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老山界测试卷(附答案)

(完整版)老山界测试卷(附答案)
(完整版)老山界测试卷(附答案)

老山界测试卷(附答案)

老山界

第一部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①粥吃起来十分香甜。我们也拿碗ch ng()给瑶民母女吃。

②快要到山顶,我已经l ()得很远了。

③前面又有一段路在qi o()壁上,马爬不上去。

④把毯子ju n()得更紧些,把身子qu n()起来,还是睡不着。

⑤像春蚕在j ()ju ()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w ()y ()。

2.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A.景观B.壮观C.奇观D.景象

3.下面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B.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C.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4.下列句中没有反义词的一项是()(2分)

A.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B.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C.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

D.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5.借助语境,推断下面加点词的意义。(2分)

①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

②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

6.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形容波涛互相撞击。()

(2)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3)罕见的美好景象。()

(4)甜美、畅快地入睡。()

第二部分:

(一)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①。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7.选文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8.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3分)

9.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举例说明。(3分)

10.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3分)

11.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符合文章的原意()(2分)

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为后有敌人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12.上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从多个角度描写“半夜”,从觉角度突出夜

之,从觉角度暗示山之,从觉角度反衬夜之。(每处填一字)(3分)

(二)

珍惜愤怒

小时候看电影虎门硝烟的英雄林则徐在官邸里贴一条幅“制怒”。由此知道怒是一种凶恶而丑陋的东西,需要时时去制服它。

长大后当了医生,更视怒为健康的大敌。师传我,我授人:怒而伤肝,怒较之烟酒对人为害更烈。人怒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放大,寒毛竖紧……一如人们猝然间遇到老虎时的反应。

怒与长寿,好像是一架跷跷板的两端,非此即彼。

人们渴望强健,人们于是憎恶愤怒。

我愿以我生命的一部分为代价,换取永远珍惜愤怒的权利。

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没有愤怒的人生,是一种残缺。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的信仰被玷污,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的亲人被残害,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当你面对丑恶面对污秽,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的角落,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愤怒是我们生活中的盐。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小悲小喜缠绕着我们,我们便有了太多的忧郁。城市人的意志脱了钙,越来越少倒拔垂杨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蕴育极大张力的愤怒。

没有愤怒的生活是一种悲哀,犹如跳跃的麋鹿丧失了迅速奔跑的能力,犹如敏捷的灵猫被剪掉胡须。当人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当人首先戒掉了愤怒,随后再戒掉属于正常人的所有情感之后,人就在活着的时候走向了永恒——那就是死亡。

我常常冷静地观察他人的愤怒,我常常无情地剖析自己的愤怒,愤怒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真实,它赤裸而新鲜,仿佛那颗勃然跳动的心脏。

喜可以伪装,愁可以伪装,快乐可以加以粉饰,孤独忧郁能够掺进水分,惟有愤怒是十足成色的赤金。它是石与铁撞击一瞬间痛苦的火花,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

喜更像是一种获得,一种他人的馈赠。愁则是一枚独自咀嚼的青橄榄,苦涩之外别有滋味。惟有愤怒,那是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忌的坦荡的付出。在你极度愤怒的刹那,犹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赤裸裸地裸露了你最隐秘的内心。于是,你想认识一个人,你就去看他的愤怒吧!

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出统帅,出伟人,出大师,愤怒驱动我们平平常常的人做出辉煌的业绩。只要不丧失理智,愤怒便充满活力。

怒是制不服的,犹如那些最优秀的野马,迄今没有任何骑手可以驾驭它们。愤怒是人生

情感之河奔泻而下的壮丽瀑布,愤怒是人生命运之曲抑扬起伏的高亢音符。

珍惜愤怒,保持愤怒吧!愤怒可以使我们年轻。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

13.作者主张“珍惜愤怒”,其理由是①②③。(3分)

14.林则徐主张“制怒”,作者则主张“珍惜愤怒”,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15.愤怒“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含义是什么?(3分)

16.对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文章以林则徐和医生为例,说明愤怒一则妨碍处世,二则有害健康,然后笔锋一转做出“永远珍惜愤怒”的宣示,令人为之一震,起到了先声夺人之效。

B.愤怒的消极作用早巳人所共知,作者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专讲愤怒的积极作用,切中时弊,让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C.作者论及何以要“珍惜愤怒”时,激情喷涌,语言犀利,且善用比喻,妙语连珠,警句迭出,读来颇有痛快淋漓之感。

D.作者主张“珍惜愤怒”,持之有效,也言之成理,不过,结尾处说“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有失分寸,且也前面称愤怒为“双刃利剑”相左。E、文章热情讴歌了愤怒的积极意义,字里行间溢满阳刚之气,语言含蓄蕴藉,令人回味不尽。

(三)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耗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17.“一支带有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2分)

18.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

命战士?(3分)

19.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4分)

⑴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⑵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20.“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分)21.概括文章的主旨。(2分)

22、片断写作练习:(40分)

在选文中这样写道:“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这几小块青稞饼是怎么来的呢?请设想合理的情节,交代这几块青稞饼的来历。注意用上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老山界》答案

“老山界”语段阅读训练及答案(精)

《老山界》语段训练(一)阅读《老山界》,完成12-15题(9分)半夜里,忽然醒来,才 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 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 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耳朵里有不可捉摸 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 奔驰,像,像,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2、按原文在 横线上填入语句。(2分)13、选段从多个角度对“半夜”进行描写,写____________觉突出 夜之_________________,写_______觉暗示山之_________,写_________觉反衬夜之 ___________。(3分)1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何会“忽然醒来”?为何“不知什么时候又 睡着了”? (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15、 “凡景语皆情语”。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红军战士却能欣赏“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 缀着的宝石”,又能用耳朵来欣赏那“不可捉摸的声响”。对此,你有何感想?(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4、选文中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这里用了什么写法?古诗文中有类似意境的语句吗? 清写出一两句来。(2分) 15、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红军战上却能欣赏“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又能用耳朵来欣赏那“不可捉摸的声响”。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呢?(2分) 1.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小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docx

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 《小数乘法》同步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青山小学张满等(供题)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马青山(整理) 一、填空 1.王阿姨的计算器坏了,显示屏上显示不出小数点,你能很快地帮她写出下面各式的结果吗? 已知: 148× 23= 3404, 那么:1.48 × 23=(),148 × 2.3 =(),0.148 × 23=(),14.8 × 2.3 =(),1.48 × 0.23 =(),0.148 ×0.23 =()。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正确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答案: 34.04340.4 3.40434.040.34040.03404 解析:这六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就是积的小数点位置不同。它们都是先按照整数乘法“ 148× 23”算出积,再根据小数乘法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在积“3404”中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时,一定要数清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本 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掌握的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在○里填上“>”“<”或“=”。 7.3 ×1.2 ○ 7.3 4.9 × 0.65○ 4.9 5.43 × 1○ 5.43 2.8× 0.86 ○ 2.95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掌握情况。 答案:><=< 解析:这四道小题都要根据积和因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第一小题是7.3乘大于 1 的数,乘得的积比 7.3 大,所以应该填“>”;第二小题是 4.9 乘小于 1 的数,乘得的积比 4.9小,所以应该填“<”; 第三小题是 5.43乘等于 1 的数,乘得的积就是 5.43 ,所以应该填“=”;第四小题是 2.8 乘小于 1 的数,乘得的积比 2.8小,既然比 2.8 小,那就更比 2.95 小,所以应该填“<”。 3.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5 ×( 0.77 × 0.4 )=( (2) 6.1 × 3.6 + 3.9 × 3.6 =( ( 3) 2.02 × 8.5 =×8.5+( 4) 48× 0.25 = 0.25 ×××)×+)× ×8.5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能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适当的变 换。 答案:( 1)( 2.5 × 0.4 )× 0.77 (2)( 6.1 + 3.9 )× 3.6 (3) 2× 8.5 + 0.02 × 8.5 (4) 0.25 × 4× 12 解析:这四道小题都是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变换,根据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适当的变换是简 便计算的重要基础。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看清算式的结构和数据特点,看是否符合运算定律的基本形式? 如果符合,可以直接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变换;如果不符合,就要思考怎样将算式先变成符合运 算定律的形式?第( 1)小题符合结合律的形式,考虑到数据的特点,可以直接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进行变换。第(2)小题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可以直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变换。第(3)小题是两个数相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但可以将其中一个数“ 2.02 ”改写成“ 2+ 0.02 ”的形式,这样就可以正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变换。第(4)小题也是两个数相乘,可以将其中一个数“48”改写成“ 4×12”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变换。 4.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 1.26 =()×() =()×()

小数乘法单元测试题.doc

小数乘法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两个因数的积是10.2,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 的1 10,积是()。 2、两个因数的积是121.5,如果这两个因数分别都扩大10倍,积是()。 3、根据38×45=17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8× 4.5=() 3.8×45=() 0.38×450=()38×0.45=()4、5.04千克=()千克()克0.6时=()分3.8平方米=()平方分米0.56千米=()米5、在○里填上“>”、“<”或“=”。 47.6×1.01○47.6 6.4×0.99○6.4 5.43×3.8○54.3×381×0.95○0.95 6、2.47×0.09的积有()位小数。 7、9.9×24用()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8、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6.35,这个小数最小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订正)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订正: 2、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订正: 3、0.125×8与8×0.125的积相等。…………() 订正: 4、11×1.3-1.3=11×0=0。…………() 订正: .5、大于0.6小于0.9的小数只有两个。…………() 订正: 6、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订正: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括号里。 1、3.3、3.30、3.300这三个数()。 A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同B相等、精确度也相同 C3.300最大D不相等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0倍,积()。A扩大2倍B扩大10倍C缩小2倍D缩小10倍 3、1.01×36=() A3.636B36.36C363.6D3636 4、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是10.0,这个数最大是()。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6 老山界 同步练习(含答案)

6 老山界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A.景观 B.壮观 C.奇观 D.景象 2. 各组均有一个错别字,请在错字下画线,并在括号内订正 A.悬涯峭壁野马奔驰酣然入梦浑身紧张() B.不可捉摸故弄玄虚刺入饥骨苛捐杂税() C.杀生成仁勇敢无畏大显身手歪风邪气() D.美好景致大义凛然寒风凛洌扶危济困() 3、下面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B.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C.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4. 分析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 (1)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不准:_______________。 (2)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鼓: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B.快速奔跑,勇敢抢断,巧妙传接,如此高超的球技,实在叫人眼花缭乱,扼腕叹息。 C.虽然正是初夏,各厂商对饮料消费市场早已虎视眈眈。 D.参加招聘的人太多,他本不抱希望,接到录用通知时,他高兴得泪如泉涌。 第二部分 (一)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①。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

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座号:姓名: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A、陌.生(mò)宿.儒(s ù)秕.谷(bǐ)暂.时(zàn) B、确凿.(záo)绽.开(dìng)惭愧.(kuì)赠.送(zēng) C、自卑.(bēi)浸.满(qìng)弹簧(dàn)尴尬.(gà) D、蝉蜕.(duì)搓捻.(niǎn)唾.沫(cuí)贪婪.(lá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3、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他是渊博的宿儒 ..,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 ..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 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 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C)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①岁晚②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所以叫岁晚。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6.诗中写实的诗句是(A )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7.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逢老媪方磨铁杵 9.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去:_离开______ 方:___正________ 欲:__想要_______ 还:____回去_____ 10.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2分) (1)问之,曰:“欲作针。”__代老妪_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________________ ___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增、漏、错、别字均不得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三人行___ ,必有我师焉。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三分春色一分愁》,完成第14-18题。(16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测试卷附答案(四)

小数乘法测试卷(四) (满分100分) 一、小数乘以整数(共50题,每题1分) 5.2×3= 3.9×4= 0.58×5= 2.22×6= 6.24×5= 7.8×6= 1.74×7= 0.93×8= 1.87×7= 3.3×8= 9.7×9= 6.67×10= 11.2×9= 2.34×10= 0.87×11= 7.3×12= 1.9×12= 2.53×12= 0.14×13= 0.13×14= 2.9×14= 3.93×14= 2.54×15= 0.27×16= 6.09×16= 0.82×16= 6.08×17= 0.73×18= 0.16×18= 2.2×18= 0.18×19= 2.47×20= 5.47×20= 0.74×20= 0.68×21= 1.07×22= 2.29×22= 2.9×22= 3.8×23= 0.54×24= 1.21×24 = 0.14×24= 0.29×25= 0.47×26= 0.73×26= 0.82×26 = 2.13×2= 3.7×3= 4.26×3= 11.1×4= 二、小数乘以小数(共50题,每题1分) 0.72×0.3= 3.7×3.1= 1.6×5.8= 1.6×8.6= 1.04×0.5= 3.6×3.3= 5.4×6.1= 1.4×8.8= 3.12×0.7= 6.2×3.5= 2.4×6.3= 1.5×9.1= 2.4×0.9= 9.7× 3.7= 9.6×6.5= 4.2×9.3= 2.8×1.2= 1.3× 3.9= 4.2×6.7= 9.2×9.5= 4.6×1.4= 2.3×4.2= 1.9×6.9= 8.3×9.7= 9.6×1.6= 4.8×4.4= 9.2×7.2= 8.3×2.2= 26.1×1.8= 9.5×4.6= 4.8×7.4= 3.8×2.4= 8.9×2.1= 2.2×4.8= 2.6×7.6= 2.7×2.6= 40.9×2.3= 7.8×5.1= 1.6×7.8= 1.9×2.8= 22.5×2.5= 2.8×5.3= 1.6×8.1= 1.7×3.1= 1.4× 2.7= 9.7×5.5= 1.6×8.3= 1.8× 3.3= 1.3×8.4= 5.9×3.4=

小数乘法单元测试题

《小数乘法》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16分) 1、把8.9+8.9+8.9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2、3.2×2.6的积有()位小数,2.06×4.02的积有()位小数。 3、5.9807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4、根据35×16=560直接在括号里填数。 3.5×16=()0.35×1.6=() 3.5×1.6=() 16×0.35=()0.16×3.5-()0.35×0.16=() 5、帮“>”、“<”或“=”找家。 83×0.87____83 4.6____4.6×0.9 78×1.02 ____78 12.4×0.05____12.4 45___45×1.2 1.34×10.4_____13.4×1.04 6、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25×(0.75×0.4)=_____ ×______ ×_______ 6.3×2.4+2.4×3.7= _______×(______ +______) (8-0.8)×1.25=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7、比3.5的8倍多2.5的数是()。 8、要使25×15的积等于3.75,需给25和15添上小数点。有() 种不同的添法。 二、选择题。(14分) 1、与0.845×1.8的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8.45×18 B、18×0.0845 C、84.5×0.18 2、2.2时=()分 A、22 B、120 C、132 3、两个数的积是8.36,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A、8.36 B、0.836 C、83.6 D、0.0836 4、计算9.9×25的简便方法是()。 A、9×9×25 B、(10-1)×25 C、(10-0.1)×25 D、4.9×5×25 5、计算4.5+5.5×0.2的结果是()。 A、20 B、2 C、4.61 D、5.6 6、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为5.5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 A、5.504 B、5.499 C、5.509 D、5.495 7、计算72×12.5最简便的算式是()。 A、72×12+72×0.5 B、12.5×8×9 C、72×2.5×5 三、列竖式计算。(4分) 1. 0.104×2.5: 2. 2.7×60: 四、计算题。(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 0.7×0.9= 0.14×0.3= 1.7×0.03= 1.87×0= 5.5×10= 2.6×0.5= 0.12×6= 7×0.08= 1.8×0.04= 2.6×2-0.5= 60×0.5= 5-0.6×2= 2.列竖式计算。 4.8×17 1.88×25 27.6×0.16(保留一位小数)3.07×6.5 4.6×3.5 0.027×1.8(精确到百分位)

老山界(选段)散文阅读了理解与答案

老山界(选段)散文阅读了理解与答案 老山界(选段)散文阅读了理解与答案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quán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选文划线句描写了山谷夜晚的声响,似乎有点矛盾,说说你对该句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声音来衬托安静,是作者写景的手法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因为某种声音而显得周围环境的宁静,试举一例加以描述 1.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的情景。() 2.视觉:“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写山高; 听觉:“耳朵里有……在澎湃”,写幽静; 触觉:“才觉得寒气……打着颤”,写寒冷。(意思对即可) 3.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洪大;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而且风声、水声、林木呼啸声等等,混杂一起,变化万端,引起人的种种联想。(意对即可) 4.略。如蟋蟀的鸣叫反衬出秋日夜晚的宁静。(试根据描述得生动形象与否酌情给分) 【老山界(选段)散文阅读了理解与答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三(下)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 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54分)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6分) 县.城(xiàn xiàng ) 创.造(chàng chuàng) 鲜.见(xiān xiǎn)废.品(fèi fèn) 作.坊(zuōzuò) 社.会(sèshè)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ìhuìlìshǐshèjìmùtóng fúhào jìshùwěi dàjīng yàn ōu zhōu lùqǔ 三、对号入座(选字组词)。(4分) 酒洒 白( ) ( )脱料( ) ( )落 洲州 沙( ) 苏( ) 杭( ) 亚( ) 四、精挑细选(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9分) 1.千门万户曈瞳 ..日。( ) A.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B.太阳落山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C.月亮刚出来时的样子。 2.遥知兄弟登高 ..处。( ) A.在高处眺望。 B.爬上高楼。 C.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3.遍插茱萸 ..少一人。( )

A、一种鲜花、花蕊好看惹人喜爱 B、依据个人的喜好随便插戴的花的统称 C、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英的习俗。 五、我会写近义词。(6分) 积累——闻名——精美—— 宝贵——欣赏——悠闲—— 六、句子大课堂。(10分) 1、石拱桥世界闻名的洨河上有一座安济桥叫 (连词成句,并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4、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仿写感叹句) 5、我们使《清明上河图》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修改病句) 七、走进诗词苑。(9分) 1、《元日》的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描写了这一天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表达了。 2、“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交代了和,“路上行人欲断魂”则写出了行路人的心境。 3、“遥知兄弟登高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之情。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完整版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单元检测 时间:40分钟姓名:检测等级: 一、填空题(12分) 1、0.4+0.4+0.4+0.4+0.4写成乘法算式是()。 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移动因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最后把积的小数点向()移动几位。 3、3.64×1.7的积是()位小数,1.16×2.08的积是()位小数。 4、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0.98=()79.4×980=()7.94×0.98=() 5、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6413×0.25=32514.4×3.98=57312 6 6.8 ×2.562.5×(1.32×0.45.7×3.8+4.3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 1 ,积不变。 2、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是小数。 3、8.2×9.5的积一定是两位小数。 4、3.6×1.4+3.6×8.6=3.6×(1.4+8.6)应用的乘法的结合律。 5、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8分) 四、在○里填上“<”“>”或“=”(9分) 13.76×0.8○13.760.2○1.1×0.20.3×3○0.3×0.3 5.2×0.6○0.52×68.4×1.3○0.9×8.46.4×0.2○6.4×0.5 4.48×0.46○4.48×0.4065.25×0.75○5.2535.4×44.2○35.3×44.3 五、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0.45×2.5=0.8×1.25=0.3×3.6=0.3×0.3= 10×0.07=0.3×1.4=0.05×7=0.92×0.4= 0.2×0.26=0.14×4=0.02×0.1=1.2×0.3= 2、用竖式计算 0.04×0.12=3.84×2.6≈5.76×3= 32.4 ×0.5 162.0 ×8.4 12.5 500 1000 10.500 () () () () ()

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 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 总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B.铝C.红磷D.氯化钠 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比分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A.金Ag B.氖Ne C.氯cl D.钙Cu 4.豆类、动物的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6.某粒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 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

7.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O2B.2O2C.2O D.O2- 8.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 9.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氦(相对原子质量为4)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D.元素周期表中目前没有它的位置 10.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A B C D 实 验 现象 用扫描隧道 显微镜获得的苯 分子的图像 品红加入水 中后整个液体变 为红色 水分子在不 同温度下的运动 情况 50mL水和 50mL酒精混合 后的体积小于 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 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 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 不运动,加热时 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 隙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卷(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乐乐冲洗15张照片,每张照片的冲洗费是0.85元,乐乐笔算如下,箭头所指的“85”表示()。 A. 冲洗1张照片的钱 B. 冲洗5张照片的钱 C. 冲洗10张照片的钱 D. 冲洗15张照片的钱 2.计算(8.9+8.9+8.9+8.9)×2.5时,()最简便。 A. (4×8.9)×2.5 B. (8.9×2.5)×4 C. 8.9×(4×2.5) 3.对于方程5.4x-0.4 x =2.8得到5 x =2.8,运用的是()。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分配律 C. 乘法结合律 4.两个因数相乘,积有四位小数,已知一个因数是3.9,另一个因数()是3.615。A. 可能 B. 一定 C. 不可能 5.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释放出0.73t氧气。某森林公园中有一块面积为20.5公顷的阔叶林,这块阔叶林在生长季节30天可以释放出()t氧气。 A. 448.95 B. 484.95 C. 615 6.买4个风筝需要()元。 A. 12.2 B. 32.8 C. 328 7.下列各式中,积最小的是()。 A. 4.2×8.6 B. 2.2×9.1 C. 8.2×4.6 8.超市里最便宜的玩具车是每辆26.50元,最贵的是每辆68.90元,贝贝要买4辆送人,一共需要花()元。 A. 少于100 B. 100~275.6 C. 106~275.6 D. 大于300 9.用乘法分配律计算3.7×9.9,下面第()种算法是正确的。 A. 3.7×10-0.1 B. 3.7×9+0.9 C. 3.7×10-3.7 D. 3.7×10-0.37 10.下列算式中乘积可能是46的选项是()。 A. 2. □□×14 B. 6.□□×8 C. 5.□□×8 D. 7. □□×7 11.下列三个选项中,有并且仅有一个选项是7.6× 的积,它是()。(表示一个两位小数) A. 5.016 B. 6.46 C. 7.98 12.与4.3×4.3+4.3×5.6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 4.3×(1+5.6) B. 4.3×9.9 C. 5.6+4.3×4.3 D. 4.3×10.1

《老山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老山界》阅读练习及答案《老山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老山界》一文中的选段,完成7——13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

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7.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8.选文第1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3分)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下面是某地区5月份和8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 1.5月份()天数最少;8月份()天数最多。 2.8月份的阴天天数比5月份多()天;5月份的晴天天数比8月份多()天。 3.5月份一共有()天,其中有()天下雨。 4.8月份一共有()天,其中有()天不下雨。 二、我会选择。 实验小学三(3)班全班同学喜欢吃蔬菜的情况统计表如下。(每人限选一种) 1.全班共有()人。 A.50 B.51 C.52 2.喜欢吃()的人数最多。 A.西红柿 B.土豆 C.黄瓜 D.茄子 3.喜欢吃土豆的男生人数是喜欢吃土豆的女生的()倍。 A.10 B.3 C.20 4.女生中喜欢吃()的人数最多。

A.西红柿 B.土豆 C.黄瓜 D.茄子 5.全班喜欢吃()的人数最少。 A.黄瓜 B.土豆 C.黄瓜 D.其他 三、下面是某商场第一季度售出电视机的情况统计表。 1.1月份两种电视机一共销售()台。 2.()电视机销售情况比较好。 3.商场1~3月份两种电视机一共销售多少台? 4.液晶电视机三个月一共销售多少台? 5.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下个月要多进哪种电视机?为什么? 四、下面是翔宇少年篮球队男、女队员身高情况统计表。 篮球队男队员身高情况统计表

篮球队女队员身高情况统计表 1.把以上两个统计表合成一个统计表。 2.男队员的身高在()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多,男队员的身高在()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少。 3.女队员的身高在()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少,女队员的身高在()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多。 4.这个篮球队一共有多少名队员?

参考答案: 一、1.雨天多云 2.1 10 3.31 4 4.31 23 二、1.A 2.B 3.B 4.A 5.D 三、1.175 2.液晶 3.80+70+55+95+85+90=475(台) 4.95+85+90=270(台) 5.商场要多进一些液晶电视机,因为液晶电视机销量比较好。 2.146~149 140以下 3.155以上140~145 4.4+10+15+8+5+6+20+10+6+4=88(名) 答:这个篮球队一共有88名队员。

小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_0

小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小数乘除法专项练习200题(有答案)ok 小数乘除法专项练习200题(有答案) (1)×××8, (2)×(3)××(4)÷×,(5)×,(6)÷×6,(7)÷[×],(8)×32×,(9)÷×,(10)132×101,(11)÷÷,(12)×16, (13)×÷, (14)×÷ (15)102× (16)÷÷ (17)425÷÷8, (18)×99, (19)×, (20)125××, (21)×, (22)×[÷(÷)] (4)﹣÷(×)(35)×32 (23)÷÷4,(37)÷÷, (24)÷×,(38)×270×, (25)××,(26)×,(27)÷÷,(28)×87,(29)

×,(30)×102,(31)××,(33)4×××, 39)÷÷8,40)×368×40, 41)×102, 42)××320,43)103×, 44)÷÷,45)48××5, 46)×32×, (((( (( (( (48)×××8×(61)÷(×4) (49)××,(62)÷×4 (50)÷÷,(63)×(÷)÷ (51)÷×,(52)÷(÷),(53)×,(55)10÷÷,(56)÷÷,(57)××,(58)×102,(59)×÷4, 64)90÷÷,65)×, 66)××, 67)××, 68)101×, 69)××4 70)÷×0× 71)××8, ((((((((

篇二: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小数乘法) 姓名一、计算。 6、把……用简便方法写出来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7、把),精确到千分位约是×4= ×= 8×=×= ×=8×= ×=×3= ×72=×=×4= ×= 二、填空。 1、×9表示() 2、根据 46×15=69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15= ×=× 3、+++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4、一个三位小数,大 (),最小()。 5、扩大()倍是;缩小()倍是 ()。 8、×)小数,×的积有(“>”“四、 100 五、1、×-5= 2、×+= 3、×14-400=(千克)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篇三: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3 = ÷ = 12 ×8 = 10 + = × = ÷ = 100 ÷ = 5 = × = 11 ×101 =

小数乘法单元练习题

小数乘法单元练习 一、直接写得数。 二、耐心填一填。 1、+++ = ×( ) = ( ) 2、根据5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56×13=( ) ×=( ) ×13=( ) 3、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 +×4=□×□+□×□×+×=(□+□)×□ 4、在○里填上>、<或= 924×○924 1×○×○ 5、两个因数的积是。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三、请你来当小裁判。 1、×7的积是两位小数。() 2、48×>48 () 3、保留一位小数大约是。() 4、×+1) = ×+1 () 5、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1。() 四、用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的12倍是()。 A、 B、 C、3 2、一个数乘,也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A、1/100 B、1/10 C、10倍 3、×与7×的积()。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判断 4、×45=,如果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则是()。 A、 B、 C、 五、细心算一算。 1、用竖式计算。 ×= ×62= ×=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02 ×××+× 3、计算下面各题。 ×-+××× 六、解决问题。 1、先填表,再解决问题。 妈妈带50元钱买这些东西够吗 2、李老师要买35本故事书,大约需要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元 3、每箱露露24听。如果购买2箱,需要多少钱 3、星期日,冬冬一家去动物园,儿童票每张元,成人票每张元。买门票一共 需要多少钱

※七、试一试。 A城市的出租车在3公里以内收费10元,超过3公里后,每公里加收元。李师傅乘坐了14公里,要花多少钱 自我评价:★★★满意□★★比较满意□★还需努力□

老山界练习题

老山界练习题

————————————————————————————————作者: ————————————————————————————————日期:

《老山界》 (一)阅读《老山界》一文中的选段,完成1—6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12分) 2.选文第1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16分) 3.选文第一段中划线句描写了山谷夜晚的声响,似

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只蚂蚁身长约5()。 2.一根黄瓜长约2()。 3.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5()。 4.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30()。 5.小学生一步长约4()。 二、在○里填上“>”“<”或“=”。 5吨○5200千克 60千米○9千米 3200分米○2300米2300克○3千克 60毫米○6厘米5分米○5米 三、辨一辨。(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根跳绳长5分米。() 2.3吨石头比3吨棉花重。() 3.4吨比4100千克少100千克。() 4.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2313米。() 5.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者要求结果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分米=()厘米1米=()分米 2厘米=()毫米6000米=()千米 3千米=()米80毫米=()厘米 五、解决问题。 1.一辆农用三轮车的载质量是3吨,要一次运走1100千克的苹果和2000千克的梨,在不 超载的情况下,可以吗?

2.把下图中两地相距1千米的路线画出来。 3.张奶奶编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需要4分米彩绳。 (1)张奶奶有32分米的彩绳,能编几个中国结? (2)小丽要编6个中国结,需要多少分米彩绳? 4.昆仑超市要进货,用载质量是2吨的卡车运送。如果派两辆这样的车,怎样装才能一次运完,而且不超载?

5.一根4米长的木头,现在要把它锯成5分米的木桩,可以锯成多少段?需要锯几次? 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毫米 2.分米 3.吨 4.千米 5.分米 二、< > < < = < 三、1.? 2.? 3.√ 4.? 5.√ 四、20 10 20 6 3000 8 五、1.1100+2000=3100(千克)3吨=3000千克3100千克>3000千克不可以。 2.小明家→少年宫→体育馆 3.(1)32÷4=8(个) (2)4×6=24(分米) 4.一辆车装1000千克的大米和900千克的油,另一辆车装400千克的水果、800千克的蔬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