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加热与干燥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干燥机计算说明书

干燥机计算说明书
1.1
去湿指从被加工的湿物料中除去水分或有机溶剂的操作。
机械去湿法:指过滤,抽吸,沉降,离心分离等机械方法去湿,去湿不完全。
物理化学去湿法:用无水CaCl2,浓H2SO4等作为干燥剂去湿,费用高。
热能去湿法:借助热能使物料中湿分汽化并排出蒸汽而除湿的操作,也叫干燥,去湿完全。
干燥过程主要是将水分从固相转移到液相.
硫铵在富含碳酸钙的石灰性土壤上施用,与CaCO3形成难溶的硫酸钙,不会明显的影响土壤的PH值。但对中性和酸性土壤,残留的SO4-将与H+结合降低土壤的pH值,酸化土壤,需要采用配施石灰等措施来防止酸化在淹水条件下,SO4-会还原成H2S,引起稻根变黑,影响根系吸收养分。应结合排水晒田,改善通气条件,避免产生黑根。
(2)多层圆筒形流化床干燥器已用于涤纶切片、水杨酸钠、铵基匹林、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片剂淀粉颗粒、糖粉等物料的干燥。
(3)卧式多室流化床于燥器已用于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尼龙1010、邻氯苯甲酸、四环宏、土潭素、氯霉案、合霉素、肝扮、糖扮、S.M.P、A.P.O等物科的干燥。
(4)带有搅拌器的流化床已用于硫酸铵、硫酸钢、氟化铂、氨基酸、酐酪素、聚丙烯树脂、酚醛树脂等物料的干燥。
回转圆筒干燥器是一种处理大量物料干燥的干燥器。由于运转可靠,操作弹性大、适应性强、处理能力大,广泛使用于冶金、建材、轻工等部门。在化工行业中,如硫酸按、硫化碱、安福粉、硝酸铵、尿素、草酸、重铬酸钾、聚氯乙烯、二氧化锰、碳酸钙、磷酸铵、硝酸磷肥、钙镁磷肥、磷矿、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三钠、三聚磷酸钠等的干燥,大多使用回转圆筒干燥器。
该型号干燥机的传动路线:选择合适的电机,通过V带、二级齿轮减速器、联轴器把动力和速度传递给工作机。设计方式是从了解物料的性能,通过计算得到滚筒的受力载荷种类和大小。然后通过设计计算得到一系列的结构参数,根据所给定的产量和速度要求,选取电动机,减速器,设计干燥器等。

微波干燥原理

微波干燥原理

微波干燥原理
微波干燥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加热物质并蒸发内部水分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波的电磁波能量将水分内部分子的运动引起摩擦,从而产生热量。

微波炉产生的微波辐射能穿透物质表面,并迅速传导到内部,将物质中的水分分子激发加热。

当水分分子达到饱和状态时,其从液相变成气相,形成蒸汽,从而实现了除去物质内部的水分。

微波干燥与传统的热风干燥相比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微波干燥过程中的加热速度较快,能够迅速使物质内部的水分蒸发,从而缩短干燥时间。

其次,由于微波辐射能量的直接加热作用,干燥过程中不会产生热传导损失,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能量。

此外,微波能够在物质内部产生均匀的加热,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频率、功率和时间等参数来控制干燥过程,从而实现精确的控制。

然而,微波干燥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物质的表面吸水性影响着微波辐射能量的传递效果,如果物质表面易吸水,则会导致能量大量损耗在物质表面,而不是深入物质内部。

此外,因为微波能量主要加热物质中的水分分子,对于水分含量较低的物质,微波干燥的效果可能会较差。

另外,由于干燥后物质内部产生的温度梯度,可能会导致一些物理和化学变化,影响干燥品质。

综上所述,微波干燥利用微波辐射加热物质并蒸发内部水分的原理,具有快速、高效、可控的优点。

然而,需要根据不同物
质的特性进行合理调整和控制,以克服其中的限制和挑战,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干燥领域。

微波干燥硫酸钙晶须的研究

微波干燥硫酸钙晶须的研究

微波干燥硫酸钙晶须的研究张锁龙;刘科【摘要】硫酸钙晶须是一种正在被广泛应用的添加组分,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干燥是制备硫酸钙晶须工艺中的重要步骤.为了探究微波干燥方式对硫酸钙晶须干燥的可行性,首先阐述了微波干燥原理,并且通过以二水硫酸钙晶须为原料的实验,获得在多种主要影响因素条件下半水硫酸钙晶须的实验结果.优化干燥的实验条件为:硫酸钙晶须100g、微波干燥时间25 min、微波功率700W,此条件下硫酸钙晶须的相对脱水率达到97%;对样品进行XRD检测,其成分全部为半水硫酸钙晶须,与样品在120℃常规电加热干燥下所得样品成分相同,而微波干燥时间仅为其的加热干1/5.同时,通过材料性能测试实验,证明微波处理的硫酸钙晶须性能得到增强.【期刊名称】《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26)002【总页数】5页(P53-57)【关键词】硫酸钙晶须;结晶水;微波干燥;电加热干燥;功能性【作者】张锁龙;刘科【作者单位】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16;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24.76;O784微波是指波长范围为0.001~1m、频率范围为0.3~300GHz、具有穿透能力的电磁波[1]。

由于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也称之为“超高频电磁波”。

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为穿透、反射、吸收3个特性。

为了规范使用微波频率,目前微波加热所采用的常用频率为915MHz和2 450MHz,其对应的波长分别为330mm和122mm,微波2450MHz频率已经合法应用于民用加热设备上。

微波加热是将微波作为加热能源,通过微波辐射,与物质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并被吸收,由于能量耗损而产生的一种热效应。

微波是由微波发生器(磁控管)接受电源功率而产生的,通过波导输送到微波加热器,物料在微波场的作用下被加热。

微波加热的基本原理[2]可通过极性水分子在交变电场中的极性转化来阐释,装置如图1所示。

食品中水分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水分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水分的检测方法以食品中水分的检测方法为标题,我们将介绍食品中水分的检测方法。

水分是食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含量对于保持食品的质量、品质和营养价值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是食品工业和食品质量监管的重要任务之一。

1. 干燥法干燥法是最常用的食品水分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食品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使水分蒸发,然后根据样品质量的变化计算水分含量。

常用的干燥法包括烘干法、真空烘干法和微波干燥法。

2. 烘干法烘干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水分检测方法。

将食品样品放入加热器中,通过加热使水分蒸发,然后根据样品质量的变化计算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食品样品,特别是含水量较低的食品。

3. 真空烘干法真空烘干法是在烘干法的基础上改进的方法。

通过在烘干过程中施加真空,可以降低环境压力,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食品样品。

4. 微波干燥法微波干燥法是利用微波辐射加热食品样品,使水分迅速蒸发的方法。

微波加热具有快速、均匀和节能的特点,可以提高水分的蒸发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食品样品。

5. 比重法比重法是一种基于食品样品的密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来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测定食品样品的干重和湿重,然后利用密度计算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变化较大的食品样品。

6. 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是利用专用仪器和设备来测定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仪器包括红外干燥仪、核磁共振仪和电子天平等。

这些仪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原理和方法来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总结起来,食品中水分的检测方法包括干燥法、比重法和仪器分析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选择适当的方法可以提高水分含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食品生产和质量监管过程中,水分检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品质,还能够保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微波干燥的原理是

食品微波干燥的原理是

食品微波干燥的原理是微波干燥是一种用于除去水分的技术。

它是将微波能量传递到物体中,从而导致物体中分子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热量被产生,并且物品从内部开始变干。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在1mm到1m之间。

微波传递时会通过食品的水分子,并导致分子不断旋转、摩擦、碰撞,因此产生了热能,这将导致内部水分的蒸发,从而使原材料变干。

微波干燥的原理是利用食品材料中存在的水分的物理性质,即当水被微波照射时会产生分子振动、旋转等运动,从而引起水分子内部的相互摩擦,生成热量,使其温度升高,水分被加热蒸发。

水分通过物质的表面蒸发,导致食品变干。

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微波功率和时间,以避免出现过度加热的情况。

微波干燥的优缺点:优点:1. 干燥速度快:传统的干燥方法需要长时间,而微波干燥仅需数分至数十分钟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 保留营养成分:传统干燥过程中,因为高温会导致食品营养成分的流失。

而微波干燥可以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保证了食品的健康价值;3. 节能:微波干燥采用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其效率较高,因此可以有效节省能源消耗;4. 可控性强:微波干燥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料进行微波功率和时间的调整,因此干燥时间和效果可控性很强。

缺点:1. 成本较高:微波干燥设备的价格相对传统干燥设备较高;2. 一次加工量小:由于微波干燥设备的体积相对较小,单次干燥量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多次运转;3. 微波加热非均匀:微波干燥过程中,由于微波在物质中传输路径受限,因此物料中的水分含量和物料厚度等参数对加热效果影响较大,同时也会导致内部与外部温度分布不均匀。

因此,虽然微波干燥存在缺点,但其高效、节能、实现可控性同时保留食物营养成分等优点已经被广泛认可,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

真空微波干燥原理

真空微波干燥原理

真空微波干燥原理
真空微波干燥是一种结合了真空技术与微波加热技术的干燥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在真空环境下加热物料,使水分蒸发并快速干燥。

以下是真空微波干燥的原理描述:
1. 真空环境:真空微波干燥使用密封的容器,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干燥。

通过降低环境中的气压,降低水分的沸点,加速水分的蒸发速度。

2. 微波加热: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可以快速穿透物料。

在干燥过程中,微波进入物料中,与物料中的水分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使水分分子不断摩擦碰撞、振动并转化为热能。

3. 温度控制:在干燥过程中,通过控制微波功率和干燥时间,可以实现对干燥物料的温度控制。

通过监测干燥物料的温度变化,可以调整微波功率和干燥时间,确保物料受热均匀且不超过其热稳定性范围。

4. 水分蒸发:物料中的水分在受热的作用下迅速蒸发,通过真空环境,水分蒸发出容器并从物料中移除,使物料迅速干燥。

5. 干燥效果:真空微波干燥可以有效控制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实现快速、均匀且高效的干燥效果。

与传统的热风干燥相比,真空微波干燥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较高的干燥速度,有助于保留物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总之,真空微波干燥通过结合真空技术和微波加热技术,在真
空环境下对物料进行快速、均匀的干燥。

这种干燥方法具有温度可控、干燥速度快、品质保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工等行业的干燥过程中。

微波加热干燥测定成品糖水分

微波加热干燥测定成品糖水分




第 2期
为选 择 2 % 的 微 波 输 出 功 率 ( 0 即低 火 档 ) 最 佳 , 为 能 在较 低 的干 燥 温度 下 有 一 定 的加热 时 问 , 利 于 有

水分 的蒸 发 , 免 了使用 高 输 出功 率 引起 温度 过 高 避
而 出现 样 品 的熔 化 和水 分 未 能干 燥完 全 的 问题 。
燥 具有 加 热均 匀 、 转 换 效 率 高 、 热 时 间 短 的 干 热 加
燥 特性 , 大大 提 高 了干 燥效 率 和 干燥 均 匀度 。 我们
将 微 波干 燥技 术 用 于成 品糖 水分 的测定 , 得 了 准 取
收 稿 日期 ;0 2—0 20 2—2 5 作 者 简 介 : 红 (9 4一) 女 , 西 大 学 生 物 技 术 与 糖 业 工 程 学 李 16 , 广
干燥 箱 :0 — 2型 , 海市 实 验仪 器 总厂 。 11 上 真空 干燥 箱 :6 _2型 , 海 浦 东 荣 丰 科 学 仪 87 上 器 有 限公 司上 海 浦东 跃 欣科 学 仪 器 厂 。
分 析 天平 : E 0 A 2 0型 , qU ̄R公 司 。 ME '
白砂 糖 、 蔗绵 白糖 : 甘 市售 。
微 波炉 中 , 调节 微 波输 出功 率 为 2 % ( 低 火 档 ) 0 即 , 白砂 糖加 热 时 间 选 定 4 i, 白糖 加 热 时 间选 定 mn 绵 1 m n启 动 开 关 , 微 波 炉 停 止 工 作 后 , 出 置 于 0 i, 待 取 玻璃 干燥 器 中 , 却 至 室 温 称 重 为 W3 冷 。按 下 式 计 算水 分 。 水分( = %) ×1o 0
院 . 验师。 实

GBT211-2007解读

GBT211-2007解读

GB/T 211-200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动力用煤的分类煤化程度最低,外观多呈褐色,含较高内水分和腐殖酸,挥发分含量较高。

煤化程度最高,挥发分含量最低,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多不冒烟。

煤化程度在褐煤和无烟煤之间,挥发分含量范围宽,燃烧时冒烟。

褐煤无烟煤烟煤课程学习目录•1、煤中水分的定义•2、全水分煤样的制备•3、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4、全水分测定的注意事项•5、水分损失的补正1 煤中水分的定义煤中水分按其结合状态分为两类:游离水和化合水。

游离水M t (全水分)外在水分M f内在水分M inh化合水(如CaSO 4·2H 2O 和AL 2O 3·2SiO 2·2H 2O )水(全部水分)煤的游离水于常压下在(105-110)℃温度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干燥即可蒸发;而化合水通常要在200℃及以上才能析出。

煤的工业分析中测试的水分只是游离水。

煤中全水分≠全部水分1 煤中水分的定义实际测定外水和内水与理论上定义的区别理论上:以附着形式和毛细孔孔径0.1μm为界来定义。

实际应用时,由于煤从脱去外水到脱去内水是个连续而复杂的过程,难以严格区分。

测定中:按测定方法或测定条件来定义。

煤与所处环境的大气接近湿度平衡时失去的为外水,保留的为内水,方便应用。

1 煤中水分的定义同一煤样,全水含量为10g,不同条件下,外水含量不同:大气压温度湿度外水内水全水0.1MPa20℃95%6g4g10g0.1MPa20℃80%7g3g10g0.1MPa20℃60%9g1g10g由上表可知:湿度越小,同一煤样外水含量越高,反之则越低。

煤的全水是煤中固有成分,不随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但实测同一煤样外水和内水不是一个定值,它们随测定环境的湿度而变化。

所以在试样中测试其它指标项目的同时必须测空干基水分。

课程学习目录•1、煤中水分的定义•2、全水分煤样的制备•3、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4、全水分测定的注意事项•5、水分损失的补正2 全水分煤样的制备①粒度<13mm的全水分煤样,煤样量≥3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微波知识普及之微波计算方法
微波加热与干燥的计算方法

地点:微朗科技微波实验室
单位:株洲市微朗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05-07-22

声明:本研究成果归株洲市微朗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仿冒必究.
在设计或选用微波加热设备时,先要估算一下设备的功率容量。首先要取得几个必要
的数据:
1) 加工物料的比热容C。水的比热为1千卡/公斤/℃左右;
2) 每小时要加工的物料重量W;
3) 每小时要求蒸发的液体重量W’;
4) 蒸发液体的汽化潜热Q,水的汽化热为540 千卡/公斤;
5) 加工物料的介电常数ε。一般物料的介电常数为1~5。水的介电常数为80,玻璃及陶
瓷根据不同的材料为2~2000甚至更大;
6) 加工物料的介质损耗tgδ。一般在0.05~0.3之间,玻璃及陶瓷0.01~0.5。
1、物料加热所耗用的微波功率:
式中 P - 耗用的微波功率,千瓦;
△T - 物料的温升,度;
C - 物料的比热,千卡/公斤/℃
W - 物料的重量,公斤;
工业微波知识普及之微波计算方法
t - 微波作用的时间,小时
2、物料干燥需耗用的微波功率
式中 P - 耗用的微波功率,千瓦;
Q - 液体蒸发潜热,或汽化热。水为540千卡 / 公斤;
其它参数同上式
3、电源总功率的估算:
根据以上二式所算出的功率P为理想情况下所需要的微波功率,实际上在微波加热器内,
微波功率不可能全部为物料所吸收,将有一部分给加热器本身消耗,一部分损耗在馈送微波
的波导内。使用行波型加热器时,未被物料吸收完的功率在终端被水负载所吸收,因此选择
微波设备时,考虑到吸收效率,应适当加大容量。
P’ = P /η 式中 P’- 选择的微波加热设备功率容量,千瓦;
P - 计算得到的微波功率,千瓦;
η - 微波吸收效率,一般在50% ~ 80%左右。
由于微波电子管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微波能时,本身要消耗一部分电能,加热电子管阴极
要消耗电能,电磁铁也消耗少量电能。因此微波加热设备所消耗的电源总功率就是上述这些
部分的总和。
4、物料在不同微波频率下其吸收的微波功率:
P=(1/1.8 ) fE2εr tgδ*10-2式中 P-单位体积的物料所吸收的功率;瓦/厘米3
f - 微波频率,赫;
E - 电场强度, 伏 / 厘米;
tgδ- 介质损耗系数;
εr - 物料的介电常数。
工业微波知识普及之微波计算方法
由于电场强度在实际上难以测量得到,只能大略折算。例如,在矩形波导中,由于其阻
抗为377欧姆,如微波功率为P(瓦),波导窄面尺寸为b(厘米)则物料温升计算:
式中 f - 微波频率 ,赫;
E - 电场强度,伏 / 厘米;
tgδ- 介质损耗系数;
εr - 物料的介电常数;
d - 物料的密度,克/厘米3;
C - 比热,卡/克/度。
以上是一般的计算方法,在实际推广应用中,我们是通过试验来判断物料对微波吸收的情况。
因此,限于我国目前的水平,许多物料的tgδ没有设备进行测量。根据经验一般按每千瓦
微波功率每小时去水 0.8 ~ 1.2 公斤估算实际所需的微波功率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