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佛教

论文题目: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正见》读后感

记得老师刚上课时就说过,这门课也只是讲授一些比较浅显的佛学知识,教给我们一些佛教基本常识以及佛教的哲学思想,所以课程名字叫做“佛教文化与哲学”而不是佛教课,在我的理解中它更像心灵鸡汤,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启示和改变。

* 刚开始上课苦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了解佛教,老师推荐了正见这本书的作者。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关于佛教的知识。,对真正的佛教仍然所知甚少,尽管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我学到的也完全不足以从专业角度来分析这本书,イ但仍然想イ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我学到的也完全不足从专业角度来分析这本书只能简单说一下我得到的感悟。《正见》说“在这个物质主义的世界中,精神层面也物质化了,虽然还是有很多真正的佛教大师,但是也有很多冒牌货,除非能遇到具足佛教正见而且慈悲的佛教上师,他们真正关心众生的证悟,而不只是想号召弟子以便获得供养;否则的话,相当容易受到误导。”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呢?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这位出生于不丹的藏传佛教传承者,不但满世界宣扬佛法,还以导演的身份拍摄电影。他编剧和执导的两部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和《旅行者与魔法师》,在影坛颇有名气。本书里,仁波切以僧侣与导演的双重身份告诫我们:人生如戏,不熟练的演员时常忘了自己在戏中,不过黄粱梦一场,幸好还有导演从旁提醒。成为佛教徒后,演员以为自己不再演戏,实际上却在另一场戏中持续扮演着佛教徒这个角色。但是佛教和佛教徒是两回事,就像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是两回事一样。如果你仍然界定自己是一位佛教徒,把文化与佛法混在一起,那么你就还未成佛。老师也说我们这些对佛教文化略有兴趣的都还是门外汉,现在号称对佛学有所领悟的人也有很多,但仅仅吃斋念佛、谙熟佛教经典)并不能证明你就成为佛教徒了,甚至剃光头、穿袈裟、找个寺庙出家修行、不接触女色、早晚烧香、跪拜佛像的那些修行者们仍然可能不符合佛教徒的标准。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仁波切甚至认为:一个人蓄发、吃荤、甚至有一些风流韵事,都不是关键。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只能看他的思想和言行是否遵循了“四法印”:诸行无常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由因缘和合生成,因而迁流变转、变化无常,不存在恒常;诸漏皆苦事物都在无常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各种情绪也在不断变化并且最后总要衰败;诸法无我世界上不存在能够自我主宰的具有永恒不变实体的事物,一切都是因缘合成的、相对的和暂时的;

涅磐寂静涅槃始终是佛教的最高理想,脱离苦海远离烦恼,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解脱四法印是佛留下的检验真理的标准,由于我们大都不具备佛的智慧,所以佛陀交给人们衡量判断佛教学说是否正确的方法,只要不符合其中一条,那么这种学说道理就不是正确的。

要成为一位佛教徒,你必须接受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一切情绪都是痛苦,一切事物无自性,以及证悟是超越概念的。

三法印、四谛、十二因缘共同组成了缘起论,成为佛教空性理论的基础。

佛教在我看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佛教实际上坚持非神论的观点。事物都是依靠各种因缘条件和合产生的因此佛教徒并不相信有个全能的神独裁地控制着一切。佛陀本人曾说,我们不应崇拜本人,而应崇拜此人所教导的智慧。

佛陀放弃了王子的尊贵身份离开了自己的家人追求最高的智慧是因为他希望能给家人和国民更宝贵的东西,

1联系

根据缘起论所说,这个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独立自性的存在,都是靠各种因缘条件和合而产生的。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现象:原子由夸克组成,人体包括皮肤、骨骼、血肉等等部件,纸张和墨水组成书籍,神祇也是结合了

人们对自然的敬畏、虔诚的祈愿甚至特殊的历史背景才会诞生。

从辩证唯物法体看来,这体现出了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佛教更进

一步,不仅是具体可认知的现象,连主观的、想象的事物也是和合而成,人心可达之处没有

绝对孤立的事物。因此不存在孤立的、单一的、绝对的存在,万物相互依存,伴随着因缘的

细微变化,整个世界犹如流水和火焰,处于迁流不息、瞬息万变的过程中,我们每一刻看到

的都是崭新的世界。这样想来,即使身处无明之中,对变化莫测的未来充满不安和恐惧,也

不容易产生绝望的情绪了,世界无常因此让人对明天怀有希望,与其惴惴不安不如把握当下。

2规律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转瞬即逝的方面,也有必然稳定的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

物运动发展中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就是规律,虽然不能被人的意志改变,但是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往往可以引导事物往好的方面发展。无常虽然难以琢磨,但当无数因缘和合在一起,

并且没有障碍与干扰,结果就将是必然的,好像一场战争,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都备齐,也没

有突发状况,再打不赢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并非说我们要改变条件的企图和行为都是徒劳

无功,更不是在劝我们干脆放弃努力。

作者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他告诉我们``` 3

当然也许有人会选择欺骗自己,不愿接受一切事物都有终结,也有人雄心勃勃坚信自己

可以改变命运。尽管我们都知道,死亡不可逆转也不必对此怀有期待,我们仍然为了让自己

多活一段时日哪怕只有片刻而不懈地努力,越来越发达的医疗技术设备、市场上让人眼花缭

乱的保健产品、层出不穷的养生手段都表现出潜意识对死亡的恐惧。实际上也有这样的案例,

为了家属的心愿,病人不得不借助生命系统苟且偷生,做不到有尊严地死去。

悉达多佛祖帮助我们戳破平和的日常后,你就会发现死亡和终结就飘荡在空气中,无常

的全貌尚不可知,我们所看到的日常不过是面纱掀起的一角,好像计算机运作时在后台产生

浩如云烟的数据,而呈现在屏幕上的只是几个字符。篇二:《佛教的见地与修养》读后感论文题目:钥孔窥佛

------《佛教的见地与修养》对我的启发

钥孔窥佛 ------《佛教的见地与修养》对我的启发

《佛教的见地与修养》一书的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书中说到------“知识的学习把你

的知识局限在读到、听到的东西。你在本书中读到的、老师所能教你的东西,甚至佛陀所描

述的空性,只像透过门上的钥匙孔瞄一眼让人惊讶的新世界一样。”因此,作为一名仅仅通过

书本和老师教授初涉佛学这一微妙精深领域的起步者,我将在以下的文章中,结合日常所闻

所思,谈谈《佛教的见地与修养》一书给我的几点启发。

一、佛学与哲学

哲学是关于宇宙整体的理论学说,哲学的理论具备最大普遍性,是极限真理,放之四海

而皆准,它与具体学科相区别。在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

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而“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近似于西方“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在西方,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第一次使用了

philosophia(古希腊语,意为“爱智慧”,后演化为现在的“philosophy”一词)这个词语。

此后,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

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天,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

做注脚而已,仍离不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而提起佛教,大多数人可能同我一样想起的是:

梵宇经楼中,香烛闪烁,香烟缭绕,一群群信徒鱼贯前行着从一座佛像拜到另一佛像。至于

佛学典籍,闪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无数次在金庸等武侠小说出现的、被视为武学至宝的《易筋经》,或隐藏巨大宝藏的《四十二章经》。而在《佛教的见地与修养》一书中,我了解到佛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哲学”的原因。首先,佛学具有解释宇宙整体的完整理论体系,具有独特的世界观及实践这些世界观的方法论。在佛教哲学中,这些世界观被称为“见地”,而方法论被称为“道”。在本书的

第一章,作者详尽阐述了佛教的见地。见地就是你如何看待事物,需要注意的是,见地往往要依附于一定的人,即一般来说,见地往往要受一个“自我”的修饰辖制。与当下以西方哲学为主导的哲学不同,“见地”分为“传统性的见地”﹙即常识性的、不牵扯到理性分析的看法﹚和“理论性的见地”﹙包括一些除去迷信、

盲信的宗教,某些哲学体系和现代科学﹚。从这个角度看,佛教的“见地”是包含我们一般所指的哲学的,且它的范围远远大于一般所指的哲学。

二、自我、无我与空性

在古典佛教哲理中,将见地分为两种:即与绝对真理相对应的“它的显现”和与相对真理相对应的“它的本性”。毋庸置疑,在佛学的修道中,我们要追求的是努力看到“它的本性”。在追求“本性”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最大的障碍就是“自我”,而达到“无我”则是触碰实相、获得“正见”的根本途径。

《佛教的见地与修养》一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作者对于“自我”和消灭“自我”“无明”以达到“无我”,从而获得正见的论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向我们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个人修身根本,及心怀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氛围,向我们强调了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精神导向;开放的文化环境、从小接触且极受重视的英文学习又使我们大受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以上三种文化对“自我”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将其置于不同的地位,但无一如佛教那样提出要消灭“自我”,确切的说并非“消灭自我”,而是认识到“无我”这一正确见地。

如何论证“自我”的无明,作者提供了两条证据:一是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什么能证明“自我”的存在;二是借鉴印度学者月称的“二轮马拉战车七支”的阐释,即我们并不能确切指出我们身体上能被称为“我”的一部分,组成自我的五蕴中无一永恒坚实的东西能证明“自我”。在阅读到此处时,我发现这一阐述与新近上映的科幻电影《超体》有异体同工之妙。物质,包括“自我”只是对一个或多个连续现象所做的标识,身体的各部件与汽车的零部件或其它各物是同性质的、平等的。因此,就如电影中展示的那样,随着智力发展的认知或见地深入,或许实现佛性发掘的修行者所面对的世界,就如主人公那样,一切无差别,一支笔等同于两支笔,也可以等同于万事万物,同时你本身也可以超越情感、生死等一切烦恼与快乐的纠缠,与万事万物等同并融为一体。“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暂且不论其他,从以上例子中,我想我们可以略微窥见一点宗教哲学与科学这两样貌似南辕北辙的学问之间的不可思议的联系,并从中领略一点佛学的深不可测。

帝洛巴说:并不是现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对现象的执着。无数事实证明,

这对自我执着的无明,将会给我们带来无比惨痛的教训。如猴子捞月中的猴子,因为执着于拯救落于水中的“月亮”,最终丧命。而现实中,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种种烦恼、悲痛甚至痴迷、爱恋也都是“自我”用来设法确定自己存在的狡猾伎俩!换句话说,我们的一切烦恼、孤独皆来自自我执著。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我是倾向于相信宗萨钦哲仁波切所说的。在书中,宗萨钦哲仁波切说鼓动强烈的情绪、汲汲于报复、爱恋他人等都是自我让自己感到真实的把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证明自我的不安全感会被大大降低。事实上,我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正如作者所料。作者还提到,当一般人接触“无我”这一概念时,由于“自我”强烈的保护反弹,会使人陷入巨大的恐慌不安。而当我初读有关“无我”的内容时,我

确实践了书中所述。并且在书中后来的引导下,渐渐平息了这一内心恐慌。强烈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我就不一一例举。与现实我个人的感受相合,是驱使我相信作者所述内容的唯一原因。

了解了“自我”“无我”,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接触佛学的最根本观点“空性”。“空性”的意思是,事物并不是依照你所标示的样子存在。前面我们说“自我”是不存在的,而“空性”进一步告诉我们不存在也是不存在的,即我们要摒除与“空性”相对立的二元对立观。由此,我们也就找到了摆脱由“自我”“无我”带来的一切世间烦恼的方法。

在我看来,空性是佛学区别于其他哲学或科学很重要且独一无二的说法。唯物与唯心,物质与意识??一般所指的哲学中,我们总是肯定或否定一个,或研究其中一者,或探讨两者之间关系。而“空性”告诉我们,对立的两者是不存在的,并且它们的不存在也是不存在的。这不可谓不是对我们世界观与思想的开拓。

三、对佛学的正确态度

原来我的概念中的和尚,是像《西游记》中的唐僧那样只知迂腐固执的守着一些刻板的戒律,有时甚至愚蠢到忠奸善恶不分;而《佛教的见地与修养》告诉我,小乘、大乘以及金刚乘对修行者在戒律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要求,金刚乘的修行者甚至能同普通人一样喝酒吃肉,并利用这一善巧方便来帮助修行。佛教中有的并不是只知一天天盲目撞钟、敲木鱼、诵经的和尚,佛教修行者的思想原来竟可以那么深广,你以为他们逃离红尘、遁入空门只是四体不勤的舒服度日,而真正的修行者却是全身心投入了一场可以与任何社会

生活中困难相匹敌的“心的训练”。原来我以为信仰佛教基本上就是等同于陷入对一座座佛像木偶的迷信崇拜,而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原来佛是首先反对对他的塑像的迷信崇拜的。

读《佛教的见地与修养》,就像经历了一场思想暴风雨的洗礼。有时你会大惊失色----被之前闻所未闻的认知方法震撼,有时你的内心又会很平静-----由于跟随涅槃寂静的引导﹙虽然远不能达到真正的境地﹚。而此书对我最大也是最明显的影响在于,它教会了我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佛教乃至佛学:你可以怀疑佛的一切宣扬﹙事实上这种怀疑是受鼓励的,因为怀疑是虔诚的基础,没有怀疑的虔诚是无明、不牢固的﹚,但你绝不能在对它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妄自贬低;你可以选择信或不信,但佛无处不在,甚至你自己都秉持佛性,实际上,了解佛学的过程,就像通过一个小小的钥匙孔来窥视一个佛的世界,它可以开阔你的思想,对你反思人生、反思社会、反思找寻自我大有裨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更加从容的面对这个世界。篇三:佛教经典文化感想

佛教经典文化结课感想

题目:

姓名:学号:专业:感悟佛教经典文化

在上这门课之前从来没接触过佛教文化,仅存的知识也只是皮毛,并不了解其中的深意。自从上了老师讲的中国佛教文化后,我越来越感到佛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学问。它并不是迷信的,而像是可以净化我们心灵的一本心灵鸡汤一样,像是我们心灵的导师,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很近。

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就像老师讲的那样,有苦也有乐,佛教中的经典文化有时候能很好的引导我们去平衡我们的生活。当遇到苦时,学会用乐观的态度面对而不是一味抱怨消沉;当遇到乐时,也要能够理性对待而不以物喜。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友好宽容的态度,与人起争执时也要心平气和的解决。善待身边的一切,亲情友情爱情,更可以包括动植物,要有一颗平和的心。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我从佛教课中所学到的最切身的体会。

其实,我们不一定要真正意义上的去信佛,只要一个人是相信真善美的,他就是和佛教思想相契合的。佛教并一定是要出世,它只是教会我们用一种出世的态度去生活。教会我们满足,教会我们体会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生活的简单快乐自在。

上过佛教经典文化以后,我们能变得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心中的我,这就已经足够了。篇四:格列佛读后感1500字

格列佛读后感1500字

这几天,读了一篇小说名叫《格列佛游记》,它已清晰的文字把我带入一个奇特的意境,以幽默而讽刺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混浊的社会。读完之后,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当然其中一波三折的剧情,也使我为之心惊肉跳,然而,另我印象深刻的要数主人公在小人国的经历。

曾经来往繁密,友好的两个国家,不来夫斯古帝国和利里浦特国,受贪婪野心的驱动,导致兵戈相向,发动战争,主人公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受到厚赏。而之后主人公因心存正义而直接拒绝他国国君的无理要求,却让国君无法接受,从此在国君心中种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员暗中中伤主人公,他在国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变为魔鬼,以至与个别朝廷官员想把主人公置之死。

这就如同书中所说“伟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时你拒绝满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从前立过大功也绝不能得到宽恕”。

读到此刻,我颤抖了,不由得感到一丝心寒。所谓忠言逆耳,忠臣自然不得国君心喜;小人对君子的猜忌之心,君子自然被诋毁形象。想到这,我不由得感叹历史上的忠臣最终能得到君王善待的又有几个呢?但至少主人公近乎是其中的一个。

这篇游记写出来的,在我脑海呈现出的,是一个浑浊,无情的生活,是过去的生活的缩影!从作者描写隐含的嘲讽和蔑视中,处处体现出抗争精神。而游记反映出来的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也让我明白到在时代进步的背后往往充斥着不幸与荆棘,但无论如何,它毕竟是生活,这篇小说可谓悲喜交织。

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话,我认为评论得很经典: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藉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没有想到在那些朴实得如同流水账的大白话游记中竟蕴含着这么深邃的内涵。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因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篇五:读《佛教文化圈》有感

第三章佛教文化圈

第一节佛教的产生和传播

“现在属于佛教文化圈即多数居民信奉佛教或佛教信仰占主导地位的共有10个国家,占世界国家和地区的5%,它们是斯里兰卡、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被一些人称为“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佛教和佛教文化,同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生死与共。“

p40主要内容摘要

看到文章节关于佛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因为佛教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佛教出于印度,产生于印度“列国时代”。释迦摩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名悉达多.乔达摩,出生在北天竺迦庇罗卫国的国王家里,过着富贵安乐的生活,传说他29岁时四次出宫游玩。第一次看见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看见一位病人,第三次看见一位死人,第四次看见一位乞者。连续的刺激使他顿生感悟,寻求人世解脱之路。后来结果艰苦的觉悟等,他成佛了。“佛”是“佛陀”其原意为“觉悟”或“觉者”,他创立的宗教就叫佛教。后来也称“如来佛”和“薄伽梵”有尊敬的意思。(文章概述)

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佛教正式传来中国是汉朝,寺是汉朝的时候政府办事的机关,它并不是庙,而是帝王所辖的一级单位,直接属于皇帝督导的,皇帝下面有九个寺,寺的长官叫做卿,我们称做公卿,鸿胪寺卿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所以由鸿胪寺来接待,以后由于想把他们常留在中国,这样一来,鸿胪寺不能长远招待他们,因此皇帝下面再增加一个单位,也就是从九个寺增加到十个寺,这个寺就是佛寺,佛寺是从这里开始的,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称是白马寺,当时首都在洛阳,故洛阳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寺。

佛教能够在东方地区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的吻合。我们特别要说的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发生的变化。实际上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佛教的教义主要是通过佛经的翻译版本来传达的。

中国人常说,佛法无边,‘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它的意义是‘智慧’,‘觉悟’。当年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为智觉?而用这个佛字?这是因为中国文字中没有相当的字汇能够对等的翻出来,因为‘佛’这个字含有多义;它所含的智慧之义绝对不是我们一般所指的智慧,而是究竟圆满对宇宙人生彻底明了的智慧,对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无所不知的智慧。而我们中文里‘智觉’二字都没有圆满的意思,因此采取音译再加上注解,通常讲佛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些都是佛学专有的名词,这三种智,以现代哲学名词来说,一切智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对于宇宙万有本体彻底明了通达,而且非常正确,这种智慧,佛教里称为一切智。第二种智叫做道种智,道种智是知道宇宙一切现象,这个现象太多,例如:

动物、植物、矿物、森罗万象,无量无边,这些东西从那里来?什么道理来的?怎样演变的过程成为现在这个状况?将来的演变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些完全明了与通达的智慧叫做道种智,也就是知道宇宙万有的现象。今天的社会中,佛教有四种不同的形态,我们要辨别清楚,而我们今天所讲的是传统的佛教,原本释迦牟尼佛的教育,但是大约在一百五十年

至二百年前之间,佛教变质而成为宗教,例如我们在台湾可以看到一些佛寺,它不是教学或讲经说法,也不是指导大家修行,经常都是拜忏、祈福、超荐亡灵,因此就变成宗教,所以今天绝大多数的佛教是宗教的佛教。

第四节中国的藏传佛教

“佛教与中国的问题之一是佛教和西藏,或中国的藏传佛问题。……许多佛教经典传入西藏,西藏的佛教同藏教——本波教相融合,形成“藏传佛教”。长期以来,藏传佛教一直被称为“喇嘛教”,……这一名称不妥,最好不再使用,“喇嘛”一词意为“上师”、“师长”、“让人”。……和汉语中的“和尚”原来的语义相同。…总之,藏传佛教就是佛教,不但有别于佛教的其他宗教。……藏传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曾形成红派、花派、白派、黄派。”

p49——p50主要内容摘要

在没阅读此书之前,对于藏传佛教和佛教的理解不是很清楚,从上面主要内容摘要中就可以知道:佛教和藏传佛教有一定的区别,但是藏传佛教就相当于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百度百科了解到,藏传佛教是在我国青海、西藏、内蒙古以及现在距离西藏较近等地区流行。有五大支派,分别是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

说到藏传佛教不得不说具有藏传佛教特色的天葬。从传统的角度看,天葬风俗与佛教教义十分吻合,是与佛教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一种藏俗。行天葬是最高境界的施舍。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 它直接关系到信徒未来能否成佛得道的关键, 而“布施”之中的最高境界是“施舍”。按照佛教教义, 人死以后,灵魂便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 而肉体只像一件衣服一样再无用处。但死后将尸体喂鹰,又算是人身的最后一次善事,作为“布施”施舍给其他生物也算是发挥了其最后的价值。天葬就是一种最彻底的施舍,天葬并不是死者要借鹰的翅膀把灵魂带上天界。在藏族的丧葬文化中,灵魂和躯体是两个各自独立存在的概念,无论是藏族原始宗教(苯教) 对死亡的认识或者藏传佛教信徒中对死亡的解释,都是把灵魂和躯体截然的分开,天葬这种丧葬方式把尸体喂鹰, 只不过是这个死者的最后一次施舍, 灵魂已经离开了的躯壳,让它喂鹰,就是发最后的一次慈悲。将自己的肉体奉献给天葬台上的秃鹫和那些无形的生灵,从而在此生的最后做了一件有功德的事

情。藏族的丧葬习俗是与藏族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天葬里有佛的慈悲、爱心、利众、施舍的观念在里面,应该肯定的是它们都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共性很多,人们对死的观念也几乎是一致的,正因为佛教的慈悲之心在天葬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绝大多数的藏族人选择这一葬仪的原因。(百科查阅)

关于佛教我就了解了这些,佛教作为一个民族的一种文化,对于探究那个民族的民族性格等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作为一种信仰,我觉得从某种心理学角度来讲,佛教里面的一些观念,对人的心灵会起到安慰,或者鞭策的作用,相信因果报应,“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中国著名佛家人士、原中国国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认为:“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的说,就是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过四圣谛,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则是缘起论,佛教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既然人生苦短,我们就应该现世修来世,修炼可得道,得道可成佛,成佛可超脱一切苦难。如何修炼?就应该“戒”“定”“慧”。所谓的“慧”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获得智慧。这些观点和哲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