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肾癌鉴别诊断
囊性肾癌的CT诊断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中期囊性肾癌的CT图像上,可以观察到较大的囊肿,大 小可能超过3cm。囊肿的边缘可能变得模糊或出现钙化。 部分囊肿内部可能出现强化,即增强扫描后囊肿密度增加 。周围肾脏结构可能受压或侵犯。
病例三:晚期囊性肾癌
总结词
晚期囊性肾癌在CT图像上表现为广泛的囊 肿和浸润,可能出现转移。
详细描述
05
病例展示
病例一:早期囊性肾癌
总结词
早期囊性肾癌在CT图像上表现为肾脏内小 囊肿,无其他明显异常。
详细描述
早期囊性肾癌通常在CT扫描中表现为肾脏 内的小囊肿,大小通常在1-2cm之间。囊肿 的边缘清晰,无明显的钙化或强化。其他肾 脏结构和周围组织未见异常。
病例二:中期囊性肾癌
要点一
总结词
中期囊性肾癌在CT图像上表现为较大的囊肿,可能伴随钙 化或强化。
囊性肾癌的CT诊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CT诊断技术 • 囊性肾癌的CT表现 • 鉴别诊断 • 病例展示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囊性肾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肾脏 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 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2
CT作为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 段,在囊性肾癌的诊断中具有较 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详细描述
多囊肾的囊肿数量较多,大小不一,且伴随肾脏实质的萎缩和变形。而囊性肾癌的囊肿 数量相对较少,形态相对规则。
囊性肾发育不良
总结词
囊性肾发育不良的CT表现为肾脏形态异 常,局部或弥漫性低密度影,常伴随有 肾功能的减退。
VS
详细描述
囊性肾发育不良的囊肿形态多样,可呈囊 状、蜂窝状或海绵状,增强扫描无强化或 仅轻度强化。而囊性肾癌的强化特征可能 较为明显,有助于鉴别。
囊性肾癌(改)

• 分隔型和结节型在B超上可见到不规则的分隔,呈高回声。可见 血流位于分隔区。而单纯性肾囊肿无此表现。这是鉴别两者的最 重要的要点。当单纯性肾囊肿出现囊肿内出血、钙化时,两者区 别不明显,此时,多普勒B超上由于钙化等无血流表现可资区别。
• 但是Bielsa等人有不同的意见,认为肾癌肿瘤出血坏死形成的假性 囊肿和囊性肾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囊性肾癌的病理特征为肿瘤囊性部分(囊壁和囊间隔)覆盖一层 或多层肿瘤上皮细胞,细胞多为透明细胞,其核分级和肿瘤分期 均较低,预后常较好的一类肿瘤,肿瘤可以呈乳头状生长向囊腔 突出,或为囊壁上癌,应属于肾细胞癌的一个亚型。
• Bosniak于1993年提出中等复杂囊肿IIF级(F-fallow up随访)CT诊 断标准:
• ①囊壁及分隔均匀增厚。 • ②钙化增多。 • ③囊壁及分隔可有轻度强化。 • ④直径≥3cm的并且完全位于肾实质内的高密度囊肿。即病灶同时
具备II级和III级的部分特征,但又不满足II级和III级的诊断标准, 需要随访以明确其生物学行为。 • 建议随诊三次(3月,6月及1年)
Bosniak Ⅳ级
Ⅳ级为囊性癌,具有明显恶性特征 密度不均 有明显实性成分,如壁结节 强化成分(良性病变亦可强化,但程度较轻)
提倡手术切除,手术方案参考肾癌。
我院术后病理结果
• 【右肾】: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entin(+),CD10(-), EMA(+),BRCA1(-),RRM1(-),ERCC1(+),KI67(index 约3%)。
囊性肾癌

• [1]Israel GM , Bosniak M A .H ow I do i t:evaluating renal m as ses .Radiology ,
囊性肾癌鉴别诊断
• 多房性肾囊肿:一般囊腔较大,有多个分隔,囊肿的总体轮廓表 面凹凸不平,分隔带纤细光滑,囊壁与分隔均无血流信号。 • 囊性肾瘤:总体轮廓圆形或椭圆形,被分隔的无数个小囊成随意 的不规则形,囊腔较小,分隔带相对较厚,多普勒显示肿块包膜 周边可见血流信号,但分隔处无血流信号。
Case 3
Case 1
黄XX,F,31Y,发现左肾囊性占位4月余
Case 2
• 李XX,F,46y,左乳癌术后复查。
Case 1
Case 2
• 多囊性肾细胞癌(囊性肾癌)约占所有肾癌总数的5%, 影像学表
现为以囊性为主伴或不伴实性成分的复杂囊性病变。
• 表现为Bosniak Ⅰ ~ ⅡF 级的病灶诊断为良性肾囊肿, 均不需行手 术治疗;Bosniak Ⅲ级和Ⅵ 级病灶则诊断为囊性肾癌,需进一步行肿 块活检穿刺或手术治疗。
造影剂后囊壁、囊隔增强, 此级肾癌不能除外;
• Ⅳ级:典型的恶性病变, 病灶内见明显增强的实性结节, 可伴或不伴有Ⅲ级中所描述的声像图特征。
[1]
H elenon O, Correas JM , Ball eyguier C , et al.Ult rasound of renal tumors .Eur Radiol , 2001 , 11(10):18901901 .
囊性肾癌的CT诊断

囊性肾癌形成的机制
先有囊后有癌? 先有癌后有囊?
精品课件
囊性肾癌病因
• 肿瘤呈囊性生长,癌细胞起源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其中一些以囊性形式生长,逐渐形成大小不等互不相 通的多房性肿块,囊内含量不等的血液,常有假包膜
• 肾癌中心供血不足,出血和坏死形成假囊肿,囊壁厚 且不规则,多为单房
• 肾癌起源于囊肿壁上的上皮细胞,呈结节状或乳头状 生长,结节常位于囊肿的基底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复杂性肾囊肿
肾囊肿内含有血液、脓液、间隔、钙化
• 出血性囊肿 • 感染性囊肿 • 局限性多发囊肿 • 钙化性囊肿 • 分隔囊肿
精品课件
出 血 性 囊 肿 感染精性品课囊件 肿
钙
化
性 囊 肿
局
精品课件
三、肾盂源性囊肿和肾盂囊肿
肾盂源性囊肿 排泄期造影剂进入 精品课件
肾盂囊肿
四、多房囊性肾瘤
• 组织学:含有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与肾混 合性上皮间质瘤病理特征相似,
• 囊壁内衬立方或扁平上皮 • 常见于4岁以下男孩或40-60岁女性 • 影像学表现:多房囊腔间不交通,有完整的
纤维分隔 • 影像学难与囊性肾癌鉴别而需要手术治疗
精品课件
CT特征
• 瘤体较大,轮廓光整, • 壁和分隔薄、规则,无壁结节,包膜完整, • 多房囊腔大小不一,互不交通, • 囊壁或分隔轻中等强化,延迟强化,
的早期强化
• 钙化:囊壁及分隔可见钙化,形态多样,呈斑点状、线条状、
壳状。如钙化位于病灶中心,钙化周围有软组织成分 是恶性肿瘤特征
• 分隔:囊性肾癌分隔常见,且粗细不均,>1mm,与囊壁交
界部结节状增厚
精品课件
肾脏良恶性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周康荣

肾脏良恶性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周康荣丁建国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一、分类肾脏囊性(cystic)或囊样(cyst like)病变可以分成二大类:一类是非肿瘤性病变,另一类是肿瘤性病变,后者可以是良性肿瘤,也可以为恶性肿瘤。
按囊的数目可以分为单囊与多囊(二个以上)性病变。
按病理组织学分类,非肿瘤性囊性或囊样病变中,可以归入这一类的有单纯性囊肿,复杂性囊肿即囊肿合并出血或感染(出血性囊肿、感染性囊肿),肾盂旁囊肿,炎症、血肿或梗塞后的囊性病变,多房囊肿,多囊肾,复合肾合并肾积水以及肾盂输尿管结核合并积水等。
肿瘤性病变中有多房囊性肾瘤,多房囊性肾癌,囊性肾癌与肾癌囊性变,囊肿合并肾癌,以及多囊肾合并肾癌。
尽管病理组织学不同,但影像学表现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对照病理性质,仔细研究各自的影像学特点,有助鉴别诊断.二、病理与影像学表现1. 单纯性肾囊肿,无论US,CT,MRI都易于诊断,但很小的囊肿,由于部分容积效应,可能与实质性肿瘤混淆,增强后CT薄层扫描以及MRI T2WI均有助于鉴别。
感染性和出血性肾囊肿,其CT值升高,往往等于或高于肾实质密度,CT 平扫不易和实质性占位区分,增强后无强化,但轻度强化有时难以确定。
相反,US和MRI较易区分,MRI T2WI上,这类囊肿呈明显高信号,T1WI上也可呈高信号,同样无强化。
其他如炎症、脓肿、血肿等造成的囊样改变不难区别。
2. 多房囊性病变,包括多房囊肿、多房囊性肾瘤和多房囊性肾癌等。
在病理上完全可以区分,但在影像学表现上,有相似之处,有时可能混淆甚至难以区分。
多房囊肿可能系多个单独的囊肿相互聚在一起,给人以多囊的感觉,也可能是囊内有真正的分隔,前者与多房囊性肾瘤多少有些区别,后者则非常相似。
在病理上,多房囊肿的囊壁很薄,完全由上皮组织组成,缺少纤维等基质成分。
多房囊性肾瘤为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由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组成,有完整的纤维包膜,囊壁衬以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囊内分隔除了上皮衬壁外,还有纤维基质成分,部分病例基质中尚见到其他细胞成分,如胚胎细胞、母细胞、平滑肌细胞、软骨细胞、肾小管上皮等,由此文献报道的名称也各异,如囊性错构瘤,囊性部分分化性Wilm‘s瘤,囊性肾母细胞瘤和多房囊肿等。
囊性肾癌鉴别诊断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表现为肾脏内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
详细描述
多囊肾患者的肾脏内会形成多个大小不等、互相分隔的囊肿,这些囊肿可累及肾 脏的多个部位。多囊肾通常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患者还可能出现高血压 、血尿、腰痛等症状。
囊性肾发育不良
总结词
囊性肾发育不良是一种先天性肾脏发 育异常,表现为肾脏部分或全部发育 不全。
肾嫌色细胞癌
总结词
恶性程度较低的肾癌类型,预后相对较好。
详细描述
肾嫌色细胞癌通常表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的 肿块,形态较规则,内部回声均匀,与囊性 肾癌的囊性特征也有明显区别。
肾集合管癌
总结词
较少见的肾癌类型,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
详细描述
肾集合管癌通常表现为实性、低回声的肿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与囊性肾 癌的囊性特征有明显区别。
要点二
详细描述
B超检查通过高频声波显示肾脏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可以 发现肾脏内的囊性病变,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缘和 内部回声等特征。对于囊性肾癌的诊断,B超检查可以发 现病变的恶性征象,如病变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内部回 声不均匀等。
CT检查
总结词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和三维成像的特点,能够更准确地 显示肾脏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对于囊性肾癌的鉴 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发病机制和病因
发病机制
囊性肾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 因素有关。
病因
长期慢性炎症、结石、遗传等因素可 能增加患囊性肾癌的风险。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无痛性血尿、腰部疼痛、腹部肿块等是囊性肾癌的常见症状,但早期症状可能 不明显。
囊性肾癌-精品文档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家族史、肾功能等,医生会调整监 测频率和项目。
预后影响因素
病理类型
病理类型是影响肾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透明细胞癌较非透明细胞癌预后较好。
年龄和性别
年轻患者较老年患者预后好,女性患者较 男性患者预后好。
肿瘤分期
肿瘤分期越早,预后越好。
遗传因素
有家族史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管和周围脏器。
术后护理
03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患
者早日康复。
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
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可能出现出血并发症,需要 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感染
手术后可能出现感染并发症,需要加强抗感染治 疗,预防感染。
尿漏
手术后可能出现尿漏并发症,需要保持尿液通畅 ,预防感染。
其他并发症
肾脏保留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 Nhomakorabea也可以考虑保留肾脏的 治疗方案,但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肿瘤 生物学行为。
药物治疗
辅助以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延缓肿瘤进展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
01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做好必要的术前
检查。
术中操作
02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仔细分离肾脏周围组织,避免损伤大血
生存率和复发率统计
总体生存率
早期囊性肾癌患者在接 受积极治疗后,总体生 存率较高,5年生存率 可达80%以上。
复发率
部分早期患者在手术治 疗后可能出现复发,但 再次手术治疗仍可获得 较好的效果。
转移率
部分患者在病情发展过 程中可能出现转移,转 移至肺部、肝脏等部位 的几率较高。
囊性肾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囊性肾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和诊断符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16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6例同时行多平面重建。
结果16例囊性肾癌均单发,位于左肾13例,右肾3例;多囊者11例,其内可见粗细不均分隔,单囊者5例;囊液密度不均匀15例;10例囊壁不均伴有壁结节;增强后囊壁和(或)分隔及结节呈不同程度的强化;2例病灶伴有钙化。
结论囊性肾癌的CT主要表现为具有厚薄不均的囊壁和(或)粗细不均分隔、伴有囊壁结节及钙化的囊性病变,有一定特征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肾脏肿瘤囊性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73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022-02CT Diagnosis and Distinguish of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features of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CRCC),and to evaluate its clinical value. 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d sixteen patients’s CT imaging features,who were proved pathologically to be CRCC after nephrectomy. Results All cases were single,The tumor was located in left kidney in13cases and right kidney in 3 cases;The cystic carcinoma showed multiple cystic cavities in 11 cases with irregular thickening septum,and single cystic cavity in 5 cases;Uneven density in the cavity in 15cases;unevencysticwall and mural nodule were found in10 cases;The solid part of the tumor in all the 10 cases was enhanced mode rately or strongly . Various degrees of cystic wall and/or septum and mural nodule enhanement were detected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0f contrast material. Calcification were found in 2 cases. Conclusion Cystic renal carcinoma has certainCT characteristics,performance for the cystic lesion with unevencysticwall and /or irregular thickening septum、mural nodule and Calcific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肾脏肿瘤若大于7cm,均匀一致的轻度强化且伴钙化,则强 烈提示为嫌色细胞癌。
26-48HU
病理:嫌色性肾细胞 癌伴出血、坏死、钙 化。
• (左肾囊肿壁)送检囊壁样组织,囊壁灶区见胞浆淡染或 透明的细胞呈腺管样或小巢状排列,并见薄壁血管分隔, 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多房性囊性肾透明细胞癌。
男 47岁 体检发现双肾囊肿3年,右腰 酸胀痛1月
72-96HU
72-101HU
病理:嫌色细胞癌伴大片状坏死
四、肾集合管癌
• 起源于肾髓质。 • 属于少血供肿瘤,以轻中度强化常见,但强化较乳头状肾细
胞癌显著。 • 肾集合管癌恶性征象显著,肿瘤形态多不规则,境界模糊不
清 ,易累及肾盂,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肾透明细胞癌(FurhmanⅠ级)
二、乳头状肾细胞癌
• 多位于肾皮质,易出血、坏死、囊变,部分乳头状肾细胞 癌边缘可见结节或小乳头样改变。
• 以轻度不均匀强化常见。在皮质期,实性部分强化明显低 于肾皮质,其后各期强化程度有增高趋势,呈“缓慢升高” 型。
• 强化程度低于肾嫌色细胞癌。 • 动态增强肿瘤中心一般无星芒状或轮辐状改变。
一、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呈密度不均的肿块,内含血管、 平滑肌与脂肪,其中脂肪为特殊成分,CT为负值,多为90~-40Hu。
• CT增强扫描见肿瘤内血管成分明显强化,达到血管密度, 平滑肌成分也显示增强,而脂肪成分几乎不增强,保持原 来负值。肾癌很少有脂肪成分,此点极有诊断鉴别意义。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肾脏肿瘤较为常见,其中以恶性居多, 常见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肾细胞癌、肾盂癌 和肾母细胞瘤,少见者为淋巴瘤和转移瘤。
2004 年WHO肾细胞癌的 病理分类
• 透明细胞癌:约占肾癌的70%, 5 年生存率约为55%~60%。 • 乳头状癌: 约占肾癌的15%~20%, 其5 年生存率约为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几个提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征象
• 皮质掀起征:是在皮质内生长的肿瘤缓慢向肾外膨胀生长, 最终突破皮质 并将相邻的皮质掀起所致。肾细胞癌呈侵袭性生长,该征象少见, 即使早 期肿瘤因生长迅速掀起皮质, 但随着肿瘤的侵袭性生长, 掀起的皮质逐渐被 破坏。
32-45HU
35-74HU
病理:集合管癌伴大 片状坏死,腹膜后淋 巴结转移
39-75HU
鉴别诊断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肾盂癌 • 复杂性肾囊肿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 肾嗜酸细胞瘤 • 肾淋巴瘤 • 肾转移瘤
(右肾)乳头状肾细胞癌 (Ⅰ型)伴坏死,侵及周 围肾组织,肾被膜。
29HU
39HU
49HU
三、肾嫌色细胞癌
• 肿瘤中心多位于肾髓质,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形态规则的 球形实质性肿瘤。
• 少血供肿瘤,皮髓交界期多为轻中度强化,实质期肿瘤强化 多样,多数强化较皮髓交界期强化明显,大多数肿瘤强化相 对均匀,近30%肿瘤中心可见星芒状或轮辐状改变。
80%~90%。 • 嫌色细胞癌:约占肾癌的6%~11%, 5 年生存率接近90%。 • 集合管癌和未归类癌,其中集合管癌约占肾癌的1%,未
归类癌罕见。
临床特征
• 肾细胞癌约占全部肾恶性肿瘤的85%。 • 多为40岁以后,男女比例为3:1。 • 肿瘤多为散发。 • 部分肿瘤可为遗传性,其发病年龄较轻,男女比
• 肿瘤内血管影: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畸形血管粗大,CT表现为粗圆点状 或条状高密度影。肾细胞癌内的肿瘤血管管径较细,表现为细点状影或线 状影。
• 钙化:肾细胞癌内出现的几率为10%,是其特征性征象,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 瘤钙化罕见。
病例
临床资料 女 33岁,B超示左肾囊肿,拟进一步检
查
www.tຫໍສະໝຸດ
CT值约25-29HU
诊断思路:
1、有没有病变 2、病变的定位 3、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4、结合临床 5、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细胞癌各亚型的CT诊断
一、肾透明细胞癌
• 多位于肾皮质,坏死、出血、囊变常见。 • 动态增强皮髓交界期显著强化,与肾皮质强化类似,实质期
强化显著消退,强化方式多为“快进快出”。 • 强化程度是鉴别肾细胞癌各亚型的最有用参数,发现在皮髓
例类似,且肿瘤常为多发。
临床症状
• 早期无特殊表现,常因体检或其他原因检查时发现。 • 以往根据三联征(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诊断肾癌,此为
晚期肾癌的表现,预后不良。 • 约1/3患者有肾癌的肾外表现,如发热、高血压、血沉快、贫
血、肝功能异常、免疫系统改变、激素水平改变、尿多胺升 高、血癌胚抗原升高、精索静脉曲张等。
期CT值>84HU判断透明细胞癌的敏感度为74%,而排泄期 CT值>44HU敏感度为84%。
33HU
(左肾肿瘤)透明细胞型肾 细胞癌(FuhrmanⅡ级)
174HU 121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