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新风热负荷计算方法研究
DB22-T 5129-202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术语1.0.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ultra low energy residential buildings适应地区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在利用被动式建筑设计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等能源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技术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居住建筑。
1.0.2一次能源primary energy在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
1.0.3一次能源换算系数primary energy coefficient将某种能源换算成一次能源时,考虑能源在开采、运输和加工转换过程中造成能源损失的系数。
1.0.4换气次数air change rate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即通风量与房间容积的比值。
1.0.5性能化设计performance oriented design预以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为性能目标,利用建筑模拟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逐步优化,最终达到一定性能目标要求的设计过程。
1.0.6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SHGC)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of clear enclosure structure在照射时间内,通过透光围护结构(如:窗户) 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如:窗户) 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1.0.7线传热系数linear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2当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为单位温差时,通过单位长度热桥部位的附加传热量。
1.0.8气密层air tightness layer由气密性材料和部件、抹灰层等形成的防止空气渗透的连续构造层。
1.0.9建筑总能耗综合值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在设定计算条件下,建筑每户使用面积内年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电梯和家电等的终端能耗量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发电量,利用能源换算系数,统一换算到标准煤当量后,两者的差值。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和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节能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最大的领域之一,其节能潜力巨大。
超低能耗建筑作为一种新型节能建筑,具有极高的节能效果和环保性能,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材料选用、设备配置、运营管理等。
其中,节能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实现超低能耗建筑的关键。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引言传统节能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20年,其中德国、美国是最早开发建设的国家,而我国近些年来才开始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这一技术的应用也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正在从“高碳”向“低碳”转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近几年,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效果,也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
目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研究、工程应用和技术标准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须解决。
1建筑节能设计的概念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当中,节能设计在每一个领域当中的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如果在建筑工程设计时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就会导致建筑工程中的各种资源被大量地消耗,建筑工程的成本也会增加,还会对建筑物的周围环境等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节能建筑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等能够和谐共处。
将节能建筑设计应用在建筑工程设计当中,首先能够缓解我们国家十分紧张的资源,现阶段,在我国各个领域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改革开放到如今,我国的经济是不断在增加,因为这种情况的影响就会致使我国很多资源已经出现了紧缺。
而建筑行业是一个资源消耗比较大的行业,在无形当中就会使资源造成紧缺,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节能设计,不仅仅能够将资源消耗的情况进行缓解,还能够将资源浪费的情况进行缓解。
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问答

被动房问答常见问题1.被动房标准的要点是什么?采暖能源需求不可以超过15kWh/m2a这个极限值。
如果超过,在中欧气候地区,利用新风补热就不大可能满足建筑物的剩余采暖需求。
第二项要求是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气密性(n50 ≤0.6h-‐1)。
第三项要求是所谓的一次能源需求。
除了采暖热能,还包括了建筑物内的全部能耗(热水、电),以及这些能源的制备“方式”。
一次能源需求不允许超过120kWh/m2a,可以利用被动房设计计算软件PHPP来计算。
为了满足这个要求,不仅需要采用高标准保温,还要采用高能效暖通空调和节能家电。
2.一栋房子没有采暖真的能行吗?已经入住和经过实际测量的被动房明确证明:即使在中欧气候地区,也可以建造超低能耗建筑,利用新风辅助加热就能舒适过冬。
被动房小区的测量结果表明,被动房的采暖能源需求可以事先比较准确的计算出来,即使用户行为不同,平均能耗与理论能源需求也在同一个数量级。
3.被动房会不会太贵啊?即使有的开发商现在已经可以提供和普通房子一样价格的被动房,但是在建造被动房时采用的高品质产品还是会增加造价的。
从一些已经建成的被动房来看,增量成本是可以精确测算的。
比如,汉诺威市克隆贝格区居住面积100m2的联排别墅,增量成本约为7670欧元;纽伦堡市居住面积130m2双拼别墅的增量成本为13140欧元。
这些建筑每年可以节省能源费用510-‐1020欧元,加上税费优惠(生态补贴)和复兴信贷银行提供的贴息贷款,从长远来看,被动房比普通建筑更有优越性。
高品质被动房(良好气密性减少了建筑物损伤,室内表面温度提高,没有结露霉变)的保值功能更不在话下。
而良好的居住舒适性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关键部品(窗户、新风系统)量产后,被动房价格会进一步下降。
4.被动房是不是一种复杂的高技术产品?不,被动房是脾气非常温和,很容易伺候的房子。
舒适新风开关的按钮比电视遥控器的少多了!被动房采用的技术看得见摸得着:比如住户可以自己每年更换一次新风系统的过滤器。
基于EnergyPlus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耗模拟分析

基于EnergyPlus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耗模拟分析周文倩;李祥立;王群鹤【摘要】本文以济南某被动式超低能耗二层别墅为研究对象, 利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该建筑进行全年逐时动态模拟分析, 将其结果与现行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得出该研究对象的节能率为 35%, 分析了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因素, 为建筑节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期刊名称】《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年(卷),期】2018(037)011【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被动房;超低能耗建筑;EnergyPlus;节能效果【作者】周文倩;李祥立;王群鹤【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正文语种】中文鉴于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世界各国逐步开启了节能减排计划。
1988年,瑞典的Bo Adamson和德国Feist想设计一种不需要“采暖空调主动供冷热”的房屋,称为“被动房”[1],此后完成了一整套被动式建筑技术和施工规范的工作。
被动房作为实现超低能耗建筑的一种有效途径,现已在多个国家被推广实施。
位于德国海德堡市中心的海德堡铁路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被动房建设项目[2]。
清华大学环境能源楼、新疆的“幸福堡”综合楼等项目是国内在被动式技术上的初步探索。
本文选择济南市为研究地点,参照不同的标准计算建筑能耗,以EnergyPlus全能耗分析软件为主要技术手段,分析不同节能标准下建筑的节能率。
1 建筑模型信息1.1 建筑概况本文选取的二层别墅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南北朝向,建筑高度为9.88 m,总建筑面积为288 m2。
别墅内常住人口为5人。
该建筑属于居住建筑,主要房间设置有:厨房、餐厅、客厅、起居室、卧室、卫生间、车库。
建筑平面图如图1、图2所示。
图1 一层平面图图2 二层平面图1.2 建筑围护结构模拟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包含有地面、外墙、外窗等构件。
在本文所选的建筑中,外门只存在门厅处,其面积占比相对于其他构件来讲很小,所以不列入考虑。
被动房能效计算方法-马伊硕

P assive house
&
中德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质量标识
马伊硕 国际合作交流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山东·济南
2014-08-31
主要内容
Contents
高效热回收 的通风系统
Passive 被动房能效 House 计算方法
被动式门窗
气密层
保温系统
无热桥设计
Graphic: © Passivhaus Institut │ Passive House Institute
外窗有内、外遮阳
F j ——第 j 个透明围护结构的太阳直射面积,m2 ;
A
13 of
qis, j
int j [ Fj J i , j ( Fj Fj) J is, j ] s, g j j ——第 j 个透明围护结构的玻璃与洞口面积比。 j
Passive House Calculation Theory
d qh i
c ——空气比热容,取0.28 Wh/(kg·K);
mhi ——小时人流量,取7:00至22:00间50次/h;
c mhi Vd hm ( A
int h
)
ext i
Vd ——外门开启一次的空气渗入量,m3/次;
hm
——采暖期空气密度,kg/m3;
新风系统进入新风引起的房屋单位面积耗热量
——在 i 计算时点,通风引起的房屋单位面积耗热量 ——在 i 计算时点,透明围护结构通过太阳辐射获得的房屋单位面积得热量
qis
qiint
t1
t2
——在 i 计算时点,内部散热引起的房屋单位面积得热量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一、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在这一背景下,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Passive Low Energy Building,简称PLEB)作为一种创新的建筑设计理念,正逐渐受到全球建筑界的广泛关注。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实现建筑在无需主动供能系统的情况下,仍能满足室内环境舒适度和节能要求。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基础主要包括建筑热工设计、自然通风设计、太阳能利用、建筑遮阳、建筑材料的选择等方面。
这些设计策略旨在通过提高建筑本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能耗、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实现建筑的超低能耗目标。
同时,这些设计策略也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注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各类建筑类型。
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难题、成本问题等。
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介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基础和应用实践,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案例的分析,探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策略、技术方法和实施效果。
同时,本文也将展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定义与背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Passive UltraLow Energy Building),简称被动房,是一种以节能、环保、舒适为核心的建筑理念。
它通过高标准的保温隔热、气密性能,以及优化的建筑设计,大幅降低建筑对主动式供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实现全年室内环境的舒适与稳定。
被动房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趋势。
详解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干货)

详解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干货)
被动式建筑技术概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
特征
1、被动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
▲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构造与施工有别与我国传统节能建筑的设计建
造方式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关键技术
▲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关键技术
、
优势
1、更加节能
建筑物全年供暖供冷需求显著降低,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节能率达到90%以上,与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相比,供暖能耗降低85%以上,在夏热冬季无采暖的地区除了夏季隔热除湿之外,一年四季保持室内恒温、恒湿、恒氧和恒静效果显著。
2、更加舒适
建筑室内温湿度适宜,建筑内墙表面温度稳定均匀,与室内温差小,体感更舒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效果,室内环境更安静。
3、更好空气品质
有组织的新风系统设计,提供室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可以通过空气净化技术保持室内24小时新鲜空气,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1000P PM。
4、更高质量保证
无热桥、高气密性设计,采用高品质材料部品,精细化施工及建筑装修一体化,使建筑质量更高、寿命更长。
▲
优势列表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被动式建筑让人们永久在冬暖夏凉的洁净、舒适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无论室外雾霾多么严重,室内永久保持清新的恒温、恒湿、恒氧、恒静状态,使人们获得高质量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被动房是冬天不用暖气,冬夏少用空调且四季如春的房子,还能节省92%的用电量。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 - 山东建筑节能与建设科技网

工程编号: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申报书工程名称申报单位〔盖章〕主管部门申报时间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二〇一五年十月制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申报要求及申报书填写说明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应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能耗为目标,通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
一、申报条件1、技术要求:〔1〕居住建筑应满足?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那么?要求,能耗指标及建筑整体气密性应满足表1规定。
表1能耗指标①及气密性指标气候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能耗指标年供暖需求kWh/ m2·a②≤18 ≤15 ≤5 年供冷需求kWh/ m2·a②≤年供暖、供冷和照明一次能源消耗量⑤≤60kWh/m2·a(或2·a)气密性指标换气次数N50⑥≤注:①表中m2为套内使用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应包括卧室、起居室〔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过厅、过道、储藏室、壁柜等使用面积的总和;②年供暖〔或供冷〕需求应包括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和处理新风的热〔或冷〕需求;处理新风的热〔冷〕需求应扣除从排风中回收的热量〔或冷量〕;③〔Wet-bulb degree hours 20〕为一年中室外湿球温度高于20℃时刻的湿球温度与20℃差值的累计值〔单位:kKh〕;④〔Dry-bulb degree hours28〕为一年中室外干球温度高于28℃时刻的干球温度与28℃差值的累计值〔单位:kKh〕;⑤年供暖、供冷和照明一次能源消耗量应统一换算到标准煤后进行求和计算。
⑥N50即在室内外压差50Pa的条件下,建筑每小时的换气次数;〔2〕公共建筑供暖、空调和照明能耗〔计入可再生能源奉献〕应在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1根底上降低60%以上;气密性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室内环境标准应到达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GB50736-2021中的Ⅰ级热舒适度;2、申报建筑类型为新建、扩建和改建民用建筑,申报单体建筑或建筑群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2000m2;3、建设工程办理了立项、土地、规划等相关手续、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工程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开发企业有相应的开发资质;4、申报主体可为业主单位或咨询单位,也可由业主、咨询单位联合施工安装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工程设计院所以及选用技术的持有单位等联合申报;5、工程选用的节能技术与产品通过有关部门的认证和推广,并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技术与产品,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并经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组织的专家审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6期2015年6月建筑科学
BUILDINGSCIENCEV01.31,No.6
Jun.2015
[文章编号]1002—8528(2015)06-0080-06DOI:10.13614/j.cnki.11—1962/tu.2015.06.014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新风热负荷计算方法研究吕燕捷1,徐伟2,刊、德宇2,王树刚1(1.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3;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节与节能研究院,北京100013)
[摘要】随着建筑气密性的不断提高,超低能耗建筑等高性能的建筑机械新风系统逐渐成为决定室内空气品质,影响建筑整体能耗水平的关键因素,其合理设计成为目前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我国现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基础上,考虑建筑气密性、热回收技术等对建筑新风热负荷的影响,针对严寒及寒冷地区冬季热回收装置存在霜冻、过度预热等问题,提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新风系统热负荷及年累计新风热负荷计算方法。该法在计算新风系统热负荷的同时细化预热量的计算,有助于预热装置合理选型,及新风能耗的计算。此外本文还对采用不同室外参数对不同地区热负荷计算造成的误差影响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不同温度运行控制策略对预热量及新风热负荷及年累计新风热负荷的影响。[关键词]超低能耗建筑;建筑气密性;新风热负荷;热回收;预热量[中图分类号]TU831.2【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onCalculationMethodofThermalLoadofFreshAirforPassiveResidentialBuildingwithUltra-lowEnergyConsumption
LVYanjie
1,XUWei2,SUNDeyu2,WANGShugan91(1.Scho。lofCi"ilEngineering,DalinnUnivenit,,of
rechnDzo目y,|D口zi口n
116033,Liaoning,China;2.IntituteofBuildingEnvironmentandEnergy,ChinaAcademyofBuildingResearch,Beijing100013。China)
Abstract:Withtheincreasinglyintensifiedairtightnessoftheultra—low
energyconsumptionbuildings,the
traditionalfreshairthermalloadcalculationmethodcannotsatisfythedesignrequirementsoftheultra.10w
energy
consumptionbuildings.BasedontherelatedexistingtechnicalstandardsinChina,thispaperaimsat
the
problems
offrostingandexcessivepreheatingfoundintheheatrecoverydevicesinseverecoldandcoldregions,andthus
proposesthecalculationmethodsofthethermalloadoffreshairsystemandtheyearlyaccumulativethermalloadof
freshairforthepassivebuildingswithultra—lowenergyconsumption,w.ithconsiderationtotheimpactofbuildingair
tightnessandheatrecoverytechnologyonthefleshairthermalload.Inadditiontocalculationofthefleshair
thermalload,themethodalsodetailsthecalculationofpreheatingamount,whichhelpstoselect
properpreheating
devicesandcalculatethefleshairenergyconsumption.Besides,thispaperanalyzesandcomparesthe
errors
causedbycalculatingthermalloadindifferentregionsbyadoptingdifferentoutdoorparameters,withaviewto
exploretheinfluencesofdifferenttemperaturerunningcontrolstrategiesonthe
preheatingconsumption,fleshair
thermalload,andtheyearlyaccumulativefleshairthermalload.
Keywords:ultra—lowenergyconsumptionbuilding,buildingairtightness,fleshairthermalload,heatrecovery,
preheatingamount
0引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使得建筑的围护结构性能不断得到提升,建筑气密性成为评价建筑围护[收稿13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联系方式]2015-03—30[修回13期]20t5-05-0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实现更高建筑节能目标的可再生能源高效应用关键技术研究”(20140106110131114)吕燕捷(1988一),女,在读硕士研究生lvyanjie55@126.COB结构整体性能的重要参数。根据我国GB/T50668—2001《节能建筑评价标准》¨1,在气密性测试状态下换气次数应不高于0.6h~,使得仅凭空气渗透已经无法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风的需求,需采用机械新风来保证新风供给旧1。ISO13790对建筑气密性测试中的空气渗透量对建筑新风系统负荷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口]。文献[4]对这一评估的准确性进行影响分析和评价,认为合理建立气密性与建筑运行状态下空气渗透量的关系是计算新风热负荷的关键。
万方数据第6期吕燕捷,等: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新风热负荷计算方法研究
81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冬季室外温度低于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温度区间,需要采用合理的策略方法进行霜冻防护。目前工程上普遍采用新风预热至5℃的方法防止结霜,在大幅牺牲热回收效率的条件下保证热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行¨o,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地区存在预热量估计不足运行中出现霜冻的情况。依据目前市场上较高性能水平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温度区间∞。,根据地区气候特点正确选择室外计算参数,合理制定新风系统运行策略将是未来新风热回收系统节能提效的发展方向。基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极低的供暖能耗要求,传统的新风热负荷计算方法已无法满足设计需求,本文结合高性能建筑气密性、新风热回收系统工作特性、以及不同室外气象参数的选取对我国既有新风负荷计算方法进行修正,提出适合超低能耗建筑新风系统设计的热负荷计算方法。1严寒地区超低建筑新风负荷特点由于地域性气候差异,我国冬季不同地区供暖能耗差异较大,严寒及寒冷地区,冬季室内外温差非常大,良好的建筑气密性在有效减小热负荷、降低峰值能耗的同时,也要求机械新风成为室内空气品质的必要手段¨1。为保证室内空气品质,24h保证新风是居住建筑机械新风的另一特点,部分地区室外气温日较差非常大,最低气温在夜间使得新风系统所承担的峰值负荷出现在夜间,新风热回收系统须面临霜冻的问题。高层居住建筑分户式新风系统由于空间有限、操作复杂度不宜过高、以及经济性等一系列因素,使得目前市场上家用热回收装置的除霜防冻方式大多选择电预热或燃气预热的新风预热方式。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工程上多采用将室外新风预热至5℃的运行策略,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热回收系统的热回收效率,以牺牲能效保证系统性能正常运转。本文根据目前市场上不同性能的热回收装置,尝试对新风预热设定温控开关,讨论不同温控运行策略对新风负荷、新风预热量的影响。2新风系统热负荷计算方法2.1新风量的确定超低能耗建筑新风量的确定相当于新风系统新风量的确定。根据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旧1对一些民用建筑进行室内污染物检测时,发现存在即使室内装修材料符合标准要求,污染物检测结果仍然超标的现象,且气密性越好的建筑该现象越明显一】。欧洲国家的新风标准中,规定居住建筑室内的换气次数一般不得低于0.5h“¨1。我国现行GB50736--2012《民用建
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简称《设计规范》)中推荐,设置新风系统的居住建筑,其设计最小新风量宜按照换气次数法确定,表1给出了住宅最小新风量的规定值¨…。
表1住宅最小新风量行。居住面积划分换气次数(h“)人均居住面积≤10m210m2<人均居住面积≤2020m2<人均居住面积≤50m2人均居住面积>500.700.60O.500.45
依据设计规范,建筑新风系统的新风量根据建筑新风量、新风量及排风量三者共同来确定。建筑新风量由建筑体积确定:V=ATF^×h(1)式中:V为建筑体积,m3;Am为建筑面积,m2;^为计算建筑高度,m。建筑新风量由式(2)给出:V。=0.3×1.3×V(2)式中:y。为建筑新风量,矗3/h。文献[11]中规定建筑最小新风次数不得低于0.3h~,1.3为换气修正系数,根据单位设计风量进行修正。新风量依据表1中对应的换气次数进行计算,如式(3)所示:
Vs=V×ns(3)式中:K为新风量,m3/h;//'S为新风换气次数,h~。排风量需要根据每户室内配套需要设置的排风的房间进行确定,在居住建筑中,厨房、浴室、卫生间需要设置排风并进行排风量计算,依据文献¨11,表2中给出具体排风量设计标准。
表2排风量设计值需设排风的房间排风量厨房带淋浴洗手问淋浴室不带淋浴的卫生间
60402020
居住建筑的新风系统在设计时为保证建筑气密性和建筑正压,应保证送排风量基本平衡,设计新风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