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的观赏与栽培

合集下载

它们是稀有树种”,价值极高,鹅掌楸栽培技术详解

它们是稀有树种”,价值极高,鹅掌楸栽培技术详解

它们是稀有树种”,价值极高,鹅掌楸栽培技术详解鹅掌楸属于我国稀有树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绿化观赏价值、经济实用价值和科研价值。

其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综合条件与广西的气候地理非常契合,因此鹅掌楸也是广西主要的珍贵林木资源之一,应该作为广西重要的经济用材林木进行科学种植。

文本对鹅掌楸的栽培技术和应用价值进行的全面阐述,如有不周之处,还望斧正。

鹅掌楸属于木兰科落叶大乔木,其树干通直高大,高度可以达到60m以上,树围直径可达1m以上。

鹅掌楸枝繁叶茂,树叶如马褂,故又称马褂木。

花生于枝顶,色泽嫩黄,与郁金香相似,故其英文名的意思即为“中国的郁金香树”。

鹅掌楸是我国独有的珍贵木材之一,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它生长速度快,耐旱耐病虫性极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也是家具制作的上好木料之一,但是经过没有节制的滥砍滥伐之后,如今野生鹅掌楸资源相对比较稀缺,人工种植在广西部分林场得到了推广普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鹅掌楸栽培技术分析(一)林木繁育鹅掌楸的繁殖方法为播种和扦插两种形式,其每年5月开花,10月结果,单株形式生长的鹅掌楸不宜作为采种母树,应该选择丛生的树龄在15~30年的健壮树木,其苗木发芽率可达20%以上,另外通过人工授粉发芽率可达75%以上。

(二)采种技巧鹅掌楸的苗木种子为坚果形态,其成熟的标志为呈现黄褐色形态,采收之后要放置室内阴干一周左右,然后在阳光充足之处再摊晒两天,待坚果上的翅膀脱落之后,用手剥去杂质,装入袋中,也可以混杂于湿沙之中储存,等待来年春天播种。

(三)播种技巧首先,对育苗地的选择要注意土层厚度,肥度,水分含量都要符合鹅掌楸生长的标准,土质最好为偏酸性的砂壤土,同时地表排水性要好。

种植地的方位要避免直对风向,这样容易让树苗倾倒,要注意朝向,让树苗得到充分的光合作用。

其次,在种植之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工作,提高防病虫害能力。

秋末冬初之时翻耕,第二年春天施撒基肥,平整地表,挖好排水沟,筑高苗床。

北美鹅掌楸

北美鹅掌楸

栽培技术
北美鹅掌楸的苗期管理直接关系到种子的出苗率。因此,在这个阶段,要特别的注意。育苗室的温度要控制 在25度左右,当中午温度过高时,通过遮阴天窗及通风机、湿帘等调节育苗室的温度和湿度,恰当的温度和湿度 可以促进北美鹅掌楸的幼苗的快速生长。
苗期管理过程中还要及时施肥。播种出芽后,喷施氮、磷、钾等比例的营养液。每公斤水加70毫克营养液, 5天喷施一次。此外,要经常对幼苗进行间苗,将每穴一棵以上的幼苗移栽到空穴盘中。
栽植后第三年,北美鹅掌楸生长到2米以上时,苗圃的空间和营养已经不能够满足北美鹅掌楸的生长了,这时 需要及时移栽到大田里。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药用价值
经济价值
北美鹅掌楸的叶、根、树皮可入药,据《新华本草纲要》和《全国中草药汇编》等医药典籍记载,其具有驱 风除湿,止咳,强筋骨的功效。在民间常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肌肉痿软,风寒咳嗽。 北美鹅掌楸的根皮或叶 可入药,味辛,性温,入肺经,有宣肺消肿、除湿止嗽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水湿风寒壅肺所境
北美鹅掌楸原产北美东南部,中国青岛、庐山、南京、广州等地也有分布。 强阳性树幼年耐寒性较弱,成 年耐寒性强,喜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干旱或积水处则生长不良。
繁殖方法
北美鹅掌楸主要通过播种繁殖。
北美鹅掌楸的种子含种仁率很低,100粒种子中有90多粒都是空壳,所以,北美鹅掌楸最好采用温室穴盘来 育苗。温室穴盘育苗周期短,成活率高。北美鹅掌楸开始育苗的时间为每年的二月中旬。
夏季气温高,土壤湿度大,苗床易生杂草。通常应在大雨过后或灌水后及时松土锄草;中耕除草和灌溉根据 杂草生长情况,在夏季中耕除草2~3次。并坚持做到树冠下浅锄7~10厘米,冠外深锄25~30厘米,锄草松土同时进 行避免重复作业。
小苗栽好后要考虑树木根系分布广,吸收水分和养分全在须根部位,因此,施肥应在根部的四周,一般在两 棵苗的中间挖一个深20公分左右的坑,不要太靠近树干,按每亩50公斤量施尿素。施肥后,必须及时适量灌水, 使肥料渗入土中。施肥应在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进行。阴雨天由于树根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被吸收,且 养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

鹅掌楸室内种植方法

鹅掌楸室内种植方法

鹅掌楸室内种植方法1.引言1.1 概述鹅掌楸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盆栽植物,因其叶子形状像鹅掌而得名。

它具有观赏价值,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美感,同时也有一定的空气净化作用。

因此,掌握鹅掌楸的室内种植方法对于热爱园艺的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鹅掌楸的室内种植方法,包括种植条件和步骤,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成功种植出健康美丽的鹅掌楸植株。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示例: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鹅掌楸的种植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和结构安排。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展开讨论。

首先,将介绍鹅掌楸的简要概况,包括其植物特性和种植条件要求。

其次,将详细探讨适合室内种植鹅掌楸的条件和环境,包括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的控制。

最后,将介绍具体的种植步骤,包括土壤选择、播种、浇水和施肥等技巧和注意事项。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所述的种植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强调成功种植的关键因素。

同时,展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室内种植鹅掌楸的方法和技术。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鹅掌楸的室内种植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家中种植和护理这种美丽的植物。

我们将提供详细的种植步骤和种植条件,以确保读者可以成功地种植和培养健康的鹅掌楸。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鹅掌楸的种植和护理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在家中打造一个美丽的绿色空间。

分的内容2.正文2.1 鹅掌楸简介鹅掌楸(学名:Araucaria heterophylla)是一种原产于南太平洋的常绿乔木植物,属于针叶植物。

它有着优美的外形,树干笔直,树冠伞状,树叶呈鹅掌状排列,因而得名。

鹅掌楸在南太平洋岛国被广泛栽培,也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观赏植物。

鹅掌楸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赋予了坚韧、顽强的象征意义。

它被视为幸运之树,常被用来装饰庭院和室内空间,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寓意和愉悦的心情。

在室内种植中,鹅掌楸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装饰植物,还能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吸收有害气体,调节室内湿度,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

北美鹅掌楸的繁殖与园林应用

北美鹅掌楸的繁殖与园林应用

北美鹅掌楸的生物学特性
北美鹅掌楸是优良的观赏兼用材树种,它属落
叶乔木,树干耸立,树冠呈椭圆形,树皮灰褐色,枝 条为紫褐色。叶形宽而大,两侧各有1裂,形如鹅 掌,入秋时叶呈金黄色;花单生于枝顶,花朵较大, 橙黄色或绿黄色,杯状,形似郁金香,纺锤形的聚合 果,由具翅的小坚果组成;强阳性树种,耐寒(能耐 受一15℃的低温),喜光、温暖、湿润,在pH4.5~ 6.5的酸性沙质土壤上生长良好,但不耐贫瘠,忌 积水,花期5月,果期10月。
肥,施腐熟的饼肥150.0 kg/666.7 mz、过磷酸钙
30.0 kg/666.7
m2、复合肥30.0~40.0 kg/666.7
万 方数据
・_-I————一————————I!I
m2,结合犁耙均匀混入。苗床宽1 m,高25.0 cm, 床面整平耙细,扦插后注意苗床的土壤湿度,浇水 至±壤可握成团、松手即散的程度,降雨后注意及 时清沟沥水、松士除草,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 应地在我国北方地区:如辽宁南部、北京、河北、山
palmatum
Fanபைடு நூலகம்、紫
薇Lagerstroemia indica等配植,可形成高大乔木 与下层植被的层次感与色彩变幻。 (4)群植和片植成群成片种植,可构成风景林。 如在公园风景区等环境中,树群不但有形成景观的 艺术效果,还有改善环境的效果。成片的北美鹅掌 楸五月观花,十月观叶,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景 象,景色壮观。 (长江师范学院王丽霞)
插。插后浇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4月中旬后逐 步炼苗、揭膜。扦插当年苗如管理得当,可达60.0
cm---80.0 am高,成苗率达80%左右,小苗可留
圃,大苗可移栽。 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 砂质壤土或轻粘壤土。三犁三耙后,撒施呋喃丹

鹅掌楸怎么养鹅掌楸的形态特征

鹅掌楸怎么养鹅掌楸的形态特征

鹅掌楸怎么养鹅掌楸的形态特征鹅掌楸怎么养鹅掌楸的形态特征鹅掌楸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极强。

养殖鹅掌楸需要哪些知识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鹅掌楸的养殖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鹅掌楸的养殖方法鹅掌楸的育苗的地方,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秋末冬初深翻,翌春施基肥整平土壤,并且挖好排水沟,修筑高床,苗床方向为东西向。

育苗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方式。

播种育苗采用条播,条距20~25cm,每667m2播种量10~15kg。

3月上旬播种,播后覆盖细土并覆以稻草。

一般经20~30天出苗,之后揭草,注意及时中耕除草,适度遮荫,适时灌水施肥。

1年生苗高可达40cm。

种子育苗选择20~30年生的健壮、成群状分布的母树,10月聚合果呈褐色时采收,不采单株、孤立木的种子。

采回的种子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摊放1周左右,再放在户外摊晒2~3d,待翅状小坚果自动分离后进行净种处理,可布袋干藏或沙藏。

育苗圃地选取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不宜选择蔬菜、瓜类用地。

为促进早期苗木生长、发育,必须细致整地和施肥。

播种前1个月,深翻圃地,施腐熟厩肥和饼肥3~3.75t/hm2,并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2%溶液消毒土壤。

土地整平后,按宽100~120cm,高25cm,步道宽30cm做好苗床。

播种前30~40d,对种子进行催芽,催芽后播种,发芽率高,出苗整齐。

将种子用一定湿度的中沙(手捏成团,松开即散)分层混藏,底面铺1层35~40cm湿沙,上面加盖麻袋、草帘等覆盖物,有利于透气和减少水分蒸发,隔10~15d适量洒水和翻动1次,保持湿度。

一般在雨水至惊蛰期间播种比较好。

采用条播,条距25~30cm,播种沟深2~3cm,可将沙与种子拌匀,然后均匀地撒播在播种沟里,播种量150~225kg/hm2。

播种后,覆盖焦泥灰或黄心土,盖土厚1.5~2cm,以看不见种子为易,然后用稻草或其他草类覆盖。

鹅掌楸栽培注意事项

鹅掌楸栽培注意事项

鹅掌楸栽培注意事项
鹅掌楸是常见的一种室内观赏植物,它的叶片绿色润泽,且色彩斑斓,极富观赏性,令人眼前一亮。

但是,鹅掌楸要想长期绿叶茂密,需要植物爱好者们注意一些栽培技巧,以增加其生长效果。

首先,应选择适合鹅掌楸生长的肥料,尽量选择质地柔软、粒度细小的肥料,以免肥料刺激植物根部。

其次,鹅掌楸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栽培者要注意植物叶片上的水分,及时喷水,保持植物叶片的湿润状态。

此外,在栽培鹅掌楸时,应注意室内的温度,维持在20—25摄氏度左右,阳光也不能太强,要尽量放在半阴处生长,可以保证植物生长的健康。

最后,鹅掌楸有一定的抗病能力,但有时也会因病虫害而受到影响,因此,栽培者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以保护植物的健康。

总的来说,鹅掌楸栽培注意事项主要有:选择适合的肥料,及时喷水,控制室内温度,避免阳光晒太强,定期检查病虫害,遵循这些技巧,就能使鹅掌楸长期绿叶茂密,让室内植物变得更加美观可爱。

鹅掌楸习性栽植管理

鹅掌楸习性栽植管理

鹅掌楸习性栽植管理
鹅掌楸(马褂木)
生长习性:
性喜光及温和湿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可经受-15℃低温而完全不受伤害。

在北京地区的小气候良好的条件下可露地过冬。

喜深厚肥沃、适湿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H4.5-6.5),在干旱土地上生长不良亦忌水涝。

生长速度快。

本树对空气中的SO2气体有中等的抗性。

栽植管理:
移植在落叶后早春萌芽前应选择土壤深厚、湿润、肥沃的地段和半庇荫的环境栽植。

氮肥对鹅掌楸极为重要缺氮则生长迟缓。

因此除在移栽时施足基肥外还需每年在生长期增施氮肥。

鹅掌楸移栽比较困难尤其是大树移栽难度更大苗木移栽时无论是小苗还是大苗都需带土团大树移栽必须分年进行逐步实施先切根后移栽否则即使移栽成活恢复比较困难长期生长不良。

鹅掌楸萌枝力强极耐修剪但我国栽培的多是不作任何修剪的自然形。

而在无论是作为行道树还是庭荫树每年冬季都进行整形修剪既能使生长强健又能造型提高观赏价值。

鹅掌楸病虫害较少常见害虫有:樗蚕、马褂木卷蛾、疖蝙蛾等。

防治方法:①幼虫期喷洒敌百虫或敌敌畏等药剂。

②用注射器将杀螟松、敌敌畏或敌百虫等药剂注射入疖蝙蛾虫道内毒杀幼虫。

鹅掌楸(马褂木)

鹅掌楸(马褂木)

鹅掌楸开放分类:受保护植物各类植物名称木兰亚纲木兰目鹅掌楸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保护级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木兰科为古老被子植物,本属在中生代白垩纪中期--第三纪早-中期分布于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北欧、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地。

到了新生代第三纪,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第四纪冰川以后仅在中国的南方和美国的东南部有分布(同属的两个种),成为孑遗植物。

因此,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都是十分古老的树种,它们对于研究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的关系,对于探讨北半球地质和气候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鹅掌楸落叶乔木,树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

叶互生,长4一18厘米,宽5—19厘米,每边常有2裂片,背面粉白色;叶柄长4—8厘米。

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

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

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

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

雄蕊多数,雌蕊多数。

聚合果纺锤形,长6-8厘米,直径1.5-2厘米。

小坚果有翅,连翅长2.5-3.5厘米。

鹅掌楸鹅掌楸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天县,向西直至云南省金平县,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向南也至云南省金平县,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

大多在海拔600-1500m之间的低山地零星生长。

据调查中国的11个省84个县有鹅掌楸自然分布,包括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但一般东部、中南部较分散,而西部相对较集中。

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先后栽种到河南、湖北、湖南、山东、陕西、北京等省市部分地区,普遍生长良好。

如河南商城县引种栽植的鹅掌楸,25年生树高已达25m,胸径35cm,西安植物园引种的鹅掌楸,3年生树高为2.55m,地径3.6cm,并能安全越冬;湖南省汉寿县从南京林业大学引种的杂种鹅掌楸7个家系,生长良好,10年生平均树高达15.01-15.42m,平均胸径24.73-26.65cm,单株平均材积为0.3374-0.4069立方米;北京植物园和中国林科院内早期引种的杂种鹅掌楸,不仅生长较好,而且已正常开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6鹅掌楸 (1)6.1基本资料 (2)6.2分布 (3)6.3中药用途 (4)6.4分布范围 (4)6.5保护价值 (5)6.6园林用途 (5)6.7药疗用途 (5)6.8栽培要点 (5)1鹅 掌 楸16鹅掌楸鹅掌楸(马褂木、双飘树),为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

叶大,形似马褂,故有马褂木之称。

树高可达60m 以上,胸径3m 左右,树干通直光滑。

它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极强。

花大而美丽,秋季叶色金黄,似一个个黄马褂,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栽种后能很快成荫,它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

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天县,向西直至云南省金平县,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南至云南省金平县,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

生物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未分级)木兰分支 magnoliids目: 木兰目Magnoliales科: 木兰科Magnoliaceae亚科:鹅掌楸亚科 Liriodendroidae鹅掌楸属:鹅掌楸属Liriodendron6.1基本资料【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is (Hemsl.)Sarg.【别名】马褂木,双飘树【分类】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木兰科为古老被子植物,本属在中生代白垩纪中期~第三纪早~中期分布于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北欧、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地。

到了新生代第三纪,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第四纪冰川以后仅在中国的南方和美国的东南部有分布(同属的两个种),成为孑遗植物。

因此,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都是十分罕见而古老的树种,它们对于研究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的关系,对于探讨北半球地质和气候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态】落叶乔木,树高达40m,胸径1m以上。

叶互生,长4~18cm,宽5~19cm,每边常有2裂片,背面粉白色;叶柄长4~8cm。

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

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

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

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

雄蕊多数,雌蕊多数。

聚合果纺锤形,长6~8cm,直径1.5~2cm。

小坚果有翅,连翅长2.5~3.5cm。

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 又名称鹅掌楸,大乔木,高达标40米,胸径1米以上。

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片马褂状,长4~18cm,宽5~19cm,先端截形,中部每边有一宽裂片,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老时密生白粉状的乳头状突起;叶柄长5~10cm。

花直径5~6cm;花被片外面绿色,内面黄色,花瓣长3~4cm;雄蕊和心皮多数,覆瓦状排列;花丝长5毫米。

聚合果长7~9cm,由多数具翅的小坚果组成。

花期5~6月,果期9月。

2鹅掌楸主产华东、华中;山东青岛、河南郑州等地有栽培。

喜温凉湿润气候,速生,通常用种子繁殖。

花大美丽,叶形奇特,为园林绿化优良树木;树皮入药,祛水湿风寒;木材淡红褐色,纹理直,干燥少开裂,比重0.58克,可供作家具、建筑用材。

【观赏特性】观叶,树干端直,树姿雄伟,叶形奇特,花朵美丽,秋叶金黄,极好的绿化观赏树种。

因其花形酷似郁金香,故被称为‘中国的郁金香树’。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为宜,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耐寒、耐半阴,不耐干旱和水湿,生长适温15~25℃,冬季能耐-17℃低温。

【用途】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盆景观赏植物,十分稀少。

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抗性,可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栽植。

树皮入药,祛风湿。

【习性】性喜光及温和湿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可经受-15摄氏度低温而完全不受伤害。

在北京地区小气候良好的条件下可露地过冬。

喜深厚肥沃、适湿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pH4.5~6.5),在干旱土地上生长不良,也忌低湿水涝。

本树种对空气中的SO2气体有中等的抗性。

6.2分布鹅掌楸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天县,向西直至云南省金平县,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向南也至云南省金平县,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

大多在海拔600~500m之间的低山地零星生长。

据调查中国的11个省84个县有鹅掌楸自然分布,包括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但一般东部、中南部较分散,而西部相对较集中。

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先后栽种到河南、湖北、湖南、山东、陕西、北京等省市部分地区,普遍生长良好。

如河南商城县引种栽植的鹅掌楸,25年生树高已达25m,胸径35cm,西安植物园引种的鹅掌楸,3年生树高为2.55m,地径3.6cm,并能安全越冬;湖南省汉寿县从南京林业大学引种的杂种鹅掌楸7个家系,生长良好,10年生平均树高达15.01~15.42m,平均胸径24.73~26.65cm,单株平均3鹅掌楸材积为0.3374~0.4069立方米;北京植物园和中国林科院内早期引种的杂种鹅掌楸,不仅生长较好,而且已正常开花。

以上都表明鹅掌楸和杂种鹅掌楸适合额栽种的范围较广,已远远超出罗勒原有自然分布区。

6.3中药用途【药名】鹅掌楸【别名】马褂木、双飘树【来源】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Sarg.,以根、树皮入药。

夏秋采树皮;秋采根,晒干。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

用于风湿关节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根或树皮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6.4分布范围鹅掌楸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天县,向西直至云南省金平县,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向南也至云南省金平县,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

大多在海拔600-1500m之间的低山地零星生长。

据调查中国的11个省84个县有鹅掌楸自然分布,包括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但一般东部、中南部较分散,而西部相对较集中。

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先后栽种到河南、湖北、湖南、山东、陕西、北京等省市部分地区,普遍生长良好。

如河南商城县引种栽植的鹅掌楸,25年生树高已达25m,胸径35cm,西安植物园引种的鹅掌楸,3年生树高为2.55m,地径3.6cm,并能安全越冬;湖南省汉寿县从南京林业大学引种的杂种鹅掌楸7个家系,生长良好,10年生平均树高达15.01~15.42m,平均胸径24.73~26.65cm,单株平均材积为0.3374~0.4069立方米;北京植物园和中国林科院内早期引种的杂种鹅掌楸,不仅生长较好,而且已正常开花。

以上都表明鹅掌楸和杂种鹅掌楸适合额栽4鹅掌楸种的范围较广,已远远超出罗勒原有自然分布区。

6.5保护价值为古老的遗植物,在日本、格陵兰、意大利和法国的白纪地层中均发现化石,到新生代第三纪本属尚有1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到第四纪冰期才大部分绝灭,现仅残存鹅掌揪和北美鹅掌楸两种,成为东亚与北美洲际间断分布的典型实例,对古植物学系统学有重要科研价值,绿树浓荫,叶形奇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材淡红褐色,轻软适中,纹理清晰,结构细致,轻而强韧,硬度适中,是胶合板的理想原料,也是制家具、缝纫机板、收音机壳与室内装修的良材,但抗腐力弱。

6.6园林用途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树形端正,叶形奇特,是优美的庭荫树和行道树种。

花淡黄绿色,美而不艳,最宜植于园林中的安静休息区的草坪止。

秋叶呈黄色,很美丽,可独栽或群植,在江南自然风景区中可与木荷、山核桃,板栗等行混交林式种植。

6.7药疗用途对二氧化硫等抗性中等,可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栽植。

树皮入药,祛风湿。

6.8栽培要点用种子繁殖。

必须用人工辅助授粉。

秋季采种精选后在湿沙中层积过冬,于次年春季播种育苗。

第三年苗高1米以上时间即可出圃定植。

造林地和园林绿化地必须选择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移植物时应保护根部。

【采种】母树宜选择生长健壮的15~30年生的林木。

鹅掌楸种子10月份成熟,当果实呈褐色时即应采收。

果枝剪下后放在室内阴干约7~10天,然后放在日光下摊晒2~3天,待具翅小坚果自行分离,去除杂质,装入布袋干藏。

【育苗】育苗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5鹅掌楸土。

秋末冬初深翻,翌春施基肥整平,挖好排水沟,修筑高床,苗床方向为东西向。

育苗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方式。

播种育苗采用条播,条距20~25cm。

每667m2播种量10~15kg。

3月上旬播种,播后覆盖细土并覆以稻草。

一般经20~30天出苗,之后揭草,注意及时中耕除草,适度遮荫,适时灌水施肥。

1年生苗高可达40cm。

【栽植】一般3月上中旬进行栽植。

应选在比较背阴的山谷和山坡中下部。

庭园绿化和行道树栽培应选择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的地段。

栽植地在秋末冬初进行全面清理,定点挖穴,穴径60~80cm,深50~60cm,翌年3月上中旬施肥回土后栽植,用苗一般为2年生,起苗后注意防止苗木水分散失,保护根系,尽量随起苗随栽植,株行距以2×2m~2×3m为宜。

【管理】定植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施肥、培土,于每年秋末冬初进行整枝。

【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日灼病;主要虫害有卷叶蛾、大袋蛾等。

卷叶蛾可用人工剪除枯梢,消灭幼虫和蛹,或在成虫期喷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的方法进行防治。

大袋蛾可用人工摘除虫袋,或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杀幼虫的方法进行防治。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