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增长、通胀之间的关系

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增长、通胀之间的关系

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增长、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GDP总额逐年攀升,且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与此同时,中国的货币供给增长率甚至远高于GDP增长率,在某种影响下,通货膨胀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根据古典的货币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我们试图去理解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和通胀之间的关系。

货币供给增长使GDP得到相当规模的扩大,而货币供给的增长直接决定了通胀率。

那么,就中国近些年的经济数据分析而言,我们可以找出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增长、通胀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以及为何这三者会有如此的数量关系,并就此分析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和通胀问题调控,预期中国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并推测中国宏观经济局面的未来局面。

关键词:GDP 、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率、货币数量理论、物价水平、CPI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通货膨胀本身就是有内在联系的三个宏观经济变量,甚至于其内在的链式反应在现阶段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显得更加错综复杂。

但就整体规律而言,经济增长是由众多资本因素决定的,是笼统的经济形势。

它表现出更高的物价水平,而通货膨胀研究的对象就是物价水平相对于前阶段的增长程度。

而在能被接受的经济理论中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决定通胀程度。

考虑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总量增长之间的关系时,这里或许存在一些矛盾。

一方面,我们说,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是GDP,而GDP的决定因素用支出方向来计算是C+I+G+NX,并不包括货币供给的影响。

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每一个宏观经济要素总有联系和影响。

货币供给通过政府和市场中分别存在的货币量对比,影响市场中所流通的货币量,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大趋势,而且中国在下这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与此同时,不断增长的通胀压力也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通胀的消极影响变得更加明显。

谈经济政策、汇率变动、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谈经济政策、汇率变动、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糕 向量 个数

在 有 关财 政 支 出 对 通 货 膨 胀 的 影 响 的
迹 统 计 量
2 32 5 6 08
5 临 界值 %
l38 7 43 0
P 值
00 0 00
研 究中 ,许雄奇 、张宗益 ( 0 4) 为我 20 认 国的通货膨 胀不仅是一个 货币现象 ,也是
谈 济 策 汇 变 、济 长 经 政 、率 动 经 增 对通 货膨胀的 影响
■ 程千杰 ( 海 大学经济 学院 上 上海 2) 4 t) 4) ( 4
◆ 中图分 类号 :1 3 文献标识码 :A = 0 8
研究表 明物价 自身在短 期内对通货膨胀起
内容 摘 要 : 本 文 采 用 协 整 和 误 差修 正 模 型 对 经 济 政 策 、 汇 率 变动 和 经 济 增 长 对 通 货 膨 胀 的 影 响 进 行 了 实证 研 究 , 结 果 表 明 财 政 支 出 的 增 加 没 有 引起 通 货 膨 胀 ,广 义 货 币供 给 量 对 通 货 膨 胀 的 影 响 由 负逐 渐 转 为 正 ,说 明 货 币供
自中国人民银行 网站 ,财政预 算支出来 自 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人 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指 数来 自B S网站。 I
( )单 位 根 检 验 二
1 0个 国家 3 1 0年 的数 据进行 了实证研究 , 表 明价格总水平与货 币供应量 的增长 率具 有较强 的正相 关关系 ,但与 实际产出增长
6 9 8 l 0 9
2 6 7 4 2 6 42 9 9 9
3 98 512
2 6 8 0 l 2 9I4 65
00 0 00
( l 】 l 0 6 ( 63 ) 9 3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一、含义大多数经济学家把通货膨胀定义为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和显著的上涨,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注意:1.价格上升不是指一种商品或几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是指价格的普遍上涨,即价格总水平的上涨;2.价格水平的上升要持续一定时期,而不是一时的上升。

货币是实物交换过程中的媒介,货币也就代表着所能交换到的实物的价值。

在理想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长(货币供给,如央行印刷,币种兑换)应当与实物市场实物数量的增长相一致,这样物价就能稳定,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当货币数量的增长速度大于实物数量的增长速度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例如货币总量100元,实物总量10个苹果那么一个苹果就价值10元,如果第二年苹果产出增加了10,也就是市场上有20个苹果,而货币增加了200也就是300元总量的货币,那么第二年每个苹果就价值15元,推广到整个经济体,物价水平就上升了,于是就出现通货膨胀。

二、原因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政府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等。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西方学者认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工资的提高造成的。

可分为:⑴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

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1.通货膨胀与经济进展相生相伴,是经济高速进展的必定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

当流通货币量超过可供商品与劳务价值总与时,势必导致商品价格水平上涨,流通中的货币贬值,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即指货币供应量超出商品流通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与市场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由此可见,通货膨胀包含互有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货币发行量过多,这是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二是货币贬值,这是实质;三是物价上涨,这是通货膨胀的标志或者后果。

从理论上说,只有经济的进展刺激了社会总需求的膨胀,才会形成对货币需求的膨胀,为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国家不得不大量发行货币,当货币供应量超出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时,通货膨胀势所难免。

由此能够说,在经济进展停滞不前的社会里不可能产生通货膨胀。

我国改革开放往常的十几年里,由于经济进展停滞不前,物资匾乏,工资冻结,生活用品与副食品按人头凭票供应,因此物价稳固,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进展,通货膨胀也随之而来,从1979年至1994年,十六年中先后出现了四次通货膨胀,尤以1986年及1992年至1994年两次通货膨胀程度为甚,已达到了恶性进展的程度。

不仅我国的情况如此,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的进展过程中也不时地发生程度不一致的通货膨胀,这已是有目共睹的实事。

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致,以我国近年来两次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而言,实际上是投资、消费、信用膨胀与财政长期赤字及体制不完善所致。

社会总需求通常包含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社会总需求的膨胀能够表现为投资需求的膨胀或者消费需求的膨胀,也能够表现为两者同时膨胀。

笔者认为,在我国,通货膨胀首要原因是无操纵的“投资饥渴症”,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膨胀。

有关资料说明,通货膨胀严重的1989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达4138亿元,而1993年又继续扩大到12458亿元,比1992年的7855亿元增长58.6%,比1980年的911亿元增长13.67倍,比1989年增长3.01倍,81—93年的13年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平均年递增22.3%,90—93年又猛增到31.7%。

通货膨胀、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

通货膨胀、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

通货膨胀、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摘要: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直接目的是追求物价稳定、就业充分以及社会经济持续增长,通过具体分析1978-2008年的相关经济增长数据可以得知我国表现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呈现的是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两个现象的正向增长并不会直接带动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首先就应当转变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发展完善,就业机会充分、物价水平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通货膨胀;就业;经济增长一、前言彻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国家宏观调控效用,在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保证物价维持稳定、就业率与之平衡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前提。

总体来说,首先要分析经济增长、失业率以及通货膨胀三者的关系,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状态是我国政府与经济学者不断探寻的问题。

二、通货膨胀、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从理论上来分析,抑制通货膨胀、降低社会失业率对于经济增长是起着正相关的作用。

作为干扰经济高效增长因素的通货膨胀以及失业,它们是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的。

从经济长期发展的趋势来讲,三方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失业率的降低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作用,即社会经济呈现增长趋势,那么失业率就会降低;反之,当经济呈现下滑趋势,失业率相对就会增加。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作用,即社会经济呈现增长趋势时,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反之,社会经济呈现下滑趋势,通货膨胀相对轻缓。

具体原因表现为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总需求也会相对增加,导致供不应求,物价相对上升,造成大幅度的通货膨胀。

当经济呈现下滑趋势时,物价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可能会造成社会总需求的减少从而导致的生产过剩、产品滞销,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导致经济危机的形成。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政府部门必然采取措施进行通货膨胀的抑制,如果处理不当也将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急剧下降,造成经济局面管理混乱。

1.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描述通货膨胀、失业率以及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模型包括菲利普斯曲线、索洛模型以及奥肯定律,三者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不同样本得出相关数据进行论证,具体到我国国内,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论证,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差异的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我国人口因素,人口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长,其供给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现今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市场经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量素质低、专业技能不够级别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被淘汰。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着深远影响,从市场价格、收入分配到经济增长等多个方面都能够观察到其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非常显著。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造成商品价格上涨。

这会给经济体系中的各个市场参与者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可能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这进一步可能导致企业裁员、投资减少等行为,从而对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消费者面临着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可能导致消费减少,进而减缓整体经济增长。

其次,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在通货膨胀时期,工资和其他收入往往不会与物价同步上涨,导致实际购买力下降。

这会对低收入家庭造成特别大的压力,增加贫富差距。

同时,通货膨胀对固定收入者的影响也很大,比如退休人员或持有固定利率债券的人。

他们的实际购买力可能会大幅度下降,生活质量受到冲击。

通货膨胀还可能对储蓄产生影响。

随着物价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人们可能会选择消费而非储蓄。

这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实际财富的减少。

对于整个经济体系来说,储蓄的减少也意味着资金供应的减少,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通货膨胀还可能对投资产生影响。

通货膨胀导致未来货币的实际价值下降,这会对投资产生一定的风险。

投资者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实物资产或者其他对通货膨胀具有一定保值作用的投资方式,而减少对金融资产的投资。

这可能导致资本市场的低迷,从而对经济增长带来阻碍。

此外,通货膨胀还对国际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货膨胀导致本国的产品价格上涨,而外国产品的价格没有同步上涨,进而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这可能导致贸易逆差增加,对经济形成不利影响。

然而,通货膨胀并非完全没有好处。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发展。

例如,通货膨胀可以增加企业的盈利机会,通过价格上涨提高产品销售额,从而增加企业的投资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通货膨胀还可以减轻债务负担,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有时候通货膨胀是一种减轻债务的手段。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问题。

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的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的上涨。

弗⾥德曼认为:物价的普遍上涨就叫做通货膨胀。

萨缪尔森则加上时期概念,认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价和⽣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包、汽车、理发的价格上升;⼯资、租⾦等等也都上升。

罗宾逊夫⼈以通货膨胀的解释是:由于对国际经济活动的⼯资报酬率的⽇益增长⽽引起的物价直升变动。

还有其它种种界定⼀个描绘性的现象是⼤家普遍能够接受的定义是: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是指纸币的发⾏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种社会经济现象。

对于这个定义,还有必要增加⼏点说明:(1)通货膨胀不是指⼀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平的上升,⽽是⼀个持续的过程。

同样,也不能把经济周期性的萧条,价格下跌以后出现的周期性复苏阶段的价格上升贴上通货膨胀的标签。

只有当价格持续地上涨作为趋势不可逆转时,才可称为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是指价格总⽔平(即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的上涨。

(3)通货膨胀是价格总⽔平的明显上升,轻微的价格⽔平上升,⽐如说0.5%,就很难说是通货膨胀.不过,能够冠以“通货膨胀”的价格总⽔平增长率的标准到底是多少,取决于⼈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是⼀个主观性概念。

⼆、通货膨胀的成因纸币是⼀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属货币执⾏流通⼿段的职能;纸币的发⾏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

因此,纸币发⾏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虽然,许多学者认为通货膨胀总是纸币发⾏过多引起的,只要采取断然措施,将流通中货币量⼤减少,使每种货币代表的⾦量不断增加,以致逐渐恢复到其所代表的原有价值⽔平,则通货膨胀⾃然消除,通货膨胀引起的⼀系列问题也⾃然解决,但现代经济中,货币与⾦属必要量的直接联系已被切断,“流通中的必要⾦属货币量”这个概念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法实际测度;对付所有通货膨胀⼀律采取紧缩政策,有时收效甚微,甚⾄可能出现“滞胀”。

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平衡关系研究

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平衡关系研究
( ) 证 研 究 的结 果 三 实
有 明显的负 面影 响 , 高于 这 一临 界 点 , 就会 损 害经济增 但 它 长 。计 量模型 的测算结果 显示 , 样本 总体 的通 胀率 临界值 约 在8 , 但各 国的临界值 可能 并 不一 致 。其 政策 含 义是适度 的通胀 并不妨碍 经济增 长 , 中央银行 只需将 通胀保 持在特定 幅 度 内 即 可 , 要 尽 量 避 免 高 通 胀 的 出 现 , 一 建 议 后 来 被 但 这 新 西 兰 、 拿 大 等 国所 采 纳 。 加
能 引发 的 通 胀 风 险 。
关 键 词 : 济 增 长 ;通 货 膨 胀 ;平 衡 经


经济增 长与通 货膨胀之 间的基 本联 系
经济 增长与通 货膨胀 是经 济 理论 研究 和 调控 实 践 中 的 热点 问题 , 但对 于两者 之 间的联 系却 存 在较 大 的争 议 , 处 此 对其基本联 系作简要 介绍 。 ( ) 济 增 长 对 通 货 膨 胀 的 影 响 - 经 “ 利 浦 斯 曲线 ” 理 论 分 析 指 出 , 府 要 想 实 现 充 分 就 菲 的 政 业 和 经 济 增 长 的 目标 , 货 膨 胀 是 一 种 不 可 避 免 的 代 价 。 经 通 济增 长引发通货 膨胀 的具体途径 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 方 面 : 一 是 投 资 的 乘 数 一 加 速 数 效 应 。经 济 体 系 中 的 投 资 可 分 为 自 发投 资和引致投 资 , 前者是 与 均衡 增长 相 对应 的投 资 , 后者 则 是 导 致 经 济 失 衡 的 投 资 , 加 速 数 效 应 的作 用 下 大 规 模 引 在 致投资容 易导致物 价水平 的上涨 ; 二是经济结 构 中的瓶 颈制 约 。经 济 的快 速 增 长 将 会 带 动 短 缺 生 产 部 门 的 产 品 和 劳 务 价 格 迅 速 上 涨 , 而 引起 成 本 推 动 型 的 通 货 膨 胀 ; 是 出 口 从 三 规 模 的 扩 张 。 采 用 出 口导 向型 发 展 战 略 的 国 家 , 济 增 长 总 经 是 伴 随 着 出 口 的 快 速 上 升 , 方 面 扩 大 了 总 需 求 , 一 方 面 一 另 在 固定 汇 率 下 , 口收 人 增 加 国 内 货 币 供 给 , 方 面 的 共 同 出 两 作用刺激 物价上涨 ; 四是汇率 的变 化 。当经济 增长 本身 是 由 扩 张 性 货 币 政 策 启 动 时 , 国货 币 会 随 之 发 生 贬 值 , 就 使 本 这 得 进 口产 品 的 国 内 价 格 上 升 , 而 形 成 输 入 型 的 通 货 膨 胀 ; 进 五 是 通 胀 预期 的 作 用 。 ( ) 货 膨 胀 对 经 济 增 长 的影 响 二 通 通 货 膨 胀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影 响 则 有 着 不 同 的 看 法 。 一 种 观 点 认 为 通 货 膨 胀 可 以促 进 经 济 增 长 。凯 恩 斯 主 义 理 论 认 为, 在萧条 时期 , 府应 通过 扩 张性 的财 政 政策 和货 币 政策 政 刺 激 社 会 总 需 求 , 管 这 会 导 致 通 货 膨 胀 的 产 生 , 对 恢 复 尽 但 经 济 增 长 是 有 积 极 作 用 的 。 以 发 展 中 国 家 为 背 景 的 结 构 主 义 宏 观 经 济 理 论 则 认 为 , 货 膨 胀 所 引 起 的 收 入 分 配 效 应 和 通 工资滞后 效应都有 利于经济增 长 。 另 一 种 观 点 认 为 通 货 膨 胀 阻 碍 经 济 增 长 。一 方 面 , 通 在 货 膨 胀 时 , 义 利 率 的 调 整 往 往 滞 后 于 物 价 涨 幅 , 际 利 率 名 实 降低造 成贷款 的过度需 求 , 迫使 金融机构 实行更 为严格 的信 用分 配 , 弱资金配 置的效率 ; 削 另一方 面 , 期 的过度 通胀使 长 得经济 环境变化无 常 , 破坏 正 常 的经济 秩 序 , 弱 市场 机制 削 对 经济生 活的调节 功能 。在通 货膨胀期 间出现 的卖 方市 场 , 对 那些技术 落后 、 成本 高 、 效率低 的企业起 到保 护作 用 , 阻碍 技术 革新和技 术进步 , 削弱 了长期经济 增长 的动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为了对当前全球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放缓的现象及趋势有全面的认识,本文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以分析中外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论为切入点,阐述了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现状,以及政府采取的调控政策后,出现的经济增长下滑的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政策调整的过程。

应用几种计量方法和模型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两个指标关系进行测度和检验和实证研究,并分析和归纳了所得到的实证结果。

最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给出了经济政策建议。

通货膨胀是一项世界性共同关心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不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经济处于落后和转轨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都不例外。

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与经济持续高度发展相关联,我国开始逐步进入高通货膨胀的国家行列。

遏制通货膨胀和开展对它内在规律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地成为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课题通过对通货膨胀的现状、产生原因、社会后果、经济效应的分析,指出我国通货膨胀除受社会需求拉动、成本推进原因外,还同中国投资建设大、资源缺乏、人口众多、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一特殊社会问题有关。

所以我国遏制通货膨胀的关键点在于要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结合起来,把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结合起来,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不遏制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增加,保持高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的态势,保证国民经济持续、有效、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效应;宏观经济控制;市场主体行为ABSTRACTThe inflation is the economic problem which worldwide basis cared about together, also is a social question, no matter is the market economy developed country, the economy is in backwardness and the switcher stage developing nation is not all exceptional. Since the 80's intermediate stages, has continued with the economy to develop highly is connected, our country starts to enter the high inflation gradually the national ranks. The containment inf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lready urgently became in front of us to its inherent laws research an item arduous and the urgent dut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inflation present situation, has the reason, the social consequence, the economical effect analysis. pointed out our country inflation except receives social demand drawing outside the cost advancement reason, but also invests with China constructs, the resources in a big way lacks, large population, the socio-economic structures unreasonable this special society question concerns. Therefore our country contains the inflation the key point to lie in must unifies the positive financial policy and the steady monetary policy, the economical method、the administrative method and the legal method unifies, during control inflation, does not contain the economical growth and the employment increase, maintains the high economical growth and the low inflation situation, guarantees the national economy continually, effectively, the health development.Keyword: The inflation; Economical effect; Macroscopic economy controls ; The market main body behavior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前言 (1)一、通货膨胀的概述 (1)(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界定 (1)(二)我国度量通货膨胀指标的选择 (2)(三)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2)二、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分析 (3)(一)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历程 (3)(二)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4)三、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6)(一)通货膨胀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1.通货膨胀对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影响 (6)2.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7)3.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7)(二)通货膨胀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7)1.通货膨胀对商业银行业的影响 (7)2.通货膨胀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7)3.通货膨胀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8)4.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8)(三)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8)1.通货膨胀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8)2.通货膨胀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9)(四)通货膨胀的政治效应带来的经济影响 (9)1.通货膨胀导致社会供求失衡 (9)2.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9)3.通货膨胀引发贪污腐败现象 (10)四、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0)(一)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概述 (10)1.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宏观调控政策 (10)2.总结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正反经验 (11)(二)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1)1.端正态度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思想前提 (12)2.适度的财政政策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有力手段 (12)3.调整产业政策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12)4.改善财政流失点是治理通货膨胀的现实工作 (13)5.改革价格体制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 (13)6.转换经济模式是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环节 (13)7.发展对外经济是治理通货膨胀的辅助措施 (14)8.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工具 (14)结论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附录一 (18)附录二 (20)前言2008年以来,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石油出口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都改写了历史纪录:美国5月份通货膨胀率为3.8%,创17年来新高;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为3.3%,达到14年来最高值;沙特阿拉伯处于16年来最高线。

通货膨胀也成为当前拉美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委内瑞拉是2008年上半年拉美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国家,达到巧.1%,;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海合会国家2008年通货膨胀率将达到80/0,特别是卡塔尔将达到14%一15%;据独联体国家统计委员会预测,2008年独联体国家通货膨胀率平均为S0k,其中阿塞拜疆达到16q0;越南5月份通货膨胀率加速上升到25.2q0,增速达到1992年以来最快。

越南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当前通货膨胀是因为食品、交通、住房和建筑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引起的。

通货膨胀是一项世界性共同关心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不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经济处于落后和转轨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都不例外。

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某些国家还引起了社会政治危机。

通货膨胀预期反映了大众的一种心理预期,难以直接量化。

但是,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反映在他们的消费、投资行为上,以至引起总需求的变化。

因此,研究通货膨胀现象,进而分析通货膨胀预期,寻找遏制通货膨胀的方法,是一个很有学术意义和经济意义的问题。

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与经济持续高度发展相关联,我国粮、油、肉、蛋价格全面上涨,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徒然走高,导致了几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给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开展对它内在规律的研究和遏制通货膨胀已经刻不容缓地成为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整体上已从短缺经济转变为相对过剩经济,理论上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目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是不断上涨的,即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是存在的。

课题通过对目前我国经济的现状、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社会后果、经济效应的分析,指出我国的通货膨胀除社会需求拉动、成本推进原因外,同中国投资建设大、资源缺乏人口众多、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一特殊社会问题有关。

所以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着眼点要放在如何处理高经济发展同低通胀或相对低通胀的关系,如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就业人员的素质,加强技术改造来实现,把国内和国外资源结合起来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有效、健康的发展。

一、通货膨胀的概述(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界定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可分为两大派:“货币学派”和“价格学派”。

以货币主义领军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强调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价格学派”如保罗·萨缪尔森等人的观点则侧重通货膨胀造成的后果,即把一般物价水平出现持续性、普遍上涨的过程称之为通货膨胀。

综合起来看,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总水平持续、普遍上升的过程,也就是货币价格持续下降或货币贬值的过程。

该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的过程,不是价格总水平的一时或短期的上升,其上升的趋势是不可以逆转的;通货膨胀反映的是价格总水平的普遍上升,而非个别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发展程度不同,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程度即关于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也因国而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