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肾癌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肾癌影像学表现

(2)血管瘤拴
肾癌可以发生血管瘤拴,见下图。左侧两幅图 为CT图像,中间为核磁图象,右侧为超声图象。 CT图象上可见肿瘤发生在右肾后侧,软组织肿物突 向肾盂,形成软组织结节,相互融合在一起,即肾 癌和肾静脉瘤拴。成长条状。核磁上T2全纵图象可 见肿瘤信号不均匀,和肾实质没有分界,肿瘤侵犯 肾盂,两者界限不清;增强核磁图象可见肿瘤明显 强化,瘤拴信号密度稍低。超声图象可见肾皮质边 缘部位低回声团块,边界较清楚,肾盂存在鹿角状 低回声区域,即肾静脉瘤拴。
(3)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80%轻度或无强化,100% 落差 ≤30Hu,60%密度均匀或欠均匀,40%有延 迟强化。 下图为乳头状癌。核磁共振T1全纵表现为等 信号, T2全纵信号轻度增高,增强扫描后肿 瘤没有明显强化。边界比较清楚,瘤体密度 和信号很均匀。标本上可见肿瘤边界清楚, 实质无出血坏死,质地均匀。镜下可见癌细 胞呈乳头状生长,癌细胞之间存在微小血管, 表魔肿瘤血供不丰富,因此CT和核磁增强扫 描上它是呈轻度或无强化表现。
乳头状癌CT上往往表现为均匀密度的结 节,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后有轻 度延迟强化。核磁图象T1全纵表现为稍高均 匀信号结节,T2全纵表现为高信号且不均匀 的囊性区域,冠状位清楚可见多囊状改变。 增强扫描后信号不均匀,稍许强化,见下图。 因此,平扫时CT上表现为均匀密度而在 核磁上表现为不均匀信号时,应考虑乳头状 癌可能。标本上可见肿瘤呈多囊状改变。镜 下可见乳头的分布情况。
肿瘤生长比较快可以侵犯肾实质和肾周脂肪囊, 同时可以侵犯到后腹壁和腰大肌。下图可见肿瘤血 供丰富,有高密度结节状表现,为肿瘤血管。肿瘤 血管形成动静脉瘘,导致对比剂排泄很快,另外肾 周脂肪囊里可见迂曲的肿瘤血管。这可以解释肿瘤 在肾实质期表现100%密度低于肾实质。
肾癌影像学表现

肾癌影像学表现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超声、CT、MRI等检查方法的表现。
一、超声超声是肾癌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显示肾脏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
肾癌在超声图像上通常表现为肾实质内不均质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有时可见钙化或出血。
肿瘤较大时,可引起肾盂或肾盏的扩张。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肿瘤内部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二、CTCT是肾癌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的形态、结构以及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等。
肾癌在CT图像上通常表现为肾实质内不规则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有时可见钙化或出血。
增强扫描时,肿瘤通常表现为不均匀强化。
CT还可以显示肾癌转移的情况,如淋巴结转移、肺转移等。
三、MRIMRI是肾癌诊断的另一种方法,具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成像的优点。
肾癌在MRI图像上通常表现为肾实质内不均质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匀。
增强扫描时,肿瘤通常表现为不均匀强化。
MRI还可以显示肾癌侵犯周围器官的情况以及肿瘤内部的细节。
四、PET-CTPET-CT是利用PET和CT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肿瘤内部的代谢情况以及肿瘤转移的情况。
肾癌在PET-CT图像上通常表现为高代谢的肿块,同时可以显示肿瘤转移的情况,如淋巴结转移、肺转移等。
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CT、MRI等检查方法都可以用于诊断肾癌。
不同类型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等,为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肾囊肿是肾脏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超声、CT和MRI等检查方法的表现。
一、肾囊肿的超声表现超声检查是诊断肾囊肿的首选方法,其表现如下:1、肾实质内出现圆形或类圆形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壁薄而光滑。
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影像学图 像进行分析和处理,辅助医生 进行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 确性。
专家会诊
对于疑难病例或复杂病例,可 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共 同讨论并制定诊断方案。
定期随访
对于已确诊的肾囊肿患者,需 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病 变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20
05
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23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疾病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肾囊肿的基本知识 ,包括病因、症状、治疗及预后等。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等心 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
2024/1/28
家庭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共同 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定期随访
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及时了解患者病 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01 02
肾癌
肾癌在影像学上常表现为肾脏实质内的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 增强扫描后可有不均匀强化。与肾囊肿相比,肾癌通常无明显的囊壁和 液性暗区。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在影像学上可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肾盂肾盏扩张,壁增厚, 并可伴有结石。与肾囊肿相比,肾盂肾炎通常无明显的囊性病变。
2024/1/28
03
肾结石
肾结石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肾脏内的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与肾囊肿相
比,肾结石无明显的液性暗区。
18
影像学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患者需空腹4-6小时,检查前一 周禁止服用重金属药物。对于需 要增强扫描的患者,需提前告知
医生有无过敏史等相关情况。
检查中配合
患者需按照医生指示进行呼吸配 合、保持静止等,以确保图像质
分型
根据囊肿的性质和来源,可分为单纯性肾囊肿、多囊肾病、获得性肾囊肿等类 型。其中单纯性肾囊肿最为常见,多为单发,也可多发。
医学影像-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图26-4-16
l 肾癌部分囊变易鉴别,少数需和 感染性囊肿鉴别。
l 完全囊变常和肾囊肿混淆,少数 不能鉴别。
l 多房囊性肾癌有完整分隔。
B
B
图26-4-20
A
B
内
的
囊
性
病
变,
l 肾钙乳
通
过
肾钙乳也叫肾石钙乳-----含钙的混悬液存于肾内,主要一由许多钙化的微粒组成,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磷酸钙
l 部分为良性,部分为恶性,提倡手术探 查或切除.CT诊断良恶性存在困难,影像 学表现良性特征较多时,则主张肾脏部 分切除
Bosniak Ⅲ级
uⅣ级为囊性癌,具有明显恶性特征
n 密度不均 n 有明显实性成分,如壁结节 n 强化成分(良性病变亦可强化,但程度较轻)
u提倡手术切除,标准肾癌根治术
1.单纯性肾囊肿 2.复杂性肾囊肿 3.肾盂旁囊肿 4.成人多囊肾 5.多房囊性肾瘤(癌) 6.肾盂源性囊肿(肾盏憩室)
l囊性病变也可同时发生于肝(30 %)、胰(15%)以及其它脏器。
A
B
图26-4-10
图26-4-11
l 非遗传性的以肾集合管囊状扩张为 特征的肾髓质发育异常。
l 常见于40-50岁患者,女多于男。
l 可无症状,易合并炎症和结石。临 床上可出现肾绞痛,间隙性血尿和 脓尿。
A
B 平片
图26-4-13
A
B
图26-4-1
肾囊肿内含有血液、脓液、 间隔或钙化
1.出血性囊肿。 2.感染性囊肿。 3.钙化性囊肿。 4.分隔(不完全)囊肿。
AA
B
二周后
C
D
A B
A B
A
图26-4-5)
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1、介绍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指的是肾脏内形成的液体充满的囊肿。
肾囊肿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肾囊肿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影像学可以观察和评估囊肿的形态、数量、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2、影像学扫描2.1 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是最常用的肾囊肿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在腹部超声检查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肾囊肿的数量、大小、形态、边界和壁层厚度。
同时,超声还可以评估囊肿的内容物和囊肿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
2.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对于检查肾囊肿的内部结构和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更为准确。
CT扫描可以观察到囊肿的大小、形态、位置、壁层厚度和内容物。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评估囊肿是否与肾实质相连,检测囊肿内有无钙化或出血等情况。
2.3 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肾脏图像及多个方向的断层图像。
MRI扫描对检查囊肿的内部结构具有高分辨率,可以评估囊肿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此外,MRI扫描还可以观察囊肿的信号特征,对于鉴别囊肿与肿瘤等病变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影像表现与分类3.1 单发肾囊肿单发肾囊肿指的是肾脏中只有一个囊肿。
单发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为肾脏内单个边界清晰的囊肿,囊肿的大小、形态、壁层厚度和内容物取决于囊肿的类型和病程。
3.2 多发肾囊肿多发肾囊肿指的是肾脏中有多个囊肿。
多发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为肾脏内多个边界清晰的囊肿,囊肿的数量、大小、形态、壁层厚度和内容物取决于囊肿的类型和病程。
3.3 复杂性肾囊肿复杂性肾囊肿指的是囊肿内壁出现分隔、厚壁、壁内结节、钙化、出血或囊肿周围有实质肾组织被推挤等情况。
复杂性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多样,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4、结束语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准确地评估肾囊肿的形态、数量、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本文档涉及附件:无附件。
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

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目的对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
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35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对其CT检查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总结此疾病的CT 影像学表现。
结果35例患者中,45.7%为透明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少数患者可见坏死区、出血性病灶;34.3%为乳头状癌,主要CT 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14.3%为嫌色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5.7%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局部有壁结节出现、强化明显。
结论CT在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够明显,对于此病的具体分型,需依据病理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T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Methods 3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the given the CT examination,and the CT examination course and results were reviewed and the CT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disease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Of 35 cases,45.7% patients were with clear cell carcinoma,and the main CT manifestations were low density and uneven intensify,and few patients were with necrotic zone and hemorrhagic lesions,34.3% patients were with papillocarcinoma,and the main CT manifestations were low density and uneven intensity,and 14.3% patients were with chromophobe cell tumor,and the main CT manifestations were low density and uneven intensity,and 5.7% patients were with 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and the main CT manifestations were local mural nodules and obvious intensity. Conclusion CT has a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in diagnosis of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but the specificity of CT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is not obvious,and the specif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disease needs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Key words]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CT;Imaging features囊性肾细胞癌即影像学、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有囊性改变出现的肾癌,在原發性肾癌中约占85%,经常于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生[1-2]。
[泌尿影像]“肾复杂性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
![[泌尿影像]“肾复杂性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1c4023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a.png)
[泌尿影像]“肾复杂性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肾复杂性囊肿临床资料男,50岁。
B超发现“肾囊肿”。
图1A图1B图1C图1D图1E图1F影像学报告描述轴位肾增强CT皮质期(图1A),右肾下极见一45mm×49mm×59mm大小囊样病灶(箭),向外下肾周间隙突出。
病灶内囊液密度稍高,CT值为10〜18HU,病灶外侧部分形态规则光滑,而内部分形态不规则,壁增厚,可见增厚的分隔及结节(箭头),有强化,增强后CT值为104〜132HU。
增强髓质期(图1B),更清楚地显示增厚囊壁(箭)及囊内间隔和结节(箭头)。
3D成像更全面地观察病变全貌:皮质期冠状位MPR (图1C、D,相邻层面),囊内强化结节(箭)和间隔(箭头)清楚地显示;髓质期冠状位MPR (图1E),病灶肾内部分境界不甚清晰,间隔(箭头)及结节(箭)有强化。
冠状位MIP(图1F),囊内另见多处细小钙化(箭头)。
影像学诊断与最后诊断均为:右肾复杂性囊肿。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单纯性肾囊肿容易明确诊断,但是当肾内囊性病变不完全符合这些典型征象而表现为复杂性肾囊肿时,需要与肾囊性肿瘤相鉴别。
1986年Bosniak等将肾囊性病变分为四级:Ⅰ级,良性病变,即典型的单纯性肾囊肿;Ⅱ级,亦为良性病变,无间隔或单发厚度小于1mm的间隔,囊壁或者间隔可有细微钙化,囊液密度增高;Ⅲ级,出现部分恶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囊壁及间隔增厚,囊肿内发现实性部分,并有强化,也可有钙化,囊液密度增高等,此类型良恶性病变均可见;Ⅳ级,肾囊性肿块,为恶性囊性病变(如囊腺癌),出现典型恶性病变征象,如囊壁或间隔增厚并强化,边缘不规则,含有富血供结节或肿块。
影像学要点:无论何种影像学检查,肾囊性病变均需从下列角度观察,大小、形态、轮廓、囊壁、位置、边界、间隔、钙化、囊液、结节或肿块、增强特征等。
以下为判断囊性病变性质要点:①囊壁纤细、光滑、均匀是单纯性囊肿的特征;囊壁普遍均匀性增厚、模糊、水肿代表囊肿感染;囊壁和间隔不规则增厚且强化,则提示囊性肿瘤可能。
肾脏囊性肿块的影像鉴别

肾脏囊性肿块的一个实用方法(北美放射学会进修课程)肾囊肿的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已经描述的很详细了。
一个充满液体的病变,如果具有下列特征之一:钙化、CT图像上呈高度衰减(CT>20HU)、MRI图像上不是典型水样信号强度、分隔、多房、强化、囊壁厚、结节形成等,则被认为是囊性肿块,而不是单纯性囊肿。
引起肾囊性肿块有两个重要原因:复杂的单纯性囊肿(如囊肿合并有出血、感染或缺血)或囊性肾癌。
对这些肿块进行放射学评价时,应用最佳的成像方法是很必要的。
将具有钙化、高度衰减或高信号强度、分隔的肿块分别归类为良性(不需进一步评价)、需要随访者(可能为良性)或者需要手术者。
需要手术的病变在显微镜检查时可能是良性,也可能为恶性。
具有多房的、显示有强化的、囊壁增厚或有结节形成的肿块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当肿块具有多个特征时(如钙化、强化),应该根据其最具侵袭性的征象,对肿块进行处理。
而且,不同的成像方法评价病变出现冲突的表现时,应该根据具侵袭性的征象进行处理。
引言对肾囊性肿块病理特征的了解有助于理解他们的影像学特征。
不复杂的肾囊肿是最常见的充满液体的肾脏病变。
肾囊肿在一般人群很常见,许多老年患者在做CT检查时发现的。
当各种成像技术都符合标准时,普遍认为娴熟的超声扫查、CT、MRI等检查方法对其诊断准确率可达100%。
单纯性肾囊肿几乎没有恶变可能。
少数情况下,如合并有出血、感染、炎症、缺血时,单纯性囊肿就会很复杂。
这些情况下,存在宿主修复反应:炎症细胞、肉芽肿及新生的血管。
修复反应的结果:大体观察时,复杂囊肿出现钙化、出血、分隔、壁增厚、或结节形成。
约10%肾癌最初表现为充满液体的囊性肿块,表现单房或多房。
多房性囊性肾癌可能是肾癌的一个特殊亚型。
在大体观察时,囊性肾癌的特征与复杂性囊肿相同,如前所述(图1)。
复杂的囊肿与囊性肾癌的最终鉴别需要组织学检查。
乳头状肾癌是肾脏恶性肿瘤的独特亚型,在CT上表现均匀的高度衰减的肿块,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不及典型的非乳头状肾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囊性肾癌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囊性肾癌是肾癌的特殊类型,与复杂性囊肿不易鉴别,占肾癌总数10--15%。
据统计5-7%肾癌合并囊肿,0.5%囊肿合并肾癌。
肾囊性病变有多种类型,影像学将囊性病变分四类:
1 型:单纯囊肿,壁薄光滑分界清楚,囊液密度均匀,增强后囊壁不强化。
2型:有菲薄的壁分隔,少量钙化,高密度内容物。
3型:有一些恶性倾向,即较厚或结节状分隔,不规则钙化,囊壁壁厚不规则,>1mm,病变密度不均匀,但不具备肯定恶性表现,此类部分良性,部分恶性。
4型:为典型的恶性病变,囊内有实性肿块,囊内许多分隔并实性相连,可见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影。
凡囊壁增厚或不规则,囊壁有实性成分均属三型或四型,提倡手术切除。
囊性肾癌由各型肾细胞癌发生坏死、囊变。
形成以囊性病变为主的特殊类型之肾细胞癌,也可以是起源于肾囊肿壁。
大部分囊性肾癌为部分性囊变,囊壁呈不规则性增厚和实性结节,少数囊性肾细胞癌颇似肾囊肿,肿瘤壁均匀变薄,边缘尚光整,以致于难以做出诊断,镜下与良性囊肿的区别是前者囊壁由肾细胞构成,而后者是扁平上皮或柱状上皮组成。
mri表现:一般来讲囊性肾癌呈长t1和长t2信号,比单纯肾囊肿之t1和t2信号稍短些,可出现不均质改变,可见瘤结节或部分
实性肿瘤组织,囊壁边缘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并出现钙化,边缘和瘤结节强化是本病特点之一,实际工作中对一些不典型囊性病变,如:囊壁增厚、囊内信号不均匀、边缘不清,有边缘强化病例,要注意囊性肾癌的可能性。
囊性肾癌其形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肿瘤成囊性生长,肾细胞癌起源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其中一些以囊性形式生长,逐渐形成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多房性肿块,其内有含量不等的新血液,肿瘤常见假包膜。
2:肾癌中心供血不足,出血、坏死形成假囊肿,“囊肿”壁厚且不规则,多单房。
3:肾癌起源于囊肿壁,呈结节状、乳头状生长,结节常位于囊肿基底部。
4:肾癌引起肾小管或肾小动脉阻塞导致囊肿形成,当囊肿增大时,肿瘤嵌入到囊肿内。
囊性肾癌具有典型征象时容易诊断:
表现为肿瘤的囊壁及(或)内隔不规则增厚(>0.5cm)粗细不均,尤其出现囊内结节及早期强化,有助于诊断;囊内容物多不均匀,隐见长条形”悬浮物”或结节;肿瘤可见钙化,形态呈点状、类环状、细条状,如钙化位于病变中心而周围为软组织成分,则是恶性特征;实性部分在ct增强扫描时有中度至重度强化;病变与肾实质的分界模糊,不锐利,典型时呈浸润改变;囊性病变通常较大,另外静脉内出现瘤栓及(或)淋巴结转移则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病变不典型时易误诊,应与复杂性囊肿、肾结核、多囊肾鉴别,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学检查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1.复杂性囊肿:囊肿内含血液、脓肿,间隔见钙化,称之复杂性囊肿。
这类囊肿的组织学形态较为复杂。
复杂性囊肿由于囊肿出血、感染、钙化和纤维分隔的存在影像表现较复杂。
囊肿合并出血时核磁共振信号相应改变,外形呈分叶状,囊内信号不均匀,囊液出现液-液平面,囊肿内间隔很薄,一般情况下少量亚急性出血在mri
影像上呈短t1、长t2,部分出血性囊肿可见液平面,机化性出血可见囊肿内实质性信号;慢性出血在t2wi表现为低信号。
gd-dtpa 增强扫描在延迟期时不增强是诊断囊肿出血、机化、纤维化的关键,必要时需定期观察。
感染性肾囊肿一般在t1上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钙化性肾囊肿在mri的各个序列上均表现为相应低信号,囊肿内间隔较薄,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节存在,有助于囊性良性确定。
2.肾结核:多来源于肺结核血行播散,也可来源于淋巴系统及邻近器官结核直接侵犯所致。
常引起同侧输尿管、膀胱相应的结核性改变。
早期肾轮廓及外形一般无异常改变,当病变发展形成脓疡时可见肾轮廓局限性突出,多发病灶时肾外形呈分叶状,晚期由于纤维瘢痕改变,肾外形可缩小,信号强度不均,可见不规则低信号,肾窦移位或消失,肾实质可有单个或多个空洞,空洞壁不规则,空洞和钙化在核磁共振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变穿破肾包膜向周围间隙蔓延,肾周间隙消失,肾筋膜增厚。
肾盏不规则破
坏,见大小不等的囊腔。
肾积脓时可见扩张的肾盏信号不均匀并与肾实质内干酪性空洞坏死腔相沟通。
3.多囊肾:为较常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除肾脏以外,尚有心血管、消化系统及其他异常,例如肝、脾、胰腺囊肿。
影像表现肾脏明显增大,呈蜂窝状,表面不规则,凹凸不平,呈分叶状,肾实质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的长t1长t2异常囊性信号,即t1wi 低信号、t2wi高信号。
其边缘光滑、清晰,偶可见囊壁钙化,肾盂肾盏受压夹于多囊肿之间,囊肿大多均匀,合并出血或炎症时,核磁共振信号混杂,t1wi表现为中至高信号,t2wi高信号。
与肿瘤囊变鉴别可做增强,囊肿不强化。
囊性肾癌虽然在临床上无明显特异性,但其影像表现有一定规律可循,出现囊壁及间隔不规则增厚,伴壁结节或钙化,增强后实质部分早期不均匀强化,应该想到囊性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