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QC小组成果总结材料例范本

创新型QC小组成果总结材料例范本
创新型QC小组成果总结材料例范本

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送变电

工程公司QC

活动成果报告

火电工程总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

项目线路QC小组创新型

试验型斜插挖孔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探索

一、前言

由我公司承建的500kV嘉榕送电线路工程新建铁塔基础共40基,其中部分基础是我国首次采用的斜插式挖孔桩基础。

【关键词解释】斜插式挖孔桩基础,专门针对受地形限制的山地而设计,桩身部分与常规直柱式挖孔桩相同,主柱部分与斜插式基础主柱相同,主柱为双面倾斜,坡度与塔身坡度一致,塔腿主材直接插入挖孔桩基础桩身的上端,省去塔座板及地脚螺栓,比常规直柱式挖孔桩更加经济,更加合理,既有直柱式挖孔桩的特点又降低了工程成本。

二、小组简介

QC小组成员表

制表:基浓时间:2008年5月

三、选择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由我公司承建的500kV嘉榕送电线路工程在国首次采用斜插式挖孔桩基础(BXCW2型)。在此类新型基础运用于工程之前,为获取相关研究数据,设计单位

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专门委托我方建设6个用于静载试验的试验型BXCW2斜插式挖孔桩基础。

(二)确定课题:由于此类基础在国首次采用,如何保障斜柱和桩身的质量以及角钢的高差、斜率等成为施工的难点,因此我们决定对斜插式挖孔桩基础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索,所以选定课题:试验型斜插式挖孔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探索。

四、活动计划

表4-1 小组活动计划表

制表:蔡展明时间:2008年5月五、设定课题目标

查阅相关规及设计图纸,确定课题目标为:

确保试验型BXCW2斜插式挖孔桩基础的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目标值:(1)角钢顶面高差控制在5mm围;

(2)角钢扭转、斜率分别控制在0。、±1%围;

(3)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计值C20。

六、方案的提出及确定最佳方案

小组成员在马兴炼组长的带领下,开会商讨斜插式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评估,以确定最佳方案。

(一)方案的提出

小组成员围绕实现小组活动目标,提出了如下三套对策方案,见图6-1:

图6-1 试验型斜插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

(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评估:

施工工艺基坑开挖→桩身部分钢筋绑扎

→桩身部分砼浇筑→桩身部分

砼养护→预制主柱安装。

基坑开挖→桩身部分钢筋绑

扎→插入角钢安装及主柱部

分钢筋绑扎→主柱部分模板

安装→桩身、主柱一次浇筑成

型。

基坑开挖→桩身部分钢筋绑

扎→桩身部分砼浇筑→桩身

部分砼养护→插入角钢安装

及主柱部分钢筋绑扎→主柱

部分模板安装→主柱部分浇

筑成型。

可行性分析1、桩身浇筑时,人员可进入桩作

业,砼浇筑质量可控性较高;

2、主柱部分需到工厂定制生产,

费用约250元/m,长度按2.5m

计算,一根桩费用约:2.5×

250=625元;

3、预制主柱安装由于位于山地,

起重机械无法到达;

4、按每立方米砼重2.45t计算,

主柱重量约 2.25t(0.6×0.6

×2.5×2.45),需搭设能承载

此重量的平台,成本较高,安

装调整难度大;

5、施工工期8天(以完成一个基

础计算);

6、二次浇筑施工缝的处理使基础

整体的衔接存在风险(上拔型)

1、桩身浇筑时,由于已经插入

的角钢占据桩空间,人员未

能进入桩作业,砼浇筑质量

缺乏可控性;

2、插入角钢安装及调整方面,

悬空安装,需搭建平台,工

序复杂,操作难度大;

3、施工工期11天(以完成一个

基础计算);

4、搭建平台使用的钢管,按市

场价一天租费12元/m2计算,

平台2m×2m=4m2,完成一个

铁塔基础所需费用12×4×

11×4=2112元(不含运费);

5、一次连续浇筑无施工缝,对

基础整体衔接无影响;

6、角钢顶面高差、角钢扭转、

斜率难控制。

1、桩身浇筑时,人员可进入桩

作业,砼浇筑质量可控性较

高;

2、插入角钢安装及调整时可

利用一次浇筑时桩顶面作

承载平台,操作简易;

3、施工工期14天(以完成一

个基础计算);

4、制作一种专用调整工具价

格约300元;

5、由于无需搭建平台,节约了

租用钢管费用;

6、二次浇筑施工缝的处理使

基础整体的衔接存在风险

(上拔型);

7、角钢顶面高差、角钢扭转、

斜率较好控制,主柱部分砼

强度有保障。

结论砼浇筑质量可控性高,安装调整

操作难度大,成本高。

砼浇筑质量缺乏可控性,安装调

整操作难度大,成本高。

砼浇筑质量可控性高,安装调

整操作难度简易,成本低。

制表:蔡展明时间:2008年6月

通过对试验型斜插挖孔桩基础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桩身与主柱现场二次浇筑成型方案具有质量可控性高、安装调整操作简易、成本低的优势,为此我们确定此方案三为实施方案。

七、方案具体化并制定对策表

(一)方案三的具体分析

实现桩身与主柱二次浇筑成型,并要确保其质量达到

优良标准,关键控制点在于:

1.插入角钢安装的误差控制;

2.二次浇筑施工缝的处理;

3.主柱部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二)针对以上关键控制点,小组成员进行认真、细致地讨论分析,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并分工落实各自的任务,制定了如下对策表:

表7-1 对策表

制表:基浓时间:2008年6月

八、方案实施过程

我们从2008年7月2日开始进行了以下工作:

1.角钢安装大体就位后,使用新设计的专用调节工具对角钢进行找正,如图8-1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