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观光采摘果园景观规划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休闲采摘果桑园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项目,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可以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为了确保果桑园能够持续发展,需要进行规划和管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
一、规划阶段1.确定区域:选择适宜的果桑种植区域,考虑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确保果桑园的种植条件良好。
2.设计规模:根据种植区域的面积和市场需求,确定果桑园的规模大小,并规划好果树和桑树的种植布局。
3.设施准备:确保园区内有充足的道路、灌溉设施、采摘工具等,方便游客采摘,提高采摘效率。
二、经营阶段1.果桑品种选择:选择各类果桑品种,丰富果园内的果树和桑树种类,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采摘选择。
2.果桑养护管理:科学管理果树和桑树,及时修剪、施肥、除虫,确保果树和桑树的生长健康。
3.供应管理:确保果园内的果实和桑叶供应充足,监测果实和桑叶的生长情况,及时补充供应,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4.安全措施: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保证游客的安全。
在果园内进行规范的管理和指导,确保游客有序采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服务阶段1.采摘指导:设置工作人员进行采摘指导,教会游客如何正确采摘,保护果树和桑树,避免破坏。
2.游客接待:设置接待中心,提供游客服务咨询、购票等服务,保证游客有良好的游览体验。
3.休闲设施:设置休息区、儿童游乐设施、厕所等,提供方便的休息和娱乐设施,增加游客的游览体验。
4.餐饮服务:提供果园特色农家菜,为游客提供有品质的餐饮服务,增加游客的消费,增加果桑园的收入。
四、宣传阶段1.媒体宣传:利用媒体渠道,进行果桑园的宣传推广,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兴趣。
2.网络平台:建立果桑园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果桑园的信息,吸引游客关注和参观。
3.宣传资料:制作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等宣传物资,通过发放和张贴,扩大果桑园的知名度。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休闲采摘果桑园是一种融合农业观光和休闲娱乐的新型农业模式,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了有效管理这种农业项目,提高利用效益,以下是一些规划管理措施。
1. 建立科学规划和设计:在建设休闲采摘果桑园前,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园区的大小、布局、景观、道路等。
需要考虑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2. 选择合适的果桑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种植的果桑品种。
要注重品种的品质和产量,确保果桑园的经济效益。
3.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果桑园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制度,包括园区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相关的规章制度。
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运营果桑园。
4. 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果桑园的管理人员和果农要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学习最新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加强营销和宣传:果桑园需要加强营销和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采摘。
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广告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提高果桑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 建立完善的游客服务系统:果桑园要建立完善的游客服务系统,提供方便的停车场、休息区、卫生间等设施。
要培训专业的服务人员,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游客的满意度。
7. 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设施:果桑园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设施,如温室大棚、无人机和农业物联网等,提高果桑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8.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在经营果桑园的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避免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
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和生态农业等措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9. 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和交流:果桑园要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和交流,积极参与社区的农业活动和公益事业,提高果桑园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形象。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需要综合考虑农业生产、观光旅游和资源环境等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确保果桑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是指对果桑园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以保障游客安全、增加游客体验、提高果桑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水平的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对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的介绍:
一、设计方案的制定
在规划管理措施的制定中,首先是对果桑园的设计方案进行制定。
设计方案应考虑到旅游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合理配置游乐设施、停车场、休闲场所、采摘区域和植物种植布局等。
二、游客安全措施
游客在采摘果桑园时,必须保障游客的安全。
游客安全措施包括规范游客行为、加强地勘、制订预案、设立告示牌等。
特别是在游客密集期间,应增加游客引导人数,防止游客集中在某一区域,出现溺水等意外情况。
三、开发游乐和休闲娱乐项目
为了增强游客参观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果桑园可以适当增加游乐项目,如秋千、滑滑梯、轮胎滑坡等游乐设施。
除此之外,在果桑园内适当设置休闲场所和景观大道等,为游客提供更全面的体验。
四、保护环境
保护花果林莓等植物,不得恶意破坏野生植物资源,不得乱扔垃圾。
果桑园要注意环境保护,定期进行清洁工作,保持园内环境整洁,形成文明游客,文明管理的良好氛围。
五、制定游客规范
制定游客规范是为了引导游客遵守规则,保障游客参观期间的顺利和安全,游客规范可能包括公共区域的安全、环境保护、游客行为准则等。
六、优化管理方式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还需优化管理方式,采用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
例如,通过传统的管理和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将游客数据管理和智能监控相结合,实现管理方式现代化。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成为了一种备受青睐的生活方式。
休闲采摘果桑园作为休闲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既能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需求,又能体验农耕文化乐趣。
规划和管理休闲采摘果桑园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选择合适的场地休闲采摘果桑园的场地选择至关重要。
要选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位置,方便游客前来采摘。
场地要具备丰富的果桑资源,要有多样的果树和桑树,以吸引游客前来采摘。
还需要考虑到场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确保果桑的生长和成熟。
二、设计合理的园区布局休闲采摘果桑园的园区布局要合理,要便于游客采摘和游览。
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果桑种类来进行划分,使得游客能够有所选择和体验。
园区内还可以设置一些休息区和餐饮区,提供给游客休息和享用新鲜水果的场所。
三、提供完善的设施和服务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休闲采摘果桑园需要提供完善的设施和服务。
比如可以设置观光农场、野餐区、停车区等,方便游客的游览和停车。
还可以提供相关的农业科普知识和果桑种植技术指导,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知识储备。
四、加强安全管理休闲采摘果桑园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要加强对果桑园内各类设施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证游客的安全。
还要加强对果桑园内各类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措施的制定,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增加农业体验活动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农业的乐趣,休闲采摘果桑园可以增加一些农业体验活动,比如果菜采摘、农耕体验、果酒酿造等。
这些活动既能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又能丰富游客的休闲时光。
六、加强宣传与推广要想让休闲采摘果桑园取得长久的发展,必须加强对果桑园的宣传和推广。
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旅游博览会等渠道进行宣传,向游客展示果桑园的魅力和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包括场地选择、园区布局、设施服务、安全管理、农业体验活动和宣传推广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果桑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果桑园成为更好的休闲农业景点。
观光采摘果园建设

旅游资源不可忽视
我国双休日制度及明年开始实行的清明、五一、端午、 十一、中秋、元旦、春节等假期的增多(中短期假有 利采摘发展),城市居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休闲 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假日的增 多激发了人们对于旅游休闲的向往,为旅游业的发展 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据专家估计到2010 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6400万~7100万人次,国 际旅游外汇收入达380亿~41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 将达到20亿~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000亿~ 10500亿元人民币;两项合计总产出值将达13000 亿~14000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 达8%,中国将跨入世界旅游强国之列。
三、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原则
1、规划布局的整体性与开放性原则 规划过程中要考虑果园的整体布局,即在进行
园林和旅游的规划后,使其与周边的结合以及 自身的整体性更趋于完整、合理。从果园内部 讲,各个功能采摘区尽管有着各自的特点,但 并不能看作是一个个无机的、分散的个体。从 旅游观光角度来讲,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布 局既要是一种开放式的及具有相对的开放空间, 又要充分考虑果园与周边环境有良好的衔接, 与整个大的区域环境相融合 。
经济效益:旅游观光采摘果园增加了门票收入、采摘果增值以及 其他相关收入,亩效益比起正常栽培的果园要高出数倍。
北京案例: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北京市全市开放果园总面积 近22.69万亩,比去年扩大了一倍。观光采摘人次超过300万,采 摘收入近9000万元,亩效益比起正常栽培的园子要高出数倍。 到2002年,北京市开放观光采摘果园533个,面积28.7万亩,接 待游人335.5万人次,采摘果品2098万公斤,采摘收入9730.4万 元;仅怀柔、顺义、海淀通过观光采摘促销果品157万公斤,收 入667.6万元;现在的一些观光果园平均收益为7000—8000元/ 亩,其中最好的旅游观光果园已经达到3万/亩。北京果树业的 发展目标是将现有果园的70-80%发展成旅游观光果园。
采摘园设计方案

采摘园设计方案采摘园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采摘园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备受青睐。
因此,设计一个宜人舒适的采摘园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
二、设计原则1. 自然原则:采摘园应尽可能保留和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2. 功能原则:采摘园应具备良好的采摘环境和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便利性。
3. 美观原则:采摘园应该创造出宜人、优美的环境,使人们能够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三、设计方案1. 空间布局方案:采摘园的空间布局主要包括:停车场、入口广场、主要道路、采摘区、休息区、服务设施区等。
停车场应靠近入口,以方便游客的进出;入口广场应设计为宽敞、明亮的开放空间,增加游客停留的欲望;主要道路应设置引人注目的景点,形成游客的流线;采摘区包括各种果树和蔬菜,要设计为便于采摘的形式;休息区应提供凉亭、长椅、餐桌等设施,方便游客休息和用餐;服务设施区应建设厕所、垃圾箱、饮水点等便利设施。
2. 植物选择方案:为了吸引游客,采摘园应选择一些受欢迎的果树和蔬菜进行种植。
果树可以选择苹果、樱桃、草莓等,蔬菜可以选择西红柿、黄瓜、辣椒等。
在植物选择时要注意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3. 设施建设方案:为了提升游客的体验和便利性,采摘园应提供一些设施。
主要设施包括:停车场、入口广场、主要道路、采摘区、休息区、服务设施区等。
停车场可以设置地面和地下两种形式,以容纳更多的车辆。
入口广场可以设置景观雕塑、水池等,增加游客的欢迎感。
主要道路可以设置行人专用道和自行车道,以方便游客的出行。
采摘区应提供采摘工具和容器,方便游客进行采摘。
休息区应提供凉亭、长椅、餐桌等设施,方便游客休息和用餐。
服务设施区应建设厕所、垃圾箱、饮水点等便利设施,以方便游客的日常需求。
四、总结采摘园是一种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设计一个宜人舒适的采摘园对于满足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享受有着重要的意义。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管理措施
要进行科学规划。
休闲采摘果桑园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条件,进行
科学规划。
要合理确定果桑园的规模、布局和景点设置等,确保游客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进
行采摘活动,并能够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要加强生态保护。
休闲采摘果桑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要注意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持
生态平衡,使果桑园成为一个生态友好的地方。
要注重游客体验。
休闲采摘果桑园是为了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所以在规划和管理过
程中要注重游客的体验感受。
要提供舒适的休息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服务,为游客提供良好
的游览环境和贴心的服务。
第四,要加强安全管理。
休闲采摘果桑园是一个公共场所,所以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要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应该建立健
全的应急预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确保游客在果桑园内有一个安全的环境。
要加强监督管理。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和管理工作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监督
和管理。
要加强对果桑园的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对于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确保
果桑园的良好秩序。
休闲采摘果桑园的规划和管理措施应该以科学规划为基础,注重生态保护和游客体验,加强安全管理和宣传推广,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以确保果桑园能够发展成为一个独具特
色的农业旅游景点。
农场建设:采摘果园这样设计,想不吸引人都难!

农场建设:采摘果园这样设计,想不吸引人都难!老刀注:果树作为休闲农场及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许多采摘果园的果树景观中存在着群体空间格局不合理、观赏性差、季相变化设计不当、斑块镶嵌不谐调等突出问题。
观光采摘果树要实行山、水、园、林、路的综合合理安排,依据“一片果树、一个景区”的景观化公园化设计思路,通过品种及种植布局适当提升果树的观赏性,合理处理好果品生产、休闲采摘与与果园观光的关系。
观光采摘果园的公园化设计要点1季相设计果树随着四季的更替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春花、夏叶、秋果、冬姿,构成了具有时间序列的园林景观。
采摘园设计时可考虑四区设置,即:春景区、夏景区、秋景区和冬景区来体现果树的季相景观。
景区:可选各类果树布局在一起,体现万紫千红的春景;夏景区:宜选择高大乔木果树,合理搭配在此期间成熟的果树品种,如早熟苹果、晚熟桃、杏等,此区可用一些藤本果树,搭建不同形式的廊架,供人们休闲尝果;秋景区:主要体现果实和秋色时,可把同类果树放要一起,构成大面积的色彩美,也可点缀色相差大的果树品种,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冬景区:主要表现果树的树形美和枝条美,把不同树形的品种布局在一起,充分展示果树的形态美。
另外,在果树景观中,应适当配置一些果树的设施栽培,延长观光时段,使四季品鲜果,隆冬赏桃花的景象成为现实。
2品类设计(生物学协调性设计)观赏果树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在造景时既要注重个体观赏美,又要兼顾到群体协调美。
1)树形不同的果树因其不同的生物学特性而形成各异的树形。
常见的有蔓生、丛生、灌木和乔木等等,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可以进行人工控制树形。
景观设计时树体大小、高低要错落有序,过廊应使用篱壁形或棚篱形品种;自由休闲区、休憩区应使用丛生或灌木品种;生产区也要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安排品种。
总之,既要满足优质果品生产,又要按一定的艺术组景,构成体量更大、视觉艺术更明显的造型。
2)叶片果树叶片的大小形状、色泽质地各有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精选 北京市休闲观光采摘果园景观规划设计 吴 忆 明 (北京景观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设计师) 新的世纪,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传统的静态休憩模式受到冲击,现代化参与性外出休闲模式受到现代都市人的认同和青睐。以往单一的旅游活动形式从而转向多元化、特色化和参与化逐步演变的发展趋势。人们对良好的休憩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旅游等消遣休闲活动场所,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和追求的心理需要,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同样,新型的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是我国旅游业顺应国际旅游市场潮流和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加速旅游资源结构调整,是提升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随着现代旅游活动向多样性和参与性方向的发展,观光采摘逐渐为人们所熟识,成为一种新型的外出旅游休闲方式,并与旅游、度假、游览、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活动相互结合,由提供单一的观光型旅游资源转向提供观光、采摘与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开发,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并建设了一批较为完善的旅游资源从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休闲观光示范果园 推荐精选
旅游观光果园,是一个跨行业、多学科组成的新生事物,它集旅游、景观园林、果树园艺等于一体,是城市居民节假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体验农村生活、享受田园风光的所在。 推荐精选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北京申奥成功,首都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农业发展方向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了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模式的项目层出不穷,同时绿化隔离地区的建设(其中50%~60%作为经济林发展用地)也给北京果树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北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均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私家车迅猛增加,人们的出行方式产生了较大改变,周末自驾车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时尚,特别是在SARS疫情结束之后,人们更加崇尚自然、珍爱健康,郊区踏青、野外露营、赏花品果、采摘观光等户外活动更是大大增加,备受青睐,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也成为城市居民体验农村生活的途径之一。 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度假地,旅游观光果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逐步成为首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建设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缺乏服务意识、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等。 休闲观光采摘果园,是现代化城市开展特色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项目的展开,可以有力的带动了当地观光业的发展,让果林经济与观光旅游相结合,充分体现生态、休闲、科普三大功能,并以其巨大的辐射能量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的加快了地方经济建设的步伐。现代化旅游观光果园着重强调了果园的基础条件建 推荐精选
设,其良好的果园建设管理和优质的果品是开发旅游、观光、采摘的前提和保证。 推荐精选 休闲观光果园,是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
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旅游、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产物。休闲果园是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观光农业园区发展的高级形态。 休闲观光示范果园,是以其高标准的园内基础设施、高规范的科普展示项目、高水平的生态环境营造、以及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小品、极具风味的果品采摘游乐活动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为观光采摘园的建设提供了学习的标准。休闲观光示范果园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休闲观光示范果园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构筑出了“城市—郊区—乡间--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 2、休闲观光示范果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2.1生态的原则 推荐精选
果园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不要对自身和周边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开展观光旅游后就更加需要重视环境的治理,旅游势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这就需要规划设计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另外,果园需要一个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来此旅游观光的人消除、缓解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 2.2经济性原则 开展旅游观光果园和进行园林的改造无非是为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规划设计当中要把经济生产融合到里边来。尤其对于各类果园来说,采摘的经济效益很高,规划设计要能够使采摘进行的更好,同时在非采摘季节吸引游人,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2.3参与性原则 亲身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休闲观光示范果园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极富有参与性特点。城市观光采摘者只有广泛参与到休闲果园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多层面的体验到果品采摘及农村生活的情趣,才能使观光采摘者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 2.4突出特色的原则 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规划设计要与休闲观光示范果园的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整个果园的特色更加鲜明,使园林规划更直接地为旅游服务,为园区服务。 2.5文化的原则 推荐精选
通常我们谈及各种水果,首先想到的是吃和观赏,很少想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诗词歌赋。使人很容易忽视水果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所以在果园的环境设计中应体现出其内在的文化特征。 2.6多样性原则 不论是观光旅游或是专题旅游,不论是团队旅游或是散客旅游,都要为旅游者提供多种自由选择的机会。在安排项目线路、游览方式、时间选取和消费水平的确定上,必须有多种方案以供选择。虽然果园在开展旅游上有其特殊性(线路、活动相对单调),但当今旅游是表现人们个性的重要机会,更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和路线供旅游者选择。 3、北京市休闲观光示范果园的规划建设 休闲观光示范果园规划建设分别在大兴、海淀、门头沟、昌平、平谷、顺义六个区县各选一个体现北京特色果品的主栽树种,具代表性、资源条件占优势、已取得一定成绩的果园进行开发。 3.1大兴魏善庄镇千亩梨示范园 大兴梨观光采摘示范园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半壁店镇政府南侧,距黄村卫星城15公里,距北京市区28公里,总面积1300亩。基于果园完整的基础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借助观光果园优势,开展梨园观光采摘活动,向游客展示现代梨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千亩精品梨园的现代风貌。通过梨园情广场、花园、梨花广场、梨文化展览中心、艺术观光走廊、高科技展览区、纪念广场、景亭等景点的设计, 推荐精选
丰富了整个梨园的观赏性,倡导梨园观光采摘旅游、宣传现代梨文化知识、展现梨乡风情乡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推荐精选 3.2昌平三合庄苹果示范园
昌平观光采摘示范园坐落在十三陵水库的蟒山公园脚下,靠近旅游景区,距昌平城区仅5公里,交通便利。果园周边环境优美,背风向阳,昼夜温差大,是苹果栽培的最佳区域。依据设计指导思想和我们对于果园观光的理解,结合实地考察展开设计。在原有果园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丰富植物景观群落的同时,对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进行规划配置,形同植物专类园,但仍以生产功能为主,其观赏效果却大大加强。果园观光与科普知识教育相结合,提升果园的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 3.3顺义区葡萄观光采摘示范园 顺义区葡萄观光采摘示范园作为优质红提生产示范基地,占地面积620亩,其中,露地生产区580亩、设施生产区20亩、办公及附属设施区占地20亩。整体规划风格以欧式园林为主,局部与中国传统园林相结合,广场采取规则式构图,对称布置,中心突出,强调均衡与稳定。力求在中国营造一个欧式的葡萄庄园,把现有广场进行改造,两侧对称,中间为水系,点缀雕塑,用绿篱和桧柏勾画出一幅美丽画卷。此外采摘园建设以优质葡萄品种的展示、造型多变的葡萄藤架以及传统的葡萄酿酒流程和现代生产工艺等为设计语言,突出葡萄果园主题气氛。 3 .4海淀区四季青樱桃采摘示范园 推荐精选
海淀区四季青樱桃观光采摘示范园,占地200余亩,种植樱桃100余亩,香梨30亩,桃30亩。采摘园位于去往香山、北京植物园所经过的路段上,交通便利。观光采摘示范园的环境美化在原有大樱桃良种基地的基础上,又种植了多种奇花异木——柘树、香梨花(北方木瓜花)、梓树、灯台树、马褂木、刺楸等;已形成了较好的效果,规划设计在已有景观的基础上,增加林木的观赏性、色彩的丰富性和层次感。采摘区主要分为四部分,四部分分别设计一处小园,各自与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相呼应。春园以春花为主造型;夏园以水为主,池中有睡莲,荷花等名贵水生花卉;秋园以欧式喷泉为主景;冬园以松柏为主景。 3.5门头沟区妙峰山樱桃观示范园 门头沟樱桃观光采摘示范园选址在妙峰山镇樱桃沟村,距市区55公里。樱桃沟原来栽植的樱桃主要是中国酸樱桃,并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主要有那翁、红灯、红蜜、大紫、佳红、红艳、美红、拉宾斯、艳阳等18个品种。规划中的设施建设尽量以木制、竹制或石制为主;对于园内现有的水车、水渠、座凳等一些园林小品进行一定的改造和保留,以及相应的增加,进一步改善园内环境,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门头沟樱桃园依山势而建,现有风格自然淳朴,乡野气息浓厚,运用传统造园手法加以改造,使其环境更加深邃、有意境,满足旅游观光和采摘的同时,更适合疗养与度假。 3.6平谷区万亩桃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