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计划模板

试验计划模板
试验计划模板

工程试验计划

年月日

工程

试验计划

批准:

审核:

编写: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心中心试验室

年月日

工程检验试验计划

一、工程概况

二、试验检测项目

2.1试验检测项目

(1)混凝土原材料(砂、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水等)物理化学性能试验。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

(3)混凝土力学、变形、抗冻、弹模、抗渗、抗冲耐磨性能试验。

(4)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检验。

(5)钢材(钢筋、钢板、锚索)性能试验及钢筋焊接接头性能试验。

(6)止水材料(止水铜片、橡胶止水片、隔缝材料、填缝材料等)性能试验。

(7)土工合成材料性能试验。

(8)砌体及屋面防水保温材料性能试验。

(9)灌浆材料及护壁泥浆性能试验。

(10)锚杆、注浆材料、注浆密实度及锚杆长度、拉拔力试验。

(11)各种土石填筑材料复查与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12)芯样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及混凝土无损检测。

(13)填筑材料现场生产性碾压试验及填筑压实质量检验。

(14)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

(15)水泥稳定土垫层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现场生产性工艺试验以及施工质量检验。

(16)设计或监理要求做的其它试验与检验。

2.2技术标准和规范

适用于本工程试验、检验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见表1。

三、原材料试验检验

对工程选定(或业主指定)的原材料,按招标文件和相应规范要求,原材料进场检验项目和抽检频率见表2:

表2 原材料检验项目和抽检频率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

按照招标文件及图纸要求,本工程混凝土总方量达到303046m3,种类有:普通混凝土(含钢筋砼)、预制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抗冲耐磨混凝土(HF)、喷混凝土和砂浆等。混凝土类别见表3。

为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要求和施工和易性需要,根据设计技术指标要求和相关规范,选定混凝土原材料,拟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计划,并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优选试验,通过试验配制出即满足工作性、强度及耐久性等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混凝土。

(1)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参数的选择试验

①混凝土骨料

细骨料:品质指标符合DL/T5144-2001有关规范规定;尽量采用中砂或粗砂,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25W6F50(含C25W6F50)的混凝土用中砂,细度模数不应低于2.0;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

粗骨料:品质指标符合DL/T5144-2001有关规范规定;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根据结构物断面和钢筋最小净间距确定,二级配混凝土最大粒径为40mm,三级配混凝土最大粒径为80mm,四级配混凝土最大粒径为150mm:对骨料作充分的级配试验。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则由设计或监理人确定。

②水泥与粉煤灰

按各建筑物部位施工图纸的要求,配置混凝土所需的水泥品种,粉煤灰质量指标不低于Ⅱ级标准。各种水泥和粉煤灰确保符合本技术条款指定的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标准。

③外加剂优选

用于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加气剂、缓凝剂、速凝剂、早强剂和HF外加剂等),其质量符合DL/T5100-1999有关规范规定。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选择高效减水剂,夏季施工选择性能相同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对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采用减水剂与引气剂复合掺加。外加剂对改善混凝土性能至关重要,故选择在国内大、中型水利工程中使用过,证明效果较好的产品。同时,拟选择有科研单位作依靠的厂家。

④粉煤灰掺量试验

混凝土掺加粉煤灰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性能,对设计龄期28d的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一般不超过20%。粉煤灰最优掺量,通过试验确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水灰比,以10%、15%、20%、25%、30% 五个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和其它性能的影响试验,确定粉煤灰掺量与强度关系曲线,以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粉煤灰最优掺量。

⑤最佳砂率的选择

最佳砂率的选择,采用最大坍落度法,即用选定的的水灰比和用水量,变动4~5个砂率每次增减1%~2%进行试拌,坍落度最大时的砂率即为最优砂率。

⑥单位用水量选择

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选择,根据施工坍落度、骨料品种、最大粒径以及外加剂性能等因素选择。首先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第4.0.1条表4-0.1-2基本用水量,再按减水剂和引气剂联掺的减水效果,初步确定单位用水量,并进行试拌测定坍落度、观察混凝土和易性,通过调整确定合理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⑦水胶比选择

水胶比是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耐磨性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水胶比根据设计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和混凝土配制强度,以水泥强度计算基准水胶比,通过试验确定,同时,不超过设计或规范对水工混凝土最大允许值规定要求。水工混凝土水胶比的最大允许

值,见表5。

表5混凝土水胶比最大允许值表

混凝土的坍落度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钢筋含量、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决定,尽量采用小的坍落度,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可按表6选定。特细砂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的坍落度:水工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为1~3 cm;配筋率不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为3~5 cm;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为5~7cm。

表6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使用振捣器)

①根据已选定混凝土配合比基本参数(水灰比、砂率和单位用水量等)计算出理论配合比,通过试拌,测定拌和物和易性、含气量,并成型进行7d、28d、90d龄期抗压强度,若设计对砼有其它性能标要求,应进行相应试验。

②每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选择三个水灰比,并建立强度与灰水比回归方程。根据强度与水灰比关系和设计限制水灰比,确定达到与配制强度相应的水灰比。

③混凝土配制强度,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的规定,根据设计强度等级、保证率、标准差计算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制强度。公式如下:

fcu,o=fcu,k+tσ

式中fcu,o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 —混凝土设计龄期的标准MPa

t —概率系数,依据设计对各工程部位强度保证率要求确定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④配合比计算采用绝对体法、单位用水量按骨料饱和干状态为准。

⑤特种砼设计,如抗冲耐磨砼等,砼性能满足工程设计图纸和文件指标要求。

(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在配合比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①混凝土施工参数

按不同部位、断面尺寸、钢筋密集程度、混凝土入仓手段选择混凝土级配和坍落度。

②混凝土配制强度

考虑到水泥强度和原材料的变化,以及施工时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际配制强度须略高于设计配制强度,相应水灰比不低于设计限制值。

③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和其它性能指标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不仅满足抗压强度要求,同时,必须满足其它设计指标要求。

④施工配合比初步确定后,报监理审批后实施。

(4)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确定后,由于原材料性质波动和施工参数改变,必须对现场施工配合比进行有效调整,这是保证拌和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依据有关规程和经验归纳如下几点:

①砂率的调整

施工中通常采用中砂拌制混凝土,中砂细度模数变化在2.3~3.0范围。砂细度模数的变化对混凝土用水量和强度有一定影响,施工时,根据砂细度模数的变化对混凝土的砂率进行调整,一般砂细度模数变化±0.2,砂率相应调整±1%。

②坍落度调整

当室内混凝土配合比所给定的坍落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保持混凝土水灰比不变,采用增加减水剂掺量或增加单位用水量来满足,一般以坍落度增大1cm,相应用水量增加2.5~3kg,并通过室内试拌确定。

③砂、石含水量调整

施工过程中根据砂、石含水量的变化,对用量进行调整,尤其砂含水量的变化对坍落度改变最为敏感,相应对混凝土强度会有较大影响,因此应及时对砂、石含水量变化进行调整。

④混凝土含气量调整

混凝土中含气量可较好的改善混凝土性能,尤其对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较明显,但含气量大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很大,一般增大含气量1%,强度降低5%左右。施工中,每班对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进行检测,对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控制混凝土含气量在4~6%,如有异常则及时调整引气剂掺量。

2、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

本工程喷混凝土工程包括素喷混凝土、聚丙烯纤维喷混凝土和钢筋网喷混凝土等。

(1)喷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参数的选择试验

○1水泥

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当有防腐或特殊要求时,经监理人批准,可采用特种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

○2骨料

细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粗、中砂,细度模数大于2.5,使用时的含水率控制在5%~7%;粗骨料采用耐久的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大于15mm;喷混凝土中不使用含有二氧化硅的骨料,喷混凝土的骨料级配,应满足表7的规定。

表7 喷混凝土用骨料级配

经监理人批准选用速凝剂,其质量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并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初凝时间不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10min。

○4钢筋网

采用屈服强度不低于240Mpa的光面钢筋。

○5聚丙烯纤维

质量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并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并进行相关试验检验。

⑥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

根据《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干喷射水泥与砂、石之重量比宜为1.0:4.0~1.0:4.5;水灰比宜为0.40~0.45;用水量按3cm~5cm的坍落度来控制, 水灰比是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重要因素,试验选择三个水灰比,建立灰水比与强度回归公式,

选择达到配制强度的水灰比,并满足喷射混凝土最低水泥用量的要求。喷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聚丙烯纤维掺量按设计要求应为0.9 kg/ m3。根据工程施工部位来选择是否掺用速凝剂,同时应考虑水泥与速凝剂的相溶性,速凝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掺速凝剂喷射混凝土28d龄期强度会降低25~30%,则水灰比要比素喷混凝土低0.03~0.05。室内确定的配合比必须进行现场工艺试验,通过现场试喷测定其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以及回弹率,调整喷混凝土施工工艺,并制作大板测定混凝土强度,确保其符合施工图纸要求,最终确定施工配合比并报送监理批准。

3、混凝土拌和生产质量控制与检验

混凝土拌和生产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规范要求,试验人员对混凝土生产过程进行跟班控制和检验。混凝土拌和及拌和物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表8、表9。

表8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控制检测内容和要求

原材料质量情况、使用混凝土配合比实际用水量、原材料称量检查记录、新拌混凝土性能(坍落度、温度、含气量)记录、试件成型记录。

五、砂浆配合比设计与试验

1、砌筑砂浆

○1原材料:水泥品种和标号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砂料要求粒径为0.15~5mm,砌筑块石砂浆的砂,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mm,砌筑料石砂浆的砂,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砌砖所用的生石灰需熟化成石灰膏时,用网过滤,使其充分熟化,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

○2砌石砂浆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确保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并报监理人批准。如施工中需要改变胶凝材料的配合比时,重新试验并报监理人批准。

③砌砖砂浆配合比:根据《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确保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同时符合表10中的砂浆稠度要求,并报监理人批准。如施工中需要改变胶凝材料的配合比时,重新试验并报监理人批准。

表10 砌砖的砂浆稠度

○1原材料: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P.O42.5的水泥;砂采用最大粒径小于2.5mm的中细砂;按施工图纸要求,在注浆锚杆水泥砂浆中添加的速凝剂和其它外加剂,其品质不含有对锚杆产生腐蚀作用的成分。

○2配合比试验:砂浆标号必须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注浆锚杆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20;注浆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在以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试验确定:水泥:砂, 1:1~1:2(重量比);

水泥:水, 1:0.38~1:0.45。

砂浆稠度见图纸上的设计要求,并掺加适当外加剂,以改善砂浆施工性能。

六、土石方填筑现场生产性试验和压实度质量控制与检测

本工程土石方填筑工程主要包括土石围堰堰体、左岸土石坝和接头坝、河道整治工程及其他土石方填筑,总共填筑方量达到65万余方,其中河道整治工程有57万方,填筑工程量见表11。

表11 土石方填筑工程量表

1、土石方填筑现场生产性试验

土石方填筑施工前,在现场进行生产性试验,通过各种填料现场填筑和不同参数碾压试验,以达到以下目的:

(1)核实填料设计填筑压实标准的合理性。如设计要求的填料颗粒级配、压实干密度、相对密度等能否达到。

(2)在已选定的压实机具和施工机械条件下,确定达到设计压实标准时,经济的、合理的压实参数,包括:铺土厚度、碾压遍数、土料含水量、压实干密度等。

(3)通过试验确定各种填料施工工艺,包括:铺土方式、碾压方法、行车速度、层面结合的处理、坝料含水量调整、洒水方式和洒水量等。

待现场生产性试验完成后,将试验成果报监理,现场生产线碾压试验依据土石材料性能,在施工前提交碾压试验实施计划,经监理批准后再进行土石方填筑施工。

2、土石方填筑压实度质量控制与检测

⑴目视检查控制

土石方填筑质量控制,除检测试验外,同时还进行目视检查。因土石坝这类建筑物是由大量材料填筑而成的,不可能对全部坝料进行试验,因此现场目视检查显得很重要。目视检查主要依赖现场施工人员的主观判断。其主要检查内容有:坝料的均匀性、颗粒分离、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洒水情况、行车速度、边角及搭接部位的压实、土料的含水量、压实层面的剪力破坏等。

⑵填筑压实质量检测

①坝料质量检测。对粗粒料级配进行检测,确保各种坝料符合设计级配包线范围内。

②压实质量检测。坝体填筑压实,按经碾压试验确认的碾压参数进行控制。每一层碾压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取样频率要求对填料压实度、相对密度、孔隙率相应的干密度进行检测,合格后由试验室签发合格证,并经监理认可后,继续回填上升。

七、工程施工质量检测资料整理和月报

1、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的原始资料,包括对外委托的试验报告,由专人负责汇总、整理、归档。所有资料均妥善保管直至竣工移交。

2、按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规程、规范每月对工程质量检测成果(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检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质量评定,编制成《工程质量检测月报》报送监理审阅。

3、特种项目和对外委托试验

工程设计要求进行的特种试验项目:如抗冻、土工合成材料性能试验、粗粒土力学性试验等,则在宜昌基地试验中心进行试验,自身不能进行的试验项目,委托有资质的试验机构进行,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4、试验检测质量保证措施

(1)检验试验工作严格按《试验室质量管理手册》办事,并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试验质量保证人,确保出具的试验检验报告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公证性。

(2)试验仪器设备,按规定定期校验和送当地技术监督局计量部门鉴定,确保检测仪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试验检验人员持证上岗,并熟悉设计标准、施工规范和试验规程,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4)施工过程中随时接受业主和监理监督,发现质量异常及时报监理和工程项目部并研究处理办法,提出质量保证措施。

(5)施工过程中,试验检验要做好详细质量记录,编制各种记录表格,及时整理汇总统计并绘制质量控制管理图,随时掌握质量波动情况,以便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过程完全处于受控状态。

八、工地试验室的建立

1、试验检测机构和人员组成

图1 现场试验室组成机构

试验室的机构根据工地特点进行设置,确保正常运行,保证过程受控。设主任1名,主任兼技术负责人,小组组长各1人,试验工3人,共计6人。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试验仪器设备

现场试验室配置的主要仪器设备,见表11。

测试计划(标准版)

变更历史记录

目录 [项目名称测试计划(标准版)] 0 [V1.0(版本号)] 0 [2010年9月9日] 0 第1章引言 (4) 1.1目的 (4) 1.2名词解释 (4) 1.3测试摘要 (4) 1.3.1 重点事项 (4) 1.3.2 测试前约定 (5) 1.3.3 风险评估 (5) 1.3.4 时间进度 (5) 1.3.5 测试目标 (5) 第2章项目背景 (5) 2.1测试范围 (5) 2.2联系方式 (6) 2.3测试文档 (7) 2.3.1 测试参考文档 (7) 2.3.2 测试输出文档 (7) 2.4测试需求 (7) 2.4.1 功能测试 (8) 2.4.2 用户界面测试 (8) 2.4.3 性能测试 (8) 2.4.4 配置测试 (8) 2.4.5 安全性测试 (9) 2.4.6 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9) 2.4.7 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 (9) 2.4.8 业务周期测试 (9) 2.4.9 可靠性测试 (9) 2.4.10 病毒测试 (9) 2.4.11 文档测试 (9) 第3章质量目标 (9) 3.1产品质量目标 (9) 3.2测试质量目标 (10) 第4章资源需求 (10) 4.1培训资料 (10) 4.2测试环境 (11) 4.3测试工具 (11) 4.4人力资源 (12) 第5章测试策略 (13) 5.1单元测试 (13) 5.2集成测试 (13)

5.3系统测试 (13) 5.4测试类型 (14) 5.4.1 功能测试 (14) 5.4.2 用户界面测试 (15) 5.4.3 性能测试 (16) 5.4.4 配置测试 (18) 5.4.5 安全性测试 (19) 5.4.6 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20) 5.4.7 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 (20) 5.4.8 业务周期测试 (21) 5.4.9 可靠性测试 (21) 5.4.10 病毒测试 (21) 5.4.11 文档测试 (21) 第6章项目里程碑 (21) 第7章附录:项目任务 (22)

华为产品测试策略及验证计划模板

XXX测试策略及验证计划 (仅供内部使用)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修订记录 文件的版本号由“V×.×”组成,其中: a)小数点前面的×为主版本号,取值范围为“0~9”。文件进行重大修订时主版本号递增1;b)小数点后面的×为次版本号,取值为“0~9,a~z”。文件每修改一次时次版本号递增1; 主版本号发生改变时,次版本号重新置0; c)未批准发布的文件版本号为V0.×版,批准发布时为V1.0版。当主版本号发生改变时,前面只有次版本号不同的修订记录可以删除。

目录 1简介 (5) 1.1 目的 (5) 1.2 范围 (5) 1.3 术语和缩写词 (5) 1.4 关键技术 (5) 2集成测试策略 (5) 2.1 build 1集成测试策略 (5) 2.1.1 测试环境 (5) 2.1.2 测试重点分析 (6) 2.2 build 2集成测试策略 (6) 3Build SDV测试策略 (7) 3.1 SDV测试方案描述 (7) 3.2 Build 1测试策略 (7) 3.2.1 测试环境 (7) 3.2.2 测试重点分析 (8) 3.3 Build 2测试策略 (9) 4SIT系统测试策略 (9) 4.1 测试环境 (9) 4.2 测试重点分析 (10) 5SVT测试策略 (10) 6Beta测试策略 (11) 6.1 Beta测试需求分析 (11) 6.2 Beta测试计划 (11) 7认证和标杆测试策略 (11) 7.1 认证和标杆测试需求分析 (11) 7.2 认证和标杆测试计划 (11) 8测试环境筹备计划 (11) 8.1 测试环境需求分析 (11) 8.2 工具/仪器的可获得性风险评估 (12) 8.3 自主开发工具详细分析 (12) 8.3.1 工具名称 (12)

软件测试计划模板(绝对实用)

XXX项目软件测试计划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资源需求 (4) 1.1 硬件资源 (4) 1.2 软件资源 (4) 1.3 人力资源 (4) 2测试详述 (4) 2.1 测试范围 (4) 2.2 测试目标 (5) 2.3 风险和约束 (5) 2.4 测试进度 (5) 3测试策略 (5) 3.1 整体策略 (5) 3.2 测试类型 (6) 3.3 测试技术 (6) 4测试提交文档 (6) 5测试进入准则 (7) 6测试通过准则 (7)

说明:蓝色说明文字,文档编写完成后,请删除。 1资源需求 1.1硬件资源 说明:描述建立测试环境所需要的设备、用途及软件部署计划。 机型(配置):此处说明所需设备的机型要求以及内存、CPU、硬盘大小的最低要求。 用途及特殊说明:此设备的用途,如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后台开发等;如有特殊约束,如开放外部端口,封闭某端口,进行性能测试等,也写在此列; 软件及版本:详细说明每台设备上部署的自开发和第三方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号,以便系统管理员按照此计划分配测试资源; 1.2软件资源 1.3人力资源 说明:列出项目参与人员的职务、姓名、职责。人员包括开发人员,Qa,配置,测试以及 2测试详述 2.1测试范围 说明:本计划涵盖的测试范围,比如功能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测试项目涉及的业务功能与其它项目涉及的业务接口等。要说明哪些是要测试的,哪些是不要测试的。哪些文档需要编写,哪些文档在什么情况下不写等。

2.2测试目标 说明:测试人员根据项目的目标和公司质量目标转换成本次测试的目标。做到完成测试目标同时实现项目的目标和公司的质量目标。测试目标转换成可衡量和实现的东西,必须有固定的视图和目标。 2.3风险和约束 说明:列出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和制约因素,并给出规避方案。如: ●由于客观存在的设备、网络等资源原因,使得测试不全面。明确说明哪些资源欠缺, 产生什么约束 ●由于研发模式为项目型产品,且工程上线时间压力大,使得测试不充分。明确说明 在此中约束下,测试如何应对。 ●由于开发人员兼职其它他工作,造成的所提交代码质量以及不能及时修改BUG的 2.4测试进度 说明:在此章节,对各阶段的测试给出里程碑计划,包括阶段、里程碑、资源等。如果项目 3测试策略 3.1整体策略 说明:说明计划中使用的基本的测试过程。使用里程碑技术在测试过程中验证每个模块,测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853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Template of chemical experiment report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xx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高xxxx届x班 固体酒精的制取 指导教师:xxx 实验小组成员:xxxx 实验日期:xxxx-xx-xx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

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 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 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

新版GMP验证总计划

验证总计划

起草 审核 批准 分发

目录 1. 验证方针与本文件的目的 (4) 1.1 验证方针 (4) 1.2 本文件的目的 (4) 2. 简介 (5) 2.1 公司基本情况 (5) 2.2 生产区域概述 (5) 2.3 工艺概述 (6) 2.4 产品目录 (6) 3. 目的、范围、要求 (7) 3.1 本验证总计划制定的目的 (7) 3.2 验证范围 (8) 3.3 验证基本要求 (8) 4. 验证组织结构及人员职责 (9) 4.1 组织结构图 (9) 4.2 职责 (10) 5. 验证文件 (12) 5.1 文件范围 (12) 5.2 验证方案 (13) 5.3验证报告 (13) 5.4 验证记录 (14) 5.5 验证报告 (14) 5.6 验证文件编号 (14) 5.7 验证文件归档 (14) 6. 实施过程 (14) 6.1 实施前的准备 (14) 6.2 方法和可接受标准 (15) 6.3 验证步骤 (16) 6.4 确认 (16) 6.5 验证 (17) 6.6 偏差处理 (20) 6.7 变更控制 (20) 7. 验证状态维护 (20) 8. 附录 (20)

1. 验证方针与本文件的目的 1.1验证方针 GMP勺目的是保证生产出符合既定质量标准的药品,而验证则是实现GM这个目的的基石,是证明和保证一切关键生产要素,包括设施、系统、仪器设备、生产工艺、分析方法、清洁规程以及消毒/灭菌规程符合既定要求的公认方法。没有良好有效的验证工作,就谈不上GMP 管理体系的有效,也就无法保证药品的质量。因此,验证工作是GMP f理的最重要工作之一。 鉴于验证工作的如此重要性,本公司将验证工作放在GMP管理的重要位置,并给予高度重视。为此提出下列验证方针: 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建立规程、依规行事;客观记录、慎重结论;资源保证。 所有新的关键方法、规程、工艺及新的关键系统、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经验证。 当发生的变更影响产品质量时,所涉及的变更应经过验证。 当验证状态发生漂移时应进行再验证。 关键工艺参数和关键工艺步骤应进行验证。 检验方法发生变化时应进行验证。 1.2本文件的目的 本验证总计划(VMP根据本公司验证管理规程(文件编号DB- SMP01-06-001-01)制定, 概括地描述了本公司应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的管理原则,包括验证方针、组织机构、范围 领域、文件管理、计划安排、实施程序、简要方法和可接受标准等,以确保本公司的验证工作按照规定得到良好执行,满足GM有关验证的要求。 本验证总计划是公司验证工作的跨年度的通用指导性管理文件,公司有关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细化当年的验证活动

软件测试计划模板-英文版

Software Test Plan (STP) Template

1. INTRODUCTION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of the Software Test Plan (STP)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project and the product test strategy, a list of testing deliverables, the plan for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STP, reference material, and agency definitions and acronyms used in the STP. The Software Test Plan (STP) is designed to prescribe the scope, approach, resources, and schedule of all testing activities. The plan must identify the items to be tested, the features to be tested, the types of testing to be performed, the personnel responsible for testing, the resources and schedule required to complete testing, and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plan. 1.1 Objectives (Describe, at a high level, the scope, approach, resources, and schedule of the testing activities. Provide a concise summary of the test plan objectives, the products to be delivered, major work activities, major work products, major milestones, required resources, and master high-level schedules, budget, and effort requirements.) 1.2 Testing Strategy Testing is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a software item to detec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xisting and required conditions and to evaluate the features of the software item. (This may appear as a specific document (such as a Test Specification), or it may be part of the organization's standard test approach. For each level of testing, there should be a test plan and an appropriate set of deliverables. The test strategy should be clearly defined and the Software Test Plan acts as the high-level test plan. Specific testing activities will have their own test plan. Refer to section 5 of this document for a detailed list of specific test plans.) Specific test plan components include: ?Purpose for this level of test, ?Items to be tested, ?Features to be tested, ?Features not to be tested,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approach, ?Pass / Fail criteria, ?Individual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Milestones, ?Schedules, and ?Risk assumptions and constraints.

验证主计划(VMP)模板

验证主计划 VALIDATION MASTER PLAN 项目编号Project Number ---------- System By

验证主计划批准

目录 一.前言 (4) 二.公司及工厂概况 (4) ◆公司简介 (4) ◆公司组织机构图 (4) ◆公司产品 (5) ◆项目描述 (6) ◆操作流程图 (7) 三.公司标准 (8) ◆指南 (8) 四.主计划目的 (8) 五.部门职责 (9) ◆运行(工程)部门XXX-设备工程师 (9) ◆药品生产( 原料药)部 XXX –生产主管 (9) ◆QA部门XXX- QA 主管 (10) ◆验证部门XXX –验证&培训组织者 (10) 六.验证方法 (11) 七.设备、公用设施和系统的确认 (11) ◆安装确认草案 (11) ◆运行确认草案 (12) ◆性能确认草案 (14) ◆工艺验证 (16) ◆总结报告 (16) 八.验证支持系统 (17) ◆校正 (17) ◆SOPs操作程序和SOPs书写程序 (17) ◆清洁验证 (17) ◆人员培训 (17) 九.修改、变更控制和再验证 (17) 附件1 工厂全面规划图 (18) 附件2 公司组织机构图 (19) 附件3 工艺流程图 (20) 附件4 设施及操作流程图 (21) 附件5 公司标准操作程序 (22) 附件6 需验证的设备设施系统 (23) 附件7 验证项目时间表 (24)

一.前言 验证主计划所述方法,应验证用于控制工艺步骤的设备和公用系统。主计划目的是提供关于验证工艺和验证工厂设施、工艺设备和公用系统所采用的方法。另外,主计划包括如下内容: ?列出负责执行验证程序部门的职能。 ?描述将被验证的工厂、工艺和设备,包括对支持设备和系统的确认。 ?关键性的控制工艺设备、设施、系统和/或公用设施的一般验收标准。 ?用于验证工作的一般文件记录要求。 二.公司及工厂概况 ◆公司简介 公司是 公司成立于____年,专门从事于____类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商品化生产。 公司生产车间面积共计_____多平方米,符合中国GMP标准。主要的实验室和生产设备都是从________进口的。 _____年该公司原料药的年产量达 工厂有____个车间:填充车间(建筑01),原车间(建筑02)和新车间(建筑03);三个仓库:原料和包装材料贮藏室(建筑01-2和建筑01-4);溶媒的地下仓库(建筑06);贮藏工具和其他仪器的仓库(建筑05)。(见附1)。 ◆公司组织机构图 公司拥有充足的负责生产运行的主管人员。QA主管和生产主管分别向总经理汇报工作(见附2)。 ◆公司产品

(完整版)测试计划模板(通用版)

XXXX测试计划 XXXX年XX月XX日

文档名称: 测试计划 作者:日期:XXXX-XX-XX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地址: 邮编200030

总机:Fax: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目标 (1) 1.3 系统视图 (1) 1.4 文档目的 (1) 1.5 文档摘要 (2) 第二章测试策略3 2.1 整体策略 (3) 2.2 测试范围 (4) 2.3 风险分析 (5) 第三章测试方法6 3.1 里程碑技术 (6) 3.2 测试用例设计 (6) 3.3 测试实施过程 (6) 3.4 测试方法综述 (7) 第四章测试组织7 4.1 测试团队结构 (7) 4.2 功能划分 (8) 4.3 联系方式 (8) 第五章资源需求8 5.1 培训需求 (8) 5.2 硬件需求 (9) 5.3 软件需求 (9) 5.4 办公空间需求 (9) 5.5 相关信息保存的位置 (9) 第六章时间进度安排10 第七章测试过程管理10 7.1 测试文档 (10) 7.2 缺陷处理过程 (11) 7.3 测试报告 (13) 第八章附件13 第九章变更记录14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XXXX系统是XX公司为XXX开发的一套考试系统,是目前XX实施的考试系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套考试系统。 目前,XXXX已经开始使用,在使用之中,发现了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加系统和有效地发现系统中的其它问题,XX公司和XXXX公司合作,启动本项目来对系统进行测试。 1.2 项目目标 XXXX系统已经开始运行,但是系统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XX公司希望通过本项目的测试,除了在发现更多的系统缺陷外,同时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测试过程规范和一套较完整的测试用例库。 1.3 系统视图 <描述系统视图或插入视图图片> 1.4 文档目的 本测试计划主要有两类受众:测试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客户指派人员)和测试人员。 ◆项目经理根据该测试计划制定进一步的计划、安排(工作任务分配、时 间进度安排)和控制测试过程; ◆客户指派人员通过该测试计划了解测试过程和相关信息。 ◆测试人员根据该测试计划中制定的范围、方法确定测试需求、设计测试 用例、执行和记录测试过程并记录和报告缺陷。 本文档主要阐述XXXX系统测试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为XXXX系统的测试工作提供一个框架和规范: ●确定项目测试的策略、范围和方法; ●使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参与人员(客户方参与人员、测试管理者、测试 人员)对本项目测试的目标、范围、策略、方法、组织、资源等有一个 清晰的认识; ●使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参与人员理解测试控制过程; ●从策略角度说明本项目测试的组织和管理,指导测试进展,并作为项目 测试工作实施的依据; ●本文档是本项目测试整个过程进行的依据、规范和标准;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xx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高xxxx届x班 固体酒精的制取 指导教师:xxx 实验小组成员:xxxx 实验日期:xxxx-xx-xx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 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 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 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

实验报告范本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0-- 200学年第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 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 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 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 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 图1 AMI/HDB3码型变换电路原理图 含有丰富的时钟分量,因此输出数据直接送到位同步提取锁相环(PLL) 编译码系统组成电原理图见图1。

测试计划模板

博为峰软件测试工作室文档编号项目版本密级 P1123992 V1.01 共N页 项目名称:SugarCRM客户关 系管理系统 Sugar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测试 计划 (仅供培训使用) 拟制:张三丰日期:2016/05/18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订记录

目录 1目标 (6) 2 概述 (6) 2.1 项目背景 (6) 2.2 范围 (6) 3 组织形式 (7) 4 测试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需求跟踪.......................................................................................................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测试通过/失败标准 (8) 7 测试挂起标准及恢复条件 (8) 8 测试任务安排 (8) 8.1 任务1 (8) 8.1.1方法和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2 输入/输出: (8) 8.1.3 时间安排: (9) 8.1.4 资源: (9) 8.1.5 风险和假设: (9) 8.1.6 角色和职责: (10) 8.2 任务2 (10) 8.2.1 方法和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2 输入/输出: (10) 8.2.3 时间安排: (10) 8.2.4 资源: (11) 8.2.5 风险和假设: (11) 8.2.6 角色和职责: (11) 8.3 任务3 (11) 8.3.1 方法和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2 输入/输出: (11) 8.3.3 时间安排: (11) 8.3.4 资源: (12) 8.3.5 风险和假设: (12) 8.3.6 角色和职责: (12) 8.4 任务4 (12) 8.4.1 方法和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2 输入/输出: (12) 8.4.3 时间安排: (12) 8.4.4 资源: (13) 8.4.5 风险和假设: (13) 8.4.6 角色和职责: (13) 9 应交付的测试工作产品 (13) 10 工作量估计 (1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学校盆泉小学年级三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8.9.7 实验名称吹蜡烛 实验器材:蜡烛、啤酒瓶、火柴、木块、漏斗 我的猜测:隔着啤酒瓶、木块、漏斗能不能把蜡烛吹灭? 步骤: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 烛能吹灭吗? 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观察到的现象: 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结论:我认为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学校盆泉小学年级三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8.9.14 实验名称玩玩具 实验器材:回力小汽车、发条小青蛙 我的猜测:为什么没有电池玩具会自己动呢? 步骤:1、把玩具的外壳拆开。 2、观察玩具的内部构造。 3、拨动发条观察内部构造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拧动发条,会使发条里边的铁片弹性形变,铁片要恢复原来的形状,自然就会动了。 结论:我认为我们对问题要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学校盆泉小学年级三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8.10.12 实验名称文具分类 实验器材:各种文具 我的猜测:文具怎样摆才更明显的分类 步骤:1、把各组书包里的文具集中摆好。 2、尝试一下给他们分类。 观察到的现象:1、不同的分类方法都有不同的好处。 2、把文具分类能够更清楚知道文具的数量和位置。 结论:我认为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学校盆泉小学年级三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8.10.19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我的猜测:1号杯中水的温度是35摄氏度,2号杯中水的温度是58摄 氏度 步骤:1、在1号、2号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差相对不大),用 手来触摸一下,判断并说出哪杯水惹。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1号杯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1号烧杯水中, 观察、读数。 4、测2号杯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2号烧杯水中, 观察、读数。 5、比较两次测得的温度。 观察到的现象:1号杯中水的温度比2号杯中水的温度低 结论:我认为1号杯中水的温度是36摄氏度,2号杯中水的温度是56摄氏度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验证方案模板

验证方案的审批

1.验证目的 2.验证依据 3.验证实施小组组成及职责分工4.验证所用材料、设备及计量器具5.验证实施 6.偏差处理 7.验证结论 8.验证评价 附图1 工艺流程框图 附录1 工艺过程简述 附录2 相关SOP 附录3 批生产记录 附录4 批检验记录 附录5 环境监测记录 附表1 SOP培训记录 附表2 本验证方案培训记录

1.验证目的 本方案的目标是经过生产工艺验证,证明按照头孢匹胺钠生产工艺能够稳定生产出 合格的无菌头孢匹胺钠。 2. 验证依据 本验证方案主要依据头孢匹胺钠工艺规程,头孢匹胺钠SOP。 3.验证实施小组组成及职责分工 3.1 验证小组成员 验证小组组长:杨晋超 3.2职责分工 3.2.1结晶车间负责起草本验证报告。 3.2.2结晶车间,生产部,质量管理部负责本验证的实施,公共支持部,研发部配合实施,质量管理部负责审核本验证。 3.3培训 验证参加人员已进行本验证方案的培训(见附表1):是□否□ 检查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生产操作人员已进行与验证相关SOP培训(见附表2):是□否□ 检查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4.验证所用材料、设备及计量器具

4.1关键原材料的质量情况 原料质量情况:年月日 评价: 检查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4.2主要设备 评价: 检查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4.3关键仪器仪表 评价: 检查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 4.4公用系统 评价: 检查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5.验证实施

5.1验证的时间进度: 5.2验证的具体实施 5.2.1工艺流程框图,见附图1。 5.2.2验证步骤 生产后由质量部对其进行取样、检验。(详见附录1)5.2.2.4 关键工艺控制点

验证总计划与年度验证计划

... . . 1. 验证方针与本文件的目的 1.1验证方针 GMP是保证生产出符合既定质量标准药品的唯一手段,而验证是证明和保证关键生产要素,包括设施、系统、仪器设备、生产工艺、分析方法、清洁规程以及消毒/灭菌规程符合既定要求的公认方法。没有良好有效的验证工作,就谈不上GMP管理体系的有效,也就无法保证药品的质量。因此,验证工作是GMP管理的最重要工作之一。 鉴于验证工作的如此重要性,本公司将验证工作放在GMP管理的重要位置,并给予高度重视。为此提出下列验证方针: ●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建立规程、依规行事;客观记录、慎重结论;资源保证。所有 新的关键方法、规程、工艺及新的关键系统、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经验证。 ●当发生的变更影响产品质量时,所涉及的变更应经过验证。 ●当验证状态发生漂移时应进行再验证。 ●关键工艺参数和关键工艺步骤应进行验证。 ●检验方法发生变化时应进行验证。 1.2本文件的目的 本验证总计划(VMP)根据本公司验证管理规程(文件号XXXXX)制定,概括地描述了本公司应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的管理原则,包括验证方针、组织机构、围领域、文件管理、计划安排、实施程序、简要方法和可接受标准等,以确保本公司的验证工作按照规定得到良好执行,满足GMP有关验证的要求。

本验证总计划是公司验证工作的跨年度的通用指导性管理文件,公司有关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以“年度(阶段)验证计划”具体化当年的验证活动,也可以“项目(如新建车间、特别项目)验证计划”对“年度验证计划”进一步细化,以清晰文件,方便工作。 2一般概述 2.1公司简介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全称是,公司成立于____年,专门从事于____类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商品化生产。公司现有XX 个生产车间,车间面积共计_____多平方米,符合中国GMP标准,已通过XX认证。_____年本公司原料药的年产量达XX。 简要介绍公司平面布局情况、品种情况、车间情况、生产能力情况、仓库情况、其他建筑物情况。 “附录1 ,公司总平面布局图” ●人员概况及公司组织机构图 简要介绍公司人力情况: 公司组织机构图 (见附录2,公司组织机构图)。 2.2工艺概述 工艺流程图 简要介绍(见附录3,工艺流程图) 生产线介绍(前处理、发酵、合成、精制、公用设施) 操作流程(人员流程、物料流程、样品流程、环境控制) (可以附件形式列出) 2.3产品概述

功能测试_测试计划模板

s Service Manager System 测试计划 版本:1.0 测试实施组 mm/dd/yyyy 1

版本修订历史

目录 1.总体介绍 (4) 1.1 项目背景 (4) 1.2 目标 (4) 2. 测试范围 (4) 2.1 测试需求 (4) 2.2 不需要测试的内容 (4) 3. 测试资源 (4) 3.1 软件资源 (4) 3.1.2 软件资源 (4) 3.2 人力资源 (4) 3.2.1 角色和职责 (4) 3.2.2 测试技能需求 (5) 4. 测试策略 (5) 4.1 回归测试策略 (5) 4.1.1 测试目标 (5) 4.1.2 过程与方法 (5) 4.1.3 测试环境 (5) 4.1.4 测试数据 (5) 4.1.5 测试工具 (5) 4.1.6 准入条件 (5) 4.1.7 准出条件 (5) 4.1.8 交付产物 (6) 5. 测试时间表 (6) 6. 测试用例 (6) 7. 进度报告 (6) 8. 缺陷管理 (6) 9. 风险控制 (6)

1.总体介绍 1.1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介绍】 1.2目标 【测试目标】 2. 测试范围 2.1 测试需求 【本次回归测试要求包含的业务流程】2.2 不需要测试的内容【本次回归测试不需要包含的内容】3. 测试资源 3.1 软件资源 3.1.2 软件资源 【软件资源介绍】 3.2 人力资源 3.2.1 角色和职责 【人员角色及职责介绍】

3.2.2 测试技能需求 【对测试组人员的技能要求】 4. 测试策略 4.1 回归测试策略 4.1.1 测试目标 【回归测试目标】 4.1.2 过程与方法 【测试过程与方法描述】 4.1.3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介绍】 4.1.4测试数据 【测试开始前需完成的数据准备工作】4.1.5测试工具 【本次测试采用的测试工具介绍】 4.1.6准入条件 【启动本次测试,测试环境需满足的条件】4.1.7 准出条件 【结束本次测试,测试环境需满足的条件】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名称: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 院专业学号 姓名 同组实验者 20XX年月日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 五、附件:原始数据 ****说明: 第五部分请另起一页,将实验时的原始记录装订上,原始记录上须有教师的签名。 篇二:大学实验报告册模板 实验课程名称开课学院理学院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 200— 200 学年第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课程 名称: 篇三: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专业: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 学号: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

中药饮片2014年验证总计划

编号: 宁波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二零一五年度验证总计划 姓名部门签名日期 起草 审核郑岳财生产负责人 批准义利质量负责人

2014 ~2015年度验证总计划 本验证总计划阐述了宁波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2014~2015年应进行验证的各个系统、验证所遵循的规范、各个系统验证应达到的目标,即验证合格标准和实施计划。1、公司简介 宁波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坐落在宁波市海曙区环城西路北段395号,其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洁净区面积200平方米,净化级别为D级。一楼为中药饮片一般生产区以及中药毒性饮片生产区;二楼为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区、D级洁净区、成品留样室及其检测实验室、小包装车间、参茸车间、包材存放间。 2、目的 按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2014年7月执行的中药饮片附录、特制订本验证总计划,以规定各项目、系统的验证实施原则、要求及进度计划。 3、验证范围 宁波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所涉及的厂房及设施、设备。 4、厂房设施及公用系统 4.1中药饮片生产线概况: 中药饮片车间: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环城西路北段395号,适用于不同中药饮片的生产,主要生产设备为洗药机、润药机、切药机、蒸煮锅、烘箱、振荡筛、炒药机、煅药机、包装机等。 4.2口服饮片车间洁净区概况 宁波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洁净区级别为D级:其面积为200平方米,适用于口服饮片的生产,主要生产设备包装机等。 5、验证项目 此次涉及的验证项目有:工艺用水系统验证(饮用水)、空气净化系统验证、清洁验证、设备(生产设备、检验设备)确认、生产工艺验证、检验分析方法验证等。 6、验证机构及职责 验证总负责人由公司质量负责人担任,负责验证方案与报告的最终批准及总体调控。 指定车间的主任为验证小组组长,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组员由以下人员担任: 指定QA,负责验证过程监督, 确保按批准的方案执行,明确质量保证的原则体现在

测试计划模板通用版

测试计划

目录 1.概述........................................................................................................................................ (1) 1.1 产品简介 (1) 1.2 范围 (1) 1.3 限制条件 (1) 1.4 参考文档 (1) 2.约定 (2) 2.1 测试目标 (2) 2.2 接收标准 (2) 2.3 资源和工具 (2) 2.3.1 资源 (2) 2.3.2 工具 (2) 2.4 送测要求 (2) 2.5 编号规则 (2) 3.测试种类及测试标准 (3) 3.1 测试种类 (3) 3.2 测试方法及标准 (3) 3.2.1 功能测试 (3) 3.2.2 业务测试 (3) 3.2.3 压力测试 (3) 3.2.4 安装测试 (3) 3.2.5 验收测试 (3) 4.测试重点及顺序 (4) 4.1 预测风险 (4) 4.2 测试重点 (4) 4.2.1 功能测试 (4) 4.2.2 业务测试 (4) 5.暂停标准和再启动要求 (5) 6.测试任务和进度 (6) 7.测试提交物 (7)

1.概述 1.1产品简介 本次开发是在销售助手一期的基础上进行的后续开发,包括新增客服功能模块、解决一期遗留的售前部分问题、完成必要的库房管理功能。二期结束后产品就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销售管理软件。 1.2范围 本测试计划是针对<销售助手二期概要设计说明书>中规定内容的测试计划,包括:?改进后的报价书 ?改进后的客户关怀 ?销售机会中新增加的客户反馈 ?销售机会中新增加的客户组织分析 ?销售机会中改进的竞争管理(待定) ?销售机会中改进的联系人 ?改进后的产品和价格配制器 ?新增的销售知识库 ?新增的联系活动管理 ?新增的客户请求模块 ?新增的客服活动模块 ?新增的客服合同模块 ?新增的客服计划模块 ?新增的客服知识库模块 ?新增的完成关联任务模块 ?公共部分新加或改进的日历浏览数据 ?公共部分新加或改进的报表功能 ?公共部分新加或改进的个人事务中心 1.3限制条件 本测试计划受限于产品开发人员提交测试的内容和时间的事实。根据开发人员提交模块的实际情况,本计划会做出相应修改。 1.4参考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