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肾癌(课件)word版本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囊性肾癌

(医学课件)囊性肾癌

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部分囊性肾癌患者存在遗传倾向,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线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患囊性 肾癌的风险。
分类与分期
分类
囊性肾癌可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单 纯型指肿瘤仅在肾脏内部形成囊状结 构,混合型则同时伴有实性成分。
分期
囊性肾癌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进行 分期,根据肿瘤大小、侵犯范围和淋 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评估。
利用免疫系统的力量攻击肿瘤细胞 ,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控制囊性肾 癌的发展。
新型化疗药物
研究新型化疗药物,寻找更有效、 低毒的药物治疗囊性肾癌,改善患 者生存质量。
临床试验
新型治疗方案
开展临床试验,评估新型治疗方 案在囊性肾癌治疗中的效果和安 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联合治疗策略
探索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和转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 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动物脂 肪的摄入。
控制慢性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降低肾脏损伤的风险。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如某些化学物质、放射线等,减少长 期接触的可能性。
日常护理
观察症状
留意自身是否有腰痛、 血尿等症状,及时就医
检查。
调整生活方式
有关。
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
CT扫描
超声检查是初步筛查囊性肾癌的首选方法 ,可以发现肾脏占位性病变,并初步判断 其性质。
CT扫描是诊断囊性肾癌的重要手段,可以 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 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MRI检查
穿刺活检
对于难以确定性质的囊性病变,MRI检查有 助于进一步鉴别诊断。

(医学课件)肾囊肿PPT演示课件全文

(医学课件)肾囊肿PPT演示课件全文
.
(三)手术治疗
治疗
1.适应证(方法有开放手术及腹腔镜)
(1)囊肿合并感染,穿刺放液加抗生素治疗失败。
(2)囊肿恶性变。
(3)穿刺加硬化剂治疗失眠。
(4)巨大肾囊肿。
.
治疗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包括经腹腔和后腹腔两种入路,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经腹腔途径解剖清楚、 视野清晰,建立手术腔隙省时安全,手术视野开阔,可以同时处理双侧肾囊肿。但易损伤腹腔脏器,左 侧易损伤脾、胰腺,右侧易损伤下腔静脉。并且对肾背侧囊肿显露困难,对腹腔有手术史、外伤史、感 染史的病人,经腹腔途径手术往往受到限制。
3.禁忌证 局部皮肤有感染者,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
4.并发症出血、感染、血气胸、肾撕裂伤,动静脉瘘、损伤性尿囊肿及硬化剂外渗对肾周围组织的刺激和损害。
.
治疗
(二)穿刺放液加抗生素治疗 1.适应证 直径大干4cm时肾囊肿合并囊内感染者。 B超引导下穿
刺放液后,根据可能感染的菌株再注入敏感的抗生素。 2.禁忌证和并发症与穿刺加硬化剂相同。
.
手术方法
经后腹腔途径 在直视下仔细辨认腰大肌、膈肌角、腹膜反折、肾周脂肪囊等解剖
标志,先找到肾下极,用电刀切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沿肾下极向 上游离直至显露肾囊肿。充分暴露囊壁边缘,切开囊肿并吸净囊液, 提起囊壁,用电刀距肾实质边缘3~5 mm处切除囊壁。切口边缘 电凝止血。检查无出血后于肾周放置一引流管由一穿刺通道引出, 排净腹内气体,缝合穿刺孔,切除的囊壁送病理检查。
肾囊肿
.
概述
肾囊肿属于良性肿瘤,有人将其归入肾囊性疾病。在肾囊 性疾病中,单纯性肾囊肿最为常见.绝大多数为非遗传性疾病,
仅极少数为遗传病。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超过50%。 一般为单侧单发,也有多发或多极性者,双侧发生少见。任 何年龄均可发生,但2/3以上见于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 老年病。囊肿自肾实质产生,突出肾皮质表面,外观呈蓝色, 但也可位于肾皮质深层或髓质,囊肿与肾脏集合系统不相通。 囊壁薄,为单层扁平上皮,囊内含清亮浆液性液体。囊壁厚 而不光滑,液体为血性者,提示有恶变的可能,恶变率为3 %~7%。位于下极的巨大肾囊肿,可压迫输尿管引起梗阻、 积液和感染。

肾脏囊性疾病ppt课件

肾脏囊性疾病ppt课件
来源为肾实质或陈旧性含尿囊肿。 (2)起源于肾窦外侵入肾窦的囊肿命名为肾盂旁
囊肿。研究表明其为淋巴管源性的,是淋巴管扩张或淋 巴管梗阻所致,组织学上肾盂周转囊肿壁为内皮细胞和 淋巴细胞。
但目前临床上较为接受的是将以上二种均称为肾盂旁 囊肿。
8
双 侧 肾 盂 囊 肿
9
右侧肾盂囊肿
10
右侧肾盂囊肿
病理上炎症始于肾盂, 再延伸破坏周围髓质和皮质, 形成多个脓 腔, 脓腔周围有黄色肉芽组织围绕而得名。病变可局限于肾内 或同时向周围广泛延伸, 根据病变的范围, 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 。
44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xan thogranulomatous pyelonephritis,XGP)
(1) 肾脏增大, 轮廓不规则, 失去正常结构; (2)肾实质内多发囊性肿块, 多以肾盂肾盏为中心, 代表病
19
左侧肾周积脓,包膜边缘毛糙
20
4、多房囊性肾瘤 多房囊性肾瘤是一种少见的肾囊性病变,它有囊肿
成份,其壁和间隔内含有胚胎性间叶组织和形成不良 的肾小管和肾小球原基,所以事实上它是中肾胚基残 余成分发展而来,半数发生在5岁以下。
21
影像学表现: B超、CT、MR均可见其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同时 存在,CT、MR通过横断面及冠状面成像可以清晰 显示病变的结构特征:
肾脏囊性疾病影像学诊断
1
1、单纯性肾囊肿与多囊肾
(1)多囊肾:
成人型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多囊肾分为
婴儿型多囊肾(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CT、MR:成人型多囊肾表现为两肾弥散 性大小不等的囊肿,肾体积增大,增强后 可分辨受压变薄的残余肾皮质和肾盂肾盏 受压变形情况,影像学表现典型,诊断明 确。

[优选文档]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PPT

[优选文档]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PPT

鉴别诊断
• 肾透明细胞癌
• 起源于肾近曲小管,肿瘤内血供丰富,同时含 有实性、囊性结构,不均质性。
• 恶性度高,肾包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静脉 瘤栓多见。
• 常见出血、坏死、囊变。 • 中重度强化,特点“快进快退”。
• 肾乳头状癌 肾积水:IVP表现为肾盂内相互连通的多个高密度影,并与扩张的输尿管连续,常具有烟斗状或鸟嘴样突起,且最大囊腔总在中央,见不到很 • 起源于肾近曲、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小的囊腔;CT平扫囊内呈水样密度影,增强扫描见囊底有造影剂沉积的液面。
小的囊腔;CT平扫囊内呈水样密度影,增强扫描见囊底有造影剂沉积的液面。 病灶有清晰的边界,常有完整纤维包膜所致。 瘤体较大,很少出血、坏死、囊变。
平时无腰酸、腰痛、血尿、脓尿等异常。
乏血供,易形成囊腔结构和营养不良性坏死。
腰囊酸壁2及年分,隔•左较肾薄区多,且轻表压房面痛规,囊整扣,痛囊性阳壁性及肾;分隔瘤上无:多实性见结节于。 4岁以下的男童和40~60岁的女性, 起 腰源酸于2年肾,近左曲肾、区前远轻曲压者小痛管,增上扣皮痛厚细阳胞性囊。; 壁和分隔可明显强化,且囊内可抽出血性液 体,后者其分隔薄而规则,出血少见。 三年前于我院体检B超发现右肾囊肿,直径约5CM,未处理,定期随访。
肾积水:IVP表现为肾盂内相互连通的多个高密度影,并与扩张的输尿管连续,常具有烟斗状或鸟嘴样突起,且最大囊腔总在中央,见不到很 小的囊腔;CT平扫囊内呈水样密度影,增强扫描见囊底有造影剂沉积的液面。 囊内可有数量不等、粗细不均的条带状分隔,可见壁结节或附隔结节;增强扫描后增厚囊壁、分隔、壁结节可轻到中等明显强化; 肾积水:IVP表现为肾盂内相互连通的多个高密度影,并与扩张的输尿管连续,常具有烟斗状或鸟嘴样突起,且最大囊腔总在中央,见不到很 小的囊腔;CT平扫囊内呈水样密度影,增强扫描见囊底有造影剂沉积的液面。 囊壁及分隔较薄,且表面规整,囊壁及分隔上无实性结节。 多发性肾囊肿:囊壁薄,壁和分隔光整无结节,各囊肿之间可相互挤压变形,但残存正常肾实质。 病理:右肾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囊性肾癌

囊性肾癌
是决定病灶需要手术切除还是可以随访观察的关键因素[ 1] 。文献报道,常 规超声对囊性肾癌的血供显示率仅为45.83 %, 说明常规超声并不能有效地 反映囊性肾癌的血供情况。因此, 仍需进一步行增强CT 或增强MR 检查,以 进行定性诊断。
• [1]Israel GM , Bosniak M A .H ow I do i t:evaluating renal m as ses .Radiology ,
囊性肾癌鉴别诊断
• 多房性肾囊肿:一般囊腔较大,有多个分隔,囊肿的总体轮廓表 面凹凸不平,分隔带纤细光滑,囊壁与分隔均无血流信号。 • 囊性肾瘤:总体轮廓圆形或椭圆形,被分隔的无数个小囊成随意 的不规则形,囊腔较小,分隔带相对较厚,多普勒显示肿块包膜 周边可见血流信号,但分隔处无血流信号。
Case 3
Case 1
黄XX,F,31Y,发现左肾囊性占位4月余
Case 2
• 李XX,F,46y,左乳癌术后复查。
Case 1
Case 2
• 多囊性肾细胞癌(囊性肾癌)约占所有肾癌总数的5%, 影像学表
现为以囊性为主伴或不伴实性成分的复杂囊性病变。
• 表现为Bosniak Ⅰ ~ ⅡF 级的病灶诊断为良性肾囊肿, 均不需行手 术治疗;Bosniak Ⅲ级和Ⅵ 级病灶则诊断为囊性肾癌,需进一步行肿 块活检穿刺或手术治疗。
造影剂后囊壁、囊隔增强, 此级肾癌不能除外;
• Ⅳ级:典型的恶性病变, 病灶内见明显增强的实性结节, 可伴或不伴有Ⅲ级中所描述的声像图特征。
[1]
H elenon O, Correas JM , Ball eyguier C , et al.Ult rasound of renal tumors .Eur Radiol , 2001 , 11(10):18901901 .

囊性肾癌(课件)

囊性肾癌(课件)

B超上可见囊性肾癌为边界较规则的球状体。一 般将肾癌分为三种形态,囊肿型,分隔型和结节 型。,分隔型和结节型在B超上可见到不规则的 分隔,呈高回声。囊肿型在B超上可见一个或多 个囊肿样液性暗区,与单纯性肾囊肿无法区别。 多普勒B超是区别单纯性肾囊肿与囊性肾癌的重 要手段,囊性肾癌可见较为明显的血流,血流呈抱 球状或条状血流。分隔型和结节型可见血流位于 分隔区。而单纯性肾囊肿无此表现。这是鉴别两 者的最重要的要点。当单纯性肾囊肿出现囊肿内 出血、钙化时,两者区别不明显[5],此时,多 普勒B超上由于钙化等无血流表现可资区别。
囊壁含细小钙化 高密度囊肿 具有少量薄壁分隔 ⅡF(Ⅱ级需随诊),壁轻度厚薄不均,或钙化 形态不规则等
以上除ⅡF之外,均不需做任何处理, ⅡF建议随诊三次(3月,6月及1年)
Bosniak Ⅱ级
Bosniak CT分级
-肾脏囊性病变CT分级
Ⅲ级为较多合并症的囊性病变
较多厚壁分隔 囊壁厚 明显且不规则钙化 多房性病变,包括多房囊性肾瘤
肾囊性病变鉴别
中医院放射科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 主诉:右腰部隐痛不适10余天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 现右腰部隐痛不适,并向右腹股沟区放射, 伴右侧阴囊坠胀感,未见肉眼血尿,无尿频、 尿急,无恶心、呕吐等症状。于外院行B超 检查,发现右肾占位病变,为进一步诊断 治疗来我院
提倡手术切除,标准肾癌根治术
谢谢
手术记录
探查发现肿物位于右肾上极,表面光滑, 囊性感,巨大不能触及其边界。将Gerota 筋膜打开,见肿物表面血管怒张,钝、锐 性分离肾下极直至肾蒂部…于囊性肿物上 空针穿刺,抽出囊内容物为灰褐色稍稠液 体,其内悬浮大量坏死组织颗粒。切开肿 物,吸出内容物约2000ml 术后剖开标本见囊性肿物位于右肾上极, 囊壁较厚,内壁不光滑,有坏死组织附着

囊性肾癌-精品文档

囊性肾癌-精品文档
监测频率调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家族史、肾功能等,医生会调整监 测频率和项目。
预后影响因素
病理类型
病理类型是影响肾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透明细胞癌较非透明细胞癌预后较好。
年龄和性别
年轻患者较老年患者预后好,女性患者较 男性患者预后好。
肿瘤分期
肿瘤分期越早,预后越好。
遗传因素
有家族史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管和周围脏器。
术后护理
03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患
者早日康复。
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
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可能出现出血并发症,需要 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感染
手术后可能出现感染并发症,需要加强抗感染治 疗,预防感染。
尿漏
手术后可能出现尿漏并发症,需要保持尿液通畅 ,预防感染。
其他并发症
肾脏保留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 Nhomakorabea也可以考虑保留肾脏的 治疗方案,但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肿瘤 生物学行为。
药物治疗
辅助以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延缓肿瘤进展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
01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做好必要的术前
检查。
术中操作
02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仔细分离肾脏周围组织,避免损伤大血
生存率和复发率统计
总体生存率
早期囊性肾癌患者在接 受积极治疗后,总体生 存率较高,5年生存率 可达80%以上。
复发率
部分早期患者在手术治 疗后可能出现复发,但 再次手术治疗仍可获得 较好的效果。
转移率
部分患者在病情发展过 程中可能出现转移,转 移至肺部、肝脏等部位 的几率较高。

培训学习资料-囊性肾癌-2022年学习资料

培训学习资料-囊性肾癌-2022年学习资料

化验资料-·血常规:-参考值-·★白细胞计数11.8-4.00~10.0010^9/L-·尿常规:-·红细 计数20-0~24/ul-白细胞计数阴性-0~26/ul-·生化:-·尿素4.73-1.708.30mmo /-·肌酐48.9-44.0110.0umol/L
影像资料-姓名:Ni"Lingdi-JS Prov Hosp of TCM-座别:女-龄:50-号:CT4 5267-图象号:75-左肾偏后方见团块状囊性密度影,-边界较清晰,内见分隔及多发结节,-向肾盂内突出,旁 小囊状低密度影;-右肾未见明显异常;-腹主动脉周围无明显肿大淋巴结。-[R]-名:NiLingdi-1/1 CONTRAS-象号:76-日期:2015010-BD:Abdomen-Philips-:200.L:50 P1-左肾囊实性占位,-考虑囊性肾Ca可能,-Bosniak IV级。-期:20150jQ-7:250.L 60-[PT-时间:10:12:49
Bosniak III级-·川级较复杂性囊肿,不定性,包括良性及恶性-多房囊性肾瘤、-·复杂分隔性囊肿、慢性感染性囊肿、-。-钙化性囊肿;-·囊性肾癌。-9
Bosniak III级-CT表现:-①囊壁或分隔厚>1mm-且不规则-②分隔增多(≥3个)-。-③囊壁或 隔可有钙化,钙-化较多,囊壁可有较小的实-性成份。-④分隔或囊壁强化明显。-6-10
1/1-20cm-W:299,L:113-[F]-W:326,L:134-W:255,L:128-14
·行左肾根治性物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肾功能:-·尿素5.41-1.70≈8.30mmo/L-·肌酐 1.9-44.0~110.0umol/L-15
已应·-肾脏一枚,大小10*6*5厘米,局部已剖,于肾盂处见一囊腔,大小4*3*2.5厘米,局部-囊实性, 面灰白、点状灰红,质稍韧,局部呈乳头状凸起,输尿管残端长1.5厘米,-直径0.3厘米。-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资料
体格检查:T 36.4℃;P 78次/分;R 20 次/分;BP 125 / 75mmHg。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神情语利。全身皮肤粘膜无黄 染,表浅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移 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
专科情况:双肾区无隆起,无叩痛,未及 包块。双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
围伴有较小囊腔和线样分隔 增强早期,囊内结节局部有明显强化,大
部分无强化;囊壁和分隔无强化 晚期结节强化程度减低,范围略有增大,但
部分区域仍无强化
手术记录
探查发现肿物位于右肾上极,表面光滑, 囊性感,巨大不能触及其边界。将Gerota 筋膜打开,见肿物表面血管怒张,钝、锐 性分离肾下极直至肾蒂部…于囊性肿物上 空针穿刺,抽出囊内容物为灰褐色稍稠液 体,其内悬浮大量坏死组织颗粒。切开肿 物,吸出内容物约2000ml
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检查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右肾区见到一个巨大实性低回 声团块,右肾明显受压并被推向前方,右肾 后外侧与肿物相连,右肾窦轻度扩张。左 肾未见异常Fra bibliotekCT平扫
CT增强皮质期
CT增强实质期
CT增强排泄期
双肾CT检查表现
右肾上极巨大低密度囊性肿块 囊腔偏中心可见软组织密度结节,结节周
2:囊性肾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约占肾癌的 2%~15%。病理组织学可将囊性肾癌分为 4种类型,①单房囊肿性囊性肾癌,②多房 囊肿性囊性肾癌,③肾癌囊性坏死,④单 纯性肾囊肿恶变。由于囊性肾癌与单纯性 肾囊肿在术前难以作出可靠的鉴别,误诊 率相当高。因此提高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 率是临床医生的迫切要求。
肾囊性病变鉴别
霍山县医院泌尿外科 许爱国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 主诉:右腰部隐痛不适10余天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
现右腰部隐痛不适,并向右腹股沟区放射, 伴右侧阴囊坠胀感,未见肉眼血尿,无尿频、 尿急,无恶心、呕吐等症状。于外院行B超 检查,发现右肾占位病变,为进一步诊断 治疗来我院
囊性肾癌的CT表现各异,根据本组影像结 果显示,囊性肾癌主要有以下CT表现,(1) 平扫囊内平均CT值较单纯囊肿偏高,约 15~20 HU,而单纯囊肿CT值 一般为10 HU以下。(2)囊壁连续性中断,向邻近 肾实质浸润低密度影。(3)囊壁厚薄不均, 有向囊内或囊外凸出的壁结节,可明显强 化。(4)部分囊壁模糊。(5)平扫囊内 密度不均者,增强扫描囊内可出现不均匀 强化,CT值可达35 HU左右。(6)冠状位 后重建图像显示为不规则形囊性肿块。(7) 囊壁弥漫弧形钙化,良性单纯囊肿很少见, 是否为囊性肾癌的典型征象尚有待商榷。
小结
由于肾乳头状腺癌影像学表现不同于普通 肾癌,分为囊性及实性,囊性者影象学检 查酷似囊肿,实性者增强检查强化不明显, 故术前正确诊断有助于确定手术方式和判 断预后
囊性肾Ca
囊腺瘤
1:囊性肾癌与肾癌囊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以囊性方式生长为主的肿瘤,后者 是实体癌的广泛出血、坏死囊变而成。据 Hartman等(1986)统计,囊性肾癌占肾 癌总数的10%~15%。囊性肾癌的发病机 制总体上还不很清楚,但认为可能是(1)肿 瘤出血,坏死,囊变;(2)囊壁连续性中断, 向邻近肾实质浸润低密度影。3)肿瘤阻塞肾 小管形成囊肿并将肿瘤包绕于囊内;(4)囊 肿起源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部分以囊性 方式生长,囊壁和囊间隔覆盖一层或多层 肿瘤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在囊壁或向囊内 生长。确切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小结
肾乳头状腺癌
肾乳头状腺癌是较少见的特殊类型肾癌,病理 上,肾乳头状腺癌的癌细胞分布构成乳头状, 且乳头状结构占总数50%以上,细胞核染色较 深但分裂相不多
临床上,肿瘤有双侧、多发的趋势,具有遗传 性,恶性度低,发现时常处于早期,治疗上首 选肾部分切除,预后较好
小结
肾乳头状腺癌CT表现
实性或囊实性 ➢肿块为实性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均质乏血 管肿块,强化程度低 ➢肿块以囊性形式生长者,称乳头状囊腺癌, 可为单房或多房性,囊壁增厚或不规则,增 强检查时,囊壁实质性成分有明显强化
术后剖开标本见囊性肿物位于右肾上极, 囊壁较厚,内壁不光滑,有坏死组织附着
病理结果
右肾乳头状细胞癌
小结
1997年WHO首次国际肾细胞癌工作会议提出 肾癌的病理分型:①普通型,占80%, 即透明细胞癌;②肾乳头状腺癌:占5%~ 15%,(与壁结节概念不同);③肾嫌色细 胞癌;④肾集合管癌;⑤未分类RCC
B超上可见囊性肾癌为边界较规则的球状体。一 般将肾癌分为三种形态,囊肿型,分隔型和结节 型。,分隔型和结节型在B超上可见到不规则的 分隔,呈高回声。囊肿型在B超上可见一个或多 个囊肿样液性暗区,与单纯性肾囊肿无法区别。 多普勒B超是区别单纯性肾囊肿与囊性肾癌的重 要手段,囊性肾癌可见较为明显的血流,血流呈抱 球状或条状血流。分隔型和结节型可见血流位于 分隔区。而单纯性肾囊肿无此表现。这是鉴别两 者的最重要的要点。当单纯性肾囊肿出现囊肿内 出血、钙化时,两者区别不明显[5],此时,多 普勒B超上由于钙化等无血流表现可资区别。
鉴别诊断
本例为右肾上极巨大囊性肿块,超声提示为实性 肿块,但结合CT检查表现,仍考虑肾脏囊性肿块, 但囊腔内成分较复杂
3.1囊性肾癌的诊断 由于囊性肾癌与单纯肾囊肿不易鉴别,因此,囊
性肾癌常常被误诊为单纯肾囊肿。随着各种新技 术的出现,虽然囊性肾癌的诊断率有所提高,但 仍然不尽如人意。CT和B超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方 法。综合运用各种影像学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率。 CT上可见单发或多发的肾囊肿,以单发的囊多见。 单纯肾囊肿表现为囊肿壁光滑,增强扫描无强化。 囊肿内容物呈水样密度。与单纯肾囊肿不同,由 于肿瘤内部有出血,囊肿内可见不均匀的内容物, 似呈棉絮状。囊肿壁不均,平扫时囊壁的密度为 30~50Hu左右,增强后为50~90Hu。厚囊肿壁 (大于1mm),且附着处存有实质性成分腃T征 象提示肿瘤。由于单纯性肾囊肿可以恶变,因此, 当囊肿壁突然增大,囊肿出现内容物时,要高度 怀疑囊性肾癌。CT,特别是薄层增强扫描是早期 诊断囊性肾癌的可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