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嫁接技术保存鹅掌楸属种质资源的试验

合集下载

鹅掌楸种源试验研究

鹅掌楸种源试验研究

明: 各种源间差异均达 到极显 著水平 ( O 0 ) P< . 1
( 2 。这 种 差 异 可 能 主要 是 由于 鹅掌 楸 的 天然 表 ) 分布 不连续 , 天然林 中为偶 见种 , 在 而且 是虫 媒花 ,
所以种源间的基 因交流很少 , 导致种群之间遗传结 构上 的分化 , 也 为优 良种 源 的选 择 奠 定 了基 础 。 这 除了树高这一性状重复间不显著之外 , 其他各性状 都是 差异极 显著 , 明各重 复 的立 地条 件和 光照条 表 件等相差很大[] 。北美鹅掌楸种源间材积排序依 次是 密苏 里>路 易斯 安 那 > 北 卡 罗 来 纳 > 佐 治亚
2 1 . 0 22






1 1
度 较小 。纤维 长度最 长 的是江 西 庐 山种 源 , 最短 是 湖 南桑植 种源 。
表 2 鹅掌楸属各性状方 差分 析结果
李火根等(0 5 [] 20 年) 1 2 的研 究结果相 同, 但与福建 试验 点李 建 民等 (0 1 )1 的研 究结 果不 同 。需 20 年 [] 9 要说 明的是 , 李火根等 的研究对象是 1 的鹅掌 2a 楸, 而李建 民等 的研 究对 象是 8a生 时的鹅 掌楸 的 结果 , 虽然 不 同试 验 点 的立 地条 件 、 候 和 生长 年 气
2 1. 0 22







鹅 掌楸 种 源试 验 研 究
孙 虹‘ 管兰华‘ 陈红林‘ 曹 健 ‘ 宋开 秀‘ 欧 阳绍 湘‘ 刘晓武 1 ” D
(. 1 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 苗管理总站 武汉 4 0 7 ;. 门市京 山县虎爪 山林场 3092荆 荆门 411) 3 85

鹅掌楸杂交育种

鹅掌楸杂交育种
1963年中国已故著名育种学家叶培忠教授利用20世纪30年代从北美引种在南京明孝陵的一株北美鹅掌楸与中国马褂木杂交获得成功此后的30多年经几代人的努力证实北美鹅掌楸与中国马褂木杂交亲和性杂种鹅掌楸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除保留了亲本叶形奇特、花期长、凋落物无污染等优点外还具有比亲和叶更大、花色更艳丽、速生、抗逆性强、适应范围更广几乎无病虫害等优良性状是极佳的园林绿化树种。同时也是制浆造纸、胶合板和其他工业用材的优良用材树种。杂种鹅掌楸已在福建、浙江、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山东、陕西、北京等地试种表现较强适应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绿化美化特别北京市申奥成功预计近几年需求量将会剧增现需矛盾已很突出不应求缺口较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但由于杂种鹅掌楸杂交制种亲本材料的局限加上人工杂交结实率较低(仅30%左右)扦插等无性繁育技术尚不成熟组培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等杂种鹅掌楸的产业化进程受到遏制。解决以上总是刻不容缓加快发展杂种鹅掌楸是园林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市场的需要也是保护濒危中国鹅掌楸遗传资源的需要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事业。

林学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林学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林学综合实习报告林学081班第三组2011.6指导老师:韦小丽、赵杨、谢丽华、徐芳玲,余丽萍、谭伟、张燕小组成员:彭丹(080903110033)、吴丽君(080903110028)、张翠新(080903110032)、王敦(080903110011)、刘界仁(080903110027)目录目录---------------------------------------------1 1引言------------------------------------------2 2内容------------------------------------------32.1过程--------------------------------------32.2实习地点信息--------------------------52.3各学科相关内容-----------------------9 3总结------------------------------------------143.1内容总结--------------------------------14 3.2意见建议--------------------------------151引言林学综合实习是林学专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通过综合实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及吃苦耐劳的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视野之目的,巩固同学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使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打好基础。

秉着这样的目的,在各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贵州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长达6天的综合实习。

虽然是在这炎炎夏日里,但老师和同学们丝毫没有减去激情,反而使我们这些敢于挑战的林业工作、学习者增加了许多“热情”。

最后,实习也在这样和谐的气氛下圆满结束,基本达到实习目的,同学们也成功完了老师们布置的各项任务。

珍稀植物鹅掌楸组织培养与离体快繁技术_郭治友

珍稀植物鹅掌楸组织培养与离体快繁技术_郭治友
[ 4] 蒋祥娥, 蔡桁 , 等.鹅掌楸组织培养技 术初探.江西林业科技 ,2004,4:24-26.
技 术
异 。 但培 养出来的 苗生长 缓慢 , 周 用 , 比购买的进口有机腐质土便宜 , [ 5] 季 孔庶 , 王 章 荣. 鹅 掌楸 属植 物 研
期较长 。 为达到缩 短培养 周期 , 有 因而大大节 省了组培 用工和成 本 ,
布[ J] . 黔 南 民 族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第
2003, 6(3):34-36.
四 期
苗的双重目的 , 一步成苗[ 9] 。 在继代培养中 , MS +1.0 mg/ L
6 -BA +0.5 m g/ L IBA 培养基上 ,
(4)已有报道利用木本植物组
培苗生进行瓶外微条扦插生根方法 获得成功[ 11 -12] 。研究 利用此方法 ,
1.4 初代培养 将灭菌处理过的芽接种到设计
好的诱导培养基上 , 每天观察 1 次 , 做好各项记 录 , 根据 生长情况 决定
是否转到新 的培养基 上 , 还是 继续
鹅 掌 楸 L iri dendron chinense 在原培养基上培养 。
(H emsl.)Sarg.又名马 褂木 、中国 1.5 增殖与继代培养
附加 Z T 的 M S 培养基上成功诱导 出丛生芽枝条 , 经过 继代增殖 和瓶 外扦插生根后 , 获得了大量组培苗 , 从而建立了 鹅掌楸组 培快繁体 系 。 这将为鹅掌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 用提供了有效保障和科学依据 。
(2)野生高山鹅掌楸由于生长 在野外 , 枝条粗壮 , 灭菌 困难 , 先用
蒸馏水漂洗 3 ~ 5 次 。 将冬芽最外层 mg/ L , 加 0.2 Z T 。
4 2 PR AC T IC AL FORES T RY TEC H NOLOGY

杂交鹅掌楸迹地造林试验

杂交鹅掌楸迹地造林试验
鹣 砑 科 蔷
口 青 阳县 / 陈启 富
鹅 掌 楸 又 名 马 褂 木 , 叶乔 木 , 木 兰 科 鹅 掌 楸 属 仅 存 两 种 落 是
茅 、 竹 及蕨 类 。试 验 地 面 积 3 水 O亩 , 20 于 0 2年底 开始 施 工 。 四 、 验 内容 及 方 法 试 1 验林 苗 木 . 试 试验 用 苗 木 均 为 一 年 生 I 苗 , 中 杂 交 鹅 掌 楸 为扦 插 苗 , 级 其 产 自南 京 林 业 大 学 苗 圃 , 均 高 3 e 平 均地 径 08m。鹅 掌 楸 平 5m、 .e
积催芽 。开浅沟进行条播 , 条距 2 2 e 每亩播种 1k 。播种 0~ 5m, 5g
后 覆 盖 黄 心 土 , 面再 覆 以稻 草 以保 湿保 温 。 上
工业用材林及绿化大苗 ,目前长势 良好 , 8年生鹅掌楸平均胸径
9~1e 平 均 树 高 8 0 0m、 ~1m。
③ 田间管理 : 苗床保持湿润 。 幼苗 4 0天出土 , 出土后 于阴天
中的一种( 另一种为北美鹅掌楸 ) 。叶大如掌 , 形如 马褂 , 干形通
直 , 优 良 的速 生 用 材 树 种 , 是 优 美 的 园 林 绿 化 观 赏 树 种 , 是 也 是 迹 地 更 新 特 别是 针 叶林 采 伐 迹 地 更 新 较 适 宜 树 种 。 杂交 鹅 掌 楸是 鹅 掌 楸 与 北 美 鹅 掌 楸 杂 交 而 来 ,据 报 道 比 双 亲 又 有更 大优 势 。 为 进 一 步 摸 清 杂 交 鹅 掌 楸 与 鹅 掌 楸 在 迹 地 更 新 造 林 中 各种 性 状 表 现 和 优 劣 , 速 二代 林 培 育 , 阳县 林 业 局 加 青 在 国 有南 阳林 场 实施 “ 良树 种 迹 地 更 新 科 技 示 范 点 ” 优 。其 中 的 “ 交 鹅 掌 楸 与 鹅 掌 楸 迹 地 造 林 对 比试 验 ” 重 点 项 目 , 将 对 杂 为 现 比试 验 结 果分 析研 究 如 下 :

濒危树种——鹅掌楸的物种现状和保护措施

濒危树种——鹅掌楸的物种现状和保护措施

濒危树种——鹅掌楸的物种现状和保护措施濒危树种——鹅掌楸的物种现状和保护措施濒危树种鹅掌楸的保护现状名称由来鹅掌楸又名马褂木、双飘树,为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

叶大,形似马褂,故有马褂木之称。

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

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

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

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

濒危原因鹅掌楸在自然条件下,种子饱满率一般不到15%,而种子发芽率仅在5%以下,造成这种低结实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鹅掌楸为虫媒花植物,但花色单调,花瓣为绿色,缺乏对多数昆虫的招引力,花期又一般多在4-5月份,正值长江流域多雨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偶遇低温,妨碍了昆虫正常活动,因而也常影响花粉的传播和受精,降低了天然的结实率。

鹅掌楸属雌雄同株同花,通常雌蕊早熟于花瓣展开之前,而这时雄蕊尚未成熟,存在自花授粉隔离机制;花瓣展开后,柱头又很快变褐,可受期极短,雌雄配子败育现象普遍存在,且存在花粉管生长受阻、胚和胚乳发育不协调等现象。

故生殖生物学障碍是导致鹅掌楸结实率低而濒危的主要原因。

除上述由于花部构造特化和受精过程的遗传障碍而大大地降低天然结实率外,现存种群达到规模极小,资源配置不合理,长期异交繁殖在基因库中必然积累大量隐性有害基因,居群内个体间近交系数增大,而发生自交,遗传漂变等也影响种群生存能力。

又根据Parkws和Wendel对来自安徽、江西鹅掌楸种子同工酶分析,中国鹅掌楸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北美鹅掌楸。

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结实率。

再从生态角度分析,贺善安等认为原由适生环境已遭严重破坏,鹅掌楸长期处于非适宜生境中,也是导致该物种趋向濒危的原因之一。

保护措施鹅掌楸种群大多处于不利的生境,但仍具有较高水平遗传多样性,对一个具有复杂遗传结构的濒危物种的保护应采取综合措施。

DB42T 1980-2023鹅掌楸属无性繁殖技术规程

DB42T 1980-2023鹅掌楸属无性繁殖技术规程

鹅掌楸属无性繁殖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鹅掌楸属(Liriodendron)树种无性繁殖的圃地选择与整地、采穗圃营建、苗木繁殖、主要病虫害防治、苗木调查与出圃、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鹅掌楸属树种无性繁殖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829 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LY/T 1882 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LY/T 2428 杉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圃地选择与整地选择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灌条件良好的地方营建圃地。

秋冬季节结合整地每667m2撒施复合肥(N:P:K=1:1:1)50kg、有机肥300kg,机械深翻30cm以上,清除枝丫、树根、石块等杂物。

5 采穗圃营建选用经过审定或认定的1年~2年生良种壮苗。

也可以定植砧木后用良种穗条改接而成。

分基因型行状或块状定植,株行距2.0m×2.0m6 苗木繁殖6.1 扦插育苗6.1.1 插床准备扦插一般需要全光喷雾条件,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以用简易塑料拱棚加遮阳网。

扦插基质为体积比1:1:1的珍珠岩、蛭石、河沙混合物为宜。

苗床高40cm、宽1m,长度根据需要来定;苗床与土壤结合部第1次为硬枝扦插,利用1年生枝2月下旬~3月中旬进行;第2次为嫩枝扦插,宜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在6月~7月进行。

6.1.3 留有排水孔,四周开好排水沟;苗床垫底部分一般用碎石,石子上放5cm 厚粗粒黄砂,黄砂上平铺15cm ~20cm 扦插基质。

扦插前1周施多菌灵或百菌清100g/m 2,耙匀杀菌备用。

6.1.2扦插时间穗条选择在采穗圃中采集穗条,随采随插。

6.1.4 制穗 6.1.4.1 硬枝扦插一般为2个~3个芽,长度8 cm ~15 cm ,下切口离芽0.5 cm ~1.0 cm 左右斜切;上切口应距顶芽1.0 cm ~2.0 cm 处平切,要求切口平整。

一种鹅掌楸属林木种苗培育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鹅掌楸属林木种苗培育方法[发明专利]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10660809.2(22)申请日 2020.07.10(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申请公布号 CN 111955253 A(43)申请公布日 2020.11.20(73)专利权人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地址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昌东大道7777号专利权人 安福县武功山林场(72)发明人 吴照祥 欧阳承智 肖平江 王俊泊 余发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专利代理师 董大媛(51)Int.Cl.A01G 17/00(2006.01)A01C 21/00(2006.01)A01B 79/00(2006.01)C05G 1/00(2006.01)审查员 文颖婷 (54)发明名称一种鹅掌楸属林木种苗培育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鹅掌楸属林木种苗培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鹅掌楸属林木种苗培育方法,直接利用林地资源,通过间伐、修枝和施肥增加母树养分供应和光合作用,提升种子质量;然后林下土壤的翻耕将鹅掌楸属树种落叶混入土壤,保持土壤的疏松和透气性,促进种子发芽;再者通过撒施农用保水剂和砻糠灰,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透气性,减少灌溉的成本;最后通过喷施叶面肥促进种苗生长和壮根的目标,增加移栽成活率。

本发明提供的鹅掌楸属林木种苗培育方法不仅出苗量高,而且简单易行、节约土地、技术难度低、便于推广,对于鹅掌楸属树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其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CN 111955253 B 2022.05.27C N 111955253B1.一种鹅掌楸属林木种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选择成熟的缓坡人工林;所述成熟的缓坡人工林的树龄为15~30年,所述缓坡的坡度为5~15°;对所述缓坡人工林进行林地间伐和修枝,将林木郁闭度控制在50%~70%之间,将剩余树木3m以下的枝丫进行修剪;在春季新枝萌发前,沿林地行间开沟施肥;所述开沟的深度为25~35cm,所述施肥的肥料包括硫酸钾型复合肥,所述硫酸钾型复合肥的施用量为30~50kg/亩;当80%以上的种子散落后,对林地进行深翻;所述深翻的深度为30~50cm;施加保水剂和砻糠灰;施加所述保水剂和砻糠灰后,将保水剂、砻糠灰和落叶旋耕入土壤中;所述保水剂的施用量为5~8kg/亩,所述砻糠灰的施用量为1~2t/亩;所述保水剂和砻糠灰的施用频率均为每1~2年施用一次;进行苗期除草和叶面施肥,形成壮苗;所述叶面施肥用叶面肥中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营养成分:尿素5~10g/L、过磷酸钙10~20g/L、硫酸钾5~10g/L、硫酸锌50~100mg/L和钼酸铁20~50mg/L;所述叶面施肥的施用量为15~20L/亩,施用频率为每3~4个月一次;形成壮苗后,挖取裸根苗进行移栽,得到种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 7£开 发 I
利 用嫁 接技 术 保存 鹅 掌楸 属 种 质 资 源 的试 验
边黎 明 , 季森h , 施 李火根 杨金海 ,
(. 1 南京林业 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南京 20 3 ; . 10 7 2 南京桥林林业科技有 限公 司) 摘 要 : 20 以 0 7年和 2 0 0 8年在 浙江、 安徽 、 建、 福 贵州、 四川和云 南等地采集 的鹅 掌楸 穗条为材料 , 分别在 句容下 蜀林场和浦 口桥林基 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嫁接 , 调查 了不同鹅掌楸种 源在 句容下蜀林场和 浦 口桥 林基地的嫁接 成 活率 , 分析 了影响鹅掌楸嫁接 成活率的因素 , 探讨 了利 用鹅掌楸穗条嫁接进行 种质 资源保存 的方 法, 总结 了鹅 掌
rf n w s net a di Xah oet am adQa i F rs Sao , epci l l t at nf t s n ga i a ivsgt isuFrsyFr n i l oet ttn rset e .A s eip co c r o tg i e n r on y r i vy oh m i ao
湖北 、 湖南 、 山东 、 陕西 、 上海 和北 京 等地 , 为更好 地 开 展鹅掌楸属 的遗传改 良研 究 , 充分 挖掘 丰 富 的遗 传 资 源 , 出具有重要生产 I状 的无性 系 , 林业大 学 选育 生 南京
试验地二位于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习林场 , 地理 位 置东 经19 1 北 纬3 。9, 1。4 , l5 与试 验 地 属 同一 气 候

考虑到鹅掌楸硬枝扦插成活率低 , 因此采用嫁接方法
进 行鹅 掌楸 资源 的保 存
1 试验地 概况

是分 布于 本 土 的鹅 掌 楸 ( 称 中国 马褂 木 ) 二 是 又 ,
分布于北 美 的北 美鹅掌 楸 , 中鹅掌 楸是我 国 Ⅱ级 重 其 点保 护植 物 。鹅 掌楸在 自然条 件下 , 群小且 彼此 隔 种
Frta to ’ d rs :K y Lbrt y o Frs G nt s& Bo cnl y ( aj g Frs U i rt) 10 7 i uh r Sa des e aoa r f oet eei s o c it hoo e g N n n oet nv sy ,2 0 3 i ei
Jnh i i.a
A s atLr dn rnson e oet o hj n , n u, ui , u hu Scuna dY na rv c e b t c:ioedo ei w r cl c df m Z ei g A h i Fj n G i o , i a n u nnPoi ei t r i s e l e r a a z h n nh
s r ia ae wee a ay e .P e e ain me h d o i o e d o emp a m sn at g wa i u s d,a d tc nq e u vv l t r n l z d r r s r t t o fL r d n r n g r ls u i g g f n s d s se v o i r i c n e h iu
N ni ,C ia aj g hn n
林木 种质 资源是 生 物 多样 性 和生 态 系 统多 样 性
接和扦插_ ] 4 。由于鹅掌楸种子 的结实率 和发芽率
低 , 于鹅 掌楸 的保 存 除播 种外 , 对 主要 是扦插 和嫁接 ,
的基础 , 是林木 良种繁育特别是多世代育种的基础性 和战略性资源 , 在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中有着举 足轻重 的作 用 ¨ 。鹅掌 楸属 植 物仅 两种 ,
y a f2 0 n 0 8 n i e e t meh d fg at g a d ma a e n e e a c p e . S b e u n l ,s r ia ae o e ro 0 7 a d 2 0 ,a d d f r n t o s o r f n n n g me tw r c e td f i u sq e t y u vv lr t f
d t i r m ol ci g t at g o id n rn s on e e s mmai e . eal f s o c l t o g f n f e n r i Hr e d o c is w r u o r d z Ke r s L r d n r n;p o e a c ;g at g s r ia ae;g r ls y wo d : io e d o i r v n e r f n u vv l t n i r empa m
楸 穗 条 从 采 集 到嫁 接 成 活 的具 体 技 术 。
关 键词 : 鹅掌楸 ; 种源 ; 嫁接成活率; 种质资源
T s o idn rn gr l n rsrai s gga ig A i i , H — n L H o e, A G et f o edo empa l eev t nui rfn B N L mn S I ie, I u- n Y N Ur s p o n t f I . g Js g
试 验地 一位于 南京桥林 林业科 技有 限公 司 内, 该 地 处南京 市长 江北岸 , 位于 北纬3 。7 , 21 东经 182 l。0, 属 亚热带 季风 气候 掌楸 的天然资源处于 严 重濒危 状态 j 目前 , 掌楸特 别是杂种 鹅掌楸 作 。 鹅 为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和工业用材树种已广泛栽植于 江苏 、 、 建 、 浙江 福 江西 、 重庆 、 四川 、 云南 、 徽 、 南 、 安 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