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鹿鸣
小雅鹿鸣注音翻译

小雅鹿鸣注音翻译《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全文注音版xiǎo小yǎ雅··lù鹿míng鸣[xiān先qín秦]shī诗jīng经yōu 呦yōu呦lù鹿míng鸣,shí食yě野zhī之píng苹。
wǒ我y ǒu有jiā嘉bīn宾,gǔ鼓sè瑟chuī吹shēng笙。
chuī吹shēng笙gǔ鼓huáng簧,chéng承kuāng筐shì是jiāng将。
r én人zhī之hào好wǒ我,shì示wǒ我zhōu周háng行。
yōu呦yōu呦lù鹿míng鸣,shí食yě野zhī之hāo蒿。
wǒ我y ǒu有jiā嘉bīn宾,dé德yīn音kǒng孔zhāo昭。
shì视mín民bù不tiāo恌,jūn君zǐ子shì是zé则shì是xiào效。
wǒ我yǒu有zhǐ旨jiǔ酒,jiā嘉bīn宾shì式yàn燕yǐ以áo敖。
y ōu呦yōu呦lù鹿míng鸣,shí食yě野zhī之qín芩。
wǒ我y ǒu有jiā嘉bīn宾,gǔ鼓sè瑟gǔ鼓qín琴。
gǔ鼓sè瑟gǔ鼓qín琴,hé和lè乐qiě且dān湛。
wǒ我yǒu有zhǐ旨jiǔ酒,yǐ以yàn燕lè乐jiā嘉bīn宾zhī之xīn心。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全文翻译群鹿呦呦鸣叫,在吃郊野艾蒿。
我有善美宾客,弹瑟且又吹笙。
吹笙且又鼓簧,献上币帛竹筐。
他人因喜欢我,为我阐示大道。
诗经鹿鸣对照直译

诗经鹿鸣对照直译一、原文:《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二、衍生注释:“呦呦”:鹿叫的声音,很生动地描绘出鹿鸣叫的那种声音效果。
“苹”“蒿”“芩”,这几个词都是指草类植物,是鹿吃的东西呢。
“嘉宾”就是贵客。
“瑟”“笙”“簧”都是古代的乐器。
“承筐是将”的“承”是捧着的意思,“筐”那就是装东西的竹筐,这里表达拿出礼物送给嘉宾。
“德音孔昭”的“德音”是好品德和好声誉,“孔昭”就是十分显著的意思。
“视民不恌”的“视”有看待的意思,“恌”是轻薄的意思。
三、赏析:主题相当的积极向上,主要就是讲欢迎嘉宾的事儿。
情感特别的热情好客,那简直就是在对客人说:“嘿,你可是我的贵客,快到我这来好好享受!”表现手法上,借鹿鸣起兴很有特色。
先听到鹿在那呦呦叫着吃着草,然后就引出自己对嘉宾到来的喜悦等事。
这种起兴就像是先给你描述一副很和谐自然的画面,然后再切入主题,循序渐进。
通过描写鼓瑟吹笙啊、拿出好的酒菜啊,来表示对嘉宾的敬重和欢迎。
既让读者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也展现了当时那种比较淳朴的社交场面。
四、作者介绍:《诗经》这本书是个诗歌总集,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创作的,好多作者都无从考证,但是可以猜出来应该是当时下层群众或者文人,因为这诗里描写的情况很贴合当时的社会生活,像是人们日常迎来送往的真实写照。
从诗的风格上看,简单且淳朴,表达情感很直接。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公司开年会,邀请了不少对公司有重要意义的合作伙伴。
老板开心地致辞:“今天就如同《诗经·鹿鸣》里那般,‘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各位可是我们一直想要尊敬对待的贵宾,这一年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大家,今晚我们定要好好欢聚,共享欢乐时光。
《小雅鹿鸣》原文及翻译

一、《小雅·鹿鸣》原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二、《小雅·鹿鸣》原文翻译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
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三、诗经由来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
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诗经小雅鹿鸣原文与解析

诗经小雅鹿鸣原文与解析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记录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历史传说和人民的生活哲学。
其中,小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包含了许多富有哲理和意境的诗歌作品。
本文将重点解析《小雅·鹿鸣》这首诗的原文和诗意。
《小雅·鹿鸣》的原文为:鹿鸣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鹿鸣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莫远。
这首诗通过描绘鹿鸣的场景,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下面,让我们一起对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进行解析。
首先,诗中的“鹿鸣”被运用称之为意象,意味着一种自由、和谐、宁静的生活状态。
鹿作为古代文人墨客心中喜爱的动物,象征着高贵和纯洁。
它的鸣叫声在这首诗中起到了象征自由和平静的作用。
其次,诗中的“食野之苹”和“食野之蒿”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愿。
苹和蒿都是野外的植物,与鹿食植物的场景相呼应,同时也暗示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接着,诗中的“我有嘉宾”揭示了诗人对友谊和人际关系的强烈渴望。
这里的“嘉宾”指的是亲近的朋友或知己,他们共同聚餐、欢乐娱乐,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友善。
而“鼓瑟吹笙”和“德音莫远”则是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期许。
最后,本诗通过鹿鸣、野植物、嘉宾之间的群聚、共享食物,表达了和谐、平静、友善的社会理想和人际关系的追求。
综上所述,《小雅·鹿鸣》这首诗通过描绘鹿鸣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和谐、友善人际关系的向往。
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亲友之间的共享,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和谐共处的追求和珍视。
这首诗保留了古代社会人民的情感和追求,也为后人留下了深思和感悟的空间。
诗经作为文化的瑰宝,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哲学。
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尊重自然、珍视友谊与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诗经小雅鹿鸣原文

诗经小雅鹿鸣原文《小雅;鹿鸣》是《诗经;小雅》的首篇,是一首宴饮诗。
接下来由给大家带来诗经小雅鹿鸣原文,希望大家喜欢!诗经小雅鹿鸣原文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诗经小雅鹿鸣的译文及注释译文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
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注释⑴呦(yōu)呦:鹿的叫声。
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⑵苹:藾蒿。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藾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
”⑶簧:笙上的簧片。
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
⑷承筐:指奉上礼品。
毛传:“筐,篚属,所以行币帛也。
”将:送,献。
⑸周行(há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⑹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⑺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孔:很。
⑻视:同“示”。
恌:同“佻”。
⑼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
⑽旨:甘美。
⑾式:语助词。
燕:同“宴”。
敖:同“遨”,嬉游。
⑿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
⒀湛(dān):深厚。
《毛传》:“湛,乐之久。
”诗经小雅鹿鸣的赏析《小雅;鹿鸣》是《诗经》的“四始”诗之一,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
据朱熹《诗集传》的说法,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
诗经鹿鸣原文鉴赏

【题解】《鹿鸣》是《诗经》里面《小雅》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
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宴)飨宾客之诗也。
”又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也就是说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
朱熹这一推测该是符合事实的,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说明千余年后此诗还有一定的影响。
【原文】呦呦鹿鸣[1],食野之苹[2]。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3],承筐是将[4]。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5]。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6]。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7]。
视民不恌[8],君子是则是效[9]。
我有旨酒[10],嘉宾式燕以敖[11]。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12]。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13]。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1]什(shí):十。
[2]呦呦(yōu):《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3]苹:《郑笺》:“苹,藾(lài)萧。
”郭璞注:“今藾蒿也,初生亦可食。
”[4]瑟:一种弦乐器,像琴,二十五弦。
[5]簧:《毛传》:“簧,笙也,吹笙而鼓矣。
”[6]筐:《毛传》:“筐,篚(fěi)属,所以行币帛也。
”(篚:圆形的竹筐)[7]将:进献。
[8]周行(háng):正道。
姚际恒《诗经通论》:“周行,大路也。
……犹云指我途路耳。
”[9]德音孔昭:《诗缉》:“嘉宾教益于我,皆有德之言,甚昭明矣。
”。
诗经《鹿鸣》原文及赏析

诗经《鹿鸣》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鹿鸣》原文及赏析【导语】:呦呦鹿鸣①,鹿儿呦呦在叫鸣, 食野之苹②。
鹿鸣注音原文及翻译

鹿鸣注音原文及翻译鹿鸣是《诗经·小雅》的首篇,是一首宴饮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鹿鸣注音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作者:佚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①呦呦you):鹿的叫声。
②苹:草名,即皤蒿。
③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这里指乐器。
④承:捧着。
将:献上。
⑤好:关爱。
(6)周行:大路。
(7)德音:美德。
孔:很,十分。
昭:鲜明。
(8)视:示,昭示。
恌(tiao):轻怫。
(9)则:榜样。
效:模仿。
(10)旨酒:美酒。
(11)式;语气助词,无实义。
燕:同“宴”。
敖:同“遨”,意思是游玩。
(12)芩(qin):草名,属蒿类植物。
(13)湛(dan):快活得长久。
译文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苹。
我有高贵的宾客,相邀弹瑟又吹笙。
吹笙鼓簧悦宾客,礼品成筐送上来。
众位宾客关爱我,为我指路多广阔。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蒿。
我有高贵的宾客,品德高尚声名好。
教人忠厚不轻伙,君子循规要仿效。
我备美酒和佳肴,宾客宴饮乐陶陶。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芩草。
我有高贵的宾客,弹瑟奏琴勤相邀。
弹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欢欣乐尽兴。
我备美酒和佳肴,宴乐宾客心愉悦。
赏析宴饮是一种仪式。
无论是交往、酬谢、庆贺,还是狂欢、丧事,纯粹满足生理需求的吃喝已不十分重要,而十分突出的是吃喝这种特定形式所表达的意义。
换句话说,在宴饮之中,精神性的内客压倒了生理性的内容。
也许,宴欢这种仪式最能典型地说明我们生存中两种生存层面的结合:生物性层面和精神性层面的结合。
饥饿是生命的自然现象和欲求。
饥肠镇键的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饱餐一顿,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
人同饮食对象之间是一种实际的功利关系,没有多少精神性的'内容可以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 效。我有旨酒,嘉宾式 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 之心。
译文: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 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
诗歌以周王在宴会上祝酒的口气抒
写,为周代贵族宴会时所唱的一首音乐歌。
·
它反映了周王宴会群臣、宾客的盛
况,阐明和强调了君者需以诚对待贤臣嘉宾,
则臣下始得尽其忠心,君臣融洽相处,国运才
能兴隆的深刻道理。
·
可以说这是一首宣言加强统治阶级
内部团结为主题的诗篇。
分章赏析
第一章:
1、重点斜眼会进行的盛况,宾客满座,声 乐并作,引言以后还赠以满筐的礼物,确 实是一派欢悦的气氛。 2、这一切体现了主人待客的诚意,正因为 这样,才赢得众宾客的心,他们敢于陈述 政见和忠告。“人只好我,示我周行”。
政治色彩: 从《鹿鸣》的三部分所描绘
的场景各不相同,但层层递进。第一 段用鹿鸣与鼓瑟渲染了一个君臣宴会 和祥欢闹的气氛。然后,在第二段就 描写了君王与群臣祝酒,强调宾客品 行高尚;同时也是君王表达对臣子端 正轻佻心态的要求。最后第三段, “和乐且湛”彰显了礼乐文化的升 华——“和”。使宴会欢乐气氛推向 极点。“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乐 之心”说明君王欲通过此盛宴,“取 悦”臣子,令他们更好的服从于自己, 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
第二章:
重点写主人对群臣嘉宾德行的歌颂。 上章写到群臣进献了有益与治国的言 论,这里又进一步写他们的品德也是 高尚的,说明群臣嘉宾的言行是一致 的。这样才可以做下级的榜样,对群 臣的赞扬中又有勉励的成分,希望他 们可以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帮助治 理好国家。
第三章:
写宴会进入高超的情形。
艺术特色: 1、赋比兴的运用 2、反复咏唱的叠章形式 3、寓变化于整一当中 4、隔句押韵,交叉押韵
《鹿鸣》,《诗经·小雅》第一篇。先秦时代汉族 宫廷乐歌。此诗主题,历来有争论,大致有美诗和刺 诗两种意见。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 起兴,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体现了殿堂上嘉 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诗 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 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 源头。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 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 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 陶陶。
注释: ⑴呦(yōu)呦:鹿的叫声。 ⑵苹:藾蒿。 ⑶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 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 ⑷承筐:指奉上礼品。将:送,献。 ⑸周行: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⑹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⑺德音:美好的品德声。孔:很。 ⑻视:同“示”。恌:同“佻”。 ⑼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 ⑽旨:甘美。 ⑾式:语气助词。燕:同“宴”。敖:同 “遨”,嬉游。 ⑿芩(qín):草名, ⒀湛(dān):深厚。
问题:
诗歌为什么要用“鹿鸣”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