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论文

合集下载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中应用论文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中应用论文

论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摘要:自古以来河道治理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话题,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人们更是对河道治理工程加入了生态理念,这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过程。

目前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增强,面对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人们对整治河道、改善水环境的迫切性越来越高。

生态水利建设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水利设计;河道治理;原则;方法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水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城市河道治理力度,改善水环境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生态水利建设是河道治理的基础1、河道治理概述我国当今的水工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忽略了河流形态的多样化,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略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忽略了浅滩和湿地的作用。

城市沿河建筑道路和停车场隔断了补给地下水的通道。

忽略了水流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需要。

河道的基本功能是行洪排涝,河道治理的阶段性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依附自然被动防御阶段;第二阶段:发展生产与河争地的阶段;第三阶段:防洪排污经济治河阶段;第四阶段:修景与生态和谐治理阶段。

现代河道治理与传统河道治理大不相同,河道传统功能是行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河道也具有调节局域小气候的作用。

河道规划基于水力学最佳水力半径的概念,传统河道治理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河道自然特性遭到极大破坏,变成了仅能泄洪和排污的通道,致使防洪能力下降,基流减少,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质污染严重,部分河道被填埋覆盖,堤防功能单一。

2、现代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要遵循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观,正确把握和确立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要从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转变为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不断按自己的需要对环境进行改造,抑制和改善河道自然环境的恶化趋势;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的资源观,水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或缺的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水利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地位观,应该把水利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

生态护坡的类型及比选-防洪工程论文-水利论文

生态护坡的类型及比选-防洪工程论文-水利论文

生态护坡的类型及比选-防洪工程论文-水利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及其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将不可避免地要大量开挖边坡,而边坡的开挖将破坏原有植被覆盖层,导致大量次生裸地的出现和水土流失,进而导致城市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护坡技术。

传统的护坡技术采用的是抛石、干砌块石、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等刚性护坡形式,虽然它们能够起到抵御风浪冲击、防止雨水对坡面的冲刷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些护坡形式不仅施工强度高、材料用量多、维护费用高,而且生态环境效益差,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要求。

因此,生态护坡技术应运而生。

1 生态护坡的优势及基本设计原则生态护坡是指单独用植物或植物与土木工程和非生命的植物材料相结合,以减轻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

它主要是利用植被进行坡面保护和侵蚀控制。

与传统护坡形式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优势:①属于一个开放性系统。

生态护坡在为河道生物提供栖息环境的同时,还能够对城镇河流生态系统起到净化、修复的作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②植物能够截留降雨、蓄积雨水、减轻侵蚀,从而减轻城市排涝压力,并减少水土流失。

③生态护坡符合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要求,有利于建设和谐的人文景观和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生态护坡的出发点在于保护并创造适于生物生存的良好环境,在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需要兼顾其生态环境效应,因此在设计生态护坡时,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稳定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

护坡的基本功能是护坡和固坡,因此必须保证其稳定性--在充分考虑影响护坡稳定因素(例如水流冲刷、表层及深层土滑动等)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护坡材料和植物种类,并确定合理的坡度和排水措施。

生态性原则要求护坡的建设与周边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处,尽量不对原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环境产生重大的扰动和影响,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保护不可再生资源。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随着我国技术的进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篇一:《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分析》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于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使其能够有效地造福于社会,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则是前期必须要规划好的,关系到是否能够建造出牢固,高效,美观的工程。

包括对地理环境,水文,气候等因素的详细分析,将自然灾害的风险降到最低。

同时,还要达到国家的标准规定。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牢固;美观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境内有多条像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因此我们的水能资源在世界上也是排在前几位的。

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么丰富的水能资源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课题。

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早在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就曾提到建设三峡大坝的设想,后来的毛主席也有高峡出平湖这样的诗句,我们从伟人的远见卓识的思想中深刻感受到建设三峡大坝的必要性。

直到2006年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三峡大坝终于建成了。

建设规模如此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其前期的准备工作是相当复杂的。

据了解,国家从1950年开始致力于长江流域的水文勘测,环境治理,直到1957年才基本完成,可见建筑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性。

1水利水电枢纽的作用及重要性现在我们提到水利水电枢纽,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三峡,葛洲坝这样的大规模的工程。

其实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统称,像三峡,葛洲坝这样的既可以发电,也可以起到防洪,蓄水灌溉,航运,旅游及南水北调等方面的作用。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功能,主要是因为长江的水能资源太丰富了,然而北方的水资源紧缺,一些啊小规模的工程,则仅仅起到了蓄水灌溉发展养殖的作用。

虽然,根据水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的水利工程的作用有大有小,但是不管大小,它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还是以三峡为例,它的建成,使得长江上游形成一个长六百公里的河道湖,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水利工程方面毕业论文(Word最新版)

水利工程方面毕业论文(Word最新版)

水利工程方面毕业论文通过整理的水利工程方面毕业论文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水利工程方面毕业论文浅谈管理好水利工程机械化施工的策略一、水利工程建设须要的设备水利工程的建设不是一个简洁的过程。

相反的,它须要很多个困难的流程来完成。

水利工程建设的设备也是一个大工程,它所须要的东西也是很多的。

在此介绍一下水利工程建设所须要到的机械设备。

以上就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基本须要的机械。

工程机械化施工存在着很多平安隐患,要杜绝这些隐患,就要做好平安措施和管理好机械化的操作。

二、水利工程机械化施工的管理方法水利工程机械化施工的管理方法是有很多的,但是哪些才是适合现代水利工程机械化呢?下面将会进行一一的展示,这些都是时下最有效、最科学的机械化施工管理的方法。

2.1合理选用所需机械、发挥装备效能现在科技不断的发展,机械行业里也有着琳琅满目的机械。

无论是种类、型号还是数量都在急剧地增长着。

机械的出现,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也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进度。

选择合理的施工机械,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首先要依据施工的要求,购买质量有保证的施工机械,其次要科学配置企业的有限资金来购置新的设备,渐渐淘汰掉陈旧老化的设备。

同时还要留意施工机械的品种、数量与配套的关系,机械的运用性能要适应施工场地。

这样才能发挥出施工机械的效能。

2.2加强机械的修理和保养、充分发挥装备的效能施工机械是有运用寿命和保修期的,在施工过程中,假如机械出现故障须要马上修理,不能拖延。

平常机械闲置不用时也须要定时或者时时常进行保养。

这样能延长机械的运用寿命,保证机械的运作效率。

性能好的机械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机械的利用率。

任何机械都会在运用时间许久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这主要是摩擦或者摩擦与化学腐蚀所造成的磨损。

一些零件也会因为温度急变或者承受负荷而造成弯曲、变形、扭曲等,影响机械的效能。

出现这种状况就须要修理或者保养了。

三、建立科学的施工机械管理制度机械管理也须要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机械的循环利用和提高其自身效能。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坝坡稳定性研究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年级:学号:学生:XXX指导教师:XXX完成日期:2012年X月X日内容摘要坝坡稳定是水利工程中很受关注问题,坝坡失稳造成的滑坡运动不仅引起局部环境破坏,还危害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经济建设的发展。

本文论文主要对坝坡稳定的破坏原因、形式及防治的措施进行研究。

首先针对坝坡稳定破坏进行调查,简单介绍滑坡危害,对坝坡稳定研究进行概述,分析坝坡失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结合清平水库瓦窑堡水利工程坝坡失稳实例,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4条改进建议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坝坡;稳定;破坏原因;防治措施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坝坡稳定性概述 (2)1.1坝坡失稳的调查 (2)1.2滑坡的危害 (2)1.3研究课题的提出 (2)2滑坡的原因分析 (4)2.1滑坡的分类 (4)2.2地质原因引起滑坡 (4)2.3降雨引起滑坡 (5)2.4地震诱发滑坡 (5)2.5运行管理方面的原因 (6)3坝体滑坡的监测与分析判断 (7)3.1滑坡的监测 (7)3.2滑坡的分析与判断 (7)4坝坡失稳的防治及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护加固 (8)4.1消除和减轻水的灾害 (8)4.2改变滑坡体的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 (8)4.3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 (8)4.4其他措施 (8)4.5边坡稳定性分析 (9)4.6边坡加固技术分析 (11)5坝坡稳定案例分析 (14)5.1清平水库瓦窑堡滑坡稳定性分析 (14)5.2滑坡的成因及形成机制分析 (14)5.3稳定性验算及评价 (15)5.4建议处理措施 (17)结论与展望 (18)参考文献 (19)引言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目前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大体上可以将它们分为确定性分析方法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两类。

尽管这些评价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边坡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各影响因素又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模糊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未确定性,因此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与实际不能完全吻合,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与实际情况之间又存在差距。

析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析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析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水利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逐渐受到关注,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为了将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环境保护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中,水利项目建设开始针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过程的控制。

本文探讨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

随着水利建设步伐的加快,其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水资源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问题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新时期,要用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处理水利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实现水利水电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1)对水体水质的影响水库、闸坝建成蓄水后,由于水的流速对不同污染体的净化作用不同,因此对水质可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库区大体积水体流速慢,滞留时间长,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可使水体的浊度、色度降低。

同时库内流速慢,藻类活动频繁,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中钙、镁离子结合产生caco3和mgco3并沉淀下来,降低了水体硬度,减少了因碱性增大而导致水体毒性加大的可能。

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流速减缓,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因此复氧能力减弱,使得水库水体自净能力比河流弱。

同时库区水流流速慢,水体置换速度慢,透明度提高,有利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在充足的氮磷营养盐、适宜的水温和充足的光照等条件下,库尾与一些库湾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库建成后,流速变缓,部分水域几乎成为静止的水体,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进程中质量管理是确保工程优质性、先进性、科学性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范文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要点分析摘要: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关系着水利工程的使用与发展,更关系到人们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因而,在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应该注重施工的质量管理,当出现质量问题,应该要切实解决所出现的质量问题,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促进水利工程的长久发展,造福人类。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明显在不断的增加,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在明显的增多。

由于投入的规模越大,其中质量问题不断增加,这些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若是严重会威胁百姓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更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应该要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引进高素质人才,创新改革管理方式,增加政府的干预等,为百姓造福。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市场竞争的需求,质量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问题至始至终都是工程建设中的核心,任何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速度。

质量不合格的水利工程不仅会增加维修的费用,而且使用的年限也过短。

反之,则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造福百姓。

因而,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应该注重速度,而轻视质量,应该要充分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这样才会造福社会,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1、相关工作人员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识淡薄质量管理是水利设施中的重要内容,应该要重视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这样才会充分的发挥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但是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相关的工作人员意识淡薄,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很难承担相应的责任,最后就会导致水利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不能投入使用。

水利建设中如何处理好生态问题论文

水利建设中如何处理好生态问题论文

水利建设中如何处理好生态问题【摘要】:伴随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伴随而来的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而引起的生态问题异常也日益突出,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成为学者们主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介绍了水利工程中的主要遇到的生太问题及解决得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问题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水利工程工程对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至关重要。

虽说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一定的提高,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导致的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

水利工程是我国一项以防汛功能为主的建设工程。

建国初期我国水利工程数量很少,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逐渐修了一些水利工程,但标准普遍偏低。

1998 年大洪水以后,国家花巨资投入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各地掀起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新高潮。

但是根据统计分析,我国目前建设的水利工程大多数是一些比较传统的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多半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少考虑到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的问题,所以导致生态环境不断破坏、不断恶化。

1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水利工程是水陆生态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生态流流动的通道,以往水利工程建设大多采用人工混凝土河堤或浆砌石垂直断面型式河堤,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过多地强调泄洪排水的单一功能,基本没考虑生态功能。

为保护河道安全,河堤逐年加高,河流完全被人工化、渠道化,人工与自然比例不协调,导致水利工程内外生物群落被破坏,生物圈不协调,伴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问题也不断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河道体型的处理以往的水利工程设计追求最大的保护面积,堤线紧靠岸坡坡顶布置,有的水利工程体型和岸坡多为规则的直立面或放坡斜面,岸坡坡脚附近的河床深潭一般也被填平,深潭、浅滩不复存在,导致整个河道体型变为规则的矩形或组合梯形体型,使河道体型失去了天然的不规则化形态,从而对水生生物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态水利工程
摘要:水利工程基本上都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的,而这样使得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直接的破坏,导致河流局部形态的均一化和非连续化,最终杀跌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得到了改变。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影响
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有所改变,特别是对水库的建设。

水库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加上外界太阳的辐射使得其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

并且由于在太阳辐射下增大了水面热量辐射值,从而使得蓄水后的坝前水温要高于天然河道水温,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殖。

第二,影响河流的水质。

河流水速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减小,因此,使得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受到了降低,致使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

第三,影响气候和地质。

水库的建设会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最终使得原来的气候被改变。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量植被
的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使得施工占地而破坏大量的植被,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并且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水将会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中,使得河道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变,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进一步被恶化。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导致大量动物的被迫迁移,使得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二、生态水利工程
(一)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首先,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的原则。

每条河流的形状、流水状态、土壤状态都不一,每条河流都具有多样性,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不要只是盲目的效仿成功案例,要根据每条河流的特征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这样能够使河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被保留下来;其次,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由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进行恢复,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不仅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能够减少人们对这种破坏后的人为修复,总而言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再次,以修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原则。

河流创造的不仅仅是河流生态系统,它与周边的森林、田地、乡村、城市等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考虑到河流与森林、田地、乡村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分类
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分为直接保护改善生态型、替代型、综合型三类,以下分别对其进行分析。

(1)直接保护改善生态型。

我国最早的保护生态的水利工程应该属“大禹治水疏通九河”。

疏河使得黄河流域生态受到了保护。

还有一部分水利工程的修建主要是为了改善城市水环境。

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著称的杭州西湖,它主要是引钱塘江的水入城,经历代建设而逐步完善的。

还有就是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的济南就是由于大明湖等泉湖而著称的,北京改善城市水环境的生态水利工程杰作有颐和园的昆明湖、中南海、什刹海、北海。

(2)替代型。

例如:广西的灵渠。

二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开发南越(今广东、广西),运送粮饷,命令监御史禄带领十万人,筑坝凿渠,使属于长江水系的湘江和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连接起来,而成为我国古代从中原到岭南的唯一航道。

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有南北两渠、分水铧嘴、大小天平、泻水天平、三十六座闸水陡门。

全长三十四公里,其中南渠长三十公里,北渠长四公里。

(3)综合型。

都江堰是最好的代表,它是把保护改善生态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美结合的典范。

都江堰修建运行了2260年,是讫今为止582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水利工程。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人水和谐,道法自然的治水理念。

二是2260年来发挥的巨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都江堰以神奇的3大件——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非常巧妙而顺应自然地实现了分流、泄洪、排沙和引水的任务。

都江堰明显的生态效益体现在:(1)溉
灌改善千万亩耕地的生态。

灌溉产生的是经济效益,如果说淹没耕地是破坏生态,灌溉减少旱灾的干扰和破坏,当然也是改善生态的;
(2)引水入城改善城市水环境,可说是最早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

杜甫诗中的“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就是这种生态效益的生动写照;(3)都江堰利用鱼嘴实现了正、倒四六分水,洪水期四分入内江,六分入外江,枯水期又倒过来,六分入内江,四分入外江,从而既满足了岷江的基本生态需水又实现了引水供水目标,还兼有一定的防洪减灾作用。

我国环境保护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河流水域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来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仅会加重环境的负担而且还会使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最终使得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而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来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保护和尊重了自然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