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模式
加强地方特色音乐在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

加强地方特色音乐在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郑星华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20期[摘要]地方特色音乐从内到外都体现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地地道道的“从泥土里长出的东西”,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珍贵财富。
在少数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地方特色音乐,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开展创新教学实践,创建地方特色音乐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地方特色音乐高师音乐教学[作者简介]郑星华(1970- ),男,广西宾阳人,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声乐教学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广西桂林 541002)[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28-02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体制相关学科的设置,总体上是依据教育部1952年和1981年颁发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大纲》《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计划》以及1988年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并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在长期的高师音乐教学中,这些文件得到了有效、合理的实施,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音乐教育人才,给高师音乐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各地中小学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已经走在了前面,高等师范院校中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仍恪守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显然与社会的进程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
在高师音乐院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中,民族音乐课程的比例较小,不利于新形势下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的发展,也难以担当起弘扬、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本文试从地方特色音乐与高师音乐教育之间关系的角度,谈谈对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
一、重视地方特色音乐,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延续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课程设置状况,课程内容也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
少数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并没有注意到本地区地方特色音乐资源的重要性,与全国其他高师院校一样,仍然是按照统一的课程模式来进行:从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到作曲理论的基础理论课程,从声乐、钢琴到其他器乐的训练学习课程,基本上是按照西方音乐教学体系的要求开设的。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古筝选修课的分级教学分析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古筝选修课的分级教学分析作者:张琦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22期【摘要】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层次,在同一门课程中,依据课程性质和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取得进步。
这种教学组织方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用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并根据他们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让每一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达成分层的目标,从而达成「尊重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发展」的目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筝的弹奏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着革新,筝乐艺术也被更多的人所喜欢,为人们所接受。
随着筝乐艺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古筝这门学科。
由于这些学员的身体发展已基本固定,因此,他们的手指的灵活性、柔韧性和身体的协调性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他们对古筝的认识也就不一样了。
本文认为,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学音乐专业的古筝选项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古筝选修课;分级教学【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2—112—03引言分级教学帮助教师在对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协调的同时,把教学放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间,将学生学习中的易变因素进行充分地调动起来,让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保持一致,通过对学生实行不同的分组,实施分级教学、练习、辅导和评价,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一种共振效应,让各种类型的学生的素质都能够达到分级目标,从而真正地实现利用个人差异,推动全体发展。
一、高校古筝选修课开设的意义(一)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分层次教学法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目的的课程。
通过改变以前单一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古筝的兴趣,使他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意识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对各层次的选项课程进行教学。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引入本土音乐教育的意义

上发 展起 来 的 。 地方 高 校 , 指 我 国高 等 教 育 结 构体 系 中 以服 是
是 , 些地 方 高校 由于 扩招 , 于 自身 的 办学 定 位 、 一 对 办学 目的、 办学 理 念 和 管 理 方 法 上 存 在 诸 多 问 题 。
比如对 于音 乐 教育 , 目前 很 多地 方 高 校仍 沿 袭 着 音
升 级为 本科 院校 , 新增 设 了许 多学科 教 学点 , 办学 规
、
在地 方高 校音 乐教 育体 系 中引入本
土 音 乐 教 育 的 意 义
( ) 方 高 校特 色办 学 的明 智 举 措 和 必 要 补 一 地
充
“
一
模不 断 扩大 , 生 人 数 迅 速 增 多 , 学 投 资 成 倍 增 招 教 长 。艺 术教 育在 地方 高校 中也 呈蓬 勃发 展态 势 。但
含着 丰 富的 民族 文 化信 息 。 在 中西 部 地 区 , 民族 各 混 杂而居 , 种文 化并存 , 种音 乐百 花齐放 。就笔 多 各
特 点 的办 学模 式 , 把音 乐 教 育 专业 的学 科 建设 与地 方 的经济 、 文化 和 社会 的发展 相适应 , 出重技 能轻 走 文化 、 养精英 人才 的教 学模式 , 么地方 高校 的发 培 那
对高校钢琴教学现状的思考

位 优 秀 教 师 的指 点 高 校 的 钢 琴 教 师 需 要 将 钢 琴 教 学 的
环境 , 激 发学 生 学 习钢 琴 的 积极 性 第三 , 在 课 上 的 钢 琴 练 习 时 间有 限 , 可 以根 据 不 同学 生 的 需 求 . 采 取 相 应 的 措 施 提 高 学 生 课 下 钢 琴 练 习 的 时 间 第 四 , 钢 琴 自身 就
重 要 的 是 教 会 他 们 掌 握 关于 钢 琴 教 学 中
使 国 民的钢 琴 素 养 得 以提 高 因循 守 旧 的
教 学 方 式 已经 不再 适 应 现 代 社 会 . 那 种 教 学 模 式 已经 不 再 能够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热 情和积极性 . 如 果 每 一 位 高校 钢 琴 教 师都 能 够 与 时 俱 进地 探 寻 先 进 的 教 学 方 法 。 对 高 校 钢 琴 的 教 学 工 作 将 会 产 生 巨 大 的助 力. 可 以预 见 的 是 . 高 校 钢 琴 教 学 的 课 堂 将 会 是 汇 聚 先进 教 学 方 法 和 教 学 理 念 的
是传情达意的艺术 . 钢 琴 教 师在 授 课 时 还
需注 意 和 学 生 情 感 的 沟通 . 这 样 不 仅 能 够
营造 良好 的 教 学 氛 围 . 还 能 实 现 师 生 之 间 的交 流 。
学 习探究 , 创 造 一 切 条件 , 让 学 生 在 钢 琴 实践 中 能够 体 会到 钢 琴 的 重 要 性 四、 促 进 钢 琴 教 学 方式 的合 理 转 移 钢 琴 教 学 中需 要 采 用 灵 活 多 样 的 方 式. 一成 不变 的教 学 方 式 势 必 使 学 生 对 其 厌 烦 。 在 钢琴 教 学 的初 期 , 主 要 是传 授 基 本 的钢 琴 弹 奏 方 法 以及 钢 琴 的弹 奏 姿 势 .
地方高校音乐实践教学的“特色化系统”之探索

美 能力 、 高综合音乐素质 的必要手段 。 提 地方高校的音乐学
专 业 是 培 养 基 层 社 会 音 乐 文 化 工 作 者 , 养 与 地 方 经 济 文化 培 建 设 事业 相 适 应 的应 用 型 人 才 。 生 应 该 具 备“ 学 能够 上 舞 台 , 也 能 上讲 台 ”的 基本 素质 和 基 础 能 力 , 是 地 方 高 校 音 乐 学 这 专业 培养 人才 的 规 格 旨 向。“ 上 舞 台 ”是 指 学 生 能 唱 、 能 能
、
音乐艺术实践教学 的多样化
i 在 课 程 设 置 中注 重 丰 富 多样 的实 践 性 课 程 , 展 “ . 开 三 百 工 程 ”( 首歌 曲演 唱 、 百首 歌 曲伴 奏 、 百 首名 曲欣 赏 ) 百
考核评估机制、创新实践教学等各类 实践环节 , 成专 业实 形 践教学、 台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 结合 的实践教学体 舞 系 。让 学 生 有 更 多 的 机会 通过 不 同 的方 式 亲 身实 践 ,能 多 角
度 、多 方 位 的观 察 和 分 析 在 实 践 中 出现 的各 种 情 况 ,并 通 过 针 对 性 的 解 决 各 种 问题 来 提 高 学生 创 造 性 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 2 加 强 “ 台实 践 ”课 程 训 练 ,提 供 尽 可 能 多种 多 样 . 舞 的 舞 台 实 践 ,给 每 个 学 生 都有 展示 才 能 的机 会 。 求每 个 学 要
重 视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的培 养 是 学 生 获 得 音 乐 体验 、 成 音 乐 审 形 格 ,着 力 构 建 与 培养 目标 相 适 应 的 实践 教 学 系 统 , 实践 教 对 学 环 节 进行 合理 规划 。 时 正确 处理 好 第 一 课 堂 和 第 二 课 堂 同
黑白键钢琴教学法

黑白键钢琴教学法
黑白键钢琴教学法是指在钢琴学习中,通过对黑白键的教学,以辅助学生快速掌握钢琴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主要特点如下:
通过强化黑白键的教学,快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黑白键钢琴教学法注重通过对音符、音程、音阶、和弦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弹奏黑白键,快速掌握这些音乐基础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手指技巧:黑白键钢琴教学法不仅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手指技巧。
通过练习黑白键的不同组合,让学生掌握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弹奏的精度和速度。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黑白键钢琴教学法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但更注重实践。
通过练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演奏习惯。
个性化教学:黑白键钢琴教学法强调个性化教学,注重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教学。
总之,黑白键钢琴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钢琴基础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
钢琴集体课+翻转课堂带来教学法的转变——以江汉大学音乐学院钢琴集体小组课为例

钢琴集体课+翻转课堂带来教学法的转变 ——以江汉大学音乐学院钢琴集体小组课为例发布时间:2021-10-20T03:50:51.716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9期作者:罗琳[导读] 钢琴课程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罗琳江汉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与合唱指挥系湖北武汉?430056摘要:钢琴课程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大部分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有着一致性,为中等师范学校及中小学音乐教学培养人才,故音教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培养和积累他们的教学能力,本文以江汉大学音乐学院钢琴集体小组课为例,结合翻转课堂深入探讨随之带来的教学法,从传统的“学”转变成“教”的全过程。
关键词:钢琴集体课、翻转课堂、教学法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不断增加了对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音乐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承担起了重要的责任。
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积极应对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变化,我们的目标是为中等师范学校及中小学音乐教学培养人才,所以在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的弹奏技能同时,还需培养中小学教师必备的自弹自唱能力以及从“学”转变成“教”的教学能力。
二、实施方法(一)授课对象为了更高效的提升教学效率,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开设了钢琴课程集体小组课,一个班有8个学生,主要针对大一音乐教育与合唱指挥专业的学生。
通过对新生的专业考核,将钢琴学习程度相近、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集中教学。
(二)授课内容及方法基本练习是提升钢琴技术的必备练习,几乎每首曲目中都包含音阶、琶音、和弦的技术。
自弹自唱是为中等师范学校及中学音乐教学培养人才必备的才能,我将从这两方面详细深入探讨实施方法。
1.基本练习基本练习我主要采用翻转课堂+集体课的方式转变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首先我将所有大调和小调音阶,短琶音,和弦转位,用视频的方式,在课前上传到教学平台,视频中我主要教授弹奏知识点的方法。
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摘要]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以培养普通中小学合格的师资为己任。
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适应广大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去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问题改革音乐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发展。
人类对音乐艺术追求的过程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侧面。
音乐生活与人类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它是人类感情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
音乐教育与其他艺术教育最深刻的价值是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其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
那么我国基础教育中音乐教育的情况如何呢?据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水平差异很大,特别是很多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令人担忧,有些地区甚至没有专门的音乐和美术师资。
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完全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替代,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高师音乐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音乐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推动了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但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对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师音乐教育是培养基础教育音乐教师的摇篮,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应以基础教育改革为依据,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因此,高师音乐教育应做好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及趋势严格来说,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始于19世纪30年代,一批有志之士参与到音乐教育的行列;50年代音乐教育领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教育家;但从70年代以来高师音乐教育过多地效仿专业音乐学院的培养模式,致使其培养的教师缺乏“一专多能”的基本功;80年代以来,高师音乐教育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具有学术创新价值的音乐教育学专著,在推动高师音乐改革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进入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出现了以下明显的新趋势:1.“大众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