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妇幼健康数据库建立及队列研究。

妇幼健康数据库建立及队列研究。
妇幼健康数据库建立及队列研究引言:妇幼健康是指妇女和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
在妇幼健康领域,建立数据库对于决策制定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妇幼健康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以及数据库队列研究的方法和应用。
一、妇幼健康数据库建立1.1 数据库的概念和作用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并提供数据检索、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在妇幼健康领域,建立数据库可以收集、整理和管理大量的妇幼健康相关数据,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1.2 数据库建立的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功能需求和数据来源,确定数据采集、整理和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2)数据采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统计数据等方式收集妇幼健康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采集表格。
(3)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整理,包括数据去重、格式标准化等操作。
(4)数据管理:建立数据库系统,设计数据表结构,导入整理好的数据,并构建数据索引和关联关系。
(5)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查询和分析功能,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图表展示等操作。
(6)数据库优化: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和安全加固,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1.3 数据库的应用(1)疾病监测和预警:通过对数据库中的妇幼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及时监测疾病的流行趋势和预测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2)健康管理和干预:利用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为妇幼健康管理和干预提供依据,如高危孕妇筛查、孕期营养管理等。
(3)科研和学术研究:数据库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妇幼健康相关数据,为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数据库队列研究2.1 队列的概念和应用队列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按照先进先出(FIFO)的原则管理数据。
在妇幼健康数据库的研究中,队列被广泛应用于数据的采集、整理和管理等环节,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全国妇幼卫生统计调查制度

2.统计范围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户籍孕产妇。
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下年 3 月 25 日前,以网络直报方式上报。
5
4.3.2 住院分娩情况月报表
20 年
表 号:卫健统 52-1 表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8]50 号 有效期至:2021 年 04 月
1.妇幼保健工作情况(卫健统 52 表-卫健统 58 表):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收集辖区内
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社区相关数据后汇总逐级上报。除卫健统 52-1、52-2、
52-3 表外,省级机构于下一年 3 月 25 日前通过网络直报上报国家卫生健康委。报告周期为
年报,统计起止时间为前一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调查方法为全面调查。
填报范围报送单位报送日期及方式卫健统52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年报全国所有区县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次年3月25日前网络直报卫健统521住院分娩情况月报表月报全国所有区县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次月20日前网络直报卫健统522产妇分娩信息登记表适时全国所有助产机构各级医疗卫生机内经网络直报卫健统523月报全国所有区县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次月10日前网络直报卫健统53七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年报全国所有区县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次年3月25日前网络直报卫健统54非户籍儿童与孕产妇健康状况年报表年报全国所有区县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同上卫健统55妇女常见病筛查情况年报表年报所有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同上卫健统56计划生育服务情况年报表年报所有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机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同上卫健统57婚前保健情况年报表年报所有开展婚前保健工作的机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同上卫健统58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机构与人员情况年报表年报本辖区内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机构和人员数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同上卫健统59出生医学信息报告卡适时全国所有助产机构各级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证件签发10内经网络直报卫健统591适时全国所有助产机构各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部门入库当日经网适时全国所有助产机构各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部门出库当日经网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半年报33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县区级评审后网络报告与纸质报表并行卫健统602孕产妇死亡监测表季报年报33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个月内网络报告卫健统611儿童死亡报告卡年报33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1月31前网络报告与纸质报表并行卫健统612季报年报33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个月内网络报告卫健统621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季报33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医疗妇幼保健机个月内网络报告与纸质报表并行卫健统622围产儿数季报表季报33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医疗妇幼保健机个月内网络报告卫健统631居委会村出生缺陷儿登记表月报64个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县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次月底前网络直报与纸质报表并行卫健统632出生情况及婴儿随访登记表月报64个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县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次月底前网络43调查表式431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20行政区划代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附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母婴营养与健康研究项目”管理办法(2019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我国妇幼卫生领域开展创新性应用研究,促进妇幼保健系统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以下简称“妇幼中心”)与合生元营养与护理研究院设立“母婴营养与健康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研究项目”)”。
第二条研究项目的评审、立项和管理工作遵循平等竞争、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
第三条妇幼中心科教与发展部负责对研究项目实行全程管理。
包括研究项目申报指南的发布、组织专家评审申请书、审核经费预算,检查项目进展与经费使用情况、核准结题并组织评议。
同时组织协调并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协调、处理的其他相关问题。
第二章申请与评审第四条研究项目资助对象为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
资助范围包括妇女儿童营养与健康中具有科学价值或应用前景、具有科技支撑作用、近期内可取得一定进展或成果的科研项目,包括自由申报课题及“促进妇幼健康教育专科建设”及“母乳研究”两个专项研究课题。
第五条成立“母婴营养与健康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对研究项目申报指南的制定、申报项目的评审、督导、核准结题等提供技术支持。
第六条研究项目的申请与评审程序为个人申请、各单位审核同意,妇幼中心负责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第七条申请者条件(一)申请者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或以上职称,且为其所在单位的正式在职人员。
(二)申请者作风端正,治学严谨,善于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科研组织能力。
(三)课题承担单位应具有完成申报项目所必须的基本研究条件和必要的研究设备等。
(四)每个单位当年只能申报2项课题;申请者同期只能申请一项,已承担“母婴营养与健康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在结题后方可再次申报。
(五)已经在妇幼中心其他科技计划立项支持的课题或项目,不能重复申报。
第八条课题申请者需填写申请书,若委托其他单位部分工作,需签订委托协议书。
经所在单位审查同意后,将科研项目申请书及相关资料报送妇幼中心科教部。
育龄妇女孕前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单中心真实世界大数据分析

育龄妇女孕前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单中心真实世界大数据分析朱丹玲;黄丽燕;廖慧霞;李翠玲;张烨【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24(35)4【摘要】目的分析育龄妇女孕前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探讨育龄妇女孕前贫血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单中心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参与孕前检查的57280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史采集、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分析育龄妇女孕前贫血现状,并探讨相关的可能影响因素。
结果育龄妇女孕前贫血平均发生率为5.50%,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主要为轻度贫血,其平均发生率为5.10%,在各年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8.71、333.15,均P<0.05)。
年龄较低(21~24岁)(OR=1.20,95%CI:1.12~1.28)、有贫血家族史(OR=5.28,95%CI:4.32~6.45)、月经量偏多(OR=1.67,95%CI:1.41~1.97)是育龄妇女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较高[高中(OR=0.82,95%CI:0.68~0.99、大专及以上(OR=0.56,95%CI:0.44~0.71)]、有不良孕产史(OR=0.73,95%CI:0.65~0.83)是发生贫血的保护因素。
结论深圳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育龄妇女贫血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临床上孕前优生健康宣教及干预应重点关注低年龄段、低学历、有贫血家族史及月经量偏多的人群,以降低孕期贫血相关疾病的风险。
【总页数】5页(P79-83)【作者】朱丹玲;黄丽燕;廖慧霞;李翠玲;张烨【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3【相关文献】1.河南育龄妇女孕前血清叶酸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2.封开县农村育龄妇女孕前优生高危险影响因素的研究3.探讨孕前孕期补铁现状及其对孕产妇贫血影响的研究4.农村育龄妇女孕前保健服务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5.比伐芦定与肝素对合并贫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影响:一项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进行妇女生育健康研究

中国进行妇女生育健康研究
依达
【期刊名称】《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卷),期】1994(000)005
【摘要】中国进行妇女生育健康研究依达过去,当人们谈论“生育健康”时,仅仅指生物医学意义上的健康与疾病。
现在,这个认识发生了变化,人们认为生育健康同环境、经济、文化、教育及妇女和男子在社会中的各自角色密不可分。
福特基金会,这个由美国实业家福特于1936年创立的...
【总页数】1页(P35-35)
【作者】依达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68
【相关文献】
1.2006—2010在金陵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所的(艾滋病食疗中心)将3—5例患者集中起来进行元素医学食疗研究 [J],
2."健康校园"理念下的高校师生体质健康研究r——基于浙江大学校园实践进行研讨 [J], 韦俊芳
3.“健康校园”理念下的高校师生体质健康研究——基于浙江大学校园实践进行研讨 [J], 韦俊芳;
4.“妇女生育与健康”课题进行投标评议 [J], 小白
5.走向21世纪的中国妇女生育健康──“开罗/北京会议与中国生育健康”研讨会综述 [J], 肖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中国新出生儿童顺产及妇幼保健机构研究

2023年中国新出生儿童顺产及妇幼保健
机构研究
介绍
本文旨在探讨2023年中国新出生儿童顺产及妇幼保健机构的研究情况。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分析,旨在提供对中国儿童出生健康情况和妇幼保健机构的评估。
顺产情况
2023年中国的顺产情况对新生儿健康至关重要。
该研究将根据相关数据和统计信息,探讨顺产率的变化趋势、顺产的影响因素以及顺产对亲子关系和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
妇幼保健机构研究
本文将对2023年中国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研究和评估。
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 妇幼保健机构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2. 妇幼保健机构的设施和设备情况;
3. 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项目和质量评估;
4. 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配备和培训情况。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旨在评估妇幼保健机构的整体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保障妇幼健康和幸福。
结论
通过对2023年中国新出生儿童顺产情况及妇幼保健机构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中国的顺产率呈上升趋势,说明妇产科技术和医疗条件的改善;
2. 妇幼保健机构的数量和分布较为合理,但在一些地区仍存在
不足;
3. 妇幼保健机构的设施设备需进一步升级,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4. 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质量需要加强,特别是人员培训和医疗
技术方面。
综上所述,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我们可以提高顺产率和妇
幼保健机构的质量,为新出生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中医妇幼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医妇幼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对于妇幼健康的保护和促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妇幼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医妇幼发展现状1.发展历程中医对妇幼健康的关注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典籍,如《黄帝内经》、《妇人良方》等,这些典籍中已经涉及了妇幼疾病的防治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在妇幼保健领域不断发展壮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诊疗体系和药物疗法。
2.现状分析目前,中医对于妇幼健康所起到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中医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针灸、中药疗法等,可以有效改善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等问题。
同时,在妇幼保健方面,中医的针灸、推拿、艾灸等疗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体来说,中医在妇幼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资源分配不均。
中医资源在城市相对集中,而在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医资源相对匮乏。
(2)人才缺乏。
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仍然存在一定的瓶颈,尤其是妇幼专业方向的人才。
(3)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不平衡。
中医发展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知识的融合问题,如何在保留传统医学优势的基础上,与现代医学结合,是中医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未来趋势分析1.加强人才培养中医妇幼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是中医发展的关键。
应加大对中医妇幼相关科研团队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门的中医妇幼学院或研究院,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更多的中医妇幼医师和研究人员。
2.推进中医妇幼科研中医妇幼领域的科研是中医发展的动力。
应加大对中医妇幼科研项目的支持,加强与现代医学交叉研究,提高中医治疗妇幼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还要加强对中医妇幼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研究,为中医治疗妇幼疾病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3.加强中医妇幼保健服务中医妇幼保健服务应深入到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要加大对中医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扶持,提高中医妇幼保健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此外,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在线咨询、诊疗等服务,方便妇幼患者获得中医健康指导。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年总目次索引

C ieeJun lo tr a n hl at sac 11 N . 0 7 hn s o ra fMaen la d C i He l Reer hVo. o 12 0 d h 8
《 国妇幼 健康 研 究) 0 6年 总 目次 索引 中 ) 0 2
… … … … … … … … … …………… Nhomakorabea…
…
…
…
…
…
长沙地 区新生儿 甲状腺 功能低 下筛查分 析 ……… …… …… 罗 玲, 骏, 贺 李 霞 , 20 ,7 3 :5 等 0 6 1 ( ) 14 羊水指数预测羊水过少 的价值分析 ………………………… 李 娟, 赵春华 , 王景 坤 , 20 ,7 3 :5 等 0 6 1 ( ) 15
… … … … … … … … … …
淄博 市 125例大 中专学生性健康状况调查 ……… …… … 6 朱佩国 , 王 芳 20 1 ( ) 35 06,7 5 :6 中国医疗保健机构辅助性助产技术实况分析 … …… ……… 王 燕, 李 楠, 石 玲 , 20 ,7 6 : 9 等 0 6 1 ( )4 4
… … … … … … … … … … … … … … …
张 岩 , 越 20 ,7 2 :6 王 0 6 1 ( )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胆红素水平 的变化 ………………… 何 文 , 瑾 20 ,7 2 :8 丁 0 6 1 ( )7
… … … … … … … … … … … … … … … … … … … …
婴幼儿唾液中三种免疫 学指标的研究 …………- ……・ …… ・ 杨媛媛 , 刘黎明 , 孙晓勉 , 2 0 ,7 1 :4 等 0 6 1 ( ) 1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年第17卷第2期 125 【生殖健康研究】
瘦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胡敏,侯丽辉,吴效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其临床常见代谢异常的表现,包括超重或肥胖,胰岛素抵抗,糖 耐量减低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瘦素是一种新型的脂肪源性的肽类激素,其与肥胖、 不孕和胰岛素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瘦素水平改变,瘦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 高 胰岛素血症及2型糖尿病间相互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血脂异常及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瘦素也有变化。所以,瘦素可 能参与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代谢,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异常。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瘦素;肥胖;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293(2006)02-0125-04
Correlation of ieptin、IlritIl metabolic disturbance of patients、IlritIl PCOS HU Min,HOU Li-hui,WU Xiao-ke (Department of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Heilong]iang University of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Drugs,Heilongfiang Ha ̄rbin 150040,Ch/na)
『Abstract】PCOS iS an etiology unknown disease.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metabolic disturbance in PCOS includes overweig}lt or obesity,insulin resistance(IR),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lipometabolism disturbance and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Leptin is a new lipegenic peptide hormone.It iS correlated to obesity.infertility and insulin closely.Changes in leptin level are commonly seen in obese patients with PCOS.Leptin interacts to insulin resistance.hyperinsulinemia and T2DM.Moreover.1eptin level of the patients with PCOS who have abnormal blood lipids and ale complic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hanges.Therefore.1eptin might take part in the metabolism of PCOS,resulting in metabolic disturbance. 『Key words]PCOS:leptin:obesity;insulin resistance;cardiovascular disease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异质性功能 障碍性疾病,在女性育龄期常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性无排 卵为临床主要特征,其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5%一10%。 PCOS也是一种内分泌综合征,表现为肥胖、胰岛素抵抗(IR) 和高雄激素血症。PCOS的研究在妇科内分泌领域一直是热 点,病因病机很复杂。近年提出血清瘦素(1eptin)与PCOS有 定的相关性。瘦素是肥胖基因的产物,1994年Zhang等应 用遗传性肥胖小鼠模型(ob/ob鼠)成功定位克隆了ob基因, ob基因编码的蛋白被人工重组,命名为leptin。瘦素与特定 的膜受体相互作用行使功能,Brzechffa等于1996年首先报道 了PCOS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升高,提出瘦素可能参与了PCOS 的发生发展。而瘦素与PCOS代谢异常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 关性,现就此研究作以综述。 1瘦素与瘦素受体 1.1瘦素 瘦素主要由成熟脂肪组织分泌,是主要调节食物摄入和 能量代谢平衡的多效应分子,可促进发育,启动青春期,调节 生殖功能。人的瘦素基因位于第七号染色体长臂,分子量为 16KD,有3个内含子2个外显子,有167个氨基酸组成,进入 血循环后在氨基末端的21个氨基酸信号肽被去除,形成含 146个氨基酸的成熟瘦素,在血液中游离或与瘦素结合蛋白 结合,到达中枢和外周与多种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 瘦素分子结构中有4个非平行的a螺旋(A,B,C,D)组成,并 有两个长交叉环连接(即A,B与C,D)和一个短弯状结构联 接,以左手螺旋形式排列。多种组织能产生瘦素,包括胃,骨 骼肌,下丘脑,肺,乳腺上皮,胎盘及胎儿等。 1.2瘦素受体 瘦素受体(Ob.R)是糖尿病基因编码的产物,也是细胞因 子1受体超家族成员。Ob.R是一组缺乏内在络氨酸激酶活 性的跨膜蛋白,包括细胞内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外结构 域,Ob—R胞外部分包括820个氨基酸,2个免疫球蛋白区,2 个细胞因子受体同源区(CRH),随后2个FN3样区;跨膜区 有23个氨基酸,胞浆内氨基酸片区长度不同,根据Ob—R胞浆 内区域长短分为长型(Ob.an)和短型(Ob-Rs)两种,其中只 有Ob-RL有完整的胞内区而具有信号传导功能。Ob-R与络 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STAT)途径家族的 活性相关。在动物下丘脑的某些区域发现高浓度的Ob-R,在 鼠或人的垂体,卵巢,子宫,睾丸,胎盘存在Ob-R的mRNA和 (或)瘦素的结合位点。Ob—RmRNA可相应剪切成5种不同 的RNA,分别为a,b,C,d,e 5种亚型,其中a—d为单一跨膜 区,e为可分泌形式是信号转导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可溶性
【收稿日期]2006-01一l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1353,30572404) 【作者简介]胡敏(1982一),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 【通讯作者]吴效科,教授。 126 Chinese Journal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Research Vo1.17 No.2 2006 Ob—R的基本结构。 1.3瘦素和瘦素受体在卵巢中的信号传导 瘦素在下丘脑的信号传导主要涉及JAK2/STAT3途径, 0b—R配体与Ob—RL结合使Ob—RL细胞内的络氨酸残基磷酸 化,并通过转磷酸作用活化JAK2,磷酸化的ob—RL形成了一 个与STAT3单体连接的位点,STAT3一旦到达受体,在C端 705位点被JAK2磷酸化,使STAT3形成同型或异型二聚体, 并转移定位到细胞核,与特定基因启动子区域的DNA元件或 其他的转录因子或附属的蛋白相互作用,调节靶基因的转录。 瘦素在活化JAK2/STAT3信号传导途径的同时,也促进相关 抑制剂的表达。国外曾有研究者采用免疫沉淀,细胞培养, Weston蛋白印迹法发现瘦素可以刺激信号传导相关蛋白细 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剂(socs3)和活化的STAT3蛋白抑制剂 (PIAS3)在中枢和卵巢等外周组织的表达,给予ob/ob鼠外源 性瘦素,在下丘脑可快速诱导SOCS3mRNA表达的增加。瘦 素通过与受体相互作用发挥生物学效应,而受体后水平的信 号传导是实现其功能的关键环节。目前瘦素及其受体系统在 卵巢表达的研究受到关注,Tetsu于1999年曾报道了卵巢水 平的研究:选择150个鼠分裂中期(M2期)的卵母细胞,用重 组的鼠瘦素刺激,Weston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15mg/mL的 瘦素可引起鼠的分裂中期卵母细胞的STAT3磷酸化。Sabine 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在正常妇女卵巢内检测到瘦素的表 达,其阳性细胞定位在窦前卵泡的颗粒细胞(GC),完整的和 闭锁窦状卵泡的卵泡膜细胞(TC)和分化阶段的黄体;在 PCOS患者的卵巢,过度增生的TC和颗粒黄体细胞发现瘦素 的阳性表达。可见瘦素对女性卵巢尤其是PCOS患者的卵巢 有影响。
2瘦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2.1瘦素与生殖 在性成熟及维持生殖功能上必须有充足的能量储存,若 热量摄入不足,体重下降常引起不孕,反之热量摄入过多,超 重也可影响生育。当瘦素缺失时可导致严重的肥胖和不育, 给缺乏内生性瘦素的ob/ob鼠注射外源性的瘦素,就能使其 体重下降,增加子宫及卵巢的重量,使黄体生成素(LH)水平 升高,恢复其生育能力。瘦素及Ob—RL在子宫内膜的作用可 能主要与胚胎着床有关,瘦素可能通过刺激滋养细胞合成基 质金属蛋白酶(MMPS),促进对细胞外基质的溶解和滋养细 胞对子宫内膜浸润,利于胚胎着床 l。这些提示瘦素及其受 体在生殖过程的调节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2.2瘦素与生殖轴有关激素的相关性对多囊卵巢综合 征的影响 些研究显示瘦素有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生殖腺轴的作 用。0b—R存在于中枢下丘脑,脉络丛等处,瘦素可促进下丘 脑释放GnRH,在NO的中介下,刺激垂体释放FSH和LH,但 较高浓度的瘦素可直接抑制GC和E 的分泌,抑制卵泡优势 化和优势卵泡的发育 J。有研究报道人卵巢GC体外培养的 过程中,瘦素可显著抑制IGF21协同FSH促GC合成E 的作 用,且与瘦素浓度成正相关,但对孕酮水平无明显影响。还有 研究显示血瘦素增高的同时,血DHEAS浓度降低,PCOS妇 女的高瘦素抑制GC芳香化酶,从而阻止了雄激素向雌激素 的转化而出现高雄激素血症。研究表明,多种激素有互相协 同作用。Veldhuis等H 对青春期非肥胖且存在高雄激素血症 无排卵的PCOS患者研究显示,瘦素与LH脉冲的同步释放缺 失,瘦素与雄烯二酮,瘦素与睾酮间的协调作用减弱。这提示 在一些PCOS患者中瘦素与促性腺激素,雄激素有着密切的 协调关系。 此外,目前研究认为瘦素在下丘脑的作用还涉及到神经 肽Y(NPY)。NPY由下丘脑弓状核产生的一种激素,是生殖 功能与进食的中间媒介,瘦素水平上升抑制NPY,从而抑制 NPY对GnRH神经功能的抑制,使生殖功能发育而性成熟。 NPY和瘦素在中枢与外周环境参与了卵巢功能的调节。 Baranowska等(1999年)研究PCOS妇女血浆瘦素,NPY与胰 岛素的关系,发现PCOS组血浆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与体块指数(BMI)呈正相关,PCOS患者血浆NPY水平增高, 但与BMI的增加无关,而在肥胖的非PCOS妇女中血浆NPY 水平随BMI增加而增加。这说明在PCOS患者中,瘦素与 NPY之间的负反馈系统被打乱。 3瘦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异常的影响 PCOS临床表现为①内分泌异常:月经紊乱,不排卵,多 毛,痤疮;②代谢异常:超重或肥胖,胰岛素抵抗(IR),糖耐量 减低(IGT)或2型糖尿病(T2DM),血脂异常和罹患心血管疾 病的危险增加;③生化异常:血浆雄激素,LH,雌激素和催乳 素水平升高。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的核心内容是IR,超重或 肥胖,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这二者间存在着内在关联性, 可以说PCOS是一种天然的代谢综合征疾病。瘦素的主要作 用是抑制进食,增加代谢,其与PCOS代谢变化有着密切相关 性。 3.1瘦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性肥胖 瘦素缺乏的小鼠常表现为肥胖,不孕和糖尿病等一系列 症状,这与典型的PCOS表现有不少相似之处 。而PCOS 患者发生肥胖的可能机制是:①高胰岛素血症。PCOS的脂联 素水平显著降低,并与BMI,腰围和腰臀比(WHR)显著负相 关 ]。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下调脂联素的效应及其受体 (AdipoR1/R2)的表达,促进了肥胖。Tsuchida等 测得 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的脂联素水平 升高,即使摄入高脂饲料也不会引起肥胖;②激素敏感性脂肪 酶(HSL)。HSL基因敲除小鼠肝脏IR降低,短期高脂饲料引 起的骨骼肌m和肥胖减轻,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降 低 ;③肿瘤坏死因子(TNF— )。TNF— 可抑制脂肪细胞的 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刺激IRS丝氨酸磷酸化作用,降低 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肥胖动物脂肪组织和骨骼肌组织中 TNF一 的表达增加,且与肥胖的程度呈正相关;④瘦素及其受 体。瘦素基因突变导致瘦素分泌减少,或0b—R缺陷导致机 体对高浓度瘦素不敏感,可导致肥胖的发生。Ob/ob小鼠其 ob基因在第105位发生C至T的突变,使ob基因表达产物活 性丧失,无瘦素分泌,所以表现为肥胖。但是瘦素与每种因素 都有联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PCOS妇女的瘦素水平与BMI有显著的相关性。Erturk 等 认为肥胖PCOS比非肥胖PCOS血清瘦素水平高,高瘦 素水平与高胰岛素血症无关,只与PCOS患者的BMI呈显著 相关性。也曾有研究发现内脏脂肪组织及内脏/皮下脂肪组 织比率与瘦素水平显著正相关,所以认为肥胖者的体脂分布 对于瘦素浓度是独立的影响因素。Remsberg等 对46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