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马褂木)

鹅掌楸(马褂木)
鹅掌楸(马褂木)

鹅掌楸

开放分类:受保护植物各类植物名称木兰亚纲木兰目

鹅掌楸

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木兰科为古老被子植物,本属在中生代白垩纪中期--第三纪早-中期分布于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北欧、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地。到了新生代第三纪,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第四纪冰川以后仅在中国的南方和美国的东南部有分布(同属的两个种),成为孑遗植物。因此,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都是十分古老的树种,它们对于研究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的关系,对于探讨北半球地质和气候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鹅掌楸

落叶乔木,树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叶互生,长4一18厘米,宽5—19厘米,每边常有2裂片,背面粉白色;叶柄长4—8厘米。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聚合果纺锤形,长6-8厘米,直径1.5-2厘米。小坚果有翅,连翅长2.5-3.5厘米。

鹅掌楸

鹅掌楸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天县,向西直至云南省金平县,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向南也至云南省金平县,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大多在海拔600-1500m之间的低山地零星生长。据调查中国的11个省84个县有鹅掌楸自然分布,包括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但一般东部、中南部较分散,而西部相对较集中。

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先后栽种到河南、湖北、湖南、山东、陕西、北京等省市部分地区,普遍生长良好。如河南商城县引种栽植的鹅掌楸,25年生树高已达25m,胸径35cm,西安植物园引种的鹅掌楸,3年生树高为2.55m,地径3.6cm,并能安全越冬;湖南省汉寿县从南京林业大学引种的杂种鹅掌楸7个家系,生长良好,10年生平均树高达15.01-15.42m,平均胸径24.73-26.65cm,单株平均材积为0.3374-0.4069立方米;北京植物园和中

国林科院内早期引种的杂种鹅掌楸,不仅生长较好,而且已正常开花。以上都表明鹅掌楸和杂种鹅掌楸适合额栽种的范围较广,已远远超出罗勒原有自然分布区。

鹅掌楸

为古老的遗植物,在日本、格陵兰、意大利和法国的白纪地层中均发现化石,到新生代第三纪本属尚有1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到第四纪冰期才大部分绝灭,现仅残存鹅掌揪和北美鹅掌楸两种,成为东亚与北美洲际间断分布的典型实例,对古植物学系统学有重要科研价值,绿树浓荫,叶形奇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材淡红褐色,轻软适中,纹理清晰,结构细致,轻而强韧,硬度适中,是胶合板的理想原料,也是制家具、缝纫机板、收音机壳与室内装修的良材,但抗腐力弱。

树干端直,树姿雄伟,叶形奇特,花朵美丽,秋叶金黄,极好的绿化观赏树种。园林中多作行道树和景观树应用。因其花形酷似郁金香,故被称为“中国的郁金香树”(Chinese Tulip Tree)。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树形端正,叶形奇特,是优美的庭荫树和行道树种。花淡黄绿色,美而不艳,最宜植于园林中的安静休息区的草坪止。秋叶呈黄色,很美丽,可独栽或群植,在江南自然风景区中可与木荷、山核桃,板栗等行混交林式种植。

对二氧化硫等抗性中等,可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栽植。树皮入药,祛风湿。

用种子繁殖。必须用人工辅助授粉。秋季采种精选后在湿沙中层积过冬,于次年春季播种育苗。第三年苗高1米以上时间即可出圃定植。造林地和园林绿化地必须选择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移植物时应保护根部。1、采种

母树宜选择生长健壮的15~30年生的林木。鹅掌楸种子10月份成熟,当果实呈褐色时即应采收。果枝剪下后放在室内阴干约7~10天,然后放在日光下摊晒2~3天,待具翅小坚果自行分离,去除杂质,装入布袋干藏。

2、育苗

育苗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秋末冬初深翻,翌春施基肥整平,挖好排水沟,修筑高床,苗床方向为东西向。育苗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方式。

播种育苗采用条播,条距20~25cm。每667m2播种量10~15kg。3月上旬播种,播后覆盖细土并覆以稻草。一般经20~30天出苗,之后揭草,注意及时中耕除草,适度遮荫,适时灌水施肥。1年生苗高可达40cm。

3、栽植

一般3月上中旬进行栽植。应选在比较背阴的山谷和山坡中下部。庭园绿化和行道树栽培应选择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的地段。栽植地在秋末冬初进行全面清理,定点挖穴,穴径60~80cm,深50~60cm,翌年3月上中旬施肥回土后栽植,用苗一般为2年生,起苗后注意防止苗木水分散失,保护根系,尽量随起苗随栽植,株行距以2×2m~2×3m为宜。

4、管理

定植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施肥、培土,于每年秋末冬初进行整枝。并注意防治病虫害。鹅掌楸主要病害有日灼病。主要虫害有卷叶蛾、大袋蛾等。卷叶蛾可用人工剪除枯梢,消灭幼虫和蛹,或在成虫期喷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的方法进行防治。大袋蛾可用人工摘除虫袋,或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杀幼虫的方法进行防治

鹅掌楸

鹅掌楸在自然条件下,种子饱满率一般不到15%,而种子发芽率仅在5%以下,造成这种低结实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鹅掌楸为虫媒花植物,但花色单调,花瓣为绿色,缺乏对多数昆虫的招引力,花期又一般多在4-5月份,正值长江流域多雨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偶遇低温,妨碍了昆虫正常活动,因而也常影响花粉的传播和受精,降低了天然的结实率。樊汝文、尹增芳、周坚等系统观察了鹅掌楸的花芽分化以及果实成熟达到整个发育过程。鹅掌楸属雌雄同株同花,通常雌蕊早熟于花瓣展开之前,而这时雄蕊尚未成熟,存在自花授粉隔离机制;花瓣展开后,柱头又很快变褐,可受气极短,雌雄配子败育现象普遍存在,且存在花粉管生长受阻,胚和胚乳发育不协调等现象。故生殖生物学障碍是导致鹅掌楸结实率低而濒危的主要原因。

鹅掌楸

除上述由于花部构造特化和受精过程的遗传障碍而大大地降低天然结实率外,现存种群达到规模极小,资源配置不合理,长期异交繁殖在基因库中必然积累大量隐性有害基因,居群内个体间近交系数增大,而发生自交,遗传漂变等也影响种群生存能力。又根据Parkws和Wendel对来自安徽、江西鹅掌楸种子同功酶分析,中国鹅掌楸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北美鹅掌楸。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结实率。

再从生态角度分析,贺善安等认为原由适生环境已遭严重破坏,鹅掌楸长期处于非适宜生境中,也是导致该物种趋向濒危的原因之一。

鹅掌楸

朱晓琴等认为鹅掌楸种群大多处于不利的生境,但仍具有较高水平遗传多样性,对一个具有复杂遗传结构的濒危物种的保护应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制止乱砍乱伐,努力保存现有的居群和个体,在原地保护基础上,创造一个较适宜的生境。还可认为迁地创造大居群、大空间,给该物种提供基因交流和重组条件,组织目前各孤立小居群由于遗传漂变以及近亲交配而引起的遗传多样性降低。王章荣还认为中国鹅掌楸基因资源的保护应以迁地保存为主,建议在中国的华东,中南和西南选择适宜地点,分别建立基因库,保存我国现有自然资源,同时选择优良种群,人为促进天然更新措施,进行就地保存。还应开展种群间的交配,促进基因交流,拓宽该树种的遗传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北美鹅掌楸引种栽植在中国的南京、昆明、青岛、庐山、杭州、上海等地,但数量极少。1991年鹅掌楸作为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阔叶树课题的主要树种,中国首次有规模引种多个北美鹅掌楸南部种源,并开展了全分布区的地理种源试验。根据李健民等报道,北美鹅掌楸种源在福建邵武试验点试验结果,北美鹅掌楸根系不发达,人工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不高,造林后植株死亡率都高于我国鹅掌楸,大面积造林总是难以成功。他们认为引种北美鹅掌楸的目的在于丰富种间杂交育种资源,而不在于丰富本地区的造林树种,在引种5个北美鹅掌楸参试种源中,来自较内陆的密苏里种源表现最好,可用作种间杂交育种的亲本种群。

鹅掌楸

1963年,中国已故著名育种学家叶培忠教授利用20世纪30年代从北美引种在南京明孝陵的一株北美鹅掌楸与中国马褂木杂交获得成功,此后的30多年,经几代人的努力证实,北美鹅掌楸与中国马褂木杂交亲和性,杂种鹅掌楸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除保留了亲本叶形奇特、花期长、凋落物无污染等优点外,还具有比亲和叶更大、花色更艳丽、速生、抗逆性强、适应范围更广,几乎无病虫害等优良性状,是极佳的园林绿化树种。同时也是制浆造纸、胶合板和其他工业用材的优良用材树种。杂种鹅掌楸已在福建、浙江、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山东、陕西、北京等地试种,表现较强适应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绿化美化,特别北京市申奥成功,预计近几年需求量将会剧增,现供需矛盾已很突出,供不应求,缺口较大。

但由于杂种鹅掌楸杂交制种亲本材料的局限,加上人工杂交结实率较低(仅30%左右),扦插等无性繁育技术尚不成熟,组培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等,杂种鹅掌楸的产业化进程受到遏制。解决以上总是刻不容缓,加快发展杂种鹅掌楸是园林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市场的需要,也是保护濒危中国鹅掌楸遗传资源的需要,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事业。

杂交鹅掌楸

目前,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因其叶形奇特,秋叶金黄,树干端直,树形优美,深得人们的喜爱,在园林上被广泛应用。而人们在购买苗木时常常无法区分开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更有人将三者混为一谈,统称“马褂木”!这是极其错误的。鹅掌楸为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该属植物经过第四纪冰川气候后,目前仅存两种: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它们被称作活化石植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种之一。鹅掌楸目前仅于我国发现其野生群落,是中国特有树种。北美鹅掌楸产于美国东南部,和鹅掌楸不仅在形态上极其相似,而且在地理上呈东亚--北美东部的洲际间断分布格局,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三者的区分方法

鹅掌楸的形态特征:叶片为倒马褂形,两侧各具1个裂片,先端缺裂。花冠为杯形,花被片长3至3.5厘米,绿色有黄色条纹。雄蕊长1 .5至2厘米。果实为聚合果,翅状小坚果长6毫米,狭条形,先端钝尖。因其叶片极似中国古代人穿的马褂,所以被称为“马褂木”。

北美鹅掌楸的形态特征为:叶片两侧小裂片为两对。花被片长4至 6厘米,绿黄色。雄蕊长2至2.5厘米,小坚果先端尖。

杂交鹅掌楸是以鹅掌楸为母本,北美鹅掌楸为父本杂交而成的。其形态介于二者之间,最为明显易辨的特征是在同一株树上,叶片两侧的裂片有一对的,也有两对的。

综上所述,这三种植物拥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而将其统称为“马褂木”更是极其不正确的。试想一下,若将北美鹅掌楸也称作“马褂木”,那岂不是说“马褂”也有两对“肩膀”吗?

鹅掌楸

药名:鹅掌楸

别名:马褂木、双飘树

来源: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树皮;秋采根,晒干。

中药化学成分:叶含土里比诺内酯及表土里比诺内酯。树皮含大牻儿内酯、广木香内酯、鹅掌楸内酯、α-里玄阿敦内酯。木部含鹅掌楸碱、海罂粟碱、O一甲基阿塞洛林、白兰花碱等。树皮含丁香脂素和丁香醛。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用于风湿关节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根或树皮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北美鹅掌楸

杂交鹅掌楸

鹅掌楸又称马褂木、鸭脚木、枫荷树等,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乔木,高达60米,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树种。其叶形犹如中国古装“马褂”一般,故俗称马褂木。全世界鹅掌楸原种有两种:即分布于中国中、北亚热带地区的鹅掌楸和美国东部的北美鹅掌楸。已故著名遗传育种学家叶培忠教授于1963年首次选用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为亲本进行正、反交组合人工杂交,在中国育成种间杂种—杂交鹅掌楸。鹅掌楸干直,树形美观,叶片宽大微凹,春天枝条顶端开淡黄色大型花朵,郁金香花状,观赏价值高,果实圆锥形;北美鹅掌楸树姿挺秀,花、叶俱美,老枝平展,或微下垂。鹅掌楸对二氧化硫和氯气抗性较强,广泛用于园林绿化。但二种均存在天然结实率低(仅1%左右),有性繁殖能力差的缺陷。

杂交鹅掌楸生长更迅速,如植于浙江富阳亚林所12年生的高达14米,胸径37厘米;北京市园林局作行道树试种,表现了耐寒性强、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抗寒、抗病虫害等方面优于鹅掌楸,是难得的赏花乔木。杂交鹅掌楸适应性强,喜光,适凉爽、湿润气候,耐寒,在休眠期能耐-20℃低温;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酸性土壤,不耐贫瘠、干燥。采用播种、扦插繁殖,种子繁殖需人工授粉,秋季采种后在湿沙中层积过冬,于次年春季播种育苗。南京林业大学成功培养了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是目前国内采用先进生物技术大量繁殖优质苗木的突破。

鹅掌楸

北美鹅掌楸

又名马褂木,落叶大乔木,株高60米,胸径3米,小枝褐色。叶鹅掌形,或称马褂状,两侧各有1—3浅裂,先羰近截形。花浅黄绿色,郁金香状。

繁殖:

常用播种、扦插、压条繁殖

栽培要点:

栽培土质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为宜,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半阴,不耐干旱和水湿,生长适温15—25摄氏度,冬季能耐—17摄氏度低温。

观赏价值:

北美鹅掌楸树形羰正雄伟,叶形奇特石雅,花大而美丽,为世界珍贵树种之一,17世纪从北美引中到英国,其黄色花朵形似杯状的郁金香,故欧洲人称之为“郁金香树”,是城市中极佳的行道树、庭荫树种,无论丛植、列植或片植于草坪、公园入口处,均有独特的景观效果,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也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

[1]

植物冬态识别汇总

树木冬态 刘欣一、园林树木冬态的意义 园林树木的冬态景观,比之春态、夏态、秋态景观,有着其独到的美学价值。以往较多的典籍中,触及对四季景观的褒贬,总习惯把冬季称之为萧索的季节。把其与严酷、凋落、沉寂联系在一起,似乎这也代表了园林树木冬态景观的属性。园林树木,作为一种自然景物中的审美客体,其美学效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审美主体主观情绪及气质上的左右。但,园林树木本身的冬季形态却是比其他任何季节都更多的表现了雄威、刚强、蓄而待发的特征。所以说刚毅、勇敢、奋进,才是真正园林树木冬态景观的性质。 园林树木的美,不仅存在于它的红花绿叶上,同时也存在于它枝干的线条结构上。脱去绿装冬季树木井然有序的层层分枝,即有变化,又有统一,真堪称和谐美的天然杰作。更有一些树木,其雄威、通直的主干直插云天,在一些错落的急剧下垂的侧枝反衬下,愈显其顽强向上的磅礴气势。许多落叶树冬季饱满的冬芽,具有一种特殊的观赏价值。你看或附着枝侧或亭亭枝端的或尖或圆的芽儿,外面虽然被棕色的、灰色的、绛紫色的………颖壳包覆着,但却能使我们清楚的感觉到其中是一团团紧裹着的生命之火,并随时准备着突破包覆层喷薄而出。它们所呼唤的难道不正是明媚的春天吗?它们用自己独有的那种沁人的生命气息,预示着春天的即将来临。惜春常恨花开早,这种春季降临前的景色,比真正的春天更具朦胧的含蓄美。一些以观赏树干形状、树干颜色为特点的落叶树木,更是独有冬季才能突出它们的特色。例如: 1.枝序优美、别致的落叶树种。如合欢、垂柳、白榆、槭树、等,组成冬季观枝型植物景点。 2.主干通直、分枝规整、冠型急尖的树种。如水杉、池杉,水松等做丛林式种植,以展示树木上升气势的内涵美。

鹅掌楸转录组研究及抗寒基因发掘

鹅掌楸转录组研究及抗寒基因发掘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是中国特有植物。鹅掌楸自然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海拔1000米的山地林中。 在对其进行引种栽培的过程中,由于抗寒性问题,导致很难在北方地区种植与应用。目前,尚未开展鹅掌楸的抗寒性分子机制和种质资源的抗寒性评价方面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鹅掌楸转录组信息库,筛选鹅掌楸不同条件下抗寒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从基因水平上研究鹅掌楸提供基础信息。同时结合生理指标测定,对鹅掌楸种质资源从生理水平到基因水平开展抗寒性综合分析,从而发掘其优质资源,更好地开展鹅掌楸种质资源保存与生产利用服务,并为分子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一、开展抗寒性生理指标测定,鉴定出抗寒种源鹅掌楸不同种源的各抗寒生理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为,鹅掌楸冬季枝条顶芽中的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均高于秋季枝条顶芽,相对电导率和含水量均低于秋季枝条顶芽。 根据测量的生理指标数据,计算出鹅掌楸4个种源的隶属函数值作为抗寒性的综合评价值,对4个鹅掌楸种源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排序:安徽>浙江>贵州>云南。对各抗寒生理指标与隶属函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对电导率、含水量均与隶属函数值呈显著性负相关;脯氨酸含量与隶属函数值呈显著性正相关,在今后的鹅掌楸抗寒性评价时,上述指标可以被用作较好的评价指标。 二、建立了鹅掌楸枝条顶芽转录组文库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总片段数(clean

reads)为89 832 100条,总碱基数为11.4Gbp,GC含量为46.42%。其中片段长度大于20个碱基的百分比为96.05%,GC%值为46.75%,说明转录组测序可以用于后续分析。 获得了162092个非冗余Unigene片段,序列信息达到88714395bp,片段大小从201-16808bp不等,N50长度为719bp,N90长度为242bp。对鹅掌楸转录组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在162092个Unigene中,1.69%的Unigene在各数据库中均成功注释,28.92%的Unigene至少在一个数据库中成功注释,这为后续准确获得目的基因提供了便利,同时为从基因水平上研究鹅掌楸的低温响应机制奠定基础。 对鹅掌楸两个转录组信息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云南种源对比安徽种源,根据差异基因筛选条件qvalue<0.005并且|log2(foldchange)|>1,筛选出611个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51个基因上调表达,260个基因下调表达。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将注释的Unigene分成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2个大类27个小类。 其中,执行鹅掌楸生物过程功能的差异表达基因有512条,共注释到13个分类中;执行分子功能有570条差异表达基因,共注释到14个分类中。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共有422个差异表达基因在102个KEGG代谢通路上富集。 在差异表达基因最富集的20条代谢通路中,脂肪酸降解(Fatty acid degradation)、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Arginine and proline metabolism)涉及到植物抗寒性变化的生理代谢活动,可能与植物的低温适应性有关。三、运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筛选出抗寒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

鹅掌楸属群体遗传结构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

鹅掌楸属群体遗传结构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作为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木兰科植物对研究有花植物的起源、分布和系统发育有重要价值。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Liriodendron)为第三纪孑遗树种,现仅存两个种,即鹅掌楸(L. chinense Sarg.)和北美鹅掌楸(L. tulipifera Linn.)。 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是典型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种对”。是植物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地理学的理想材料。 本研究以北美鹅掌楸、鹅掌楸31个自然群体及5个子代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鹅掌楸属树种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内不同群体的遗传分化及亲缘关系,比较鹅掌楸种间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以及鹅掌楸及其子代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分化。检测群体、家系及个体三层次的遗传变异分配程度。 同时,通过对特定基因序列(cpDNA的psbA-trnH和trnT-trnL基因片段及nrDNA ITS序列)的克隆测序,推测鹅掌楸属植物第四纪冰期的避难所,以探讨鹅掌楸属群体地理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鹅掌楸天然群体遗传结构。 利用14对SSR引物对12个鹅掌楸天然群体的31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扩增检测,发现鹅掌楸天然群体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e=0.7385)。鹅掌楸群体之间存在中等的遗传分化(Fst=0.1956)以及低水平的基因流 (Nm=1.0283)。 此外,在其中6个群体中检测到显著的瓶颈效应。Mantel检验结果表明, 鹅掌楸天然群体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极显著相关性(r=0.5011, P=0.002)。

苗木栽植施工组织设计发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二、绿化施工程序 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四、主要设备及人员专业构成 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六、工期进度安排及保证措施 七、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八、雨季及农业大忙期间施工措施 九、降低工程成本技术措施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建设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 2、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 3、根据绿化工程施工规范。 4、根据我司近年来类似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 二、施工条件 1、整个工程所需的苗木,均由施工单位按照规格及质量要求逐一进行落实,并组织到场。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为便于在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工具设备以及材料的管理、设置临时管理用房。 3、水源:就近取水,采用洒水车等机械运水方法。

三、绿化工程施工程序 →换土 土壤消毒施肥 →包装→运输 (监理部) →支撑覆盖→浇水→管养

四、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1场地准备 4、1、1场地清理:人工清理绿化场地中的建筑垃圾、杂灌植株等物,装车运至指地点。 4、1、2场地初平;人工平整。 4、1、3换土:由于绿化设计对种植土的要求较高,只有换用富含有机质,团粒结构完好的壤土,才能满足其要求。异地取土,用自卸汽车运至种植地。按设计要求填入,人工摊平,并用石磙碾压。 4、1、4土壤消毒、施肥:用“保丰收”3.5%水剂每亩2.5kg,兑水100-150kg,用喷雾器均匀喷洒于土壤表面,然后再大量浇水,使土壤表面完全湿润,以杀灭土壤中折引起病害的真菌和线虫。 4、2苗木准备 4、2、1选苗:选取各类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采用自视法逐株检验。 4、2、2起苗、包装:起苗前1—2天应灌水一次。采用人工起挖。裸根苗的起挖应注意根系的完整,尽量少损伤根系,并对过长根,受伤根进行修剪,起出后用草绳包扎,并喷水保湿。带土球的苗木,土球直径应为苗木胸径的7-8倍。土球的厚度为其直径的2/3,起出后,立即用草绳绑扎。大苗起出后,宜对其根部作适当修整,并用50ppm萘乙酸喷涂,

鹅掌楸寓意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鹅掌楸寓意 篇一:植物寓意 1 榕树被视为长寿、吉祥的象征。寓意荣华富贵. 2 印度榕榕树被视为长寿、吉祥的象征。寓意荣华富贵. 3 福禄桐细叶福禄桐花叶福禄桐等其植株造型飘逸叶姿风情万千其寓意富贵吉祥“家有福禄桐财运更亨通” 4 五杆发财树寓 意吉祥、招财进宝的观叶盆栽植物深受人们喜爱 5 独杆发财树寓意吉祥、招 财进宝的观叶盆栽植物深受人们喜爱 6 棕竹节节高升 7 招财树招财树高大 茂盛,寓意为:“财源滚滚” 8 富贵树优良树种环保功效:吸收室内80%以上 的有害气体。过滤浊气增加室内负离子数量。应用:叶态节节高升欣欣向荣寓 意“富贵吉祥”故而得名 9 大绿萝净化空气,吸收甲醛 10 金钱树金钱树寓意着富贵招财进宝 11 铁树坚强补住宅之气血是重要的生旺植物 12 富贵竹笼寓意节节高升、吉祥富贵、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13 榕树具有“独木成林”、“母子世代同根“的特性,最能代表我国各民族大家庭“同根生”的寓意。 14 国槐具有相当大的人文意义。槐民间俗谚有:“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 是进财”。视为吉祥树种,《本草纲目》说?押“槐之言怀也?熏怀来人如此也。”槐树?熏怀人之树?鸦槐花?熏怀人之花。尤其是清朝以后,海外游子大量增多,国槐因寓意“怀念家国”而备受海外游子青睐。成为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物之一,在我省民间流传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更是将华夏子女全都紧紧 地联系到了国槐的周围。 石家庄市树国槐,在民间是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把它 作为吉祥树、幸福树,它能代表石家庄人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格,展示出 石家庄人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故石家庄市将其定为市树。 15 大叶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飘逸的大叶相思树,是恋人们最钟意的植物。 16 尾叶桉。一往无前锐意进取 17 木麻黄。敢为人先百折不挠 18 勒仔刺。迎难而上潜能无限 19 爬墙虎。锲而不舍勇于攀登 20 银杏是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属于孑遗树科,与恐龙同时代。寓意长盛不衰。

金花茶盆栽的种植技术

金花茶盆栽的种植技术 金花茶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阴坡溪沟处,常常和买麻藤、藤金合欢、刺果藤、楠木、鹅掌楸等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下面是 ___精心为你的金花茶盆栽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金花茶盆栽宜用瓦盆最好,或用陶质泥盆。这种盆排水和透气性较好,有利于根系的发育。花盆的大小要与金花茶苗木的大小相适应,不宜苗大盆小,也不宜苗小盆大。一般初上盆的金花茶苗木多为扦插苗或嫁接苗,小的宜用 12 - 14厘米内径的花盆,苗大的宜用 16 -18厘米内径的花盆。高40 - 80厘米的压条苗,宜用内径35厘米、高20厘米的花盆,花盆不能太浅,底径不能太小,以适应根系舒展为好。盆底要垫上3块碎瓦片,盖好排水孔,然后放人少许粗沙,再倒人盆土。盆土宜用腐殖化的酸性沙质壤土,和 15%的腐熟饼肥(即茶饼、桐饼)充分拌匀即可。为了增加土壤肥力,盆土还可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硫酸钾、硫酸锌等无机肥料。忌用碱性土和未腐熟的人畜粪肥。 移栽上盆的季节,以秋末或翌年早春为最好,因这时金花茶的芽尚未萌动,进行移栽最为适宜。移栽时苗木要多带宿根土的土团;营养袋苗的要除去外套塑料薄膜。把苗木移人盆中放正,高低位置放准,根系要舒展,一边细致地加入盆土,一边轻轻地震动花盆和用

手指压实周围的盆土,但不宜压得太紧,只使土和根密切结合即成。苗不宜种得过深,盆土不宜过满,应盖过原苗木宿根土约2厘米,要与盆口保持2-3厘米。移栽后要浇足定根水,移植荫棚内,透光度为40% -50%。夏秋高温要每天下午稍晚些淋水,切忌高温时淋水。1 -2月后可施放水肥 1次,用1%的尿素加0.5%的磷酸二氢钾。冬季低温时要注意防霜冻,最好移人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越冬。一般金花茶可耐短期的-5.5℃的低温。 盆栽的金花茶每隔2-3年可换盆一次。因花盆小,花木长大,根系盘结,盆土肥力耗尽,苗木生长发育受到限制,需要及时移到较大的花盆中去,使其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换盆的季节仍以秋末或早春为宜。此时金花茶的芽尚未萌动,进行换盆最为适宜。换盆时的操作技术是在换盆前2天要停止浇水,使盆土干涸,操作时不易松散。换盆时,要用木签沿盆壁与盆土之间划一圈,使盆土与盆壁分离,然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茶苗主干茎部,手心托住盆土,将花盆与苗木倒翻过来,另外右手用木棒顶入花盆的的排水孔,用力将盆土顶出,苗木即落在左手上,此时即可除去盆土底部的碎瓦片和腐根等杂物,然后将苗木土团移入新换的盆中,栽植时与第一次盆栽方法相同。花盆的大小仍需与茶苗植株大小相适应,大苗用大盆,内径 18-20厘米;小的用小盆,内径约14-16厘米;苗木高达70厘米以上的,可用内径30-36厘米的花盆,以后可每隔3-6年换盆一次。

植物学复习资料2

选择题(考试分为单选和不定项,各10分,共20题) 1、下面属于一回羽状复叶的是() A、栾树 B、楝树 C、台湾栾树 D、南天竹 2、下面梧桐科的植物是() A、美桐 B、法桐 C、梧桐 D、泡桐 3、下列叶子是鳞状叶的是() A、侧柏 B、柽柳 C、柳杉 D、垂柳 E、刺柏 4、下列植物可在北京种植的是() A、金森女贞 B、金叶女贞 C、风铃木 D、棕榈 E、 5、下列植物是一年生花卉的是() A、一枝黄花(宿根) B、荷兰菊 C、波斯菊 D、金光菊 E、硫化菊 F、黑心菊 6、兰科中常作为地被植物的是() A、文心兰(跳舞兰) B、兜兰 C、卡特兰 D、白芨 E、万带兰 7、鸭趾草科植物的特点有() A、有节 B、有茎 C、具节间 D、花三瓣 E、花五瓣 F花瓣三角形 8、下面属于兰科的花木是() A、韭兰 B、吊兰 C、兰花 D、惠兰 E、万带兰 9、下列植物中,果实冬季变色宿存的是() A、枸骨 B、火棘 C、南天竹 D、大果冬青 E、大叶黄杨 5、下列植物中,花先叶开放的是() A、紫荆 B、紫薇 C、紫藤 D、紫叶李 E、紫玉兰 7、下列植物中有乳汁的有() A、薜荔 B、构树 C、榕树 D、桑树 E、榆树 1、下面属于一回羽状复叶的是( A ) A、栾树 B、楝树 C、台湾栾树 D、南天竹 2、下面梧桐科的植物是( C ) A、美桐 B、法桐 C、梧桐 D、泡桐 3、下列叶子是鳞状叶的是(AB) A、侧柏 B、柽柳 C、柳杉 D、垂柳 E、刺柏 4、下列植物可在北京种植的是(B) A、金森女贞 B、金叶女贞 C、风铃木 D、棕榈 E、 5、下列植物是一年生花卉的是(CE) A、一枝黄花(宿根) B、荷兰菊 C、波斯菊 D、金光菊 E、硫化菊 F、黑心菊 6、兰科中常作为地被植物的是(D) A、文心兰(跳舞兰) B、兜兰 C、卡特兰 D、白芨 E、万带兰 7、鸭趾草科植物的特点有(ABCDF) A、有节 B、有茎 C、具节间 D、花三瓣 E、花五瓣 F花瓣三角形 8、下面属于兰科的花木是(ACDE) A、韭兰 B、吊兰 C、兰花 D、惠兰 E、万带兰 9、被称作灯笼树、国庆树的树种是(B)

城市行道树首选树种――鹅掌楸

城市行道树首选树种――鹅掌楸 行道树一般要求树龄长, 树干通直, 树姿端正, 体形优美, 冠大荫浓, 花朵艳丽, 芳香郁馥, 春季发芽早, 秋季落叶迟而整齐, 叶色富于季相变化、抗逆性强的树种。而鹅掌楸是比较理想的观花、观叶、观形的珍贵树种, 可作为行道树首选树种。 1 形态特征 鹅掌楸, 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Sarg”, 花有些像郁金香, 因此, 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 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 鹅掌楸属木兰科植物, 是一种具有一亿年以上历史的古老的被子植物, 是著名的孑遗植物。鹅掌楸株高可达40m, 是落叶大乔木, 树冠圆锥形,树形端正, 主杆通直; 其叶片像挂在树梢上的小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 犹如马褂的下摆, 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 好像马褂的两腰, 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 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 因此, 又名马褂木。每到春夏季节绿荫如盖, 枝繁叶茂, 而当秋天来临时, 却变成了迷人的金黄色, 奇特古雅; 花单生枝顶, 花瓣9 片, 分3 轮排列, 外轮的3 片呈绿色, 似萼片向外展开, 内2 轮

的6 片黄绿色, 立而合抱, 基部有黄色条纹, 形似郁金香, 芳香四溢, 花期5~6 月; 花瓣内有多数雄蕊, 长长的花药向上直立生长。位于花中央部位的是离心状雌蕊群。聚合果纺锤形, 由翅状小坚果组成, 10 月成熟。 2 生活习性 鹅掌楸原产江西庐山, 是较珍贵的观赏树种,属我国一 级保护树种,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西、云南都有栽培。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寿命长。鹅掌楸可生存400 年以上。②春季萌芽早, 冬季落叶迟。③生长速度快。2 年生苗高可达3.5~4.5m, 胸径达4?M。④适应性强。喜光,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适宜于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的湿润砂壤土; 耐盐碱。⑤抗逆性强。抗烟尘, 鹅掌楸枝繁叶茂, 可吸附大量灰尘, 净化空气; 耐寒性较强, 零下35℃仍不受冻; 抗二氧化硫能力强, 那些工业发达、汽车使用率高的城市, 大气污染一般较严重, 在这些地区可大量种植。⑥抗病虫能力强。 3 繁殖方式 3.1 播种繁殖

试验六樟科树木识别-商丘学院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 李振山 商丘学院风景园林学院

实验一银杏科、松科树木识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银杏属、冷杉属、云杉属、铁杉属的形态特征和区别; 2.认识常见的树木种类; 3.了解油杉属、黄杉属的主要识别特点; 4.了解银杏的分布、现状及保护价值。 二、仪器和材料 解剖镜、解剖针、放大镜、镊子等; 银杏(Ginkgo biloba)、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秦岭冷杉(A.chensiensis)、云杉(Picea asperata)、青杄(P. wilsonii)、红皮云杉(P. koraiensis)、青海云杉(P. crassifolia)、西北利亚云杉(P. obovata)、麦吊云杉(P. brachytyta)、铁杉(Tsuga chinensis)、铁坚油杉(Keteleerina davidiana)、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等树木标本及新鲜枝、叶。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取银杏标本观察以下特征:①枝具长枝和短枝(思考长枝和短枝的概念);②叶扇形,有多数叉状排列的细脉;③雄球花柔萸花序状,具多数雄蕊,用镊子取一雌蕊置于解剖镜下观察其花药数目,并绘图;雌球花梗先端分二叉,叉顶具盘状球座,其上着生胚珠,取一胚珠(带珠座)于扩大镜或解剖镜下观察,胚珠外有无包被物?④种子核果状,取一种子从外向内解剖,其结构如何? 2.取巴山冷杉和秦岭冷杉标本观察冷杉属以下特征:①枝具叶痕,基部有宿存芽鳞; ②叶条形,螺旋状着生,先端凹缺或2裂,无柄,基部吸盘状,上面中脉凹下,下面中脉隆起,每边各有1条气孔带,将叶横切在解剖镜下观察树脂道,见叶脉两侧有褐色发亮小点即树脂道,在叶横面中部者为中生树脂道,在边缘者为边生树脂道,看该种具几个树脂道,是边生还是中生?③球果直立,长卵形,矩圆形或圆柱形,种鳞螺旋状着生于宿存的果轴上,可以由种鳞脱落后在果轴上的遗痕推知,每种鳞内具2顶端具翅种子,苞鳞露出或不露出。注意观察种鳞,苞鳞着生的部位,种子着生在哪个鳞片上?何为苞鳞露出,巴山冷杉和秦岭冷杉球果上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3.取云杉和麦吊云杉标本观察云杉属以下特征:①小枝具明显叶枕,基部具宿存芽鳞; ②叶条形扁平或四棱形或扁棱状条状,上面中脉两侧有气孔线,叶内具有2个边生树脂道;

大树大树种植在小区绿化中的重要性

大树种植在小区绿化中的重要性 小区的景观绿化,是房产建设的后期环节,像少女更衣洗漱后的化妆阶段,妆化的不好就会失去三分姿色,而大树种植在这三分姿色中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大树是人们的一个俗称,在园林植物学中属于乔木类,一般树龄在20年以上,胸径在10公分以上都可视为大树,在我们衡水地区适宜的树种有白蜡、栾树、悬铃木(法桐)、五角枫、合欢(绒花树)、椿树、槐树等,近几年象银杏、楸树、构树、鹅掌楸(马褂树)在我区也试种良好。这些树种长势好、效果佳、病虫害少,非常适合作为行道树和景观树进行栽植。下面就主要树种的特性和栽植方法进行简单评述: 1、白蜡树:高达15米,树形端庄,树干通直,枝叶繁茂而鲜绿,喜光耐阴,喜湿耐涝、耐干旱,在我市有广泛的种植,是优良的行道树和遮阴树,也是衡水的市树。 2、悬铃木:俗称法桐,但多以二球悬铃木英桐为主。高达35米,叶大阴浓,树冠雄伟结实,喜光和温暖气候,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既耐干旱、贫瘠,又耐水湿,能适应各种土壤,吸收有害气体和灰尘,是最好的行道树和庭院树。 3、国槐:高达25米,树干顺直,树冠圆形,喜光,喜干冷气候,耐盐碱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是良好的庭荫树和行道树。由于树形美观、生长快、成活率高,为了丰富小区绿化品种,人们已经不在意字面上的忌讳。

4、银杏树:属于高档观赏树,高达40米,树姿挺拔、雄伟壮丽,不耐积水,强耐寒,雌雄异株,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最适宜,适合做庭阴孤植或小品观赏树,在我们小区已有种植且生长多年,但是生长缓慢、树叶稀松,为了提升小区的品质和卖点,应该适当种植,成活与价格跟普通树种相比已没有区别。 5、此外,栾树、五角枫、春树、楸树、鹅掌楸等都具有树形美观、枝叶茂密、防风除尘、遮阴调温的良好作用,无论在主道、副道还是甬道两侧都是极好的栽植树种,孤植、组植、片植也会起到很好的观赏效果。 好的树种还要有好的规划设计,由于我们聘请的设计单位多是北京、天津或者石家庄等地的大型设计单位,新颖的理念、非本土化的植物与现场实际有很多区别,需要我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加以修正。同时,所谓大树也不是越大越好,一定要与整个楼盘的风格相一致,与每一片景观绿化相一致。大树的栽植规格、特点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小区入口主道栽植胸径12-15公分的行道树为宜。 ——副道和楼宇、绿地可栽植10-12公分树种。 ——甬路和片植乔木以8公分左右为宜。 ——主要景观节点3-5株为一组的应栽植20公分左右的树种,小品中的孤植树种要达到25公分以上。 ——尽力保证大树全冠栽植。如园林公司最早在丽景名都种植的悬铃木、五角枫、栾树、白蜡等,北京东方园林在滏阳河种植的两千株乔木都是全冠移植,确实起到了快出效果的作用。

湖北二仙岩鹅掌楸群落初步研究

[收稿日期]2007-01-15  [第一作者简介]吴展波(1982-),男(苗族),贵州天柱县人,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资源学、生态环 境评价. 湖北二仙岩鹅掌楸群落初步研究 吴展波,刘胜祥,郑 炜,邓庆伟,刘金珍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吴秀静 (湖北省咸丰县林业局,湖北咸丰445600) [摘要]设立样地对二仙岩鹅掌楸(L i riodend ron chinense )群落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二仙岩具有湖北最大的 鹅掌楸群落,依据优势种原则将其分为3个群丛:鹅掌楸-锥栗+野漆树-四照花+水竹-三褶脉紫菀群丛,鹅掌楸-四照花-日本金星蕨+三褶脉紫菀草群丛,鹅掌楸-杉木-南川卫矛-三褶脉紫菀群丛;二仙岩的鹅掌楸是数量下降式种群。鹅掌楸分布在二仙岩、湖北省都具有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特点。二仙岩是鹅掌楸原地保护和建立基因库非常适宜的地点。 [关键词]鹅掌楸(L i riodend ron chinense );群落;原地保护;二仙岩[中图分类号]Q948.155;Q949.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07)01-S064-04 鹅掌楸属(L i riodenron )是木兰科(Magnoliaceae )植物,现仅存鹅掌楸(L.chi nese )和北美鹅掌楸(L.t uli pi f era )2个种,北美鹅掌自然分布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主要集中生长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南图1 中国鹅掌楸的地理位置分布 Figure 1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in China 部;鹅掌楸原产中国,又称中国马褂木。由于鹅掌楸处独特的分类学地位及日渐濒危,1999年8月4,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将其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现存天然的中国鹅掌楸分布在北纬22°37′~32°38′之间和东经103°15′~120°17′之间,根据郝日明等的研究,鹅掌楸依照自然地理区域可划分为“一带五岛”的分布型式(图1)[1]。方炎明认为武陵山和大娄山区为现代鹅掌楸的分布中心[2]。 湖北省天然的鹅掌楸分布于咸丰、鹤峰、宣恩、恩施、利川、建始、兴山、宜昌、神农架、保康、谷城、罗田等地[3,4](图2)。鄂西、鄂西南是鹅掌楸的主要分布地点。 2006年9~10月, 笔者在对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调图2 中国鹅掌楸在湖北的地理位置分布 Figure 2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in Hubei 查过程中,发现该地有保存较完好的鹅掌楸群落,集中分布在二仙岩大窝档和马洛池,故选择了典型样地对鹅掌楸群落进行调查。 1 研究地概况 二仙岩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西北部,属云贵高原东北 的延伸部分,区内中部平坦开阔,平均海拔1400m ,最高海拔1700.1m ,其周缘高山耸峙,是鄂西南少有的高山台地,为喀斯特地貌。其气候特点为年平均气温14.0℃,7月份最高气温24.8℃,1月份最低气温2.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 ? 46?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7年3月第4卷第1期Journal of Yangtze U niversity(N at Sci Edit)Agri Sci V Mar 12007,Vol 14No 11

鹅掌楸的观赏与栽培

目录 6鹅掌楸 (1) 6.1基本资料 (2) 6.2分布 (3) 6.3中药用途 (4) 6.4分布范围 (4) 6.5保护价值 (5) 6.6园林用途 (5) 6.7药疗用途 (5) 6.8栽培要点 (5) 1

鹅 掌 楸 1 6鹅掌楸 鹅掌楸(马褂木、双飘树),为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 叶大,形似马褂,故有马褂木之称。树高可达60m 以上,胸径3m 左右,树干通直光滑。它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极强。花大而美丽,秋季叶色金黄,似一个个黄马褂,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栽种后能很快成荫,它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 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天县,向西直至云南省金平县,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南至云南省金平县,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 生物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未分级)木兰分支 magnoliids 目: 木兰目Magnoliales 科: 木兰科Magnoliaceae 亚科:鹅掌楸亚科 Liriodendroidae

鹅掌楸 属:鹅掌楸属Liriodendron 6.1基本资料 【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is (Hemsl.)Sarg. 【别名】马褂木,双飘树 【分类】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木兰科为古老被子植物,本属在中生代白垩纪中期~第三纪早~中期分布于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北欧、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地。到了新生代第三纪,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第四纪冰川以后仅在中国的南方和美国的东南部有分布(同属的两个种),成为孑遗植物。 因此,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都是十分罕见而古老的树种,它们对于研究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的关系,对于探讨北半球地质和气候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态】落叶乔木,树高达40m,胸径1m以上。叶互生,长4~18cm,宽5~19cm,每边常有2裂片,背面粉白色;叶柄长4~8cm。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 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聚合果纺锤形,长6~8cm,直径1.5~2cm。小坚果有翅,连翅长2.5~3.5cm。 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 又名称鹅掌楸,大乔木,高达标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片马褂状,长4~18cm,宽5~19cm,先端截形,中部每边有一宽裂片,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老时密生白粉状的乳头状突起;叶柄长5~10cm。花直径5~6cm;花被片外面绿色,内面黄色,花瓣长3~4cm;雄蕊和心皮多数,覆瓦状排列;花丝长5毫米。聚合果长7~9cm,由多数具翅的小坚果组成。花期5~6月,果期9月。 2

植物属性

广玉兰 常绿乔木。叶互生革质,叶背有绣色毛 花大而香,色白,肉质,花被9—12,花期5—6月,原产北美东部,长江流域栽培多 习性:产北美东部。耐短期-19℃:较喜光:酸性至中性土:不耐旱:抗污染:梗系发达,抗风力强; 庭院绿化/行道树; -孤植于开阔的草坪上; -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抗性强,可在大气污染严重地区栽植 含笑属常见种类 含笑灌木芽——幼枝——叶柄密被黄褐色绒毛 白兰花花被披针形,全株近无毛 深山含笑托叶与叶柄离生,叶柄无托叶痕 乐昌含笑叶倒卵形,先端骤狭短,花被六片,淡黄色 含笑 常绿灌木。小枝,叶柄有铁褐色毛; 花小,腋生,花被皮6枚卵圆形,淡黄色,边缘带紫晕,香味似香蕉味;花期4—6月 原产华南,现长江流域均有栽培;喜弱荫,酸性土壤。对氯气有较强抗性。 应用,配植于草坪边缘或疏林之下,或成丛种植,著名芳香花木。 深山含笑 花大白色,芳香,花被片9片,花期3—5月。 白兰花 热带树种 叶长椭圆形,叶柄上的托叶痕为叶柄的1/2长。白花,花被片10,长披针形,花期4—9月根肉质肥嫩,不耐旱、涝。酸性土植物。 华南:重要行道树、庭院树。长江流域:盆栽 著名香花植物 鹅掌楸属 叶端平截或凹缺,1—3裂片。聚合翅果。 鹅掌楸 叶1对裂片,老叶背面乳头状白粉点:花被片长3—3.5cm,花丝长5mm。花黄绿色,杯形。美国鹅掌楸 叶2—3对裂片,老叶下无白粉;花被片长4—6cm,花丝长1—1.5cm。花浅黄绿色。 杂种鹅掌楸 鹅掌楸 落叶乔木,叶马褂形, 花黄绿色,杯形,生于枝顶,花被片9枚,轮3片绿色,萼片状,向外弯垂,花期5—6月:聚合翅果 叶形奇特,庭荫树,行道树,秋叶呈黄色; 习性:喜光,耐-15℃低温;酸性或弱酸性土。不耐旱,忌低温水涝; 北美鹅掌楸和杂种鹅掌楸更耐寒; 世界五大行道树之一。(欧洲椴树、欧洲七叶树、悬铃木、银杏)。

马褂木如何养护

马褂木如何养护 马褂木如何养护 马褂木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鹅掌楸。这样的树种通常高度能够达到60米以上整个树的枝干都会十分的光滑。而且这一树种有一定的特点那就是其生长速度很快。而且十分耐旱并且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比较强。 不仅如此马褂木的树叶在秋季会形成金黄色就像一个个金黄色马褂。而马卦木也是因此而得名的由于其所形成的美景因此已经成为很多庭院观赏或者是行道树的首选。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采用这一木材做家具而这是具有收藏价值的。 这是对于马褂木来说其比较喜欢阳光以及湿润的环境当中。目前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地区都采用这样的树木作为欣赏树种。现在大家是否了解了马褂木所具有的特点了呢!其实对于这一树种来说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鹅掌楸苗木培育技术 鹅掌楸别名马褂木属木兰科鹅掌楸属。该属现仅存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两种其树干直材质好叶形奇特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和用材树种。中国鹅掌楸原产于长江流域上世纪70年代豫南地区开始引种生长表现良好。为培育速生丰产优质鹅掌楸特介绍鹅掌楸苗木培育技术如下。 播种育苗技术 种子采收10月中下旬鹅掌楸果实陆续成熟当果实呈褐色时应及时采收。采果母树应选择本地种 源20年至30年生的健壮、群状分布的树木采摘的果实在室内摊开阴干约一周后放在日光下晒3天至5天待翅状小坚果自行分离后去杂然后装入布袋干藏。 圃地播种育苗圃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秋末冬初对苗圃地进行深翻翌年春季结合平整圃地施足基肥做好排水沟修筑高床苗床方向为东西向。播种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播种量为300千克/公顷至450千克/公顷;条播条距为25厘米至30厘米播种量为150千克/公顷至225千克/公顷于3月中上旬播种。播前用冷水浸泡种子24小时播后覆盖1厘米厚的细沙土并盖以稻草若无稻草可用遮阳替代。 遮阴除草若无有效遮阴措施鹅掌楸苗易遭日灼危害因此遮阴防灼伤是鹅掌楸苗木繁育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一般经20天至30天幼苗出土选在阴天或下午揭草(遮阳)。揭草后适度遮荫透光度50%至60%为宜。苗木生长季节要及时松土并按照“除早、除小”的原则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湿润雨水多的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止苗木根腐。由于鹅掌楸种子发芽率低为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在4月底至8月初要进行间苗和补苗。鹅掌楸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幼苗期较喜荫蔽环境忌强光曝晒长大后喜光。为了幼苗正常生长小苗上袋后要及时搭棚遮荫。 肥水管理鹅掌楸是喜氮树种当幼苗长出4片真叶时适当施用氮肥或人粪尿2至3次追肥宜少量多次、先稀后浓。立秋过后应停止追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或施3克/升磷酸二氢钾1至2次促进植株嫩梢木质化增强其抗寒性有利于越冬。苗期应及时除草适时灌水排水根据圃地肥力情况

观赏植物学(2)试卷 综合(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裸子植物中,可以做秋季色叶树的有( C ) A、柳杉 B、侧柏 C、池杉 D、三尖杉 2、木兰科植物中,花生叶腋的有( D) A、广玉兰 B、白玉兰 C、紫玉兰 D、含笑 3、具有掌状复叶的有( B ) A、紫藤 B、七叶树 C、青桐 D、爬山虎 4、下列植物中,花先叶开放的是( A ) A、紫荆 B、紫薇 C、紫叶李 D、紫穗槐 5、棕榈科植物中,叶羽状分裂的有(C ) A、棕榈 B、棕竹 C、散尾葵 D、蒲葵 6、石蒜地下的变态部分为(B ) A、块根类 B、鳞茎类 C、块茎类 D、球茎类 7、下列属于中国兰的有( B ) A、文心兰 B、墨兰 C、蝴蝶兰 D、大花蕙兰 8、茎干绿色的植物有(D ) A、光皮树 B、樱花 C、七叶树 D、梧桐 9、下列花卉中冬季开花的有(A) A、八角金盘 B、棣棠 C、八仙花 D、红花烟草 10、适合在碱性土壤上栽植的是(D) A、栀子花 B、杜鹃 C、油茶 D、柽柳 1、与被子植物相比,裸子植物( B ) A、具有子房 B、胚珠裸露 C、具双受精现象 D、具胚及胚乳 2、下列植物有长短枝之分的是( A ) A、金钱松 B、黑松 C、马尾松 D、垂柳 3、冬季开花的木本植物是( D ) A、海桐 B、含笑 C、石楠 D、茶梅 4、豆科植物中,为蝶形花冠的植物是(B )

5、竹类植物按地下茎可以分为4种类型,下列属于合轴丛生型的是( C) A、斑竹 B、紫竹 C、孝顺竹 D、毛竹 6、下列植物为宿根花卉的是( A ) A、鸢尾 B、石蒜 C、小苍兰 D、百合 8、草本植物中,开蓝花的是( A ) A、桔梗 B、忽地笑 C、葱兰 D、韭莲 9、适合在酸性土壤上栽植的植物是( C ) A、胡杨 B、沙枣 C、油茶 D、柽柳 10、在南京地区,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地下根系在土壤中越冬,次年又继续萌芽生长并开花的植物是(D ) A、蜀葵 B、海棠 C、萱草 D、美人蕉 1、裸子植物中,较耐水湿,可以在水边栽植的是(C ) A、杉木 B、水杉 C、落羽杉 D、三尖杉 2、木兰科植物中,先花后叶的树种是( C ) A、深山含笑 B、鹅掌楸 C、白玉兰 D、广玉兰 3、下列植物中,叶为互生的有(A ) A、迎夏 B、迎春 C、云南黄馨 D、金钟 5、下列棕榈科植物中,能够在南京地区露地安全过冬的是( D ) A、鱼尾葵 B、散尾葵 C、华盛顿棕 D、棕榈 6、下列植物果实不是翅果的是(C ) A、榔榆 B、鸡爪槭 C、海桐 D、杂交马褂木 7、百合地下的变态部分为( B ) A、块根类 B、鳞茎类 C、块茎类 D、球茎类 8、草本植物中,开白花的是( A ) A、玉簪 B、国槐 C、萱草 D、桔梗 9、下列植物中在南京不能露地越冬的是( C ) A、郁金香 B、大花美人蕉 C、一品红 D、夹竹桃

马褂木

马褂木移栽 马褂木移栽必须带土团,落叶树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尽量带土团,如果带土团不方便·也要尽量使根际周围带些土,特别是近根颈附近多带些土,这样有利于提高栽植成活率。对前一年开沟断根的树,挖树时尽量保留由断根处长出的新根.从环状沟外侧向内挖,尽量减少损伤。
带土团的树在原生长地挖出后,就地用草绳、蒲包包扎带根系的土团,连同根颈部位一起包扎,在主干上收口。
不带土团的大树要把伤口修剪平滑,并打桨保护根系。大树移栽从种植地点吊到运载车辆上要求一次完成,避免多次重复吊
装损伤根系或导致土团开裂破损而折断根系。
吊装时,承吊的树木着力点要用麻皮或布包好,使吊勾不和树木直接接触,避免损伤树皮,着力点要选在树木的中下部,吊运时尽量避免来回晃动v减少校叶擦伤,避免土团松散,对于树冠大的树木,要用绳扎起来以箍紧树冠,防止损伤。
运输车辆的车厢内需铺衬垫物运输途中因逆风而使枝梢翘起折断.
和广玉兰一样,对于树冠大的苗木卸下树木时,尽量靠近定植穴,树木要轻放于衬垫物上,尽量摆放整齐,根向前树冠朝后用绳索固定,以减少运输途中的晃动。如能起吊后一次送到定植穴内则最佳。 养护 生长强健,耐修剪。繁殖以播种为主,扦插次之。自然状态下的鹅掌楸种子发芽率很低,孤立木只有0~5.6%,林木为20%~34.8%,其原因主要是雌雄蕊成熟异期,采用人工授粉,种子发芽率可达75%。10月采种,摊晒数日,取净后干藏。春季行条播。20~30天幼苗出土,揭草后及时中耕除草,间苗后适度遮荫,注意肥水管理,1年生苗高可达60~80厘米。用作庭园绿化或行道树,应分床培大。扦插繁殖在3月上、中旬进行,以1~2年生粗壮枝作插穗,长15厘米左右,每穗应具有2~3个芽,插入土中3/4,成活率可达80%。移植在落叶后早春萌芽前,应选择土壤深厚、湿润、肥沃的地段和半庇荫的环境栽植。氮肥对鹅掌楸极为重要,缺氮则生长迟缓。因此,除在移栽时施足基肥外,还需每年在生长期增施氮肥。
 鹅掌楸移栽比较困难,尤其是大树移栽难度更大,苗木移栽时,无论是小苗还是大苗,都需带土团,大树移栽,必须分年进行,逐步实施,先切根,后移栽,否则即使移栽成活,恢复比较困难,长期生长不良。
 鹅掌楸萌枝力强,极耐修剪,但我国栽培的多是不作任何修剪的自然形。而在日本,无论是作为行道树还是庭荫树,每年冬季都进行整形修剪,既能使生长强健,又能造型,提高观赏价值。
 鹅掌楸病虫害较少,常见害虫有:樗蚕、马褂木卷蛾、疖蝙蛾等。防治方法:①幼虫期喷洒敌百虫或敌敌畏等药剂。②用注射器将杀螟松、敌敌畏或敌百虫等药剂注射入疖蝙蛾虫道内,毒杀幼虫。 斑叶鹅掌柴 斑叶鹅掌柴茎杆直立,枝条紧密,掌状复叶,有长柄,小叶5~9片,革质,浓绿而有光泽,镶嵌不规则的黄斑,株型秀丽,生性强健。下面介绍斑叶鹅掌柴的栽培养护要点。

一、温度
斑叶鹅掌柴生长适温为20℃~30℃,冬季应不低于5℃,否则植株容易受冻。尽管温度过低时植株会出现大量落叶,但来年稍作修剪后,仍能迅速恢复生机。对嫩梢受冻的植株,只要其根系未受损,开春天气转暖后进行重度修剪,还可以继续抽梢发叶。斑叶鹅掌柴能抗短期40℃高温,但必须辅以遮荫和浇水措施。

二、光照
斑叶鹅掌柴喜欢光线明亮的环境,在生长季节应将其置于阳光充足场所。春秋两季可给予全光照,盛夏季节应以遮荫网覆盖,遮光40%~50%,以免强光暴晒。若光线过强,叶片会枯黄并失去光泽,甚至被灼伤;环境过于荫蔽,则会造成叶片斑纹变淡变小,失去观赏性。

三、水分
斑叶鹅掌柴要求有一个比较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季节应始终保持泥土湿润,夏秋季需要水分较多,大田生产时,袋栽苗每天要浇水2次,春季每天1次。当出现严重干旱,叶片失色并出现下垂的萎蔫状态时,只要先行给叶片喷水,

鹅掌楸(马褂木)

鹅掌楸 开放分类:受保护植物各类植物名称木兰亚纲木兰目 鹅掌楸

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木兰科为古老被子植物,本属在中生代白垩纪中期--第三纪早-中期分布于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北欧、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地。到了新生代第三纪,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第四纪冰川以后仅在中国的南方和美国的东南部有分布(同属的两个种),成为孑遗植物。因此,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都是十分古老的树种,它们对于研究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的关系,对于探讨北半球地质和气候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鹅掌楸 落叶乔木,树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叶互生,长4一18厘米,宽5—19厘米,每边常有2裂片,背面粉白色;叶柄长4—8厘米。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聚合果纺锤形,长6-8厘米,直径1.5-2厘米。小坚果有翅,连翅长2.5-3.5厘米。 鹅掌楸 鹅掌楸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天县,向西直至云南省金平县,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向南也至云南省金平县,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大多在海拔600-1500m之间的低山地零星生长。据调查中国的11个省84个县有鹅掌楸自然分布,包括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但一般东部、中南部较分散,而西部相对较集中。 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先后栽种到河南、湖北、湖南、山东、陕西、北京等省市部分地区,普遍生长良好。如河南商城县引种栽植的鹅掌楸,25年生树高已达25m,胸径35cm,西安植物园引种的鹅掌楸,3年生树高为2.55m,地径3.6cm,并能安全越冬;湖南省汉寿县从南京林业大学引种的杂种鹅掌楸7个家系,生长良好,10年生平均树高达15.01-15.42m,平均胸径24.73-26.65cm,单株平均材积为0.3374-0.4069立方米;北京植物园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