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意义
乡村旅游介绍

乡村旅游介绍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农村地区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旨在让游客体验乡村的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和农村生活。
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以下是对乡村旅游的介绍。
一、乡村旅游的背景和意义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了远离喧嚣城市的机会,让他们可以亲近大自然,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同时,乡村旅游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二、乡村旅游的特色和景点介绍1. 自然风光:乡村地区通常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如山川河流、湖泊和田园风光。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原生态的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传统文化:乡村地区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民俗风情、手工艺品和传统节日。
游客可以参观农家乐,品尝地道的农家菜,了解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
3. 农业体验:乡村旅游还提供了农业体验的机会,如采摘水果、种植蔬菜、放牧牛羊等。
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农业活动,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将乡村旅游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并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还可以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未来,乡村旅游有望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乡村旅游的推荐目的地1. 桂林阳朔:桂林阳朔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于世。
游客可以乘船漫游漓江,欣赏到壮丽的喀斯特地貌和田园风光。
2. 张家界:张家界是中国最早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
这里有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及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宝峰湖玻璃桥。
3. 九寨沟:九寨沟以其独特的高山湖泊和彩色瀑布而闻名。
这里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五、乡村旅游的注意事项1. 尊重当地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不要干扰他们的生活秩序。
高中地理旅游资源开发

高中地理旅游资源开发地理旅游资源开发是指通过开发和利用地理环境中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和体验的活动。
高中地理课程中,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它不仅涉及到地理学的知识,还与经济、环境、文化等多个领域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高中地理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影响和挑战。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1.经济发展:旅游业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游客来到当地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
2.文化传承:地理旅游资源开发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
通过展示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可以增进人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需要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以吸引游客。
这就要求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1.经济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可以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形成产业链,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社会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可以推动社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民生福祉。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3.环境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规划可能会破坏自然景观,破坏生态平衡,加剧环境问题。
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可持续的开发方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挑战1.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充分利用资源,但也要保护资源。
如何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开发者需要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
2.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的可持续支持。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开发与资源利用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开发与资源利用乡村旅游开发与资源利用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农村旅游的意义、资源优势、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如何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乡村旅游的意义农村旅游是指以农村地区自然景观、人文特色和农作物为基础,融入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也能促进农村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
二、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古老的农村建筑等,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目前,乡村旅游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产品也不断丰富多样。
一些乡村旅游景区成为了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游客。
四、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尽管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农村旅游景区尚未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景区开发过度,破坏了自然环境和农村风貌。
五、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解决方案为了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提供资金和政策扶持,加大对农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
其次,加强农村旅游景区的规划和管理,制定并执行相关的保护措施,保护好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此外,还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六、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精彩之处在于独特的特色产品。
除了传统的农家乐和田园体验之外,还可以开发特色农产品、文化节庆、手工艺品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和购买,增加农民收入。
七、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
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通过集体经营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同时,培训农民的经营和管理能力,提高其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乡村文旅的发展意义

乡村文旅的发展意义
1.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文旅为乡村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吸引游客,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 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乡村文旅的发展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
游客的到来可以增加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和尊重,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文旅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同时,也可以吸引人才回流,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 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对于乡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向往日益增加。
乡村文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满足了他们对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体验的需求。
5.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文旅的发展有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6. 增强文化自信:乡村文旅的发展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乡村文化,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7. 保护生态环境:乡村文旅的发展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总之,乡村文旅的发展对于乡村地区、城市居民以及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在文化传承、环境保护、城乡融合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1. 引言乡村旅游作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
乡村旅游为人们提供了追寻田园风光、体验农耕文化的机会,同时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机遇。
本文将深入探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2.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意义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乡村生活为主题,为游客提供游览、休闲、文化交流等服务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不仅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还能提升农村地区的形象和知名度,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3.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 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城市人口对于乡村休闲的需求增加,乡村旅游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资发展乡村旅游,建设起丰富多样的农家乐、农庄和民宿等旅游设施。
(2) 政府支持的力度加大: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通过投资和政策扶持,推动乡村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各地政府积极开展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
(3) 游客需求和消费升级:随着人们对于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也迎来了游客需求和消费的升级。
游客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田园风光,而是更加注重体验、互动和文化交流。
4. 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和挑战(1) 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不同,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
一些优质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而一些地方却还面临着发展乡村旅游的困境。
(2) 乡村旅游开发的过度商业化:在追求经济效益的一些乡村旅游地区存在过度商业化的问题。
过度商业化不仅破坏了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也违背了乡村旅游的初衷。
(3) 乡村旅游产业链的不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产业链,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环节出现了瓶颈。
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乡村民宿、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质量。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乡村景区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乡村景区建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景区建设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乡村景区的建设不仅能够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还能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中乡村景区建设的意义、挑战和措施,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乡村景区带来的意义乡村景区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广泛的意义。
首先,乡村景区的建设能够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景区中的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其次,乡村景区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通过规划景区内的植被和水体,修复土壤和水源,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最后,乡村景区的建设能够促进当地文化传承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通过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和手工艺品,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乡村景区建设面临的挑战虽然乡村景区建设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乡村景区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和资源支持。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较弱,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不足是制约乡村景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乡村景区建设需要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一些景区存在环境破坏、文化失真等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最后,乡村景区建设需要吸引游客和提升服务水平。
乡村景区通常地处偏远地区,交通和服务设施的不完善使得游客不易前来,因此需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提升乡村景区竞争力的措施为了提升乡村景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加大对乡村景区的投资和扶持力度。
政府可以加大对乡村景区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乡村景区建设。
其次,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加强景区管理。
加强景区环境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加强对景区的监管,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乡村交通和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游客体验。
增加公共交通和停车设施,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和便捷的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引言概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正逐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重视。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乡村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正文内容:1. 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1.1 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乡村经济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业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可以为农村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
1.2 乡村文化传承的需要乡村旅游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由于城市化的冲击,许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通过乡村旅游,可以让游客了解到真实的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1.3 乡村环境保护的迫切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通过提升乡村环境的品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2.1 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而农村地区往往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乡村旅游可以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提供给游客全新的旅游体验。
2.2 乡村旅游市场的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度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到农村地区消费,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2.3 乡村旅游发展的难点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一些难点,如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为了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投入和支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
3. 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3.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一、引言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无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促进城乡交流,打造美丽乡村。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评价。
二、资源保护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保护相关的历史文化景观。
同时,对于乡村旅游开发中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经济效益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够增加乡村地区的经济收入,还能提升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游客消费,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
此外,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等,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社会影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和沟通,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村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乡村地区形象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旅游者体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中,旅游者的体验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乡村旅游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旅游者能否得到良好的游览体验。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丰富旅游项目,打造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六、品牌营销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还需要进行有效的品牌营销。
通过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乡村旅游的品牌打造,包括推广乡村旅游的特色文化、宣传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等。
七、政府支持作为乡村旅游的主管部门,政府在资源开发中的支持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措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意义近年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游客前来我国旅游的动机,虽名目繁多,但仍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热点,即是仰慕中国悠久的游牧、农耕文明史以及围绕此而产生的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
他们认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诗意绵绵、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以满足其反朴归真的愿望的“回归自然”的旅游意向应首推中国。
由此,我们应认识到,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
这是自然和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赋予我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国旅游事业建设若没有如此丰富的田园风光极浓的资源,简直难以想象能吸引国内外如此众多的游客。
因此,笔者认为,乡村旅游资源堪称我国旅游大千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其潜在的优势不容忽视。
旅游界的有识之士应该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引起足够重视。
一、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意义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1.丰富了旅游资源。
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
贵州河网纵横,稻浪千重,新型楼式农居排排矗立,古代民居古迹散布乡间,使贵州显得更加迷人。
失去这乡村景观的烘托,贵州将大失光彩。
2.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
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
目前,我国许多旅游城市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北京、西安、杭州、苏州等旅游热点情况更为突出。
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堪为良方妙策。
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
3.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
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是创汇的主要渠道之一。
当前,由于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环境保护的形势要求,有相当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乡镇企业要撤销或调整,当地的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
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农民致富的步伐。
在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一些乡村,如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特色的农村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4.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
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贝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发展乡村旅游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5.发展乡村旅游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
如乡村旅游可以使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等乡镇工业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的建设,改善乡村的环境等;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锻炼和培育起一批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的人才。
总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对所在地区整个社会综合体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
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山乡云缠雾绕,梯田重迭,山青水秀林美;水乡平畴沃野、水网交错,麦海稻浪菜花飘香。
2.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
我国民族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各地乡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各不相同。
3.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
我国的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
如盛行于我国乡村的舞龙灯、舞狮子,等脍炙人口。
我国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各种刺绣、草编、竹编、木雕、石雕、泥人、面人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人欢迎。
我国乡村自古以来流传有各种史诗、神话、传说、故事、笑话、轶闻,引人入胜,耐人回味。
另外,乡村烹食风味独特,旅游者尤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4.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
乡村民居建筑,不但能给游人以奇趣,而且还可为游客提借憩息的场所。
不同风格的民居,给游客以不同的精神感受。
由于受地形、气候、建筑材料、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民居可谓千姿百态,风格迥异,使游客耳目一新。
另外,我国乡村中还有众多古代民居与建筑,深宅大院,栋宇鳞次,布局精巧,砖石木雕琳琅满目,堪称乡村古代民居之宝库,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我国农村还有许多古代工程、古老庄院、桥梁古道、古代河道等,这些民居与乡村建筑等体现了当地的文化艺术特点,乡韵无穷,令人叫绝。
5.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
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尤其是在边远偏僻的乡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
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
这些劳作诸如水车灌溉、驴马拉磨、老牛碾谷、木机织布、手推小车、石臼舂米、渔鹰捕鱼、摘新茶、采菱藕、做豆腐、捉螃蟹、赶鸭群、牧牛羊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三、发展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我国乡村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问题是怎样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而加以重视起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
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加强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2.乡村旅游资源虽有良好基础,但在一个范围内,还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
如县内乡村旅游资源,应如何发展?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预测如何?资金如何筹集?3.乡村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与市、县旅游部门的协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等。
又如乡村旅游业开发起来后,如何与当地市、县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网络,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吸引广大游客。
4.乡村旅游业政策尚未配套。
如保护政策、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政策等。
5.目前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数量少、素质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服务,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6.缺乏商品意识。
目前国内外发展旅游业,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旅游业本身,而是“旅游搭台,经贸唱戏”。
而我国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四、开发乡村旅游业的构想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要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
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把乡村旅游业与乡镇企业同等对待,也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度假村,参与国际旅游竞争。
从近期组织实施计划来看主要是各地旅游决策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办出特色。
在全盘筹划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开发乡村旅游业,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首先必须领导重视。
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当地政府要把兴办乡村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基地。
3.因陋就简,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
发展乡村旅游,资金来源是个关键。
因此,广开财源、广集财路十分重要。
但是,发展乡村旅游决不能东施效颦,与城市攀比,好大喜洋,以金钱铺路。
笔者认为,“土”才是乡村旅游魅力所在。
应该因陋就简,就土避洋,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
以旅游旅馆为例,可利用乡村民居形式,以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山中古寨,林间幽禅等都可利用作为旅馆,水上住,水上吃,水上玩,戴斗、披蓑衣、摘新莲、采鲜藕等,耗资不多,受益可观。
在乡村旅游点的开发建设中、亦应以土为本,避免与城市旅游点雷同,如草堂竹亭,竹栅栏、草径石道、独木小桥等都可体现乡村风貌。
4.注重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
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
在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是在乡村文化景观上体现出来,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
根据农家生活风情的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民俗旅游,让旅游者深入农村乡间,观赏水乡画境,体验民情风俗,参观村庄田园、耕作收割、养鸡放鸭,节日欢庆等一切劳动生活,并让游客食宿农家、穿街走巷、市场,与农家座谈,亲自操作古老传统的农具,与农民到田间一起劳动等乡村生活。
5.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并解决洗澡等问题,最好是兴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如“四合院”、“林间草房”等;从行来说,乡村旅游的交通工具应有别于飞机、火车等大型交通工具。
它应该适应当地自然的环境具备的灵活轻便的特色,它的设主应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使之为旅游活动增添色彩。
6.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产品大多是一些无污染的轻工产品和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
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能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