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说明:

1.本卷共4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K:39 Ca:40 Zn:65

★第一大题选择题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余题目答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为创建浙江省“卫生城市”,市区街道上已出现分类垃圾收集箱。下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

垃圾分类标志”。易拉罐投入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2.下列物质鉴别过程,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O2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CO

C.用闻气味法鉴别酒精和白醋 D.用点燃法鉴别棉纤维和羊毛

3.食醋和白酒是家庭里常用的调味品, 当然也有其它用途, 下列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用棉纱蘸取食醋擦拭铜器上的铜绿

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用白酒擦去桌面上的油腻物

D.用白酒擦拭切菜刀上的铁锈

4.下图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两种不

同的原子)对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5.有一种压电塑料薄膜,在压力作用下表面会产生电压。若将它用在微型扬声器或话筒上,可以将

电信号转化为发声振动,或将发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另外,当它受热时还会产生电流,可以用来

制作火警装置。以上信息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内能转化为电能 D.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6.一个圆柱形实心金属柱,高0.8米,底面直径是0.6米,重为1.5×104牛,要把该圆柱形柱体推翻,最初需用的力至少是:

A、1.5×104牛

B、7.5×103牛

C、4.5×103牛

D、以上都不对

7.化肥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已知氨气通入水中后,其溶液呈碱性。且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

放入试管中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

的方法。上述实验现象说明:

A .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

B .氨气比空气轻

C .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

D .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

8.若金属锰(Mn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Mn+2HCl=MnCl 2+H 2↑

B .Fe+MnSO 4=FeSO 4+Mn

C .Mn+Cu(NO 3)2=Mn(N O 3)2+Cu

D . Mg+MnSO 4=MgSO 4+Mn

9.在校15届田径运动会上,小黄同学用200N 的推力将5千克重的铅球推出10米远,则他对铅球做的功是:

A . 2000 J

B .50 J

C .500 J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10.甲、乙两个集装箱质量相同,用起重机将甲集装箱以0.5米/秒的速度提升10 米,再将乙集装箱以1米/秒的速度提升到相同高度,那么起重机:

A .第一次做功多,功率大

B .第二次做功多,功率大

C .两次做功一样多,功率一样大

D .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二次功率大

11.如右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 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 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

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 和气体B 的组合不可能的是下列的:

A .稀硫酸、氨气

B .水、一氧化碳

C.硝酸银溶液、氯化氢

D.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12.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 、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

有CO 32-

B 、某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

C 、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应先加盐酸除去OH —,再加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

有Cl

— 13.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

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如图所示是手

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

提供动力. 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A .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B .省力、费距离的杠杆

C .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

D .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

14.为验证物质间化学反应的规律,小红同学用甲、乙、丙三种

溶液分别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甲 + K 2SO 4溶液 ②乙 + KCl 溶液 ③丙 + KOH 溶液 经分析发现:三个反应中都有KNO 3生成。由此推断:甲、乙、丙三种溶液所对应的物质依次是 :

A. H NO 3 Ag NO 3 Na NO 3

B. Ba(OH)2 Na NO 3 H NO 3

C. Ba(NO 3)2 H NO 3 Ag NO 3

D. Ba(NO 3)2 Ag NO 3 H NO 3

15.如图所示,杠杆OA 的B 点挂着重物G ,A 端用细绳挂在圆弧EF 上,此时OA 恰成水平,且A 点与圆弧形架EF 的圆心重合。当绳AM 的M 端从E 点缓慢滑到F 点

的过程中,绳对A 点拉力的大小将:

A. 逐渐变小

B. 逐渐变大

C. 先变小再变大

D. 先变大再变小

16.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肱二头肌 肘关节 前臂骨骼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稀释

B.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晶体

C.向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两份同体积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

17.如图所示,图中速度v的方向是小强同学在体育中考“原地掷实心

球”项目测试中球出手时的飞行方向。对从球出手到落地的过程,下

面关于机械能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

A.球出手时动能最大 B.球出手时势能最大

C.球落地时机械能最大 D.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8.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良好的弹

性,但强度较差。为了增强某些橡胶制品的强度,往往需要进行硫化处理。橡胶制品硫化程度越高,强度越大,弹性越差。请分析下列橡胶制品中硫化程度最高的是:

A.橡皮筋 B.汽车外胎 C.普通气球 D.医用乳胶手套

19.变色镜是由一种叫做“光致变色”的玻璃制成。它是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氯化银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光的作用下分解成黑色银微粒而使玻璃变暗。在暗处,由于加入玻璃中的催化剂的作用,又可以合成氯化银等物质。下列有关变色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变色镜玻璃和普通玻璃的不同是加入了氯化银、催化剂等物质

B.变色镜玻璃变色的原理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

C.加入玻璃中的氯化银属于盐类,而分解成的银微粒是金属单质

D.由变色镜变色原理可知,氯化银应避光保存

20.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原来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通过调节流量阀,使最终排出的溶液呈中性(见下图)。现改用氢氧化钾溶液处理以得到钾肥,若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假设两种碱溶液的密度相同),在废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碱的流量阀应作的调节为:

A.保持不变 B.加大流量 C.减小流量 D.无法确定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4 分)

21.从氢气、氧气、盐酸、氯化铵、熟石灰中选出相应物质填写化学式

...:

用作化学肥料的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用于除去铁锈的是:▲;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22.王红同学参加学校举行的跳绳比赛,她在1分钟内跳了120次,每次跳起的高度为5cm,已知她

的质量为40kg,问王红同学跳绳时的功率是▲瓦。(g=10牛/千克)

23.2010年10月1日18时,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二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

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几千年的探月梦想。

(1)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最终主要转化为火箭的__▲能。

(2)“嫦娥二号”进入月球轨道后运动状态将▲ (“不断改变”或“保持不变”)。

24.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序号①②③④

物质醋酸高锰酸钾熟石灰纯碱

化学式CH3COOH KMnO4Ca(OH)2Na2CO3

⑴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可选用上表中哪种物质

来涂抹止痒▲ (填序号)。

⑵利用上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5.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随滴加

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⑴有同学根据右下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A和B中的哪一个装置的操作?该同学判断的依

据是▲。

⑵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

▲。

26.物理学中常把实际的研究对象看成物理模型,例如可以把盘山公路看作是一个斜面模型,如图

为两棵高度不同的树(其它情况都可认为相同),当我们研究哪棵树容易被大风吹倒或折断时,可

以把树看成一个▲模型。当风力作用在两棵树的树冠时,风力对应的力臂,▲

树比较大(选填甲、乙)。

27.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

与所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 ▲

________。

28.火柴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取火的重要工具,火柴盒外侧一般涂有红磷和玻璃粉,火柴头上的火药是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Sb2S3)组成的。划火柴时,用火柴头蹭一下盒的外侧,因摩擦生热而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可引燃三硫化二锑,从而使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使火柴梗燃烧得更旺。

(1)在火柴点燃的过程中,能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应该是___▲____。

(2)火柴点燃过程中有多个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一个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所示,小明通过滑轮组提升物体。小明的质量为50千克,物重为600牛,竖直向下拉绳子的一端,使物体在10秒内匀速上升5米.(g=10牛/千克)

(1)此时小明受到的重力是▲牛。

(2)不计滑轮重及摩擦,10秒内小明拉绳子做功为▲焦。

(3)实际上,在提起重物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势能▲小明所做的

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0.下面让我们来研究用器械捕捉老鼠的三种方法。

(1)如图甲所示,在地面上放一个较重的罩,它的一端(如图中的B点)用一根小棍支撑离地,小棍与细线相连,线的另一端拴着食物。当鼠入内吃食时,扯动细线B端落地,将鼠封在罩内。

(2)图乙画的是另一种捕鼠笼,笼门D被直杆AB拉起时拉弹簧E,用细杆CF七端的环C扣住杆的A端。当鼠入内吃F上的食物时,拉动杆CF,使环C释放A,门D在弹簧E的作用下关闭,将鼠囚禁在笼内。

(3)图丙画的也是一个捕鼠装置,在深缸P的边沿上放一块长木板AB,AB的中点支在缸沿上,当老鼠爬上木板去A端吃食时,木板失去平衡而使鼠掉入缸内。根据以E介绍,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3种捕鼠方法中,主要利用弹性势能捕鼠装置是__▲__;主要利用重力势能捕鼠装置是__▲___;主要利用杠杆平衡原理的捕鼠装置是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 分)

31.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小花的理由是

▲。

实验步骤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

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相应结果或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一支保持温度不变,另一支自然冷却。

保持温度不变的红

色不消失,自然冷却的

红色消失。

32. 某科学兴趣小组想探究风力火箭发射高度是否受火箭的质量、箭尾空心锥体的锥角大小的影响,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大功率鼓风机提供风力火箭升空的动力,推动火箭向高空发射。

兴趣小组成员制作了若干个风力火箭作品,在无风环境中进行实验,分别记录火箭发射的高度(以楼层高度表示)。每个作品均重复3次实验,计算出平均值.记录数据并绘制成图甲和图乙所示的柱状图。

(1)每个作品均做3次实验,并取其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

(2)分析图甲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观察图乙发现,锥角对火箭发射高度影响不大。

33.学习了有关金属性质的知识后,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至反应结束。

无明显现象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

用。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

用。

(2)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3)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刚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四、分析计算题(34题6分,35题8分,36题8分,共22分)

34. 2010年9月26日结束的全省举重冠军赛上传来好消息,19岁举重选

手林祖福夺取金牌,并以抓举89公斤、挺举110公斤、总成绩199公斤的

骄人战绩,打破了省运会男子举重甲组48公斤级三项成绩的最高纪录。

(g=10牛/千克)

(1) 林祖福挺举时杠铃被举高了1.8米,则他挺举夺冠时举起杠铃做功多

少焦耳?

(2)假设林祖福挺举过程历时5秒,则他的挺举时的功率是多大?

35.为了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小明组装了A、B两套

相同的装置(如图)。盛有1克碳酸钙的小试管安装在大

试管(外包一层透明的隔热纸)内,胶头滴管内装有等质

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稀盐酸。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稀盐

酸同时加入到小试管中,并进行观察。发现两装置中长玻

璃管内的红墨水上升,且装置A中长玻璃管内红墨水上升

得比装置B快。

(1)实验结果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化学反应的快慢与

▲有关。

(2)待两装置内反应结束,长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不再上升时,

请比较此时A、B两装置长玻璃管中红墨水上升的高度的关系?▲。

(3)1克粉状碳酸钙与10克稀盐酸正好完全反应,则所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中各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40克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100克,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干燥

实验次

数稀盐酸的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

(g)

1 20 36.75

2 20 33.50

3 20 30.25

4 20 27.00

5 20 27.00

(1)求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从图可知,当所用合金与稀盐酸的质量比为▲时,表明锌恰好完全反应。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科学学科参考答案

32.(1)减小实验误差

(2)当锥角一定(或25°)时,火箭发射的高度随质量的增大先变大后变小,其中质量为100克时发射高度最大。

33.(1)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铜丝;

铝丝;铝丝表面逐渐变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答出一项就给分)(2)把铜丝插入稀盐酸中(3)Cu Fe A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