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

合集下载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实践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实践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实践摘要:实现人居环境与建筑环境质量、节能减排及地域文化传承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被动式建筑设计技术的应用能够以建筑所在地气候和资源环境条件为基础建设超低能耗建筑,这对于促进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本文从被动式设计概述入手,分析了被动式设计的关键技术,并探讨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及具体应用,旨在为相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具体应用我国虽然地域广袤,但人口众多.在此基数之上的能源与资源极其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简单地继承传统的建造方式,或者单一运用现有的城市建筑设计规范及方法,均不能有效解决建筑环境质量、建筑节能减排和建筑文化传承的综合需求问题.因此,急需针对地域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研究发展可持续的低(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体系,以保证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地域建筑风貌和传统生态经验的传承,同时尽可能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实现能源的节约.此方法被学界称之为“被动式低(超低)能耗建筑设计”.1什么是“被动式低(超低)能耗建筑设计”1.1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是研究运用建筑设计的而非人工环境控制(主动式)的方法与技术创建室内热舒适,同时也是研究建筑与室外气候、室内微气候相互作用的科学.现代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遵循稳态热平衡理论,完全依赖采暖、通风、空调等主动式环境控制技术来维持和调节室内热环境在相对稳定、均匀的舒适状态,室内微气候与室外自然气候完全隔离,既耗能又不健康.由于人体需求的热舒适处于常温状态,通常为18~26℃,多数地区室外气候在大部分时间具备这种舒适条件,因此,如果能够采用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法如太阳能采暖、自然通风等被动式技术,充分利用这部分时间的自然冷/热量,即可大幅减少建筑设备能耗,实现超低能耗甚至零能耗建筑,这就是建筑的被动式设计原理.一般将建筑能耗接近于零的建筑称为超低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具体应用2.1建筑室外典型气候的精细化表征方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是基于气候分析技术、将满足人体的舒适度当作出发点。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和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节能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最大的领域之一,其节能潜力巨大。

超低能耗建筑作为一种新型节能建筑,具有极高的节能效果和环保性能,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材料选用、设备配置、运营管理等。

其中,节能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实现超低能耗建筑的关键。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引言传统节能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20年,其中德国、美国是最早开发建设的国家,而我国近些年来才开始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这一技术的应用也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正在从“高碳”向“低碳”转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近几年,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效果,也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

目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研究、工程应用和技术标准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须解决。

1建筑节能设计的概念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当中,节能设计在每一个领域当中的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如果在建筑工程设计时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就会导致建筑工程中的各种资源被大量地消耗,建筑工程的成本也会增加,还会对建筑物的周围环境等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节能建筑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等能够和谐共处。

将节能建筑设计应用在建筑工程设计当中,首先能够缓解我们国家十分紧张的资源,现阶段,在我国各个领域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改革开放到如今,我国的经济是不断在增加,因为这种情况的影响就会致使我国很多资源已经出现了紧缺。

而建筑行业是一个资源消耗比较大的行业,在无形当中就会使资源造成紧缺,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节能设计,不仅仅能够将资源消耗的情况进行缓解,还能够将资源浪费的情况进行缓解。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56 建筑与装饰2023年4月上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贲维春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西 桂林 541000摘 要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建筑能源消耗量在社会总消耗中的占比比较高,为了快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好建筑节能控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家绿色环保发展要求,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本文就结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重点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探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 in Engineering DesignBen Wei-chunGu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Guilin 541000,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hinaAbstract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s for a relatively high proportion of total social consumption, and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perform well in building energy-saving control for quickly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 can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safeguard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and have been highly valued by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design theory of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basis of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 in engineering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for reference.Key words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application引言对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来说,作为一个在被动式设计建筑基础上,把各种现代化绿色环保材料、设计技术应用其中而形成的新的建筑形式,展现出的特点在于非透明围护结构,可以改善建筑保温隔热性能,气密性比较高,能够获得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摘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是一种注重passively-designed ultra-low-energy buildings包括方向、材料运用和建筑结构等措施的建筑设计概念,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能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案例,总结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应用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其节能效果评价。

结论部分则展望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总结了相关建议。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旨在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节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能源节约、环保、研究、案例分析、设计原则、应用研究方法、节能效果评价、应用前景、发展方向、总结与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背景: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行业也应运而生了对节能、减排的重要需求。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空调、采光、供暖等系统的使用,而这些系统往往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影响的新型建筑设计理念。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的重要性,以提高建筑节能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研究能够揭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原则,为建筑设计者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可持续建筑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评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和效果,为未来建筑设计提供经验借鉴和技术支持。

总体目的是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环保、节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3 研究意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是当前建筑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在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对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的认识,建筑行业对能源消耗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及应用分析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及应用分析
1.2低能耗
由于被动式建筑拥有高性能的外保温、无热桥的设计再加上气密性良好的外围护结构,使得它比普通建筑节能90%以上,即使是相对于新型建筑依旧可以节约75%的能耗。
1.3要求高
被动式房屋的关键技术参数对建筑材料、结构和技术设备都有极高的要求,其中控制性指标主要有两套,一套是能耗指标,一套是室内舒适度指标。且被动式房屋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高效的外保温系统、被动式建筑外窗、有高效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系统、极佳的气密性和无热桥设计。
德国海德堡市也于2009年兴建了新城区Bahnstadt,它的特殊之处是在于供热配电的方式,相比于传统的供热通电消耗能源,这个新城区则节约许多,全部的供热配电的原料都是可再生能源,这是很了不起的技术,再配以地热和生物质能,对大气层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竟然可以达到56%。而在其中的RHW.2大楼则是首座获得被动式房屋研究所认证的被动式高层办公大楼,它的特殊之处是在于设有双层玻璃幕墙,并在此基础上配有优化的外遮阳设备,与传统高楼相比,这栋大楼的冷、热负荷降低80%,将能源消耗降到了最低限度。
4.3室内微气候
室内微气候主要是由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风速、辐射温度等构成,由此形成了小型气候环境,这对人体的舒适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与此同时,当室内微气候可以达到人们体感舒适度的标准时,则证明建筑的节能效果很好。
5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应用
5.1制定标准(气候)
众所周知,气候条件是被动式建筑设计的核心因素,对我国不同区域气候制定不同标准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采用有效控制的技术在不同气候区都能改善居住环境并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的能量消耗,此种应用使得不论在炎热或者严寒的情况下都可以降低供暖能耗。
虽然被动式房屋由国外兴起,但随着近些年我国发展迅猛,目前我国的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普遍执行节能65%的标准,如我国被动式低能耗房屋示范项目秦皇岛的“在水一方”,平均每年可以节约标煤547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23t、节约采暖费195万元,节约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由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投资建设的被动式住宅的团林实验中学,作为全国首个以被动式住宅标准建立的中学,将会为超低能耗建筑带来示范效应。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这座教学楼墙体由22cm厚的基础墙体和30cm的保温材料组成,这些材料可以使得房屋高度隔热隔音。在密封环境下,通过热回收系统使得室内80%以上的废气都可以转化为热能,并通过空气新风系统将新鲜空气过滤后引入室内,全年室内温度基本维持在20~26℃之间,在这样的教室学习,师生们将享受比冬季供暖、夏季开空调更为舒适的教学环境。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展开研究。

在分别介绍了背景情况、研究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详细讨论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其实际应用效果。

同时还探讨了能耗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在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对推动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为实现能源节约和环保目标做出贡献。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 能耗监测, 可持续发展, 应用研究, 案例分析, 能耗评估, 设计原理, 应用展望, 研究成果, 背景介绍, 研究目的, 意义, 总结与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当今建筑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节能减排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建筑能耗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建筑设计中存在能耗高、资源浪费等问题,急需寻找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理念来减少能耗,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旨在探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希望通过细致的研究和深入的案例分析,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多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实用的技术方法,推动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1.2 研究目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探讨如何通过被动设计原理和方法来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目标。

具体来说,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达到以下几个具体目的:1. 深入了解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原理。

通过对建筑能耗和传统设计方法的分析比较,研究被动设计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来降低建筑能耗,并探讨其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2. 探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方法。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能耗监测评估,总结出一套可行的设计方法和优化策略,帮助设计师和建筑师更好地实现建筑节能目标。

3. 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成效。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摘要: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成为了当前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总结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原则和应用方法,以期为建筑设计师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原则1. 优化建筑结构与布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建筑用途合理设计建筑结构与布局。

通过科学的布局和结构设计,减少能量的损失和消耗,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采用高绝缘材料: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采用高绝缘材料可以有效地隔离室内外温度差异,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损失。

常用的高绝缘材料有保温材料和隔热材料。

3. 优化建筑外立面设计:建筑外立面设计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的外立面设计,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度差异,减少能量的漏失。

4.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照: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合理设置窗户和采光设备,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以降低能源消耗。

5. 采用透明隔热材料: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透明隔热材料的使用可以实现室内外温度的较好隔离,保持室内的温度稳定,减少能源的消耗。

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应用方法1. 外墙保温:对于建筑外墙的保温工作,可以采用保温材料进行外墙外保温,减少室内外温差对能源的影响。

2. 改善采光条件: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和采光设备,增加室内采光的面积,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以实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

3. 优化建筑结构和布局:优化建筑结构和布局,减少外部环境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影响,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利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提供建筑所需的能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案例分析1. 丹麦能源自给自足住宅:该住宅通过合理的采光设计、透明隔热材料的使用和地热能的利用,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2. 德国被动式房屋:该房屋利用优化的建筑结构和布局、高绝缘材料和太阳能光热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能源的极大节约。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建筑界的热门研究课题。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兴领域。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通过建筑自身的设计和材料运用,实现建筑能源自给自足或者能耗极低,以满足建筑热舒适性和室内环境质量的一种建筑形态。

该建筑形式的理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当时各国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筑能源节约的途径。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特点是通过优化建筑本身的设计和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外界能源的依赖。

1.建筑外形设计: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外形设计应尽量符合建筑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自然能源,例如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和照明;要避免不合理的建筑形状和立面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2.建筑材料运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如高保温性能的材料和隔热材料,以减少建筑的能源损耗;建筑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室内环境对居民的健康影响。

3.建筑内部布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内部布局应合理利用光线和空气流动,减少人工照明和通风的需求;还要考虑建筑的功能性和舒适性,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4.能源系统设计: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能源系统设计是关键,包括太阳能利用系统、建筑节能设备、室内温度调节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技术,以最小的能耗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

在应用方面,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德国的“被动房”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的建筑形式,这些房屋在保证居住舒适性的能耗极低,具有较高的环保性。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实现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
发表时间:2019-06-20T09:06:18.2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薛广儒
[导读] 摘要: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促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环保节能被动房是世界知名的节能建筑,拥有高舒适性、低能耗、成本底等特点。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促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环保节能被动房是世界知名的节能建筑,拥有高舒适性、低能耗、成本底等特点。

利用建筑本身的设计和周边物理环境,设计出符合舒适的室内条件建筑,节能、降耗、绿色、健康,已成为全世界对于未来建筑的共同追求,建筑能耗降低,将对全社会节能减排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世界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也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

本文首先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在设计工作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工程应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建筑舒适性的需求不断增加,反映在减少建筑能耗上。

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张,各国越来越意识到减少节能和环境保护上,且现在低能耗住宅的设计技术尚未成熟,对建造底耗能建筑物具有不利影响。

本文集中讨论如何在能源消耗非常低的被动房屋中使用太阳能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能量供应,它还将通过具体应用体现未来发展。

这被誉为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能量损失的方针。

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在设计工作中的难点
目前,中国正致力于低能耗建筑物的开发,减少普通建筑物占用的空间,还可以用智能技术分配能源,这不仅提高了能源供应的效率,而且避免了能源浪费,但是低耗能的手动房屋建筑仍然存在许多缺点。

1.1环境要素
中国地域辽阔,拥有多种气候,但季风气候显著,南北地域仍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经济的发展尚未平衡。

在设计建筑物时,保持通风非常重要,为了确保建筑物的舒适性,需要进行人工通风测试以确保室内和室外的正常空气流通,我国居民最主要的通风方法是打开窗户进行通风。

夏季气温比较高,这种方法比较常见,但在冬季,中国北方的气温较低,很少会打开通风口,糟糕的天气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1.2 气候要素
如前所述,中国的南北和东西气候差别很大,气候将影响他人生活,根据需要影响栖息地的选择,因此,我们无法根据单一标准设计低耗能建筑物,比如,中国北方冬季的气温较低,供暖需求较高,在夏季的时候温度就较温和;在冬季,不仅需要考虑保暖和取暖,还需要考虑夏季通风。

所以,在设计低能耗被动房屋时,该项目的设计必须根据当地环境进行设计,以发挥重要作用。

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
2.1建筑环境气候分析
建筑物与周边地区的气候密切相关。

因此,在建造建筑物时,需要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这也是低耗能建筑物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除了自然环境之外,还考虑了诸多因素,如人类感知和房间的微观存在等。

建筑设计旨在阐明环境气候学的知识,并使用直观的方法和实用的工具来表现出气候的影响。

图像分析法和表格分析法是使用最广泛的分析表现气候的方法,其中一个共同目的是分析和考虑气候特征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

从另一角度来看,通过合理的计算得出气候变化因国家和地区而异,有效地总结了中国环境的环境特征,在研究中国的环境气候时,我们需要关注中国户外气候和人体舒适度以及户外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2.2保温隔热系统设计
隔热系统在整个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系统设计可以节省大量能源。

因此,建筑师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以便在规划服务结构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供暖和制冷需求实现节能的目的。

在现实世界中,建筑师可以根据以下因素设计绝缘系统: 2.2.1外墙保温系统
在选择绝缘材料时,设计师可以使用环保材料来满足节能需求。

鉴于目前的发展,新的绝缘材料可以用作基板以有效地控制外壁的绝缘厚度。

另外,从辐射防护的观点来看,添加红外吸收剂对人体更有利,因为它比其他物质具有更好的吸热性;同时,在设计每个楼层时,使用显影剂可以展现出300mm或更宽的宽度;防火带采用环保方法,有效减少火灾产生,还减少材料使用。

2.2.2地板保温
地板保温是保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用双层隔热板,作为绝缘层用于填充和密封隔热板与防水层之间的空间,水被隔离在底层的隔热层下面。

这些层由约60毫米的混凝土地板组成,这些建筑设计中的隔热效果优于传统设计。

2.3建筑室外气候的精细表征方法分析
能耗极低的被动式建筑基于气候分析技术,起点是人们的安全,因此,需要在户外观察气候变化并准确反映。

室外气候的特征以数字形式显示,可以有效地设计低能耗建筑物以优化普通建筑设计。

此外,中国低能耗建筑设计技术尚未完善,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气候变量、理论分析、建筑节能理念的研究尚未完全发展,中国在对户外气候方面的研究尚未十分成熟,不能中断对室外环境的观察,并且需要不断更新数据收集库。

超低能量被动建筑消除空气、消除对农业和节能约束的影响,促进建筑物内高效能源系统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在卓越的现实中,消耗量非常低的建筑物的设计不断改进。

2.4门窗系统设计
门窗系统是热敏感的薄弱之地,它在整个绝缘系统中起着支撑作用。

在能源消耗方面,门窗系统的能耗通常占建筑物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根据能耗极低的建筑物的设计理念,规划人员需要充分了解门窗的传热系数,并了解一些门窗的其他各种系数,以确保做出最好的设计。

同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将太阳光传输到玻璃上,然后变成可用能源进行使用。

此外,门窗坚固的边缘带可以使用真空玻璃作为玻璃垫圈,而且窗框是预先卷曲的并且填充有具有其自己的扩展空间的密封外壳。

2.5无热桥设计
建筑物的热量还包含许多方面,由热量集中的热流形成的热交换桥作为几何热桥,在规划建筑平面图时,可以根据外墙的厚度,安装
支架拆除主阳台的基本结构,以支撑楼板和阳台并关闭。

绝缘材料必须覆盖盖子,以便防止撞击阳台门部分,从而防止出现热桥。

结语
本文首先从环境要素以及气候要素两方面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在设计工作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建筑环境气候分析、保温隔热系统设计、建筑室外气候的精细表征方法分析、门窗系统设计、无热桥设计五个方面介绍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极低能耗被动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是其中建筑方面的发展是其中表现方式之一;另一方面,这种建筑设计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创造独特的区域文化,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

这种设计是将当前人类需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设计,不仅考虑到技术进步,还考虑到该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

本文首先讨论了与当前低能耗被动房设计有关的一些问题,分析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提供每项项目可实施的有用信息。

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今后的专家学者研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相关的课题有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太阳能新风系统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孙峙峰,袁静,王选,王丽敏,钟新,李骥,金汐.建筑节能.2017(08):36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关键技术与案例分析[J].陈小净,原瑞增,白卉,李冉.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6(05):92
[3]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耗指标研究[J].徐伟,孙德宇.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8(01):81
[4]郭娟.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8(7):138-139.
[5]潘富雄.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及具体运用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18(8):115-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