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眼中最优秀的十个门生

孔子眼中最优秀的十个门生
孔子眼中最优秀的十个门生

孔子眼中最优秀的十个门生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士七十二人,可谓人才济济。在孔子的眼中有不少他欣赏的弟子,他的这些弟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长和性格,但有十位弟子,孔子尤为推崇。他们分别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独特个性和人生呢?

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恐怕我们最熟的只有两位:子路与颜回,但还有其它八位同样也是孔子眼中的佼佼者。我会分别用一句诗对十大弟子进行逐一概括,并对他们进行描述和评价,就先说子路吧!

仲由(字子路)——武功高强显忠烈,舍身取义志伉直。子路也许是十大弟子当中唯一会武功的人,不论是在从师孔子前还是从师中,子路就非常好勇争胜,但不欺幼弱,《集解》中说子路:“冠以雄鸡,佩以暇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之。”(意思是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他始终不像一个儒雅学子,倒像一个侠士,孔子说他未“入室”,由于武功高强,从师孔子后,他成了孔子的贴身保镖,忠心耿耿,从此无人敢欺慢孔子。

卜商(字子夏)——命理始祖桃李遍,辈晚才高传佳作。卜商是最早提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观点的始祖,这句话对中国人的命理观影响几千年,这并不是子夏在提倡一种宿命论,而是教导人们:要看得开生和死,生和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必经之路,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死;富有、地位在某一程度上是由上天决定的(比如出身的家庭有富有、贫穷、皇室、平民之分),但是当一个人哪怕是处于贫穷和艰难

之中,也要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子夏的子弟非常之多,曾在西河(今安阳一带)传道授业,当时的魏文侯经常去请教他,比较出名的弟子有李悝、吴起和商鞅。

端木赐(字子贡)——取才有道聚千金,外交风去展雄才。子贡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最有钱,算是一位富豪,他很会做生意,在当时儒学可是提倡重文轻商,认为经商不是正道,可是子贡偏偏不吃这一套,文要摆弄,商也要经营,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当中的记载充分可以说明他是一个经商高手:“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废举”指贱买贵卖,“转货”是指货物种类更新快,意思就是: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从贱买贵卖中获利润,从有成了一个有钱人),除此之外,他还被鲁、卫等国聘为相辅,可谓是文、商、政三结合的第一人。

冉求(字子有)——率军御侵传捷报,知错能改子可教。率领过军队,打过仗的孔子弟子也许只有子有,这显示了他的胆识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并能一战而捷,反映了他潜质的军事才能。子有青年时期做过季氏的家臣,公元前487年齐国军队来入侵,他率领军队进行抵抗,并亲首冲到最前线,奋勇杀敌,大大激发了士兵的气势,再加上他在出战前就想好的“以步兵执长矛”的作战方式,并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此时他还念念不忘他的老师,于是趁如此大好机时说服季孙肥(即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达14年之久的孔子。子有帮助季氏推行了田赋改革,为季氏聚敛很多的财富,却受到孔子非常严厉的批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冉雍(字仲弓)——王室之后德化民,惊世之作毁于秦。仲弓是周文王的后代,然后传到他这代的时候却末落了,家里比较贫穷,以放牛为业,人称“犁牛氏”,这点有些类似刘备,都是王室之后,一个以放牛为生,一个以编草席为生,只是一个成了“贤才”,一个成了“皇帝”。仲弓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之处“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看来他的以民为本、以德化民的为政之道,很难得到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仲弓开始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品德,觉得还需要改正和提高,辞官之后,他师从孔子,开始了自己学习修行之路。

冉耕(字伯牛)——坦直端正树威望,英年早逝扼腕惜。伯牛为人端正正派,率直、坦诚,非常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的弟子当中于德性称著,有很高的威望,可是史书对其介绍很少,再加上他英年早逝,他的很多才能没有得到展示和发挥,实在是令人惋惜,我们能找到关于对他的才能和品德进行正式描述的只有《史记》最具有说服力,里面记载说:“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

闵损(字子骞)——老成持重孝为先,淡泊名利拒费宰。子骞年幼不幸丧母,不断受继母虐待,生活过得很清苦,成人之后,父亲又病故,可是守丧三年未满,国家战事不断,被应征从军。艰苦的生活和复杂丰富的社会经历,使他深深感到世事艰辛难料,慢慢养成了寡言少语、老成持重的性格,平常,他话语不多,然而只要讲话就说得很中肯受用,孔子说他:“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宰予(字子我)——才思敏捷善言辩,敢于儒学提异议。子我能言

善辩,才思敏捷,随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出使于齐国、楚国,用他的“花言巧语”游说各国的君主,试图帮孔子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政冶抱负,子我非常尊敬孔子,也非常赞同孔子的绝大多数主张和观点,但是一遇到认为不对的或不妥的地方,他会毫不犹豫地提出异议。他认为“三年之丧”的制度完全是不可取的、不合理的,他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言偃(子游)——礼乐教民独一帜,继承儒学传南方。为什么说子游是非常特殊的人物呢,那是因为在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当中,他是惟一的南方人,孔子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山东和北方,南方弟子极其的稀有,都说“物以稀为贵”,古代的交通和信息极为不便,南方的学子要到山东求学孔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子游身为南方人,就显得非常的有意义,这对孔子的学说在南方传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颜回(字子渊)——大智若愚成一家,呕心沥血理《易经》。自汉代以后,子渊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他吸取了孔子儒学之精髓,并创立“颜氏之儒”;《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有一口饭吃,一点水喝,就算是在烂屋小巷子里生活,子渊依旧自得其乐),这说明子渊是一个不注重权利和名誉之人,他追求的是一种平淡、朴真的生活,他又是一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智者,起初被同学说成是“愚者”。这是由于子渊的天性忠厚和内向掩盖了他的聪颖明思,就是孔子一时也难以判定他智慧达到了那个层次,经过不断的深入观察,孔子才明确说子渊并不愚,《论语·为政》里说:“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其实子渊天资极聪慧,就连能言善辩、口才一流的子贡也坦诚地说不敢与颜回相比,这并不是出自谦虚,而是发自内心。

最后我引用《论语·先进》当中的话对孔子眼中的十大最优秀的弟子进行总结:“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眼中的“孝”

(从两千五百多年前走来,他谈仁,说义,讲礼,论孝。他所说的核心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带我们走进孔子学说,走进这位老人的内心深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孝的故事。我们可能听说过王祥卧冰的故事。晋朝时期王祥的母亲病了,想吃鱼。王祥就蹲在冰面上,用体温融化冰块。然后捕鱼给母亲吃。南宋著名的词人陆游也是一个例子。因为他的母亲不喜欢唐婉,虽然陆游和妻子唐婉的感情很好,但他却为了孝顺母亲忍痛休妻。从而给后世留下了那首著名的伤感词作《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陆游和王祥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孝心。但这是真正的孝吗?春秋时期的孔子在《论语》里也多次提到了孝。陆游和王祥的做法和孔子提到的孝是一回事吗?) 孝是我们中国人最不陌生的道德。尊重老人,尊老爱老。这个道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道德、最普遍的道德。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哪个地区、不管是什么职业、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人们共同认同这个道德。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很早很早人们就崇尚这个道德。孝在最原始的文字里头,在卜辞里头他的形状像一棵树。树上面枝繁叶茂,上面有枝叶,底下是根。不管你枝叶多么复杂,多么繁多,你都根源于一个根。你的生命力在根,你都来源于根。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祖先,最大的老。我们是炎黄子孙,有炎帝、黄帝。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孝在中华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孔子本人是非常非常重视这个道德的。孔子的《论语》里头孝这个字出现了17次。据说宋朝,北宋王朝宋太祖在他夺取天下以后,他声称要以孝治天下。宋太祖的宰相赵普说过这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半部《论语》治天下应该说和宋太祖说的以孝治天下是一致的。为什么呢?《论语》里出现孝字出现了17次。《论语》一共20章,这17次出现孝,有15次在前10章。所以他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后来到宋太宗继位以后,赵普去世了。去世的时候,人们去翻他的匣子,据说,传说就是一部《论语》。而且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这个孝的道德非常重要。 孔子有个学生叫有若,有若曾经讲到了孝。有若讲孝、有若论孝,应该说反映的就是孔子的思想。应该属于孔子思想的组成部分。他把孝摆在非常高的地位、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有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也。”(《论语》)。就是说这个人在家里头,如果能够做到孝顺父母,悌爱兄长,既孝又悌,和家里人和和睦睦。特别是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在外面就不会当叛臣,不会犯上。这就是说,在家是孝子,在外是忠臣。因为他在家里我当孝子培养了非常好的道德。他在外面也会忠实履行自己当臣子的职责。好好的尽心尽力为国家做事情。接着有若说“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为之有也”(《论语》)。这人平常不好犯上,对上面都是很尊敬,坚守自己的职责,服从上面的调遣,服从上面的命令,这样的人不会作乱。然后有若又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治理国家先抓住根本。抓住根本就符合“道”。抓住根本就不会偏离“道”。最后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说你要做到仁爱,仁爱就是根本。整个国家的治理要充满着仁爱的精神。仁爱精神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孝悌就是仁爱的根本。说你抓仁爱,让人们有仁爱的精神,培养人们的仁爱精神,得从根本上来培养。什么是根本呢?什么是大本呢?孝和悌。当然其中最主要的是孝。孝顺父母,悌爱兄长,其中主要的是孝。孝悌是根本,先从这个道德来培养。我们平常老说要对人们进行精神文明教育。道德教育,树立这个道德、树立那个道德、树立远大的道德、树立最美好的道德。但是你说这些东西说的很大。这些大的道德,这些长远的道德,美好的道德要通过一些具体的道德来实现。而且你培养的时候要从具体的道德来开始培养。就像我们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再做多么伟大的事业,你也得先从一些具体的事情开始。这么美好的道德,伟大的道德,仁爱的精神,从哪个道德来具体的开始培养呢?就是孝,从他来开始培养。所以孝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心中的孔子形象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个静静聆听人的内心与漠漠观察世界的智慧老人。说是老人,那是从我这个两千年后的人类眼里追溯回去的结果,不管从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育我去领略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与根。 说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学识上的渊博,面对他高深的学问,颜渊曾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学问能让这位孔子最欣赏,最器重的学生发出如此深刻的感叹。当然,孔子作为一位老师,他的智慧也体现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原来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纵然孔子是诲人不倦的,但这一份“不倦”却是建立在一个学生对学问痴心向往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诚然,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他自身就不想学,那么硬逼着他又能有什么大的效果呢?都说言教重于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观看《孔子》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都能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孔子面见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个大礼,这时一旁的太监就会告诉他那是周礼,现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误……就是这样一位极力推行周礼的“固执”的老师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礼知礼守礼的学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处于那样的乱世,孔夫子以笑面对,乐观地在思考中漂泊。因此不会在铜镜前流连,不会看到头上的银丝,不会在意何时离去,智慧的光辉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识而富足。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看开人生,绝非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世人只发现物质的落寞,习惯性的忽视夫子背后的伟大,所以他们是“世人”。正如奥运会上奋斗的健儿,难道只有得奖牌的运动员努力了吗?不!那些追逐不到成功的人们,也在不停的追逐梦想,靠着乐观闯出只属于自己的未来!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人无完人,只能说夫子在某一个角度,是一个完人。辉煌的文化遗产,传承千年,教育后人,这个过程是艰辛而具有意义的,它的价值体现在: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知识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尽相同,却无一是不受益的。夫子的智慧不仅绚烂,并且源远流长。“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夫子明白仁由心生,是握在自己的手中,夫子并非匹夫,而是智勇兼备者。 在这位慈祥的老人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思想的光辉,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自己的思想的执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当社会抛弃他的时候,他没有选择自弃,也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大智,更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当他站在黄河岸边的时候,有感而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知道历史的滚滚洪流留下的永远不是那些凶残的统治者,不是那些只知道冲锋陷阵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怀天下,那些关怀黎民苍生的先哲。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做到了,他没有做到的后人也帮他做到了,虽然他没有看到。但是历史铭记了他。一个坚定的儒学圣人,一个关怀天下的人!他记挂着人们,世代的人们也纪念着他。

我眼中的孔子初中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孔子初中作文 800 字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万世师表, 创造了许多至今仍不失智慧光芒 的教育理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我眼中的孔子初中作文 800 字,欢迎阅读。 篇一:我眼中的孔子 在我眼中,孔子是个太老太老的老头了。他用尽毕生的精力周游列国,四处 讲学,从事教学研究,成为我国从古至今都影响颇深的教育家和哲人,他的许多 言论及思想一直都在被后人沿用并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他老人家说过许多至今都仍然适用的经典名言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等等。 我们在他的教诲下不仅认识到了很多为 人、为学、为政的道理,也可以从中看出其本人有着怎样高超的道德修养。孔子 的儒家文化在中国和世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 任何事情也都是没有绝对的! 就好比生产美味食物的饭店和香气扑鼻的香水工厂, 这些地方都会生产出脏臭的 废物垃圾一样。 所以, 从某种程度上讲, 对于孔夫子及其言论有时还得辩证地看。 举个例子,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之人,唯女子与小人难 养也。”意思就是说:普天下的人,女子和小人是最难养的。养在这里泛 指教育、相处、德操等。这句话,乍一听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之理,可是仔细推敲 之后就会发现,有这样两点令人不能诚服。首先,怎能将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 女子,从古至今有不少都是人们一直学习赞颂的榜样: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安邦 治国的杨门女将等等;女子,也是多少美好事物的象征,要不然古人在造字时怎 会把许多寓意美好的字与“女”字联系起来, 诸如“好”、 “妙”之类。 这些许许多多的事例都可以例证孔子这一观点的某些偏 颇与谬误。也许他老人家只是一时兴起的笑谈,但他忽视了真理却是事实。这样 的笑谈是可以贻误后世的。 纵观人世间千百年来的沉沉浮浮, 多少生死攸关的时 刻都是弱女子救国:貂蝉、西施、王昭君等,不胜枚举。当今社会,妇女更是人 类繁育和社会发展所不能缺少的, 因为女性是人类的母亲, 而像居里夫人这样优 秀的科学家更是让多少男人望尘莫及。而且,从另一方面而言,有多少成功的男 士身边也都是因为有了一位优秀的女性才成为人类的精英。 比如, 美国前总统克 林顿、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统施罗德,他们都是因为自己有着卓尔不群的好 女儿,而在竞选时为自己赢得了更多选民的拥戴,才成为国家元首,走上了人生 成功的顶峰。可是,小人却大不一样了。他们为人奸诈、心胸狭窄、祸国殃民,
1/7

孔子的孝文化思想

孔子的孝文化思想 08历史2班 0806010063 夏艳 【摘要】孝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孝显的尤为重要。孔子认为孝为“仁之本也”,是一个人所有德行的根本。并且认为真正的孝子不仅要在物质上关心其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敬爱其父母。同时孔子提倡的“孝”与“礼”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当孝与其他德行发生冲突时,孝先于一切。但孔子在当时那种“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过度地强调礼这种外在表现形式,有些矫枉过正的趋势。在当今这个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取向混乱的阶段,复行孝义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孔子孝文化礼 一:孝:“仁之本也” 中国传统的文化里头,孝敬父母的“孝”文化是重要的一部分。孝文化是传统儒家思想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系统的阐发了他对孝义的理解和要求。 首先他强调孝的重要性,把孝放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他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孝不仅仅只是一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的源头,马克斯·韦伯在《儒家与道教》中说道“在一个家产制社会里,子女对父母的孝被转化到所有的从属关系里,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官员——孔子有段时间也做过大臣——会认为孝是所有其他德行的源头,孝是对履行官僚体制最重要的等级大臣——无条件的纪律——的考验和保证”。从这我们又可看出孔子的“推己与人”的思想,“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孟子对孔子的孝义进行了继承和提升,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只有在爱自己的父母子女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去尊敬别人的父母与小孩。试想,一个连对把自己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的父母都不尊敬和爱护,他会爱护社会上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甚至可能互不相识的老人和儿童吗?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导读: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一) 从春秋到现代,孔子精神一直永记在我们心中,他的弟子撰写了一本《论语》,我们至都在学习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被世人称为至高无上的圣人。 一个人的品德像山一样高尚,人们便会敬仰他,一个人的行为像大道一样光明正大,人们才会跟他走,而那一个人,无庸置疑就是孔子,然而,天下君王,至於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只是一代平民,可他的学说已流传了十几代,读书人都非常尊敬他。 孔子教书不分贫富,只分基础好与不好,好的多教些,差的少教些,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学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纵心所不逾矩。 在我眼中,孔子是一个不慕荣利的人,因为在以前,读书是有钱人才能读的,而孔子却不分贫富,再进一步说,有多少人教书能够因人而异,答案10%都不到。 上至天子王侯,中国讲六艺的人,都是以孔子的学说作为标准,可以看出孔子真是个至高无上的圣人啊!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二)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辅之以礼,他的学说历朝历代受到儒生们的追捧,但我认为这里面有正确的观念,也有落后了的观念。 孔子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形象,那就是“君子”。“君子”包含了

一切人所有的美德,是孔子对至仁至义的一种追求,孔子希望人们都能达到“君子”的境界,使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君子”的形象类似于我们现代人所喜爱的“超人”,这类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人不可能变成那样,但这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孔子塑造的“君子”给现代人实现真善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孔子十分重视“礼”,他的一言一行都符合“礼”的要求,但某些具体的过程,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孔子的“礼”又是苛刻的。《论语》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孔子曾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可他又是这么地挑剔,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简直就是一种浪费。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很多百姓贫苦而吃不上饭,他为什么不施“仁义”,把这些物品给老百姓呢? 另外,孔子作为一名老师,他应当尊重每一名学习,发掘出他们的潜能,补足他们的不足,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不能因自己的喜好而否定学生。子路是孔子的一位学生,他勇敢、直率但也有些急躁。孔子应当发挥子路的“勇”,使他成为报效国家的将领,让他成为有用之才。然而孔子却瞧不起他的“勇”,他只喜欢懂“礼”的学生,进而对子路存在偏见。孔子没有尽到一名好老师的义务,他在批评子路的同时却没教会子路稳重。 此外,孔子关于交友的言论中,某些思想我也不太赞同。孔子认为人人都应该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这样可以促进自身的发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摘要:孔子“孝”的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无违、孝敬父母。孝以仁为本,以礼为表现姓社,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孝”具有某些特殊的政治功能。孔子的“孝”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孝礼仁 一、综述 (一)孔子“孝”的基本观点 “孝”的观念在西周时就已经产生和流行,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最终形成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 1、“无违”谓之“孝” 《论语·为政》中有一章是孟懿子问孔子何者为“孝”,子曰:“无违。”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就是要听从、顺从父母的意志, 维护父母家庭中的核心地位。“父母活着的时候, 按照礼节伺候他们;死了, 按照礼节埋葬他们, 按照礼节祭奠他们。” 一般认为,“无违”有两层含义:一是无违于礼,依礼行孝;二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 另外,不违背父母意志还表现为继承父母遗志。孔子提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于这句话,有一种看法是孔子片面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个性和自由。比如陈国庆、何宏在书中是这样注释的:“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道”是指父亲的人生准则,他生前的愿望、志向。比如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父之道”解释为“父亲的途径、方向”,他认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真正原因是保持氏族生存经验的重要性。 2、不使父母担心谓之“孝” 孟武伯向孔子问“孝”时,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唯其疾之忧”,是指子女非常关心和担忧父母生病呢?还是指子女使父母只关心自己的疾病而

我心中的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 枝江市百里洲中学七(一)班曹博畅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奔腾不羁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令人赞叹不已的伟人,而最令我最敬佩的就是大圣人孔子。 谈到孔子,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名家喻户晓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四十岁时从事教育,弟子五千,其中贤士七十二名,孔子一生的言行及一些小故事全被他的弟子们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行耐人寻味,一句简单的话,却有着许多人生哲理,启发我们的心迪,就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来说,确实是这样的,我认为孔子说得很对,不管是老师是父母都叫我们不要读死书,我们往往只知道不停地读,但我们的心却不‘‘在线’’,所以我们的学习效率才不高,但当我们真正领悟到这句话的意思时,我们才会知道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我心中,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当年,学识渊博的孔子去寺庙祭祖,他一进庙就觉得惊奇,向别人问这问那,他的弟子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师父那么有才,还要向他人请教呢?’’孔子对他们说:‘‘不懂就问,有什么不好?’’孔子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无完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优点,不要看不起那些身份低微的人,他们也有着值得我们虚心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我还觉得孔子的待人处事,言谈举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在这方面都是很不周全的,他们有许多人都是‘‘笑面虎’’,笑里藏

刀,只想着自已的利益,对待一件事,没有责任感,这是不对的,应该向孔子一样,诚实、朴实,拥有高尚的节操。 孔子的一生是坎坷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幼年丧母,中年在朝廷当官,却多次没有受到君王的重用,后来被贬了官职,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而是乐观向上,当了一名老师,后来他有了众多弟子,且将自已的思想发扬光大,最终他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当我知道了他的故事,我觉得惭愧极了,想想自已,遇到一点挫折就想放弃,但是孔子却不一样,他不仅没有堕落,反而把压力转化为了动力,继续努力进取,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大贤士。 孔子的思想及行为深深地影响了我,它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 (指导教师王祯)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500字 关于孔子的作文500字_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500字关于孔子的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孔子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在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我国,不同的人的心中便有不同的孔子。与许多人不同,我心中的孔子并非圣人。 孔子非圣,他与普通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对于子路的轻率勇莾,他哂之;对于宰予的违礼贪睡,他呵斥“朽木不可雕也”;对于颜回的箪食瓢饮,他也会由衷感叹“贤哉回也”;他有时也会小小地偏心,将点视为知己……然而,无论他斥责也好,嘲笑也好,师生间的关系总是如此和谐。孔子诲人不倦,学生们也毕恭毕敬。“万古师表”,这是今人们对孔子的评价。在师道尊严日渐淡化的今天,孔子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值得我们提倡。 孔子非圣,他是一位失败的理论推销员。孔子周游列国,出发前可谓信心满满,又怎料回来时两手空空。不管孔子将他的大同世界描绘得多么美好,不管仁、义、礼、智、信听起来大义凛然,不管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是多么鲜明,这一切,仍抵不过尖兵利刃,峻法严刑。孔子失望了,对这礼乐崩坏的春秋失望了。他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位失败的理论推销员终究没有“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气概,也庆幸没有,否则这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遗憾。道不行,也不能放弃。将它传递吧,历史会挑选出真正的道。 孔子非圣,他被旧的事物紧紧地缚住了。春秋时间,诸候纷争,周王朝的繁文缛节已无法适应于时代。而孔子,却死死地抱住这礼乐制度,将这即将朽烂的船当作救世的诺亚方舟,试图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维护摇摇欲坠的礼乐制度。但这也不能全怪孔子的固执,要知道,是阶级的局限造成了孔了对周礼的推崇。孔子的礼,这一通向仁的途径,是无法被诸候们接受的,这便注定了孔子学说在当时的失败。然而,他在杏坛播下的种子历经千年的沧桑,已成为参天大树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孔子的思想显得越来越重要。 孔子非圣。我无法想像被供在庙堂之上的孔子。也许我们纷纷称孔子为“至圣”的时候,孔老夫子仍在“三省吾身”吧? 我心中的孔子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历代代出过多少儒家著名学者,可最具代表性以及影响力的,非孔子莫属。而孔子所说的“仁”与“恕”为儒家理论中最最精髓的东西。 仁,什么是仁?孔子说过:“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也就是说,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安身立命,那就要努力让别人也立起来。自己想要发达,那就要让别人也发达起来。在离你最近的地方,有人碰到一些事,你帮助他一下,就是仁义的方法与秘诀了。这就是孔子对“仁”的理解。 那么,恕又是什么呢?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孔子:“老师啊,你能告诉我一句话,让我终身受益匪浅吗?”孔子回答道:“那就是‘恕’吧。”看看,这就是孔子——讲一个让人终身受益的话,只缩成一个“恕”字!圣人就是圣人,不会和你长篇大论地讲大道理。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又进一步地解释了“恕”这个字——自己不想要的,别强加给别人。 从上面的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的胸襟和气度,以及他品德的高尚。的确,人就应该要有宽广的胸怀,与人处事的时候,不可以心胸狭窄,而是应该

孔子论孝

孔子论孝 “孝”,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菏泽国税同心文化中就有一个方面是孝心,所以我们如何提高对于孝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孔子曾经对孝有过非常详尽而精辟的论述。 第一是“无违为孝”。有一次,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孔子又将这个意思告诉樊迟,樊迟不明白,孔子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意思是: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事奉他们,父母死后要以”礼”来安葬他们,还要按照”礼”的祭祀他们。无违于礼,能以礼来奉事父母,这就是孝。 孔子又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这是说:子女奉事父母,如果父母有过错,应当微言规劝(也就是语调低缓、和颜悦色地规劝),如果父母不听从,还是应该照常恭敬,不要有违逆的心,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找机会进行规劝,这样操心是很劳累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对父母产生怨恨。现在,我们常说“孝顺”,“顺”即是“无违”,所以说只有先顺从了父母,行的孝才会让父母感到满意啊。 第二是“父母唯其疾之忧”。有一次,孟武伯问孝,孔子回答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也就是说,让父母只忧虑你的疾病。这句话第一次看起来会觉得十分的奇怪,因为照常人的想法,做子女的不应让父母担心自己的一切,为什么偏偏要让父母之担心自己的疾病呢?后来一想,能做到只让父母担心在外的子女的疾病都是十分困难的。子女在外,父母常常忧虑,子女现在到了哪里啊,生活在外地习不习惯啊,工作学习顺不顺利啊之类的。所以孔子又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作远行,若不得已有远行,也应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方位。这样就能让父母少了一条对子女的忧虑。虽然孔子说这句话是因为当时古代音讯交通不方便,父母若有事,无法很快把子女召回,如果是什么大事,这将会让父母和子女双方都十分遗恨的,但对于我们现代人,也常常从外地打个电话,发封邮件等向父母报方位,报平安,这样令父母也会很安心。毕竟子女是父母身上的肉,疾病是不能自主有无的,所以让父母“唯其疾之忧”也是使父母有一定的牵挂,让家人之间的情越来越浓厚了。 第三是在赡养父母、照顾父母的同时还要敬爱父母。子游问孝的时候,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也就是说,对犬马我们都能养,但对父母,我们除了养,还应有敬。即使是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怀有能“赡养父母”即为孝的想法,所以常常抱怨老人不知足。因为他们认为好吃好穿的伺候着老人,就已经是尽孝了,老人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侍奉老的吃好、穿好,并不能说是尽到了孝道。年迈的老人很孤独,他除了吃和穿以外,他更需要孩子陪他多说话、多聊天,更需要孩子敬爱他。这个“敬”字下面体现的是孝子的心,是孝子的情。所以赡养父母、照顾父母,是孝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孝的全部。孝顺是发出自内心的真正的爱,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就像子夏所说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事奉父母,要做到尽力,更要做到尽心,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 总之, 孝不是简单的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不是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孝的本质是对父母的爱,是对父母的情。也就是说孝的本质在于心,孝体现出来的是人的本性。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没有孝心的人,会是一个高尚的人,会是一个有道德、讲诚信的人。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所以孝文化的存在与弘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也是我们每一个国税干部应有的基本素质。

孔子的孝道观

孔子的孝道观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 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再次,孝道对政治能够起到作用。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 可以看出,虽然在《论语》中,只有十九处明确地提到了“孝”,但是那些关于祭祀、关于忠、仁的阐释也是跟孝不可分割的。 一、《论语》中的孝道精华 (一)孝悌,仁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一》)在孔子的思想里,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非常重要。《围炉夜话》里有一句妇孺皆知的话:“百善孝为先。” (二)养老更要“敬”老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第二》)孔子认为,如果养活父母没有诚敬之心,那么和养活动物又能有什么区别呢?“ (三)“孝”和“悌”相结合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共8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共8篇) #4楼回目录我眼中的孔子我眼中的孔子作文|2014-10-2011:52 两千五百多年过去了,人们提起孔子,还总是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因为,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界,并且渗透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孔子是中国人不可能绕过的一个人.每个时代,几乎无可避免地要拿孔子来说事儿.从惶惶周游列国到确立一家之说,从儒术独尊,圣人师表,到打倒孔家店,大型祭孔活动,孔子就被装扮成各色人等登场, 或神化或妖魔化.去后种种褒贬热闹,与孔子其人究竟何干且放置一边,单说我对孔子的态度,六个字便可概括:信其道,敬其人.这两句, 为因果关系,顺序不可颠倒. 孔子一生,办成了三件大事:教书育人、传播学说、修撰典籍.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方法是推己及人,曾子对此有所延伸, 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梁漱溟先生则说:"孔门之学乃为己之学,而己又是仁 以为己任的己,此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席不暇暖."孔子之所以将整整 十四年时间都花费于周游列国,虽凄凄惶惶,席不暇暖,却执著一念, 从未畏难停步,明知难为而为之,是想以此创立一个富足和谐、文明 有序的理想社会."童年之苦寒、成长之艰辛、游说之落魄、晚年之 孤寂"构成了孔子的生命色彩. 孔子,无疑是一个失意的理想主义者.然而,落空的理想并未让孔子放弃宣扬自己的学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的杰出正在身处困境仍能心怀天下.从政理想这扇门被关上了,十四年的努 力打了水漂,不过,孔子却幸运地打开了教书育人这扇窗. 孔子晚年致力于私人讲学,有教无类.他主张士人贤者干政,他的很多弟子因此都走上了从政的道路,开战国时期及秦以后的"布衣卿相"之局,这在中国的教育、政治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郭沫若曾言:孔子是由奴隶社会变成封建社会的那个上行阶级中的先驱者.

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大全(含解释)

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大全(含解释) 本文是关于孝道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孝作为一种道德,必须在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中才能产生,而且离不开道德主体的主观需要和社会需要。下面应届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具体内容如下(仅供参考):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7.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

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9.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0.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2.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4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6.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

论孔子的忠孝观

论孔子的忠孝观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核心恰恰是“孝弟”。“礼”则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对人的行为起了规范作用。孔子的忠孝观在这两方面可略见一斑。 记得子夏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而宰我也曾因为说三年的守孝期太长了被孔子斥之为“不仁”。可见孔子对“孝弟”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孔子以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谓孝弟,就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孝顺父母不仅要让父母衣食无忧,满足其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而这往往是大家很难做到的。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大家的腰包也都鼓起来了。物质生活在提高,道德品质却在日渐退化。经常可以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报道。看着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我不禁要问他们的子女:难道你们忘了母亲是冒着生命危险才把你带到这个世上的,而后又是多么艰难地把你养大?他们的确忘了,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忘了做人的根本。还有一些人,他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以钱为报。他们忙于工作,忙于应酬,从不曾陪伴在父母左右,能聊表他们孝心的是每月按时寄到父母手里的钱。但要知道,作为父母,他们不要你的钱。他们只希望你能多抽空陪陪他们,天伦之乐远比金钱宝贵的多。钱是冰冷的,无法温暖他们寂寞的心。在孔子眼里,这两种人都算不上是孝

了吧。前一种人连基本的赡养义务都不履行,乌鸦尚知要反哺,何况人乎?这样的人只怕也不能称之为“人”了吧。后一种人在物质生活上对父母可谓尽心尽力了,可是他们忽视了父母的精神生活,并不能使其发自内心地快乐。也许孔老夫子追求的孝是要竭尽全力,身心合一吧。 忠这个字,一分为二即“中”“心”,可见也是要发自内心的。孔子主张忠,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事君能致其身”。在这方面孔子自己率先为后人作出了表率。孔子为政期间,可谓鞠躬尽瘁了。他竭力主张君王为政以德。希望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有道”社会,并且为之奋斗终生。鲁哀公十四年,陈成子弑简公。此时孔子已经告老还乡,他本可以置身事外,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忠心使他仍以大夫身份关心政事,于是“沐浴而朝,告于哀公”。孔子提倡忠,但这忠是有条件的,即“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但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但孔子作为统治阶级,自然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所以他更注重臣下对君主的“忠”。尽管如此,这与后人所说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是不一样的。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是愚忠,它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不是孔子提倡的“忠”。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极力维护西周礼法,倡导忠孝礼义,是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孔子希望通过道德来拯救人心,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不论他是真的为民,还是仅为维护统治阶级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800字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800字 第一篇:我心中的孔子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在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我国,不同的人的心中便有不同的孔子。与许多人不同,我心中的孔子并非圣人。 孔子非圣,他与普通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对于子路的轻率勇莾,他哂之;对于宰予的违礼贪睡,他呵斥“朽木不可雕也”;对于颜回的箪食瓢饮,他也会由衷感叹“贤哉回也”;他有时也会小小地偏心,将点视为知己……然而,无论他斥责也好,嘲笑也好,师生间的关系总是如此和谐。孔子诲人不倦,学生们也毕恭毕敬。“万古师表”,这是今人们对孔子的评价。在师道尊严日渐淡化的今天,孔子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值得我们提倡。 孔子非圣,他是一位失败的理论推销员。孔子周游列国,出发前可谓信心满满,又怎料回来时两手空空。不管孔子将他的大同世界描绘得多么美好,不管仁、义、礼、智、信听起来大义凛然,不管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是多么鲜明,这一切,仍抵不过尖兵利刃,峻法严刑。孔子失望了,对这礼乐崩坏的春秋失望了。他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位失败的理论推销员终究没有“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气概,也庆幸没有,否则这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遗憾。道不行,也不能放弃。将它传递吧,历史会挑选出真正的道。 孔子非圣,他被旧的事物紧紧地缚住了。春秋时间,诸候纷争,

周王朝的繁文缛节已无法适应于时代。而孔子,却死死地抱住这礼乐制度,将这即将朽烂的船当作救世的诺亚方舟,试图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维护摇摇欲坠的礼乐制度。但这也不能全怪孔子的固执,要知道,是阶级的局限造成了孔了对周礼的推崇。孔子的礼,这一通向仁的途径,是无法被诸候们接受的,这便注定了孔子学说在当时的失败。然而,他在杏坛播下的种子历经千年的沧桑,已成为参天大树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孔子的思想显得越来越重要。 孔子非圣。我无法想像被供在庙堂之上的孔子。也许我们纷纷称孔子为“至圣”的时候,孔老夫子仍在“三省吾身”吧? 第二篇:我心中的孔子孔子是每个人都了解的,我们学过他的名言警句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够知其意的却很少很少,包括我自己,我目前也只能懂得他的几句而已。 纵观他的名言警句,在我所领略的警句中他的这句话让我感悟极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我认为孔子的这句话说得非常的好,他正适合于我们,可以告诫我们读书不能读死,要善于去灵活应用开动脑筋,在念读的同时要反复地思考,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它的好处在哪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当然只思考也不行,也要将自己的思考融入课本当中反复的推敲之后就会有所得。 我就有过亲身体会以前我学习成绩总是提高不上去,父母也给我报了许多补习班,但是终究没有太大的效果,后来,在上课时学了《论

孔子论孝

孔子论孝:子女保全身体,是孝的内在要求 孔子认为孝之以礼是对子女孝敬外在形制上的期待,作为子女的更需要注意保全自己健康的身体,这是孝内在本质的要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做父母的最担忧子女生病。” 读《论语》要从生命本真处读,要还原到切身感受中去。只要一旦为人父母,就会发现,你对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最关切的。所以为人子女,不能把自己的身体只当成自己的。你的健康问题,是父母最忧心的,你无权轻易处置自己的生命与健康。使自己体谅父母为自己健康担心那种心情去保全自己,同时,对父母能回报当自己生病了父母所显现的那种关心,才是真正的孝敬。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对孩子建立一种整体思维的期待。即人在社会关系中,你的关系角色要有自觉性。孔子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如果一个人出于一时愤恨,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和亲人,做出非理性的行为,这难道不是一种迷惑吗?现代的孩子经过社会的复杂性相对较少,有的轻易地残害自己的生命,使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与关系思维的角色认知缺乏有关系。 孔子论孝 对《论语》中这句话还有另一种通行的解释也为历代大家所肯定。即让做父母的只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行了,不必为其他事情担心。强调的是做子女的要自立。钱穆先生说:“子女以谨慎持身,使父母唯以其疾病为忧,言他物可忧。人之疾,有非己所能自主使必无。”说的是为人子女只须父母忧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就行了,因为人生病有时候不能自己控制。其他如事业发展,品格砥砺都需要自己完成,不要让父母操心。自我成长也是对父母的另一种孝敬。 这种孝法还有一种反向警策作用。当下社会,望子成龙而拔苗助长者不止万千。笔者曾经去精神病院调研过,发现父母在孩子精神出现状况后唯一的期待就是孩子做一个最普通的孩子。而此前很多家长对孩子多方面苛责,一旦患病追悔莫及。所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余下的让他自己去发展,过于人为的期待都可能导致其他的结果。

我心目中的孔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 孔子,不仅仅是人们眼中的圣人,一代文化巨匠,在我心目中中,不似人们眼中圣人的清高孤傲、与世无争,孔子更像是一个可亲可敬、至情至性,实实在在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真正的人。相比较老子的高深莫测,庄子的逍遥洒脱,孔子的直面现实生活的勇气,勇于入世的态度以及在黑暗的现实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精神,敢于不阿权贵发出时代的呼声,都表明孔子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写的人。孔子对于文化学术的追求使我明白了什么是学而不厌;孔子对于弟子谆谆的教导使我了解了什么是诲人不倦;孔子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心使我知道了什么是鞠躬尽瘁。而孔子的人格精神与人文主义情怀更是在为孔子的政治学说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也许有人会说孔子的学说是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捍卫者,而经过通读《论语》,我对孔子的政治学说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孔子并非统治阶级的卫道者,而是一个叛逆者,他是一个温和的叛逆者。他为将自己的政治见解诉诸于实践真正造福于天下苍生,也只能把这个社会的不满和自己对于黑暗时代的愤懑化作珠圆玉润的语句向统治者娓娓诉说,只为求得统治者的认同,让黎民百姓减轻负担,免于战争与苛政之苦。 作为一个文人,孔子既然不能用武力去对抗无道统治,用自己的言语身体力行来警醒各个诸侯,试图用“曲线”的方式最终达到自己政治理想。 一、从孔子的出身来说,孔子出身贫寒,孔子父母的结合也不被世人所认可,孔子母子也不为其父的正妻所容,年幼时就过上了艰辛的生活,从孔子的身世也不难看出为什么孔子会成为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社会是不公的,而孔子并没有抱怨社会的不公,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打破这个不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的出身和幼年的经历为孔子日后的“温和的叛逆”提供了可能。 二、孔子心系百姓,胸怀天下。孔子讲求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百姓,以理服人,要求统治者要体察民情,体恤百姓,真正考虑百姓的利益进行自己的统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学说中不乏对政治的论述,孔子本人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治国理念,很难想象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里,普通人逃命唯恐不及,自身难保,而孔子却挺身而出,为百姓求取更公正的待遇,无法否认的是在那样的战乱年代提出关心百姓,关注普通人生活的思想的孔子,不管站在哪个阶级都是一个真正的胸怀天下的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三、孔子具有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孔子与子路在路途中迷路,向两位种田人打听,种田人得知眼前是孔子后,便问道:天下的坏东西滔滔不绝,你管得过来吗,不如像我们一样过隐士的生活吧。孔子决绝的说道,正因为天下无道,我才出来,如果天下太平了,我也会过着隐士一样的生活。我们看到是孔子敢为人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真正为民请命的动力驱使他去思考,去奔波,而不是一个拿着统治者俸禄来思考如何对付百姓,使他们可以更加听话一点, 四、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大同社会是孔子的毕生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讲信修睦,选贤举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的大同社会没有远近亲属之分,也无等级门第之别,人们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可见在孔子的理想世界里,人是没有等级的 五、孔子不随波逐流,追求最高境界。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