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必备:科学推理知识汇总大全

公务员考试必备:科学推理知识汇总大全
公务员考试必备:科学推理知识汇总大全

科学推理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⑴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⑶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2、⑴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⑵声音的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②真空不能传声。

⑶声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3、声速:

⑴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反映的是声音传播的快慢。

⑵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

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②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

4、回声:

⑴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的。

⑵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s

⑶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

⑷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5、人耳的构造:

⑴外耳: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外耳,主要有:耳廊、耳道两部分。

⑵中耳:主要有耳膜、三条纤细的耳骨:锤骨、砧(zhen)骨、镫骨。耳骨(又叫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

⑶内耳:耳蜗、半规管(共3条)

6、鼓膜是怎样工作的:人耳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像鼓的鼓膜一样的弹性膜,即可绷紧,也可伸展。当声波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后,鼓膜就随着声波振动,并将这种震动传给听小骨。

7、双耳效应:

⑴定义:人都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是不同的,这样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⑵耳朵可以分辨声源方向的原因:两只耳朵可以分辨声源的方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①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强度不同;

②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时间有先后;

③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振动的步调有差异;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8、乐音的三个特征:

⑴音调: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⑵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和发音体的振幅有关)

⑶音色: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因人而异(只所以能区别各种乐器的声音,就是因为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9、频率的概念: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决定着声音的音调。

10、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11、超声波和次声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称为次声。

12、次声的特点: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破坏性强。

13、响度和音调的区别:

⑴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只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⑵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反之亦然。如老牛和蚊子发出的声音。

14、思考: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自己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别人听起来和自己说话的声音没什么区别,为什么?

提示: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时听到的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是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5、噪声的界定:

①从物理学角度: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音;

②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16、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①从物理学角度: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噪音即嘈杂、刺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②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噪声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波形,而乐音是规则的波形。

③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17、噪声强弱的等级及危害:

⑴噪声的等级划分:人们以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人的睡眠和休息;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突然暴露在150分贝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⑵噪声的危害: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18、减弱噪音的途径:

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第五节:声的利用

19、声与信息

⑴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⑵回声定位:

⑶用于医学:如听诊器的使用

20、生和能量:声波和水波类似,可以传递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

⑴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⑵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箭头表示方向。

⑶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⑷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大约是2.99792×108m/s,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⑸由于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快得多,打雷下雨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进行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⑹光年: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路程。1光年=9.460×1012Km

⑺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球上形成一片阴影的现象。

⑻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则不能反射太阳光,就形成了月食。

2、举例:月食现象的成因是(?)

A太阳光从侧面照射到月球上

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

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不是地球)挡住

第二节:光的反射

3、光的反射:

⑴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又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

⑵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①平行光入射到某物体表面时,反射光还是平行的,这种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

②平行光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现象叫漫反射。

③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4、什么是像:像是相对于物而言,是物的形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5、实像和虚像:既能用眼睛观察,又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只能用眼睛观察,而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虚像

6、对虚像的理解: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因此,没有光从虚像射出来。人眼看见虚像时,射入人眼的光线并不是从虚像射出来,而是镜前物体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只是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虚像射来的,其实不是,此像用光屏不能接到。

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8、凹面镜与凸面镜对光的作用:

①凹面镜:反射面是凹面,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于凹面镜的焦点;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为平行光线,如:太阳灶、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医生观察耳道用的医用反光镜等

②凸面镜:反射面是凸面,对光有发散作用。如摩托车、汽车等的观后镜。

9、平面镜成像和小孔成像的区别:

⑴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

⑵平面镜成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孔成的像和物到小孔的距离不一定相等

⑶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小孔成的像的大小则根据屏幕距小孔距离的远近而变化

⑷平面镜是反射成像,小孔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像

第四节:光的折射

10、光的折射

⑴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⑵光的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同时还有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物质里而发生折射,即光线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然后再沿直线传播,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11、光的折射规律:

⑴定义: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光路是可逆的。

⑵理解:

①叙述规律时,注意因果关系,“入射”决定了“折射”,应把“折射”叙述在前,即先说“折射”后说“入射”

②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合一”,折射角 = 入射角= 00。故发生光的折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一般会改变,而不是一定改变。

12、光在反射和折射时的异同点:

⑴相同点:

①当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②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③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

④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它的减小而减小。

⑤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⑵不同点

①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在不同种介质中

②反射角始终等于对应的入射角;而折射角对应的入射角一般不相等(问:什么时候相等?)

③反射可在任何表面都发生;折射只有在透明的介质中发生

④反射是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折射是光进入介质中发生。

第五节:光的色散:

一、色散

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二、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青(靛)红+绿+蓝=白

电视、电影都是根据色光三原色所制成。

2、颜料三原色红、黃、蓝(品红、黄、青)

品红+黃=红品红+青=蓝黃+青=绿

颜料的三原色混合成黑色

绘画時用三原色就可调出大部分色彩。

3、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律也不同

三、物体的颜色

①不同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②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即透过什么光的颜色,物体呈什么色;

③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对其余不同颜色的光都吸收;

④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⑤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第六节:看不见的光:

1、可见光:能用眼看见的光。如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我们都能看见,都是可见光。

2、不可见光:

①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

红外线的频率范围在1012Hz~3.9×1014Hz之间。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

红外线的主要特点是热作用强。用途: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烤箱烘烤食品,医疗用红外线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等。

②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Hz~5×1016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它炽热的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能杀菌。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促使 Ga的吸收,有益人的健康。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常识大全,推荐文档

公务员考试常识大全 而立之年是:30岁 惑之年是:40岁 古稀指的是:70岁 热带有几个季节? 2个 火星有几颗卫星:2颗 内蒙古草原上的芨芨草最高可达:2米 华盛顿担任了几届总统?2届 约翰·克里斯朵夫有几卷?5卷 夏启死后,出现了几子争权斗争?5子 1969年到1972年阿波罗登月成功几次?6次 长江流经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个 我国的邻国共有几个?12个 古玛雅人流传于世的水晶头骨共有?13块 光速约为:30万公里每秒 中国气象部门以多长时间内的降水量来区分雨的大小?24小时芒种是在阳历的几月?6月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 从攻占巴士底狱到处死路易十六相差几年?4年 一般说来,安静环境的噪声标准小于:50分贝 马可·波罗以各种身份服务忽必烈多长时间?17年 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整个非洲面积的:1/3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有多长:5900公里

大约再过多少时间,月亮绕地球一周正好是地球上的一天?50亿年 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化石,距今有多少万年?200万年第一次探索月球的阿波罗号总重量为多少?3200吨 第一次探索月球的阿波罗号总长度约为多高?110米 在俄罗斯一共有多少种语言呢?122种 银河系大约有多少颗恒星?1000多亿 世界上昏迷时间最长的人,大约昏迷了多长时间?37年 香港的面积大约为:1061.8平方公里 亚洲大陆海岸线约长:7万公里 大气层厚度约为?3000公里 太阳表面温度大约多少?6000度 我国的海岸线有多少公里?18000公里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几月几号?11月7日 “火把节”在每年农历的什么时间举行?6月24日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是在:1776年 拿破仑死于哪一年?1821年 国际奥委会成立于哪一年?1894年 义和团运动在哪一年爆发?1900年 清朝皇帝退位是在:1912年 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的时间?1912年 卡通人物米老鼠诞生是在哪年?1928 人们什么时候发现原子核反应?1938年 珍珠港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941年

ACT科学推理考试知识点汇总教程文件

ACT科学推理考试知识点汇总 ACT考试科学推理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审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CT 考试科学推理相对于其他科目较难,解题过程本身凭中学阶段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基础也足以胜任。 ACT考试科学推理部分共7篇文章,每篇文章附5-7道选择题,要求学生在35分钟内完成40道题目。总体来说,ACT考试时间还是很紧张的。其中每篇文章的主题各不相同,涵盖的知识面很广,会涉及以下领域: 物理:力学,能量,热力学,电磁学,光学,物质形态等等 化学:原子理论,无机化学,化学键,反应速率,溶液,均衡态,电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质性质和状态等等 生物学:细胞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基因学,生命演变过程等等此外,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天文学,环境科学都可以成为ACT考试科学推理部分出题的背景知识。文章的内容可以是实验的统计数据,可以是对一个现象的各种科学理论的解释;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相关的文字描述,表格和图表。这些科学信息主要以以下三种形式出现: 数据分析:要求学生理解,解读和评估各种图形和表格信息 实验总结:要求学生理解,分析,对实验的设计进行解释,并对实验做出科学的评估; 理论比较:要求学生理解和评价就一个科学现象的两到三个不同的科学理论和假说。 这些内容看起来会让很多同学望而却步,不过答题并不需要广博的背景知识,因为题目会中给出了充分的解题信息,解题过程本身凭中学阶段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基础就可以胜任。 在ACT考试科学推理这部分中,取得最好的分数的人不一定是那些最了解背景的人,而是最好的理解文中信息和基于这些信息对选项做出严格判断和推理的人。正确的解题方法和应试技巧应该以如何抓住题目的关键信息为指导,而大家所熟知的信息还有可能对学生造成误导。 ACT考试科学推理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审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的分值的比重与其他三部分等同,都是36分。 ACT科学推理考试共包含三种文章类型,分别为数据分析(Data representation),实验总结(Research Summaries),观点冲突(Conflicting viewpoints)。数据分析和实验总结类的文章往往文字量较少,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装置图像、数据图、表格中信息的提取和比较,对于这两类题目,我们的处理方式一般都是先看题目,在回到文章中寻找信息答题,多数同学能够快速完成;而对于观点冲突题,其题目形式与另两类就有比较大的差别,一般不含图像、数据,而主要是两个或多个科学家观点之间的比较和冲突,文章的文字量非常大,如何处理这一类文章一直都是很多同学比较困扰的问题。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带答案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带答案 公务员备考考生想要在逻辑推理部分中取得高分,试题练习尤为重要,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一) 1、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办理了暂住证;所有办暂住证的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有些河南来京的打工人员当 上了门卫;有些武术学校的学员当上了门卫;所有的武术学校的学员都未获得就业许可证。 如果上述情况是真的,无法断定为真的选项是( )。 A、有些河南来京打工人员是武术学校的学员 B、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 C、有些门卫有就业许可证 D、有些门卫没有就业许可证 2、某公司在选派与外商谈判的人员时,有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为了组成最佳谈判阵容,公司有如下安排:如果派甲去,而且不派乙去,那么丙和丁中至少要派一人去。 如果公司没有派甲去,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派乙去,不派丙和丁去 B、不派乙去,派丙和丁去 C、乙、丙、丁都没派去 D、乙、丙、丁都派去 3、S市一所小学的学生户籍情况比较复杂,所有三 年级学生的户籍都在本市,有些二年级学生的户籍也在本市,有些一年级学生是农民工子弟,而农民工子弟的户籍都不在本市。

据此,可以推出( )。 A、所有二年级学生都不是农民工子弟 B、有些农民工子弟是三年级学生 C、有些户籍在本市的学生是三年级学生 D、有些一年级学生不是农民工子弟 4、如果天气晴朗,小刘就去郊游,如果老婆不与他同去,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单位有急事,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六,小刘就不去郊游。 假设以上说法正确,那么,如果小刘去郊游,则不能判定下述哪项正确?( ) A、老婆与小刘同去郊游 B、天气晴朗 C、小刘单位没有急事 D、今天是星期六 5、所有甲公司的员工上班时都穿制服,小李上班时穿制服,所以小李是甲公司的员工。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 )。 A、所有得病的同学都没参加此次运动会,小明没得病,所以小明参加了此次运动会 B、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所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C、所有的鸡都不会飞,会飞的动物都是鸟类,所以鸡不属于鸟类 D、所有的酒类喝多了都对身体有害,可乐不属于酒类,所以可乐喝多了对身体无害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答案 1、答案: A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类比推理(348)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类比推理(348) 1.>窗户∶玻璃 A.衣服∶纽扣 B.盆架∶脸盆 C.戒指∶宝石 D.照片∶相册 2.理论对于()相当于()对于设计 A.实践规划 B.建构图纸 C.完美严密 D.系统程序 3.X光片:骨折 A.卫星云图:降雨 B.科普图书:知识 C.电子导航:路线 D.饮食习惯:健康 4.创新:僵化

A.开放:闭塞 B.发展:前进 C.计划:秩序 D.革新:失败 5.白天:黑夜 A.男人:女人 B.喜欢:憎恨 C.老人:小孩 D.黑色:白色 1.答案: C 解析: 玻璃镶嵌在窗户上,而且是固定内嵌于窗户中的,两词是物品与其特定空间的对应关系,因此选择C项,宝石是内嵌在戒指上的。 A项,纽扣是缝在衣服表面上的,而不是嵌在里面的;B项,脸盆是放在盆架上的,可以取出来;D项,照片 是放在相册里的,可以随时从相册取出来。 2.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将选项逐一代入,判断各选项前后部分的逻辑关系 >A项理论和实践是并列关系,而规划和设计是交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对应。B项建构理论,设计图纸均是动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C项前者是倒置偏正结构,后者是偏正结构,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D项系统理论中系统为形容词,构成偏正结构;而设计程序中设计是动词,构成动宾结构,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 第二步:>逻辑关系相同即为答案 综上分析,B项前后逻辑关系保持一致,因此答案为B。 3.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即“X光片”用来查看是否“骨折”,是一种可能性的对应。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与题干逻辑关系相同的只有A,即“卫星云图”用来查看是否“降雨”。B中“科普图书”用来学习“知识”,是一种必然的对应;C中“电子导航”用来查看

科学推理汇总

科学推理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声得世界 第一节:声音得产生与传播: 1、⑴声音得产生:声音就是由于物体得振动而产生得。 ⑵声音得产生应注意得几个问题: ①一切正在发声得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得“声”分别就是由气体、液体与固体得振动而发出得声音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得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得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⑶声音得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得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得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与原声相同得声音 2、⑴声源:发声得物体叫声源 ⑵声音得传播:能传播声音得物质叫介质,声音得传播需要介质 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得介质。 ②真空不能传声 ⑶声波:声就是以波得形式传播得,叫声波。 3、声速: ⑴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得距离叫声速,反映得就是声音传播得快慢。 ⑵影响声速大小得因素: ①声速得大小与介质得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②声速还受到温度得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当空气中不同区域得温度有区别时,声音得传播路线总就是向着低温方向得,如上面得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得声音,高出容易听到。 4、回声: ⑴回声就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得。 ⑵人耳听到回声得条件:原声与回声得时间间隔不小于0、1秒 ⑶回声传播得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得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就是所说得“拢音”。 ⑷回声得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5、人耳得构造: ⑴外耳:我们瞧得见摸得着得就就是外耳,主要有:耳廊、耳道两部分。

广东公务员《科学推理》真题汇总(附答案、知识点)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科学推理真题汇总(附答案以及知识点)2015年广东真题

2014年 26.如图所示,把个气球放进一个瓶子里,把气球口绷在瓶口上,然后用力往里吹气。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T为气体温度,C为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肺活量足够,气球一定会被吹大 B.如果把瓶子浸在热水中做这个实验,气球就可以被吹大 C.要使气球被吹大,至少要在瓶子钻两个孔保证瓶中空气可以流通 D.气球一有膨胀,瓶中气体版力就会增大,所以气球不能被吹大 27.如图所示,火柴盒从空中某一高度下落,它与地面相碰后便倒下如果将盒芯向上抽出一l些,再让它从这个高度下落,发现它能稳稳地站立在地面上,几乎不发生弹跳。关于这个小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落地时外盒对盒芯的摩擦力向上、使盒芯减速所以不发生弹跳 B.落地时盒芯对外盒的摩擦力向下、阻止其向上跳起 C.盒芯向上抽出一些后,落地的动量减小,受力就会减小,因此可平稳落地

D.盒芯向上抽出一些后,落地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少.所以不易反弹 28.多米诺骨牌的游戏规则是将骨牌按一定的间距排成行,推倒第一张骨牌,其余发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其中的物理原理是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是重心下降,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此可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块骨牌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都是定值,所以每块骨牌倒下的速度是一样的 B.由于空气阻力作用,骨牌的能量不断消耗,所以骨牌倒下的速度会变慢 C.骨牌倒下时的能量增加与空气阻力导致的能址消耗差不多,所以骨牌能量基本不变,倒下的速度是一样的 D.由于每块骨牌的动能都有部分传递到下一块,骨牌的能量不断增加,所以骨牌倒下的速度会加快 29.如图所示, A、B两个箱子叠放在一起,爸爸和小明分别用大小为F的恒力用力拉,使两个箱子沿水平做匀速直线运动:爸爸个子高,着力点在A箱子上,小明个子矮,着力点在S箱子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是爸爸还是小明拉箱子,箱子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B.无论是爸爸还是小明拉箱子。箱子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爸爸拉箱子时,箱子A受到的摩擦力为0,箱子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为F D.小明拉箱子时,箱子A受到的摩擦力为F,箱子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30.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31.小李的奶奶瘫痪在床,行动不便,小李让保姆住在他奶奶房间的隔壁房间,并且在两个房间各装了一个电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类比推理(316)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类比推理(316) 1.困境:面对 A.问题:解决 B.人生:信仰 C.攀登:山峰 D.社会:和谐 2.墨守成规对于()相当于()对于文章 A.思想味同嚼蜡 B.方法口若悬河 C.行为妙语连珠 D.观点入木三分 3.国家∶政府∶公务员 A.军营∶司令部∶司令 B.公司∶董事会∶职员 C.法庭∶审判∶审判员 D.学校∶教师∶学生

4.初级中学:初中 A.幼儿园:幼稚园 B.彩电:彩色电视 C.公共关系:公关 D.罗曼蒂克:浪漫 5.>鲁迅:写作 A.凡高:作画 B.狗:看家 C.柴可夫斯基:舞蹈 D.猫:抓老鼠 1.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面对困境”构成动宾结构。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A,“解决问题”也构成动宾结构。B没有逻辑关系;C为前后本身就是动宾关

系,与题干位置相反;D中“和谐”用来形容“社会”,不构成动宾结构。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A 解析: 墨守成规形容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含贬义;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枯燥无味,含贬义。妙语连珠和入木三分都是褒义词,口若悬河不是形容文章的。本题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中的三词两两之间为包容关系,且是包容中的组成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A。B中“董事会”和 “职员”不是包容关系,因此B错;C中“审判”和 “审判员”是对应关系,因此C错;D中“教师”和 “学生”不是包容关系,因此D错,综上,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C

科学推理知识点

科学推理知识点 Avy 、、, :「: 第一早:声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决定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第二章:光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可以看见,是因

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3、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光线平行射入,光线平行射出);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4、光的反射规律:a.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

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b?反射光线、入射 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C.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6、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光的折射规律: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c.空气中的角度大(光由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特例: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7、红外线:光谱的红光以外存在的人眼看不见 的光。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另外红外

2016年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练习题4

2016年公务员考试练习题四 1.名茶:龙井 A.桦树:树;B.曼联:利物浦;C.红楼梦:西游记;D.驰名商标:娃哈哈 2.衣服:衣领:衣袖 A.鱼:鱼头:鱼尾;B.警察:刑警:交警;C.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D.人民币:美元:韩币 3.森林:树 A.鸟:鹰;B.山脉:山;C.大学:北京大学;D.兔子:胡萝卜4.非法:非难 A.非但:非凡; B.非礼:非洲;C.非议:非分;D.非诚勿扰:非常完美 5.佩服:尊敬 A.喜欢:爱慕;B.压迫:剥削;C.配偶:夫妻;D.亲戚:邻居

1.【解析】D。本题考查包容关系。名茶包含龙井。A项桦树包含于树。B项曼联和利物浦是并列关系。C项红楼梦和西游记是并列关系。D驰名商标包含娃哈哈。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2.【解析】A。本题考查组成关系。衣服由衣领和衣袖组成。A项鱼由鱼头和鱼尾组成。B项警察包含刑警和交警。C项音乐包含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D项人民币包含美元和韩币。A项当选。 3.【解析】B。本题考查包容关系。森林和树是组成关系。A项鸟和鹰为不是组成关系,是种属关系。B项山脉和山是组成关系。C项北京大学和大学是种属关系。D项兔子和胡萝卜是对应关系。B项当选。4.【解析】C。本题考查词性。非法中“非”是不的意思,是动词,非难是动词。A项非但是关联词,非凡是形容词。B项非礼是形容词,非洲是名词。C项非议中“非”是不的意思,是动词,非分是动词。D项非诚勿扰是名词,非常完美是形容词。C项当选。 5.【解析】A。本题考查词性。佩服和尊敬是褒义词,并且是并列关系。A项喜欢和爱慕是褒义词,且是并列关系。B项压迫和剥削虽然是并列关系,但他们都是是贬义词。C不是并列关系。D项为并列关系,但为中性词。因此A项当选。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九)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九) 01. 一些人类学家对现代的游牧社会进行了研究,目的是要弄明白曾经也是游牧者的我们的祖先。这种研究策略的缺陷在于游牧社会的变化很大。事实上,人类学家们所熟悉的任何游牧社会都已和现代非游牧社会进行了相当多的接触。 下面哪个,如果正确,会最多地削弱以上的对人类学家们的策略的批评? (A)所有历史上的游牧社会都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社会所缺乏的重要的共同特征。 (B)大多数古代游牧社会或者消失了,或者转向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C)所有的人类学家都研究一种或另一种现代社会。 (D)许多研究现代游牧社会的人类学家没有根据其研究对古代社会做出推论。 (E)即使那些与现代社会没有显著联系的现代游牧社会也和古代游牧社会有很大不同。 02. 广告:对于窦炎痛,四家医院中三家会给他们的病人吃N药,所以当你希望得到最有效的窦炎镇痛剂时,N药就是所选。 下面哪个,如果正确,最严重地削弱了该广告的论证: (A)一些竞争的镇痛剂品牌能减少窦炎痛以外的其他类型的疼痛。 (B)许多不经常使用N药的医院会对那些不能忍受医院正常使用的药品的病人使用N药。 (C)通过以制造商所能负担的最低价格向医院出售他们的产品,许多药品制造商增加了其产品的销售量。 (D)和一些竞争的镇痛剂品牌不同,N药不需医生的处方就可以从药房买到。 (E)临床试验发现N药比进入市场时间长于N药的竞争性镇痛剂品牌更加有效。 03. 部门经理:我想把本部门里的M计算机换成V计算机。 总经理:为什么? 部门经理:培训新员工操作V的成本可以减少20%。 总经理:但那还不是一个足够好的理由。我们可以简单地只雇用那些已经

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类比推理试题练习对于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非常重要,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广东公务员判断推理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练习题(一) 1、文言文:古代汉语 A、语言学:现代语言 B、戏剧:古代戏曲 C、白话文:现代汉语 D、文献:古代文献 2、玫瑰对于( )相当于( )对于鲸鱼 A、香精鱼翅 B、花园海水 C、蔷薇海豚 D、月季鲨鱼 3、缅甸:翡翠:玉石 A、北京:景泰蓝:手工艺品 B、碗:景德镇:瓷器 C、中国:旗袍:丝绸 D、自由女神像:美国:神话 4、竹简:书籍 A、竖笛:排笛 B、沙漏:钟表 C、毛笔:电笔 D、缶:鼓 5、玫瑰:爱情:浪漫

A、麒麟:战争;可怕 B、白菊:友谊:珍贵 C、龙:权势:利益 D、绿色:青春:难忘 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练习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包容关系,且是后者包含前者,即“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C,即“白话文”是“现 代汉语”的书面语。A、B和D中都是前者包含后者,故正确 答案为C。 2、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将选项逐一带入,判断各选项前后部分的逻辑关系 A中前面部分是对应关系,后面部分无明显逻辑关系; B中前面部分是对应关系,生物和生活环境的对应关系,后面部分是对应关系,生活环境与生物的对应关系; C中前面部分是并列关系,后面部分是并列关系; D中前面部分是并列关系,后面部分是并列关系。 第二步:答案不唯一时,再判断题干词语间第二重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 CD都是并列关系,C中玫瑰和蔷薇都是蔷薇科的花,海豚和鲸鱼都是哺乳动物,相比D选项(D中月季是蔷薇科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大全20

?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打破了在奥运会上零的记录,您知道这届奥运会上中国获得了( )枚金牌。15 ?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它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你知道现在埃及的国语是下列哪个吗?阿拉伯语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节日,您知道开斋节是下列哪个民族的盛大节日吗?回族 ?你知道深圳有名的招商银行大厦位于深圳的那条主干道上吗?深南大道 ?你知道国际奥林匹克集邮联合会是在哪一国家成立的吗?瑞士 ?哈勃望远镜能看见( )公里以外一枝蜡烛的烛光?500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这是一位国外旅游者在参观了莫高窟后发出的由衷感叹,那么你知道以下哪一个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吗?飞天 ?《蓝色多瑙河》被视为奥地利“( )”,这是历年新年音乐会的必备曲目,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第二国歌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在浙江书坊一带,中秋节又叫洗井节 ?新通车的粤海铁路跨越琼州海峡,你知道琼州海峡的最小宽度是多少吗?18公里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的爱心组织和环保组织向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发出倡议:将( )月17日定为“中国校园环保日”。4 ?羽毛球发展于欧美,你知道羽毛球起源于哪个国家吗?英国 ?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 )年4月4日。1949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节日饮酒习俗。请问,新年伊始的时候,古人喜欢喝( )酒?屠苏 ?在近期全市化妆品卫生监督检查中发现,美容美发厅使用的化妆品合格率仅为( )%,检查人员提醒消费者,美容美发时需要提高警惕。31 ?互联网的一项重要应用是电子商务,包括网上银行,网上商店。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是哪一个?亚马逊 ?人们发现,电脑周围会产生( )频电磁场。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孕妇早期使用电脑可能增加流产

科学推理基础知识汇总复习进程

科学推理基础知识汇 总

科学推理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⑴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⑶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2、⑴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⑵声音的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②真空不能传声 ⑶声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3、声速: ⑴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反映的是声音传播的快慢。 ⑵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

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②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 4、回声: ⑴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的。 ⑵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秒 ⑶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 ⑷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5、人耳的构造: ⑴外耳: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外耳,主要有:耳廊、耳道两部分。 ⑵中耳:主要有耳膜、三条纤细的耳骨:锤骨、砧(zhen)骨、镫骨。耳骨(又叫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⑶内耳:耳蜗、半规管(共三条) 6、鼓膜是怎样工作的:人耳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像鼓的鼓膜一样的弹性膜,即可绷紧,也可伸展。当声波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后,鼓膜就随着声波振动,并将这种震动传给听小骨。 7、双耳效应: ⑴定义:人都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是不同的,这样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行测备考科学推理练习题

行测备考科学推理练习题 1.三个同种材料做成的实心圆柱体,高度相等,甲的质量是12㎏,乙的质量是14㎏,丙的质量是18㎏,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最大 B.丙最大 C.三个一样大 D.无法确定 2.如右图所示,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底部和侧壁分别有一个木塞A和B,A、B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塞受到的浮力大于B塞受到的浮力 B.A、B两塞所受到的浮力相等 C.A、B两塞均不受浮力 D.只有A塞受到的浮力为零 3.有一架不等臂天平,两个力臂分别为,把物体放在左盘测得,放在右盘测得 ,则物体质量实际是()。 A.100g B.120g C.130g D.70g 【答案解析】 1.C[解析]此题无法直接根据固体压强公式P=F/S=mg/S,因为不知道底面积为多少,但因为是均匀的圆柱体,所以可以对公式进行变形:m=ρ·V=ρ·Sh,所以,P=(ρ·Sh·g)/S=ρgh,而题干

告知三个圆柱体的材料相同,所以密度一致,而高又相等,所以根据此公式可知三者对地面压强一样大。 2.D[解析]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是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即F浮=F下-F上。上图A木塞的下表面并没有受到水的压力,因此A木塞没有受到水的浮力,而B木塞则上、下表面都有部分受到水的压力,所以它会受到一定的浮力。 3.B[解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G物L1=G砝L2,即m物gL1=m砝gL2,通常情况下L1=L2,但此题所讲的天平是不等臂天平,所以两者并不相等。根据题意可知:物体放左盘时,m物gL1=m砝 gL2;物体放右盘时,m物gL2=m′砝gL1,两式相乘并化简,得:,代入数值,得: ,所以答案为B。

山西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题及答案

山西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题及答案 类比推理能力是备考山西公务员考生必须要具备的,而考生可进行试题练习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山西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山西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题(一) 1、火炬:蜡烛 A、中药:草药 B、矿石:煤炭 C、棉布:丝绸 D、扇子:蚊香 2、报纸∶光明日报∶读者 A、大楼∶模型∶工程师 B、医院∶病人∶医生 C、电器∶空调∶用户 D、软件∶病毒∶黑客 3、电梯:大厦:城市 A、肥皂:浴室:客厅 B、水草:小溪:山谷 C、飞禽:走兽:森林 D、奶牛:牛奶:超市 4、辩论:正方:反方 A、比赛:导师:学员 B、演唱:歌手:歌迷 C、诉讼:原告:被告 D、监考:老师:考生 5、红绿灯:交通

A、机场:安检 B、手机:通话 C、教育部:学生 D、开关:电流 山西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并列关系,即“火炬”和“蜡烛”都可以用来照明。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与题干逻辑关系相同的只有C,即“棉布”和“丝绸”都可以用来制作衣服。A中两词是包容关系,即“草药”是 “中药”的一种;B中两词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矿石”是 一种集合体,包含多种矿物,“煤炭”是一种矿物;D中两词 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扇子是纳凉的工具,蚊香是驱蚊物。综上,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前两词间的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 题干前两词为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A项前两词为 对应关系;B项前两词为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C项前两词均 为种属关系;D项前两词为事物与其攻击目标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题干后两词间的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 题干后两词为对应关系,且为事物与其使用者的对应

最新整理科学推理知识点和题型资料

科学推理知识点 科学推理部分是以物理为主的,考试中涉及的物理学,包括力学、机械运动、电学、电磁学、光学等方面。命题者在这部分的设定仍是以基础概念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其实很多题目,我们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就可以做对题目,从目前考试真题的情况来看,考查范围仍不会超过初中物理的范围。 考点一:电学 与电路有关的题目,可以说是整个科学推理部分最简单、最易短时间掌握的题目。这部分题目中,不涉及复杂的原理,也不涉及任何生涩的概念。只要能看懂最基本的电路,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基本公式,就能做。因此这部分题目,如果在真题中遇到了,那就是必做。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只要把握两个点:一是能看懂串并联,这个是最基本的要求。公务员考试不考复杂的电路图,只要能看懂最简单的即可。二是能记住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计算的基本公式。把握好这两个点,基本上就能解决所有有关的电学题目。 ①串联电路公式 电流:I总=11=12 电压:U总=U1+U2 电阻:R总 =R1+R2 ②并联电路公式 电流:I总=11+12 电压:U总=W=U2 电阻:R总= (R1+R2 【真题】将四个相同的灯泡和两个相同的电池以导线联接,其电路如图。若通 过各灯泡的电流分别为II、I2、I3和I4,假设电池供应的电压稳定,并联电 路a、b间的电压维持在定值,则下列电流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 Is I? '厂;< Fl

【解析】题目要求我们判断电路图的中电流的关系,第一步我们要搞清楚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串并联状态。1号灯泡在干路上,因此11= I总。剩下的四个灯泡中,2号和3号构成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电流出处相等,因此12=13。2号、3 号灯泡与4号灯泡构成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之和为总电流,因此I总= I4+I2或13=11。故答案选择B。 【练习】将五个相同的灯泡和两个相同的电池以导线联接,其电路如图。若通过各灯泡的电流分别为II、I2、I3、I4和15 ,假设电池供应的电压稳定,则下列关于该电路电压、电流关系的描述:①15=11+12 :②U仁U4;③U3=U4; ④I5=I1+I4中正确的为__________ 。 D.②④ 【解析】题目要求我们判断电路图的中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第一步我们要搞清楚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串并联状态。5号灯泡在干路上,因此I5=I总。剩下的四个灯泡中,1号和2号构成并联电路;3号灯泡与4号灯泡构成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之和为总电流,因此I5=I总=11+12= I3+I4 。并联电路电压出处相等,故5= U2 U3=U4故①③正确,答案选择B o 考点二:光学 与光学有关的题目,主要考查平面镜、透镜的成像原理。此外,光学的很 多题目还会涉及到常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海市蜃楼是怎么产生的?天A.I1=I2+I3 +14 D.I2=I4 B.I2=I3 C.I1=I2+I3 A.①② B.①④ C. ①③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真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真题及答案 成公不等待决胜国考就现在!XX年国家公务员课程火热开售中>> 三、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请开始答题: 96. 认真:一丝不苟 A. 清楚:一清二楚 B.正确:分毫不差 C.温暖:风和日面 D.干净:一尘不染 96.D.【解析】干净:一尘不染 本题考查近义词。认真与一丝不苟为近义词,干净与一尘不染为近义词。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97. 火炬:蜡烛 A. 中药:草药 B. 矿石:煤炭 C.棉布:丝绸 D.扇子:蚊番 97.C.【解析】棉布:丝绸 本题考查并列关系。火炬和蜡烛都有照明的功效,棉布和丝绸都可以作为制作衣服的原料。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98. X光片:骨折 A. 卫星云图:降雨 B. 科普图书:知识 C. 电子导航:路线 D.饮食习惯:健康 98.A.【解析】卫星云图:降雨 本题考查对应关系。X光片可以显示骨折问题,卫星云图可以显

示降雨现象。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99. 柏油公路:阳光大道 A. 蔚蓝行星:美丽地球 B. 纳米涂料:超级墙漆 C. 双峰骆驼:沙漠之舟 D. 液晶屏幕:璀璨荧屏 99.D.【解析】液晶屏幕:璀璨荧屏 本题考查的是对应关系。阳光大道是柏油公路的艺术加工词汇,璀璨荧屏是液晶屏幕的艺术加工词汇。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100.新月:满月:残月 A. 生产:销售:消费 B. 含苞:怒放:凋零 C. 早晨:中午:夜晚 D. 春困:秋乏:冬眠 100.B.【解析】含苞:怒放:凋零 本题考查事物的发展过程。新月,满月和残月为一个月中月亮的变化过程。含苞,怒放和凋零为花的发展的过程。因此,本题选择B 选项。 101.出征:击鼓:士气 A.比赛:呐喊:信心 B.生产:监督:效率 C.喝酒:谈判:气氛 D.宣传:登报:名气 101.A.【解析】比赛:呐喊:信心 本题考查对应关系。在出征时,击鼓可以增加士气。在比赛中,呐喊可以增加信心。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102.电动车:摩托车:救护车 A.乒乓球:保龄球:羽毛球 B.葡萄酒:香槟酒:保健酒

2018年最新公务员考试常识大全(1500条)精心整理【考前必备知识】 【效果不错】

2018年全国公务员考试常识1500条 必备知识汇集 (考前必备知识) 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哥本哈根 被称为“老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椭圆星系 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哪国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尼伯尔 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阿基米德 “薛涛笺”产生于哪个朝代?唐 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引力 天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天体 领土面积居世界前四位的国家是: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 我国最东边的城市是黑龙江的哪一个城市?绥芬河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 1789年7月14日 面临江上大风大雨时,吴六奇唱的是哪一出戏?《沉江》 非洲产量和储量都占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是:黄金、金刚石 被誉为“风车之国”是哪个国家?荷兰 晋与十六国时期,谁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慕容氏 荷兰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海牙 新石器与旧石器的差别是:制作方法的差别

太阳在那一天离地球最远?夏至 “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1945年发明了第一个充气轮胎的工程师是:罗伯特汤姆森 是谁发明了磅秤?吉尔·佩尔索纳·德·洛百瓦尔 第一架实用直升机的发明人为:西科斯基 千佛坛是哪个国家的?印度尼西亚 克里奥佩特拉是哪个王朝的君主?托勒密王朝 青海湖蒙古语为“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海 布匿战争交战双方一方是罗马人,另一方是:迦太基人 造成我国南北方水热资源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 南北朝史书称住在今日西藏地区的民族为:宝髻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位于:太平洋 三星堆位于:四川 惑之年是:四十岁 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 夏启死后,出现了几子争权斗争?五 世界最重要的IT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位于美国的哪个州:加利弗尼亚州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哪个省?山西省 构成地壳的九十多种元素中,含苞欲放量最多的三种是:氧,硅,铝 古稀指的是:七十岁 为了表演的需要,芭蕾鞋的鞋尖内塞有一小块:木头

(精心整理)科学推理知识点

第一章:声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决定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第二章:光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可以看见,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3、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光线平行射入,光线平行射出);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4、光的反射规律:a.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 C.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6、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光的折射规律: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c.空气中的角度大(光由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特例: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7、红外线:光谱的红光以外存在的人眼看不见的光。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另外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较强。 紫外线:光谱的紫光以外存在的人眼看不见的光。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可以使照相底片感光。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应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进行防伪。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主要来源。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使它不能到达地面。 第三章:透镜 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透镜的中心叫光心,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新题型科学推理模块训练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新题型科学推理模块训练

————————————————————————————————作者:————————————————————————————————日期:

科学推理模块 判断推理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部分包括四种类型的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 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 的字母涂黑。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共30题) 一、科学推理: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原理进行分析判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答案。 第一章牛顿三大定律与基础力学 第一节牛顿三大定律 基础理论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直到其他物体对他施加作用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F=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 线上。 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5.平衡力与作用力: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不同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知识点: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对于惯性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1)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跟物体的受力无关,跟 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则惯性大,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 (3)外力作用于物体上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不能认为克服了物体的惯性。

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题库整理

1.氏族∶部落 A. 氯化氢∶盐酸 B. 短篇小说∶小说 C.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 D. 导弹∶直升机 2.菡萏∶荷花 A. 土豆∶马铃薯 B. 西红柿∶番茄 C. 香瓜∶甜瓜 D. 蚍蜉∶大蚂蚁 3.面条∶食物 A. 苹果∶水果 B. 手指∶身体 C. 蔬菜∶萝卜 D. 食品∶巧克力 4.瓷器∶黏土 A.空气∶氧气 B.桌子∶木头 C.水杯∶玻璃 D.布∶棉花 5.剪刀∶布料 A. 弓箭∶战争 B. 水缸∶盛水 C. 秤砣∶钉子 D. 鸬鹚∶鱼 6.手机∶信息 A. 录音机∶录音 B. 电视机∶娱乐 C. 收割机∶庄稼 D. 温度计∶测量 7.黑龙江∶哈尔滨 A. 湖北∶湖南 B. 海南∶海口 C. 四川∶重庆 D. 青海∶银川 8.杭州∶西湖 A. 长城∶北京 B. 武汉∶黄鹤楼 C. 杭州∶留园 D. 青岛∶趵突泉 9.聪明∶愚笨 A. 强壮∶瘦弱 B. 新鲜∶健康 C. 黑暗∶亮光 D. 水∶土 10. 温暖∶暖和 A. 镇定∶冷漠 B. 夸奖∶批评 C. 珍贵∶贵重 D. 愉快∶烦恼 1.A【解析】氏族是部落的构成要素,氯化氢是盐酸的主要成分,二者规律接近;B项中短篇小说是小说的一类,而不是小说的构成要素;C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不同范畴的概念,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来说的,是一种经济手段,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来说的,是一种经济形态; D项导弹不是直升机的构成要素。 2.D【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同一事物的两个称谓,“菡萏”是荷花在文言文中常用的名称,“蚍蜉”是大蚂蚁在文言文中常用的名称,其他选项 都不是。 3.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是种属关系,A符合条件;B是部分与整体关系;C、D是属种关系。 4.D 【解析】黏土是瓷器的原材料,而且成为成品后,不能再看出原来的物理性质。木头、玻璃分别是桌子、水杯的原料,但做成后还能看出原 料;氧气不是空气的材料,而是组成部分。D符合条件。 5.C【解析】剪刀与布料之间是工具与作用对象之间的关系,而且彼此是对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剪刀可以用来加工布料,布料可以用剪刀来加 工,符合这种关系的只有C。A项战争是弓箭的使用环境,B项盛水是水缸的作用,D项鸬鹚与鱼之间虽然可以构成充分不必要条件,但鸬鹚并不单 纯是一种工具。 6.C【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工具与其作用对象的关系,C对应正确。 7.B【解析】黑龙江的省会是哈尔滨,海南的省会是海口,故选B。其余三项对应不正确。 8.B【解析】西湖在杭州,黄鹤楼在武汉,故选B。长城在北京,但对应顺序相反;留园在苏州;趵突泉在济南。 9.A【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意思相反,A正确。 10.C【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意思相同的,所以C正确。 1.改革∶开放 A. 进口∶出口 B. 上楼∶出门 C. 苗头∶倾向 D. 江西∶湖南 2.历史∶明智 A. 新闻∶广播 B. 法律∶约束 C. 制度∶学问 D. 政策∶援藏 3.枕戈待旦∶刘琨 A. 望梅止渴∶杨修 B. 黄粱一梦∶尾生 C. 洛阳纸贵∶左思 D. 结草衔环∶吴起 4.但丁∶米开朗琪罗 A. 薄伽丘∶拉伯雷 B. 莎士比亚∶狄更斯 C. 雨果∶乔托 D. 司汤达∶达?芬奇 5.岳飞∶戚继光 A. 文天祥∶郑成功 B. 杨业∶祖逖 C. 邓世昌∶林则徐 D. 杨靖宇∶袁崇焕 6.日光灯∶照明 A. 帆船∶出海 B. 空调∶降温 C. 火箭∶运载 D. 纸∶作文 7.犯罪∶制裁 A. 侵略∶反对 B. 愉快∶幸福 C. 贫穷∶发达 D. 战争∶死亡 8.赵盼儿∶《救风尘》 A. 关汉卿∶《窦娥冤》 B. 貂婵∶《汉宫秋》 C. 杨玉环∶《梧桐雨》 D. 裴少俊∶《倩女离魂》 9.西施∶沉鱼 A. 杨玉环∶落雁 B. 王嫱∶羞花 C. 貂婵∶闭月 D. 窦娥∶飞雪 10.公共汽车∶售票员 A. 商店∶顾客 B. 银行∶银行家 C. 邮筒∶邮递员 D. 火车∶列车员 1.A 【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并列关系,且一个对内,一个对外,A对应正确。 2.B 【中公解析】“读史可以明智”,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事物与其作用之间的关系;法律具有约束作用,所以选B。 3.C 【中公解析】题干中成语的来源与后面的人物有关,望梅止渴对应的是曹操,黄粱一梦对应的是卢生,结草衔环对应的是魏颗。C项对应正确。 4.A 【中公解析】题干及A项中人物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B、C、D项中狄更斯、雨果、司汤达都不是该时期的人物。 5. A 【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人均是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人物,不同在于前者所抵抗的对象是中华民族的内部的成员,后者则不属于此,符合这 一特点的只有A项,D项顺序不正确。 6.C【中公解析】日光灯的主要作用是照明,火箭在发射卫星时用来运载卫星、航天飞船等,故选C。A明显不对;B空调可降温也可升温;C项纸用来作文只是纸的作用的一个很小的方面。 7.D【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因果关系,D符合要求。 8.C【中公解析】此题题干是元曲人物和作品的关系,A是作者和作品,B《汉宫秋》是王昭君的故事,D裴少俊是《墙头马上》中的人物。 9.C【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修饰关系,西施有沉鱼之貌,落雁、闭月、羞花分别对应王嫱(王昭君)、貂婵、杨玉环,故选C。 10.D【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特定环境与特定人员的关系,D对应正确。 1.肇事逃逸∶法律严惩 A. 欺人太甚∶义气相投 B. 兢兢业业∶得到好评 C. 态度粗鲁∶脾气不好 D. 志得意满∶志气大长 2.《水浒传》∶林冲 A.《西厢记》∶李生 B.《琵琶行》∶白居易 C.《世说新语》∶周处 D.《蜀道难》∶李白 3.犬∶忠诚 A. 猪∶屠宰 B. 鸡∶鸡汤 C. 牛∶勤劳 D. 羊∶羊奶 4.社会∶和谐 A. 关系∶冷淡 B. 剥削∶反抗 C. 反感∶同情 D. 银行∶贷款 5.教室∶自习 A. 商场∶保洁 B. 学校∶宣传 C. 公路∶驾车 D. 邮局∶邮票 6.氧化铜∶三氧化二铁 A. 硫酸∶二氧化硅 B. 氯化钠∶氧化镁 C. 甲烷∶乙酸乙酯 D. 氢氧化铜∶硝酸 7.《汉书》∶《三国志》 A.《春秋》∶《新五代史》 B.《资治通鉴》∶《宋书》 C.《史记》∶《宋史》 D.《晋书》∶《北齐书》 8.狮子∶勇猛 A. 狼∶凶残 B. 兔子∶怯懦 C. 老虎∶威武 D. 狐狸∶狡猾 9.皮鞋∶皮革 A. 山脉∶山峰 B. 海水∶海浪 C. 资产阶级∶资本家 D. 福尔马林∶甲醛 10.职员∶办公室 A. 讲师∶粉笔 B. 画家∶田野 C. 士兵∶军营 D. 网虫∶网络 1.B 【解析】题干两个词语之间是因果关系,B对应正确。 2.C【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作品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C对应正确。 3.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象征关系,C对应正确。 4.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修饰关系,后者修饰前者,A对应正确。 5.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前者是后者对应的环境,故选C。 6.B【解析】题干中两种物质都是化学分类中无机物中的盐类。A项硫酸属于酸;C项都是有机物;D项氢氧化铜属于碱,硝酸属于酸;B中两项都是无机盐中的盐类,所以答案为B。 7.D【解析】题干中的两部史书都是纪传体断代史,A项《春秋》是编年体史书,B项《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史书,C项《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只有D项符合题干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