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002002005-计算机的安全配置

L002002005-计算机的安全配置
L002002005-计算机的安全配置

课程编写内容

称计算机的安全配置

要求1. 掌握如何删除不必要的系统服务以增强系统安全性。

2. 掌握通过设置组策略来对计算机进行安全配置

3. 掌握通过修改注册表的方法来增强windows 2003系统抗拒绝服务攻击的能力

4. 掌握如何阻止ICMP攻击

虚拟PC)操作系统类型:windows 2003,网络接口:本地连接连接要求PC 网络接口,本地连接与实验网络直连

述1、学生机要求安装java环境

2、vpc安装Windows

境描述1、学生机与实验室网络直连;

2、VPC1与实验室网络直连;

3、学生机与VPC1物理链路连通;

1. windows的默认配置

windows操作系统预置了许多默认配置,以便于操作系统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的互联和资源共享,然而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容易带来信息安全问题。例如,在默认情况下,windows 2003 系统启动后命令就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发现admin$,IPC$,C$,D$等默认共享,这些默认共享有利于网络管理员便算机设备,但是若这些计算机上的管理员帐号被泄露,那么黑客就易于通过这些共享资源来获取非授因此,windows系统的默认配置仅是一种考虑了计算机系统普通应用情况的预置配置方式,当在自身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时,应对其中的默认配置进行修改,以确保计算机系统哦你的信息对默认配置中一些与安全有关的配置进行修改,用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2. sc.exe

sc.exe为一个用于与服务控制管理器和服务进行通信的命令行程序。该程序主要有以下功能:检索和设置有关服务的控制信息。

管理服务程序,如:测试,调试和删除服务程序。

设置存储在注册表中的服务属性来控制启动服务程序。

sc.exe的用法如下:

sc[command][service name]

其中,选项的格式为\\ServerName,用于指定服务说在的远程服务器名称。

参数[command]中包含32个命令,其中常有的命令有:

Query 查询服务的状态,或枚举服务类型的状态。

Start 启动服务。

Privs 更改服务的所需权限。

qc 查询服务的配置信息。

qdescripton 查询服务的描述。

delete (从注册表)删除服务。

Create 创建服务(将其添加到注册表)。

3. 注册表的配置

注册表是windows系统中的核心数据库,管理着系统运行所必需的重要数据。注册表中的数据来源于用户注册表文件两类,其中系统注册表文件包括:\system32\config下的Default,SAM,Security,和System 6个文件;用用户注册表文件包括\Documents and Setting\下的ntuser.dat,ntuser.ini 个文件。通过windows系统自带的regedit.exe注册表编辑器工具可以打开注册表数据库,对上述两行集中的配置和管理。而在本章的实验中,将演示如何通过修改注册表来加强windows系统抗DOS

4. ICMP 协议及攻击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众多协议中的一个,用于在主由器之间,路由器之间传递网络控制信息。这些控制信息不属于用户数据的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网护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ICMP消息可以得知网络的连通性,主机是否在线,路由器是否可用由于ICMP协议是一种网络控制协议,因此它是网络传输中的必要数据,也正因为此,它非常容易被主机和路由器。例如,大量的ICMP数据包会形成ICMP风暴,当主机受到这种ICMP数据风暴的攻击费大量的资源来处理这些ICMP数据,这最终会导致整个主机系统的瘫痪。

1. 演示如何使用命令行中的命令卸载和删除tlntsvr服务。

2. 演示如何隐藏驱动器,禁止来宾帐户,开启审核策略和IE浏览器的安全设置,以加强系统的安全

3. 演示如何通过对注册表的修改来防范DOS攻击。

4. 演示如何通过添加过滤规则来过滤ICMP报文,从而彻底杜绝这种攻击。

●学生单击“网络拓扑”进入实验场景,单击windows2003中的“打开控制台”按钮,进入目标●学生输入账号administrator ,密码123456,登录到实验场景中的目标主机。如图所示:

1.卸载和删除tlntsvr服务

首先在桌面上右击“我的电脑”,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在表中展开“服务和应用程序”,并单击下属的“服务”列表项,这样在“计算机管理”窗口的右边则会有支持的各种服务,如图3.1所示。

图3.1 “计算机管理”窗口

双击其中的Telnet列表项,则可对该服务进行启动,停止,暂停和恢复操作,如图3.2所示。但是并没有提供一个图形界面来对其实实施卸载和删除操作。

下面通过sc.exe命令来演示如何卸载Telnet服务(既TlntSvr服务)。

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运行”对话框中输入CMD命令,单击“确定”按钮窗口。

在命令行窗口中可以输入sc qc tlntsvr,查看tlntsvr服务的配置信息,如图3.3所示。C:\windows\system32\tlntsvr.exe

图3.2 Telnet服务的状态

图3.3 tlntsvr服务配置信息

为了将tlntsvr服务卸载,先在命令行窗口中通过命令sc stop tlntsvr停止该服务(若停止失败,就是stop的),然后通过命令sc delete tlbtsvr将tlntsvr服务在服务列表中删除,如图3.4所示。

单击“计算机管理”对话框中工具栏的“刷新”按钮后,会发现在右边的服务列表中已没有了teln 服务),如图3.5所示。

利用类似方法可以禁止和删除其他一些想要删除的服务。例如,Schedule服务非常容易被黑客利用来和可执行文件,如果仅是简单地停止Schedule服务,也不能保证安全性,因为有些黑客工具可以远程地

图3.4 停止并删除tlntsvr服务

图3.5 删除tlntsvr服务后的效果

2.使用windows组策略对计算机进行安全配置

首先“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运行”对话框中输入gpedit.msc,单击“确定”按钮略”窗口,如图3.6所示,下面的四种安全配置将在“组策略”窗口中完成。

图3.6 “组策略”窗口

1. 隐藏驱动器

选择“用户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windows资源管理器”

电脑’中的这些指定的驱动器”,打开相应的对话框,如图3.7所示,在对话框中选择“已启用拉列表框中选择一个组合,单击“确定”按钮后,组合框中选中的驱动器符号就不会出现在标准

图3.7 隐藏驱动器名称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策略仅删除驱动器的图标,用户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访问驱动器的内容网络驱动对话框,运行对话框或命令窗口上输入一个驱动器的目录路径。同时,此策略不会防止这些驱动器或其内容,也不会防止用户使用“磁盘管理”管理单元查看并更改驱动器特性。

2.禁止来宾帐户本机登录

当人们暂时离开工作电脑时,可能有一些打开的文档还在处理之中,为了避免其他人动用电脑,但是,但电脑处于局域网环境时,可能已在本地电脑上创建了一些来宾帐户,以方便他人的网络他人也可以利用这些来宾帐号注销当前帐号并进行本地登录,这样会对当前的文档处理工作造成问题,可以通过“组策略”的设置来禁止一些来宾帐号的本地登录,仅保留他们的网络登录权限

在“组策略”窗口的左侧依次选择“计算机配置”–“windows配置”–“安全配置”–“本户权利指派”,然后在”组策略”窗口的右侧双击“拒绝本地登录”,则弹出“拒绝本地登录

如图3.8

图3.8 “拒绝本地登录属性”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通过单击“添加用户或组”按钮,则弹出“选择用户或组”对话框,如图3.9所示的“高级”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左侧的“立即查找”按钮,则会在对话框下方显示出本户,如图3.10所示,选中所需的帐户temp,单击“确定”按钮,则将temp用户加入到禁止登录的3.11所示

图3.9 “选择用户或组”对话框

图3.10 查找需要禁止的用户

图3.11 将指定账号添加到禁止登录列表中

3.开启审核策略

在“组策略”对话框的左侧依次选择“计算机配置”- “windows配置”–“安全配置” –“略审核”,然后在“组策略”窗口的右侧就会出现各种审核策略的设置项,其中包括审核策略更象访问,过程追踪,目录服务访问,特权使用等,如图3.12

图3.12 查看审核策略

通过设置各个审核策略,系统便可记录相应的事件,比如,双击“审核登录事件”后,在弹出的“性”对话框中选中“成功”和“失败”两个选项,如图3.13所示,则系统将会自动记录用户何时

值得注意的是,系统管理员应养成时常查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时间查看件的习惯,比如,若“组策略”被修改后系统发生了问题,“事件查看器”就会及时显示修改了录事件”里,系统管理员可以查看详细的登录事件,知道谁曾尝试使用禁用的帐户登录,谁的帐

图3.13 审核登录事件的设置

4.IE浏览器的安全设置

在“组策略”窗口的左侧一次选择“用户配置”- “管理模板”–“windows 组件”

explorer 分支,在右侧窗口中会出现“internet控制面板”,“浏览器菜单”,“工具栏”,理员认可的控件”等策略选项,利用它可以充分打造一个极有个性和安全的IE浏览器。

(1)禁止修改IE浏览器主页

当用户上网时,一些恶意网站通过自身的恶意代码会对用户的IE浏览器主页的设置进户的上网行为造成影响。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可以在“组策略”窗口的左侧一次选择“用理模板”–“windows组件”– internet Exploere,如图3.14所示

图3.14 IE的全安设置

然后在右侧的窗口中双击“禁用更改主页设置”策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已启用”单选按按钮即可,如图3.15

(2)禁用“常规”选项卡

如图3.14所示,在加固IE的安全选项中还提供了“禁止更改历史记录设置”,“禁止更“禁止更改Internet临时文件设置”等策略。如果启用可这些安全策略,在IE浏览器的对话框中“常规”选项卡的“主页”区域的设置将变灰。但如果在“用户配置”–“管理模组件”–“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控制面板”中双击“禁用常规页”策禁用常规页属性”对话框中选中“已禁用”,如图3.16所示,则无需设置该策略,因为略将删除界面上的“常规”选项卡。

图3.16 禁用IE浏览器中的常规页

(3)IE安全的高级配置

在图3.14的右侧部分,可以看到还列出了7个子文件夹,单击其中的每一个子文件夹,均

IE安全的配置项。其中“Internet控制面板”包含了一组从“Internet选项”对话框“

项卡的设置;“脱机页”包含了脱机页和频道的设置;“浏览器菜单”包含了显示和隐藏

中菜单和菜单选项的设置;“工具栏”包含允许和限制用户编辑Internet Explore的工具

包含了Internet安全区域的文件大小限制和设置;“管理员认可的控件”包含了启用和禁

设置;“安全功能”包含了启用和禁用Internet Explorer,windows Explorer和其他应用

设置。对这些设置选项进行适当的配置,会大大的增强IE的安全性。

3.5.3 通过过滤ICMP报文阻止ICMP攻击

很多针对windows 2003系统的攻击均是通过ICMP报文的漏洞攻击实现的。如ping of death攻击。下

置来过滤ICMP报文,从而阻止ICMP攻击。

1.启用“本地安全设置”

在“控制面板”中打开“管理工具”,从中双击“本地安全策略”,从而打开“本地安全设置”窗口

图3.18 “本地安全设置”窗口

2.ICMP过滤规则的添加

在“本地安全设置”窗口中,右击点击“IP安全策略,在本地计算机”并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器和IP筛选器操作”,从而弹出“管理IP筛选器和筛选器操作”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管理IP筛选单击左下方的“添加”按钮,弹出“IP筛选器列表”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名称”框中输入“防止I 选中右侧的“使用‘添加向导’”复选框,如图3.19所示。

计算机主流配置及报价

河南工程学院《专业认识实习》成果报告 计算机组装主流配置及报价 学生学号: 201310913223 学生姓名:卓松伟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42 专业课程:专业认识 指导教师:王雪瑞 2014 年 12月 31 日

摘要 (1) 一、硬件 (1) 二、最受电脑配置排行 (2) 三、经济实惠型装机方案 (4) 四、家用学习型装机方案 (5) 五、豪华发烧型装机方案 (7) 六、商务办公型装机方案 (11)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电脑的配置,是衡量一台电脑好坏的标准。主要看CPU、显卡、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等。国外的有HP、apple、松下、东芝等,不过顾客口碑和质量比较硬的是DELL和HP这两个品牌;国产的有:华硕、宏碁、清华紫光、清华同方、神舟、海尔、联想、八亿时空等。

一、硬件 1.CPU,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三级缓存,核心数量。频率越高、二级缓存越大,三级缓存越大,核心越多。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级缓存影响相应速度。 2.内存,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DDR3-1600),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而处理数据的速度主要看内存属于哪种类型(如DDR就没有DDR3处理得快)。 3.主板,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硬盘分为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HDD)、混合硬盘(HHD),固态硬盘速度最快,混合硬盘次之,机械硬盘最差。越大的硬盘存的文件就多,(如存放电影,音乐等)首先硬盘的数据读取与写入的速度和硬盘的转速(分: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到高速硬盘在笔记本电脑中由于电脑移动振动意外刮伤硬盘盘片以及功耗和散热原因。 硬盘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说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盘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的要慢些。 硬盘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是16M或32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会快些。 5.显卡:要注意显卡的流处理能力以及显存大小和显存位宽,越大越好。这项与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以及玩大型3D游戏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6.电源,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一般300W就足够一般家庭电脑用功率,500W大部分电脑都没有问题了),稳定的电源是很重要的,对于电脑各个电子元件稳定的电压以及电流都是电脑寿命的关键。 7.显示器: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一样有影响(如DVI和VGA接口),只是人们一般没有太在乎

微机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微机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系统 学号:110603156 姓名:吴佰洲 年级:11级自动化 指导教师:丛玉华 开课学期教室上交时间成绩大三上实B-302

目录 一、硬件部分 1、AT89C51芯片 2、74LS373芯片 3、8155芯片 4、ADC0808芯片 5、DS18B20芯片 6、I2C总线 7、系统电路图 二、软件部分 1、流程图 2、程序

一、硬件部分 1、AT89C51芯片 基本功能: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与MCS-51 兼容,含有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128*8位内部RAM,32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引脚图: 引脚功能: 1、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2.P0 、P1、P2、P3口。 3.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4.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

计算机考试题

迁西职教中心机电信息部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考试计算机试卷 学科或专业:计算机适用班级: 17计财考试时间:年月日分数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共 1 大题, 96 小题,共 100 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运算,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_____。 A 高速运算 B 指令系统 C 可编程性 D 存储功能 2.计算机当前的应用领域无所不在,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却是___ A 数据处理 B 科学计算 C 人工智能 D过程控制 3.计算机当前的应用领域广泛,但据统计其最广泛的领域是___ A 数据处理 B 科学计算 C 辅助设计 D过程控制 4.当前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种预报方法会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__ A 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B 科学计算与辅助设计 C 科学计算和过程控制 D 数据处理和辅助设计 5.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但其主要的都是用于__ A.科研 B.军事 C.商业 D.管理 6.美国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 A.1936年 B.1946年 C.1952年 D.1959年 7.美国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 A.大规模集成电路 B.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电子管 8.早期的计算机体积较大、耗能高、速度也较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___ A.工艺水平 B.元器件 C.设计水平 D.元材料 9.计算机硬件的五大基本构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____。 A.显示器 B.控制器 C.硬盘存储器 D.鼠标器 10.下列术语中,属于显示器性能指标的是_____。A.速度 B.可靠性 C.分辨率 D.精度 11.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_____。 A.主机与外设 B.硬件和软件 C.CPU与存储器 D.控制器和运算器 12.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也可能不同,而计算容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 A.字 B.页 C.字节 D.位 13.不同的芯片有不同的字长,目前芯片有多种型号,其中奔腾IV芯片的是____。 A. 8位 B.16位 C. 32位 D .64位 14.能够将高级语言源程序加工为目标程序的系统软件是____。 A.解释程序 B.汇编程序 C.编译程序 D.编辑程序 15.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方式有____。 A.仅串行方式 B.串行方式或并行方式 C.连接方式 D.仅并行方式 16 在多个窗口之间进行切换时,可以用键盘上的【】 A. Alt键和Tab键 B. Alt键和Ctrl键 C. Alt键和Shift键 D. Ctrl键和Tab键 17 要选定多个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要先按住【】 A. Alt键 B. Ctrl键 C. Shift键 D. Ctrl+Alt键 18 若从资源管理器中拖出一个文件放在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上,将【】 A.不会有任何反应 B.为文件创建了一个快捷图标 C.此文件被删除,但还可以从回收站里恢复 D.此文件被永久删除 19、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巨型化、微小化、网络化、 ____ 、多媒体化。 (A) 智能化 (B) 数字化 (C) 自动化 (D) 以上都对 20、巨型计算机指的是 ____ 。 (A) 重量大 (B) 体积大 (C) 功能强 (D) 耗电量大 21、电子数字计算机工作最重要的特征是 _____ 。 (A) 高速度 (B) 高精度 (C)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D) 记忆力强 22、"CAI" 的中文意思是 ___ __ 。

使用windows组策略对计算机进行安全配置.

综合性实验项目名称:使用windows组策略对计算机进行安全配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组策略是管理员为用户和计算机定义并控制程序,网络资源及操作系统行为的主要工具, 通过使用组策略可以设置各种软件,计算机和用户策略。 2.我们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组策略对计算机进行安全配置。 二、实验基本原理: 组策略是管理员为用户和计算机定义并控制程序,网络资源及操作系统行为的主要工具通过使用组策略可以设置各种软件,计算机和用户策略。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耗材: PC机一台,Windows2000系统,具有管理员权限账户登录 四、注意事项 必须以管理员或管理员组成员的身份登录win2000系统 计算机配置中设置的组策略级别要高于用户配置中的级别策略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在”开始”菜单中,单击”运行”命令项,输入gpedit.msc并确定,即可运行程序。 依次进行以下实验: (1)隐藏驱动器 平时我们隐藏文件夹后,别人只需在文件夹选项里显示所有文件,就可以看见了,我们可以在组策略里删除这个选项。 1.使用策略前,查看”我的电脑”的驱动器,如图6-1所示 图6-1 使用策略前,“我的电脑” 2.选择“用户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windows资源管理器”,如图6-2所示。

图6-2 隐藏驱动器 3.使用策略后,查看”我的电脑”的驱动器,如图6-3所示 图6-3 使用策略后,“我的电脑” (2).禁止来宾账户本机登录 使用电脑时,我们有时要离开座位一段时间,如果有很多正在打开的文档还没有处理完成或者正在使用隐私内容时,为了避免有人动用电脑,我们一般会把电脑锁定。但是在局域网中,为了方便网络登录,我们有时候会建立一些来宾账户,如果对方利用这些账户来注销当前账户并登录到别的账户,就会给正常工作带来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组策略”来禁止一些账户在本机上的登录,让对方只能通过网络登录。 在“组策略”窗口中依次打开“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用户权限分配”,然后双击右侧窗格的”拒绝本地登录”项,在弹出的窗口中添加要禁止的用户或组即可实现,如图6-4所示

电脑配置基础知识

电脑配置基础知识,你知道多少? 转载自校友用户转载于2010年05月09日 23:58 阅读(10) 评论(0) 分类:转接来源:QQ校友 举报 电脑的配置,主要看CPU、显卡、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笔记本的话就看它的品牌就行了。国外的有HP、apple、松下、东芝等,不过顾客口碑和质量比较硬的是DELL等品牌;国产的有:联想、宏基、清华紫光、清华同方、神州、海尔、HEDY等。 评价标准 1、CPU,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频越高、二级缓存越大,速度越快,未来CPU会有三级缓存、四级缓存等,都影响响应速度。 2、内存,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硬盘在日常使用中,考虑得少一些,不过也有是有一些影响的,首先,硬盘的转速(分: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功耗和散热原因。 硬盘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 说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盘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 的要慢些。 硬盘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会快些。 5、显卡:这项对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 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6、电源,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也就OK啦。 7、显示器: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一样有影响,只是人们一般没有太在乎(请查阅显示设备相关技术资料)。 软件方面 1、操作系统:简单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电脑的同等配置,运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运行原版Window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运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这就说明,同等配置情况下,软件占用的系统资源越大,速度

计算机核心期刊排名

部分核心期刊名单(自动化、计算机部分与无线电、电信部分) 自动化、计算机部分 1 计算机学报北京中国计算机学会等 2 软件学报北京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3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 4 自动化学报北京中国科学院等 5 计算机科学重庆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6 控制理论与应用广州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等 7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北京中国计算机学会等 8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北京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9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北京中国自动化学会等 10 控制与决策沈阳东北大学 11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12 计算机工程上海上海市计算机协会 13 计算机应用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 14 信息与控制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15 机器人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16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A版北京中国图象图形学会 17 计算机应用研究成都四川省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18 系统仿真学报北京航天机电集团北京长峰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19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北京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办公室等 20 遥感学报 .北京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1 中文信息学报北京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22 微计算机信息北京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山西协会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南京中国电子学会等 24 微型机与应用北京信息产业部电子第6研究所 25 传感器技术哈尔滨信息产业部电子第49研究所 26 传感技术学报南京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传感技术研究会,东南大学 27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北京航天工业总公司706所 28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上海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等 29 微型计算机重庆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30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西安中国航天工业总公等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第2章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本章要点 z操作系统的概念、安全评估 z操作系统的用户安全设置 z操作系统的密码安全设置 z操作系统的系统安全设置 z操作系统的服务安全设置 z操作系统的注册表安全设置 2.1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直接管理者,它和硬件打交道并为用户提供接口,是计算机软件的基础和核心。在网络环境中,网络的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没有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就没有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因此操作系统的安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础,其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作为用户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中间界面,操作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就成了安全防护的头等大事。操作系统安全防护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操作系统本身提供的安全功能和安全服务,现代的操作系统本身往往要提供一定的访问控制、认证与授权等方面的安全服务,如何对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能进行研究和开发使之符合选定的环境和需求。 (2) 对各种常见的操作系统,采取什么样的配置措施使之能够正确应付各种入侵。 (3) 如何保证操作系统本身所提供的网络服务得到安全配置。 2.1.1 操作系统安全概念 一般意义上,如果说一个计算机系统是安全的,那么是指该系统能够控制外部对系统信息的访问。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或代表该用户运行的进程才能读、写、创建或删除信息。 操作系统内的活动都可以认为是主体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所有客体的一系列操作。操作系统中任何存有数据的东西都是客体,包括文件程序、内存、目录、队列、管道、进程间报文、I/O设备和物理介质等。能访问或使用客体活动的实体称为主体,一般说,用户或者代表用户进行操作的进程都是主体。主体对客体的访问策略是通过可信计算基(TCB)来实现的。可信计算基是系统安全的基础,正是基于该TCB,通过安全策略的实施控制主体对空体的存取,达到对客体的保护。

电脑配置学习知识全套汇编

电脑的配置,主要看CPU、显卡、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笔记本的话就看它的品牌就行了。国外的有HP、apple、松下、东芝等,不过顾客口碑和质量比较硬的是DELL 和HP这两个品牌;国产的有:宏基、清华紫光、清华同方、神州、海尔、联想、八亿时空等。 评价标准 1、CPU,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频越高、二级缓存越大,速度越快,未来CPU 会有三级缓存、四级缓存等,都影响响应速度。 2、内存,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硬盘在日常使用中,考虑得少一些,不过也有是有一些影响的,首先,硬盘的转速(分: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功耗和散热原因。 硬盘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说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盘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的要慢些。 硬盘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会快些。 5、显卡:这项对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6、电源,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也就OK啦。 7、显示器: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一样有影响,只是人们一般没有太在乎(请查阅显示设备相关技术资料)。 软件方面 1、操作系统:简单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电脑的同等配置,运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运行原版Window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运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这就说明,同等配置情况下,软件占用的系统资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还有,英文原版的操作系统运行英文版程序比运行中文版的程序稳定性及速度都有是关系的。

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实验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学号: 姓名: 2012 年 6 月 9 日

目录 实验1 EMU8086模拟器的使用 (3) 实验2 数据传送指令的使用 (5) 实验3 多位十六进制加法运算实验 (9) 实验5 循环程序实验 (11) 实验6 由1 到100 求和实验 (13) 实验7 求表中正数_负数_0 的个数实验 (14) 实验8 数据排列实验(冒泡排序) (16) 实验9 系统功能调用(大小写转换) (18) 实验10 阶乘(递归运算) (20) 实验11 ProteusIO工程文件的建立 (21) 实验12 IO口读写实验(245、373) (22) 实验13 8255 接口实验 (24) 实验14 声光报警 (25) 实验总结 (28)

实验1 EMU8086模拟器的使用 一实验要求 利用EMU8086模拟器环境,完成创建源程序文件,运行调试,实验结果的查看二实验目的: 熟悉EMU8086实验环境 三EMU8086环境: 1 模拟器编辑窗口 2 模拟器调试窗口

四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1:新建文件。 运行emu8086 1. 新建文件:单击“新建”按钮,选择COM模板,在模拟器编辑窗口中输入如下程序代码: MOV AX, 1020H MOV BX, 2030H MOV AX, BX ADD AX, BX MOV [BX], AX MOV [2032H], AX HLT 2. 编译:单击“编译”按钮,对程序段进行编译; 3. 保存:编译通过,单击“完成”按钮,将其以文件名“EXP1”保存在本地磁盘上。 4. 仿真:单击“仿真”按钮,打开模拟器调试窗口和源文件窗口。 5.在模拟器调试窗口中的寄存器组区,查看数据寄存器AX,BX,CX,DX;段寄存器CS,ES,SS,DS;指令指针寄存器IP;指针寄存器SP,BP;变址寄存器SI,DI;标志寄存器的值。 6.单击“单步前”按钮,单步执行程序,并观察每次单步执行后,相关寄存器值的变化。 7.单击“重载”按钮,将程序重载,并调整指令运行步进时延为400毫秒,单击“全速”按钮,运行程序, 8.程序运行之后,在程序调试窗口中,选择[view]/[memory],查看模拟器环境中,内存单元0700:0100开始的连续10个单元的内容 9.将“存储器”中的地址改为0700:2030,查看开始的四个字节的内容,并思考其内容与程序

计算机类部分核心期刊投稿经验

计算机类部分核心期刊投稿经验 (2010-05-31 19:05:39) 转载▼ 分类:计算机与 Internet 标签: 杂谈 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审稿费100元,审稿周期60-70天左右,版面费930-1100元不等。该刊是旬刊,从录用到出刊大概需要12个月,有时看运气,如果运气好点四个月左右。最大特点是该刊的承载的论文数量较大,相对来说比较好中,但大家都看中的这一特点,所以从论文的数量上来说,须有点创新点较好,比较看重博士论文。可以加急出刊,但费用较高。总结:容易。 2、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审稿费100元,(加急审稿200元,一个月审回),审稿周期60 天左右,版面费900-1100元左右。该刊是半月刊。从录用到出刊大概10个月左右。论文的质量一般,比较好中。该刊比较注重项目的基金号或是重大科研课题,如果有比较牛基金号录用率一般在90%以上。可以加急出刊,费用较高,一般是版面费的一半左右。总结:容易。 3、计算机工程:审稿费100元,(加急审稿200元,20天审回),审稿周期是45天左右,版面费950-1100不等。该刊是半月刊,该刊曾是EI收入源(2007年以前)现在不是。该刊对论文质量把关比较严格,对创新性论文比较感兴趣,注重基金号和重大科研课题。录用率基本保持在30%左右,比较难中,对博士论文比较依赖,有严格的字数和参考文献限制(一般是7000字和5篇参考文献),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出刊时间一般情况下是10-12个月左右可以加急出刊,费用较高。总结:较难。 4、计算机应用研究:不需要审稿费,但版面费比较费1600元左右。审稿周期30天左右,比较快。该刊为月刊。从录用到出刊需要10个月。该刊非常注重基金号(特别是国家级基金号),如果没有国家级基金号(至少是省部级基金号)一般情况下都是增刊。论文质量还算可以,可以加急出刊,费用超高,没有必要。总结:较难。 5、计算机科学:审稿费150元,不可以加急审稿,审稿周期是60天,基本上不会超过65天。版面费1000-1100元不等。该刊为月刊。曾被一些重点院校定为重点核心期刊。审稿非常严格,对理论数据验证和推导十分看重同时也非常注重仿真结果,比较喜欢录用基金号的论文。对作者的工作单位和学历也是比较看重。博士学历的论文录用较高。出刊时间一般情况10个月左右。总结:较难。 6、计算机应用:审稿费50元,版面费1000元左右。该刊为月刊。审稿周期50天左右,论文质量还算可以,对论文格式和论文创新性要求比较严格,比较注重作者工作和作者的学历,但一般高校研究生只要挂一个博导也是比较好中,对基金号并不十分看重,是研友们不错的选择。出刊时间6-7个月左右。总结:一般。 7、计算机仿真:审稿费100元(可以加急审稿200元,30天左右),版面费1300-1500不等。审稿周期70天左右,该刊给本人感觉并不像研友们说的那样,给钱就发。该刊审稿比较严格,对论文的创新性和仿真要求比较高,对论文的格式需求非常高,如有一点没有按照要求排版,它都会退给作者重新排版。出刊时间特别慢,一般来说要13-14个月才能出刊。总结:一般。 8、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审稿费待录用后一起收。版面费+审稿费:1300-1500不等。审稿周期40-50天左右。该刊为月刊。 该刊主要录用计算机控制方面的论文,如写计算机理论方面和图像方面的论文录用率基本为零。论文质量一般,不过现在有所提升,比较注重基金号的论文和作者出身。出刊时间10个月左右。总结:容易。

电脑配置基础知识教学总结

电脑配置基础知识

电脑硬件知识扫盲菜鸟提升必看电脑配置知识 原文标题:硬件知识扫盲,防止被JS忽悠,菜鸟提升请看(附作者照片) 先给大家亮亮原文作者照片,这里先亮一张,下面文章内容中还会附加上一些,应原作者要求,望大家照片尽量不要到处发,谢谢。 笔名:微微 下面正式进入正文了,这里先简单写下文章主要大纲,主要对电脑硬件包括cpu,显卡,主板,内存等DIY硬件进行一些简单通俗易懂的介绍,新手必 看,高手飘过。

一、处理器CPU知识 ①CPU的分类 CPU品牌有两大阵营,分别是Intel(英特尔)和AMD,这两个行业老大几乎垄断了CPU市场,大家拆开电脑看看,无非也是Intel和AMD的品牌(当然不排除极极少山寨的CPU)。而Intel的CPU又分为Pentium(奔腾)、Celeron(赛扬)和Core(酷睿)。其性能由高到低也就是Core>Pentium>Celeron。AMD 的CPU分为Semporn(闪龙)和Athlon(速龙),性能当然是Athlon优于Semporn的了。 Intel与AMD标志认识 ②CPU的主频认识 提CPU时,经常听到2.4GHZ、3.0GHZ等的CPU,这些到底代表什么?这些类似于2.4GHZ的东东其实就是CPU的主频,也就是主时钟频率,单

位就是MHZ。这时用来衡量一款CPU性能非常关键的指标之一。主频计算还有条公式。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单击“我的电脑”→“属性”就可以查看CPU类型和主频大小如下图: 我的电脑-属性查看cpu信息 ③CPU提到的FSB是啥玩意? FSB就是前端总线,简单来说,这个东西是CPU与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FSB的处理速度快慢也会影响到CPU的性能。4.CPU提及的高速缓存指的又是什么呢?高速缓存指内置在CPU中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储存器。分一级缓存(L1Cache)、二级缓存(L2Cache)以及三级缓存(L3Cache)。 一般情况下缓存的大小为:三级缓存>二级缓存>一级缓存。缓存大小也是衡量CPU性能的重要指标。 ④常提及的 45nm规格的CPU又是什么东西? 类似于45nm这些出现在CPU的字样其实就是CPU的制造工艺,其单位是微米,为秘制越小,制造工艺当然就越先进了,频率也越高、集成的晶体管就越多!现在的CPU制造工艺从微米到纳米,从90纳米---65纳米---45纳米---到现在的32纳米---将来的28纳米,再到未来的更低,工艺越小,产品做的越精,功耗低,体积越小。

单片机试卷_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苏州大学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试卷(A)卷共6 页 考试形式闭卷年月院系年级专业 学号姓名成绩 一、将下列无符号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数(6分) 1、 0000000011001010B = D H 2、 0001000110000000B = D H 3、0010001000000000B = D H 4、 0101111111101101B = D H 5、 1111111111111111B = D H 6、 0000100100110100B = D H 二、将下面十进制数转换成8位二进制原码,反码及补码(4分) 1、 45的原码反码补码 2、-23的原码反码补码 3、 90的原码反码补码 4、-82的原码反码补码 三、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单片微型计算机有哪些主要功能部件组成? 2.某微机系统有17根地址线,它的寻址范围是多少? 3.MCS-51单片机外扩程序存储器和外扩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线、数据线都是并联的,CPU 是通过发出怎样的控制信号,从而正确地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和外部数据存储器。 4.某单片机系统采用的CPU是8032,其EA引脚必须接什么电平?

5.MCS-51单片机的并行I/O口有哪两种读操作?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安排? 6.51系列单片机有几个中断源?写出这几个中断源的名称。 7.当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中GA TE位为“1”时,相应的定时器/计数器将如何工作? 8.当8051单片机采用12M晶振,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脉冲取自内部时,其计数频率为多少?而取自外部时其所能计数的最高频率又是多少? 9.若当前SP中的内容为3FH,执行指令LCALL 3535H 后SP中的内容为何值? 四、用指令实现以下操作(18分) 1、将R5中的低四位与R6中的高四位拼装后送内部RAM 90H单元。 2、将位地址为05H中的数据分别送位地址为10H、56H。 3、将ROM 3050H单元中的内容取出求反后再进行高低四位交换后送外部RAM 2090H单元。

web服务器的安全配置(以windows为例)

6、先关闭不需要的端口开启防火墙导入IPSEC策略 在” 网络连接”里,把不需要的协议和服务都删掉,这里只安装了基本的Internet协议(TCP/IP),由于要控制带宽流量服务,额外安装了Qos数据包计划程序。在高级tcp/ip设置里--"NetBIOS"设置"禁用tcp/IP上的NetBIOS(S)"。在高级选项里,使用"Internet连接防火墙",这是windows 2003 自带的防火墙,在2000系统里没有的功能,虽然没什么功能,但可以屏蔽端口,这样已经基本达到了一个IPSec 的功能。 然后点击确定—>下一步安装。(具体见本文附件1) 3、系统补丁的更新 点击开始菜单—>所有程序—>Windows Update 按照提示进行补丁的安装。 4、备份系统 用GHOST备份系统。 5、安装常用的软件 例如:杀毒软件、解压缩软件等;安装完毕后,配置杀毒软件,扫描系统漏洞,安装之后用GHOST再次备份

修改3389远程连接端口 修改注册表. 开始--运行--regedit 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 TERMINAL SERVER/WDS/RDPWD/TDS/TCP 右边键值中PortNumber 改为你想用的端口号.注意使用十进制(例10000 )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ERMINAL SERVER/ WINSTATIONS/RDP-TCP/ 右边键值中PortNumber 改为你想用的端口号.注意使用十进制(例10000 )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第1章微型计算机概述 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俗称计算机或电脑,是一种具有高速数值运算、自动信息处理、逻辑判断和超强信息存储记忆功能的电子设备,也是一种能按照程序员事先安排的程序来工作,高速地处理各类数据信息的智能化设备。 电子计算机是人类现代科技的重大成就之一,它起始于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这是一台由电子管构成的重达30吨并能按照事先安排的指令快速完成指定计算任务的现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自此,电子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这期间,计算机的构成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几个发展阶段,对应了电子计算机发展的4个时代,而微型计算机属于第4代电子计算机产品,属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是集成电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电子计算机按体积、性能、用途和价格指标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5类。从工作原理上来讲,微型机与其他计算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是直接面向个人用户的,其结构、功能和售价也是全面适应个人用户的。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微处理器,其性能与微处理器的性能直接相关。 微型计算机对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 1.1 微型计算机发展概况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为特征的。微处理器自1971年问世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1971—1973年,标志着第1代微机的4位和8位低档微处理器问世了,其代表性产品是Intel公司的4004和8008微处理器,分别是4位和8位微处理器。8008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种8位的微处理器,其集成度约4000个晶体管/片,芯片主频仅1MHz。 1974—1977年,出现了标志着第2代微机的8位中高档微处理器,其代表产品有Intel 8080、M6800和Z80等,集成度有了大幅提高,已具备了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包括中断、DMA等控制功能,主频约2MHz。由于有了较完善的指令系统,软件可采用BASIC、Fortran等高级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 1978—1984年进入了拥有16位微处理器的第3代微机时代。这个时代的微处理器代表产品是Intel 8086、Intel 8088、M68000和Z8000等,集成度和运算速度比上一代有了成

计算机配置参数解释

计算机配置参数解释 1 主频为CPU的频率(如Intel Core 2 Duo E6300的主频为1.86 倍频为7 外频266MHz L1缓存(KB)32 L2缓存1MB*2) 2 CPU主频= 外频x 倍频。也就是倍频是指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CPU主频也就越高 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说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1秒内发生的同步脉冲数)的简称。单位是Hz。它决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主频由过去MHZ发展到了现在的GHZ(1G=1024M)。通常来讲,在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但对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另外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 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说到处理器主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外频,外频是CPU 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早期的CPU并没有“倍频”这个概念,那时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随着技术的发展,CPU速度越来越快,内存、硬盘等配件逐渐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频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使内存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对较低的系统总线频率下,而CPU的主频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理论上)。我们可以把外频看作是机器内的一条生产线,而倍频则是生产线的条数,一台机器生产速度的快慢(主频)自然就是生产线的速度(外频)乘以生产线的条数(倍频)了。现在的厂商基本上都已经把倍频锁死,要超频只有从外频下手,通过倍频与外频的搭配来对主板的跳线或在BIOS中设置软超频,从而达到计算机总体性能的部分提升。所以在购买的时候要尽量注意CPU的外频。 处理器外频 外频是CPU乃至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兆赫兹)。在早期的电脑中,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等于外频,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对于目前的计算机系统来说,两者完全可以不相同,但是外频的意义仍然存在,计算机系统中大多数的频率都是在外频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倍数来实现,这个倍数可以是大于1的,也可以是小于1的。 说到处理器外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主频,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投稿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投 稿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流行音乐歌曲的乐句检测研究 范殊文,李伟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智能媒体计算实验所,上海 201210) E-mail 摘要:乐句检测是音乐结构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和基础性的任务,针对传统乐句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化并且检测精度良好的乐句检测方法。具体做法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节拍检测,并以节拍为单位进行有无歌声的标注,对于标注好的数据集利用成熟的机器学习方法结合梅尔倒谱系数等常见的音频信息特征进行分类模型的训练,并对未知的音频数据进行分类,然后借助短时过零率对分类结果进行校正和平滑。最后在歌声检测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本文提出的一种贪婪的乐句切割算法结合音乐中的时长等信息进行乐句的检测和划分,在节拍尺度上达到了%的准确度,优于现有的算法。 关键词:音乐结构分析;歌声检测;乐句检测;机器学习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220(2009)02-- Research on Phrase Detection for Popular Music FAN Shu-wen,LI Wei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10, China) Abstract: Phrase detection is an important and basic task in the music structure analysis, aimed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phrase detection method, this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phrase detection

个人计算机的安全配置

本栏目责任编辑:冯蕾网络通讯及安全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 与技术第5卷第23期(2009年8月)个人计算机的安全配置 张逸昀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132)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业务的普及,个人计算机的安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如何保证个人电脑内部的资料不被损坏、泄露和篡改呢?该文从系统安全配置、杀毒软件的选取得防火墙的配置三个方面逐一阐述。 关键词:个人计算机安全配置;系统安全配置;防火墙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3-6410-03 Safety Configuration of Personal Computer ZHANG Yi-yun (Tianjin Vocational-technical Academ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Tianjin 300132,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ique and the popularity of network business,the safety of personal computer (PC)arous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people.Then how can we guarantee the information of personal computer free from damaging,re -leasing and modifying?In this paper,the problem above will be illustrated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the safety configuration for op -eration system (OS),the selection of anti-virus software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fire wall. Key words:safety configuration of PC;safety configuration of OS;fire wall 现在的生活中,电脑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但由于互联网的特性,也使得我们对电脑内部资料的保护提出了要求。我们看新闻的时候,不断看到这样的消息:身份被盗、数据遭窃、隐私信息落入非法人士之手等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需要从三方面入手进行个人电脑的配置,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1)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 2)安装杀毒软件 3)安装防火墙 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安装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个人计算机遭受病毒和木马的侵害,但由于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的特性,仍然会有一些黑客绕过这些屏蔽攻击个人电脑,这就需要我们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以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电脑的安全性。下面将从这三方面详细阐述,个人电脑的安全配置。 1系统的安全配置 1.1共享的设置 1.1.1删除默认共享 打开记事本,新建一个空白文件,输入如下内容: Net share c$/del Net share d$/del Net share e$/del Net share ADMIN $/del Net share IPC $/del Net share PRIN$/del 将该文件另存为del.bat ,并将该文件添加到启动项或设置计划任务。1.1.2禁止建立空连接 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 修改restrictanonymous 的DWORD 值为1(如果没有自行新建) 1.1.3禁止共享设置 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Policies\Network]下建立以下DWORD 值: “NoFileSharing ”=1(禁用文件共享) “NoWorkgroupContents ”=1隐藏“网上邻居”中的工作站显示; “NoEntireNetwork ”=1隐藏“网上邻居”中的整个网络显示; “NoFileSharingControl ”=1禁止文件共享; “NoPrintSharingControl ”=1禁止打印机共享 1.2帐户设置 1)创建管理员帐户和普通帐户,帐户名称请自行起一个(建议用中文名称)并按帐号策略设置密码。 收稿日期:2009-04-14 作者简介:张逸昀(1978-),女,天津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 ISSN 1009-3044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Vol.5,No.23,August 2009,pp.6410-6412E-mail:info@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4488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44889.html, Tel:+86-551-5690963569096464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