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四章 (5)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孑——孑孓 孓——孑孓 § 注意三点:
×孓 孑×
(1)分割后各部分无意义。葡萄、琵琶。
(2)分割后只有一部分有意义。蝴蝶、骆驼、蘑菇。
(3)分割后的意义和作为整体时的意义毫无联系。
马虎、沙发。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不能分割的语素。
3、语素的分类
(1)自由语素。 词根 词缀
(2)粘着语素。a、不定位粘着语素。
所:从斤,户声。本义是伐树的声音。
(2)基本义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词的义项)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有一个是在现代最基本、最 常用的意义,这就是该词的基本义。如:年、军。 本义与基本义一致:割、口、老、见。 本义与基本义不一致:兵、汤、走、浪潮、刻板、
酝酿。
(3)转义(派生义) 词义派生的方式:引申、比喻,还有夸张、象征。 •引申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新意。 笔杆子:①指笔的手拿部分。
地震、面熟(主谓)
冰箱、雪亮(偏正)
2、构词成分上的联系。
同族词:红色、红茶、红颜、红晕、红旗; 朱红、通红、血红、鲜红、映山红。 3、词义关系上的联系。 同义、反义、上下位关系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语素? 最小的,“伟大”,“芙蓉” 音义结合体,“芙”、“蓉”、“玻”、 “璃” 2、语素的辨别——替代法 驼——驼绒 绒——驼绒 鸭绒 驼峰 鹅绒 驼色 灯心绒 驼员
要准确、协调。
(三)词义的性质
1、客观性
词义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客观存在
是词义形成的基础,所以词义具有客观性。
即使是一些以虚幻的事物、现象为基础形成的
词义依然有其客观性。
2、概括性
3、模糊性
4、民族性
二、词义的构成
理性义 色彩义 词法意义 句法意义 改革: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习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习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习题及答案(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四章语法一、填空题:1.实词可分________、谓词、加词,加词包括副词和________。

2.主谓词组、动宾词组等是根据________划分出来的词组基本类型。

3.词组或句子开头既有时间名词又有处所名词,后面不是主谓词组,而是其他可以充当谓语的词或词组,这时的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充当________。

4.区分定语和状语主要根据整个偏正词组的________来判断。

5.句子的特殊成分有________和________。

6.存在句谓语动词表示存在或________。

7.被字句的谓语动词必须是________动词。

8.让肯复句就分句间的关系来说相当于假设条件加________。

9.省略句与非主谓句的主要区别是省略句有________性。

10.祈使句的主语一般是________人称。

11.语气词“吗”只用于________问。

12.作状语,表示对动作、意愿和事物的性状加以否定的否定词是________。

13.“王芬教我们织毛衣。

”按宾语来分是________句。

14.现代汉语有两种特殊的词类:叹词和________。

15.加词性句法结构经常用作定语或状语,一般不作主语、谓语或宾语,属于本类的主要是________结构。

16.主语同________是一个层次上的成分。

17.“说得来、说得了、说不得”中的补语属于________补语。

18.句子是________单位,词和词组都是________单位。

19.大主语、小主语等术语只用于________句。

20.“是”可以是判断动词,还可以是________。

21.“不论……都”是________复句的关联词语。

22.倒装句的语气词往往放在________的末尾。

23.表示语气主要靠________和________。

24.“没”可以兼属两类词,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__。

现代汉语第四章语素演示课件

现代汉语第四章语素演示课件
•3
第二节 语素的分类
一、以音节多少为标准 (一)单音节语素 (二)多音节语素
1、联绵语素(1)双声:生母相同葡萄(2)叠韵(3)其

2、音译语素 3、叠音语素 4、拟声语素
•4
二、以语素的构词作用为标准
(一)自由语素
特点:1、能独立成词 2、能自由组合成词
包括:1、可以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
(1)单音节实词(有词汇意义)
的影响。•12Fra bibliotek素切分与归类练习2
浪荡、仓促、主子、 出现、兴趣、书店、熬 夜、主题、理解、有余、狭窄、马拉松、 心心相印、众目睽睽
•13
练习2答案
浪荡(双、自、实) 仓促(双、自、实) 主(单、不、实)子(单、不、虚)、 出(单、不、实)现(单、不、实) 兴(单、不、实)趣(单、不、实)、 书(单、自、实)店(单、自、实) 熬(单、自、实)夜(单、自、实) 主(单、不、实)题(单、自、实) 理(单、不、实)解(单、不、实) 有(单、自、实)余(单、不、实)
•14
• 狭(单、不、实) • 窄(单、自、实) • 马拉松(多、自、实) • 心(单、自、实)心(单、自、实)相(单、不、
实)印(单、自、实) • 众(单、不、实)目(单、不、实)睽睽(双、
不、虚)
•15
第一节 语素概述
一、语素的定义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
位。 二、分析 (一)语素的语音形式 单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二)语素的意义 词汇意义、语法意义
•1
(三)语素是最小的 1、作为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形式上不可再划分。如:
语、言 2、形式上可再划分,但划分后的单位没意义。
如:玛 瑙 葡 萄 3、形式上可再划分,但划分后其意义与原来意义大相

现代汉语各章节重点

现代汉语各章节重点

0535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语音第三章文字 第四章词汇, 第五章语法第六章语用 第一章绪论【单选】汉语属 于汉藏语系,是世界 上使用人口最多 的语言之一。

【判断、术语解 释】现代汉语是现代 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共同语(普 通话)和不同的方言。

【单选、多选】 现代汉语方言及代表 性地点方言:(1) 北方方言,包 括四个次方言,即华 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 江淮官话。

(2) 吴方言,也叫 江浙话,以上海适为 代表。

(3) 湘方言,又称 湖南话,以长沙话为 代表。

(4) 赣方言,又称 江西话,以南昌话为 代表。

(5) 客家方言,也 叫客家话,以广东省 梅县话为代表。

(6) 闽北方言,以 福州话为代表。

(7) 闽南方言,以 厦门话为代表。

(8) 粤方言,也叫 广东话,以广州话为 代表。

(9) 晋语,以太原 话为代表。

(10) 平话,内部 分歧较大,可以分为 两片,柳州以南为桂南平话,以 南宁亭子平话为代 表;鹿寨以北为桂北平话,至今尚无 公认代表。

【单选,简答】 现代汉语白话文的形 成。

古代的书面语即 文言最初必定是在口 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汉魏 以来,因写文章的人 往往沿袭和模仿先秦 的语言,所一起变 化了,另外一种同口 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 语“白话”就起来同“文言”分庭抗 礼了。

白话最早可见 于公元5世纪左右南 朝产生的笔记小说 《世说新语》,唐、五 代的说唱文学变文产生后,口语的痕迹就 更加明显。

到了 12、 13世纪,出现了用白 话写的各种文学体裁 的作品,如诸宫调、 南戏、金元杂剧、元 散曲等。

兀末明初以 来,开始大量出现用 白话写作的长篇小说 如 < 水浒传》《西游记》 《金瓶梅 >《红楼梦》 等。

到了晚清,现代 汉语共同的书面语话 文已经成熟。

【单选、多选】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 普通话,它以北室语 音为标准音,以北方 适为基础方言,以典 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

现代汉语:复句分析

现代汉语:复句分析

和限制作用。例如:
在学校食堂里,学生对食堂师傅说“我要煮鸡蛋”,这
里的“煮鸡蛋”指“用煮的方式做好的鸡蛋”,而不是
“我要去煮鸡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第九节 复句
1
一、复句概说
2
二、联合复句
3
三、偏正复句
4
四、多重复句
5
五、紧缩复句
15
一、复句概说
(一)复句的定义 (二)复句的关系类别
16
(一)复句的定义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上互不 包含的分句构成的语言单位。 复句与单句的区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句法结构 → 单句 VS 复句 2. 关联词语 → 复句最重要的形式标记,作用:显示、选示、强化 3. 停顿→ 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形式标志。复句的分句之间一 般要有停顿,书面上大都用逗号、分号或冒号来表示。但 并非绝对。如紧缩复句无停顿,例句: 你去我17 就去。
(二)复句的关系类别
1. 复句的分类原则 → 要以语义关系为分类依据,以关联词语为分类标准。 → 分类原则必须具有同一性和彻底性,分类结果必须具有 切实性和全面性。 复句的关系分类存在较大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作 为分类基础的复句语义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概括来 说,复句的语义关系至少能分出两大层次:
5
(二)由语法结构关系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含义:这类歧义是指同一种线性序列、同一种组合层次具 有多种结构关系。 举例:“经济困难”→ 偏正结构 / 主谓结构;
“我们工人”→ 偏正结构 / 复指结构; “学习文件”→ 偏正结构 / 述宾结构。 同类的如:
食堂卫生教学规范 他们学校你们领导 修订方案表演节目 烤红薯煮鸡蛋

现代汉语各章节重点

现代汉语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语音第三章文字第四章词汇,第五章语法第六章语用第一章绪论【单选】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判断、术语解释】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共同语(普通话)和不同的方言。

【单选、多选】现代汉语方言及代表性地点方言:(1)北方方言,包括四个次方言,即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2)吴方言,也叫江浙话,以上海适为代表。

(3)湘方言,又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又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也叫客家话,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

(6)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7)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8)粤方言,也叫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

(9)晋语,以太原话为代表。

(10)平话,内部分歧较大,可以分为两片,柳州以南为桂南平话,以南宁亭子平话为代表;鹿寨以北为桂北平话,至今尚无公认代表。

【单选,简答】现代汉语白话文的形成。

古代的书面语即文言最初必定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汉魏以来,因写文章的人往往沿袭和模仿先秦的语言,所以书面语就不再跟口语一起变化了,另外一种同口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语——“白话”就起来同“文言”分庭抗礼了。

白话最早可见于公元5世纪左右南朝产生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唐、五代的说唱文学变文产生后,口语的痕迹就更加明显。

到了12、13世纪,出现了用白话写的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如诸宫调、南戏、金元杂剧、元散曲等。

元末明初以来,开始大量出现用白话写作的长篇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等。

到了晚清,现代汉语共同的书面语话文已经成熟。

【单选、多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它以北室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适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简答】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

(1)没有复辅音。

现代汉语中“eng”“ing”当中的“ng”不是复辅音,是一个辅音,只是以两个字母来表示。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

《现代汉语通论》四五章答案

《现代汉语通论》四五章答案
5、说到曹操(动词)——曹操就到(动词)
三、区别下列句子中的“没有”(动词/副词)、“是”(动词/副词)、“的”(助词/语气词)、“了”(助词/语气词)、“一样”(形容词/助词)的词性:
1、你美国去过没有?(副词)
2、一下雪,这里就没有烧的。(动词)
3、他没有工作。(动词)
4、这辆车是他的。(动词)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请不要当做绝对标准使用。另外,学习本课程应以读书为主,先把问题弄明白,精彩之处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练习参考答案
(略)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答: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数词)
3、纪律教育(定心)4、教育市民(述宾)
5、市民情绪(定心)6、情绪激动(主谓)
7、激动高呼(状心)8、高呼口号(述宾)
9、口号内容(定心)10、内容激烈(主谓)
11、激烈论辩(状心)12、论辩口才(定心)
13、口才一流(主谓)14、一流水平(定心)
15、水平一般(主谓)16、联合阵线(定心)
五、指出下列哪些是述补词组:
七、举例说明以下词的语法功能,指出它们的特殊性是什么,并谈谈对它们词性的看法。
答:
高速(区别词),临时(副词、区别词兼类),其余词都同“临时”。
八、以下词是否兼类词,如果是,指出兼属什么词类。
答:
铁(名词/形容词)左(名词/形容词)忙(形容词/动词)打(动词/介词)犁(名词/动词)在(动词/介词/副词)清楚(形容词/动词)热情(形容词/名词)动作(名词)建筑(名词/动词)丰富(形容词/动词)
第四节短语及层次分析法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

第四章词汇第一节词汇和词的结构一、试述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

答: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没有词汇就不能造句子。

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

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

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就一种语言来讲,它的词汇越丰富越发达,语言本身也就越丰富越发达,表现力也就越强。

现代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首先就因为它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

二、“他学英语很用功,坚持每天记住15个词汇。

”这话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是一个范围涵盖很广的词,因此不能用15这个数量词来形容它,这里它要表达的意思是15个单词,所以应该用单词来代替词汇。

三、用“替代法”证明“驼绒”是两个语素,“骆驼”是一个语素。

答:“驼绒”中的“驼”跟“绒”都可为已知语素所代替,也可跟已知合,如:(1)驼绒平绒呢绒鸭绒(2)驼绒驼毛驼峰驼铃第(1)组词说明“驼”被“平、呢、鸭”替换,“绒”可跟上述语素组合。

第(2)组词说明“绒”可以被“毛、峰、铃”替换;所以“驼”、“绒”是两个语素。

“驼绒”中的“驼”不能被替换,也就是说“骆”不能跟任何其他语素组合,它不具备语素的资格。

由于语言中同一层次的单位才能组合,语素不能跟非语素组合,所以在这里“驼”也不是语素,“骆驼”只能算一个语素。

四、分别指出下列字中的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和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用三种符号在字下标出。

绩柿素眉蜻狗羊鸭学习鹃祝闪平虎狼答:(1)自由语素:狗、羊、学、祝、闪、平、狼;(2)半自由语素:绩、柿、素、眉、虎、鸭、习;(3)没有不自由语素。

(4)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蜻、鹃。

五、划分出下文中的词(在词下划一横线,成语不划,单纯词不分析),是合成词就注明它的构成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联系和区别。
❖词典上多义词各义项的排 列方式。
上面是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现代 汉语词典》(修订本)第89页的扫描图象.
(三)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 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
单义词主 1.常见事物的名称。桌子 茶杯 自行车 电视机 要有以下 2.科技术语和专有名词。电子 函数 北京 中文系 三类: 3.新词。代沟 展销 反思 非典
• 2.由于义素分析多采用二元对立偶分法,它就使释义能达到形式 化,因而能够使语义描写形式化,有利于语义的计算机输入。
• 3.义素分析有助于分析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在词义方面的细 微差别,有利于语言教学。
• 4.义素分析还有助于说明语法上不能说明的某些词语的搭配条件。
义素分析存在的问题
1. 由于缺乏客观的分析标准和依据,义素分析多少带有一 些主观随意性。
同音词的作用 构成谐音的双关语和歇后语。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
树上qí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
(小品《卖拐》)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韭菜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注意:应该把同音词和同形词区分开
同形词是书写形体相同的词,它可以是同音 词,也可以不是同音词。
乔木 -矮小 -丛生 +木本 +植物 馒头 +食品 +用发酵的面粉蒸成 +上圆下平 +无馅 包子 +食品 +用发酵的面粉蒸成 +上圆下平 -无馅
(二)义素分析 对义素分析,一般采用对比的方法, 即通过对不同的词义(义项)的对比
义素分析的方法 找出义素来。
义素分析的具体步骤
1.确定语义场,明确分析对象。 2.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义素。
请思考:
1.现在的一种女士厚底鞋有不同的名称:高底鞋、松糕鞋、 长高鞋、增高鞋 请从文化角度对这些名称加以解说。 2.同样是“狗”,中国人常常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 朋狗友,而欧美人则对狗情有独钟,请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 析。
二3.以、黎词明、义傍的晚为构例成,谈谈词义的模糊性。
(一)理性意义
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
三、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一、义项
急 ① 焦躁 真~死人了。
(一)什么是义项
② 匆促 ~ 于完成任务。
j
③ 迫切,要紧 ~事。
④ 对大家的事儿或别
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人的困难赶快帮助 ~
公好义。
(二)义项的分类
a.引申义 例如:讲
A.基本义 B.转义
b.比喻义例如:包袱
❖词的比喻义与修辞上比喻
第二节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一 、词义的性质 词义
(一)什么是词义
• 词义就是词的内容。 语音 (二)词义的概括性
(约定俗成)
客观事物
请思考:
1.词义的概括性是针对事物的类或关系而言的, 对于个体事物来说,没有概括性,如指人的专 名“索绪尔”。对吗? 2.词义为什么有概括性?
(三)词义的模糊性
词义为什么会有模糊性?
2.一种语言的语义系统究竟需要用多少数量的义素才能没 有遗漏地描写清楚,目前尚无法预见。
练习
鞋子 +穿在脚上的东西 -有筒 +走路时着地 靴子 +穿在脚上的东西 +有筒 +走路时着地 袜子 +穿在脚上的东西 +有筒 -走路时着地
看 +用眼 +往一定方向 见 +用眼 +往一定方向 +有结果 望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向远处
别1别2 别3 别4
(详见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第86页。)
! 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分辨
看意义是否有联系,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同音词是一 组音同意义无联系的词。
买一尺白布
白手起家 白跑一趟 道白
无颜色 没有东西 多义词 同音词
同音词产生的原因
花朵 花布 花纹 昏花 花钱 姓花
一顶帽子 顶起来 瓜甜 声音很甜 菜很香 睡得香
➢ 再次,词义和概念的对应关系不同。 ➢ 最后,词义有理性意义,还可能有非理性意义,而概念
不带非理性意义。
(二)色彩意义
1. 感情色彩 2. 语体色彩
3. 形象色彩
反映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价值观念、 立场态度和语言使用上的一些看法。
口语褒义语:体勉色励 彩果:断 吃坚定力 机溜智达自豪脑袋
贬义:怂恿 武断 顽固 狡诈 骄矜
基本义,贫困 没有出路,引申义 达到极点,引申义 完了,引申义 推衍到极点,引申义 推衍到极点,引申义 基本义,颜色 比喻义,暗 比喻义,隐蔽 比喻义,恶毒 比喻义,很,力量大 基本义 比喻义,多 比喻义,大
基本义 比喻义,责任 基本义 比喻义
分析下列词是多义词还是同音词
• 建筑材料—也是当厂长的材料—写文章的材料
同音词
• 别去了—别上校徽—别了,我的朋友
同音词
• 站起来—火车站
同音词
• 人山人海—高山大海
同音词
• 开大会—会唱歌
同音词
• 新生事物—新生入学—新生儿 • 德才兼备—才走
同音词 同音词
二、义素 对词的义项加以进一步分析后得到的语
义特征,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一)什么是义素 灌木 +矮小 +丛生 +木本 +植物
+-
习气 +
+
+
-+
陋习 + 积习 + +
+
++ + -
+
+
++
在进行义素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抓住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义素,舍弃非本质性义素。 二、检验分析的语义单位是不是最小的,能否再分。 三、检查分析后的一群词中是否存在两个词的义素完全相同
的情况。
(三)义素分析的作用
• 1.可以比较简便地解释某些采用列举法难以解释的词义,能以少 数义素说清若干词的理性意义,也便于比较词与词之间理性意义 的同异。
分析下列词的义项类型
穷 ➢ 他很穷
➢ 他的处境很贫困 ➢ 穷凶极恶 ➢ 理屈词穷 ➢ 无穷无尽, ➢ 欲穷千里目
黑 ❖ 这块布很黑
❖ 天黑了 ❖ 别讲黑话 ❖ 他心黑 ❖ 他手真黑
海 ❖ 这里是大海
❖ 人山人海 ❖ 夸下海口
担子 ➢ 把担子挑在肩上 ➢ 担负着革命的担子 ➢ 他背着包袱回来了
包袱 ➢ 思想上不要被包袱
1.多义词的分化。 例如 雕刻 时刻 2.偶然同音 例如灯 登 九 久 早 枣 3.语音的演变 例如青[ts‘] 轻[k‘] 焦[ts] 骄[k] 4.借用其他语言的词语 例如 车站 站立 ball(球 舞会) 5.形态变化的结果 leave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left与表示 离开的left。see的过去式saw与表示格言意思的saw。
1客观事物本身有模糊性 2词义是通过比较而来的相对性概念 3词义的概括性导致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是语言的积极因素还是消极因素?
(四)词义的民族性
•不同民族的语言,词义概括的范围可能不同。 •不同民族语言的词,在指称同一客观事物时可能会有感情色 彩方面的不同。 •基本意义相同的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引申义不同。
—— 商 务 印 书 馆 1997 年 出 版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 756页右栏和第757页左栏的扫 描图象合并而成
(四)同音词
❖某一语言词汇中语音相 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词。
同音词的类型
(1) 异形同音词 九酒久韭
(2) 同形同音词 花站别
别 bi 1. 临~记念 2. 天渊之~ 3. 请~上校徽。 4. 你可千万~走!
书面中性语:体鼓色动 彩坚:固 斡牡丹旋 焦囹点圄结合润笔
词的理性意义附带的由词的构成成分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 觉形象的联想。 形态色彩是以某事物的外在形态给另一事物命名。 鹅卵石 美人鱼 马尾松 玉带桥 声音色彩就是摹拟自然界或人的声音。 布谷鸟 乒乓球 轰隆 当啷 感觉色彩以由人的器官获取的感觉来描绘事物的情态。 冰冷 酸溜溜 静悄悄 动态形象色彩就是以动物或事物的动作、声响来描绘其他事物。 垂柳 牵牛花 攀枝花 钻山豹
3.对分析获得的义素进行整理, 列出语义结构式或语义矩阵图。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哥哥 +亲属 +男性 +同胞 姐姐 +亲属 +-男女性性 +同胞 弟弟 +亲属 +男性 +同胞 妹妹 +亲属 +-男女性性 +同胞
+年长 +年长 +-年年长幼 +-年年长幼
长期形成 不易改变 贬义
行为
作风
习惯 +
+
-
虽然词的理性意义以概念为基础,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 首先,以理性意义为基础内容的词义属于语言范畴,具 有民族性,而概念属于思维的范畴,具有全人类性。
➢ 其次,词义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不同。概念的形成在逻辑 思维过程中进行,是对客观事物的共同特征概括的结果; 词义的形成则是一种特定语言的历史发展的结果。
2.多义词 有两个以上义项的词叫多义词。
老 ① 他……,却一点也不显得~。 ⑥ 油菜太~了。
② 扶~携幼。
⑦ 这是~一种绿色。
l
③ 咱们是~朋友了。 ④ 这所房子太~了。
o ⑤ 转回了~地方。
⑧ ……, ~没见他了。 ⑨ 人家~得对象之间的各种练习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 2.语言的经济原则是促使词语多义化的直接原因。
多义词
• 这瓜真甜—他睡得真甜—她笑得真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