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属北语19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_3

直属北语19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_3
直属北语19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_3

单选题

1(4分) : 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A: 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B: 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C: 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D: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2(4分)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C: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3(4分)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4(4分) : 概念、判断、推理是()

A: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5(4分) :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

A: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6(4分) :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A: 生产资料

B: 劳动力

C: 劳动资料

D: 劳动对象

7(4分) :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

A: 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B: 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伯特·欧文

C: 德国的罗伯特·欧文、昂利·圣西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

D: 德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8(4分) : 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

A: 概念、判断、推理

B: 感觉、知觉、表象

C: 抽象性、间接性

D: 形象性、直接性

9(4分) : 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10(4分) : 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C: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11(4分) :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

A: 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

B: 消除经济危机

C: 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

D: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12(4分) :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一般反映论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客观反映论的观点

13(4分) :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形式

D: 产品的交换形式

14(4分) :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的和作为核心的分别是()

A: 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B: 观念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

C: 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

D: 政治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

15(4分) :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B: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多选题

1(4分) :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因为()

A: 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B: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C: 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 资本主义灭亡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E: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4分)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因为()A: 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分别进行的

B: 各国的国情不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也不同

C: 经过长期探索,中国找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3(4分) :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A: 社会历史的具体知识

B: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4(4分) : 感觉和概念的区别在于()

A: 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形式

B: 感觉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C: 感觉具有直接性,概念具有间接性

D: 感觉不可靠,概念真实可靠

5(4分) :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 是否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

B: 出发点不同

C: 空想社会主义仅仅是从正义、平等的愿望和道德出发,引出社会主义的结论

D: 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物质生产活动的规律出发,寻找到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根据

判断题

1(4分) : 国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具体形式

A: 对

B: 错

2(4分) :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A: 对

B: 错

3(4分)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A: 对

B: 错

4(4分) : 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

A: 对

B: 错

5(4分) :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A: 对

B: 错

单选题

1(4分) : 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A: 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B: 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C: 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D: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2(4分)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C: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3(4分)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4(4分) : 概念、判断、推理是()

A: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5(4分) :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

A: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6(4分) :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A: 生产资料

B: 劳动力

C: 劳动资料

D: 劳动对象

7(4分) :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

A: 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B: 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伯特·欧文

C: 德国的罗伯特·欧文、昂利·圣西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

D: 德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8(4分) : 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

A: 概念、判断、推理

B: 感觉、知觉、表象

C: 抽象性、间接性

D: 形象性、直接性

9(4分) : 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10(4分) : 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C: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11(4分) :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

A: 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

B: 消除经济危机

C: 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

D: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12(4分) :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一般反映论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客观反映论的观点

13(4分) :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形式

D: 产品的交换形式

14(4分) :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的和作为核心的分别是()

A: 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B: 观念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

C: 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

D: 政治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

15(4分) :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B: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多选题

1(4分) :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因为()

A: 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B: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C: 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 资本主义灭亡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E: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4分)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因为()A: 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分别进行的

B: 各国的国情不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也不同

C: 经过长期探索,中国找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3(4分) :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A: 社会历史的具体知识

B: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4(4分) : 感觉和概念的区别在于()

A: 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形式

B: 感觉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C: 感觉具有直接性,概念具有间接性

D: 感觉不可靠,概念真实可靠

5(4分) :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 是否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

B: 出发点不同

C: 空想社会主义仅仅是从正义、平等的愿望和道德出发,引出社会主义的结论

D: 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物质生产活动的规律出发,寻找到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根据

判断题

1(4分) : 国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具体形式

A: 对

B: 错

2(4分) :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A: 对

B: 错

3(4分)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A: 对

B: 错

4(4分) : 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

A: 对

B: 错

5(4分) :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A: 对

B: 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