,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是对企业的定位不同。
会计是企业的经济财务情况的客观反映。
对企业性质的不同定位对会计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
传统财务会计把企业定位为“经济人”,这种定位导致的后果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了降低成本,大量的使用自然资源,排放各种污染物。
绿色会计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企业当作“社会生态经济人”,提出现代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注重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在经济活动中实现三者的有机协调,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
二是成本核算内容不同。
传统财务会计的成本仅囿于企业经济活动中市场交易所出现的经济成本,具体来讲,就是与经济活动相关的人力成本、物质成本与部分自然资源成本,没有反映因经济活动而出现的环境成本与自然资源成本。
而绿色会计的成本内容是依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认定,它不但包含了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成本,也囊括了经济活动所出现的非经济成本。
这样社会总成本由和经济活动相关的物人力成本、物质成本、自然资源成本及环境污染成本构成,全面的计量与反映了企业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为企业规制正确的政策提供了完整信息。
浅论绿色会计

四、绿 色会 计 的确认
绿 色 会计 的确 认 :由于 环境 因素 的 参 与 ,使 得 绿色 会 计 必须 对 会 计要 素 进 行 重 新界定( 前所述) 如 ,从 而 超 越 了 传统 会 计 所 确认 的范 围 。绿 色 会计 的 确认 是 将 涉 及 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 要素予以记录 , 并 在 会 计 报 表 中 加 以确 定 。 l 绿 色 资产 的确 认 。 色 资 产是 指 特 、 绿 定的个体从 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 以控 制 ,能 以货 币计量 ,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 环 境 资 源 。环 境 资 源 作为 绿 色 资产 加 以确 定 的 标 准为 : 是 环 境 资 源 未 来 效 用 的 可 一 能 性 ;二 是 环境 资源 计 量 的可 靠 性 ;三 是 环境资源的地域性 。绿色会计只对会计主 体 内的环境 资源形成 的绿 色资产进行确 认。 2 绿 色费 用 的确 认 。 是指 某一 主 体 、 它 在可持 续发展过程 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 其 他 活 动 ,而付 出 或耗 用 绿 色 资产 的 转 化 形 式 。按 照其 形 式 来 划分 ,绿 色费 用 可 分 为 自然 资源 耗 减 费用 、生 态 资 源 的降 级 费 用 、维 持 自然 资源 基 本 存量 费 用 、生 态 资 源 保护 费用 。 绿色 费 用 的确 认 标 准 为 :一 是 未 来 效用 的 不 可 能性 。如 果 一 项支 出不 产 生 未 来效 用 ,或者 未 来 效 用 不符 合 确 认 绿 色 资 产的 标 准 ,那 么该 项 支 出应 确 认 为 绿 色 费 用。二 是计 量 的 可靠 性 。 绿色 费 用 的计 价 是 指 以货 币衡量 各 项 绿 色费 用 的 发 生 额 。有 些 绿 色 费用 按 照 传统 财 务 会 计 的 方 法计 价 , 如:构成 资 源产 品成 本 的 费用 ; 有 些 绿 色费 用通 过 数 量 方 法 计 价 , 如 : 生 态 资 源 降级 代 价 。 3 绿色效益 的确认。 、 绿色效益是指在 定的时期内,绿 色资产给人类带来的已 经 实 现 或 即将 实 现 的 ,能够 用货 币计 量 的 效 益 。绿 色 效 益可 分 为 直接 绿 色 效 益 和 间 接 绿 色效 益 。
经济法论文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认识

经济法论文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认识经济法是指调整和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体系,它对经济活动的法律关系进行了制度化的安排和合理化的调整。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适用都应当遵循的根本原则,其核心在于保护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公正有序运行的目标。
下面将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及作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和特点以及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价值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及作用。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的基本准绳和指导思想,明确了经济法的立法和适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们是经济法的根本制度保证,对于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具体性三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共同构成了经济法的立法和适用的基本框架。
其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和特点。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公正交易原则、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公平竞争原则、社会效益原则等。
这些基本原则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合法性原则是经济活动必须依法进行的基本要求;平等自由原则保障市场主体平等自由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公正交易原则保护交易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平竞争原则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社会效益原则要求经济活动必须符合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要求。
这些原则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导思想,并且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价值和意义。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旨在保障经济活动的合理有序进行,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它们体现了法治思想,保障了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实现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引导和监督管理。
此外,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还对于培育法治意识、提高法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
同时,基本原则还是经济法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社会各界对经济法的认识和理解具有指导作用。
绿色会计发展浅议

绿色会计发展浅议绿色会计是指在会计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环境因素纳入会计信息体系中,为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会计信息。
绿色会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国际上开始出台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并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绿色会计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绿色会计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在会计信息中引入环境因素,反映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
传统会计主要关注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而忽视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绿色会计,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身的环境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绿色会计主要包括环境成本核算、环境投资评估和环境绩效评价三个方面:一、环境成本核算是绿色会计的基础。
它通过对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揭示企业环境责任和环境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环境成本主要包括环境治理费用、环境损害修复费用、环境保护设施投资等。
通过环境成本核算,企业可以了解到自身环境成本的具体情况,找出环境成本的主要支出项,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管理,减少环境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环境投资评估是绿色会计的重点。
企业在实施环保项目和节能减排措施时,需要对投资进行评估。
传统会计方法难以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无法为企业提供全面、客观、科学的投资决策依据。
通过绿色会计的方法,可以将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纳入投资评估,客观衡量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效益,为企业提供科学的投资决策依据。
三、环境绩效评价是绿色会计的基本要求。
企业需要通过环境绩效评价,及时了解自身的环境绩效,并与相关法规和环境标准进行对比。
环境绩效评价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体系评价和环境监测评价。
通过环境绩效评价,企业可以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升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绿色会计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浅析绿色会计

浅析绿色会计摘要:绿色会计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绿色会计的研究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要求我们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个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会计;理论构成;必要性一、绿色会计的概念绿色会计,也叫环境会计,是指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换言之,是指主要以价值形式,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
二、绿色会计的理论构成(一)绿色会计的目标绿色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目标,就是促使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是具体目标,就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记录会计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尽可能为社会提供企业环境披露的有关信息。
(二)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是指改善资源环境的投入与产出。
投入一般包括研究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科研活动的支出,对“三废”处理、控制、补救、减少自然资源耗费的支出等。
产出一般包括从生态环境建设、环保治理中所取得的收益。
(三)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在绿色会计中,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是起变化的。
(1)会计假设的变化。
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同传统会计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笔者认为绿色会计的基本前提可以确定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训分期和多元计量。
(2)会计原则的变化。
鉴于绿色会训核算内容及其假定的变化,其会训核算原则也应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会计原则的同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原则。
(四)绿色会计的计量1.人力资本法或收入损失法。
环境质量脱离环境质量标准对人类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因劳动者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化而给生产直接带来的损失或收益(可用前述市场价值法加以估算),而且还表现为医疗费开支的变化等,该方法就是专门评估反映在人身健康上的环境价值的方法。
论我国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论我国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保护和治理环境,遏制环境恶化,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会计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所谓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作为21世纪会计学的难题,绿色会计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来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
本文就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系统构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构建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作为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
这些子系统之间既具有一定的联系,又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作用,都要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资源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可见,绿色会计理论体系就自身而言是一个“自成系统”就外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而言又是一个“互成系统”。
同时,它又寓于绿色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之中,是其一个子系统。
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系统论这一方法来研究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组成要素包括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职能、目标、对象、假设、原则、确认、计量和报表等内容。
现分述如下:1.1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绿色会计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
绿色会计除了要秉承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之外,它同时要吸收、借鉴包括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如污染经济学又称公害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和领域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一套绿色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1.2绿色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与传统会计的基本职能大致相同,如果说稍有变化的话,主要就是在履行反映职能时适当地扩大了实物计量单位的应用。
依照这样的职能,绿色会计的工作体系也就大致地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提供信息,二是参与企业的环境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绿色会计与经济法基本原则
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是当今
社会经济、乃至人类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那么为经济和人类发展保
驾护航的法律该如何发挥自己守护者的职责,如何紧随时代脚步一一
化解眼前的危机呢?为绿色经济服务的绿色会计应运而生,跨学科的
交融合作不仅使生态环境的破坏评估从无形转为有形,同时也为经济
法服务于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绿色会计产生的背景
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得物质生产资料越来越丰富,但是随着工业化的进
一步发展,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
展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不再用之不尽,而生态环境问题更是给人类
接二连三的带来新挑战,全球的经济法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物质处于危
险之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人类社
会以及经济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瓶颈时刻,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问题
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1971年,比蒙斯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了《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
转换研究》;1973年,马林在《会计学月刊》第2期上发表了《污染
的会计问题》;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保护世
界环境的四个纲领性文件;1999年,联合国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
报告的立场公告》;我国于2001年3月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同
年6月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我国绿色会计审计
研究进入新阶段。①
二、绿色会计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关系
(一)绿色会计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联系
1、二者目标一致。绿色会计(即环境会计),主要形式是以数字计量表
现,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对环境的污染成本、治理恢复成本以
及对环境的开发使用、保护所带来的效益进行数字化记录,并最终反
映在会计报表中,通过会计报告将环境成本——效益进行有形的量化
分析。最终达到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使得日益严峻
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绿色会计
作为居间调节工具,追求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平衡。
而对于经济法来说,其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环境矛盾
而产生的,早期不顾生态环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掠夺式发展已经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行的经济法也在随着不断出现的新经济、
生态问题进行自我改革、完善,如将可持续发展归为经济法基本原则
之一,保证达到经济持续发展和环境、资源循环使用的一种动态平衡
状态。
2、二者服务对象相同。绿色会计很显然是传统会计的发展和完善,
其本质上还是通过核算、计量等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对生产经营活动
的记录、报告,只不过相对于传统会计而言,其弥补了传统会计对资
源、环境等未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不足,将对资源、环境的使用、破
坏、保护和收益不反应在会计的成本、收益体系中,单纯的忽视自然
资源环境的价值、消耗,而进行看似无偿的使用,是传统会计核算的
一大缺陷,而绿色会计将环境使用成本、破坏费用等纳入会计核算体
系,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亦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
经济法的主要原则有协调经济原则、效率公平原则、利益兼顾原则和
可持续发展原则,从每一个原则都不难看出经济法为经济的发展保驾
护航,协调经济的长远、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将经济的发展作为经
济法的服务对象是经济法的使命,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更是经
济法孜孜追求的目标。
(二)绿色会计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区别
虽然绿色会计和经济法都是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服务,但二者
亦有各自的不足之处,既相互联系又彼此有区别。绿色会计很显然其
主要是通过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生产、交换、分配、
消费进行确认、计量、报告、披露,这整个过程是一个化无形为有形,
非量化到量化的过程,绿色会计为经济服务更为具体细致,其将自然
资源和生态环境纳入到规范经济行为和考核经济绩效中去,使资源环
境和生态环境的使用不再“无偿化”,不再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当中,
而是切切实实的在会计报表中得以反映,使经济发展的成本效益核算
更完整。相较之下,经济法则完全是另一种景象,其为经济发展、生
态环境服务就相对更概括化、非量化。经济法更关注于从宏观角度协
调经济,追求效率公平、利益兼顾以及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
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为经济发展指引方向,进行科学指导,但是
实行起来就较为空泛,实际实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流于形式的现象。
三、将绿色会计引入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一)创新经济法机制
绿色会计的引入给经济法的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切入点,
为经济法服务经济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生态环境的改善开辟了新
的道路。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以及衰退阶段
均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影响,同时生态环境
的恶化更是人类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而我国目前的经济法制主
要是以法律为依托,以经济发展为关注点,寻求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平衡,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谁开发谁保
护,谁污染谁治理”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政策,这一政策在一定程
度上限制了只顾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的现象,但治标不治本,
毕竟环境污染的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污染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
和人力治理,而且治理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且这种先污染再治理
的思维观念本身就是不可取的。
(二)量化环境成本、收益
经济法主要是从宏观上调控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而
对于生态环境开发、使用、破坏、治理等成本和相对的收益却无法具
体的用数字量化的表示。本身环境价值的牺牲、环境成本的产生、环
境的收益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难以平衡,这就会使得人类为
了看得见的经济利益而盲目发展经济,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不利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而绿色会计视自然及社会环境为有价值并能计量的经济资源,把环境
效益、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以及环境治理效应等作定量测定、分析和
公布,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纳入会计核算,从
而衡量和解释会计主体的活动给社会带来的全面影响。
②绿色会计引入经济法基本原则可以促使经济法保护生态环境、促
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施行从无形转为有形,将长远的短期不可见的环
境成本、效益分解成各个小段,数字的量化表示更是将环境成本的投
入与收益的细微变化通过数字扩大化,更有利于政府、社会发挥监管
功能,以弥补开发者、破坏者投机取巧,保护环境流于形式的不足。
四、小结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世界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由于人类进
入工业化之后,盲目的发展经济,忽视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目前
人类“向未来借债而生活”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就要发挥经济法
守护者的作用,通过对经济法去陈纳新,为之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有
能力迎接目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和生
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平衡,达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栗秋杰 来源:商 2016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