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市化进程分析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演变及其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从古代的都市国家到现代化的大都市,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不断演变和发展,展现出独特的特点和面貌。
在古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约4500年前的黄河流域文明。
当时的中国已经形成了各个城邦,如河南的安阳城、陕西的咸阳城等。
这些城市以宫殿、官府、庙宇和市场为中心,以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为支撑,建立起了自己的经济和社会体系。
然而,由于技术和交通的限制,古代中国的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城市规模也较小。
进入宋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改善,许多城市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此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大城市,如东南沿海的杭州、南京等。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城市成为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中心。
然而,由于行政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城市化进程仍然相对缓慢。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而大幅扩张。
各个城市不断壮大,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同时,城市规划和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许多城市开始采取规则和顺序的方式进行发展。
这一时期的城市化进程对于后来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到了20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工业化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大幅提高。
从小城市到中小城市,再到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国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许多城市成为了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中心。
城市的功能也更加多样化,不仅是经济中心,也是政治、文化和社会中心。
此外,城市化进程还推动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视,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的城市化是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基础的。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就业的增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城市化发展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

2008年9月第7卷第3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our nal of San m enx i a Pol yt e chni cSep.,2008V01.7.N03区域发展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巾的城市化发展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梁亚红(平顶山学院环境与地理科学系,河南平项山467000)摘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
以平顶山市为例。
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城市化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的战略模式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化:发展中围分类号:F299.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I一9123(2008103—003l—03收稿日期:2008-05-13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0624440018)作者简介:梁亚红(196仁),女,广西柳州人,平顶山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教学和研究。
城市化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也促进经济的发展【l】(啪)。
加快城市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资源型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
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资源型城市及其转型(一)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是在一定时期主要依赖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删,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311'11扣鳓。
目前,我国有120个资源型城市。
其中煤炭城市占50%[4t。
依据所开发的资源种类可将资源型城市进一步分为油城、煤城、钢城以及其他类型的资源型城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又可划分为综合发展程度较高型、二次创业型、发展型、过渡型和传统发展型等四五种类型。
处于其生命周期嗍不同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不同。
在发展前期,资源型城市的问题并不突出。
但发展到中兴鼎盛之后就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资源问题、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衍生问题。
郑汴一体化区域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及策略

河南农业年第期(下)学术研究XUE SHU YAN JIU浅谈郑汴一体化区域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及策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刘凤英摘要:规划工作是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制定好城市规划,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来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
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关系。
关键词:郑汴一体;城市化;三化协调2011年10月7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这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其经济建设成败直接决定着中原经济区的未来。
而河南郑汴一体化处于核心带动区域,是河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所在,分析郑汴一体化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河南省郑汴衔接区域经济及城市化现状郑汴一体化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区域,涵盖了郑州、开封、中牟三个城市。
由于历史原因,三个城市发展不平衡,郑州作为河南发展的龙头,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成熟,城市化水平较高。
而开封、中牟区域由于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发展较为缓慢,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二、郑汴一体化城市化特点(一)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职能单一,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郑汴一体化区域城市化进程起点较低,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建国后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在产品经济思想的束缚下,片面强调工业职能,忽视了城市的中心职能;另一方面,虽然该区域农业在河南占有一定比重,但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给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不足。
郑州工业化水平较高,交通及经济定位较高,开封与中牟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雷同,都是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初加工部门,区域性城市的工业又以机械、食品等部门比重最高,产业集聚不够。
河南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位 。下 面笔 者 以郑 州 市 历 年耕 地 面 积情 况 为例 对 河 南地 区农 村 土地征 用情 况做 一分 析 ( 表1 ) 。
从表 1可 以看 出 , 从 1 9 9 7年 至 2 0 1 0年 的 1 3年
第2 9卷
Vo 1 . 29
第 8期
No . 8
兰州教 育 学院 学报
J OURN AL OF L AN Z HO U I NS T I T UT E O F E DUC AT I ON
2 0 1 3年 8月
Aug .2 01 3
河南省城市化进程 中失地农 民就业 问题研 究
[ 中图分类号]1 7 2 4 1 . 4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5 8 2 3 ( 2 0 1 3 ) 0 8 o 4 3 - o 3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5— 0 3
0 0 6年 以来 , 农 业 从 业 人 员 从2 0世 纪 9 0年代起 , 随着 河 南 地 区经 济 的不 断 民失 去 了土 地 。尤 其 是 2 发展 以及 河南 城 市化 进程 的加 速 , 越来 越 多 的农 用 土 数量 剧减 , 2 0 0 7年 竞 高达 1 3 . 4万 人 。9年 间 , 郑 州市
问, 郑州 市耕 地面 积共减 少 5 9 8 0 h m , 年 均 减 少
4 6 0 h m 。除 2 0 0 2年 大 幅增 加 和 2 0 0 5年 小 幅增 加 外 ,
每年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减 少 。而从 1 9 9 8年 到 2 0 0 3年 年均 减少 耕 地 3 7 9 . 7 8 h m ,年 均 耕 地 减 少 率 为
河南绿色发展实践路径探析

河南绿色发展实践路径探析【摘要】河南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在绿色发展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从河南绿色发展现状、政策措施、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经济困难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分析得知,河南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但同时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结论部分总结了河南绿色发展实践的启示,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河南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河南绿色发展迈向更加健康、持续和繁荣的方向。
【关键词】河南、绿色发展、实践路径、现状分析、政策、措施、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困难、挑战、启示、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河南作为中国中部省份,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和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人文底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解决当前发展矛盾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优化资源利用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全国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河南省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路径。
本文旨在对河南省的绿色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河南绿色转型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河南绿色发展现状、政策措施、产业发展情况、技术创新路径以及困难挑战的剖析,结合实践案例,探索河南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河南省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1.2 研究意义河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中部省份,其绿色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地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河南省作为中国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其绿色发展路径对全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研究河南省绿色发展的现状和政策措施,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和启示,促进全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探讨河南省绿色产业发展情况和技术创新路径,有助于推动各行业向绿色发展转型,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探析城市化进程的民生问题

探 析城市化 进程 的民生问题
白松 刚
核工业 第五研 究设 计院
河南郑 州 4 5 0 0 0 0
【 擅一 】 随着城 市化 成为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 的新 引擎 ,中国的城 市化建设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城 市化 进程 中的 民生 问题也接踵 出现,本文就 此针对 城市化进程 中的民生 问 题 进行详 细探讨 。
【 关■ 诩 1 城 市化;进程; 问题
中豳分类号 :F 2 9 1 . 1 文献标识号 :A 文| l | ■号 :2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6 — 1 4 9 9( 2 0 1 3 )1 6 ~ 0 1 0 9 — 2
1 . 城市化进程 中民生同■ 的新寰现 从古 至今 ,民生 问题 就是 举国上 下关注 的焦 点问题 ,在 不 同时期, 不 同背 景下 ,表现 的方式 或形 式不 同。改革开 放 以后 ,我 国城 市化 进程 不断加 快,人 们所关 注 的民生 问题 又 有了新 的表现 ,特 别是 近几年 尤为 显著 。首 先,就业 问题。根据 2 0 1 2 年3 月最新 出炉 的麦可 思调查 数据 , 2 0 1 1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 的就业率为 9 0 . 2 % , 与2 0 1 0 届 同期相 比 ( 8 9 . 6 % ) 略有上 升 。说 明政府 在提 高大学生 就业 率方面 的 问题 已取得 成效 。就业 率 的问题 已得到缓 解,但 是新 的就业 问题却 凸显 了出来, 即低就业 群体 问题 。 麦可 思 2 0 1 2 年中 国大学生 就业 报告中把低就业 ( U n d e r e m p l o y m e n t ) 群体 定义为 从事与 专业不 相关 的工作 或半职 工作 ,并 且在本 地区月 收入 处于 最低 的 2 5 %的毕业 生 。这 一群 体包括 自愿低 就业 和非 自愿低就 业两 种类 型。其 次,教 育问题 。在 城 市化 进程 中政府 在关 于教 育事业经 费的 投入 、保障机 制 的完善 、体制机 制创 新、促进 公平 、提 高质 量等方 面工 作取 得 了跨 越式 发展 。但 城市 化进程 的推进 ,人 口的不断 增长 ,教 育 问 题 出现 了新 的表 现 ,主 要包括 学前 教育 中 “ 入 园难 ”、 “ 入 园贵 ”,随 迁子 女就 学,教 育均衡 等问题 。第三 ,住 房 问题 。在城 市化 化进程 中政 府 已经 通过 制定政 策或采 取措施 基本上 解决 了房屋拆 迁矛盾 引起 的一系 列 问题 ,已取得一 定的成效 。 但 是城市化进程 中,因城 市在 不断地发展 , 人 口不 断增加 ,可使 用开 发的土地越来越少 。人均绿地 面积 也越来越少 , 引起 的居住 环境和 房价暴 涨等 己成为 住房 问题的 最新 问题 。第 四,看病 难 问题 。城 市化进 程中 ,政 府针对 看病 难等 问题 ,已开始实 行 了全 民医 保相 关政策 以及不 断更新 为 民的医改政 策 ,在 一定程度 上缓解 了因缺钱 看病难 的 问题,但 是随着 城市人 口的增加 ,相 对病 患人数 的增多 ,看病 难 的问题又 有 了新 的表 现,主要 体现在 两个方 面 :一 方面城 市化过 程中 社区 医院或 大型 医院的 医疗设施 、新入职 医生 的速度跟 不上 城市化 发展 的速度;另一方 面,医院服 务的质量滞后于病人 的需求。最后,交通问题 。 在城 市化进 程 中,随着城 市往人 口的剧 增 ,居 民收入 的增加 ,购买 私家 车 的人越来 越多 ,交通压 力越来 越大 ,交通堵 塞 问题 已然成 为影响 居 民 出行 的民生 问题。个 人私 有汽车的不断增加 ,使交通堵 塞问题 更加凸显 。 近些年来 ,国家加大 了对 公路建设的投入 ,国家公路 网络系统 快速 发展, 地铁 、公交 系统、 公路网等 不断地 完善 ,在一定 程度 上缓解 了交通 堵塞 问题 。然而 ,就在 国家 加大 对 公路 建 设时,公路 、桥等 建筑 的质 量 却 已 悄然成为我 国当前交通问题最新 的问题 。 2 . 市化进程 中民生同■ ■现新形式 的曩 因 城 市化 的发 展,不 断推进 了我 国经 济和社 会的发 展,对我们 国家 构 建社会 主义和 谐社 会做 出了不可 磨灭 的贡献 ,但 是在城 市化进 程 中民生 问题 出现 的新形 式,已引起 了全国上下 的关注 ,直接关 系着人 民的利益, 面对这 一切 ,我们政 府仍 要反 思和审视 ,时刻 牢记 “ 以人为本 ”的执 政 理念 , 而不是 片面追求 G D P和 国际社会 的影响力 , 而是要对我 国人民负责, 直视 民生 问题 的原因。 2 . 1 从宏观层 面看 在城 市化进 程中地方政 府对城 市总体 的规 划跟不 上城 市发展 和人 口 需求的变化 。城市总 体规划 是指城 市人 民政府 依据 国民经 济和社 会发展 规划 以及 当地 的 自 然环境 、资源条件 、历史情况 、现状特点 ,统筹兼顾 、 综 合部署 ,为确定城 市的规模 和发展方 向 ,实现 城市 的经 济和社 会发展 目标 ,合理利 用城 市土地,协 调城市空 间布局等 所作 的一 定期 限内的综 合 部署和 具体安排 。但 是在城 市化进程 中 ,城 市总体规划 始终是 在一定 期 限 内的,受制度供 给、规划 学科发展 、规划师 自身能力 等 因素 的影响 和 制约,对 城市基础 设施 的安排或 设置 有 限,同时,现实 中城市 人 口剧 增, 使得城市 总体规划跟 不上人 口需求的变化 , 特别是 教育、 住房 、 医疗 、 交通 等基础 设施 、设备 的需求,导致 了教 育、住房、 医疗 、交通 等资源 的稀缺 ,从而形成了城 市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 出行难的局面 。 2 . 2 从 中观层面看 城 市化进程 中城市人 口的增长 速度 已超越 本来城 市的公共 资源 的承 载 能力 。城 市的公共 资源分 为 自然 资源 和社会 资源两 类。 自然 资源包括 水 、土地 、空气等。社 会资源 包括两方 面,一是 有形 资产 ,如城 市基础 设 施、城 市生态环境 ;二是无 形资产 ,主要是依 附于有形 资产 的名称 、 形 象、知名度和城 市特色 文化等 的使用 权、经 营权 、冠名权等相关权益 。 由于城市 公共 资源 具有 公共性 、稀缺性 ,排他性 、公益性等特征 ,所 以, 能 够为城 市居 民提供 便捷 的服务 。但 是,城市化 进程 中随着城市 的发展 以及 城市规 模的扩 张,城市人 口不断增 长,而城 市公共 资源的增 长缓慢 而且有 限,从而 已超越本来城市 的公共资源 的承载能力 ,导致了如就业 、 教 育、住房 、医疗卫生 、交通等方面的 民生 问题不断 出现新的表现形式 。 2 . 3 从微观层面看 在 城市化进 程中地方政 府对城 市中涉及 民生的事 项管理难 、法 制监 督 不到位 。首先 ,在城 市化进 程 中,民生 问题 涉及面广 ,涉及 部门多 , 每个 部 门的职责权 限不 同,因此,导致 地方政府 难 以综 合管理 。其次 , 各利益方之 间的博弈,导致法制监督不到位 。如药价虚高源于腐败成本 , 房价 飞涨源 于地 方政府追求 G D P ,城市 中的房屋 ,道路 ,桥 的建筑质量不 高源 于相 关部 门、相 关工作人 员违规 审批 ,导致 法制监督 难 以执 行,使 得 民生 问题新 的表现形式更为 突出。 3 . 城市化进程中解决民生阃■的对策t议 面对 城市化 目标与现 实的脱离 ,及 带来 的严重后果 ,党 和政府 必须 坚持 以人为 本的执政 理念 ,采 取相应 的方法,去解 决存在 的 问题 ,来改 善 民生 ,使居 民真正享有城 市化给他们 带来 的好处 。 3 . 1 城市化进程 中政府应该坚持 以人 为本,落 实科学发展 观,实施 城 市生态规划战略 .提早预 防可能 出现 的民生 问题 在城 市化进程 中所有 的民生 问题 都来源于 人这个主体 ,所 以政 府在
2024年河南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河南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河南省作为我国人口和经济规模大省之一,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河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政策支持等方面。
2. 市场规模2.1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概况河南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主要涉及交通运输、水利、能源等多个领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2.2 市场竞争河南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项目竞争: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数量众多,各家企业争夺项目较为激烈,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竞争较为激烈。
- 技术竞争: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各类专业技术支持,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
- 价格竞争: 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企业之间在招投标中通常以价格为主要竞争因素,导致市场价格偏低。
2.3 市场前景河南省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投资力度不断增加,为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3. 政策支持3.1 政府投资政策河南省政府一直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扶持。
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通过提供资金、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3.2 产业政策支持河南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发展。
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减少行政审批等方式,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3 法律保障政府加强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政府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条例和规章制度,保障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和合法权益的实现。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一、引言区域经济发展对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
H ·钱纳里(1986)分析了人均生产总值和阶段划分问题,把现代经济划分为三个阶段:工业化起始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西蒙·库兹涅茨(1989)则认为,工业化演变主要是由产业结构来反映的,由于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多,产业结构会从“一二三”型向“三二一”型转变。
陈栋生(1994)在《区域经济学》一书中提出将区域经济划分为待开发、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周学(1994)则认为区域经济划分为以农业为低收入、温饱、小康、富裕、高富裕五个阶段;杨森、廖福林(2011)把福州市的区域经济划分为恢复、经济调整、快速增长、调整改革等几个阶段。
苏芮等(2017)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缓慢积累期、加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成熟期四个阶段。
由此可知,按照不同的标准和依据对区域经济进行划分,会有不同的划分结果,本文采用应用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钱纳里划分阶段为标准;学者研究的指标和方法各不相同,会得出不同的划分结果,且大部分研究都是以国家为研究对象。
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判别河南省的经济发展阶段,并据此提出该阶段下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河南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分析□文/张笑梅(郑州商学院河南·巩义)[提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划分关系着地区经济规划,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但是,由于划分依据和标准不一致,因此划分的阶段并不相同。
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的判别方法,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20年12月25日经济/产业《合作经济与科技》No.3x 2021图4河南省历年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统计图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图3河南省历年城镇化率统计图图1河南省历年人均GDP 统计图图2河南省历年产业结构优化图省的经济全面、长远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城市化进程分析
作者:王茜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04期
>摘要:
当今世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而城市化问题也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河南城市化水平严重偏低,进程比较缓慢。
要实现2020年城市化率超过50%这一宏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河南今后的城市化发展应当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改变劣势局面,在把握新农村建设和周边城市群不断形成的机遇的同时,应对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挑战,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一、加快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意义
(一)城市化的内涵与外延
城市化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过程,具有广阔的外延,包括经济城市化、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等五方面的内容。
其中,经济城市化是城市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动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化。
产业结构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过程。
人口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
空间城市化是指随着经济、人口城市化所伴生的反映在载体上的现象,即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或城市地域向农村地域的扩展。
生活方式城市化是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变革过程,是一种在经济、产业结构、人口、空间城市化进程中体现出来的城市化。
城市化所包含的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缺少任何一个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
(二)加快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的意义
现阶段加快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首先,城市化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其次,加速城市化进程能减少失业;再次,加速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推进城市化,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加快实现工业化;有利于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增强全省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全面繁荣城乡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河南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化水平偏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城市化率提高了27个百分点,河南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0.07个百分点。
河南城市化进程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各国经济发展史表明,在工业化前期工业化率一般高于城市化率,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比值会不断上升。
目前,河南省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只有不足0.6,远远低于该值1.4~2.5的合理范围。
(二)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不高
河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存在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和功能不全的问题。
城市供水、排水和热力、燃气以及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专项发展规划层次不齐,缺少统一规划和相互衔接:许多项目不能按照规划要求如期施工、建设和投入使用;一些项目未纳入规划,建设带有盲目性;项目之间缺少协调和配套,配套设施往往滞后于住宅建设。
(三)城市管理水平偏低
河南地级、县级市的城市建设普遍存在城乡互动不协调,社会服务滞后,社会保障不健全,经济、社会、环境欠协调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注重城市经营手段开拓和提高人员素质来加以解决。
在目前城镇化建设加速阶段的初期和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无疑既是城镇化进程的引导者、组织者,也是城镇化进程的管理者、建设者。
但政府建设、管理、经营城市的力量尚且有限。
三、河南城市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在稳步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大力调整二元社会经济,加快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调整,从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工业向现代化、高附加值的高加工工业转变,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为加快河南省城市化进程注入动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强吸附性,对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强聚集效应。
(二)拉大城市框架,推进亚城市化进程
亚城市化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出现的产业、人口等向城市边缘地区迁移的过程。
河南省的郑州、洛阳等城市经过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地带已出现人口过度密集、交通拥挤、地价上升等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因此,在进行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拉大城市框架的同时,适时推进亚城市化进程,不仅有利于城市产业的布局合理,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而且必将带动城市外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我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三)加快户籍、教育等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是加剧城乡差别、影响河南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将促进我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加大教育投入和教育体制改革,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则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
(四)积极培育小城镇和有特色的专业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河南省人口众多、城市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而小城镇和专业镇分布广,数量大,增长活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巨大。
目前,河南拥有建设镇844个,若每个镇平均可容纳1万人,则现有的小城镇可新容纳人口800多万人。
专业镇依托特色产业或专业市场发展,具有“一镇一业”的特征,正在或已经成为我省县域经济、市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周毅博.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分析.东方企业文化,2011(08)
[2]陈文峰,孟德友,贺振.河南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区域格局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11(08)
[3]赵宗博,刘朝辉.略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西部科技,2004(04)
[4]胡鞍钢.城市化是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湖南社会科学,2003(06)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